頸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_第1頁
頸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_第2頁
頸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_第3頁
頸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z.頸部肌群解剖及其作用頸后部肌群分為五層:第一層,最深層頸盤旋肌,起于第1頸椎到第7頸椎橫突.止于各椎板上。頸盤旋肌上層是頸多裂肌,起于第4到第7頸椎關節(jié)突,止于第1到第3椎骨高度。都受脊神經支配。如圖〔JH001〕〔JH002)圖〔JH001〕圖〔JH002〕概況:多裂肌和盤旋肌是椎骨間深層的小肌肉,存在于脊柱全長。它的制約作用大于運動作用;在較大肌肉使脊柱彎曲時,它們防止個別的椎骨過度彎曲或旋轉而脫位。在頸部的盤旋肌是不明顯的而且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多裂肌跨越2-4個椎關節(jié),只旋轉一個或兩個關節(jié)。功能:雖然從理論上講可使脊柱伸展.側屈和旋轉,實際上它們的功能主要是輔助大的肌肉。這些小肌肉似乎主要參與個別椎骨位置小的調整。第二層,頸半棘肌,頭最長肌如圖〔JH003),斜角肌如圖〔JH004),肩胛提肌如圖〔005〕圖〔JH003)概況:頸半棘肌和頭最長肌在提物和向前傾斜時參與支持頭部。因而,它們通常是超負荷使用并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并且是頭疼主要涉及的肌肉。肌連接:1.下方,至第1到第6胸椎的橫突。2.上方,頸半棘肌至第2到第5頸椎的棘突;頭最長肌恰好至頭半棘肌的外側。功能:頭最長?。?.伸展頭部,向同側屈曲頸〔側屈〕。2.當前傾時支撐頭部。頸半棘?。?.伸展頭部。2.側屈頸部。3.使頭向對側旋轉。相關部位:1.頭最長?。侯^側面帶狀區(qū)域,特別是顳部的前面。2.頸半棘?。侯^后面〔典型的緊張性頭疼〕。圖〔JH004)斜角肌:是因為它容易引起疼痛。雖然它們明顯的作用是使頭向兩側旋轉,我們也用其抬高胸廓,而且在反常的呼吸時還作為不適宜的輔助肌。因而,斜角肌承受很大的張力,大局部人都存在這一肌肉問題。胸廓出口這一詞用來指由斜角肌和第一肋骨限定的整個區(qū)域,或指在淺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間的通路。液動脈〔鎖骨下動脈〕和臂叢在至上臂的途中經過這兩個肌肉之間,然后走行于第一肋和鎖骨之間。當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緊張時,它們可能在這一區(qū)域的*些點受到擠壓。有時很難鑒別是斜角肌引起的疼痛還是臂叢受壓引起的疼痛。注意:小斜角肌不是在所有的人都能發(fā)現,而且經常僅一側有。雖然她可能有激發(fā)點,但很難用手法使其分開,它可以作為前斜角肌的一局部被治療。前斜角肌,起始點:第2~5頸椎橫突。止點:第1肋骨。神經支配:頸神經叢〔C1-7,T1)中斜角肌,起始點:第1~6頸椎橫突。止點:第1肋骨。神經支配;同上后斜角肌,起始點:第4~6頸椎橫突。止點;第1肋骨。神經支配:同上功能:1.使頸椎側曲的主要肌肉。2.前斜角肌:雙側作用幫助頸部屈曲。3.后斜角肌:使頸部穩(wěn)固,參與吸氣運動,在舉高和搬動物品時也參與抬高胸廓。肩胛提肌如圖〔JJ001〕概況:肩胛提肌可能是頸部和肩部疼痛和緊張的常見位置。在背部和肩部攜帶重物時,它是最易負重過度的肌肉之一。在抬高肩胛骨時,它協(xié)助斜方??;在使盂狀窩下旋時,它協(xié)助菱形肌。肌連接:1.上方,至上4個頸椎橫突的后結節(jié)。2.下方,至肩胛骨上角。功能;抬高肩胛肌。相關部位:肌肉上方局部,肩胛骨內側緣,橫跨肩胛骨上方至上臂反面。第三層,頭半棘肌如圖〔JH005〕圖〔JH005〕相關連接:上連接枕骨,下連第4頸椎到第6胸椎橫突.由頸神經,胸廓神經〔C4,5,6)功能:同頸半棘肌和頭最長肌。第四層,頭夾肌和頸夾肌如圖〔JH005〕。概況:頭夾肌和頸夾肌是轉頭和伸展頸部的肌肉,與多種頭痛有關。肌連接;下方,至第3頸椎到第6胸椎棘突。上方,1.頸夾肌連接到前兩個或三個頸椎橫突的反面。2.頭夾肌連接到乳突和緊張乳突的枕骨的一小局部。功能:這些肌肉伸展頸部并使頭向同側轉動。相關部位:頭夾肌,至頭頂。頸夾肌,1.至眼。2.顳部和耳至枕部的區(qū)域。3.至頸角部。第五層:斜方肌如圖〔J006)圖〔J006〕概況:斜方肌覆蓋很大區(qū)域并有多種功能。雖然它是頸后部重要的肌肉,但也是肩部和背部的肌肉。斜方肌的問題可能引起多種疼痛和不舒適。因為它容易接近而且手法治療可明顯緩解,因而是朋友之間進展簡便按摩最常涉及的肌肉。對大局部人來說,它是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部位。斜方肌覆蓋在所有頸后部.肩部.和背上部其他肌肉的外表,因此,在檢查和治療這些部位其他肌肉時自然包括斜方肌的檢查和治療。因為在上身疼痛和功能障礙中它起重要的作用,所以熟悉它的起止點.功能和涉及的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傊?,檢查和治療斜方肌頸部可通過檢查和治療頸后部其他肌肉來完成。同樣,檢查和治療斜方肌中部可通過肩胛骨上方和周圍來完成。起止點:上斜方肌起點:上方和內側,至上項線.項韌帶和頸1到頸5的棘突。止點:下方和外側,至鎖骨外1/3受副神經C2,3,4支配。中斜方肌起點:內側,至第6頸椎到第3胸椎的棘突和韌帶。止點:外側,至肩胛骨肩峰和肩胛岡的上部。下斜方肌起點:內側,至第4到第12胸椎的棘突和韌帶。止點:外側,至肩胛嵴的內側端,接近肩胛提肌連接處的下方。功能:1.提高肩胛骨〔與肩胛提肌一同作用〕。2.向上方旋轉肩胛骨〔向上移動關節(jié)盂〕。3.使肩胛骨回縮(向脊柱方向拉)。4.壓低肩胛骨。5.伸展頭和頸〔雙側活動〕。6.轉動頭和頸(單側活動)。相關部位:1.肩部上斜方肌的激發(fā)點引起頸上部至乳突和耳上方至顳部的疼痛,也引起下頜角疼痛。2.中斜方肌和下斜方肌的激發(fā)點引起頸后部顱底.肩后部和肩胛骨之間疼痛.3.在中斜方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