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填空版)_第1頁
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填空版)_第2頁
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填空版)_第3頁
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填空版)_第4頁
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填空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復習資料

(填空版)

第一章教育與教育學

第一節(jié)教育的發(fā)展

1、狹義的教育是指以(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為直接目標的社會活

動,主要指(學校教育)

2、教育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產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

3、正規(guī)教育的主要標志是,近代以(學校系統(tǒng),)為核心的教育制

度,又稱(制度化教育)。以制度化教育為參照,之前的非正式、非

正規(guī)教育都可歸為(前制度化教育)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規(guī)化教育

都歸為(非制度化教育,)。因此,教育制度的發(fā)展經歷了從(前制

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過程。

4、定型的教育組織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學校與前社會教育機構)、

近代的(學校與社會教育機構)

5、(學校教育系統(tǒng))的形成,即意味著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規(guī)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層次結構

的、按年齡分級的教育制度。)

7、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是(清朝末年)的〃廢科舉,興學

?!?,以及頒布了全國統(tǒng)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中國近代系統(tǒng)完備

的學制系統(tǒng)產生于(1902)年的《欽定學堂章程》(又稱(壬寅)學制)

以及(1903)年的《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

8、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應再限于學校的圍墻之

內)?!ㄌ岢觯嫿▽W習化社會)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體

現。

9、(19)世紀末,歐美一些國家開始實行初等義務教育并逐步延長義務

教育年限。

10、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學)為目標,以基礎科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

容的學校教育;職業(yè)教育是以(就業(yè))為目標,以從事某種職業(yè)或生產

勞動的知識和技能為主要教學內容的學校教育。

11、二戰(zhàn)后,綜合中學的比例逐漸增加,出現了普通教育職業(yè)化、

職業(yè)中學普通化的趨勢。

12、現代教育制度發(fā)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⑵強化普及義務教育、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⑶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朝著相互滲透的方向發(fā)展。

⑷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⑸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⑹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13、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14、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學)的發(fā)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

重要里程碑,促進形成了百家爭鳴的盛況。

15、漢武帝以后,采納了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

議,實行了思想專制主義的文化教育和選士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

的影響。

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舉)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lián)系更加

制度化。

17、宋代以后,(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被作為教學的基本教材和科舉考試的依據。

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有文化修養(yǎng)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

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教育內容比較豐富,教育方法也比較

靈活。古代斯巴達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忠于統(tǒng)治階級的強悍的軍人)強

調(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法也比

較嚴厲。

19、羅馬帝國滅亡之后,西歐最受重視和尊重的教育是(培養(yǎng)僧侶人

才的教育)其次是(騎士教育)

20、古代學校教育的特征:(階級性,道統(tǒng)性,專制性,刻板性,教育

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導地位)

21、二戰(zhàn)后,教育改革和發(fā)展的新特點:

⑴教育的終身化;

⑵教育的全民化;

⑶教育的民主化;

⑷教育的多元化;

⑸教育技術的現代化。

第二節(jié)教育學的發(fā)展

1、教育學是(一門以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為研究對象,探索教育規(guī)律

的科學)

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論記載在(《論語》)中,如〃有教無類〃、〃非禮

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不憤不啟,不俳不發(fā)〃等。

3、戰(zhàn)國后期,《禮記》中的(《學記》)從正反兩方面總結了儒家的

理論和經驗,成為罕見的世界教育思想遺產。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

其必由學〃、〃時教必有正業(yè),退息必有居學〃、〃師嚴然后道尊〃、〃君

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不躡等〃等。

4、蘇格拉底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這種問答分三步:

第一步稱為(蘇格拉底諷刺)第二步叫(定義)第三步叫(助產術)

5、柏拉圖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中。

6、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秉承了柏拉圖的理性

說,認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亞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自然)特點,主張按照兒童心

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兒童進行(分階段)教育,提倡對學生進行(和諧的

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這些成為后來強調教育中注重(人的發(fā)展)的思

想淵源。亞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學》)中有大量反

映。

7、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萌芽于(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8、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宣揚自然主義教育理想的作品是《愛彌

爾》。

9、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人的所有稟賦都有待于發(fā)展,才能生存,〃

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動物

1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

面地、和諧地發(fā)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11、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說〃,認為人的心靈如同白

板,觀念和知識都來自后天,并得出結論,天賦的智力人人平等,〃人

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2、規(guī)范教育學的建立通常以德國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為標

志,美國杜威的《(民本主義與教育)》是20世紀初實用主義教育學

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13、(赫爾巴特)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并認為應以(倫理

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他的貢獻在于把教學理論建立

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把道德教育理論建立在(倫理學)基礎上,

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14、(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對19世紀以后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產

生了很大影響,被看作是傳統(tǒng)教育學的代表。(杜威)被認為是現代

教育的代言人。,

15、杜威的教育思想與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針鋒相對,其教育思想

有:(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學)等。

16、杜威強調,兒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張教師應以(學生的發(fā)

展)為目的,圍繞學生的需要和活動組織教學,以(兒童中心主義)

著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體系。

17、1939年,蘇聯(lián)教育理論家(凱洛夫)明確提出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

指導編寫《教育學》的目標。

第二章教育與社會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1、政治經濟制度對教育的制約表現在:

⑴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⑵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受教育的權利;

⑶政治經濟制度決定著教育目的;

(4)教育相對獨立于政治經濟制度。

2、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yǎng)人)

3、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的影響表現在:

(1)教育為政治經濟制度培養(yǎng)所需要的人才;

⑵教育是一種影響政治經濟的輿論力量;

⑶教育可以促進民主。

4、通過(培養(yǎng)人才)實現對政治經濟的影響,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經濟的

主要途徑。

5、(政治經濟制度)直接制約著教育的性質和發(fā)展方向,教育又對一

定的政治經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

第二節(jié)教育與生產力

1、生產力對教育的決定作用表現在:

⑴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guī)模和速度;

⑵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⑶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⑷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2、(生產力水平)是教育發(fā)展的物質基礎,同時也對教育提出與一定

生產力相適應的要求。

3、從世界教育發(fā)展的歷程看,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

的要求;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級中等教育)的要求;第

三次工業(yè)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級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

了(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要求。

4、教育結構通常指包括(基礎教育、職業(yè)技術教育、高等教育、成人

教育)在內的各種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學校組合和比例構成。

5、教育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主要通過兩個方面來實現:(教育再生產勞

動力,教育再生產科

學知識。)

6、美國經濟學家舒爾茨提出(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理論的核心

概念(,人力資本)

第三節(jié)教育與科學技術

1、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表現在:

(1)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

⑵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

⑶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方法和手段。

2、教育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

⑵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

⑶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3、科學知識的再生產有多種途徑,(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

主要途徑。

4、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表現在:

(1)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

(2)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

(3)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

第四節(jié)教育與文化

1、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2、教育與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

3、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全體成員或部分成員習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觀

念和行為方式。)

4、學校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各群體所具有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其

中最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觀念特別是價值觀念)

5、學校文化的特性表現在:

⑴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⑵學校文化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

⑶學校文化以傳遞文化傳統(tǒng)為己任;

⑷校園文化一學校文化的縮影。

6、按照不同的層次和標準,學校文化可分成(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組

織和制度文化、學校精神文化)等等。

7、學校的組織和制度文化有三種主要的表達方式:(組織形態(tài),規(guī)章制

度,角色規(guī)范)。

8、(學校的精神或觀念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9、(校風)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tǒng)一體,是經

過長期實踐形成的。

10、學生文化的成因有:

⑴學生個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體的影響;

(3)師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會經濟地位;

⑸社區(qū)的影響。

11、(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活動)是學校生活中一個最為主要的組成部

分。

12、學生文化的特征有:

⑴過渡性;

⑵非正式性;

⑶多樣性;

(4)互動性

第三章教育與個人的發(fā)展

第一節(jié)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1、(促進人的身心發(fā)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能否遵循人的身心發(fā)

展的規(guī)律)是教育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目的的關鍵。

2、個體身心發(fā)展是指(作為復雜整體的個體在從生命開始到結束的全

部人生過程中,不斷發(fā)生的變化過程,特別是指個體的身心特點向積

極的方面變化的過程。)

3、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發(fā)展是在(社會實踐)過程中實現的。

⑵人的身心發(fā)展具有(能動性)

4、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動因論有:(內發(fā)論,外銀論,多因素相互作用論)

5、內發(fā)論者一般強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內在需

要)身心發(fā)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孟子)是中國古

代內發(fā)論的代表。奧地利精神分析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

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動人發(fā)展的潛在的、無意識

的、最根本的動因。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強調成熟機制對人的發(fā)展

的決定作用。

6、外銀論的基本觀點認為,人的發(fā)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諸如環(huán)

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響和學校的教育等。中國古代代表人物是

(荀子)。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白板說)〃是一個典型代表。另一個典

型代表是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家(華生)他甚至說:給他一打健康的嬰

兒,不管他們祖先的狀況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們社會煙草從領袖到

小偷等各種類型的人。

7、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發(fā)展是(個體的內在因素與外部環(huán)境在個

體活動中相互作用)的結果。

8、個體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有:(順序性,階段性,不平衡性,互補

性,個別差異性)

9、皮亞杰關于發(fā)生認識論的揭示了個體認知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即按照

(感知運算水平、前運算水平、具體運算水平、形式運算水平)順序發(fā)

展的特征。

10、美國心理學家柯爾伯格認為人的道德認知遵循著從(前世俗水

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發(fā)展過程。

11、所謂發(fā)展關鍵期是指(身體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機能和能力最適宜于

形成的時期。錯過了關鍵期,訓練的效果就會降低,甚至永遠無法補

償。)

第二節(jié)影響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因素

1、個體身心發(fā)展的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是受

到,,,,、,,,,、,,,,和,,,,的影響,,,,,是一種特殊的環(huán)境,它對個

體的發(fā)展有著特殊的意義。(遺傳素質、成熟、環(huán)境、個體實踐活動,

學校教育)2、遺傳是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

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tài)、感官和神經系統(tǒng)等的特點,也叫遺傳素

質。)

3、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為個體的身心發(fā)展提供了,,,,。

但遺傳素質不能預定或決定人的發(fā)展,不能夸大遺傳的作用。(前提,

可能性)

4、成熟是指,,,,,,,,。(兒童個體生長發(fā)育的一種狀況,指個體的生

理和心理機能與能力都達到比較完備的階段,即已由兒童成長發(fā)育為

成人。其主要標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獨立自主

的自我意識。)5、環(huán)境泛指,,,,,,,,。(個體生活其中,影響個體身

心發(fā)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環(huán)境的性質來分,環(huán)境可分為自然環(huán)境和

社會環(huán)境;按環(huán)境的范圍分,可分為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

6、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表現在:⑴為個體的發(fā)展提供了多種可能,

包括機遇、條件和對象。(2)環(huán)境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

分。(3)人在接受環(huán)境影響和作用時,也不是消極的、被動的。夸大環(huán)

境對人的發(fā)展的作用,特別是環(huán)境決定論的觀點,也是錯誤的。

7、學校教育對個體發(fā)展的特殊功能表現在:⑴學校教育按社會對個體

的基本要求對個體發(fā)展的方向與方面做出社會規(guī)范。(2)學校教育具有

加速個體發(fā)展的特殊功能。(3)學校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對個體發(fā)展

的影響不僅具有即時的價值,而且具有延時的價值。(4)學校教育具有

開發(fā)個體特殊才能和發(fā)展個性的功能。8、前蘇聯(lián)心理學家,,,,的研

究揭示:,,,,對兒童的發(fā)展能起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確定兒童發(fā)

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一種是,,,,,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

是〃,,,,〃。(維果茨基,教育,已經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可能達到的發(fā)展

水平,最近發(fā)展區(qū))

9、個體在與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中所表現出來的,,,…是促進個體發(fā)展

從潛在的可能狀態(tài)轉向現實狀態(tài)的決定性因素。個體主觀能動性從活

動水平的角度看,由,,,,、,,,,和,,,,三種不同層次和內容的活動構

成。(個體主觀能動性,生理、心理、社會)

第三節(jié)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

1、所謂人的價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

的作用得到發(fā)揮,人的尊嚴得到保證。)2、潛能是,,,,,,,,。(人區(qū)

別于動物的重要標志,是能夠把未成熟的人培養(yǎng)為成熟的人,把平凡

的人培養(yǎng)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條件。)

3、人的力量是,,,,,,,,。(人的身體與精神力量的綜合。)

4、個性是,,,,,,,,。(個性亦稱人格,指個體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

整體性與獨特性。個性又是人的共同性與差別性在每個個體身上的具

體統(tǒng)一。)

第四節(jié)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fā)展的特殊任務

1、有些心理學家把少年期稱為〃,,,,〃或〃,,,,〃。(危險期,心理斷乳

期)

2、少年期表現出的總體性的階段特征是:,,,,,,,,。(身體狀態(tài)的劇

變,內心世界的發(fā)現,自我意識的驚喜,獨立精神的加強。)

3、青年期是個體身心兩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是青年期最

重要的概念。(未來)4、青年期的年齡特征:青年期是個體身心兩方面

逐步走向成熟的時期。人的社會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結束

時,大多數青年對世界、事業(yè)、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較清晰和深入的

思考,形成相對系統(tǒng)和穩(wěn)定的見解,并對自己的未來做出自由重要的

選擇?!ㄎ磥怼笔乔嗄昶谧钪匾母拍?。隨著心理能力的成熟,他們形

成了對外部世界和自己內部世界的較清晰和較深入的認識,更重要的

是在兩種世界間建起了具有個人發(fā)展意義的橋梁。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節(jié)教育目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1、教育目的,,,,,,,,。(廣義的教育目的是指人們對受教育者的期

望。狹義的教育目的是國家對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什么樣人才的總的要

求。)

2、,,,,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fā)點,,,,,的實現則教育活動的歸宿,它

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教育目

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的指導意義有:,,,,,,,,,,,,,,。(導向

作用,激勵作用,評價作用)4、,,,,是教育的根本性問題,對一切教

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它明確了教育對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預定的發(fā)

展結果,指導著整個教育活動的開展,支配著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和

全過程。無論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還是教育內容的

確定,教育方法的選擇及效果的評價等,都受到,一,的制約。(教育目

的,教育目的)5、教育目的的層次包括:(1)國家的教育目的;(2)各級

各類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3)教師的教學目標。6、根據各級各類學校任

務確定的對所培養(yǎng)人的特殊要求,我們習慣上稱為,,,,。(培養(yǎng)目標)

7、教育目的與培養(yǎng)目標是,,,,的關系。,,,,是針對所有所教育者提出

的,而,,,,是針對特定的教育對象提出的。(普遍與特殊,教育目的,

培養(yǎng)目標)

8、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

段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生的變化結果。)

9、教學目標與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的關系是,,,,的關系。(具體與抽

象)

第二節(jié)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背景)

2、教育目的具有,,,,、,,,,、,,,,,在階段社會具有鮮明的,,,,。

(歷史性、時代性、社會性、階級性)

3、,,,,是確定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

發(fā)展學說)

4、,,,,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第三節(jié)我國的教育目的

1、現階段我國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

務院頒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教

育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德智體等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

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2、素質教育是,,,,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的

教育;素質教育是,,-的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

個性發(fā)展,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為重點)

3、德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

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學生正確的思想方

法的教育。)

4、普通中學德育方面的要求:(1)幫助學生初步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

觀點和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2)熱愛黨,熱愛人民,熱愛祖

國,熱愛勞動,熱愛科學;(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識,養(yǎng)成實事求

是、追求真理、獨立思考、勇于開拓的思維方法和科學精神;(4)形成

社會主義的現代文明意識和道德觀念;(5)養(yǎng)成適應不斷改革開放形勢

的開放心態(tài)和應變能力。

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