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測實驗報告冊 (1)_第1頁
電測實驗報告冊 (1)_第2頁
電測實驗報告冊 (1)_第3頁
電測實驗報告冊 (1)_第4頁
電測實驗報告冊 (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材料力學、工程力學電測實驗1 材料彈性模量E、泊松比的測試一、實驗目的1.熟悉電測法的基本原理和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的使用方法。2.掌握應變片在測量電橋中的各種接線方法。3.用電測法測量材料的彈性模量E和泊松比。二、實驗儀器1.CLDT-C型材料力學多功能實驗臺;2.DH-3818型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3. CL-1型測力儀;4.板試件實驗裝置一套三、實驗原理軸向拉伸時,材料在線彈性范圍內(nèi)服從胡克定律,即,比例系數(shù)稱為材料的彈性模量。在彈性范圍內(nèi),橫向應變與軸向應變二者之比為一常數(shù),其絕對值稱為稱泊松比,即。試件采用矩形截面試件,為了消除偏心彎曲引起的測量誤差,布片方式如圖1-1所示。組橋方式:1/4橋

2、接法實驗采用增量法,分級加載,分別測量在各相同載荷增量作用下,產(chǎn)生的應變增量,并求的平均值。設(shè)試件初始橫截面面積為,則 圖1-1 布片方式 四、實驗步驟1. 測量試件初始橫截面面積:加載前,在試件標距內(nèi),測量三處的橫截面面積,取其平均值作為試件的初始橫截面面積。2. 將力傳感器接入CL-1型測力儀,并連接好測力儀的電源線。3. 按照組橋方式,將應變片接入橋路,并連接好應變儀的電源線。4. 在開始測試前平衡各通道,然后按照加載方案進行加載測試,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加載時應緩慢勻速地進行。5. 做完實驗后,卸載、復原實驗裝置和儀器,關(guān)閉電源。五、實驗數(shù)據(jù)表1-1寬度()厚度()橫截面面積()測點1測點2

3、測點3表1-2荷載()縱向應變()縱向應變()橫向應變()橫向應變()1.00.51.50.52.00.52.50.53.00.53.5:六、實驗結(jié)果2 矩形截面梁的純彎曲一、實驗目的1. 熟悉電測法基本原理和電阻應變儀的使用。2. 測定純彎曲矩形截面梁的橫截面上正應力的分布規(guī)律,并與理論值比較。3. 測定材料的泊松比。二、實驗儀器1.CLDT-C型材料力學多功能實驗臺;2.DH-3818型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3. CL-1型測力儀;4.矩形截面梁實驗裝置一套三、實驗原理在純彎曲段,梁橫截面上任一點的正應力計算公式為 ,彎矩,慣性矩為所求應力點至中性軸的距離。為了測量梁在純彎曲時橫截面上正應力的分

4、布規(guī)律,在梁的純彎曲段沿梁橫截面的不同高度,平行于軸線貼有5個電阻應變片,如圖2-2所示。組橋方式:1/4橋接法。實驗采用增量法,分級加載,即每增加等量的載荷,測出各點的應變增量,然后分別取各點應變增量的平均值,依次求出各點的應力增量。將實測應力值與理論應力值進行比較,以驗證彎曲正應力公式。利用梁的上表面0#、1#應變片,可測定泊松比。 圖2-2 布片方式 四、實驗步驟1.測量矩形截面梁的寬度和高度、載荷作用點到梁支點距離及各應變片到中性層的距離。2. 將力傳感器接入CL-1型測力儀,并連接好測力儀的電源線。3. 按照組橋方式,將應變片接入橋路,并連接好應變儀的電源線。4. 在開始測試前平衡各

5、通道,然后按照加載方案進行加載測試,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加載時應緩慢勻速地進行。5. 做完實驗后,卸載、復原實驗裝置和儀器,關(guān)閉電源。五、實驗數(shù)據(jù)表2-1荷載()0#應變片()1#應變片()2#應變片()3#應變片()4#應變片()5#應變片()1.00.51.50.52.00.52.50.53.00.53.5六、實驗結(jié)果 () ()()()()1#應變片2#應變片3#應變片4#應變片5#應變片3 薄壁圓筒的彎扭組合變形實驗一、實驗目的1.測量在彎扭組合變形下薄壁圓筒表面指定點的主應力大小和方向。2.熟悉電測法基本原理和電阻應變儀的使用。二、實驗儀器1.CLDT-C型材料力學多功能實驗臺;2.DH-

6、3818型靜態(tài)電阻應變儀;3. CL-1型測力儀;4.彎扭組合變形實驗裝置一套三、實驗原理由應力狀態(tài)理論分析可知,薄壁圓筒表面上的A點處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主應力是一對拉應力和一對壓應力。在上表面A點的單元體上作用有由彎矩引起的正應力=,由扭矩引起的剪應力=,式中:彎矩;扭矩;抗彎截面模量;抗扭截面模量。主應力及主方向的理論值為 圖3-1本實驗裝置采用的是直角應變花,應變花上三個應變片的角分別為、可得主應變?yōu)橹鞣较虻膶嶒炛禐閷⒅鲬兇牒硕桑弥鲬Φ膶嶒炛禐閷嶒灢捎迷隽糠?,分級加載,分別測量在各相同載荷增量作用下,產(chǎn)生的應變增量,并求的平均值。組橋方式:1/4橋接法。四、實驗步驟1. 測量試件尺寸、加力臂的長度和測點距力臂的距離,確定試件有關(guān)參數(shù).2. 將力傳感器接入CL-1型測力儀,并連接好測力儀的電源線。3. 按照組橋方式,將應變片接入橋路,并連接好應變儀的電源線。4. 在開始測試前平衡各通道,然后按照加載方案進行加載測試,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加載時應緩慢勻速地進行。5. 做完實驗后,卸載、復原實驗裝置和儀器,關(guān)閉電源。注意:實驗裝置中,圓筒的管壁很薄,為避免損壞裝置,注意切勿超載,不能用力扳動圓筒的自由端和扇臂。五、實驗數(shù)據(jù)表3-1 圓筒的尺寸和有關(guān)參數(shù)計算長度 245 外徑 55 彈性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