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習題_第1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習題_第2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習題_第3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習題_第4頁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1-2012學年高二化學選修4 (人教版)同步練習第三章第四節(jié)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平衡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飽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溫度明顯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 大B. AgCI懸濁液中存在平衡:AgCI(s) - Ag,aq) + C(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I粉末,平衡向左移動,溶液中離子的總濃度會減小C. AgCI懸濁液中加入 KI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黃色,證明此條件下KSp(AgCI) KSp(Agl)D. 硬水中含有較多的cf、Mg+、HCOSQ加熱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Mg+解析:A項中溫度升高,Ca(OHl溶解度降低,堿性減弱,pH減小,A項 錯誤

2、;B項中加入NaCI,雖然平衡左移,但加入了 NaCI粉末會使溶液中 離子的總濃度會增大,B項錯誤;沉淀總是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轉(zhuǎn)化,C項中現(xiàn)象說明AgI的溶解度小于AgCI,對于同類型(陰、陽離子個數(shù)分別 相等)的難溶物,Ksp越小,溶解度越小,C項正確;D項加熱煮沸,只能2 2降低Ca+、Mg +的濃度,而不可能完全除去,D項錯誤。答案:C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向NaSO溶液中加入過量BaCl2溶液,則SO沉淀完全,溶液中只含Bsf+Na和C,不含SOB. 心小的物質(zhì)的溶解能力一定比Ksp大的物質(zhì)的小C. 為減小洗滌過程中固體的損失,最好選用稀H2SQ代替H2O來洗滌BaSQ沉淀D

3、. 洗滌沉淀時,洗滌次數(shù)越多越好解析:生成BaSQ沉淀后的溶液中仍然存在 Ba2+和SQ因為有BaSO的沉 淀溶解平衡存在,a不正確;同類型物質(zhì)的Ksp數(shù)值越小,溶解能力越小, 不同類型的物質(zhì)則不能直接比較,B不正確。從減小BaSQ沉淀損失的角 度而言,用稀HSQ洗滌效果好,因為 HSQ可以抑制BaSQ的溶解,C正 確。洗滌沉淀一般23次即可,次數(shù)過多會使沉淀溶解而減少。答案:C3. 硫酸鍶(Sr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A. 溫度一定時,Ksp(SrSO4)隨c(SQ)的增大而減小B. 三個不同溫度中,313K時Kp(SrSQ4)最大C. 283K時,圖中a點

4、對應的溶液是飽和溶液D. 283K下的SrSQ飽和溶液升溫到363K后變?yōu)椴伙柡腿芤航馕觯篈項,Ksp只與溫度有關,與濃度的大小無關;283K時對比線上所有的點為飽和溶液,而a點在此溫度下是不飽和溶液。D項,283K下的SrSQ飽和溶液升溫到363K后,因363K時的Kp小于283K時的Ksp,故溶液變?yōu)檫^飽和溶液答案:B4. 往含I和C的稀溶液中滴入AgNO溶液,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 AgNO溶液體積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則原溶液中 c(I)/ c(CI 一)的比值為()A. (V2 V)/VB. V1/V2C. Vi/( V V)D. WM解析:根據(jù) I - + Ag+ =AglJ (黃色),Cl

5、 - + Ag+ =AgCIJ (白色),結(jié)合圖示,可知I -、Cl-消耗AgNO溶液的體積分別為V、(M Vi),因此在原溶液中c(l-)/ c(CI -) = V/(V)。答案:C5. 已知AgCI為難溶于水和酸的白色固體,AgS為難溶于水和酸的黑色固體。向AgCI和水形成的懸濁液中加入足量的 NqS溶液并振蕩,結(jié)果白色固體 完全轉(zhuǎn)化為黑色固體:(1)寫出白色固體轉(zhuǎn)化為黑色固體的離子方程式:o(2)簡要說明白色固體轉(zhuǎn)化為黑色固體的原因。解析:由于AgCI的溶解度遠大于AgS的溶解度,即KSp(AgCI) “(AgzS),當在AgCI與水的懸濁液中加入NaS(aq)時,對AgS來說QKsp,

6、所以2Ag+ + S2- =AgSJ,使AgCI(s)+ Cl-溶解平衡向右移動,最終轉(zhuǎn)化成 AgS。答案:(1)2AgCI + S2 =AgS + 2CI(2)因為AgS的溶解度比AgCI的溶解度小,根據(jù)平衡移動原理,沉淀溶 解平衡向離子濃度減小的方向移動6. 與 c(H+) c(OH-) = Kw類似,F(xiàn)eS 飽和溶液中存在:FeS(s)Fe(2)又知FeS飽和溶液中c(H+)與c(S2-)之間存在以下限量關系:c(H+) 2 c(S2-) = 1.0 x 10-22,為了使溶液中 c(Fe2+)達到 1mol/L,現(xiàn)將適量FeS投入其飽和溶液中,應調(diào)節(jié)溶液中的c(H+)為。解析:(1)由

7、 FeS(s) Fe2+ (aq) + S-(aq)291c(Fe +) = = = 9x 10- mol L-93即1L溶液中可溶解9x 10- mol的FeS(令所得溶液的密度為1g cmr )由(100g + S) : S= 1000g: (9 x 10-9x 88)g(所以 S=7.92 X10-8g 12171 (2) c(Fe +) = 1mol L-,貝卩 c(S -) = = = 8.1 x 10- mol L- , c(H+)= =1.11 x 10- mol L-。 答案:(1)7.92 x 10-8g (2)1.11 x 10-3mol L-1+ (aq) +S-(aq)

8、,c(Fe1. 有關AgCl沉淀的溶解平衡說法正確的是()+) c(S2-) = &。常溫下 Kp = 8.1 x 10-17。(1)理論上FeS的溶解度為B. AgCI難溶于水,溶液中沒有 Ag*和CC. 升高溫度,AgCI沉淀的溶解度增大D. 向AgCI沉淀中加入NaCI固體,AgCI沉淀的溶解度不變解析:溶解平衡為動態(tài)平衡,是沉淀生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達到相等而并非速率為0的狀態(tài),物質(zhì)的難溶是相對的,因此AgCI溶液中Ag +、CI -非常少,向AgCI沉淀中加NaCI,增大c(CI -),使平衡向逆方向 移動,則溶解度減小。答案:C2. 下列對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確的是()A. 反

9、應開始時,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相等B. 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 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質(zhì)的離子濃度相等,且保持不變D. 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如果再加入難溶性的該沉淀物,將促進溶解解析:本題考查了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與特征。A項:反應開始時,各離子的濃度沒有必然的關系。B項正確。C項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溶液中溶 質(zhì)的離子濃度保持不變,但不一定相等。D項:沉淀溶解達到平衡時,如 果再加入難溶性的該沉淀物,由于固體的濃度為常數(shù),故平衡不發(fā)生移 動。答案:B3. 一定溫度下,在氫氧化鋇的懸濁液中,存在氫氧化鋇固體與其電離的離子間的溶解平衡關系:Ba(OHMs) B(aq) +

10、 20H(aq)。向此種懸濁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鋇粉末,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溶液中鋇離子數(shù)目減小B.溶液中鋇離子濃度減小C.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D. pH減小解析:在Ba(OH懸濁液中,加入BaO粉末,使溶液中水量減少,部分Bc(Br -)。當將AgCI、AgBr兩飽和溶液混合時,發(fā)生沉淀的轉(zhuǎn)化:生成AgBr沉淀。當加入足量的濃AgNO容液時,AgBr沉淀有所增多,但AgCI 沉淀增加更多。答案:C6. 大理石可以用作墻面、地面和廚房桌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食醋不慎滴在大理石桌面上,會使其失去光澤,變得粗糙。下列能正確解釋此現(xiàn) 象的是()A. 食醋中的水使碳酸鈣溶解B. 食醋中的醋

11、酸將碳酸鈣氧化C. 食醋中的醋酸與碳酸鈣反應并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D. 食醋中的醋酸與碳酸鈣發(fā)生了復分解反應解析:CaCO隹溶于水,但能與比碳酸酸性強的酸發(fā)生復分解反應,如醋 酸的酸性就比碳酸強,又由于食醋中含醋酸的濃度很低,所以幾滴食醋 與大理石反應不可能放出大量的 CO,本題實際也是對難溶性物質(zhì)的轉(zhuǎn)化 考查,一般來說,強酸可以與弱酸鹽反應,生成相應的強酸鹽和弱酸的 規(guī)律,從溶解平衡角度看,由于生成了更弱的酸,而導致平衡向溶解的 方向移動。答案:D7. 在BaSO飽和溶液中,加入 NaSO(s),達平衡時()A. c(Ba2+) = c(SO)B. c(Ba2+) = c(SO) = Ks

12、p(BaSO) 1/2C. c(Ba2+)工 c(SO), c(Ba2+) c(SO) = Kp(BaSO)D. c(Ba2+)工 c(SO), c(Ba2+) c(SO)工 Kp(BaSO)解析:BaSO飽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c(Ba2+) = c(SO)且c(Ba2+) c(SO)=(BaSQ)。加入NaSO(s) , NaSQ溶于水中電離出 SO使 c(SO)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動,使c(Ba2+)減小,但達到平衡時溶度積不變,仍然有c(Ba2+) c(SO) = Ksp(BaSQ)。答案:C8 在 100mL0.01molL_ 1KCl 溶液中,加入 1mL0.01molL_AgNO

13、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AgCl的Ksp= 1.8 X10-10)()A.有AgCl沉淀析出B.無AgCl沉淀析出C.無法確定D.有沉淀但不是AgCl解析:Q = c(Cl -) c(Ag + ) = 0.01mol L - 1xx 0.01/101mol L - 1 10 -6x 1.8 x 10-10= Ksp,故有 AgCl 沉淀生成。答案:A9. 已知 25C時,Ka(HF) = 3.6 x 10-4, Ksp(CaF2)=_ 10.- _ 1_ 11.46 x 10-?,F(xiàn)向 1L0.2mol L- HF溶液中加入 1L0.2mol L- CaC2溶液,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14、. 25C 時,0.1mol L- 1HF溶液中 pH= 1dB. Ksp(CaF2)隨溫度和濃度的變化而變化C. 該體系中沒有沉淀產(chǎn)生D. 該體系中HF與CaCb反應產(chǎn)生沉淀解析:兩溶液混合后,c(HF) = 0.1mol L-1,則有=3.6 x 10-4, c(F-) 252122=3.6 x 10 -。c(Ca +) = 0.1mol L -。 c(F -) c(Ca + ) = 3.6 x 10 -61.46 x 10-10,體系中有CaF沉淀析出。答案:D10. 已知同溫度下的溶解度:Zn(OHZnS MgC3Mg(OH)。就溶解或電離出L的能力而言,F(xiàn)eSHSCuS則下列離子方程

15、式錯誤的是()A. Mg+ + 2HCO- 2Cai+ + 4OH=Mg(OH)J + 2CaCU + 2HOB. CU + + HS=CuS + 2H-C. Zn2W + 2HO=Zn(OH + HSfD. FeS+ 2l4=Fe+ + HSf解析:因為溶解度:Zn(OHZnS,溶液中離子反應往往是生成更難溶的 物質(zhì),則Zn2 +和S2-結(jié)合時更容易生成ZnS, Zn2 + +=ZnS , C項錯答案:C二、非選擇題_ 2011. 已知 25C時,KSpCu(OH)2 = 2X 10-。(1) 某CuSC溶液里c(Cu2+) = 0.02mol/L ,如要生成Cu(OH)沉淀,應調(diào)整溶液的p

16、H,使之大于。(2) 要使0.2mol L_HuSO容液中C+沉淀較為完全(使CU+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則應向溶液里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的pH為。解析:(1)根據(jù)題意:當c(Cu2 +) c(OH-)2 = 2X 10-20時開始出現(xiàn)沉淀,則c(OH) = = = 10-9mol L-1, c(H +) = 10-5mol L-1, pH= 5,所以要生成Cu(OH沉淀,應調(diào)整pH5。(2) 要使 C+濃度降至 0.2mol L-1/1000 = 2X 10-4mol L-1,c(OH) = 10-8mol L-1, c(H +) =10-6mol L-1。此時溶液的 pH= 6。答

17、案:(1)5(2)612. 已知在25C的水溶液中,AgX AgY AgZ均難溶于水,但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當達到平衡時,溶液中離子濃度的乘積是一個常數(shù)(此常數(shù)用Ksp表示,Ksp和水的Kw相似)如:AgX(s)Ag,aq) + X_(aq)Kp(AgX)=c(Ag*) c(X ) = 1.8 x 10Ag Y(s) =Ag+(aq) + Y_ (aq)Kp(AgY)二=c(Ag+) c(Y_)1.0 x 1012AgZ(s)Ag (aq) + Z (aq)Kp(AgZ) = c(Ag+) c(Z ) = 8.7 x 1017(1) 根據(jù)以上信息,判斷AgX AgY AgZ三者的溶解度(用已被溶

18、解的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1L溶液表示)S(AgX)、S(AgY)、S(AgZ)的大小順序為o若向Ag丫的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AgX固體,則c(Y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在25C時,若取0.188g的AgY(相對分子質(zhì)量188)固體放入100mL水中(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則溶液中丫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由上述Ksp判斷,在上述 的體系中,能否實現(xiàn)AgY向AgZ的轉(zhuǎn)化?,并簡述理由: 在上述體系中,能否實現(xiàn)Ag丫向AgX的轉(zhuǎn)化? 根據(jù)你的觀點選答一項。若不能,請簡述理由:若能,則實現(xiàn)轉(zhuǎn)化的必要條件是解析: 由于Ag丫比AgX更難溶,則向AgY的飽和溶液中加入AgX固體,發(fā)生沉淀的轉(zhuǎn)化

19、,AgX(s) + 丫-(aq)=AgY(s) + X-(aq),則 c(Y-)減小。(3) 25 C 時,Ag丫的心=1.0 X 10-12,即溶液達到飽和時,c(Ag+) = c(Y-)6i=1.0 X 10- mol L-,而將0.188gAgY溶于100mL水中,形成的為飽和溶液(溶質(zhì)還有未溶解的),則c(Y -) = 1.0 X 10-6molL-1。 由于Ksp(AgZ)1.8 X 10-4mol L-1 時,即可由 Ag丫向 AgX的轉(zhuǎn)化。答案:(1)S(AgX)S(AgY)S(AgZ) (2)減小_ 6 1(3) 1.0 X 10- mol L-能 Ksp(AgY) = 1.0

20、 X 10- Ksp(AgZ) = 8.7 X 10-能 當溶液中c(X-)1.8 X 10-4mol L-1 時,AgY開始向 AgX轉(zhuǎn)化,若要實現(xiàn) AgY向 AgX的轉(zhuǎn)化,必須保持溶液中的c(X-)1.8 X 10-4mol L-113. 水體中重金屬鉛的污染問題備受關注。水溶液中鉛的存在形態(tài)主要有Pb)+、Pb(OH,、Pb(OH、Pb(OH)、Pb(OH),各形態(tài)的濃度分數(shù) a隨溶液pH變化的關系如下圖所示:(1) Pb(NO2溶液中,2(填“”“ = ”或“ + H故在 Pb(NQ) 2 溶 液中c(NO)/c(Pb2+ )2,當加入NHCI后Pb2+與Cl -反應先成微溶性的PbCl2使Pb2+濃度降低,故c(NO)/c(Pb2+)增加。(2)由題所給圖示可知當 pH= 8時溶液中存在的陽離子為 PS+、Pb(OH)+和 H+,而在pH= 9時圖 中cPb(OH)+ 迅速降低,而Pb(OH).濃度增大,故發(fā)生的反應為 Pb(OH) + + 0H_ =Pb(OH)。 分析比較表中所給數(shù)據(jù)可知 CcU+、Mrn+、Cl-的濃度都降低不到原濃度的1/2,而Fe3+卻降低為原濃度的1/3,故對Fe3+的去除效果最好。(4)由所給平衡可知,要使脫鉛效果好,鉛應以P6 +的形式存在,pH Pt)+與C反應,卩8+濃度減少(2) Pb2 +、Pb(OH)+、H+ Pb(O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