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簡答題:一、 希臘史學產(chǎn)生的原因1.民主政治及學術自由(古風時代的希臘出現(xiàn)了一系列奴隸制城邦,并建立一種共和制, 尤其是雅典建立民主共和,促進了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這種體制實行公民集體領導,這種開 明的政體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力,使雅典產(chǎn)生了一種學術之風,出現(xiàn)“百家爭鳴”的現(xiàn)象,促成希 臘文明的產(chǎn)生和繁榮)2.殖民運動與東方文化的影響A.鐵器和農(nóng)耕技術(東西方人之間的交流,使得希臘人學會冶鐵術,同時,農(nóng)耕技術的 傳入,也極大促進了社會生產(chǎn)的發(fā)展)B.貨幣和商品經(jīng)濟(地中海沿岸的人很早就開始從事商業(yè)貿(mào)易,后來呂底亞人發(fā)明了金 屬鑄幣,并在公元前七世紀左右傳入希臘,同時商品經(jīng)濟也傳入,希臘成為一個典型的
2、商 業(yè)民族)3.各種思想材料,包括數(shù)學、幾何學、物理學、建筑學、醫(yī)學、天文歷法,尤其是 腓尼基的字母文字等。(古代東方農(nóng)業(yè)文明發(fā)達,因此離不開基礎的學科,這些基礎 遠比希臘發(fā)達,古代西方的學者都曾到達東方,并將東方文化傳入希臘,對希臘 大影響)二、 古典史學的特1.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立意求真,竭誠探索,試圖揭示歷史現(xiàn)象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發(fā)展 規(guī)律,這也許是西方古典史學傳統(tǒng)的核心。2.人文主義觀念;西方文明的出發(fā)點是人,史學亦然。3.寬宏的歷史眼光;在有代表性的西方古典史家那里,這種寬宏的歷史眼光有著充 反映,尤其在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體例”的史學家中表現(xiàn)更為突出。4.注重歷史對現(xiàn)實的借鑒
3、作用;5.注重史學的文字表達和史家的自身修養(yǎng)。名詞解釋:一、希羅多德(約BC482- BC424希羅多德,公元前484年生于小亞細亞南部哈利卡那索斯一個富有的奴隸主家庭,從 小受過良好教育,酷愛史詩,成年后隨叔父參與推翻僭主政治的斗爭,失敗被流放。公元 前447年來到雅典,與文化名流交往密切。公元前444年來到意大利南部的一個新城邦圖 里奧伊,并獲得公民權,長居于此。其代表作是希臘波斯戰(zhàn)爭歷史。主要論述波希戰(zhàn)爭前地中海世界各地的民族及波希戰(zhàn)爭。在史學思想上,希臘波斯戰(zhàn)爭歷史視野廣闊,有通史的規(guī)模,材料豐富,有較強的客觀主義態(tài)度和求實主義批判精神,歌頌民主自由和道 德,文筆華美,是世界上第一部文
4、化史著作。希羅多德是西方文化史學的奠基者,被稱為 西方“史學之父”,對后世西方史學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二、修昔底德(BC456- BC396約公元前455年出生于雅典一個顯貴家庭,父親是富有的農(nóng)民。修昔底德在希臘先進 文化中長大,學習過哲學、修辭學。公元前424年被選為十將軍委員會成員,后因通敵嫌 疑被放逐在外達20年,戰(zhàn)爭結束后歸國。其代表作是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史,共8卷。分 別記錄了戰(zhàn)爭進行的各個年頭,一直寫到雅典海軍遠征西西里島全軍覆沒以及后來的戰(zhàn)況。修昔底德秉持理智科學的態(tài)度,歌頌民主制度和法治精神,較為深刻地揭示了歷史事件的 因果聯(lián)系,文筆簡潔,敘述生動,并附有大量演說詞,開創(chuàng)了西方傳統(tǒng)史
5、學一一政治軍事 史的先河。他求真的精神和記載政治史為主要內(nèi)容的編寫體例,成為西方史學家長期效法 的傳統(tǒng),對后世影響深遠。、色諾芬(BC43BC350公元前430年出生于雅典富豪家庭,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學生,柏拉圖的同學。在政 治上反對學科 產(chǎn)生了重分的雅典的民主制度,推崇斯巴達的貴族體制。后來投向斯巴達與雅典為敵,公元前394年被公民大會審判終身放逐,后被解除。色諾芬是一位多產(chǎn)作家,作品有希臘史,共7卷,記載了公元前411年到363年的希臘歷史;遠征記介紹了遠征軍路途上的風土 人情,是早年軍事冒險回憶錄。居魯士的教育是為居魯士歌功頌德的作品,他認為統(tǒng)治 者應該正直、聰明,應該培養(yǎng)哲人王者;斯巴
6、達政體論極力頌揚斯巴達的寡頭政治;還 有回憶蘇格拉底、經(jīng)濟論、論稅收等。色諾芬與修昔底德、希羅多德并稱為“古 希臘三大史家”,他富有文采,對史實的敘述簡潔典雅,描寫人物逼真動人,頗具感染力, 不失為著名的歷史學家。四、蒂特李維(BC59-AD17公元前59年生于意大利北部帕多瓦一個貴族家庭,系統(tǒng)學習過哲學、文學等。公元前29年,他來到羅馬,通過閱讀前人的歷史著作來獲得歷史知識。公元8年,擔任奧古斯都大尉孫子克勞狄的家庭教師,代表作羅馬建城以來的歷史,共142卷,保留至今的有35卷,記載了從羅馬誕生后的王政時代一直寫到羅馬共和國中后期的歷史。羅馬史首創(chuàng)了通史體例,較公允的評價了歷史人物,宣揚愛國
7、主義,重視歷史垂訓的作用,文辭華 美,描寫逼真。但李維迷信宗教,是民族沙文主義者,且過分注重文學描寫,最后因辭害 人,喪失歷史的真實性。李維被稱為最偉大的羅馬帝國史學家,并獲得了羅馬三大史家之 一的桂冠,其著作史料價值很高,對羅馬早期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五、塔西佗(AD55-120)塔西佗生于公元55年,其家族世代為官,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學過法學、哲學, 修辭學和演說術。因為婚姻關系,在政治上步步高升,官至執(zhí)政官和外省總督。代表作是關于演說家的對話論,討論了羅馬文風的演變,二是歷史共12卷,敘述了公元68年到98年的羅馬史,其三是編年史敘述了公元14年到68年的羅馬史,共16卷;其
8、 四是為其岳父寫成了阿古利可拉傳,其五是日耳曼尼亞志,介紹了日耳曼人的起源 及相關情況。其作品文筆簡潔,邏輯性強,思想反對暴政而歌頌共和,并痛恨暴君。塔西 佗在羅馬史上的地位十分崇高,其著作有很高的史料價值,作為史學家的聲譽和在史學上 的成就都是不可動搖的。六、波里比阿(BC20BC120波里比阿,希臘中部麥加羅城人,生活在羅馬軍隊東征西討的年代。第三次馬其頓戰(zhàn) 爭時出任希臘聯(lián)軍騎兵長官,在公元前168年比特納戰(zhàn)爭失利后被送往羅馬當人質(zhì)。公元 前151年獲赦,重返羅馬。代表作是通史(亦稱羅馬史)共40卷,保存至今的只有 前十五卷。介紹了以布涅戰(zhàn)爭為線索的地中海各地區(qū)歷史。波里比阿具有世界通史的
9、眼光,一絲不茍的精神,強調(diào)獨立思考,不輕信前人。提出史學家應具備擁有政治、外交、軍事 經(jīng)驗的人來寫,因此稱為“歷史學家中的歷史學家”,其合理的史學理論和方法,對后世影 響很大。七、普魯塔克(約26-120年)古希臘歷史學家,希臘中部查羅尼亞人。生平著述宏富,相傳有277種之多。作品保 存下來的有兩部,即傳記集和道德論集。有名的是傳記集共收集50篇希臘羅 馬名人傳記,其中46篇二人合傳(作者以類相從,一個希臘名人配以一個羅馬名人,稱之 為“合傳”),根據(jù)人物性質(zhì)相同,一個希臘與一個羅馬人物搭配,描寫人物生動,擅長刻 畫歷史人物,具有極高文學、史料價值,對后世歐洲文學藝術影響極大,比如莎士比亞等,
10、普魯塔克開創(chuàng)了傳記歷史先河和比較史學的先河。第二章 簡答題: 一、簡述中世紀西歐史學的特征:1.中世紀的史學家主要由教士和僧侶組成?;浇淌穼W的真正奠基人是攸西比烏斯, 多產(chǎn)的歷史學家,凱撒里亞城的主教,最博學的基督主教之一。而中世紀著名史學家奧古斯丁也于公元389年皈依基督教,還擔任希波城的主教;還有格雷戈里也是著名的史學家。2.神話、神跡和傳說充斥于史學著作中。基督史學的初創(chuàng)者之一阿非加納斯的代表作編 年史主要敘述的是關于上帝的神話,耶穌的傳說和教會的發(fā)展,格雷戈里的法蘭克人 也是從上帝創(chuàng)一位世開始寫起的。3.歷史著作的主要形式是“年代記”和“編年史”。從史學類型看,中世紀史學數(shù)量最大 的
11、無疑是年代記和編年史,對于歷史事件按照年代順序進行編排,而對于大事件沒有詳細 的敘述,顯得比較枯燥。比如阿非加納斯的編年史。4.世俗史學雖然存在,但被籠罩上厚厚的神學色彩。中世紀,基督教神學占有絕對的統(tǒng)治 地位,一切自然和社會科學成為神學的婢女,神學、教會、教學擁有至高地位,史家寫作 的唯一目的是為宗教服務,此時的史學只是“半歷史”。名詞解釋:一、奧古斯?。ˋD354-430)基督教史學的最高權威,同時是基督教史學的集大成者,是西方歷史哲學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 生于北非,接受過羅馬式的教育,先后學習過拉丁文,算術,文法,演說等,公元375年結束學業(yè)擔任修辭學教師,389年正式皈依基督教,396年擔任
12、希波城的主教,直至逝世。 他用柏拉圖的唯心主義思想改造基督教,開創(chuàng)了基督教神學的“柏拉圖一奧古斯丁主義”,是基督教神學的早期表現(xiàn)形式。他被稱為“偉大的教父”、“上帝的圣者”。代表作是懺悔 錄和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是西方歷史上第一部哲學類書籍。他的史學思想是:人 類的一切存在形式都來自上帝,上帝主宰人類一切;善惡二元斗爭論;采用兩種人類歷史 分期法,即按照時間分和年齡分。奧古斯丁對中世紀宗教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其上帝之城和懺悔錄中蘊含的史料價值和歷史哲學思想對整個中世紀的史學都有很大作用。二、都爾主教格雷戈里(約AD539- 594)中世紀著名的基督教史學家之一。生于一個富裕的羅馬貴族家庭,曾任都爾城
13、主教,學識淵博。格雷戈里遵循奧古斯丁的善惡二元論,將歷史著作當做對惡勢力的斗爭,顯示 了他對基督的虔誠。著作法蘭克人史,是中世紀最著名的史著,從上帝創(chuàng)世紀開始寫起, 歷經(jīng)法蘭克人入侵高盧,到最后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情況。第一卷有一半內(nèi)容轉述圣經(jīng)中的 內(nèi)容,后半部分敘述基督教前期的故事。第二卷后記載法蘭克人的歷史,三至十卷全面記 載法蘭克人的政、經(jīng)、軍、宗、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歷史,其中第五到十卷因為作者親身經(jīng) 歷,所以最可靠。該作品材料豐富,內(nèi)容詳實,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因此可以對法蘭克 國家早期歷史有更多地了解,為后世研究法蘭克歷史提供了條件。、馬可波羅(1254-1324年)出生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
14、,1271年,21歲時隨父親來到中國,并且受到忽必烈寵愛, 供職元朝, 在中國停留17年后回到威尼斯。 后來從軍被俘, 在獄中將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 聞講給羅思蔕謙,羅思蔕謙因此而寫成馬可波羅游記,游記基本上以馬可波羅的歷程 為順序。該書的問世大體奠定了西方“游記漢學”的基礎,除此之外,對民間風俗的記載 也使他具有文化史的價值,尤其是人們較少注意和了解的中亞國家,其史學價值也更為重 要。這本書也對歐洲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開拓了歐洲人的眼界,更是極大地促進了歐洲人的 貪欲,因此,這部作品影響巨大,被翻譯為多種文字在世界廣泛流傳。四、普羅柯比(500- 565年)出生巴勒斯坦的凱撒里亞的貴族家庭, 受到
15、良好的教育,是中世紀最杰出的歷史學家, 尤其熟悉古典歷史學。查士丁尼時期,來到君士坦丁堡,受到貝利撒器重,在以后15年一直擔任其記室,跟隨其親身經(jīng)歷了許多戰(zhàn)爭。其主要作品有查士丁尼戰(zhàn)爭史、論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筑秘史。在查士丁尼戰(zhàn)爭史中,作者詳細記述了查士丁尼的武力征 討、用兵經(jīng)過,以異乎尋常的描繪才能,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直錄,為后人提供了可貴的第 一手史料。但作者也頌揚查士丁尼和貝利撒,對一切起義和蠻族充滿歧視。除此之外,作 品中的很多事件都是真實可靠的。論查士丁尼時代的建筑主要記述了查士丁尼時期各種 建筑的修建,如神廟,會議室等,對查士丁尼充滿了奉承。秘史則與前兩部不同,是查士丁尼的丑聞史,揭露
16、其宮廷生活,對下層民眾充滿同情。普羅柯比是拜占庭史學的卓越 代表,其史著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查士丁尼時代的生動歷史畫卷,并且繼承了西方古典史學 的傳統(tǒng)。第三章一、簡述文藝復興的時代背景和人文主義的主要特征文藝復興時代背景:1.社會條件:第一、歐洲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的發(fā)展是文藝復興的先決條件。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是反 教會政治運動在社會領域的體現(xiàn),意大利位于地中海,自古工商業(yè)發(fā)達,新興資產(chǎn)階級為 自由發(fā)展和封建階級產(chǎn)生矛盾,要求打破封建束縛。第二、在階級問題上,意大利最早具有產(chǎn)生人文主義的條件,當時的意大利有很多先 進城市共和國,比如威尼斯、米蘭等,十字軍東征后,意大利商人完全排擠了拜占庭和阿 拉伯商人在
17、東方貿(mào)易中的作用,這就使這些共和國更具資產(chǎn)階級專政性質(zhì),為了維護既得 利益,開始反封建運動。第三、文化上文藝復興的出現(xiàn)和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有直接關系。1453年拜占庭帝國滅亡后,大量的羅馬藝術文化作品運往意大利,大批學者逃到意大利,促進了對古羅馬 文化的研究。新興資產(chǎn)階級用古典文化改造資產(chǎn)階級文化,正是打著文藝復興的旗號反對 封建主義;最后,教會是當時西歐最大的封建主,在西歐各國都占有大量地產(chǎn),是封建勢力的總 代表。同時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處于“萬流歸宗”的地位,它為封建制度蒙上了一層神 圣的光環(huán),壟斷了文化、教育,還給封建制度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這一切都使得新興 資產(chǎn)階級將矛頭對準基督教
18、會。2.思想武器-人文主義第一,用人性反對神性;主張以人為中心,反對以神為中心。第二,提倡個性解放,反對禁欲主義。第三,提出理性主義,反對蒙昧主義。第四,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jù)。人文主義主要特征:1.古典人本史觀的復歸。中世紀神本史觀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以基督歷史和教會歷史為主,文 藝復興的人文主義史家將歷史回歸到人的本身,是一次質(zhì)的飛躍。2.歷史學研究世俗化。中世紀的歷史學家基本是教會人士, 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史家 不再是僧侶,而是世俗人士。3.對古典史著過分推崇,缺少分析和批判的態(tài)度,抄襲嚴重,缺少自己的觀點。4.人文主義史學注重史學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意大利當時處于分裂時期,人文史著多
19、以地 方史出現(xiàn),很少將意大利整體歷史熔于一爐,多為民族史和地方史。名詞解釋:一、馬基雅維利(1469-1527)近代早期意大利的思想家、政治家,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的奠基人。出身于佛羅倫薩沒落 貴族家庭。他的第一目標是政治,其他都是為政治服務,對羅馬文化尤其是羅馬政治興趣 很大,1494年起義推翻了美第奇家族的獨裁統(tǒng)治后, 擔任外交職務14年。其代表作有論 蒂特李維的統(tǒng)一前十書,是其讀李維作品的感悟,側重抒發(fā)他的政治理想和講羅馬古史; 另一政治著作君主論使其享譽后世,獲得“政治學之父”的稱號,是對意大利政治經(jīng) 驗的總結,肯定共和制,希望有一位專制君主出現(xiàn),統(tǒng)一意大利。另一代表作是史學價值 最大的是佛
20、羅倫薩史,共8卷。是以政治史為主題的代表作,是文藝復興的典范之作。 馬基雅維利認為君主維護統(tǒng)治可以沒有道德標準,不分是非,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種思 想被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同時他堅持歷史研究的目的在于為政治家提供經(jīng)驗教訓,以利 于政治的實施。史學與政治的結合在其身上體現(xiàn)得較為突出,為后人樹立了一個完美而有 效的典型。二、奎普亞狄尼(1483-1540)意大利歷史學家、政治家,是美第奇家族復興時候在政治上的重要人物,曾擔任教皇 國屬下的兩個行省的總督。代表作佛羅倫薩史,時間從1378年教會的分裂寫到意大利 戰(zhàn)爭早期的1509年比薩被圍,對美第奇家族在佛羅倫薩的獨裁統(tǒng)治進行了詳細的記載,本書著重于
21、政治史,探索形成困境的原因和擺脫困境的方法,可惜未寫完。另一代表作意 大利史共20卷,從1494年法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至1534年羅馬教皇保羅三世去世, 第一次打破了城邦的界限,融于一體,在意大利史學史上是一個里程碑,同時還敘述了同 時期與意大利有關的國家。他善于分析史料,認為歷史學家不在于編寫歷史故事,而在于 將歷史事件總結歸納他們的因果關系,奎普亞狄尼的文筆優(yōu)美,分析精辟,與馬基雅維利 代表了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史學的最高峰。他將意大利視為一個整體的概念進行敘述的方 法,對后世影響很大。、布魯尼(1369-1444年)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歷史學家,被稱為第一個人文主義史學家和第一個具有古典
22、水 準的人文歷史學家。出生于佛羅倫薩附近的阿雷佐城,曾系統(tǒng)學過希臘文,既懂希臘文, 也懂拉丁文,他還是經(jīng)驗豐富的政治家。他的作品有佛羅倫薩史亞里士多德傳但丁傳等。最出名的是佛羅倫薩史。這部作品將佛羅倫薩城邦的發(fā)展過程做了詳細描述, 更是開創(chuàng)了佛羅倫薩人寫佛羅倫薩史的先河。布魯尼的作品具有人本史觀,以政治史為主 題,求真求實的精神和歷史實用價值的特點。因此,布魯尼是人文主義史學的杰出代表。 第四一五章 一、啟蒙運動的時代背景及其特征 背景:第一,教的歷史。啟蒙運動中歷史研究包括了人類的全部活動,啟蒙思想家認識到歷史是一門綜 合性的學科。但這種觀點不是主流。政治上,18世紀的法國正處于封建社會的崩
23、潰時期,此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暴露無遺。經(jīng)濟上,18世紀的法國雖然仍然是封建農(nóng)業(yè)國, 但資本主義經(jīng)濟已經(jīng)有了相當 程度的發(fā)展。思想淵源上,繼承了文藝復興以來,特別是17世紀英國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思想, 把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運動推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此外,它還與中國文化 的影響有密切的關系(與中國儒家文化有關系:16世紀開始,傳教士來到中國, 通過著述、翻譯的方式帶到西方)。理性主義史學的特征:第一,史學研究的領域得到擴大。在古代和中世紀主要是記載政治、外交、戰(zhàn)爭和宗封建制度的腐朽性以及由第二,第三,第二、歷史學家具有理性主義的態(tài)度。中世紀史學家也有理性,不過是宗教理性主義。 第三、歷史學家們認識到
24、歷史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古代與中世紀歷史學家往往抱有歷 史倒退論和歷史循環(huán)論的觀點,普遍認為今不如昔。第四、資產(chǎn)階級的思想家們致力于用歷史為資產(chǎn)階級政治服務。以前的歷史學家要么 為封建主要么為神學服務,僅有部分代表資產(chǎn)階級利益,直到啟蒙運動之后才有了純粹的 資產(chǎn)階級歷史學家。名詞解釋一、伏爾泰(16941778)法國啟蒙時代著名史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啟蒙運動的泰斗,公認的領袖和導師,被稱為“法蘭西思想之父”,理性主義歷史學派的奠基人。1694年生于巴黎,1726年因諷刺封建權貴在英國避難,詳盡考察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其在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反對封建, 他最光輝的思想是對宗教采取寬容政策。代表作有瑞
25、典國王查理十二世,寫于1731年,記述北歐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一生的事跡。路易十四時代確立其名垂青史的地位,書中敘 述了路易十四時期法國的政治狀況,更多的是文學方面的成就,是啟蒙運動一大佳作,被 認為是近代歷史編纂學的開山之作。還有就是論民族的風俗和精神、彼得大帝時代的俄國史、哲學辭典等。伏爾泰是啟蒙運動中的全才,他反封建、反教會、追崇科學, 同時他也是近代第一個具有世界眼光的哲學家、史學家,沒有民族偏見,推崇儒家文化, 不愧為啟蒙運動的泰斗。二、愛德華吉本(17371794)不僅是十八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歷史學家,也是啟蒙時代西方史家的杰出代表,近代資 產(chǎn)階級史學的權威之一。1737年生于英國一個資
26、產(chǎn)階級家庭,1752年進入牛津大學,一年 后退學,1761年發(fā)表讀書札記,學術界轟動,后又到意大利。歷經(jīng)20年完成巨作羅 馬帝國衰亡史,它以基督教與蠻族的勝利為主題,主旨明確,結構嚴密。全書共71章, 主要敘述了羅馬帝國歷史。作品繼承和發(fā)揚了古代史學家們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善于利用前人的 研究成果,善于綜合概括,敘事生動,文采優(yōu)美,否定了基督教在史上的積極作用,抨擊 基督教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是一部體大思精的通史之作,是傳統(tǒng)史學的實踐者,但是 他以政治史為主,忽視了下層人民和經(jīng)濟文化史。盡管如此,他仍是繼希羅多德、修昔底德、馬基雅維利之后西方史學界又一杰出代表。、德意志史料集成德意志史料集成是近代德
27、國史學發(fā)展的重要成果,他的編制要歸功于斯泰因、佩爾 茲和威茨,成果的取得與當時德國政治密切相關。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德國處于分裂狀態(tài),核心問題是統(tǒng)一。因此,這一時期的歷史學家認為歷史是喚起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 因此德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斯泰因在1819年成立了 “德意志歷史學會”,來收集整理中 世紀的德意志保存下來的各種史料,1823年佩爾茲受任組織此工作,編集為德意志史料 集成。該著作共收集了6世紀到15世紀德意志公眾文獻和史料,分為5類,每個類別都 有專門的學者來編寫,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要記載其出處,校正其語句。1874年威茨接手主編工作,到1925年才完成作品,共出版了126卷。德意
28、志史料集成是近代德國史學 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為研究德國史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文獻,促進了德國史學的發(fā)展。一、普魯士學派普魯士學派是為普魯士王國的擴張政策、戰(zhàn)爭政策和德意志統(tǒng)一服務的史學流派。列 寧稱之為“容克地主和大資產(chǎn)階級的憲警史學”,其奠基人是達爾曼,代表有德羅伊生、特 萊契克等。其中,德羅伊生的普魯士政策史共40卷,用歷史證明了只有普魯士才能擔當民族統(tǒng)一的大任,充滿了民族沙文主義和大日耳曼思想。而特萊契克的十九世紀德意 志史則公開叫囂戰(zhàn)爭,認為國家就是為了進攻性和防御性戰(zhàn)爭建立的,其思想將德意志 一步步推向戰(zhàn)爭。普魯士學派的史學思想是為了德意志的政治服務,強烈的愛國主義是該 學派反應出來的
29、普遍情緒,但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歪曲史實,就應該受到譴責。二、喬治格羅特(17941871)祖籍德國,生于英國一個加爾文交的家庭。中學畢業(yè)后到銀行見習,立志從事文學和 史學創(chuàng)作。1817年他結識了邊沁、約翰穆勒等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史學家。他們都是功利主義 思想的推崇者,主張用民主主義改革英國政治,對喬治影響很大。1831年,喬治格羅特發(fā)表議會改革芻議,1832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841年退出政壇,1862年與約翰穆勒 創(chuàng)建倫敦大學,后改名為倫敦學院。1868年任學院院長。他的巨著希臘史,記述了從 希臘神話到亞歷山大東征。極力頌揚希臘民主政治,希望英國能實行民主政治。喬治格 羅特堅持歷史記載實事求是,要
30、有文獻依據(jù),秉承理性主義史家思想,在19世紀史學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的作品忽略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著重描述政治的不足,且作品比較過時。三、約翰格林(18371883)是牛津?qū)W派的主要成員,1837年出生,就讀于牛津大學,終身致力于史學創(chuàng)作。擔任 過牧師,在貧民窟中傳教,深知下層人民的愿望。1869年任任蘭博斯圖書館館長,在此期間多方收集資料,完成其代表作英國人民簡史,此作品打破了史學傳統(tǒng)拋棄了歷史上顯 赫人物事跡,著重寫人民群眾的歷史,對英吉利民族文化和普通人民的生活不厭其煩地記 載,引起了知識界的轟動,被翻譯成幾乎所有的歐洲文字廣泛流傳,后來又于1880年完成人民英國史,更為詳盡。格林的史學思
31、想著重于下層人民的生活,使人民在英國歷史上 得到了應有的地位,被很多歷史學家所沿用,他也被稱為19世紀英國史學的一位典范,是真正的人民史學家。四、評修奧多蒙森的史學成就修奧多蒙森(18171903年)出生于德國西北部的石勒蘇益格。早年在基爾大學主 修法律和古代語言學,廣泛涉獵古代史各個領域,尤其精通考古學和羅馬史,是19世紀德國最杰出的歷史學家,他以研究羅馬而聞名于世,被稱為“史學奇才”,其代表作為羅馬史、羅馬貨幣史、羅馬法制史、拉丁文銘刻集成。羅馬史奠定了蒙森的大師地位,羅馬史共5卷,從遠古時代寫到羅馬共和國的 結束。他具有歷史批判精神,還是個文章高手,蒙森的著作在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完成,可
32、信度極高,為近代史的研究開辟了新的途徑,即通過原始資料,尤其是用考古資料來寫人 類早期的歷史。他認為,羅馬早期歷史最可靠的是考古物品,如錢幣、工藝品、銘刻,其 可信度超過了尼伯爾和蘭克。此作品被當作政治史來寫,目的是用羅馬的政事來影射19世 紀德意志的政事,希望德意志出現(xiàn)如同愷撒一樣的人物來完成統(tǒng)一。羅馬史沒有第4卷。1885年發(fā)表了第5卷,以地方事務為主,更是一篇巨作,視野廣闊,引用冷僻,用很少有 人知道的史料來說明羅馬人統(tǒng)治的各種手段和方式,有人將第5卷看做是單獨的作品,叫“羅馬各行省的歷史”,這一作品很快便傳遍歐洲,成為這一領域的權威之作,并于190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歷史學家中
33、諾貝爾獎的唯一一人,蒙森的史才在19世紀下半 葉已讓很多史學家望塵莫及。羅馬貨幣史是蒙森研究古錢幣的代表性成果。他吸取艾克爾和博爾格西的成果,糾正了前人許多錯誤,從歷史發(fā)展的角度分析古羅馬貨幣制度的發(fā)展演變歷程、古羅馬貨 幣的流通和使用狀況、古羅馬的鑄幣權以及由此引發(fā)的金融貿(mào)易和財政問題等,將古羅馬 貨幣研究與歷史研究結合起來,為古錢幣研究提供了大量的信息。羅馬法制史將羅馬法的精神演變介紹的很清楚,在研究羅馬法律方面也是一個典 范,羅曰魯馬貨幣史將錢幣學置于歷史學基礎上,一方面奠定了錢幣學研究的歷史學基礎,另一方面又利用貨幣豐富了歷史學研究的資料來源。1858年開始準備拉丁文銘刻集成,收集各種
34、銘刻13萬篇,進行注釋,語義匯編成 冊,歷時20年,為后人研究羅馬史提供了極大方便。蒙森具有卓越的史才,文筆優(yōu)美,成為19世紀歐洲史學界的一顆明星,它在許多方面 都是當時西方史學的代表,他的治學和為人態(tài)度都值得稱道。五、北派史學美國的北派史學是南北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的一個史學派別,在南北戰(zhàn)爭后的美國史學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北方工業(yè)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用資產(chǎn)階級的民主主義思想來看待史學, 揭露了黑人奴隸制度的罪惡。北派史學的先驅(qū)是賀拉斯.格里利,重要代表還有約翰德拉 伯等。其中,賀拉斯的美國之沖突共2卷,就認為美國黑奴制度違反美國憲法中的天 賦人權和自由平等,呼吁北方的勝利。而約翰德拉伯的美國南北戰(zhàn)
35、爭史,則直接痛斥黑奴制度的慘無人道,頌揚林肯政府。美國的北派史學認為北方是自由進步的,南方則是 專制反動的,肯定了黑奴軍團在南北戰(zhàn)爭中的作用,同時,北派史學對南北戰(zhàn)爭的敘述, 為后世研究南北戰(zhàn)爭提供了條件。六、邊疆學派邊疆學派是地理環(huán)境決定論的一種,其創(chuàng)始人是腓特烈.特納,曾于約翰.霍普金斯大 學就讀,與威爾遜是同學,1893年在美國歷史學會年會發(fā)表邊疆在美國歷史發(fā)展中的重 大意義,標志著邊疆學派的誕生,對美國歷史作出了新的解釋:美國歷史是逐步向西殖民 的歷史,西部土地逐漸被占用,為美國歷史提供了新的說明。認為19世紀的西部邊疆是不固定的,隨時都在變動,人們不滿自己的職業(yè)可以向西移民,這樣使得
36、美國社會處于流動 狀態(tài),民主制度、個人主義和民族主義都在邊疆流動中形成的,否認美國的文化來自歐洲 和東部。1906年他又出版新西部的興起,系統(tǒng)強調(diào)了邊疆理論。邊疆學派夸大并片面 強調(diào)了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作用,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不正確的,同時還存在非常狹隘的 地方主義特征。第六章一、當代新史學的特征是什么?第一、新史學的最基本特征是史學領域的增大, 打破傳統(tǒng)史學的以政治史為主的局限。 主張擴大歷史研究的范圍,歷史應當包括人類全部活動。西方出現(xiàn)了了完全改變傳統(tǒng)的史 學面貌,新史學蓬勃興起,代表有英國的湯因比歷史研究共12卷,完全突破了政治史的局限性,詳列了人類歷史上曾出現(xiàn)的26種文明,將東方文明與
37、西方文明納入同等重要的 地位,打破歐洲中心論。第二、反對傳統(tǒng)的精英史觀,他們認為史學范圍包括了人類的一切,并認為歷史無界 限。20世紀60年代,新史學成為歷史研究的主流,后來興起的“自下而上的史學”更是 打破傳統(tǒng),在美國費城火熱,如勞工史,黑人史,婦女兒童史等。第三,方法論上,借鑒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概念,采用跨學科的研究方 法。主張歷史的研究不可單一化,必須借鑒其他學科的方法,以補充自己的不足,達到完善的 目的?!皻v史是關于人在社會環(huán)境條件下發(fā)展的記錄?!钡谒模J識論上,反對傳統(tǒng)史學的“純粹”客觀主義。認為歷史具有教育作用,并且 應該對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人物進行評價,但并不否認歷史
38、的客觀性。二、評蘭克學派蘭克學派指的是以蘭克為創(chuàng)始人的學派,蘭克是19世紀西方影響力最大的歷史學家,早年對史學就有很高的感悟,知識淵博,代表作有塞爾維亞革命史、教皇史、世界通史等,同時它被稱為“以客觀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來研究歷史的第一人”。他在柏林大學主 持歷史學講座達46年。 首創(chuàng)了可米納爾教學法, 用辦研究班的方法培養(yǎng)人才, 出現(xiàn)了大批 著名的史學家。蘭克與他的弟子們組成了一個陣容龐大的史學派別一蘭克學派,標榜史學 研究中的純粹客觀主義史學方法和科學方法。蘭克學派的史學思想影響了一個世紀的西方史學,其觀點如下:第一,“客觀主義”和“科學方法”,客觀主義態(tài)度就是研究歷史“如其實在所發(fā)生的 情形一
39、樣”,必須保持超然物外,不偏不移的純粹客觀態(tài)度,不可對歷史人物或者事件進行 評價,歷史唯一的任務是弄清真相,堅決反對歷史的教育作用,認為以往的歷史作品只是 政治宣傳品;第二,史料高于一切,歷史學家必須掌握第一手的歷史材料,寫出公正無私的歷史, 讓史料本身來說話,“歷史學即史料學”;第三,否定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性,否定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歷史學家不應該作理 論的概括,反對歷史哲學,認為不可能通過研究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第四,將歷史歸結于帝王將相的活動,歷史即顯貴人物或者社會精英的活動,否定人 民群眾的作用;第五,神秘主義的宗教史觀,拋棄了理性主義,宣揚中世紀神秘主義宗教觀,“一部歷史就證明了神靈的存在”。蘭克學派是西方最著名的史學派別,他們標榜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石油降價協(xié)議書
- 2025年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雞兔同籠)解題思路拓展訓練卷
- 火災應急預案培訓小結(3篇)
- 船舶火災救援應急預案(3篇)
- 電氣火災應急預案學習(3篇)
- 種植水稻協(xié)議書
- 社保返還協(xié)議書
- 珠寶維修協(xié)議書
- 生態(tài)安全協(xié)議書
- 甲方違法協(xié)議書
-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信號與系統(tǒng)》2020-2021學年期末考試試卷
- 民用爆炸物品倉庫管理規(guī)定培訓課件
- 康復醫(yī)學科作業(yè)治療技術操作規(guī)范2023版
- 活動安保應急預案
-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實驗題02 壓力壓強實驗(含答案詳解)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智慧樹知到課后章節(jié)答案2023年下寧波大學
- 肝硬化病人的護理練習題
- 一文讀懂-特魯索綜合征病例、影像、診斷、治療
- CW6163B萬能臥式車床的控制線路圖解
- 貴州省情學習通超星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小學隨班就讀學生教育隨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