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五單元-17 爬天都峰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五單元-17 爬天都峰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五單元-17 爬天都峰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五單元-17 爬天都峰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五單元-17 爬天都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7 爬天都峰文本分析:這同樣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課文中運用了大量的對話,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變化,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我”由開始的猶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堅定信心,再到戰(zhàn)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的過程。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從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中體會到在困難面前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繼

2、續(xù)學習把事情的過程寫清楚的技巧。由于本文對話豐富,因此可以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教學重點之一,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在朗讀中走進課文,體會道理。同時,應聯系前一課的內容,借助對記敘六要素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本文的寫作順序。為活躍課堂氣氛,可以適當增加黃山的介紹和天都峰的視頻展示。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級、鏈、攀”等6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哩、顫、猴”等10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學會敘事技巧。教學重點: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2.品讀重點詞句,理解“

3、我”爬天都峰的過程。教學難點:1.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2.理清課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課時安排:2課時1.認識本課“級、鏈、攀”等6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哩、顫、猴”等10個生字,正確讀寫“石級、鐵鏈”等詞語。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3.學習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2.梳理文章結構,理清敘述順序。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出示黃山圖片,播放天都峰相關視頻,簡介天都峰。導語: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學生回答)的確,黃山之美讓人流連忘返。而黃山的天都峰是如此高,如此險,登山的小路像

4、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今天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敘述,一起去爬天都峰吧!資料儲備: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 829米,登山石階約有1.5千米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90度。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背,石背兩旁是萬丈深淵。峰頂平坦,石壁有“登峰造極”大字石刻。站在峰頂看黃山,風光十分美好。2.出示課題,引入課題。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介紹作者的相關知識。黃亦波 當代作家,江蘇無錫人。1950年參加工作,195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

5、著有詩歌阿布加和中國醫(yī)生,散文詩集遠方的禮物陽臺上的小客人,故事集眼睛會動的布娃娃,兒歌集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詩歌含羞草,散文峨眉山上的奇遇小學生日記指導等。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語氣。注意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3.自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4.檢測字詞預習情況。(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識記生字。會寫的字: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li),哩) 石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j),級) 鐵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6、 ad(s up 11(lin),鏈) 發(fā)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chn),顫)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pn),攀)著 小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hu),猴)子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j),鯽)魚背 紀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nin),念) 小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

7、s up 11(bin),辮)子 笑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h),呵)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h),呵)會認的字:照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28 o ad(s up 11(xin),相) (2)指導歸類識字。部首歸類:口:呵(笑呵呵)喝(喝水)嚇(嚇唬)吵(吵鬧)(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指導生字書寫。書寫指導:【級】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右部首筆是豎撇,末筆是捺?!绢潯孔笥医Y構,左高右低。整體緊湊,注意筆畫間的穿插迎讓。【攀】上

8、下結構。兩“”左右大致對稱,“大”撇、捺舒展蓋下?!巨p】左右寬,中間窄。左邊“辛”末筆豎變?yōu)槠?。級顫攀辮易錯提示:【猴】左邊是“候”,不要寫成“”?!灸睢可厦媸恰敖瘛?,不要多加一點寫成“令”?!巨p】中間是“纟”,不要寫成“”或“讠”。(4)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圈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2.同桌之間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1)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fā)顫!預設:教師可先展示天都峰石級和鐵鏈的具體圖片,引導學生體會文中的“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仰望

9、峰頂的情形,以及看到石級和鐵鏈的感受,初步感知“筆陡”和“掛”的含義;再通過查字典的方式進行印證。為幫助學生加深對這兩個詞語的理解,可以適當進行造句訓練。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預設:教師先提示學生分析爬天都峰之艱難,引導學生體會勇氣的作用,再進行近義詞替換,如“鼓勵”“激勵”等,進而明確“鼓舞”一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3)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α?!預設:教師先出示“用繩子從井中汲水”的視頻片段,引導學生體會“汲”的含義,再提示學生結合語境明確“汲取”的含義。小結:大家發(fā)現了嗎?查字典是一種能幫助我們準確地理解生字生詞意思的好方法。尤其對于

10、那種非常陌生的字詞,如本課的“鼓舞”“汲取”等,查字典就會顯得又方便又快捷。當然,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不止這一種,大家可以多多分享,多多學習,只要能掌握詞義,都是好方法。3.指導詞語分類。量詞:一(位)老爺爺一(張)相 ABB式:笑呵呵ABCC式:白發(fā)蒼蒼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1)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時出示要思考的問題。閱讀與思考:A.文中有哪些人物?故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我”、爸爸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假日里。)B.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作者先寫了爬天都峰之前,再寫了爬上了天都峰,最后寫了爬上天都峰之后。)C.面對天都峰天險,“我”的感受可以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

11、括,是什么?(發(fā)顫。)在與老爺爺交談后,“我”(樹立信心、鼓起勇氣),最后(勇于攀登,戰(zhàn)勝天險)。預設:前兩問引導學生找到對應的文中詞語進行回答,最后一問引導學生先找相關句子,再概括作答。D.出示課件,填空并齊讀:本文按順序敘述了(假日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預設:以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2)合作與交流。給課文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劃分依據,歸納出每一層分別寫了什么。預設:本文的層次劃分相對而言比較簡單,找準爬天都峰這件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再進行劃分即可。結構梳理:第一部分(第15自然段)

12、:寫爸爸帶“我”爬天都峰,看到天都峰太高“我”有點膽怯,偶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并約定一起爬天都峰。第二部分(第67自然段):寫“我”和老爺爺及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于爬上了天都峰。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寫爬上天都峰之后,“我”和老爺爺合影留念,并互相致謝。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過渡:天都峰如此艱險,讓人望而生畏,小小年紀的“我”和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及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呢?他們奮力攀登天都峰的過程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呢?爬上天都峰后爸爸的話又有什么深刻含義呢?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探尋文中的疑點、難點。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解決了

13、課本中的生字難詞,初步接觸了課文內容,初步感知了課文情感。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 (示例: 觀察到了形近字之間的區(qū)別,很用心; 在識記生字上很有一套,尤其是他編的識字順口溜,讓老師都佩服不已; 同學查字典的速度非???,簡直就是查字典的小行家呀;還有 同學,你的朗讀真是太精彩了,看樣子在課下做了不少的準備。還有不少同學,老師雖然沒有點名,但是你們表現得并不比他們差。希望大家將這種學習的勁頭保持下去,課下做好預習準備,課上多多舉手發(fā)言。)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升完成本課對應訓練。(同步鞏固練參見“世紀英才叢書

14、世紀英才好學案”,閱讀提升練參見“英才好閱讀”叢書)1.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學會敘事技巧。2.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1.體會在爬天都峰的前后,“我”的心情起伏變化。2.理清課文是如何把“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楚的。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教師聽寫詞語,相機糾正。假日 抬頭 云彩 石級 鐵鏈 發(fā)顫 白發(fā)蒼蒼 年紀奮力 猴子 鯽魚 紀念 辮子 笑呵呵 鼓舞 居然2.指名學生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3.教師過渡,導入新課。過渡:看來大家上節(jié)課聽得都很認真。天都峰多么高、多么陡啊,戰(zhàn)勝困難、奮力攀登的“我們”又是多

15、么讓人欽佩??!接下來,我們將繼續(xù)學習,尋找爬山背后的深意。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1.自主交流,整體感知。(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圈畫重點語句。閱讀與思考:A.找出文中描寫天都峰山勢險要的句子。B.找出文中“我”和老爺爺兩次對話的句子。C.找出文中寫爬上天都峰后爸爸說的話的句子。(2)小組合作交流。仔細讀一讀自己找到的語句,從這些語句中體會人物的心情,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組內的其他同學交流。2.匯報展示,品析課文。(1)由描寫天都峰的句子切入,探究第一部分(登山前)內容。A.天都峰真險啊,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預設:引導學生抓住第2段中的重點語句進行體會,適當點撥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的

16、寫作技巧。明確:從作者看到的景象中可體會到。一是高,“在云彩上面哩!”;二是陡,“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此外,從作者的心理也能體會到?!芭赖蒙先幔俊斌w現了“我”的猶豫、不自信、畏懼退縮,充分說明了天都峰的高;“真叫人發(fā)顫!”直接表明“我”的畏懼,更說明石級的陡。B.“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預設:引導學生在體會爬天都峰的艱難的基礎上,揣摩人物的心理,即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天都峰呢?從而明白雙方表面上似乎都有懷疑,實際上是

17、互相羨慕、敬佩,進而感悟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2)依據人物心理,順勢導入第二部分(登山中)的教學。C.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這一句刻畫了什么?你能從中體會到人物的什么精神?)預設:引導學生緊扣人物的動作和關聯詞“一會兒一會兒”,體會爬山的艱難。爬山雖然艱難,“我”的表現卻非常賣力,從而領悟人物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此處可進行關聯詞造句訓練,以活躍課堂氛圍。(3)聯系登山的結果,引導學生分析第三部分(登山后)的內容。A.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說:“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

18、爬上來了!” (老爺爺的話有什么含義?體現了什么?)預設:這句話是老爺爺對“我”鼓舞他爬上天都峰的感謝,主要運用了語言描寫。教師可聯系老爺爺說這句話時的前后語境,再結合“居然”這一副詞,體會老爺爺的話的具體含義。最后結合“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等詞句明確這里體現了老爺爺的慈祥和對“我”的喜愛之情。B.“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呢?明確:爬天都峰對于小孩和老人來說,都是一件很難的事情。老爺爺見“我”一個小孩竟然有勇氣爬天都峰,他也下決心要爬上去?!拔摇币娎蠣敔斈敲创竽昙o也來爬天都峰,才有勇氣下決心去征服它?!拔摇焙屠蠣敔敾ハ喙奈枇藢Ψ?,所以互相道謝。C.拓展探究:你從爸爸的話中讀懂了什么

19、道理?明確:爸爸的話揭示了“我”與老爺爺爬上天都峰的原因“我”和老爺爺經過奮斗和努力,終于爬上了天都峰。同時,還點明了文章的主題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要善于相互學習,相互鼓勵。D.想一想,如果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像爬天都峰一樣的困難,你會怎么做?明確:(1)我們要勇于面對困難,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通過個人的奮斗和努力來獲得成功;(2)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3.誦讀課文,體會情感。教師: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初見險峻的天都峰時,“我”的心情是望而生畏的(原文: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真叫人發(fā)顫?。┖鋈?,“我”遇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天

20、都峰,通過與他對話“我”從而堅定了信心(原文:我奮力向峰頂爬去像小猴子一樣)奮力爬上天都峰后,在鯽魚背前,“我”和老爺爺合影留念,并互相致謝(原文: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我應該謝謝您?。┳詈?,爸爸總結了“我們”成功爬上天都峰的原因,那就是(原文:爸爸聽了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回味課文,深化內涵。小結:一次簡單的爬山過程,帶給了“我”思考,帶給了“我”愉悅,也帶給了“我”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讓“我”收獲滿滿。其實“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仔細想一想,不僅僅是爬山,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每一次困難,就如那一個個高而陡的山峰一樣,我們要做的,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滿懷勇氣和信心,奮力向前,終

21、會欣賞到那峰頂的無限風光。三、拓展閱讀,賞析名段(篇)過渡:黃山不僅有陡峭的天都峰,還有奇松、怪石、云海等景觀。閱讀下面的短文,讓我們進一步走進黃山,認識黃山。1.投影課外閱讀文章,指名朗讀。走進黃山明朝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有過這樣的贊嘆:“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秉S山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呢?跟著我去看一看吧。黃山有“四絕”,那就是奇松、怪石、云海、溫泉。還有湖、瀑、溪、潭,各種景色爭奇斗艷,著名勝景有二湖、三瀑、二十四溪、七十二峰。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衡山之煙云、廬山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眉之清涼于一體,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盛贊之言。黃山是研究第四紀地質的重要地點,著

22、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考察發(fā)現的冰川遺跡,至今仍隱約可見。當地還流傳著許多動人的神話故事,使黃山風光更染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2.閱讀與交流。(1)短文是按什么結構寫的?(總分結構。)(2)黃山有哪“四絕”?(奇松、怪石、云海、溫泉。)(3)讀了這篇短文,你一定也想夸夸黃山吧!那就把你心里想說的話寫下來吧。(提示:圍繞黃山的美麗景色和著名景點來夸。)四、背誦積累,作業(yè)設計1.背誦、摘抄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豐富積累。2.完成本課對應訓練。(同步鞏固練參見“世紀英才叢書世紀英才好學案”,閱讀提升練參見“英才好閱讀”叢書)抓住關鍵詞語,品讀感悟文章師:他們都從對方受到了鼓舞,正是在這種心理作用下,他們一起向

23、天都峰爬去??墒敲媾R的是這樣高大陡峭的山峰,他們這一老一小有足夠的勇氣是不夠的,還需要自己的努力,他們是怎樣爬的?生:“我”就像小猴子一樣,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師:什么是手腳并用,你能做個動作嗎?(學生做手腳并用向上攀登的動作)師:攀著鐵鏈上又是怎樣的呢?(學生繼續(xù)做動作)師:(笑著說)你爬天都峰的樣子好像還不是很費力,“我”是奮力向峰頂爬去,什么是“奮力”?生:奮力就是很努力地爬。師:誰再做一做這一連串的動作呢?(生連起來表演)師:(學生邊做動作教師邊解說)就這樣,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他們爬得是這樣艱難,請你快讀出來吧?。ㄉ懈星榈乩首x第

24、、自然段)師:他們終于戰(zhàn)勝了這陡峭的天都峰,正像爸爸所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爸爸的話里包含了怎樣的意思呢?生1:爸爸是夸他們都懂得向別人學習,為自己加油。生2:爸爸是說他們是從對方身上獲得了勇氣,使自己戰(zhàn)勝了困難。師:正是由于他們互相學習,都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才敢迎接挑戰(zhàn),最終得以戰(zhàn)勝困難,從這件事中你獲得了哪些啟示?生1:我感受到做事要懂得向他人學習,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生2:我的啟發(fā)是:在困難面前不能屈服,應該有勇氣挑戰(zhàn),戰(zhàn)勝困難。生3:我覺得做什么事既要有勇氣,又要有個人努力,才會獲得成功。師:同學們,你們能有這么大的收獲老師真高興!文中對老爺爺是怎樣

25、爬天都峰的沒有寫,你能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把老爺爺爬天都峰的過程寫下來嗎?課下寫一個小練筆。賞析:抓住一個中心問題深入學習課文,思路清晰,而以爬天都峰的過程為線,使學生感受到克服困難的艱難,對人物心理的揣摩猜測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重要。學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不僅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也更加投入。課后的小練筆既增補了文章空白,又豐富了孩子的想象,還捕捉到了寫作素材。爬天都峰是“生活”主題的第二篇課文,也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在本課的教學中我緊扣本單元訓練重點,抓住文中重點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這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峰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峰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通過對“啊,峰頂這么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