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中的個人_第1頁
社會中的個人_第2頁
社會中的個人_第3頁
社會中的個人_第4頁
社會中的個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會中的個人1第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案例一

1941年,美國丹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兩位教授收到了一項頗具價值的研究報告。報告聲稱,一位牧師在印度發(fā)現了兩個由一只狼喂養(yǎng)的女孩,其中一個大約2歲,另一個大約7歲。小女孩名叫阿瑪拉,大點的名叫卡瑪拉。報告記錄了她們被人類發(fā)現后9年內的生活,其中還包括了一些由辛格神父拍攝的照片。發(fā)現的地點位于印度加爾各答市西北部的叢林里。(據說,時至今日,印度鄉(xiāng)間遺棄女嬰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兩個女孩的頭、胸脯和肩上生長著濃密的毛發(fā)。理發(fā)之后,她們看起來才像人的樣子。

在狼穴里,兩個女孩像狼那樣四肢爬行,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東西;她們的嗅覺特別靈敏,飛跑的時候像狗一樣四肢著地,人們很難追趕上;她們的肩很寬,大腿不能伸直,但非常有力;她們不是用手抓東西,而是用嘴叼,像狗那樣喝水、進食??ì斃绕湎褚恢焕?,她不僅喜歡吃生肉,而且對于腐爛的肉也情有獨鐘。她的體溫恒定不變,也不出汗。氣溫過高的時候,她就像狗那樣伸長了舌頭喘氣。她的皮膚像玻璃一樣光滑,而且看起來很干凈,只是手掌上結下了厚厚的老繭。她披頭散發(fā),頭部顯得特別大。一旦聽到了輕微聲響,她的耳朵就會豎起來,顯得非常緊張。生氣的時候,她會張開鼻孔,像狗一樣咆哮。如果有人妨礙了她進食,她就會齜著牙吼叫。2第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第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狼孩會直立行走嗎?狼孩會用手嗎?狼孩有狼的習性嗎?狼孩能回歸到正常社會嗎?4第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案例二

1938年2月6日,《紐約時報》報道了美國賓州一座農莊里一個5歲多女童的故事。女童名叫安娜,是個私生子,出生后,母親由于害怕社會的壓力,將孩子關在了二樓的一個儲藏室,當安娜被發(fā)現的時候,她靠在煤桶上,雙手抱頭,不會說話,不會走路,也不會自己吃飯,營養(yǎng)嚴重缺乏,渾身上下除了皮和骨頭以外,就沒有任何別的東西,更沒有任何情感表達。問題:

“狼孩”和“安娜”是真正的人類嗎?5第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分析:

人之初,本無性,不僅如此,就連生存如覓食的本能都沒有。的確,剛剛出世的嬰兒是一個極其脆弱的有機體。如果沒有大人的幫助,就會在幾個小時之內死亡,不僅因為食物,還因為冷暖和接觸。那么人類的基本生存能力和其他東西都是從哪里來的呢?答案就是“社會化”。6第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一節(jié)個人與社會第一節(jié)個人與社會第二節(jié)個人的社會角色第三節(jié)什么是個人社會化第四節(jié)社會化的歷程7第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個人與社會關系的重要性主要內容三、馬克思關于個人與社會的辯證統一第一節(jié)個人與社會二、西方社會學關于個人與社會的基本觀點8第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個人與社會的重要性一、社會學的基本問題二、如何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的問題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個人、集體、國家三者之間的利益問題9第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西方社會學關于個人與社會關系的基本觀點一、社會唯實論(實在論)認為,社會是一個由各種制度和規(guī)范構成的有機整體,社會外在于個人,并對個人具有強制性。社會雖然是有單個人組成,但是自從人與人組成一個集體后,社會所產生的現象都是由于集體的行為和活動所產生的,而不能再還原為個體的生理或心理現象。代表人物法國的迪爾卡姆(涂爾干)、德國的齊美爾和美國的斯莫爾等人。一切社會事實,諸如語言、道德、宗教、習俗、風尚、思維范疇,都不是純粹的個體活動所能產生的,而是集體活動的產物。10第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1第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社會唯名論唯名論否認一般的客觀實在性,否認概念的客觀內容,認為只有個別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實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過是人們用來表示個別的東西的名稱;個別才是科學的對象,一般則是邏輯的對象。社會唯名論者認為,社會只是單純的名稱,只有個人才是真實的存在。相信語詞是預定的,其背后沒有一般的對象。主要代表:英國洛克、德國韋伯

社會唯名論主要有兩種:

(1)以英國哲學家H·J·洛克和古典經濟學家們?yōu)榇淼膫€人主義的功利主義;認為個人是自私而理智的行動者,而社會是個人自由轉讓權利的結果(即契約)。

(2)以M·韋伯為代表的理解的社會學。韋伯認為,社會現象是不同個人之間的互動的結果,而人的社會行動是社會學分析的最基本單位,確切地說,社會學是關于人的社會行動的主觀意義(動機、意愿)的科學。大約與韋伯同時代的德國哲學家F.W.尼采的意志主義理論和S.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等也有明顯的社會唯名論色彩12第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13第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唯實論與唯名論比較(1)爭論的焦點是關于一般(概念)或共相是否實在的問題,或者說究竟“一般”(共相)是實在的,還是“個別”(殊相)是實在的。(2)唯名論的觀點認為存在的事物都是個別的,心靈之外沒有一般的對象。不過有極端的唯名論和溫和的唯名論的區(qū)分:極端的唯名論認為共相只是名詞,如果說它們是實在的話,這種實在不過是“聲音”而已。溫和的唯名論認為共相是一般概念,是心靈對個別事物的個別性質加以概括或抽象而得的,概念只存在于心靈之中。(3)實在論的觀點認為共相既是心靈中的一般概念,又是這些概念所對應的外部實在。實在論也有極端派和溫和派的區(qū)分:極端的實在論認為一般概念所對應的外部實在是與個別事物相分離的、更高級的存在。溫和派認為實在是存在于個別事物之中的一般本質。14第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社會互動論社會互動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guī)炖兔椎聞?chuàng)立,思想來源于德國齊美爾。美國社會學家赫伯特·布盧默(米德學生)全面總結與發(fā)展了前人的符號互動論思想,不僅提出了“符號互動論”的名稱,而且建立了符號互動論的基本框架,是符號互動論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15第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庫利的“鏡中我”理論庫利給“鏡中自我”下定義說:“一個人對于自我有了明確的想象——即他有了某種想法——涌現在自己心中,一個人所具有的這種自我感覺是由取決于別人思想的、別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所決定的,這種類型的社會我可以稱作‘反射的我’或曰‘鏡中我’”。庫利的“鏡中自我”概念包括三層涵義或三個階段:(1)我們所想象的我們在別人面前的形象,就是感覺階段,是我們設想的他人的感覺。例如,一位穿了新衣服的女士想象他人會注意到這套新衣服。(2)我們所想象的別人對我們這種形象的評價,這是解釋和定義階段,即我們想象的他人的判斷。例如;想象他人對自己服裝的評價是“非常漂亮”。當然,這只是主觀想象,也可能別人根本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衣服。(3)由上述想象中所產生的某種自我感覺,這是自我反應的階段。例如:由于認為別人很羨慕自己穿的新衣服而得意非凡,或由于認為別人沒有注意自己穿新衣服而十分氣惱。

16第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米德的“符號互動理論”米德不僅強調外在的客觀世界、客觀行為對社會學理論的重要性,也強調內在的個人對于客觀世界的解釋、主觀的行為對社會學理論的重要性。米德認為,心靈不是一種事物或實體,而是一種社會過程。心靈具有兩種能力:一是理解象征符號的能力;二是運用象征符號的能力。

米德認為,自我是對社會客觀現實的內化和主觀解釋,自我的觀念是在社會互動中產生的。米德進一步區(qū)分了“主體我”與“客體我”?!爸黧w我”(I)也稱為“自然我”,是人的一種本能的沖動,未經過社會化的、自然形成的我?!翱腕w我”(me)亦稱“社會我”,“客體我”是經過社會化的我,是社會化的結果。米德認為,人類社會秩序的基礎是符號。在米德看來:(1)符號是一種社會結合力。(2)符號保持了社會延續(xù)。符號把某些發(fā)生在過去或“非現實”的事物變成為一種“現實”的東西。

17第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弗洛伊德的人格發(fā)展理論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年)強調的是人格形成過程中的生物因素,特別是性的因素。弗洛伊德認為,人格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上“無意識”驅動的。他將人格分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18第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弗洛伊德將人格劃分為三個部分:本我(馬—動力)自我(騎手—駕馭)超我(指導自我,限制本我)19第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本我本我是人格結構中最原始、最隱秘的部分,屬于無意識(潛意識)?;境煞质侨祟惖幕拘枨蠛蜎_動(本能),包括生的本能(自衛(wèi)本能和性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戀母殺父(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complex)戀父妒母(愛列屈拉情結Electracomplex)。本我受本能驅動,遵循快樂原則。20第二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自我自我是從本我中分化出來的。由于本我的各種需要在現實中不可能立即獲得全部滿足,個體必須接受現實的限制,學會在現實中獲得需求的滿足。這服從現實的一部分即從本我中分離出來,成為自我。具有防御職能和中介職能,它在本我、超我和現實環(huán)境之間起調節(jié)作用。它是“三個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仆人。即是外部東西與內部東西之間、本我和超我之間的過濾器。自我遵循的是現實原則。21第二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超我超我是從自我中分離出來的,是人格結構中的最高部分。它是個體接受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教養(yǎng)而后逐漸形成的,服從社會的道德要求。在整個人格結構中居于管制地位。超我對人格的其他部分進行審查和監(jiān)控,它遵循的是完美原則。三者中,自我和超我屬于意識層次,本我屬天潛意識層次(長期處于前者的壓抑和控制之下)在人格發(fā)展過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如能和諧一致,人格發(fā)展將會是正常的;如果三者失衡甚至長期沖突,人格發(fā)育將會非常困難,甚至出現心理疾病。22第二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馬克思關于社會與個人的辯證統一1、個人是具體的歷史的個人,抽象的個人是不存在的。2、社會是特殊的具體的社會。3、個人與社會是具體的、歷史的辯證的統一。唯物史觀反對把個人與社會二元化、強調人的社會性。23第二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Aha,I’mthepresident24第二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在社會的舞臺上,每個人是不是只扮演著一個角色呢?我是誰?爸爸媽媽表弟老師我25第二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二節(jié)個人的社會角色一、社會角色的含義:角色,原是戲劇中的名詞,指演員扮演的劇中人物。美國社會學家米德和人類學家林頓較早地把“角色”這個概念正式引入了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林頓1936年在《人的研究》中提出社會角色的概念。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些學者將它引入社會學,意指個人在一定的社會組織中處于特定地位,并按照這個地位的規(guī)定行為辦事。

社會角色——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社會角色=身份+期待父親=教師=26第二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是社會地位的動態(tài)表現 社會角色與社會地位密不可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社會地位是指個體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社會角色是指個體在這個位置上的行為模式。社會等級指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濟水平和社會身份的社會群體。27第二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是一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和行為模式

角色的權利和義務,是指這個角色有權力要求角色伴侶去干什么事情,自己有責任去干什么事情以滿足角色伴侶的要求。28第二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對應與一系列角色期望 社會對特定角色行為模式的期盼和要求,被稱為角色期望。劇本期望其他演員的期望觀眾的期望29第二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角色的種類根據角色存在形態(tài)的不同,可把角色分為理想角色、領悟角色和實踐角色根據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規(guī)范的制約程度的不同、角色扮演者的最終意圖,可將角色分為規(guī)定性角色、開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和表現性角色3030第三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理想角色(期望角色),是指社會或團體對某一特定社會角色所設定的理想的規(guī)范和公認的行為模式。理想角色是一種“應該如何”的觀點,屬于社會觀念的形態(tài)。領悟角色是指個體對其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行為模式的理解。理解角色是領悟角色的基礎,但是,由于個體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認識水平不同、價值觀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等因素,不同的人對同一個角色的規(guī)范、行為模式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領悟角色屬于個體觀念形態(tài)。實踐角色是指個體根據他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而在執(zhí)行角色規(guī)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實際行為。領悟角色是實踐角色的前提和基礎。實踐角色屬于客觀現實形態(tài)。3131第三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1、理想角色又名期望角色,是指社會或團體對某一特定社會角色所設定的理想規(guī)范和公認的行為模式。(盡善盡美)(社會觀念形態(tài))比如,父母要撫養(yǎng)子女,子女要孝順父母;教師要為人師表,學生要尊重老師等。2、領悟角色指個體對其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行為模式的理解。(屬于個體觀念形態(tài))3、實踐角色指個體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而在執(zhí)行角色規(guī)范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實際行為。(客觀現實形態(tài))32第三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規(guī)定性角色(正式角色)指角色扮演者的行為方式和規(guī)范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他們在正式場合下的言談舉止、責任、權利、義務以及辦事的程序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都必須按照規(guī)定辦。規(guī)定性角色要求理想角色和實踐角色是高度一致的。開放性角色(非正式角色)指個人可以根據對自己地位和社會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為。這類角色的角色行為者有很大的行為自由,有利于適應不斷變化發(fā)展的社會生活。3333第三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規(guī)定性角色與開放性角色

根據社會角色規(guī)范化的程度:規(guī)定性角色指有比較嚴格和明確規(guī)定的角色,即對此種角色的權利與義務、應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都有明確規(guī)定。如警察、法官等。人們在充當這類角色時,其行為要受到較大的限制。開放性角色,指那些沒有嚴格、明確規(guī)定的社會角色。這類角色的承擔者可以根據自己對角色的理解和社會對角色的期望而從事活動。例如,父母、夫妻等。

34第三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北京房山女法官脫下法袍斥責原告:“你說這話,先問問自己的良心!”

“我脫下法袍也是個普通百姓,實在太生氣了!”35第三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北大才子(陸步軒)賣豬肉36第三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功利性角色,是指該角色行為是計算成本、講究報酬、注重實際效益的。這種角色的價值在于利益的獲得,在于行為的經濟效果。功利性角色對社會的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表現性角色,是指該角色行為是不計報酬的,或雖有報酬但不是從獲得報酬出發(fā)而采取的行為模式。表現性角色,其目的不是報酬的獲得,而是個人表現的滿足。3737第三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功利性角色與表現性角色根據角色追求的目標:功利性角色:指那些以追求效益和實際利益為目標的社會角色。這種角色行為的價值就在于實際利益的獲得。如商人、企業(yè)家、經理等各種從事生產性、經營性活動,以贏利為目標的社會角色,表現性角色,指不是以獲得經濟上的效益或報酬為目的,而是以表現社會制度與秩序、表現社會行為規(guī)范、價值觀念、思想道德等為目的的社會角色。如各級黨政干部、法官、警察、學者、教授、藝術家等。38第三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2013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位列第86,位居中國內地首富。2011年,3月10日,李嘉誠以260億美元(約和1680億零38萬人民幣)排在最新《福布斯》排行榜上第11位,蟬聯華人首富。2013全球富豪榜李嘉誠以320億美元榮登華人首富2013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以310億美元排名第8名39第三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我是一個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卻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犧牲自我的人!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我的女兒我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的。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fā)之際逃出一個是一個,如果過于危險,我跟你們一起死亡沒有意義;如果沒有危險,我不管你們有沒有危險,何況你們是十七八歲的人了”.40第四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角色緊張與角色沖突1、角色緊張指相對對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有這種情形而導致的壓力。2、角色沖突指在角色扮演中,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的矛盾和沖突。分為角色間的沖突指一種是角色間的沖突,即不同角色承擔者之間的沖突角色內的沖突指多種社會地位和多種社會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自身內部產生的沖突41第四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2第四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3第四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角色沖突

角色沖突,指在社會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間或角色內部發(fā)生了矛盾、對立和抵觸,妨礙了角色扮演的順利進行。表現:(1)角色間的沖突,即不同角色承擔者之間的沖突·它常常是由于角色利益上的對立、角色期望的差別以及人們沒有按角色規(guī)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像領導與群眾、服務員與顧客、夫妻之間、婆媳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等等,(2)角色內的沖突,即由于多種社會地位和多種社會角色集于一人身上,而在他自身內部產生的沖突。

44第四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老婆和媽媽同時掉到水里,先救誰?中國人:“媽媽只有一個,老婆可以再娶?!?/p>

西方人士多選擇救配偶。一個男人只是半個人,一個女人也是半個人,他們一生的任務是尋找到自己的另外一半,合二為一成為一個球,然后滾動人生。45第四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46第四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3、角色失敗指角色扮演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種極為嚴重的失調現象。兩種情況:(1)半途退出角色(有時是為了更好的承擔其他角色)(2)實踐證明了失敗4、角色越軌即對角色規(guī)范的有意違背。諸如:大學生逃課,婚外戀等。1、社會原因⑴結構性壓力。指面對諸如貧困、前途渺茫、恐慌等社會性因素時,人們產生心理壓力,這些壓力促使人們自發(fā)集體努力去解決問題。⑵角色化過度。即好孩子、好學生越軌現象。2、組織因素激勵及控制機制不合理不完善。3、個體因素,需要得不到滿足;行為選擇缺乏理性。47第四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角色失敗角色失敗是角色扮演過程中發(fā)生的一種極為嚴重的失調現象。它是指由于多種原因使角色扮演者無法進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終止表演,或者雖然還投有退出角色,但已經困難重重,每前進一步都將遇到更多的矛盾。如工人被解雇、干部被罷免等。角色失敗表現:一種是角色的承擔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種是,雖然還處在某種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現已被實踐證明是失敗的。48第四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季建業(yè),江蘇省南京市原市長。1957年1月出生,江蘇張家港人,蘇州大學法學院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專業(yè)畢業(yè)。曾任吳縣縣委副書記,揚州市長、市委書記等職。2013年10月19日,因涉嫌嚴重違紀,被免去領導職務。2012年8月26日,楊達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現場,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網,引發(fā)爭議并被網友指出楊達才有多塊名表。013年8月30日,西安中級人民法院在3號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楊達才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一案。同年9月5日獲刑14年。49第四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大學生逃課十大理由1教授太難看,影響我的視力。2女老師們太漂亮了,總讓我魂不守舍。3中午吃得太多,坐著難受。4昨夜喝得太多,我怕影響身體,所以不能上早課了。5我跟我網上第7位戀人約好今天下午海誓山盟。6今天我不爽,就是不上了。7廉價羊肉串吃得太多,今天早上拉得我起不來床。9外班的哥們要向我這全系最年輕的臺球王子{自封的}挑戰(zhàn),不得不去應酬。10我失戀了,傷心一天。50第五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請問:你是自由的嗎?你可以從自己的愿望出發(fā)完全為自己而活嗎?51第五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第三節(jié)什么是個人社會化一、社會化的含義:狹義:個體如何從一個“生物人”轉變?yōu)橐粋€“社會人”的過程(少年兒童為主要研究對象)。廣義:社會化不僅是一個“生物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過程,而且是一個內化社會價值標準、學習角色技能、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社會化不僅是青少年時期才會面臨的問題,而是一個貫穿人生始終的過程。)52第五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為什么要進行社會化?1.文化的角度:社會化被看作是一個文化傳遞和延續(xù)的過程,社會化的實質是社會文化(核心是價值標準)的內化。2.人格發(fā)展的角度:從人格發(fā)展的角度,社會化被視為一個人的個性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社會人就是經由社會化過程而形成有個性的人。3.社會結構的角度:社會化就是一個角色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個人逐漸了解自己在群體或社會結構中的地位,領悟并遵從群體和社會對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學會如何順利地完成角色義務。其功能在于維持和發(fā)展社會結構。

53第五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個性發(fā)展的角度社會結構的角度文化的角度54第五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的社會化的必要性個人的角度社會的角度社會的穩(wěn)定社會的發(fā)展民族的延續(xù)55第五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人的社會化的可能性較長的依賴生活期較強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

文化思維56第五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討論:13歲考上重點大學讀本科,成為當時湖南省年齡最小的大學生;17歲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研究生;20歲時,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退學。經歷挫折以后,魏永康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逐漸適應了生活,已經結婚生子,還考上了北京工業(yè)大學的研究生。神童魏永康社會化的過程中缺少什么內容?后來解決了嗎?57第五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社會化的基本內容(一)傳授基本生活知識和勞動技能(二)灌輸生活目標和價值觀念(三)認識自己的地位和角色(四)教導和學習行為規(guī)范58第五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59第五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社會化的類型1、性別角色社會化2、道德社會化a前世俗水平,b世俗水平,c后世俗水平3、政治社會化60第六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一、性別角色社會化個體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通過與他人交往學習當前社會認定的,男性或女性應該具備的,適當的特質、態(tài)度、行為活動的過程。61第六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男性:強壯,豪爽、瀟灑、勇敢、果斷、幽默(有責任心、事業(yè)有成、專一)女性:溫柔、賢淑、善良、善感、氣質高雅、平和(美麗、活潑、依賴)共性:整潔、健康、開朗、熱情、

愛心、自信、有上進心。62第六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二、道德社會化道德:一種社會意識形態(tài),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道德的起源?道德社會化:將特定社會所肯定的道德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加以內化,形成合乎社會要求的道德行為的過程。63第六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道德的腦成像64第六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科爾伯格:道德發(fā)展理論

倫斯·科爾伯格1927—1987是當代世界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在現代道德認知發(fā)展理論和道德教育實踐方面具有創(chuàng)造性貢獻。65第六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水平1:前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還沒有內在的道德標準,而是取決于外在的要求。他們用來作為道德判斷的基準取決于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及其與自身的利害關系。階段1:懲罰與服從為定向。階段2:相對功利為定向。66第六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水平2:習俗水平

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能按照家庭、集體或國家的期望和要求去行事,認為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而不大理會這些行為的直接后果。階段3:以“好孩子”為定向。階段4:遵從權威與維護社會秩序為定向。

67第六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水平3:后習俗水平,又稱為原則水平。

該水平的主要特點是:個體努力在脫離掌握原則的集團或個人的權威,并不把自己和這種集團視為一體,而是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準則。階段5:社會契約為定向。階段6:以普遍的倫理原則為定向。

68第六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科爾伯格根據自己的大量研究,得出結論:0-9歲兒童屬前世俗水平;9-15歲,多屬世俗水平;16歲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世俗水平發(fā)展,但達到的人數很少??茽柌裾J為,這種發(fā)展的順序是由低級階段依次向高級階段發(fā)展的,這種順序既不會超越,更不會逆轉。個體在某個發(fā)展階段,主要使用某個階段的推理,而同時使用其他幾個階段的推理。69第六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階段順序命名基本特征第一級水平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前世俗水平

服從與懲罰定向

天真的利己主義

由外在要求判斷道德價值

服從規(guī)則以及避免懲罰

遵從習慣以獲得獎賞

第二級水平

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世俗水平

好孩子的道德定向

維護權威和秩序的道德觀

以他人期待和維持傳統秩序判斷道德價值

遵從陳規(guī),避免他人不贊成、不喜歡

遵從權威,避免受到譴責

第三級水平

第五階段

第六階段

后世俗水平

履行準則與守法的道德

個人良心式原則的道德觀

以自覺守約、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判斷道德價值

遵從社會契約,維護公共利益

遵從良心式原則,避免自我責備

70第七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科爾伯格的研究從道德兩難故事入手,根據兒童對故事相關問題的具體回答,提煉出道德發(fā)展的三大水平七大階段?!暗赖聝呻y法”:道德兩難故事問答討論法,就是在道德兩難故事討論中,啟發(fā)兒童積極思考道德問題,從道德沖突中尋找正確的答案,以有效地發(fā)展兒童的道德判斷力。71第七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歐洲有個婦女患了癌癥,生命垂危。醫(yī)生認為只有一種藥才能就她,就是本城一個藥劑師新研制的藥能治好她。該藥要價昂貴,藥劑師索價要高于成本10倍。病婦的丈夫海因茨到處借錢,可最終只湊得了1000元。漢斯懇求藥劑師,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將藥便宜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帳。藥劑師不僅沒答應,還說:“我研制這種藥,就是為了賺錢?!?/p>

海因茨別無它法,利用晚上撬開藥劑師的倉庫門,把藥偷走了。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當這樣一個道德兩難故事呈現給孩子們之后,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兒童討論,以此來研究兒童道德判斷所依據的準則及其道德發(fā)展水平。

1、海因茨應該偷藥嗎?為什么?

2、他偷藥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么?

3、漢斯有責任或義務去偷藥嗎?為什么?4、人們竭盡所能去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為什么?5、

海因茨偷藥是違法的。他偷藥在道義上是否錯誤?為什么?

6、仔細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認為海因茨最負責任的行為應該是做什么?為什么?72第七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前習俗水平:根據行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厲害關系作出判斷好壞是非。第一階段:服從與懲罰定向。評定行為的好壞著重于行為的結果。兒童對偷藥故事的可能反應:贊成:他可以偷藥,因為他先提出請求,又不大偷東西,不該受罰。反對:偷藥會受到懲罰第二階段:樸素的利己主義定向,評定行為的好壞主要看是否符合自身的要求和利益。兒童對偷藥故事的可能反應:贊成:他的妻子需要這種藥,他需要同他的妻子共同生活。反對:他的妻子在他出獄前可能會死,因而他沒有好處。73第七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世俗水平:依據行為是否有利于維持習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進行判斷。第三階段:好孩子定向。認為凡取悅于別人,幫助別人以滿足他人愿望的行為即為好的,否則就是壞的。兒童對偷藥故事的可能反應:贊成:他只不過做了好丈夫應該做的事。反對:他這樣做會給家庭帶來苦惱好喪失名譽。第四階段:維護權威和社會秩序定向。兒童認為,正確的行為就是盡到個人職責,尊重權威,維護社會秩序,否則就是錯誤的。贊成:不這么做,他就要為他妻子的死負責。反對:他要救妻子的命是自然的,但偷東西是犯法的。74第七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后世俗水平:能夠擺脫外因,著重根據個人自愿選擇標準進行道德判斷。第五階段:社會契約定向。道德法則是可以改變的,不能以不變的契約制約人。兒童對偷藥故事的可能反應:贊成:法律沒有考慮到這種情況。反對:不論情況怎樣危險,總不能采用偷的手段。第六階段:普遍的倫理原則定向。兒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個人和個人良心為起初的道德概念。認為個人一貫地依據自己選定的道德原則去做就是正確的。兒童對偷藥故事可能的反應。贊成:尊重生命、保存生命的原則高于一切。反對:別人是否也像他妻子那樣急需這種藥,要考慮所有人生命的價值。第七階段:人已經超出了前六個階段的“人生主義”道德觀,他們從宗教或超自然的觀念的角度來看待道德和道德行為。兒童還不會在這一層面對故事作出反應。75第七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三、政治社會化政治社會化有兩個理解角度:個體角度:政治社會化是社會成員通過學習,獲取社會既定的政治文化,由‘自然人’轉變?yōu)椤稳恕倪^程。社會的角度:政治社會化是社會培養(yǎng)、教育、訓練社會成員接受社會政治規(guī)范,支持、擁護現實的政治制度,承認統治階級的統治,并在政治生活中發(fā)揮作用的過程。76第七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政治社會化的功能?對個體而言,使得個體具備一般的政治素養(yǎng)和政治技能,以便參與特定范圍和層次的政治生活;對社會而言,通過政治社會化,使個體形成對共同體的忠誠,從而支持政治系統。因而,政治社會化也是政治共同體汲取合法性資源的手段。77第七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四、社會化的動力家庭:家庭模式、所處的階層同齡群體學校:與家庭的互補工作單位:勞動技能、觀念大眾傳播媒介78第七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家庭家庭是一個極為重要的社會化因素,是個人社會化的第一課堂?!凹彝ナ呛⒆赢a生原始的自我感覺以及形成基本的身分、動機、價值和信念的背景?!痹谏鐣^程中,家庭的重要性在于: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會化的關鍵時期,而在這一時期中,兒童主要生活在家庭的天地之中;兒童在童年期對家庭的生理和心理依賴是一生中最強烈的時期;家庭在整個社會結構中占據著獨特的地位,“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會關系?!?9第七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家庭80第八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同輩群體同輩群體是由地位相近,年齡、興趣、愛好、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大體相同的人組成的一種非正式群體。在童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同輩群體的社會化影響也日益增加,這種影響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頂點,并有可能超過父母和教師的影響。同輩群體在社會化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因:同輩群體是一種非正式群體,它是由個人自由選擇的,因此,往往易使其成員產生較高的心理認同感;同輩群體有自己的價值標準,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樣,自己的語言、交往方式、消費方式乃至服裝和發(fā)式,青少年的同輩群體在這方面尤為明顯,并往往因此構成了獨特的亞文化群體;同輩群體的社會化極少帶有強制的性質,它往往是在其成員對個人的社交、安全、尊嚴、優(yōu)越感的滿足之中,自然而然地實現的。81第八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同輩群體82第八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學校在現代社會中,學校是將兒童從家庭引向社會的第一架橋梁。學校是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向社會成員(不僅僅是兒童)系統傳授價值觀念、社會規(guī)范、生活技能、科學知識的制度化機構。當兒童進入學齡期之后,學校的影響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化因素。學校的重要性表現在:它在較長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而這種長期的系統的教育,對兒童的社會行為的模塑在現代社會中是無以替代的。學校的重要性還在于它有著獨特、完整的機構,它是社會的雛型。學校是兒童經驗中的以成就為基礎的某種地位分化制度的第一個社會化代理機構。

83第八十三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學校84第八十四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工作單位85第八十五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大眾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指的是人們用來進行溝通信息的各種通訊與交往手段,包括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書籍等。它可以同時、迅速地向人們傳遞有關社會事件與社會變革的信息,提供社會角色模式和流行的價值觀。大眾傳播媒介尤其是電視,對人的社會化有著積極的作用。這種作用具體表現在:它使人們能夠有效地了解社會、分享經驗、增長知識,能夠促使人們接受社會所公認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大眾傳播媒介是全體社會成員進行社會化的“第二課堂”,其中的電視、網絡更是成了千家萬戶最富色彩的“第五堵墻”。86第八十六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考試一般用什么鉛筆?A.SB

B.2B

C.NB

2.“給力”這個詞出自以下哪本作品?A.《不給力啊,老濕》

B.《這貨不是宿敵》

C.《西游記:旅程的終點》

3.以下與“鬧太套”無關的是?A.鬧得太厲害

B.黃曉明

C.not

at

all

4.“一個艱難的決定”是以下哪個公司做出的?A.360

B.企鵝

C.騰訊QQ

5.“坑爹”是什么意思?A.小坑他爹

B.他爹姓坑

C.騙人、不太給力

6.開車撞到人,只要說什么就沒事了?A.我爸是李剛

B.我女是彭帥

C.對不起

7.如果我們想表達一種淡定的人生觀,視金錢、權利、美女為糞土,我們通常會說?

A.你知道的太多了

B.神馬都是浮云

C.XX神馬的最討厭了

8.淘寶賣家喜歡怎么稱呼買家?

A.你妹

B.親

C.大叔

87第八十七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9.中國最神秘的部門是神馬部門?A.有關部門

B.無關部門

C.艷照門

10.以下誰最需要領取住房補貼?A.馬化騰

B.方舟子

C.唐駿

11.什么是“3Q大戰(zhàn)”?A.三個阿Q玩星球大戰(zhàn)

B.騰訊公司強迫4億網民卸載360事件

C.賭王和賭圣決戰(zhàn)時雙方的底牌分別是紅桃3和黑桃Q;

12.選出你認為無毒的東西?A.三鹿奶粉

B.一滴香

C.老鼠藥

13.“不給力”的英文怎么表達?A.bugeili

B.ungeili

C.ungelivable

二、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1、十動然拒:網絡新詞,“十分感動,然后拒絕了”的縮略形式。用來形容屌絲被女神或男神拒絕后的自嘲心情。2012年11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yè)大四男生王文瑾,向他心儀的女生送出了一封他用212天時間寫的16萬字情書。女孩十分感動,然后拒絕了他。引發(fā)網友瘋狂模仿造句。88第八十八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2、白富美:膚白細嫩,身材苗條,樣貌美麗。相對于白富美而言,白細美更受歡迎。因為女子身材比有沒有錢更重要。源于“抱貓妹妹”孫佳梵原創(chuàng)單曲《白細美》的走紅。3、經濟適用男:源于“經濟適用房”。時代在變更,不少女白領的擇偶目標紛紛從“金龜婿”中轉移出來。一方面金龜稀少,更重要的是金龜身后總是有幾個女人,并不可靠。因此,所謂的“經濟適用男”就越來越受歡迎了。從字面上理解,經濟適用男大致上就是從經濟上看來比較適當(沒有太多的錢,也不是沒錢)的男人。(1)身高一般、發(fā)型傳統,相貌過即忘.(2)不吸煙、不喝酒、不關機、不賭錢、不泡吧,無紅顏知己(3)月薪中上等,有支付住房首付的能力。經濟適用男一般是從事教育、IT、機械制造等技術類行業(yè)的男人4、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fā)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它已經上升成為一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與我們的情感深深相系,表達著我們的渴望,我們的期待。89第八十九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五.當代中國個人社會化的現實課題1.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

2.早期社會化問題:社會失范與權威形象的喪失——青少年犯罪父母陪讀90第九十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馬加爵,男,1981年5月4日出生,漢族,云南大學生化學院生物技術專業(yè)2000級學生.2003年12因與同學玩牌發(fā)生口角,殺死四名同學,于是2004年6月判處死刑.91第九十一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思考從社會學的角度反思馬加爵事件的根源及教訓92第九十二頁,共一百零三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一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胡守鈞認為,“打牌時的口角只是馬加爵殺人的導火線,事實上,他的殺人動機是有著深層次的原因,決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產生的”。胡守鈞教授看到晨報“追緝馬加爵”報道后,在解析馬加爵的成長過程中發(fā)現,馬加爵從小到大都處在一種壓抑的狀態(tài)中,他的內心始終是孤獨的,但沒有人能理解和安慰他,時間長了他對世界對別人的看法就會產生扭曲。他在高三時的一次突然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