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練習教師版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1.gif)
![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練習教師版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2.gif)
![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練習教師版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3.gif)
![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練習教師版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4.gif)
![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練習教師版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6/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f373679-1797-4e36-a663-4b977a95a31b5.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諫太宗十思疏答司馬諫議書、夯實基礎(chǔ)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殷:深。膏澤:施加恩惠。A.永保無疆之休.休:喜慶、福祿。B.夫在恩憂C.則思謙沖,以自牧 沖:前進,進取。D.以苜笠斯民解析C項,沖:謙虛。答案C2 .下列句子中,加點虛詞的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B.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C.源不深而.望流之遠D.雖董之以嚴刑批大郤,導大霰,因其固然盤庚不為怨者故改其度度義而后動欲出力助上以抗之解析A項,介詞,因為/介詞,依,出項,代詞,它(他)的;c項,連詞,表轉(zhuǎn)折,卻/連詞,表承接。項,介詞,用/ 連詞,來。答案B3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
2、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屬于同一類的一項是()左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必固其根本 則思知止以安.人 如日今日當一切不事,事 則思江海下,百川 則思虛,心以納下 然恭而不心服弘茲九德A.B. C.D.畫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樂。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穩(wěn)固。安,形容詞的 使動用法,使安寧。事,名詞用作動詞,辦事。下,名詞用作動詞,居于之下。虛,形 容詞的使動用法,使謙虛。貌,名詞作狀語,在表面上。弘,形容詞用作動詞,光大。答案|b4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傲物則骨肉為行路.B.則思知足 以自戒C.則思三驅(qū)以為.度D.則眾何為而不洶洶I.然解析|A項,古義,路人;今義,走
3、路。C項,古義,把當作;今義,認為。D項,古義,大吵大鬧;今義, 形容波濤的聲音,形容聲勢盛大的樣子(多含貶義),形容爭論的聲音或紛擾的樣子。答案B5 .下列句子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句:雖董之以嚴刑A.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JIB.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D.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麗T|A項,省略句;C項,定語后置句;D項,判斷句。B項和例句都是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答案B6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諫太宗十思疏開頭 :,;,”運用 兩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來推理 ,引出正題,淺顯易懂。(2)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勸誡皇帝要不驕不躁,恪守職分,虛懷若谷,從
4、諫如流的句子是(3)諫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提出 十思”,其中勸皇帝不要放任縱欲的句子是(4)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對司馬光在來信中給自己因推行變法而冠以拒諫”罪名加以反駁的句子是“,,答司馬諫議書中,:,",直接點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畫注意題干提供的提示性信息。客闋(1)臣聞求木之長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遠者 必浚其泉源 (2)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 懼 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 (3)樂盤游則思三驅(qū)以為度 (4)辟邪說難壬人不為拒諫 (5)而議事每不 合所操之術(shù)多異故也二、課外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題。臣聞賢圣之君,博觀終始,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孝文,皇帝居霸陵,顧謂群
5、臣日:“嗟乎!以北 山石為槨,,豈可動哉! ”張釋之進日:“使其中有可欲,雖錮南山猶有隙;使其中無可欲,雖無石槨,又 何戚焉?”夫死者無終極,而國家有廢興,故釋之之言,為無窮計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墳。 易日:“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樹,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惫讟≈?,自黃帝始。黃帝葬于橋山,堯葬濟陰,丘瓏皆小,葬具甚微。文、武、周公葬于畢 ,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宮祈年館 下。此圣帝明王賢君智士遠覽獨慮無窮之計也。逮至吳王闔閭,違禮厚葬,十有余年,越人發(fā)之。奉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天下苦 ,- nii-nii*.-11.
6、11* r,<1,1一 r i- i - u - ill ., iniri - ri其役而反之,驪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萬之師至其下矣。項籍燔其宮室營宇,往者咸見發(fā)掘。其后牧兒亡羊,羊入其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臧槨。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數(shù)年之間,外 被項籍之災,內(nèi)離牧豎之禍,豈不哀哉!是故德彌厚者葬彌薄,知愈深者葬愈微。無德寡知 ,其葬愈厚 丘隴彌高,宮廟甚麗,發(fā)掘必速。由是觀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兇,昭然可見矣。陛下即位,躬親節(jié)儉,始營初陵,其制約小,天下莫不稱賢明。及徙昌陵,增婢為高,積土為山,發(fā)民墳墓,積以萬數(shù),營起邑 居,期日迫為,功費大萬百余。死者恨于下 ,生者愁于
7、上,怨氣感動陰陽,因之以饑僮,物故流離以十 萬數(shù),臣甚憎焉。陛下慈仁篤美甚厚 ,聰明疏達蓋世,宜弘漢家之德,崇劉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 而顧與暴秦亂君競為奢侈,比方丘隴,違賢知之心,亡萬世之安,臣竊為陛下羞 之。孝文皇帝去墳薄 葬,以儉安神,可以為則;秦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為戒。初陵之模,宜從公卿大臣之議|,以息 眾庶。(選自漢書楚元王傳,有刪改)1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 B.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
8、金為鳧雁/ C.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 D.秦始皇帝葬于驪山/之阿下錮三泉/上崇山墳/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水銀為江海/黃金為鳧雁/ 而|根據(jù)句中的重點實詞、虛詞 ,在理解句子大意的基礎(chǔ)上斷句。答案C2 .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孝文”是皇帝謚號,漢倡導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謚號都有個孝字。B.槨”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從周朝開始,槨成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C.陛下”是下屬與帝王面對面時對皇帝的敬稱,類似的稱呼還有皇帝、皇上等。D.古代對老百姓的稱呼帶有一定的等級觀念。席”就是
9、對百姓的一種稱呼。四匚|C項中 類似的稱呼還有皇帝、皇上 ”說法不當,皇帝”是下屬未與帝王面對面時對帝王的稱呼。|KC3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張釋之向漢文帝進言: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覬覦,即使陵寢修建得十分堅實,終會被人盜挖開。文帝明 白了這個道理,最終薄葬。B.吳王闔閭違背禮制,實行厚葬;秦始皇大建陵墓,山墳高聳,陪葬豐厚。但沒過多長時間 他們的陵墓 或被人挖掘,或遭人破壞,可悲可嘆。C.文、武、周公、秦穆公,為長久計,實行薄葬,他們都是道德高尚的智者;那些奢靡厚葬的人,實際上 都是無德寡知者。D.王侯喪葬之事,關(guān)乎人心向背、天下安危,儉則吉,奢則兇。
10、因此,作者在文末勸說成帝弘揚古帝先人 的美德,簡儉薄葬。尤A項,假如有的王陵被人覬覦,即使陵寢修建得十分堅實,終會被人盜挖開”不是文帝最終薄葬的 理由。i!T|A4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陛下即位,躬親節(jié)儉,始營初陵,其制約小。(2)孝文皇帝去墳,以儉安神,可以為則。畫(1)句中的重點詞,躬親“始“制“約”;(2)句中的重點詞 去“墳“神"則”以及省略句的句式。參考答案|(1)陛下即位之后,親自踐行節(jié)儉之風,最初修建陵寢,那規(guī)模限定很小。(2)孝文皇帝不起墳,實行薄葬,用節(jié)儉安定神明,可以作為您的準則。參考譯文|我聽說圣賢的君王,廣泛觀察事物的始終,深入
11、地了解事物白本身和情理 ,這就能是非分 明。孝文帝站在霸陵上,回頭對群臣說:唉!用北山的山石作為棺槨,哪里能動得了??!”張釋之進言4說:假使棺槨中有讓人想要的,即使用金屬溶液填塞南山還是會有空隙;假使棺槨中沒有讓人想要的,即使沒有巨石做成的棺槨,又有什么擔憂的呢?”死去的人沒有終點,而國家卻有興亡,所以張釋之的話 是保證國家千秋萬代的計劃啊。孝文帝明白了,于是選擇薄葬,不修建如山般高峻的陵寢。周易說:古代埋葬逝者,用薪柴把死者厚厚地蓋住,埋葬在原野之中,不起墳堆,不種樹木(做標記,后來的圣 人改用棺槨。”棺槨的制作,是從黃帝開始的。黃帝埋葬在橋山,堯埋葬在濟陰,墳墓都很小,隨葬的東西都很少。文
12、王、武王、周公埋葬在畢,秦穆公埋葬在雍橐泉宮祈年館下。這些圣明的帝王、賢明的國君和聰明之士 ,是為國家的千秋萬代深遠的總體謀劃、獨到的考慮、傳之無窮的打算啊。等到 到了吳王闔閭,違背周禮進行厚葬。十多年后 ,越國人挖開了他的墳墓。秦始皇帝埋葬在驪山的山曲,下面用三泉禁錮,上面堆上高高的墳土 ,那高度達五十多丈,周邊環(huán)繞有五里多,他用水銀做江海用黃 金做水面的大雁。天下人被他的勞役所困苦而反抗他,驪山的墓地修建還沒有完成,而周章的百萬軍隊已經(jīng)到了驪山腳下了。項羽焚燒了他的宮殿和新修的廟宇,前往的人都進行發(fā)掘。之后 ,放羊的小孩丟了羊,羊進入了秦始皇的墓穴,放牧的人手持火把照明找羊,失火燒了里面的
13、葬槨。從古到今 ,厚 葬沒有像秦始皇那么豐厚的了 ,然而幾年之間,外部遭受了項羽的焚燒的災難 ,內(nèi)部遭受了牧童失火的 禍患,這不是太悲哀了嗎!因此,道德越崇高的埋葬越是簡單 ,智慧越是高深的埋葬越是微薄。只有那 沒有道德缺少知識的,他的埋葬越豐厚,建立的墳墓越巍峨,修建的宮殿廟宇越高峻,被挖掘就一定最 迅速。從這里看來,明白和蒙昧的不同效果,埋葬的好與壞,非常明顯地顯現(xiàn)出來了。陛下即位之后,親自踐行節(jié)儉之風,最初修建陵寢,那規(guī)模限定很小,天下人沒有不稱贊君王賢明的。等到遷移到昌陵 增加墓地的高度,積土形成山陵,挖開百姓的墳墓,累計起來要用萬來計算,修建起居彳的城池,限定時 間加速完工,耗資一億
14、零幾百。修墓死去的在地下怨恨,活著的在地上愁怨,他們的怨恨之氣感動了天地,于是天地降下饑荒,死去和背井離鄉(xiāng)的人要用十萬來計算,我很是為他們傷心啊。陛下您的慈祥仁 愛十分美好而深厚,聰明智慧疏放曠達超過世人,應該弘揚漢朝天子愛民的美德,提高劉姓天子的美政 光大顯耀五帝、三王的遺風 ,卻只是和殘暴秦國暴虐君主競逐做奢侈的事,比拼誰的墓地更高大,這違背了賢明智者的心意,也失去了國家千秋萬代的安寧 ,我私下里替陛下您感到羞恥。孝文皇帝不起墳 , 實行薄葬,用節(jié)儉安定神明,可以作為您的準則;秦始皇增加陵寢的高度,埋下優(yōu)厚的寶物,因為奢侈產(chǎn) 生禍患,足夠用來作為警戒的。修建墓地的規(guī)模,應該聽從大臣們的意見
15、,來安定百姓。三、語力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第57題。沿著南京城古老的明城墻,從中山門向南行駛一段,便會在路邊的站牌上,與一個令人怦然心動的名字:半山園。這個稱謂關(guān)聯(lián)著一段王朝興衰的歷史,更紀念著與那段歷史 的一代政治巨擘和文化大家王安石。公元1076年,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屢屢受挫,56歲的他第二次罷相,退居 江寧”,在城外一個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名為 半山園”的不起眼的小宅院,在這里度過了人生最后近十年的時光。離半山園不遠,就是著名的謝公墩”,是東晉謝安的埋葬之所。我恍然覺得,謝安一定是王安石心 向往之的偶像。在政壇叱咤
16、風云多年,歷經(jīng)起落坎坷后,王安石一定是想到了謝安的東山再起”。(),他選擇在謝公墩旁,建起了自己的半山園,等待著重整改革局勢、再掌國運航舵的歷史機遇。只可惜,支持他的宋神宗驟然去世,使他夢想破滅,沒能實現(xiàn)報效國家、造福民眾的理想 給后人留下了千古長嘆。5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 ,全都恰當白一項是()(3分)A./、期而遇一脈相承人跡罕至終于B.萍水相逢一脈相承荒尢人煙終究C.萍水相逢息息相關(guān)荒尢人煙終于D. /、期而遇息息相關(guān)人跡罕至終究西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不期而遇 :沒有約定而意外地相遇。 不期而遇”符合 語境,排除B、C兩項。一脈相承:由一個血統(tǒng)或一個派別傳下來。
17、息息相關(guān) :呼吸相關(guān)聯(lián),形容關(guān)系密 切。息息相關(guān)”與歷史搭配得當,排除A項。答案D6 .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巨大壓力,王安石在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中屢屢受挫B.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再次受挫,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巨大壓力C.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使王安石發(fā)動的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變法運動再次 受挫D.王安石暫時放棄了旨在改變北宋積貧積弱局面的革新變法運動,迫于保守派和既得利益集團的強大壓力畫畫線句前語境是 公元1076年”,后語境是56歲的他第二次罷相”,原句使用 迫于壓力,某人 如何”這種句式,中間又插入了 變法運動屢屢受挫”一句,結(jié)構(gòu)混亂,B項正好和后語境相銜接。故選 B 項。答案B7 .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懷揣著以退為進、伺機再起的強烈愿望B.秉持著淡泊名利、遺世獨立的高貴情懷C.振作起效法先賢、臥薪嘗膽的執(zhí)著精神D.收斂起他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抱負研括號前語境為謝安東山再起,后語境是重整改革局勢,A項與語境吻合。A8 .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委托招標代理合同
- 2025【合同范本】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本
- 2025二手空調(diào)購銷合同范本
- 長城遺址修繕方案
- 促銷活動合同范例
- 2024年六年級品社下冊《去中學看看》說課稿2 蘇教版
- 配件報價實施方案
- 2024年五年級英語下冊 Unit 4 Did You Have a Nice Trip Lesson 19 Li Ming Goes Home說課稿 冀教版(三起)
- 貴州籠式球場護欄施工方案
- 砂石加工賬目處理方案
- 城市道路智慧路燈項目 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 水泥采購投標方案(技術(shù)標)
- 醫(yī)院招標采購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試行)
- 初中英語-Unit2 My dream job(writing)教學設(shè)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
- 廣州市勞動仲裁申請書
- 江西省上饒市高三一模理綜化學試題附參考答案
- 23-張方紅-IVF的治療流程及護理
- 頂部板式吊耳計算HGT-20574-2018
- 因數(shù)和倍數(shù)復習思維導圖
- LY/T 2986-2018流動沙地沙障設(shè)置技術(shù)規(guī)程
- 三級教育考試卷(電工)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