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1.gif)
![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2.gif)
![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3.gif)
![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4.gif)
![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67362f0551cdb6f23541bb52e017e687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白瀨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三地理聯(lián)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中亞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中部,中亞國家與我國之間已形成由鐵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運輸體系。讀我國與中亞部分地區(qū)略圖,完成第3、4題。第3、4題圖3.我國與中亞國家之間大力發(fā)展鐵路運輸,體現(xiàn)其優(yōu)勢的是①適宜長距離大宗貨物運輸②修建總體成本低③運輸快捷,靈活方便④受氣象災害影響相對較小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某貿易代表團7月從吐魯番出發(fā)沿鐵路前往中亞考察,有關沿線的自然環(huán)境描述正確的是A.自威海至阿拉木圖呈現(xiàn)草原向荒漠的變化B.在烏魯木齊看到坡上有植被、頂部有積雪的山峰C.錫爾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斷增加D.從阿拉木圖往北走看到山地針葉林分布海拔高度不斷上升參考答案:3.C
4.B解析:3.本題考查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可以從門口到門口,適合短距離運輸;航空運輸速度快、但是運量小,適合急需情況的長途運輸;鐵路運輸速度較快、運量較大,適合運量較大的長途運輸;水上運輸運量大、但是速度慢、受地域的限制,適合兩海港之間較大運量的長途運輸;管道運輸在地下,一般適合長距離輸送石油、天然氣、水。所以本題選擇C選項。4.咸海周圍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地表植被為荒漠,A選項錯誤;烏魯木齊位于天山北麓,天山山坡有植被,山頂有積雪,B選項正確;干旱地區(qū)的河流,河流因為蒸發(fā)、下滲劇烈,所以越往下游流量越小,C選項錯誤;從阿拉木圖往北走看到山地針葉林分布的海拔高度不斷下降,因為緯度越高,熱量越少。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2.下圖為三個海區(qū)洋流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30.圖示洋流中()A.①為暖流 B.②為寒流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31.圖示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是()A.①洋流北部有大漁場 B.②洋流有降溫減濕作用C.③洋流加大同緯度不同海區(qū)溫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區(qū)降水量參考答案:30.C
31.C【30題詳解】②③洋流所在區(qū)域為副熱帶且為順時針方向,依據(jù)洋流分布規(guī)律可知,該洋流位于北半球,C正確;中高緯度大陸東岸為寒流,故①為寒流,A錯誤;中低緯度大陸東岸為暖流、西岸為寒流,故②為暖流,B錯誤;由④流向、緯度位置及海陸分布情況可知其應在北半球,D錯誤。故選C【31題詳解】①洋流為北半球寒流,附近不具備形成大漁場的條件,A錯誤;②為北半球暖流,有增溫增濕作用,B錯誤;③洋流為寒流,對周圍環(huán)境有降溫減濕作用,加大了同緯度不同海區(qū)的溫度差異,C正確;④洋流為北半球寒流,對沿岸地區(qū)有降溫減濕作用,D錯誤。故選C3.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鐵路開通運營。完成影響京津城際鐵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氣候 C.經濟
D.科技參考答案:C4.循環(huán)經濟是低碳經濟的重要形式之一。循環(huán)經濟指在生產過桯中對物質資源循環(huán)高效利用,實現(xiàn)無害、減量排放。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7.在下列經濟活動中,不屬于循環(huán)經濟的是A.B.C.D.8.果園循環(huán)經濟“草—豬一沼—果”,最適合發(fā)展的地區(qū)是A.
青藏地區(qū)
B.
南方地區(qū)
C.
東北地區(qū)
D.
北疆地區(qū)參考答案:7.
B
8.
B
7.四選項中,ACD分別是人類生活廢棄物的高效利用或無害化生產,只有B選項是共享單車的使用方式,是綠色出行方式,沒有體現(xiàn)出廢棄物的循環(huán)利用,不屬于循環(huán)經濟,故B正確。8.”草—豬一沼—果”模式中沼氣主要是利用動物糞便、植物秸稈等發(fā)酵而成,氣溫越高越有利于發(fā)酵,因此我國南方地區(qū)更適合發(fā)展,故B正確。【點睛】共享單車是解決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問題,是一種低碳、綠色出行方式,不是循環(huán)經濟。5.秘魯?shù)母咴r業(yè)系統(tǒng)被列入世界農業(yè)文化遺產,主要是建造梯田,在陡峭的坡地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進行耕作。從海拔2800米到4500米,可以發(fā)現(xiàn)三種主要的農業(yè)系統(tǒng):玉米主要種植在低海拔地方(海拔2500-3500米),馬鈴薯主要種植在中海拔地方(海拔3500-3900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qū)主要用作牧場,但也可以種植高海拔作物。讀秘魯示意圖,回答問題。37.根據(jù)材料可以,馬鈴薯的熱量帶屬于(
)A.熱帶
B.亞熱帶
C.溫帶
D.寒帶38.秘魯?shù)母咴r業(yè)系統(tǒng)發(fā)展的有利的社會經濟因素是(
)A.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B.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C.沿海,交通便利,有利產品出口
D.科技發(fā)達,技術含量高參考答案:37.C
38.B本題考查世界區(qū)域地理和農業(yè)生產。37.馬鈴薯的種植海拔較玉米高,反映種植區(qū)域的熱量條件較玉米帶少,故判斷為溫帶。38.材料反映該農業(yè)系統(tǒng)被列入世界農業(yè)文化遺產,反映其種植歷史悠久,生產經驗豐富。6.冰壺是深受加拿大人喜愛的一項運動。冰壺為圓壺狀,由一種蘇格蘭天然花崗巖制成。制作冰壺的材料可能來自下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B試題解析:根據(jù)右圖判斷①為巖漿,②為侵入型巖漿巖,③噴出型巖漿巖,④沉積巖;花崗巖是侵入型巖漿巖的代表,故B選項正確。7.崇明島上一家農業(yè)合作社種田用上了生態(tài)新模式。春天種玉米,秋天種花菜。玉米稈、花菜葉等“農業(yè)垃圾”用來養(yǎng)豬羊;豬的部分糞便“撒”入蟹塘,成為浮游水生物的營養(yǎng)食品,而浮游生物營造的優(yōu)良水環(huán)境則為蝦蟹質量“打基礎”;年底清塘時,塘底污泥作為“生態(tài)”牌肥料還田,增強土地肥力。35.材料描述的農業(yè)地域類型最符合A.水稻種植業(yè)
B.混合農業(yè)
C.乳畜業(yè)
D.種植園農業(yè)36.根據(jù)材料畫出上圖圖示,圖示中的數(shù)碼與文字組合正確的是A.①——豬羊、②——玉米花菜、③——浮游水生物、④——蝦蟹B.①——玉米花菜、②——浮游水生物、③——蝦蟹、④——豬羊C.①——玉米花菜、②——豬羊、③——浮游水生物、④——蝦蟹D.①——玉米花菜、②——豬羊、③——蝦蟹、④——浮游水生物參考答案:35.B
36.C8.跟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具有相同功能的是(
)A.RS
B.GPS
C.GIS
D.以上均不同參考答案:B9.讀四川樂山大佛圖,完成下題。樂山大佛的變化所反映的環(huán)境問題及其成因是A.酸雨,制冷劑大量燃燒 B.臭氧空洞,制冷劑大量使用C.酸雨,煤炭的大量使用 D.臭氧空洞,煤炭的大量燃燒參考答案:C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云寺側,由于該地在工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由于大量煤炭的使用,釋放大量酸性氣體,再加上降水較多,多酸雨,因此對樂山大佛產生了腐蝕和破壞,故答案選C項。點睛:酸雨的成因,危害,以及防治的措施:(一)成因:被大氣中存在的酸性氣體污染,pH值小于5.65的酸性降水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二)危害:酸雨在國外被稱為“空中死神”,其潛在的危害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對水生系統(tǒng)的危害,會影響魚類和其他生物群落,改變營養(yǎng)物和有毒物的循環(huán),使有毒金屬溶解到水中,并進入食物鏈,使物種減少和生產力下降。(2)對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危害,重點表現(xiàn)在土壤和植物。對土壤的影響包括抑制有機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鈣、鎂、鉀等營養(yǎng)元素,使土壤貧瘠化。對植物,酸雨損害新生的葉芽,影響其生長發(fā)育,導致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退化。(3)對人體的影響。一是通過食物鏈使汞、鉛等重金屬進入人體,誘發(fā)癌癥和老年癡呆;二是酸霧侵入肺部,誘發(fā)肺水腫或導致死亡;三是長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環(huán)境中,誘使產生過多的氧化脂,導致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等疾病概率增加。(4)對建筑物、機械和市政設施的腐蝕。(三)防治措施:(1)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2、優(yōu)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3、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tài)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云石,與二氧化硫發(fā)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4、對煤燃燒后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fā)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5.開發(fā)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如果使用會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費用十分高。10.下圖中甲圖為某地(50°N,100°E)附近近地面等壓線圖,a、b是直線L上的兩點,乙圖和丙圖分別為甲圖沿ab、cd線段的氣壓變化圖。
20.b地所處的位置的風向為A.西南風
B.東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21.若數(shù)日后上海受此天氣系統(tǒng)的影響,右圖中能反映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下上海氣溫變化的曲線是A.①
B.②
C.③
D.④參考答案:20.D
21.D解析:20.由乙、丙兩圖可知甲圖所示為高壓中心,則b處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正東,受地轉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影響,偏轉成西北風。21.由材料可知該高壓中心所在位置在蒙古、西伯利亞一帶,應為蒙古高壓,若上海受該天氣系統(tǒng)影響,氣溫會下降。11.讀某地地震波速度隨深度的變化圖,回答下面問題。211.該地莫霍界面大約位于地下(
)。A.5千米處 B.17千米處C.33千米處 D.2900千米處12.該地可能位于(
)。A.40°N,116°E B.30°N,90°E C.南極點 D.緯度0°,經度180°參考答案:11.A
12.D【11題詳解】根據(jù)圖中信息,圖中顯示的波的速度在5千米深處突然變大,說明這里存在不連續(xù)面,即莫霍界面,圖中顯示該不連續(xù)面大約位于地下5千米深處,故本題選擇A?!?2題詳解】據(jù)圖分析,該地震波在地下5千米處傳播速度突然增加說明地下5千米處為莫霍面,也就是說該地地殼厚度較薄只有5千米,該處為大洋地殼。40°N,116°E是北京的坐標,北京位于大陸地殼,A錯;30°N,90°E位于青藏高原,B錯;南極大陸是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C錯;緯度0°,經度180°位于太平洋中,大洋部分地殼較薄,符合題意,D對。故本題選擇D。12.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時,作《定風波》。其中寫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汕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睋?jù)此完下列各題。8.蘇軾當時所處地區(qū)的典型植被為A.常綠闊葉林
B.落葉闊葉林C.針葉林
D.高山灌叢9.從材料中推斷,該地當日最可能A.正值準靜止鋒控制
多雨
B.晝夜長短差別不大C.正午太陽位于觀測者正北方
D.夜間出現(xiàn)霜凍現(xiàn)象參考答案:8.A
9.B8.黃岡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對應的植被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選A正確。13.下圖所顯示的是我國某地形區(qū)。讀圖完成分布在圖示地區(qū)較為普遍的景觀是A.黃土
窯洞
B.稻田
茶園
C.綠洲
牧場
D.長城
沙灘參考答案:B14.歷史上,圖中河流多次決堤泛濫,威脅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圖中水閘修建在523米寬的河面上,通過控制一個或多個河道之間的閘門可以減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讀該河流河口區(qū)域示意圖及圖示區(qū)域氣候資料統(tǒng)計圖。完成下列各題。32.該區(qū)域夏季降水量與冬季存在差異的原因是A.地處背風坡 B.寒流流經 C.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西風偏弱33.圖示河流河口水閘泄洪孔關閉時間A.春季最長 B.夏季最長C.秋季最長 D.冬季最長34.河口水閘關閉時,會促使水閘以上至城市河段A.河流水質下降 B.泥沙沉積量增加C.泥沙沉積量減少 D.河流含沙量增加參考答案:32.D
33.B
34.C【32題詳解】由氣候資料圖可知,該地全年降水均勻、全年溫和且溫差小,應為北半球溫帶海洋性氣候,該氣候分布在40°N-60°N之間大陸西岸地區(qū),附近洋流為暖流,B錯;該氣候常年受西風帶的影響,溫和多雨,C錯;地處背風坡不會導致同一地區(qū)冬夏降水差異,A錯;冬季由于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加之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冬季風的勢力較夏季強盛,受西風的影響大,降水量大,所以夏季降水量小,與西風偏弱有關,D正確。【33題詳解】由材料可知,水閘主要控制朝向上游的水量,說明河水深受海水活動影響大,可知其作用為防止海水入侵;該河冬季水量大,冬季需要泄洪;夏季水量小,海水對于河流的影響大,所以夏季多關閉,故選B?!?4題詳解】讀圖結合上題分析,泰晤士河夏季流量小,為了防止海水入侵,關閉水閘,使得海水對河流水的頂托作用下降,使得水閘以上河段水量速度增快,凈化速度加快,水質變好;河流含沙量減少,沉積量減少,A、B、D錯,故選C。15.(08北京)讀圖1.該作物A.種植期的早晚取決于氣候條件B.灌漿期的早晚取決于成土母質C.收割期的早晚取決于農業(yè)政策D.一個生產周期至少為8個月
參考答案:A16.下圖中的“藍月亮”為科學家用計算機模擬出的銀河系中一個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體,據(jù)推測它本身不發(fā)光,但該天體上光照良好。據(jù)此回答11~12題。11.“藍月亮”應屬于
(
)A.行星
B.恒星
C.衛(wèi)星
D.彗星12.“藍月亮”上的光照可能來自
(
)A.太陽
B.地球
C.行星
D.恒星參考答案:C
D17.“全球變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與之相伴隨的還有“全球變暗”,即地球大氣層中的懸浮顆粒物增加,云層變厚,能夠直接到達地球表面的陽光逐漸減少,地區(qū)因此而變得越來越“暗”。據(jù)此回答“全球變暖”將導致多方面的變化,下列變化不可能的是
A.海平面上升
B.暴雨、洪澇、干旱等災害事件增加
C.冰川覆蓋面積擴大
D.對人類健康的威脅會增加參考答案:C18.中國正“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在人口老齡化過程中,很長一段時期內表現(xiàn)出農村人口老齡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點,即“城鄉(xiāng)倒置”現(xiàn)象。讀圖,完成1—2題。(1)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出現(xiàn)“城鄉(xiāng)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農村青壯年人口大量外遷B.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農村C.農村環(huán)境好,人口壽命長D.城市老年人口大量遷入農村(2)為緩解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城鄉(xiāng)倒置”現(xiàn)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在農村地區(qū)全面放開二孩生育政策B.鼓勵城市人口大量移至農村C.完善農村醫(yī)療保險制度D.發(fā)展農村非農產業(yè)以促進勞動力就地轉移參考答案:(1)A(2)D考點: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答案:試題解析:(1)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外遷進城,使農村留守老人居多,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2)發(fā)展農村非農業(yè)產業(yè)促進農村青壯年就地轉移,能緩解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19.讀下圖,A、B、在北半球同一緯線上,PA、PB是晨昏線的一部分,A點區(qū)時為19時20分,回答若B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角為70°,則B點可能位于何處附近A.北京
B.華盛頓
C.羅馬
D.墨西哥城參考答案:B20.下圖為晉陜內蒙古區(qū)煤炭南運通道示意圖,回答圖示區(qū)域最大的能源輸出港是A.天津
B.青島
C.秦皇島
D.黃驊參考答案:C21.“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秦嶺、大巴山地形崎嶇,限制了南北兩側的人員往來和經濟聯(lián)系。2017年12月6日,作為我國第一條穿越秦嶺、連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鐵客運專線正式開通,讓“蜀道難”成為了歷史。讀圖,回答下面小題。1.西成高鐵穿越了A.地勢第二、第三階梯
B.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C.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2.由“蜀道難”變?yōu)椤笆竦啦辉匐y”的主要影響是A.推動了成都附近區(qū)域的產業(yè)結構升級
B.帶動沿線地區(qū)的旅游業(yè)發(fā)展C.促進區(qū)域間物資調配和經濟協(xié)同發(fā)展
D.利于沿線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3.西成高鐵開通當日,從西安到成都沿線可以看到A.劍門關日出時影子朝西南
B.漢中附近河流結冰封凍C.成都附近許多太陽能電站
D.西安地區(qū)草木枯黃凋零參考答案:1.D
2.B
3.D1.西成高鐵是從西安到成都,位于地勢第二階梯,A錯。位于季風區(qū)內,B錯。聯(lián)系了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C錯。穿越了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D對。2.由“蜀道難”變?yōu)椤笆竦啦辉匐y”的主要影響是帶動沿線地區(qū)的旅游業(yè)發(fā)展,B對。兩地都位于內陸地區(qū),對推動成都附近區(qū)域的產業(yè)結構升級作用為大,A錯。高鐵以客運為主,不能促進區(qū)域間物資調配和經濟協(xié)同發(fā)展,C錯。人類活動影響增大,不利于沿線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D錯。3.西成高鐵開通當日是12月6日,北半球是冬季,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從西安到成都沿線可以看到劍門關日出時影子朝西北,A錯。漢中附近河流無結冰期,B錯。成都附近云霧多,日照時間少,不適宜建設太陽能電站,C錯。冬季,西安地區(qū)草木枯黃凋零,D對。22.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中心征地工作正式啟動,“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有望在文昌發(fā)射。“嫦娥二號”與“嫦娥三號”有望在文昌發(fā)射”的最主要原因是A.這里天氣晴朗,便于觀察跟蹤
B.這里人口稀疏,火箭殘落物造成的損失較小C.便于海洋上的測量船捕捉目標
D.這里緯度低,可以利用地球自轉的方向和速度,獲得較大入軌速度參考答案:D
解析:緯度越低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越大,可以提升火箭的運能,使衛(wèi)星獲得較大的入軌速度。23.圖7中的斜線示意晨昏線。甲地經度為15°E,假定西五區(qū)區(qū)時為6日0時20分。據(jù)此完成8~9題。8.圖中甲地時間為(
)A.5日5時20分
B.6日6時20分C.6日5時20分
D.5日6時20分9.當日下列城市白晝最長的是(
)A.悉尼
B.上海
C.雅加達
D.莫斯科參考答案:B
D24.讀區(qū)位因素構成示意圖,完成若該圖表示城市中心商務區(qū)的區(qū)位因素構成,則a代表的是A.市場
B.交通
C.教育水平
D.環(huán)境狀況參考答案:A25.左圖是某國部分地區(qū)農作物分布示意圖,右圖是甲地氣候統(tǒng)計圖。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3.圖中陰影部分農作物最可能是(
)A.水稻 B.甜菜 C.黃麻 D.小麥4.季風為甲地帶來豐沛降水,與該季風的成因緊密相關的是(
)A.副熱帶高壓帶南移 B.東北信風南移C.赤道低氣壓帶北移 D.東南信風北移參考答案:3.D
4.D【3題詳解】讀圖可知,陰影部分大多位于印度半島恒河平原和訥爾默達河流域,地形以高原為主。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干燥少雨,多旱澇災害。D項,該地區(qū)為熱帶季風氣候,非雨季季時氣候干燥,靠近河流,灌溉便利,適宜種植小麥,故D項正確。A項,水稻種植需要地勢平坦、水源有保證、便于引水灌溉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東北部及半島沿海地區(qū),故A項錯誤。B項,甜菜性喜冷涼,不適宜在該地區(qū)種植,故B項錯誤。C項,黃麻種植需要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地區(qū),故C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D。4題詳解】雨季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東南信風帶北移,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轉為西南季風,從海上帶來大量濕潤氣流,為甲地帶來豐沛降水,故本題正確答案為D。26.下圖所示區(qū)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說,讀圖完成19~20題。19、圖中公路線的選擇,主要是考慮了(
)A.氣候因素
B.居民點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業(yè)分布20、圖示區(qū)域多發(fā)性的自然災害是(
)A.臺風
B.寒潮
C.泥石流
D.洪澇參考答案:C
C二、填空題(共10分)27.【海洋地理】福建省三沙灣內風平浪靜、不凍不淤,是我國唯一的內灣型大黃魚產卵場,也是全國最大的海水魚人工繁育和網箱養(yǎng)殖基地。下圖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灣區(qū)城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l)臺灣海峽兩岸的海岸類型不同,請任選一側判斷海岸類型,并敘述判斷理由________。(2)與夏季相比,福建沿海冬季鹽度較_________(高或低),原因是冬季__________.(3)試分析三沙灣成為我國最大的大黃魚產卵場的自然條件__________。(4)網箱養(yǎng)殖密度過大可能帶來的環(huán)境問題是_______,其解決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l)海峽西岸:基巖海岸,海岸線曲折,坡陡水深,多娜灣
或海峽東岸:砂質或淤泥質海岸,海岸線平直
(2)高
冬季降水量小,入海徑流少
(3)三沙灣內風平浪靜、不凍不淤
淺海大陸架,光合作用強;入海徑流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物
(4)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控制網箱養(yǎng)殖規(guī)模;控制飼料投放量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海岸的類型和特點、影響海水鹽度的因素、漁業(yè)資源豐富的原因、養(yǎng)殖業(yè)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解決的措施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相關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l)海岸,根據(jù)其形態(tài)和成因,大體可分為基巖海岸、砂(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和生物海岸。根據(jù)圖中分析可知,臺灣海峽東西岸海岸的主要類型不同,從圖中海岸線的輪廓可以看到海峽東岸海岸線平直,則可以判斷東岸是砂質(沙礫質)海岸和淤泥質海岸,容易被侵蝕形成平直的海岸線,海峽西岸海岸線曲折,多峽灣,則可以判斷西岸是基巖海岸不易被侵蝕,而形成的海岸線曲折,多峽灣。(2)本題主要考查影響海水鹽度的主要因素。主要從緯度、地表徑流、洋流、海陸輪廓等方面進行分析。福建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降水豐富、地表徑流量大,入海徑流量大,從而導致淡水注入量增大,沿海的鹽度較低。(3)本題主要考查漁業(yè)資源豐富的原因。主要從區(qū)域的水域環(huán)境、光合作用、營養(yǎng)物質等方面進行分析。根據(jù)材料可知,三沙灣內風平浪靜、不凍不淤;而且抵地處大陸架海域,光合作用較強;入海河流流量較大,能夠帶來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從而導致餌料豐富,有利于魚類資源的生存和繁殖。(4)本題主要考查養(yǎng)殖業(yè)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以及解決的措施等相關知識。網箱養(yǎng)殖密度過大,會增加水流的阻力,從而會導致水流緩慢,水體的凈化能力減弱,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嚴重。解決措施主要從引起水體富營養(yǎng)化現(xiàn)象的原因——水流緩慢,更新緩慢和水體飼料投放量等角度思考回答。點睛:海岸類型:海岸,根據(jù)其形態(tài)和成因,大體可分為基巖海岸、砂(礫)質海岸、淤泥質海岸和生物海岸?;鶐r海岸,又稱港灣海岸,主要由地質構造活動及波浪作用所形成。其特征為地勢陡峭,岸線曲折,水深流急。砂(礫)質海岸,又稱堆積海岸,由平原的堆積物質被搬運到海岸邊,又經波浪或風改造堆積而成。其特征為:組成物質以松散的砂(礫)為主,岸灘較窄而坡度較陡。淤泥質海岸,又稱平原海岸,主要由河流攜帶入海的大量細顆粒泥沙在潮流與波浪作用下輸運、沉積而成。其特征為:岸灘物質組成多屬粘土、粉砂等;岸線平直,地勢平坦。生物海岸包括珊瑚礁海岸和紅樹林海岸。前者由熱帶造礁珊瑚蟲遺骸聚積而成;后者由紅樹科植物與淤泥質潮灘組合而成。生物海岸只出現(xiàn)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qū)。與海岸線無關28.下圖為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圖的左側是某季節(jié)影響氣候形成的氣壓帶、風帶位置示意圖;模式圖下方為四地的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氣壓帶的名稱是
;根據(jù)圖中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可以判斷出圖示地區(qū)的季節(jié)是
季。(2)圖中氣候類型⑥的成因是
;氣候類型④地區(qū)的植被類型是
;氣候類型⑤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
;氣候類型①地區(qū)的自然帶是
。(3)若該圖表示亞歐大陸,則⑧附近是著名的
漁場,形成原因是
。除此成因外,世界大漁場的成因還有
,例如
漁場。參考答案:(1)副熱帶高氣壓帶
夏
(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熱帶雨林帶
(3)北海道
寒、暖流交匯(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
上升補償流,秘魯解析:考查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氣候類型的分布與成因,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1)讀圖可知,圖中A氣壓帶位于30緯度附近,是副熱帶高氣壓帶;此時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北,可以判斷出圖示地區(qū)的季節(jié)是夏季。(2)圖中氣候類型⑥是溫帶季風氣候,成因是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候類型④是地中海氣候,該地區(qū)植被類型是亞熱帶常綠硬葉林;氣候類型⑤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其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是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氣候類型①是熱帶雨林氣候,該地區(qū)的自然帶是熱帶雨林帶。(3)若該圖表示亞歐大陸,則⑧附近是著名的北海道漁場,形成原因是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屬于寒、暖流交匯形成。除此成因外,世界大漁場的成因還有上升補償流,如秘魯漁場。29.山脈往往成為我國省級行政單位的天然界線,請你填出下圖中各數(shù)碼表示山脈的名稱(
4分)
A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參考答案:A太行山
B武夷山
C昆侖山
D祁連山30.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圖中地震是今年8月24日以來當?shù)匕l(fā)生的第3次六級以上地震,震源深度1.5公里。據(jù)此回答問題。(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內部圈層中的
,該圈層的特征有
。(2)意大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此次地震給意大利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3)意大利防御該自然災害的主要措施有
。參考答案:(1)地殼
厚度不均;硅鋁層不連續(xù)分布(2)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地帶
房屋倒塌;損毀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正常的生產和生活(3)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健全防災減災保險體系;加強宣傳,提高居民的防災抗災意識;提高建筑物與基礎設施的抗震強度(2)意大利多地震的原因是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地帶,此次地震給意大利帶來的影響主要有房屋倒塌。損毀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正常的生產和生活。(3)意大利防御該自然災害的主要措施有加強監(jiān)測預報,建立健全防災減災保險體系,加強宣傳,提高居民的防災抗災意識,提高建筑物與基礎設施的抗震強度。三、綜合題(共38分)31.[地理-選修6:環(huán)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題。穿山甲每年繁殖1次,第胎1-2仔,以白蟻為主食,被譽為“山林衛(wèi)士”。穿山甲善打洞,古人“象形思維”盲目認為穿山甲具“滋身健體、消腫排膿、通經下乳、疏風通絡”等功效,使得以穿山甲為食材、藥材的現(xiàn)象劇增,如今穿山甲已經瀕臨滅絕。曾有多家科研機構嘗試人工養(yǎng)殖穿山甲,但因穿山甲自身免疫系統(tǒng)脆弱,以及極為苛刻的環(huán)境要求,至今未有養(yǎng)殖成功的案例報道,因此有“從它被抓的那一刻,就已經死了”的說法。穿山甲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警方歷次查獲穿山甲走私案后均將截獲的穿山甲就近放回山區(qū)。(1)簡述穿山甲瀕臨滅絕的原因。(2)分析穿山甲數(shù)量急劇下降對當?shù)厣鷳B(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參考答案:(1)穿山甲自身繁殖能力低,種群數(shù)量增長緩慢;誤認為穿山甲具有藥用功效,導致濫捕濫殺;人工養(yǎng)殖穿山甲未取得成功;僅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國家保護力度欠缺;未經科學調研的放生,導致穿山甲不能適應當?shù)丨h(huán)境而死亡;城市化、山林利用過程中不注重生態(tài)保護,使穿山甲棲息地受損、島嶼化。(2)白蟻(因天敵減少而)大量繁殖,破壞森林資源;(導致)生物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受損。
(2)主要從食物鏈和生態(tài)平衡方面進行分析回答。白蟻(因天敵減少而)大量繁殖,破壞森林資源;(導致)生物棲息地減少,生物多樣性受損。
32.【地理——選修3:旅游地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始建于1937年的豐滿水電站坐落于吉林省吉林市,是中國第一座大型水電站,有“中國水電之母”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北京商品房認購協(xié)議書
- 農業(yè)種植技術指導書
- 純技術入股合作的協(xié)議書
- 湖南離婚協(xié)議書年
- 三農村土地整治與開發(fā)方案
- 托管班合作協(xié)議書
- 股權融資合同書
- 標準汽車租賃合同協(xié)議
- 種植用工合同
- 全新履約擔保合同
- IBM:中建八局ERP解決方案
- 高考語文復習高中語文文言文注釋集萃
- 初中歷史 教材分析與教學策略 課件
- (完整word版)手卡模板
- GB/T 13912-2020金屬覆蓋層鋼鐵制件熱浸鍍鋅層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幼兒剪紙-打印版
- 中小學2021年秋季開學第一課手心班會圖文精品
- 如何提高和加強人力資源隊伍的建設
- 2022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日語水平統(tǒng)一考試真題
- 四川省綿陽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病毒性感染性腹瀉醫(yī)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