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碩聯(lián)考民法必須掌握的概念和知識點(背誦版)民法,是指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guī)范的總和。財產關系,是指人們在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關系。
人身關系,是指因民事主體的人格利益而發(fā)生的社會關系。
民法的基本原則,是民法及其經濟基礎的本質和特征的集中體現(xiàn),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為規(guī)范和價值判斷準則。
自愿原則,法律確認民事主體得自由地基于其意志去進行民事活動的基本準則。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應依據(jù)社會公認的公平觀念從事民事活動,以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均衡。誠實信用原則,是市場經濟活動中形成的,要求人們在市場活動中講究信用、恪守諾言、誠實不欺,在不損害他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附:民法的基本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禁止權利濫用原則,公平原則,公序良俗原則。平等原則體現(xiàn)在:1.民事權利能力平等。2.民事主體地位平等。3.民事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自愿原則體現(xiàn)在:1.民事主體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行使民事權利。2.民事主體之間自愿協(xié)商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法律關系。3.當事人的意愿優(yōu)于任意性規(guī)范。誠實信用原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守中,應以誠實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及規(guī)避法律或合同規(guī)定的義務。同時,要求維持當事人之間的利益以及當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功能:確立行為規(guī)則的功能,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民法依據(jù)誠實信用的原則產生了各種義務。填補法律和合同漏洞衡平的功能,即在法律與合同缺乏規(guī)定或規(guī)定不明時,要求司法審判員,根據(jù)誠實,公平的觀念,準確解釋法律與合同。降低交易費和增進效率。公平原則體現(xiàn)在:1.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的平衡。2.當事人承擔民事責任平衡。3.負擔與風險的平衡。民事活動的等價有償原則:僅適用財產關系,不適用人身關系,贈與也不適用。
民事法律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guī)范調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核心內容的社會關系。民事法律關系特征:1.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關系。2.平等性主體之間的關系。3.保障措施具有財產性和補償性。財產法律關系,是指因財產的所有和財產的流轉所形成的、滿足民事主體財產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關系。
人身關系,是指與民事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為滿足民事主體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關系。絕對法律關系,是指在權利人之外,一切不特定的人均為義務人的民事法律關系。(包括所有權法律關系,人身權法律關系)相對法律關系,是指與權利人相對應的義務人是特定人的民事法律關系。(如債權法律關系)二者區(qū)別:是否需要義務人協(xié)助實現(xiàn)權利不同,義務人所承擔的義務性質不同(絕對法律關系中的義務人所承擔的義務表現(xiàn)為消極不作為;相對法律關系則表現(xiàn)為實施某種積極的行為的積極義務。)相對權:義務人為特定人,權利人必須通過義務人實施一定的行為才能實現(xiàn)的權利。民事法律行為,民事主體為了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法律關系而實施的行為。特征,①以意思表示為基本要素,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為的基本構成要素,沒有意思表示就沒有民事法律行為。②民事法律行為以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權利和義務為目的,民事法律行為必須以設立、變更或者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并且能夠引起行為人所預期或追求的法律結果。有效的民事法律行為或合同有效的具備條件:行為人主體合格(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否則效力無效或效力待定);內容真實合法(成立的實質條件,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也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意思表示真實(行為人表現(xiàn)于外部的表示與其內在真實意思相一致兩層意思:出于自愿,內部意思與外部表示相一致);形式合法(對于要式法律行為,必須采用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才合法)。按照民事權利與義務的構成單務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的一方當事人只負有義務,而另一方當事人只享有權利。(遺贈,遺囑)雙務民事法律行為:一方當事人既有權利又有義務(承攬,運輸)
要式法律行為,是指依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應當采取一定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的法律行為。
不要式法律行為,指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不要求采用特定形式,當事人可自由選擇一種形式的法律行為。無效民事行為,是指已經成立,但嚴重欠缺民事行為的有效要件,自始、絕對、確定、當然不按照行為人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意思表示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
可撤銷的民事行為,是指民事行為雖已成立,但因欠缺民事行為的生效要件,可以因行為人撤銷權的行使,使民事行為自始歸于無效的民事行為。(1年除斥期間,不行使之前為有效)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是指民事行為雖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確定,只有經過特定當事人的行為,才能確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行為。撤銷權,是指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能通過自己的單方面的意思表示使民事行為的效力歸于消滅的權利??沙蜂N民事行為:在被撤銷前,有效。法定1年除斥期間內行使了撤銷權,該民事行為自始無效。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是指在民事行為中規(guī)定一定的條件,并且把該條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為確定行為人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發(fā)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據(jù)的民事行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是指以一定期限的到來作為效力開始或終止原因的法律行為。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的根本區(qū)別:附條件民事法律行為中所附條件的發(fā)生具有不確定性;而附期限民事法律行為中所附期限是必然到來的民事行為所附條件的特點:1.應是將來發(fā)生的事實-未來性(尚未發(fā)生的事實)。2.應是發(fā)生與否不確定的事實--或然性(不知道其將來是否發(fā)生)。3.應是由行為人約定的事實——意定性(依當事人意志所選擇的事實)。4.應是合法的事實-合法性(符合法律要求的事實),5.特定的目的性(限制民事法律行為效力的事實)延緩條件:是指民事行為中所確定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要在所附條件成就時才能發(fā)生法律效力。(即所附條件使合同的生效時間向后推遲了)解除條件:是指民事行為中所確定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在所附條件成就時失去法律效力。判斷某一條件是延緩條件還是解除條件的關鍵是看條件的成就是使合同生效還是時效。附延緩期限的民事行為:是指民事行為雖然已經成立,但在所附期限到來之前不發(fā)生效力,待到期限屆至時,行為人雙方的權利義務才開始發(fā)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為。附解除期限的民事行為:是指在約定的期限到來時,該民事行為所確定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法律效力消滅的民事行為。有因行為,指行為與其原因在法律上相互結合不可分離的法律行為。
無因行為,是指行為與其原因可以分離的法律行為。
推定形式,是指通過有目的、有意義的積極行為將其內在意思表現(xiàn)于外部,使他人可以根據(jù)常識、交易習慣或相互間的默契,推知當事人已作某種意思表示,從而使法律行為成立。
沉默方式,是指在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況下,視為當事人的沉默已構成意思表示,由此使法律行為成立。意思表示,是指表意人將其期望發(fā)生某種法律效果的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現(xiàn)于外部的行為。意思表示的構成要素:目的意思,效果意思,表示行為。目的意思:是指明民事行為具體內容的意思,它是意思表示據(jù)以成立的基礎。效果意思:是指意思表示人使其表示內容引起法律上效果的意思,即具有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意圖。表示行為:是指行為人將內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現(xiàn)于外部,并足以為外界客觀理解的行為。意思表示不自由:是指由于他人的不當干涉,使意思表示存有瑕疵。包括:欺詐,脅迫(威脅、強迫),乘人之危。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者隱瞞真實情況,使對方陷入錯而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威脅:是指行為人一方以未來的不法損害相恐嚇,使對方陷入恐懼,并因此作出有違自己真實意思的表示。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對方當事人的急迫需要或者危難處境,迫使其作出違背本意而接受對其非常不利的條件的意思表示。民事法律事實:法律所規(guī)定,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客觀現(xiàn)象。物權關系,指權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義務人實施某種積極行為予以配合即可行使并實現(xiàn)其權利的民事法律關系。
債權關系,是指權利人必須由義務人的一方行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實現(xiàn)其權利的民事法律關系。注:權力濫用的構成條件:1.當事人有權利存在。2.權利人有行使權利的行為。3.當事人的行為有濫用權利的違法性。民事權利:是指法律賦予民事主體滿足其利益的法律手段。民事權利的含義:1.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享有的利益。2.民事權利是民法規(guī)定或者有權的國家機關認可的。3.民事權利受國家強制力保障。民事權利的分類:以民事權利所體現(xiàn)的利益的性質分:財產權與人身權以民事權利的作用分:支配權、請求權、形成權、抗辯權。支配權:是指權利人可以直接支配權利標的,具有排他性的權利。(物權,知識產權,人身權)請求權:是指權利人請求他人為特定行為的權利。形成權:是指權利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使民事法律關系發(fā)生、變更或者消滅的權利。抗辯權:是指對抗他人權利的權利。分為:永久性抗辯權和延期性抗辯權以民事權利的效力范圍分:絕對權與相對權以民事權利的依存關系分:主權利與從權利以民事權利與主體的關系分:專屬權與非專屬權以民事權利是否已經取得為標準分:既得權與期待權以權利發(fā)生的先后及相互關系為標準分:原權與救濟權民事義務:是指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依法約定,義務人以一定的行為或者不行為,以滿足權利人的利益的法律約束手段。民事行為能力和權利能力:民事權利能力:民事法律賦予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從而享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注:出生時間-戶籍證明為準,沒有戶籍證明的,以醫(yī)院出生證明為準,,沒有醫(yī)院出生證明的。參照其他相關證明。特征: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一種可能性;包括民事主體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內容和范圍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與民事主體的個人意志沒有直接聯(lián)系,民事權利是民事主體在法律范圍內按其意愿參加民事活動時取得,直接反映著民事主體的個人意志;民事權利能力與民事主體人身的存在著是不可分離,民事主體不能轉讓或放棄,他人也無權限制或剝奪這種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法律確認的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從事民事活動,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與自然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態(tài)直接相聯(lián)系)特征:民事行為能力由國家法律加以確認(維護自然人合法權益,保障社會秩序的需要,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不取決于主觀意志);與自然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態(tài)直接相聯(lián)系(才能正確理解其行為的社會意義,獨立完成某一民事行為);民事行為能力非依法定條件和程序不受限制或取消(法律賦予的資格)。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年滿18周歲的自然人(即成年人);年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能夠以自己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shù)厝罕娨话闵钏降模梢哉J定為以自己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的精神病人可以進行與他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lián)程度,本人精神狀態(tài)是否能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的標的額等方面認定)合同法第47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合同有效但純獲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態(tài)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無民事行為能力,不滿10周;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一般侵權行為:行為人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并造成損害的違法行為。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有損害結果.包括財產損害,精神損害加害行為具有違法性,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行為人實施法律禁止的行為,二,行為人不實施法律要求其實施的行為。違法行為和損害結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因果關系指現(xiàn)象之間的一種客觀聯(lián)系,引起與被引起,具有客觀性,必然性和直接性的特點。過錯,行為人實施違法行為時,其對該行為將導致的后果所持的心理狀態(tài)。包括故意和過失,故意是行為人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會導致這種結果,并希望該結果發(fā)生。侵權責任法第23條規(guī)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shù)?,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民事責任的特征:1.民事責任是當事人一方向他方承擔的責任。2.民事責任以一方當事人補償另一方當事人的損失為主要目的。3.民事責任既有過錯責任,也有無過錯責任。4.民事責任可以由當事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協(xié)商。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對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包括:侵權責任能力和債務不履行責任能力。一般侵權行為民事責任的抗辯事由:正當理由,外來原因正當理由:依法執(zhí)行職務,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自助行為,受害人同意自助行為:民事主體為保護自己的權利,對他人的財產予以扣押或毀損的行為,外來原因:不可抗力,受害人的過錯和第三人的行為對比法律責任免除的法定事由:時效免責、不訴免責、自首和立功免責、有效補救免責和自助免責。免責以法律責任的存在為前提,而諸如未達到法定責任年齡、精神失常、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等是不負責任的事由,而非法律責任免除的法定事由。共同侵權行為:兩人以上共同實施的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共同侵權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特征:主體的復合性-有兩個以上的加害人存在行為的共同性-人的行為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統(tǒng)一的造成損害的原因。結果的單一性-共同的加害行為造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不可分割的結果共同責任分為:按份責任、連帶責任和補充責任。按份責任:是指責任人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各自按照一定份額承擔責任。連帶責任:是指責任人一方主體為多數(shù),各個責任人對外不分份額,向權利人承擔全部責任。補充責任:是指在責任人的財產不足以承擔其應負的民事責任時,由有關的人對不足部分予以補充的責任。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給他人造成損害,有過錯才承擔責任,無過錯就不承擔責任。推定過錯:指受害人證明其損害由侵權人造成,而侵權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法律上推定侵權人有過錯并使其承擔侵權責任。(適用于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情形)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蛘咂渌逃龣C構受到損害,教育機構承擔的責任②物件損害責任:建筑物脫落,墜落致害責任,堆放物倒塌致害責任,地下工作物致害、林木折斷損害③醫(yī)療事故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但下列適用推定過錯責任原則:a.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其他診療規(guī)范的規(guī)定b.隱匿或者拒絕提供與糾紛有關的病歷資料c.偽造,篡改或者銷毀病歷資料④飼養(yǎng)動物致人損害中,動物園動物致人損害責任⑤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中,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所應承擔的責任,不過注意:機動車一方還要承擔一部分無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是指行為人只要給他人造成損害,不問其主觀上是否有過錯,都當應承擔責任。(適用法律規(guī)定的特定領域或行業(yè),①高度危險作業(yè)②動物致人損害,動物園動物損害責任除外③勞務接受者對勞務提供者造成他人損害所承擔的責任(即用人單位責任,包括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侵權)④產品致害責任⑤環(huán)境污染責任⑥物件致害責任:地上建筑物等的倒塌,公共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地下施工致害責任等⑦監(jiān)護人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所負的替代責任⑧拼裝或者已達到報廢標準的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精神損害賠償:只有生命權受到非法侵害的,權利人才可以請求精神賠償。賠償范圍主要包括:自然人的人身權利和利益,死者的人格利益及對物的侵害。(最高法關于確定民事侵權責任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解釋)第2條:非法是被監(jiān)護人脫離監(jiān)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監(jiān)護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具有人格象征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損毀,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自然人因姓名權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人民法院應予以受理法人或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shù)?,不予受理自然人,是基于出生而取得民事主體資格的人。
監(jiān)護,是指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進行監(jiān)督和保護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jiān)護人的職責:1.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身體健康。2.照顧被監(jiān)護人的生活。3.對被監(jiān)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4.保護和管理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5.代理被監(jiān)護人進行民事活動。6.代理被監(jiān)護人進行訴訟。6.監(jiān)護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自然人住所的法律意義:1.確定自然人權利、義務的享有地和承擔地。2.確定有關組織或者機關的管轄權。3.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的時間計算。4.在涉外民事案件中,確定法律適用的準據(jù)法。(民法通則)18條第1款:監(jiān)護人應當履行監(jiān)護職責,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jiān)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宣告失蹤,是指自然人離開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超過兩年,自然人音信消失之日起算,戰(zhàn)爭期間,從戰(zhàn)爭結束次日算起)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為失蹤人的法律制度。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離開其住所或最后居住地下落不明滿4年,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事故發(fā)生之日起滿2年,戰(zhàn)爭期間,戰(zhàn)爭結束之日起滿4年)被宣告死亡的期間的,該自然人所作出的民事行為,依然有效。宣告失蹤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經程序。19、個體工商戶,是指自然人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依法經核準登記,從事工商業(yè)經營的自然人或者家庭。特征:1.從事工商個體經營的是單個自然人或者家庭。2.個體工商戶必須依法進行核準登記。3.個體工商戶應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從事工商業(yè)經營活動。
20、農村承包經營戶,是指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承包合同的規(guī)定從事商品經營的農村經濟組織的成員。民法通則第43條: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一方從事個體經營或承包經營的,其收入為夫妻共有財產(解釋性),債務亦應以夫妻共有財產清償。特征:1.農村承包經營戶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2.農村承包經營戶是基于各種承包合同發(fā)生的。3.農村承包經營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從事商品生產、經營活動。個人獨資企業(yè):是指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屬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yè)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特征:1.一個自然人出資,生產資料歸投資者所有。2.雇工經營。3.具有一定的生產經營規(guī)模。
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的自然人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共同經營,共同勞動。
退伙,是指合伙人與其他合伙人脫離合伙關系,喪失合伙人資格的行為。
入伙,是指合伙成立后,第三人加入合伙并取得合伙人資格的行為。合伙:是指由二人以上根據(jù)共同協(xié)議而組成的營利性非法人組織。合伙的特征:1.合伙具有團體性。2.合伙協(xié)議是合伙形成的基礎條件。3.合伙人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并對合伙組織承擔連帶無限責任。(合伙關系存續(xù)期間,新入伙的合伙人對入伙前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民法通則35條第2款:合伙人對合伙債務對外承擔連帶責任,合伙協(xié)議中,當事人不得約定合伙的債務由合伙人中的一人或幾個人承擔,而其他人不享有債權或不承擔債務,(償還了全部合伙債務的合伙人,對于超過自己應當承擔的債務份額有權像其它合伙人追償,不受合伙人對合伙財產出資額以及合伙協(xié)議約定的債務承擔份額的限制)合伙與法人的區(qū)別:1.財產性質不同。2.財產責任不同。3.經營方式不同。4.成立條件不同。退火的效力:1.退火人的合伙人資格喪失。2.退火人或者其合法繼承人有權請求退還退火人在合伙企業(yè)中的財產份額。3.退火人應對其退火前已發(fā)生的合伙企業(yè)債務,與其他合伙人承擔連帶責任。4.可能導致合伙企業(yè)的終止。合法人,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公法人和私法人:按照公法和私法分類
私法人:包括社團法人,財團法人社團法人,是指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組成,為實現(xiàn)會員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法人。(共青團,婦聯(lián)等不包括學生會)社團法人:包括公益法人(以公益為目的的財團法人),營利法人(以盈利為目的的財團法人)。
財團法人,是指以一定的財產的設定作為成立基礎的私法人。
企業(yè)法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獨立從事商品生產和經營活動的社會經濟組織。
機關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賦予的行政權力,并因行使職權的需要而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國家機關。法人機關,是指根據(jù)法律或法人章程的規(guī)定,對內管理法人事務,對外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個人或集體。法人機關的特征:1.法人機關是根據(jù)法律、章程或者條例的規(guī)定而設立的。2.法人的機關是法人的有機組成部分。3.法人的機關是形成、表示和實現(xiàn)法人意志的機構。4.法人的機關是法人的領導或者代表機關。5.法人機關由單個的個人或者集體組成。事業(yè)單位法人,是指為了社會公益事業(yè)目的,由國家機關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文化、教育、衛(wèi)生、體育、新聞等公益事業(yè)的單位。
法人分支機構,是法人的組成部分,它是法人在某一區(qū)域設置的完成法人部分職能的業(yè)務活動機構。
法人的變更:是指法人在存續(xù)期內,法人組織上分立、合并以及在活動宗旨、業(yè)務范圍上的變化。包括:法人的合并和分立、組織形式的變更。合并包括吸收合并與新設合并。分立包括新設分立與派生分立。法人的設立:是指創(chuàng)辦法人組織,使其具有民事權利主體資格而進行的多種連續(xù)準備行為,它是法人成立的前置程序。法人的清算,是指法人消滅時,由依法成立的清算組織依據(jù)其職權清理并消滅法人的全部財產關系。法人的終止:是指法人喪失民事主體資格,其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終止。法人終止的原因:1.依法被撤銷。2.自行解散。3.依法宣告破產。4.其他原因。非法人組織:是指不具有法人資格但可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民事活動的組織。特征:1.非法人組織是組織體。2.是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組織體。3.是不能完全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組織體。民事權利客體:物、行為、智力成果、有價證券、權利、非物質利益(特定的社會利益)。有價證券:是指設定并證明持券人有權取得一定財產權利的書面憑證。有價證券的種類:票據(jù)(匯票、本票、支票),債券,股票,提單。物:是指存在于人身之外,能夠滿足人們的社會需要而又能為人所實際控制或者支配的物體或自然力特征:客觀存在,能被人支配與控制,具有效用。財產:包括有形物,無形物。無形物:電力,煤氣有形物:普通財物和違禁品,如毒品,贓物。不包括:槍支,彈藥,爆炸物,商業(yè)秘密。
動產,是指能在空間上移動而不會損害其經濟價值的物。
不動產,是指在空間上占有一定位置,不能移動或者移動后會影響其經濟價值的物。
貨幣,是物的一種,是可以用票面金額來表現(xiàn)其價值的一種特殊的物。
有價證券,是設立并證明某種財產權的書面憑證,是物的一種。
股票,是公司簽發(fā)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
公司債券,是公司依照法定程序發(fā)行的,約定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
提單,是指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受或者裝船,以及承運人保證據(jù)以交付貨物的單證。
倉單,是指保管人向存貨人開具的證明保管物已經入庫的有價證券。
特定物,是指具有固定的屬性,不能以其他物代替的物。
種類物,是具有共同的屬性,可以用品種、規(guī)格和度量衡加以計算的物。可分物,是指進行實物分割而不改變其經濟用途和價值的物。
不可分物,是指經實物分割后,將使該物改變其原有的經濟用途降低其價值的物。民事權利保護措施根據(jù)變性質不同:私力救濟,公力救濟。私力救濟(民事權利的自我保護):依法向侵權人提出請求,自衛(wèi)行為,自救。公力救濟(民事權利的國家保護):起訴,民間調解,民事仲裁向有關部門(如消費者保護協(xié)會)請求保護。代理,是指代理人依據(jù)代理權,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與第三人實施民事行為,直接對被代理人發(fā)生效力。包括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注意點:代理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委托代理關系終止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代理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在代理權限之內實施代理行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代理行為。3.代理行為是具有法律意義的行為。4.代理行為直接對被代理人發(fā)生效力。代理的范圍:1.代理各種民事行為。2.代理事實某些財政、行政行為。3.代理民事訴訟行為。代理的意義:1.擴大民事主體的活動范圍。2.補充某些民事主體的行為能力的不足。代理權行使的原則:1.代理人應在代理權限范圍內行使代理權,不得無權代理。2.代理人應親自行使代理權,不得任意轉托他人代理。3.代理人應積極形式代理權,盡勤勉和謹慎的義務。代理范圍的限制:1.違法行為,具有人身性質的民事行為不得代理。2.被代理人無權進行的行為不得代理。3.雙方當事人約定應由本人親自實施的民事行為不適用代理。濫用代理權的類型:自己代理,雙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人惡意串通,進行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行為。(無效)自己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與自己進行民事行為。雙方代理:是指一人同時擔任雙方的代理人為民事行為。無權代理,是指不具有代理權限的當事人所實施的代理行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的,未經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fā)生效力,有行為人承擔。(效力待定)相對人可催告被代理人予以1個月內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被代理人的追認權)表見代理:是指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代理權終止后在客觀上使相對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權的無權代理。實質是無權代理表見代理的構成要件:1.存在無權代理行為。2.第三人客觀上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權。3.第三人主觀上是善意且無過錯本代理,是指代理人的代理權來源于被代理人直接授予代理權的行為,或來源于法律的規(guī)定以及有關機關的指定。
轉委托:代理人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委托他人代理的,應事先取得被代理人同意,事先未取得被代理人同意,應當在事后及時告訴被代理人,如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對自己轉委托的人的行為負責,緊急情況為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轉委托他人除外。復代理,是指代理人為了實施代理權限內的全部或部分行為,以自己的名義選定他人擔任被代理人的代理人,該他人稱為復代理人,其代理行為產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避免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完成代理事項而給本人造成損害)代理證書,以稱授權委托書,是委托授權行為的書面形式,它是由被代理人制作的,證明代理人之代理權并表明其權限范圍的證書。
代理權的終止委托代理權的終止法定代理權終止時效,是指當事人對財產的占有或不行使權利的行為,經過一定的時間,發(fā)生當事人取得權利或權利效力減損法律效果的制度。包括取得實效和訴訟時效。期限的意義:1.決定民事主體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享有和消滅的時間。2.決定某些事實的推定時間。3.決定權利的取得和喪失時間。4.權利的行使和義務的履行的期限。5.決定法律關系的效力的期限。時效的條件:1.要有法律規(guī)定的一定事實狀態(tài)存在。2.一定的事實狀態(tài)必須持續(xù)一定的時間,即不間斷地經過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時效制度的作用:1.穩(wěn)定法律秩序。2.促使權利人行使權利。3.避免訴訟上的舉證困難。取得實效:是指占有他人財產,持續(xù)達到法定期限,即可依法取得該項財產權的時效。
訴訟時效,是指對于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的權利人,使其喪失訴權的法律制度。(民法通則)135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期間為2年,另有規(guī)定除外。(民法通則)137條:訴訟時期從知道或應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算起,但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有效期。(可延長不可中止,中斷)范圍限制:僅適用于請求權(一般為合同,單方允諾,不當?shù)美颠€,無因管理必要費用等請求權),并非所有債權請求權都受訴訟時效限制,并非所有請求權都受訴訟時效限制(物權的排除妨害,停止侵害,損害賠償請求權,基于身份-撫養(yǎng),離婚,解除收養(yǎng)關系,基于共有請求分割合伙財產,基于相鄰關系請求排除妨害,停止侵害,損害賠償請求權)特征:具有嚴格法律強制性,消滅了權利人勝訴權,訴訟時效屬于民法中事件。訴訟時效與取得實效事實狀態(tài)法律后果適用范圍:取得實效-物權,財產所有權的產生和喪失;訴訟時效-債權,財產請求權的存在和喪失。訴訟時效期間:身體受傷害,產品不合格,延付拒付租金,寄存財物丟失損毀-1年,產品缺陷-2年,環(huán)境污染損害-3年,國際貿易合同,技術進出口爭議-4年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的發(fā)生而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暫時停止計算訴訟時效期間,待阻礙事由消除后,繼續(xù)進行訴訟時效期間的計算。法定事由:不可抗力,其他客觀障礙(客觀-資格,能力喪失-無代理人,代理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權利人被義務人或其他人控制)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才發(fā)生時效中止,法定事由發(fā)生在6個月前延續(xù)到最后6個月之內,訴訟時效中止也從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后6個月開始。
除斥期間: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某種權利的存續(xù)期間,期間屆滿后,權利歸于消滅。除斥期間與訴訟時效的區(qū)別:1.立法精神不同。(除斥期間維護的是原秩序,訴訟時效維護的是新秩序。)2.適用的范圍不同。(除斥期間適用形成權,訴訟時效使用請求權。)3.起算時間不同。(除斥期間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的時間或者權利發(fā)生的時間起算,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4.期間的可變性不同。(除斥期間不能改變,訴訟時效可中止、中斷、延長。)5.法律效力與法律援用不同。(除斥期間屆滿后,權利當然消滅。訴訟時效期滿后,權利并不當然消滅)普通訴訟時效,是指由民事基本法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普遍適用于法律沒有作特殊訴訟時效規(guī)定的各種民事法律關系的時效。
特別訴訟時效,是指由民事基本法或特別法就某些民事法律關系規(guī)定的短于或長于普通訴訟時效期間的時效。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因發(fā)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tǒng)歸無效,待時效期間中斷的事由消除后,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可以數(shù)次中斷,受到20年最長限制)法定事由:提起訴訟(駁回的,主動撤訴不中斷,與訴訟同等效力:申請仲裁,破產,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死亡,失蹤,申請強制執(zhí)行等),人民調解或向有關部門提出保護權利請求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義務(許諾)訴訟中止與訴訟中斷法定事由期間要求法律后果時效經過后義務人表示履行義務的物權,人格權,繼承權屬于支配權。物權: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因合法建造等事實行為設立的物權,自事實行為成就時發(fā)生效力。請求權: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典型的是債權)物權的救濟偏重于物上請求權,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還請求,恢復原狀。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作為權利客體民法上的物的特征:存在于人體之外(與人體分離的器官組織,牙齒等也屬于),主要限于有機體,無形資產不能作為物權客體,只能作為知識產權客體,物能滿足人的需要,具有稀缺性,能夠為人所支配。孳息:屬于原物的收益,分為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孳息必須是獨立的物,位于主物分離,不能認定為孳息,天然孳息,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權人的,由用益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按照約定,法定孳息,有約定按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按照交易習慣取得。主物與從物:兩個物在物理屬性相互獨立,經濟用途相互聯(lián)系,而且所有權必須同屬于同一人從物所有權歲主物所有權轉移而轉移。除非當事人約定和法律特別規(guī)定。(電視機與遙控器,船和船槳等)所有權:所有人依法對物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絕對法律關系)體現(xiàn)了權利人對物的全面支配,具有整體性,彈力性,排他性及永久存續(xù)性,是完全物權共同共有,是指某項財產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權利主體不分份額的共同享有權利,共同承擔義務的一種共同關系。(一般法律規(guī)定,如夫妻關系,家庭關系,合同約定,合伙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共同共有人只能同時行使權利,包括對財產處分權的行使;未經其他共有人同意的,任一共有人既不能處分共有財產的全部,也不能處分共有財產的一部分。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為無效。(善意取得除外)
按份共有,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分別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一種共有關系。(物權法)97條:處分共有不動產或動產,以及做出的重大修繕,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按份共有人或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間另有約定除外。(物權法)101條:按份共有人可以轉讓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份額,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優(yōu)先購買的權利.(優(yōu)先于承租人的優(yōu)先購買權)
定限物權:權利人對標的物的支配被限定于某一特定方面,或某一特定時期的物權,是所有權之外的各種物權形態(tài)。區(qū)分所有權:區(qū)分所有權人對其專有部分不得實施有害于公共利益的行為。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業(yè)主對建筑物內的住宅,經營性用房等專有部分享有所有權,對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共同管理的權利。(所有權,共有權,成員權)所有權的客體:包括動產,不動產(最重要的物權)所有權的變動:原始取得,買賣,贈與,互易,繼承遺產,接收遺贈,征收及其他合法原因(私法)。支付簡易交付:指受讓人已經占有動產,則物權變動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指示交付:動產由第三人占有時,出讓人將其對于第三人的返還請求權讓與受讓人,以代替交付。占有改定:動產的讓與人與受讓人之間特別約定,標的物仍然由出讓人繼續(xù)占有,在物權讓與的合意成立時,視為交付,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不動產物權變動合同的生效是不動產物權變動的基礎,不動產物權變動合同的生效不以登記為要件。不動產物權變動以登記為生效要件,未經登記不動產物權不發(fā)生變動。物權公示制度,是指物權在變動時,必須將物權變動的事實通過一定的公示方法向社會公開,從而使第三人知道物權變動的情況,以避免第三人遭受損害并保護交易安全。(動產-交付不動產-登記,特殊:汽車,船舶,航空器也登記公示屬于國家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在物權變動上不以登記為生效要件。)原始取得(所有權第一次產生或所有權非由他人手中取得),是指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最初取得財產的所有權或不依賴于原所有人的意志而取得財產的所有權。(原始取得的主要方式主要有:生產,先占,添附,拾得遺失物,發(fā)現(xiàn)埋藏物,善意取得)時效取得:實際意義向占有提供保障,使無權占有人確定的享有他人財產的所有權,恢復處于相分離的權利與事實,促進社會財產的利用。先占:以所有的意思占有無主動產而取得其所有權的法律事實。先占取得:基于占有的事實而發(fā)生的一種推定,即每一個物都應該有法律上的所有人添附,是指民事主體把不同所有人的財產或勞動成果合并在一起(形成一種不能分離的財產),從而形成另一種新形態(tài)的財產,如果要恢復原狀在事實上不可能或者在經濟上不合理,在此情況下,則要確認該新財產的歸屬問題。
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占有人,在不法將動產轉讓給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對該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賠償損失。(限制流通物,不能適用善意取得。無主物歸國家所有)構成要件:受讓人受讓該動產或不動產時是善意的。以合理價格轉讓轉讓的財產應登記的已經登記,無須登記的已經交付給受讓人。繼受取得,是指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對某項財產的所有權。
他物權:用益物權,是指以物的使用收益為目的的物權,包括地上權、地役權、永佃權,典權,土地承包經營權等。用益物權的特征:1.用益物權以對標的物的使用、收益為其主要內容,并以對物的占有為前提。2.用益物權是他物權、限制物權和有限物權。3.用益物權是不動產物權。4.用益物權主要以民法為依據(jù),但也有以特別法為依據(jù)的。地上權:是指以建造建筑物或其他工作物或種植物,并取得所有權為目的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特征:1.地上權是存在于國家或者集體所有的土地上的物權。2.地上權是以保存建筑物或者其他工作物為目的的權利。3.地上權是使用他人土地的權利。地役權:是指為了自己使用、經營土地的便利而通過訂立合同使用他人土地的一種物權。地役權: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動產的效益。永佃權,以支付佃租為對價而永久在他人土地上進行耕作或畜牧的權利。
擔保物權,為確保債權的實現(xiàn)而設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財產的交換價值為內容的權利。,包括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典權等。擔保物權的特征:1.擔保物權以確保債權的履行為目的。2.擔保物權是在債權人或者第三人的特定財產上設定的權利。3.擔保物權以支配擔保物的價值內容,屬于物權的一種,與一般物權具有同一性質。4.擔保物權具有從屬性(從屬于所擔保債權)和不可分性(全部債權受清償之前,債權人對于擔保物全部行使權利),物上代位性(擔保期間擔保物毀損滅失后債權人可以就獲得的賠償金,補償金,保險金上行使,優(yōu)先受償。)擔保物權的不可分性:是指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債權人得就擔保物的全部行使其權利;標的物的部分變化或債權的部分變化均不影響擔保物權的整體性。抵押權:是對于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占有而供擔保的不動產及其他財產,優(yōu)先清償其債權的權利。(可以是動產,也可以是不動產,也可以是權利)抵押合同指登記之日起抵押權生效,抵押合同不以登記作為生效要件,但沒有辦理登記,抵押權不能產生,不能發(fā)生物權變動的效力。(物權效力和合同效力)(物權法)180條債務人或第三人有權處分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可以抵押184條宅基地使用權,依法被查封的財產,土地所有權不得抵押(擔保法)37條:學校,幼兒園,醫(yī)院等以公益為目的的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的教育設施,醫(yī)療衛(wèi)生設施和其他社會公益設施不得抵押。抵押權特征:從屬性,不可分割性和物上代位性。從屬性:抵押權屬于債權存在。作為擔保物權,抵押權的存在,轉移和消滅都從屬于債權不可分割性:債權人在全部債權受清償前,可以對擔保物的全部行使權力。物上代位性:抵押物的毀損,滅失的,抵押人可以就抵押物的代位物行使權利抵押權的清償順序:(物權法)第199條-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價款按照下列規(guī)定清償: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后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抵押權已登記優(yōu)于抵押權未登記;抵押權未登記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質權:是指為了擔保債權的履行,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動產或者權利移交債權人占有,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有就其占有的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屬于約定擔保物權)(只針對動產)動產質押必須轉移動產的占有,質權自出質人交付質押財產時設立。人身利益與人身不可分,不可設定質權。留置權:是債權人按照合同約定占有債務人的財產,在債務人逾期不履行債務時,有留置該財產以迫使債務人履行債務,并在債務人仍不履行債務時就該財產優(yōu)先受償?shù)臋嗬#ㄖ会槍赢a,法定擔保物權)。同一動產已設立抵押權或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yōu)先受償-留置權對抗抵押權和質權。只有在保管合同,運輸合同,承攬合同,倉儲合同,行紀合同中才可能發(fā)生留置權。法律規(guī)定或者當事人約定不得留置的動產,不得留置留置權人應當約定留置財產后的債務履行期間,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留置權人應當給債務人2個月以上履行債務的期間,逾期未履行,留置權人可以與債務人協(xié)議留置財產折價,所得價款優(yōu)先受償。典權:是典權人支付典價,對他人的不動產進行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目的在于融資,從功能上看有擔保物權的性質,但核心是對典物進行使用與收益。屬于用益物權房屋典權,是指典權人支付典價,占有他人的房屋,并對其進行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國贖,是指出典人向典權人提出以支付原典價贖回出典房屋以消滅典權關系的行為。
反擔保,第三人為向債權人提供擔保時,債務人應第三人的要求為第三人提供的擔保保證:指債權人和保證人的約定,當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保證人按照約定履行債務或承擔責任的行為。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可以擔任保證人,保證成立。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區(qū)別設置用益物權的目的在于對他人之物的使用,收益,即實現(xiàn)物的使用價值;擔保物權的目的在于物的交換價值,是以物的交換價值擔保物權的實現(xiàn)用益物權多為具有獨立性的主權利;擔保物權具有從屬性質。用益物權的標的物主要為不動產;擔保物權的標的物包括不動產,動產以及權利。用益物權客體的價值形態(tài)如發(fā)生變化,就會對權利人的使用,收益產生直接影響,甚至導致權利消滅;而擔保物權標的物的價值形態(tài)的變化,并不影響擔保物權的存在物權與債權區(qū)別權利性質:物權是支配權,債權是請求權權利效力范圍:物權是對世權,絕對權;債權是對人權,相對權。權利客體:物權客體大多為物;債權客體不限定于物權利效力:物權具有優(yōu)先權和追及權;債權沒有。權利發(fā)生原則:物權設定采用法定主義;債權設定大多采用任意主義,如合同之債權利保護方法:物權保護以恢復權利人對物的支配為主要目的;偏重于“物上請求權”的方法,賠償損失僅是補充;債權的保護主要采用賠償損失。
債:按照合同約定或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特定人之間請求為特定行為的民事法律關系按份之債,是指債的一方當事人為多數(shù),且多數(shù)人一方的當事人各自按照確定的份額分享權利或者分擔義務的債。
連帶之債,是指債的當事人一方為多數(shù),且多數(shù)人一方的各當事人都有權請求對方履行全部債務或者都負有向對方履行全部債務的義務。債權:合同之債,侵權之債,不當?shù)美畟瑹o因管理之債。債權的客體是行為。債的產生:單方允諾,合同,不當?shù)美瑹o因管理不當?shù)美?,指無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據(jù),使他人財產受到損失而自己獲得利益。不當?shù)美坏┏闪?,當事人之間即發(fā)生債權債務關系,受損害一方享有請求返還利益的權利,受益人負有返還其所受利益的義務。構成要件:一方獲得利益;他方受有所失;受益和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沒有法律依據(jù)。無因管理: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為他人管理事務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因此支付的費用。構成要件:為他人管理事務;有為他人謀利益的意思,無法律上的根據(jù)債的消滅(合同法)第70條:債權人分立,合并或者病根住所沒有通知債務人使債務人履行債務有困難,債務人可以中止履行或者將標的物提存。抵消:當事人互負債務,各以其債權充當在的履行,而使其債務與對方的債務在對等額內互相消滅。法定抵消:,當事人互負到期之債,債務種類,品質相同,且屬于可以合法抵銷的債務(單方行為,一經通知,產生債務抵銷后果)約定抵消:標的物品質,種類不同的只能約定抵消。提存: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交付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提交給提存機關以消滅債務的法律制度。(提存條件:債權人下落不明,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債權人和提存機關建立保管關系)(合同法)103條: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債權人5年內不行使提取提存物的權利,該權利即行消滅?;焱簜鶛嗪蛡鶆胀瑲w于一人的事實。(債權人和債務人合并)免除:債權人拋棄債權,從而消滅債的關系的單獨行為。解除:合同有效成立后,應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或雙方協(xié)議,使合同的債權債務歸于消滅。債的保全,是指債權人為防止債務人的財產不當減少而危害其債權,對債的關系以外的第三人而采取的保護債權的法律措施。
債權人的代位權,是指債權人為了保全自己的債權,而于債務人怠于行使自己的權利而害及債權實現(xiàn)時,得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屬于債務人權利的權利。(債權轉讓無須征得債務人同意)債權轉讓: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下列情形除外:根據(jù)合同性質不能轉讓的;按照當事人約定不能轉讓;依法律規(guī)定不能轉讓;其中根據(jù)合同不能轉讓的有:基于個人信任關系產生的債權不能轉讓(雇傭合同,勞動合同,委托合同);專為特定債權人利益而存在的債權不能轉讓(為特定人授課,畫像等);不作為債權,不能轉讓債權;屬于從權利的債權,一般不單獨轉讓。還有因侵權(人身權,知識產權)所生所害賠償之債;近親屬的請求權等。債權人撤銷權,是指當債務人所為的養(yǎng)活其財產的行為危害債權實現(xiàn)時,債權人為保全債權得請求法院予以撤銷該行為的權利。
債的擔保,是指法律為保證特定債權人利益的實現(xiàn)而特別規(guī)定的以第三人的信用或者以特定財產保障債務人履行義務、債權人實現(xiàn)權利的制度。擔保法第25條第1款:一般保證的保證人與債務人未約定保證期間的,保證期間為主債務履行期間屆滿之日起6個月。企業(yè)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經法人書面授權,不得為保證人。加害履行,是指債務人的履行有瑕疵且因其瑕疵而致債權人受履行利益以外的損害的情形。
先履行抗辯權:雙務合同當事人,在沒有約定履行約定履行順序或約定應同時履行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得拒絕履行自己債務的權利。成立要件:基于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雙方債務已屆至清償期;一方當事人有先為履行的義務;應當先履行債務的一方未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如延遲履行,不完全履行,部分履行。屬于一時抗辯權,其成立或行使,使得后履行一方可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以保護期限利益,順序利益。先履行一方采取了補救措施,變違約為適當履行的情況下,先履行抗辯權消滅,后履行一方須履行債務。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在無先后履行順序時,一方在對方未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的權利。
不安抗辯權,是指先給付義務人在有證據(jù)證明后給付義務人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者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喪失商業(yè)信譽,或者謊稱有履行能力的欺詐行為,以及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況時,可中止自己的履行的權利。
附隨義務,是指化付義務以外的,隨債的關系發(fā)展依誠實信用原則而產生的義務。債務承擔,是指債務主體的變更,即在維持債的內容的同一性的前提下,原債務人的債務移轉于新債務人承擔。最高額抵押,是指抵押人與抵押權人達成協(xié)議,在最高債權額限度內,以抵押物對連續(xù)發(fā)生的債權作擔保。
夫妻共有財產,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所得財產的共同所有。
家庭共有,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共同生活關系存續(xù)期間,共同創(chuàng)造、共同所得的財產。
建筑物區(qū)分所有權,是指根據(jù)使用功能,將一棟建筑物于結構上區(qū)分為由各個所有人獨自使用的專用部分和由多個所有人共同使用的共用部分,每一所有人享有對其專有部分的專有權與對共用部分的共有權的結合。專有部分,是指具有構造上及使用上的獨立性,并能夠成為分別所有權客體的部分。請求排除妨礙,是指所有人在其所有物遭受損害和其所有權的行使遭受妨害時,可依法請求不法侵害人排除妨害,或請求人民法院責令侵害人排除妨害。
共有部分,是指區(qū)分所有人所擁有的單獨所有部分以外的建筑物其他部分,對共有部分享有的權利。
相鄰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時,因相鄰各方應當給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發(fā)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國有土地使用權,是指國家以國有土地所有人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地使用人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取得方式:出讓,劃撥)
承包經營權,是指由公民或集體組織,對國家所有或集體所有的土地、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水面等,依照承包合同的規(guī)定而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采礦權,是指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單位和公民個人依照法定程序所取得的開采國家所有的礦產資源的權利。
宅基地使用權,是指公民所享有的通過向有關部門申請,經批準后取得使用宅基地的權利。
合同: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關系的協(xié)議。法律特征:①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所實施的一種民事法律行為。②合同以設立,變更或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宗旨(a.合同主要是有關債權債務的協(xié)議,但也不完全限于債權債務。而涉及整個民事關系。b.合同不僅導致民事法律關系的產生,也可以成為民事法律關系變更和終止的原因)③合同是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的產物或意思表示一致的協(xié)議。(包括以下要素a.合同成立必須有兩個及以上當事人b.各方當事人互相做出意思表示c.各個意思表示達成一致,當事人達成了一致的協(xié)議。)合同成立,是指訂約當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合意。合同訂立: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合同成立必須經過的兩個階段,要約是出發(fā)點)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內容具體明確,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要約失效情形:要約被拒絕;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承諾期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表示;受要約人對要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fā)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要約邀請,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發(fā)出要約的意思表示。(拍賣公告,招標公告,寄送價目表,商業(yè)廣告,其中商業(yè)廣告內容符合要約規(guī)定的,視為要約)承諾: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效力意味著合同成立)合同法21條:承諾是要約人向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本人或代理人向要約人作出)合同法23條:承諾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否則為逾期承諾合同法26條:承諾到達要約人時生效,不需要通知的根交易習慣或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原則上以明示方式作出)合同法27條: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同時到達要約人。(不能撤銷)合同法28條: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fā)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以外,為新要約。合同法30條: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內容一致。合同法31條:承諾對要約的內容作出非實質性變更的,出要約人及時表示反對或要約表明承諾不得對要約的內容作出任何變更的以外,該承諾有效,合同內容以承諾的內容為準。合同的生效:合同成立后在法律上獲得的肯定性評價。生效以合同成立為前提。合同的成立與生效:合同成立后歸于無效的承擔的責任是締約過失責任;合同生效后,當事人違約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無效合同:根據(jù)合同法52條包括下列情形: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損害公共利益的;違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沙蜂N合同:主要是意思表示不真實的合同,效力取決于當事人意志(有撤銷權的一方行使撤銷權之前有效,1年除斥期間),是一種相對無效的合同,但又不同于絕對無效的無效合同,《民法通則》第59條規(guī)定:“行為人對行為內容有重大誤解的和顯失公平的民事行為,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消。”重大誤解:訂立合同時,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guī)格和數(shù)量等的誤解。不包括對動機,性別的誤解。(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行為)締約過失責任:訂立合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違反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先合同義務,導致另一方信賴利益損失時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構成要件:一方違反其根據(jù)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先合同義務;他方遭受信賴利益損失;一方違反先合同義務和他方所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違反先合同義務的一方具有過失。法律效力:過失一方賠償對方信賴利益損失,一般包括:締約費用,準備履行合同所支出的費用,喪失與第三方另訂合同的機會所造成的損失。格式條款: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設定,并在訂立合同時與對方協(xié)商的條款。合同法規(guī)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守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限制或免除其責任的條款。格式條款具有免除提供格式條款一方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等情形的,該條款無效。合同的擔保:保證、抵押、質押、定金(約定擔保),留置(法定擔保)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約定的,為確保合同的履行,由一方當事人預先付給另一方的一定款項。(定金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超過為不當?shù)美璺颠€)分類:訂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違約定金,證約定金適用:定金合同是實踐合同,需要定金的實際交付;主合同必須有效;當事人不履行債務且無法定免責情形;因不可抗力、意外事件致使主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應當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約定內容的比例,適用定金罰則)擔保法第89條: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給付定金方不履行合同義務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推定形式:是指通過有目的、有意義的積極行為將其內在意思表現(xiàn)于外部,使他人可以根據(jù)常識、交易習慣或相互間的默契,推知當事人已作某種意思表示,從而使法律行為成立。諾成法律行為:指僅以意思表示一致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為。(聯(lián)運合同,承攬合同,租賃,商業(yè)借款)實踐法律行為:是指除意思表示一致外,還須有一方當事人履行合同義務或交付標的物的行為才可成立的法律行為。(保管合同,定金擔保,自然人間的借款)行紀合同:行紀人以自己名義為委托人從事貿易活動,委托人支付報酬的活動。居間合同:居間人向委托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居間人:促成合同成立,獲得報酬。合同法第247條:居間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可以要求支付從事居間活動指出的必要費用。二者區(qū)別:合同目的,行紀合同是為了委托人的利益與第三者進行貿易,居間合同是促使委托人和第三人合同成立。以誰的名義,行紀合同以自己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民事行為,居間人不以自己名義與第三人進行民事行為。各自權利義務內容,居間合同的居間人可以同時從雙方獲得報酬,居間人不負有向委托人報告結果的義務,行紀合同的行紀人僅從委托人處獲得報酬,負有向委托人報告事務處理結果并將結果歸屬于委托人的義務。租賃合同:出租人將對租賃物的使用權臨時轉讓給承租人,承租人也只是為解決生產,生活的臨時需要而以支付租金為代價取得租賃物的使用權,并且在使用后需將原物返還給出租人。(租賃權本質屬于債權)合同法第214條:租賃期間不得超過20年,超過超出部分無效。期滿可續(xù)訂。合同法第229條: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fā)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新的所有權人無權解除租賃合同)合同法第230條: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同等條件下的優(yōu)先購買權。合同法第237條:融資租賃合同是出租人根據(jù)承租人對出賣人,租賃物的選擇,向出賣人購買租賃物,提供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特征:a.具有融資性,民事主體資格限制-出租人須為經過有關機關批準有權經營融資租賃業(yè)務的法人b.合同中的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并非單純的使用租賃物的代價,而是融資代價,實際上是承租人對出租人購買租賃物的價金本息和出租人應獲得的利潤等費用的分期償還。與租賃合同的租金標準確定不同。c.融資租賃合同標的物是應承租人的要求購買的,且通常是價值較高的固定資產。(承租人只能通過“融資”以解決資金不足)d.融資租賃合同是雙務,諾成,有償性合同,應當采取書面形式。合同法第244條:租賃物不符合約定或不符合使用目的,出租人不承擔責任,但承租人依賴出租人的技能確定租賃物或出租人干預選擇租賃的除外。合同法第246條:承租人占有租賃物期間,租賃物造成第三人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的,出租人不承擔責任分期付款買賣合同,是指買受人將其應付的總價款按照一定期限分批向出賣人支付的買賣。
樣品買賣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一定的樣品,出賣人交付的標的物應與樣品具有相同品質的買賣。
試用買賣合同,是指當事人雙方約定,于合同成立時,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買受人試驗或檢驗,并以買受人在約定期限內對標的物的認可為生效要件的買賣合同。
招標投標買賣合同,是指由招標人向數(shù)人或公眾發(fā)出招標通知或招標公告,在諸多投標人中選擇自己最滿意的投標人并與之訂立買賣合同的方式。
拍賣合同,是指對物品的拍賣,即以公開競價的方法,將標的物的所有權轉移給最高應價者的買賣方式。借款合同: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承攬合同: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
建設工程合同:建設工程的發(fā)包方為完成工程建設任務,與承包人簽訂的關于承包人按照發(fā)包方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建設工程,并由發(fā)包方支付價款的合同。
建設監(jiān)理合同:建設單位與取得監(jiān)理資格證書的監(jiān)理公司、監(jiān)理事務所等監(jiān)理單位簽訂的,為委托監(jiān)理單位承擔監(jiān)理業(yè)務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
聯(lián)運合同:當事人約定由兩個或以上的承運人通過銜接運送,用同一憑證將貨物運送到指定地點,托運人支付運輸費用而訂立的協(xié)議。
繼承權,是指公民死亡后其生前合法財產依法轉歸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
繼承法第5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囑辦理;有遺囑撫養(yǎng)協(xié)議的,按照協(xié)議處理。法定繼承,是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繼承人的范圍、繼承順序、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繼承的一種繼承方式。近親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不包括:叔侄,姑舅,外甥)繼承權的喪失情形:為爭奪遺產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為爭奪遺產而殺害其他繼承人;遺棄被繼承人的,虐待被繼承人情節(jié)嚴重的;偽造,篡改,或者銷毀遺囑,情節(jié)嚴重的。代位繼承,是指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被繼承人的遺產由其子女的晚輩直系血親代為繼承的制度。
轉繼承,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之前,繼承人也死亡的,其應繼承的遺產轉由他的合法繼承人繼承的制度。代位繼承與轉繼承區(qū)別:性質不同:轉繼承是連續(xù)發(fā)生的二次繼承,由繼承人直接繼承后又由轉繼人繼承;代位繼承是替補繼承,代位繼承人基于其代位繼承權而直接取得被繼承人遺產事實根據(jù)不同:轉繼承基于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而發(fā)生;代位繼承基于繼承人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事實而發(fā)生。主體范圍不同:轉繼承人可以是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也可以是繼承人的其他法定繼承人;代位繼承中的代位繼承人只能是被代位繼承人的晚輩直系血親。適用范圍不同:轉繼承可適用法定繼承也可以適用遺囑繼承;代位繼承只適用于法定繼承繼承法基本原則:保護公民財產繼承權原則繼承權平等原則:男女間,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與親生子女,同一順序的繼承人繼承權平等。養(yǎng)老育幼原則:分配遺產時,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予以照顧;被繼承人生前立遺囑時,遺囑也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フ徎プ?,和睦團結:各繼承人繼承份額一般均等,各繼承人互相協(xié)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繼承人也可就遺產的具體分割問題協(xié)商處理等。權利與義務相一致: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撫養(yǎng)義務的人,可以多分,對于有撫養(yǎng)能力和撫養(yǎng)條件而不盡撫養(yǎng)義務的繼承人,可以不分或少分遺產,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的法定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度租賃合同及附加條款
-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yè)學院《機械創(chuàng)新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虛擬儀器技術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語文教學能力實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大學《市場營銷學通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外貿瓷磚合同范例
- 私立華聯(lián)學院《礦物巖石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舊房屋翻新合同范例
- 快運轉讓合同范例
- 股權拍賣合同范例
- 鈴木教學法在我國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開題
- 掘進迎頭預防冒頂片幫安全技術措施
- 【MOOC】操作系統(tǒng)及Linux內核-西安郵電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全新危險廢物運輸安全協(xié)議(2024版)3篇
- 混凝土輸送泵車安全操作規(guī)程(4篇)
- 【MOOC】模擬電子技術基礎-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科研倫理與學術規(guī)范(研究生)期末試題
- 2024年網(wǎng)格員考試題庫完美版
- 北京市矢量地圖-可改顏色
- 幼兒游戲的課件
-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浙江師范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