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_第1頁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_第2頁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_第3頁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_第4頁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閱讀課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nèi)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xiàn),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的景觀就成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文章從眾心拱月的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筑、收藏珍貴文物這三個方面來再現(xiàn)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在引導學生扎扎事實理解語言文字的基礎上,這時恰當?shù)倪\用多媒體課件就為學生理解課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使學生對圓明園有更多更形象地了解。

課件的應用及充分的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當學生沉浸在圓明園的輝煌中時話鋒及轉(zhuǎn),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毀滅了,是誰毀滅了它?為什么會被毀滅?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學習文章最后一段。最后組織學生通讀課文,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會,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對侵略者的舞步仇恨……《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2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講讀課文,要求經(jīng)過朗讀、學習,想象以往的圓明園輝煌的景觀,了解它被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職責感。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教學本課之前,我首先依據(jù)教師用書,經(jīng)過研讀教材把本課的教學重點鎖定在“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2至4自然段)。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我采用的是抓住關(guān)鍵句,以問題為引導理解課文資料。這三個自然段的關(guān)鍵句分別是:“它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我國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

在教學過程中,我先讓學生把這三個自然段讀正確、流利,然后邊讀邊想:①為什么說圓明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②為什么說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

當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僅僅借助文字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的時候,我經(jīng)過多媒體把課前搜集到的圓明園的資料和照片展示給學生。當學生看完了這些珍貴的影印資料之后豁然開朗,立刻答出了上頭兩個問題的答案。

二、借助資料,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僅僅經(jīng)過文字學生是無法想象圓明園當年的輝煌的。如果無法想象當年的輝煌就不能深刻地理解“圓明園”這三個字在國人心中的痛有多深,這三個字帶給過人的屈辱有多大。所以,我除了上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經(jīng)過大屏幕展示搜集到的資料之外,還經(jīng)過課件與之相得益彰。學生在這種直觀的影像感染下對祖國的壯麗山河與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祖國豐富館藏——杰出的藝術(shù)品不由得發(fā)出聲聲由衷的贊嘆。

三、因勢利導,進行思想教育。在學生受到震撼的時候,抓住“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這句話,導出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這樣才能對圓明園的毀滅產(chǎn)生最深刻的感觸,對英法侵略軍可恥行徑感受憤怒與屈辱。然后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回顧祖國的歷史,我們能夠為自我的祖國的昨日、今日和明天做些什么呢?然后讓孩子們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終全班匯報,教師歸納:我們要牢記國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僅有國家富饒,國力富強,才能夠避免這一恥辱重復上演。最終,我要求學生全體起立,摸著胸前的紅領(lǐng)巾,對著課件顯示的總結(jié)語起誓: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雖然本節(jié)課似乎取得了完滿的成功,可是靜心思考發(fā)現(xiàn),自我還是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對于學生的朗讀習慣沒有及時地進行糾正。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不但要注意適時指導學生的朗讀并且還要高度重視自身的教學語言的風趣與形象,使學生感興趣,有興趣,聽得入耳,構(gòu)成師生良好的互動關(guān)系?!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3

今天上午第二節(jié),我在五二班教授《圓明園的毀滅》,自己覺得有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反思一下。

一、內(nèi)容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結(jié)構(gòu)上比較明確,第一段總寫圓明園的毀滅是巨大的損失,2—5段分別從布局、建筑和文物方面的巨大的價值,最后一段寫的是圓明園被英法聯(lián)軍毀滅的過程。這些基本都講述出來了,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講昔日的輝煌和毀滅作對比,從而回答“為什么作者用較大的篇幅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這個問題。

二、教法

主要采用邊讀邊悟、以讀促悟的教法,從而更夠更直觀的感受到文字中傳遞的情感。在充分認識和理解昔日圓明園的布局和景觀之后,師再引導學生帶著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去研讀、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讓學生通過默讀畫出關(guān)鍵詞“青銅禮器、名人字畫、奇珍異寶”來說明圓明園的文物多,課件出示畫面,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感受,從而激起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之情。就在學生激情高漲的時刻,師話鋒一轉(zhuǎn),引入課文第五自然段,讓學生通過“掠、毀、燒”等詞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就是這樣的一座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奪、毀壞、燒毀之下,變成了一片殘垣斷壁,讓學生深切領(lǐng)會到圓明園的毀滅是祖國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

總之,教授公開課于我而言,錘煉了語言,有助于教學風格的形成,看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4

xx月xx號,我上了《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的公開課。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要求經(jīng)過朗讀、學習,想象以往的圓明園輝煌的景觀,了解它被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職責感。

教學的重點是介紹“圓明園的輝煌的過去”(2至4自然段)。在設計這部分的講讀資料時,我抓住課文中的三個評價圓明園的句子“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我國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讓學生依序朗讀課文資料,提出問題,在讀中思考、想象。

因為當年的景觀早已不復存在,在做課前的準備工作時,我安排學生搜集有關(guān)圓明園的文字資料,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自我了解到的圓明園,并思考課后練習題。在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經(jīng)過朗讀,找出文章該段落的重點句,然后展開想象,了解文字介紹中的圓明園。當學生逐漸梳理出文章層次與想象空間后,再借助課件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認為,僅有充分了解圓明園以往是一座怎樣宏偉與豐富的建筑,對孩子才會有震撼力與感染力。所以該課時主觀的朗讀與課件直觀的音像圖片資料雙管齊下的教學手段十分重要,相得益彰。當同學們對祖國的壯麗山河與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對祖國豐富館藏,杰出藝術(shù)品發(fā)出聲聲由衷的贊嘆時,再順勢導出圓明園的毀滅這一部分。課前搜集準備的資料使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學習有關(guān)圓明園被毀滅前的前期準備工作,經(jīng)過讀與看,充分的醞釀后使學生完全地領(lǐng)悟了為什么教師說,圓明園這三個字是國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紹說它的毀滅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才能對圓明園的毀滅最深刻的感觸,對英法侵略軍可恥行徑感受憤怒與屈辱。

“愛之深,恨之切”,僅有在充分地感知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才能在學習第5自然段后,激起學生對英法聯(lián)軍的憤怒與痛恨,和對當時國力軟弱乏力的痛心。之后,我設計再次播放課件,引導學生觀看此刻的圓明園是什么樣貌。告訴學生們回首歷史,讓人扼腕嘆息,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干什么呢?對于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昨日,今日,與明天,還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導學生記住國恥,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僅有國家富饒,國力富強,才能夠避免這一恥辱重復上演。最終,我要求學生全體起立,摸著胸前的紅領(lǐng)巾,對著課件顯示的總結(jié)語起誓:勿忘國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在這堂課上我感覺自我還是比較投入的,但學生表現(xiàn)不是太好,發(fā)言的進取性也不高。原因是沒能讓學生更多地與文本接觸,對學生的預習本事估計得過高。本以為五年級的學生讀通課文沒問題,所以課堂上沒能讓學生初讀感悟,學生讀得不夠多,朗讀的形式較單一。再加上本課的時代背景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樣利用課堂中的40分鐘,采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標。還有在教學時提問的指向性不夠明確,造成部分學生不知所措,當看到學生的表現(xiàn)不是我預設的,顯得有些著急。在教學設計時安排的容量較大,這也想教那也舍不得放棄,可短短的40分鐘畢竟有限,今后要努力從教學的有效性入手,以一當十,以點代面。經(jīng)過這節(jié)課我體會到有效課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了解、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等,有太多的資料需要把握?!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2、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3、學會本課14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深刻含義,感受到圓明園昔日的輝煌。難點:在輝煌與毀滅的強烈對比下,激發(fā)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體會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課時計劃: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感

1、同學們,法國作家雨果曾經(jīng)說過:“人們一向把希臘的巴特農(nóng)神廟、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競技場、巴黎的圣母院和東方的圓明園相提并論。如果不能親眼目睹圓明園,人們就在夢中看到它?!眻A明園為什么有如此的美贊?我們引以為榮的圓明園又經(jīng)歷了些什么呢?今天我每年就來學習21課《圓明園的毀滅》。

2、人們夢中的圓明園昔日究竟是怎樣的輝煌?它又是怎樣毀滅的呢?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走進圓明園。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交流反饋,正音。

3、理解詞語

三、細讀課文,了解圓明園的建筑風格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通過讀文,你對圓明園有了哪些了解?

2、讀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課文

(1)感悟第二自然段

圓明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芭e世聞名”指什么?

(指圓明園在世界園林史上享有盛名)

(2)哪一部分介紹了圓明園的組成?找出后讀一讀

(3)感悟第三自然段

1你知道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寫了這舉世聞名的宏偉建筑?

指名讀第三段

2圓明園的哪些建筑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交流反饋

3感悟重點語句

圓明園中,有的殿堂,也有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的山村鄉(xiāng)野。

請按課文填空,并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說一句話。

4代表我們民族特色的建筑課文中列舉了哪些?

文中還有許多建筑沒介紹到,你能想象下并介紹各大家嗎?

5指名讀圓明園的景物,腦海中想象。

6“漫步園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包攬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弊x這句話時會有什么感受?應該用什么語氣、心情來讀?

(欣賞、贊美、自豪)

四、課堂小結(jié)

人們夢中的圓明園只有這些宏偉的建筑嗎?不!遠遠不止這些,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走進圓明園,欣賞我們的圓明園。

五、布置作業(yè)

1、小字本、筆記本上的生字詞語練習

2、課堂作業(yè)本基礎部分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舉世聞名

建筑宏偉:……有……也有……

教學反思: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但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課文所介紹的內(nèi)容都已消失,無法再現(xiàn),文章的內(nèi)容相對單薄,缺少生動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對民族苦難的深層思考。

為了達到本課的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出示了有關(guān)圓明園的資料、圖片,向?qū)W生展示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教學中還注重以引導為主,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突出語文課“以讀為本,以讀代講,熟讀成誦,在讀中感悟”的特點,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采用自由讀、指名讀、默讀、賽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讓學生充分感知課文語言,品味語言去感受昔日圓明園的輝煌、美麗。使學生深切感受圓明園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向往,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由衷地發(fā)出“圓明園真的太美了”這樣的感嘆。

當學生沉浸在圓明園的輝煌中時話鋒及轉(zhuǎn):“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卻被毀滅了,是誰毀滅了它?為什么會被毀滅?”引導孩子感受圓明園的毀滅———“他們把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等,這時組織學生說話練習:“假如此時你正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最想說些什么?”這樣同學們都感慨萬千。最后我再次組織學生通讀課文,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感受和體會,有的為圓明園的毀滅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對侵略者的行徑仇恨……讓他們認識到了他們這一代肩挑重擔,必須發(fā)奮學習,保衛(wèi)祖國,決不讓列強再踏進國土一步,要讓莊嚴的五星紅旗永遠高高地飄揚。

在教學時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情感體驗沒有充分拓展開。在課上如果安排學生動筆下下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6

昨天聽了我校青年教師龍小飛老師執(zhí)教的《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教學,深有感觸。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以精練的文字描述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它的毀滅,旨在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這是一篇向?qū)W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內(nèi)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史料較多,為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困難。龍老師這節(jié)課值得學習的有兩點。

一、教學目標定位準確。

教學中,龍老師把教學目標定位在:了解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樣的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教材選編的意圖,完全符合新大綱的要求,準確合理。

二、課前老師引導學生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有關(guān)資料,學習整理資料的方法,并在語文學習中加以運用。突出了這個單元的能力目標。

金無足赤,課無完美。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龍老師這節(jié)課最大的遺憾是:

1、老師教學拘謹,沒有進入角色。由于老師沒進入角色,所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完全調(diào)動起來,對課文的理解就不夠深入。學生的喜、怒、哀、樂沒有得以張揚。

2、朗讀感悟離開了課堂。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的景觀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龍老師能抓住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這三段文字,充分讓學生朗讀,讀好那幾個“有……,也有……”、“不僅有……,還有……”、“漫步園內(nèi),有如漫游……;流連其間,仿佛置身……”等句子。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圓明園之大、之美,世界各地有的美景,圓明園里都有,世界各地沒有的美景,圓明園里也有;讓學生在讀中去體會中華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然后結(jié)合大量形象、直觀的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出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從內(nèi)心真切感受到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的確是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為后面理解圓明園的毀滅“毀得令人心碎”,激起對侵略者的仇恨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遺憾的是這么美的文字,老師幾乎沒引導學生朗讀。學生沒感悟到“美得讓人心醉”,又怎能去感受到“毀得令人心碎”呢?

又如,在學習圓明園毀滅經(jīng)過這段時,如果老師先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初步感受到圓明園被侵略者毀滅了,再引導理解重點詞:“搶”、“毀”、“燒”、“凡是”、“統(tǒng)統(tǒng)”等詞之后再齊讀,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侵略者的貪婪與野蠻,就更能讓學生的內(nèi)心受到最強烈的震憾,迅速點燃他們心中對侵略者的貪婪和野蠻的仇恨之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看文中插圖——圓明園的廢墟,望著這殘垣斷壁,你想說什么?寫在圖旁。讓學生表達此時的心聲,記住這奇恥大辱。

最后老師再引導學生交流、小結(jié),圓明園的毀滅,毀滅的是什么?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是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是我國乃至世界幾千年的文化,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jié)晶。這殘垣斷壁是刻在我們臉上屈辱的歷史,所以我們一定勿忘國恥,振興中華。讓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升華。

作為年輕的龍老師,能積極爭取這樣的學習鍛煉機會,踴躍投入到這次農(nóng)遠賽課活動中,我這位即將退位的老同志非常佩服他的勇氣和虛心好學的精神,相信他經(jīng)過不斷的磨礪,一定會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7

課后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反思,有得有失,先談一下所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課文中的字詞教學要抓重點難點。對于五年級的孩子,課文中的生字詞不可面面俱到,每個都講到。而是對于學生自己不能解決的字音、字和詞語講解即可。例如,這篇課文字音注意:估量的“量”在這里要讀第二聲。玲瓏剔透的“剔”要讀第一聲。詞語重點講“眾星拱月”,要結(jié)合課文來理解,這個詞概括出圓明園的結(jié)構(gòu)布局。詞的字面意思是“拱:聚集、環(huán)繞。像許多星星聚集、環(huán)繞著月亮?!苯虒W時我問:文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許多小園”。這里的月亮指的是什么?學生回答:“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這個詞語的意思在本段的意思就是:許多小園像星星一樣環(huán)繞著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的周圍。這樣學生不僅學會了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而且對圓明園的布局也了如指掌。

2、了解文章的結(jié)構(gòu)條理。這篇文章條理清晰。教學時,學生先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每段的內(nèi)容。之后,從觀全文,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概括闡明了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與文章結(jié)尾提到的“我國這一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首尾呼應。作者的痛恨、惋惜之情躍然紙上。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詳盡地介紹圓明園的布局、建筑風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貴,再現(xiàn)了圓明園當年的宏偉壯觀。第五自然段用精煉、準確的語言介紹了圓明園毀滅的經(jīng)過。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這篇課文內(nèi)容,又可以教給學生布局謀篇的方法。

3、結(jié)合資料和觀看《圓明園》紀錄片,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近百年來的屈辱歷史,告誡學生勿忘國恥,振新中華。教學中,我先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圓明園被毀壞的歷史根源,學生查閱資料得知:自清代中葉,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shù)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階級矛盾日益尖銳,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挑起侵華戰(zhàn)爭——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隨后國內(nèi)又爆發(fā)了反抗清王朝統(tǒng)治的“太平天國”。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聯(lián)合發(fā)動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先在廣州兩度挑起戰(zhàn)端,但未達到予期愿望。為了對清政府直接施加壓力,就決計陳兵京城。侵略軍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別與英、法、俄、美簽訂了喪權(quán)辱國的“天津條約”。1860年(咸豐十年)7月,英法侵者軍艦隊再次闖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進京換約為幌子,一面武力進逼,一面誘以“講和”。目的在于陳兵京師,逼清廷就范。腐敗無能的清政府遲遲不定戰(zhàn)守之策。侵略軍長驅(qū)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橋決戰(zhàn)清軍失利,次日晨,咸豐皇帝倉皇自圓明園逃奔承德避暑山莊而去,造成都城無主,百官皆散,軍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機局面。

4、讓學生寫讀后感。教學本課后,學生情緒高漲,義憤填膺。不僅對圓明園的毀滅痛心不已,還對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為極度痛恨。我見此情景,問道:“同學們,屈辱的歷史深深烙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不僅僅是痛心,更應該是覺醒,讓這樣的歷史悲劇不再重寫,那么作為今天的少年我們應該做的是什么呢?請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卑炎x和寫結(jié)合在了一起。

沒有完美的課堂,只有遺憾的教學,這節(jié)課后也有不足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改進:

1、對于課前查閱的資料。學生僅僅停留在從電腦上機械的打印下來,不會有取舍的巧妙運用。改進辦法,課堂上不允許念資料,只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回答。

2、有感情的朗讀還不夠到位。特別是“對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認識不夠。所以,惋惜之情沒有讀出。今后加強朗讀訓練?!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8

《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在設計上遵循“1+x”和“一課一得”的教學理念。“1”確立為《圓明園的毀滅》,x確定為《兩個強盜的故事》,選自雨果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這篇文章與課文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都有相似之處;“一得”確立為鋪墊這種寫法。我在課前收集學生的問題,即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為什么作者用大量筆墨描寫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學定教,嘗試課堂教學的改革。

在教學中,我使用了兩次小組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邊讀邊悟,組內(nèi)交流,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和自學能力。我們小組學習是在剛剛起步階段,許多學習方式和表達的方法還需要給孩子們多做指導,以待提高。

具體教學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需要改進和提高。

1、學生能力需要培養(yǎng)和提高。整節(jié)課學生反應不是太積極,課堂氣氛比較沉重,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有待改善。

2、我在備課時對預設準備不足,在做引導時,語言不夠規(guī)范嚴謹?!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9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這是一篇講讀課文,重點要求經(jīng)過朗讀、學習,想象以往的圓明園輝煌的景觀,了解它被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職責感。

于是,教學中,首先我由復習課文重點詞語導入,喚起學生注意力,然后,讓學生用自我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課文讀準讀順,并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以此引導學生走進圓明園:讓學生學生快速瀏覽2、3、4自然段,巡視點撥后,讓學生交流感受,引領(lǐng)學生走進圓明園。牢牢抓住介紹圓明園的輝煌,建筑風格及收藏的珍貴文物三個方面進行了精讀、精講。結(jié)合很多圖片,讓學生直觀的體會到圓明園的輝煌。在飽覽了圓明園后,在進入到毀滅部分,引導學生自讀第5自然段,結(jié)合資料領(lǐng)會“統(tǒng)統(tǒng)”掠、“任意”毀、“放火”燒的強盜行徑和野蠻罪行,將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深深烙在學生的內(nèi)心深處,進而激起學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一堂課,經(jīng)過反思才能促進教學。作為年輕教師的我,更需要反思,這樣才能真正提升教學,成長自我。為此,我對執(zhí)教《圓明園的毀滅》一課進行反思。

回顧自我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

1、對時間把握不準,在昔日的輝煌講解時間過多,導致在毀滅部分過于倉促,這也是我最大的遺憾。

2、課堂中語言不夠精煉,啰嗦重復,唯恐學生不會自學!

3、在教學時提問的指向性不夠明確,造成部分學生不知所措,當看到學生的表現(xiàn)不是我預設的,顯得有些著急。

4、學生對歷史的了解不夠,再加上本課的時代背景距離學生較遠,學生不能入情入境應多增加些背景講解,引起學生共鳴。

5、朗讀還須增加層次,激發(fā)學生情感

6、過度銜接不夠自然等等。

怎樣利用課堂中的40分鐘,采用各種形式讓學生充分接觸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標。經(jīng)過這節(jié)課我體會到有效課堂要求: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的了解、對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等,有太多的資料需要把握。

這次公開課,讓我深深的認識到了自我的不足。但我相信,不足并不可怕,努力學習,更新觀念,才是首要的。

總之,學習、學習、再學習,靜下心來學習,提練自我的教學語言,找出自我的教學方法,提升自我的語文素養(yǎng),努力讓自我早日成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0

《圓明園的毀滅》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jié)構(gòu)嚴謹,構(gòu)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的東西毀滅了,這真是一個悲劇,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

教學一開始,我從課文的題目入手,要求學生和我一起書寫課題,并激情導入:看到“圓明園”這三個字在你的腦子里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學生想到了它昔日的輝煌,想到了它被毀后的廢墟,這樣一座完美著名的皇家園林卻被侵略者無情的毀滅了。正像文中所說,“圓明園的毀滅不僅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采用這樣激情的導入,首先使學生一開始就在思想上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產(chǎn)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迅速地融入到課文內(nèi)容中去,并順利進入課文第二部分的學習。

在第二部分的教學中我注重以讀為本,讀中感悟。在課堂上留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采用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使學生在讀中思、讀中悟。圓明園這么美,但卻被無情地毀滅了,在感受了圓明園的美之后,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第五自然段,讓學生再次讀課文說說哪些地方讓你最可恨。在學生暢談感受的基礎上,指導朗讀,最后回歸第一自然段。面對強盜的無恥行徑,面對清政府的昏庸無能,面對美的東西瞬間遭毀,學生心中肯定有千言萬語,學生心中升騰起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通過給學生一定時間的朗讀,體會作者怎樣表情達意,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再次喚起愛國熱情,惋惜、痛恨之情,從而更進一步體驗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強烈共鳴,課堂教學達到高潮,感情得到升華。

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理解語言文字,并展開想象,使學生對當年圓明園輝煌景觀有個大致的了解。還找出了文章中三個高度評價圓明園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的句子──“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就這樣化成了一片灰燼”。抓住關(guān)鍵詞“舉世聞名、博物館、藝術(shù)館、瑰寶、精華”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人們給圓明園這么高的評價?”在討論中明確作者是從眾星拱月的布局、風格各異的建筑、收藏珍貴文物這三個方面,來再現(xiàn)圓明園輝煌的過去。

為了達到本課教學的情感目標,突破難點,我讓學生在課前搜集了大量有關(guān)圓明園的資料、圖片,讓學生了解當年圓明園的輝煌之處:它是園林藝術(shù)的瑰寶,建筑藝術(shù)的精華;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shù)館。使學生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它作為萬園之園的獨特魅力,從而萌生一種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圓明園真的太美了”學生由衷地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

但在教學中,我感覺《圓明園的毀滅》再現(xiàn)的畢竟是歷史,與學生生活的年代實在太遠了。在學生的腦海里這是一個非常抽象的形象思維,學生很難理解和想象這么一座歷經(jīng)幾代皇帝辛辛苦苦設計、建立起來的美麗皇家園林就這樣在三天時間里,在英法聯(lián)軍的手里化為灰燼,這是多么令人感到惋惜和可恨,這是我們中國人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個恥辱。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具體的形象思維,我利用多媒體、圖片等,此時映入學生眼簾的是圓明園的設計、建造、毀滅這一完整的歷程,嘔盡幾代皇帝心血的皇家園林就這樣化為灰燼已清晰地記入學生的腦海里。

頓時引起了學生們的憤怒,激起了他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告誡他們不要像統(tǒng)治者們的昏庸無能,激起他們發(fā)憤圖強,熱愛科學技術(shù),振興中華民族的雄偉決心。學生們紛紛談了自己的體會和感受,是那么熱烈、那么深刻、那么感人。《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1

大家都知道趙括滿腹經(jīng)綸,談起兵書來是頭頭是道,可是讓他上戰(zhàn)場上去打仗,卻是一敗涂地。為什么呢,我認為他打仗的理論是很充足的,就是缺少實踐,沒有將理論落實到實處。在教學中,我們對每一課都要制定一個教學目標。這個目標的落實很重要。聽了于老師的《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我知道了目標的制定不要過大,過大就完成不了。要寫具體,不具體就無從下手。下面針對這一節(jié)的聽課,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教學目標要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具體體現(xiàn)。

上課前,教師要把討論確立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作為首要內(nèi)容。確立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本節(jié)內(nèi)容在單元中,乃至整個教材中的位置;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水平。課堂的知識和能力目標必須突出,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不必刻意強化,這是所有教育過程中都應該貫穿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一點點滲透的;然后討論達到這個目標所需采用的教法和學法。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細致,考慮要充分:問題怎樣提出?應作哪些預設?可能會有怎樣的生成?目標達成的檢測和反饋方式,教師在備課時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課堂目標明確,教師才能訓練到位,學生學習積極性高,參與面廣,主動性強。

二、達成目標要采用適當?shù)姆椒ā?/p>

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課文第二部分內(nèi)容教學的成功可為“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化難為易,達到使教學結(jié)構(gòu)優(yōu)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秷A明園的毀滅》既要讓學生看各種優(yōu)美的圖片,感受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驕傲和自豪之感。在孩子們還沉醉在“愛”的海洋里。觀看《圓明園的毀滅》錄像資料,讓學生的心為之所痛。看到學生神情激動,可想而知,此時學生心中肯定升騰著一股股感情。讓他們體驗“毀得令人心碎”。而這樣美得讓人心碎的東西卻被無情毀滅,學生一直被“壓抑”的情感,終于有了噴發(fā)的機會。面對強盜的無恥行徑,面對清政府的昏庸無能,面對美的東西瞬間遭毀,學生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其強烈的情感如黃河之水,飛瀉而下。

三、教學目標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

教學目標具有導教、導學、導測的功能。目標明確,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首要條件。而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語文課程標準》中對語文三維目標的要求,又決定了語文教學目標的多樣性。盡管這樣,由于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培養(yǎng)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還是語文實踐,不必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因此,語文課堂要目標明確、單一,讓學生學有所“得”,還是可以做到的。充分了解學情。這樣才能避免制定目標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制定出的目標才具有導向性和針對性。確定教學目標,教師要做到胸存課標,心中有本,目中有人。

總之,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教學是一個龐雜的任務。語文教師應在目標教學的引領(lǐng)下,努力實踐,不斷摸索出符合我們學生特色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秷A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2

《圓明園的毀滅》這一單元是一組關(guān)于愛國情懷的文章。課文主要講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經(jīng)過,抒發(fā)了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憤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職責感和使命感。

在設計教學時,我先是反復研讀教材,并及時和本校五年級的同事韓琳娜教師聯(lián)系,請她把本單元的教參資料拍給我。經(jīng)過認真研讀教參,我了解到本單元的主題和學習任務,明確了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結(jié)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之后,我開始百度了解關(guān)于圓明園的相關(guān)文字資料和圖片資料。

在備課初始階段,我先想好了一個大的框架:先帶領(lǐng)學生經(jīng)過文字和圖片體感受圓明園的輝煌,再經(jīng)過文字和視頻了解圓明園的毀滅經(jīng)過,之后順勢引導學生理解第一段中的

“不可估量的損失”,然后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但課文卻大篇幅寫圓明園的輝煌?”從而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寫法,最終升華主題使學生明白杯具的上演都是國家的懦弱無能,我們銘記歷史,不是記住仇恨,而是要時刻警醒自我勿忘國恥,并結(jié)合剛剛過去的70周年國慶大閱兵,感受當今國家的強大,綜合國力的提升是我們和平安定生活的根本,要居安思危,不忘自我肩上的職責。

雖然有了這樣大體的框架,可是中間2—4段課文的學習,我始終不明白該用什么具體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圓明園的輝煌,可是時間很緊,在極度的焦慮中,我不斷在想做法,不斷查閱資料了解更全面的圓明園,但腦子里還是一團,最終,我決定回到課文,雖然本單元的學習需要結(jié)合資料了解課文表達的情感,可是我不能將重心放在資料的了解上,資料只是輔助,真正把握的還應是課文里的語文要素。于是,我再次沉進課文,反復讀教材,反復讀教參,突然有那么一刻,我覺得什么都通了,一向出不來的教案細節(jié),突然在講課前一晚清晰起來:我要抓的就是句子給予的信息,要抓的就是引導孩子學會去文字中提取文本信息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在“布局”中藥抓“眾星拱月”,在“建筑”中要抓“三組關(guān)聯(lián)詞、金碧輝煌、玲瓏剔透以及建筑風格的迥異”,在“文物”中要抓“上自……下至”。至此,最終努力抓住本文訓練要點:抓住關(guān)鍵字詞,理解課文資料,落實語用。

在準備教學設計和教學課件的同時,我又爭分奪秒地抽出時間去五年級一班進行了一次試講,經(jīng)過“實戰(zhàn)”,我發(fā)現(xiàn)自我的語言還是太貧乏,且許多要求不是太明確,于是課一結(jié)束,我又梳理自我的思路,搜集適宜的過渡語、引導語,并再次上網(wǎng)了解關(guān)于圓明園的資料,以便講課時自我能夠更加得心應手。

10月23日,到達運輸隊小學時第一節(jié)課已過半,我首先到教室去試課件,果然視頻播放不是很順利,于是又開始調(diào)試,最終在快上第二節(jié)課時準備妥當。第二節(jié)課,來了許多教師,呼呼啦啦做了一屋子,說實話,我并不緊張,腦子里也有思路,就是那些細節(jié)的話不見了,可是我并沒有所以受影響,依然按自我的框架依次展開教學。

整節(jié)課時間把握較好,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我完成了講課資料?;氐睫k公室我開始進行自我反思,我覺得自我做的比較好的地方有:

1、整節(jié)課條理清晰,各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學生能較為明了地學習課文資料。

2、教學中努力引導學生在課文2—4段經(jīng)過抓關(guān)鍵詞、句和引用資料圖體會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3、恰當插入視頻,激發(fā)孩子們內(nèi)心的情感體會英法聯(lián)軍的強盜行徑讀出課文的情感變化。

4、經(jīng)過前面輝煌和毀滅的強烈的比較,使學生明白圓明園的毀滅是中國文化史上、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的含義。

5、板書設計是自我用心想出的一個變化的板書:先是在學生體會輝煌時隨學生的回答板書:布局巧妙、建筑精美風格各異、文物珍貴,然后在體會“毀滅”時,又突然將其全部擦掉,現(xiàn)場給學生一種震撼,那就是一切都化為灰燼,我們再也無法一睹它的舉世無雙,給學生極大的情感觸動。但也有不足之處:

1、在2—4段的指導學習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