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7課《短文兩篇》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短文兩篇
《陋室銘》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知內(nèi)容,引導學生了解“銘"這種古代文體的特點。
2.通過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分析陋室的特點。
3.結合文本分析運用的類比等寫法,體會其妙處;分析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所體現(xiàn)作者高尚的志趣追求。
4.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樹立正確的志趣追求。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疏通文意,分析陋室特點。
2.結合文本分析運用的類比等寫法,體會其妙處;分析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所體現(xiàn)作者高尚的志趣追求。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樹立正確的志趣追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如果可以穿越成為一個古代人物,你想成為誰?(預設:蘇軾、李白、杜甫……)今天你有一個機會穿越千年,成為詩豪劉禹錫。下面,我們一起走進劉禹錫的世界。
二、教學環(huán)節(jié)
(出示課件,任務一:結合背景,初識陋室)
(過故事頁并選擇,了解《陋室銘》的創(chuàng)作背景,初步感悟劉禹錫的精神品質(zhì)。若選擇錯誤,擇回到故事第一頁重新開始。)
師:同學們,劉禹錫少年成名,后因變法失敗,得罪權貴而多次被貶,被貶時間長達23年之久,成為了被貶時間最長的文人。官場上不得意,卻也成就了他“詩豪”之名。下面我們一起來品讀這篇流傳千年的駢體銘文《陋室銘》。
知識補充: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頌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1.學生自讀,感受音韻美。(讀完后教師點出韻腳:名、靈、青、丁、經(jīng)、形、亭押ing韻)
2.學生朗讀。(在朗讀后,點評朗讀效果(駢散結合音韻節(jié)奏)),
3.字詞翻譯。(提醒注意倒裝句式和重點字詞解釋)
4.再次齊讀。(注意節(jié)奏)
師:同學們,本文的課題為《陋室銘》,那劉禹錫眼中其室真的陋嗎?下面我們身入陋室,感悟作者的情懷。(出示PPT:任務二:身入陋室,感悟情懷)
創(chuàng)設情境:你住進破房子的消息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各種言論層出不窮。請你為民眾解答疑惑。
(此環(huán)節(jié):出示課件民眾問題,學生先思考后回答,教師總結。最后一題可同桌討論交流觀點后分享。教師在次過程中書寫板書。)
1、看到網(wǎng)上說您房子很破的言論,您有什么看法呢?此問題是為了讓學生明白劉禹錫是否真的覺得陋室陋的問題。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景(環(huán)境之雅)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人(交往之雅)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事(生活情趣之高雅)
陋室不陋
2、請問您寫諸葛廬和子云亭的用意是什么呢?
補充資料:
諸葛廬,諸葛亮成名前所住的草廬。
諸葛亮,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軍事家、文學家,蜀漢名丞,一生助劉備匡扶漢室,志在平定天下。
子云亭,揚雄成名前的住所
揚雄是漢賦名家,他不愿趨炎附勢去作官,而自甘淡泊來寫他的辭賦。在文中揭露了當時朝廷擅權、傾軋的黑暗局面,為百姓振臂高呼。
這是類比的手法,以諸葛廬和子云亭類比陋室,是在說明我的陋室不陋;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我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政治上建功立業(yè),文學上萬古流芳。
注:開頭寫“山"和“水”也是以類比的方式,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為后面歌頌陋室埋下伏筆。
3、那您在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又為何意呢?
補充資料: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當時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孔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孔子稱贊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身處貧困而不怨,身處逆境而不憂,這就是君子的高潔傲岸!君子的安貧樂道!(唯吾德馨)
文章結尾引經(jīng)據(jù)典,是為了突出了您高潔傲岸、不隨世俗、安貧樂道的志趣和抱負。表達了您追隨孔子的思想以及對自我的勉勵。
4.全文沒有一個字直接表明作者的志向,卻又處處可以讀出他的遠大抱負,請問這種表現(xiàn)手法是什么?
托物言志
1.定義: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征某種精神、品格、思想等
2.作用:增強表達的生動形象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師:其實他一生并不順利,仕途三起三落。多次被貶,卻一路高歌,豪氣萬丈,一生傲骨,滿
腔豁達。這樣的劉禹錫怎么可能讓一間小小陋室困住了自己高貴的心?所以,《陋室銘》不是一個
落魄文人郁郁不得志時的自我沉醉與安慰,而是一篇特殊的戰(zhàn)斗檄文。
小結(師生合作總結):
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贊頌,表達了作者甘于淡泊、不為物役、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貴,不與權貴同流合污的高潔清峻的品格。
(再次帶感情齊讀)
三、作業(yè)布置
1.古人很重視給自己的住所(尤其是書房)起名字,比如:梁啟超的書齋叫“飲冰室”,陸游的書齋叫“老學庵”。假設讓你為劉禹錫的陋室起一個名字,你會起什么名字說說你的理由。
2.仿寫《陋室銘》。(仿照本文格式(注意押韻);
可寫學習篇(語文銘,英語銘等)、工作篇、處事篇、交友篇、業(yè)余生活篇(上網(wǎng)銘、籃球銘等)
《愛蓮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熟練誦讀并全文背誦《愛蓮說》,疏通文意,把握重點詞句,概括文章大意。(重點)
2.學習托物言志,襯托的寫作手法。理解蓮、菊和牡丹的象征義。(難點)
3.學習蓮花的高潔品質(zhì),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重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預習任務】
1.了解作者
周敦頤(1017-1073),字_____________,謚號元公,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文學家、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們稱他為先生。他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北宋五子’之一,著有《愛蓮說》《太極圖說》。
2.相關背景
本文是周敦頤于熙寧初年(1068年)擢升為南康太守時寫下的。他曾于府治東側開辟一塊四十余丈長寬的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春夏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每當微風吹過,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先生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愛蓮花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5.翻譯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____________
6.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對于文章《愛連說》這個題目你是怎樣理解的呢?
文體知識:“說"是古代一種的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特點:寫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潑,講究波瀾起伏,篇幅一般不長,與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常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即我們常說的“托物寓意”。
7.襯托: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8.主要內(nèi)容:這是一篇___(手法)的小品文(作者借寫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在蓮的的形象中寄托作者___的生活態(tài)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不同凡俗的生活態(tài)度的贊賞,并以此文表達他對____________。
【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以蓮的別稱和有關詩句導入,激起學生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
1.提問:你知道“蓮”有哪些別稱嗎?你學過哪些描寫蓮花的詩句?
2.誦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節(jié)奏。
3.解題:了解“說"這一文體
(二)活動一:品讀蓮花,析君子品格
1.作者為何喜愛蓮花?(用書上的原句回答。)
(引導學生明白周敦頤喜愛蓮花不僅是因為蓮的高潔美麗,更是因為蓮具有君子的美德。)
2.小組合作探究: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品格與蓮花有什么相通之處?找到寫蓮花的句子,并選擇與之相對應的君子品質(zhì),完成連線。討論后小組派代表進行發(fā)言。
小組代表發(fā)言模板
我認為____________句子中(說出原句),寫了蓮花____________(該句翻譯,并闡明原因),與君子的____________品格一致。
示例:
我認為出淤泥而不染句子中(說出原句),寫了蓮花從污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就如同人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仍然保持好的習慣(該句翻譯,并闡明原因),與君子的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品格一致。
(引導學生找到蓮的特點與君子品德的相通之處,設置連線可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同時為學生設置答題模板,有意在學習中強化學生對文言字詞句的記憶。)
3.蓮本身還有蓮葉、蓮蓬、蓮藕可寫,作者為何獨寫蓮花作者真正想寫的是什么?
(本問題的設置意在讓學生明白作者寫蓮目的在于寫蓮的品質(zhì),贊揚君子之風,通過寫蓮的品質(zhì)表明自己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志向,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三)活動二:聯(lián)系菊花牡丹,走進真君子
作者愛蓮,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以及喜愛這兩種花的人,這樣寫有何用意。作者對它們的感情態(tài)度又是怎樣的呢?
(意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蓮所代表君子品德,理解牡丹、菊花的象征義,學習襯托的寫作手法。)
1.找出原文中有關牡丹的句子,探究世人“愛牡丹”的根本原因。
世人愛牡丹,愛的是牡丹帶來的___,世人爭相吹捧,可見社會中___之風盛行。
補充資料: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劉禹錫《賞牡丹》)
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白居易《牡丹芳》)
種以求利,一本有直數(shù)萬者。(李肇《唐國史》)
明確:愛牡丹即是愛富貴,映射了當時追名逐利的社會病態(tài)。
2.找出原文中有關菊花的句子探究,陶淵明“愛菊"的根本原因。
陶淵明愛菊、贊菊。他愛的是菊___的特點,他贊菊,也是在彰顯自身___之志。
補充材料:
陶淵明清高,有骨氣,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歸隱,飲酒賦詩,逍遙自在?!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一詩,讓菊成了陶淵明專屬的文化符號。因為陶淵明,菊也就有了高潔、清雅、堅貞、淡泊等象征意義。菊,不與桃李爭輝,不與群芳斗艷,酷愛霜秋,迎霜怒放,獨居深山野外,與隱士相類。
明確:愛菊花就是愛隱逸、高潔,而陶淵明就是隱逸、高潔淡泊之人)
思考:蓮與菊有何不同?為什么周敦頤不把菊視為君子呢?(提示:可從他們的出世/入世角度進行思考)
(引導學生理解蓮和菊同樣具有高潔、淡泊的品質(zhì),但是菊超脫世外,代表的是隱逸的人生,而蓮居于世俗,卻能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保持良好的品質(zhì),這更為可貴,所以周敦頤認為蓮才是花之君子。)
總結:蓮、牡丹、菊代表的三種不同的人生追求,周敦頤寫菊和牡丹是為了對比襯托蓮花的品德,突出君子不慕富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tài)度。
3.作者對它們的感情態(tài)度又是怎樣呢,一個“噫"包含了哪幾種不同的情感?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___)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___)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___)
(“噫”是嘆詞,抒發(fā)作者的感嘆,要引導學生從“鮮"眾”“矣"等字詞和句式中分析周敦頤的多層情感。)
(四)活動三:拓展提升,感悟君子之行
展示兩則周敦頤做官為人的小故事:
故事一:
周敦頤為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版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卞游颍舻妹?。
——《周敦頤傳》節(jié)選
故事二:
廣東端州出產(chǎn)端硯,非常名貴。端州知府貪得無厭,壟斷采石以牟取暴利,百姓怨聲載道。
周敦頤擔任提刑官,去端州巡視。知府送端硯作為厚禮。周敦頤說:“我確實喜歡端硯,但人格比端硯更值錢。"他不僅拒收禮物,還下令任何人都不得私自采石。禁令一出,貪風頓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性化上海離婚合同模板2024年
- 二零二五版櫥柜行業(yè)人才培訓合作合同匯編3篇
- 2025年度存單質(zhì)押擔保企業(yè)信用貸款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商場營業(yè)員工作調(diào)動及勞動合同2篇
- 2025版?zhèn)€人教育貸款抵押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墓地陵園墓地租賃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房地產(chǎn)項目融資合同參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礦產(chǎn)資源存貨質(zhì)押擔保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結構建筑防火處理木工分包合同規(guī)范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體育場館租賃授權委托合同模板4篇
- 不同茶葉的沖泡方法
- 光伏發(fā)電并網(wǎng)申辦具體流程
- 建筑勞務專業(yè)分包合同范本(2025年)
- 企業(yè)融資報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題分類匯編(全國版)專題12區(qū)域發(fā)展解析版
- 《阻燃材料與技術》課件 第8講 阻燃木質(zhì)材料
- 低空經(jīng)濟的社會接受度與倫理問題分析
- GB/T 4732.1-2024壓力容器分析設計第1部分:通用要求
- 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qū)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末生物學試題(解析版)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課件
- 六編元代文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