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1頁
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2頁
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3頁
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4頁
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方案一、常見證候要點(一)肝膽蘊熱證:脅肋灼痛或刺痛,脅下拒按或痞塊。伴畏寒發(fā)熱,口干口苦,惡心嘔吐,身目微黃,大便干結。舌質微紅,苔薄白或微黃。(二)肝膽濕熱證:脅肋脹痛,身目發(fā)黃。伴發(fā)熱,納呆嘔惡,小便黃,脅下痞塊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結。舌質紅,苔黃厚膩。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一)疼痛1. 評估疼痛的部位、誘因、程度、性質、持續(xù)時間及伴隨癥狀,做好疼痛評分,可應用疼痛自評工具“數(shù)字評分法(NRS) ”評分,記錄具體分值。出現(xiàn)劇烈絞痛、腹膜炎或出現(xiàn)厥脫先兆應立即報告醫(yī)師,協(xié)助處理。2. 臥床休息,取屈膝仰臥位或右側臥位,緩慢深呼吸。3.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右側的肝

2、俞、膽俞,強刺激膽囊穴、俠溪、太沖等穴。4.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腹痛點、脾俞等穴。5. 遵醫(yī)囑穴位貼敷,取肝俞、膽俞等穴。(二)發(fā)熱1. 觀察體溫變化及汗出情況,保持皮膚清潔,及時更換汗?jié)竦囊卤弧?. 高熱者宜臥床休息,惡寒時注意保暖,根據(jù)需要物理降溫。3. 保持口腔清潔,遵醫(yī)囑使用中藥漱口液漱口。4.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5. 遵醫(yī)囑中藥保留灌腸。(三)黃疸1. 觀察鞏膜、皮膚的色澤、黃染程度、二便顏色及伴隨癥狀。2. 皮膚瘙癢時,告知患者勿搔抓,修剪指甲,用溫水清洗,禁用肥皂水擦洗。3.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肝、膽、脾、胃等穴。4. 遵醫(yī)囑予中藥保留灌腸。 (四)惡心嘔吐

3、1. 觀察嘔吐物的色、質、量,持續(xù)時間、誘發(fā)因素及伴隨癥狀。2. 嘔吐時取半臥位,從上至下按摩胃部,以降胃氣。3. 可含服姜片,以緩解嘔吐。4.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中脘、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5.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脾、胃、神門等穴。6. 遵醫(yī)囑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五)便秘1. 評估排便次數(shù)、排便費力程度,觀察大便性狀、量。2. 腹部按摩。3. 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胃俞、脾俞、內關、足三里、天樞、關元等穴。4. 遵醫(yī)囑耳穴貼壓,取大腸、胃、脾、交感、皮質下、便秘點等穴。5. 遵醫(yī)囑中藥保留灌腸。三、中醫(yī)特色治療護理(一)藥物治療1. 內服中藥(詳見附錄1)。2. 注射給藥(詳見附錄1)。

4、3. 外用中藥(詳見附錄1)。(二)特色技術1. 穴位按摩(詳見附錄2)。2. 耳穴貼壓(詳見附錄2)。3. 中藥保留灌腸(詳見附錄2) 。4. 穴位注射(詳見附錄2)。5. 穴位貼敷(詳見附錄2) 。6. 腹部按摩(詳見附錄2) 。四、健康指導(一)生活起居1. 避免受涼,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證充足休息和睡眠。2. 避免終日靜坐少動,適度運動,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3. 著棉質、透氣、柔軟衣服,勿搔抓皮膚,禁用堿性淋浴用品。(二)飲食指導規(guī)律進食,禁煙酒、煎炸等食品,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攝入。1. 肝膽蘊熱證:宜食疏肝解郁、清熱利膽的食品,如蘿卜、絲瓜、綠豆等。2. 肝膽濕熱證:宜食清熱

5、利膽、化濕通下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綠豆等。3. 便溏者:宜食山楂、烏梅,少食粗纖維的食品,如芹菜、韭菜等。4. 便秘者:宜食清熱、潤腸通便的食品,如白蘿卜等。5. 食材宜采用煮、蒸、燴的烹飪方法。6. 含鈣食品勿與富含草酸、植酸的食品混合烹制、同餐食用。(三)情志調理1. 指導患者保持心情舒暢,心胸豁達,精神愉快。2. 主動介紹疾病知識,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3. 鼓勵病友間相互交流治療體會,提高認知度,增強治療信心。4. 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情感支持。五、護理效果評價附: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肝膽管結石急性發(fā)作期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醫(yī)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

6、數(shù):患者姓名:性別:年齡:ID:文化程度:納入中醫(yī)臨床路徑:是口否口證候診斷:肝膽濕熱證口肝膽蘊熱證口其他:、護理效果評價主要癥狀主要辨證施護方法中醫(yī)護理技術護理效果疼痛口1 .評估疼痛評分:2 .體位口3 .其他護理措施:1 .穴位按摩口應用次數(shù)2 .耳穴貼壓口應用次數(shù)3 .穴位貼敷口應用次數(shù)4 .其他:應用次數(shù):次,次,應用時間:天 次,應用時間:天 次,應用時間:天 應用時間:天好較好口一M口差口 疼痛評分:1 .病情觀察口2 .發(fā)熱護理口3 . 口腔護理口4 .其他護理措施:1 .中藥保留灌腸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2 .穴位按摩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3 .其他:應用次數(shù):次

7、,應用時間:天好較好口 一M口差口黃疸口1 .觀察黃染情況口2 .皮膚護理口3 .其他護理措施:1 .耳穴貼壓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2 .中藥保留灌腸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3 .其他: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好較好口 一M口差口惡心嘔吐口1 .觀察嘔吐物情況口2 .體位口3 .其他護理措施:1 .穴位按摩口應用次數(shù)2 .耳穴貼壓口應用次數(shù)3 .穴位注射口應用次數(shù)4 .其他:應用次數(shù):次,次,應用時間:天 次,應用時間:天 次,應用時間:天 應用時間:天好較好口 一M口差口便秘口1 .評估排便情況口2 .其他護理措施:1 .穴位按摩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2 .耳穴貼壓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3 .中藥保留灌腸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4 .腹部按摩口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5 .其他:應用次數(shù):次,應用時間:天好較好口 一M口差口其他:(請注明)1.2.好較好口 一M口差口、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價評價項目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丫兩點、不兩點、中 醫(yī) 護 理 技 術穴位按摩耳穴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