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高三歷史二輪復習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4/21/wKhkGWa2tfGAFHOiAAIMLrRFwEQ034.jpg)
![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高三歷史二輪復習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4/21/wKhkGWa2tfGAFHOiAAIMLrRFwEQ0342.jpg)
![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高三歷史二輪復習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4/21/wKhkGWa2tfGAFHOiAAIMLrRFwEQ0343.jpg)
![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高三歷史二輪復習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4/21/wKhkGWa2tfGAFHOiAAIMLrRFwEQ0344.jpg)
![多元一體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國家課件高三歷史二輪復習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04/21/wKhkGWa2tfGAFHOiAAIMLrRFwEQ034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確中國古代史主線:先秦時期→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奠基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至五代十國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中華文明的形成與勃興→中華文明的碰撞與交融→中華文明的興盛與轉折→中華文明的發(fā)展與成熟→中華文明的遲滯與危機*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fā)展標*代表背誦部分*中國古代史分析*前221*618*960*1368*1644“興周800年姜子牙,興漢400年張良”公元前1046公元200年左右構建·時空坐標萬邦時代華夏認同、鑄刑書禮樂制、世官制重農抑商、契約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奠基——先秦時期先秦: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東周(春秋與戰(zhàn)國)井田制、工商食官制專題一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奠基——先秦時期課時1:
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課時2:
巨變與轉型——諸侯紛爭與變法運動課時3:
源遠流長——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奠基先秦:原始社會、夏、商、西周、東周(春秋與戰(zhàn)國)鐵器牛耕多元一體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必備知識(需要掌握和熟記):①中華文明起源有哪些特征?
②典型文化遺存有哪些?③私有制產生與文明產生有何關系?④早期國家的含義及產生的根本動因是什么?⑤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典型代表有哪些?⑥古代中國早期國家有什么特征?※課標: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多元一體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一、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征二、家國同構——早期國家的治理與特征三、以唯物史觀視角析夏商西周社會經濟與文化一、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征一、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征階段劃分(依據(jù)一輪書及歷史綱要上第1課)農業(yè)革命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黃河中游仰韶文化彩繪陶器,以粟為主要栽培物。黃河下游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的源頭長江下游河姆渡文化種植水稻,掌握養(yǎng)蠶繅絲技術。距今約5000年前黃河流域龍山文化黑陶(蛋殼陶)遼河上游紅山文化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現(xiàn)較大規(guī)模的祭壇和神廟。長江下游良渚文化*1.結合一輪復習書及歷史綱要上第1課,歸納典型的文化遺存有哪些?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這時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xiàn)了權貴階層。他們通過戰(zhàn)爭不斷爭奪財富和權力,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狿4第2自然段有些邦國都城規(guī)模較大,如陶寺遺址中有宮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種禮器,階級階層分化也比較明顯,有專家認為其具備了國家的初始形態(tài)。
——P4第3自然段2.查找課本關于“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的論述,并簡要分析其邏輯關系X貧富未分化精美的禮器反映貧富/階層/階級分化規(guī)模宏大的都城反映政治權力中心大墓、隨葬品多反映出貧富/階層/階級分化目的:通過神權強化公共權主體:更高一級的社會組織**2.查找課本關于“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的論述,并簡要分析其邏輯關系生產力發(fā)展—出現(xiàn)剩余產品—私有制產生—階級/階層分化文獻史料:主觀性*分析:①時代背景、作者身份②立足唯物史觀司馬遷處在漢武帝時期,《史記》受到時代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司馬遷對啟繼位是站在儒家思想角度來看待這一歷史?!稇?zhàn)國策》的資料主要出于戰(zhàn)國時代,列侯紛爭,新興地主階級及崛起,法家思想占據(jù)主流。世襲取代禪讓可能存在激烈的斗爭—(階級鎮(zhèn)壓的工具)國家初始形態(tài)出現(xiàn)—爭奪財富和權力2.查找課本關于“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的論述,并簡要分析其邏輯關系生產力發(fā)展—出現(xiàn)剩余產品—私有制產生—階級/階層分化—(階級鎮(zhèn)壓的工具)國家初始形態(tài)出現(xiàn)—爭奪財富和權力①這段文獻記載又反映了什么問題?夏部族的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禪讓,成為聯(lián)盟首領。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狿5第1自然段②有巢氏、燧人氏和大禹因何成為部落聯(lián)盟首領?綜合兩段材料,除了階級斗爭,還有什么因素推動國家(公共權力)的形成?
這段材料反映了遠古時期人類戰(zhàn)勝自然的艱辛,物質生活的發(fā)明和改進的重大意義,從原始社會到文明社會過渡的歷程。生產力相對落后—與大自然斗爭—部落聯(lián)盟越來越緊密—公共權威(王)出現(xiàn)(公共管理的工具)國家開始出現(xiàn)*中華文明起源有哪些特征?——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P5史料一
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
六大考古學文化區(qū)系示意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分布范圍廣,多源性可信性沿河沿江分布史料二
中華文明的起源不能算是最早的,但是唯一的從未中斷過的文明②?!腥A文明的組成,既包括定居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較早以農耕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華夏文明,也包括若干以游牧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少數(shù)民族文明③。它的演進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視為不同地域的文明以及不同民族的文明,在交往過程中整合為一體的過程?!撕箅m然歷經戰(zhàn)亂與分裂,不斷有新的文明元素加入進來,但沒有任何一種文明的分支分裂出去,所以這個大格局始終保持著它的完整性而沒有打破?!獓牢拿鳌吨腥A文明史》(第一卷)多元一體、中原核心兼收并蓄、延綿不斷*中華文明起源特征小結: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分布廣泛;多元一體、以中原為核心;考古依據(jù)、可信性;兼收并蓄、延綿不斷?!荆罨J知】根據(jù)中華文明起源及特征,請同學們概述對中華文明起源“多元”與“一體”的認識。(提示:可從空間、特征等角度思考)多元性一體性空間: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等均有分布。(代表文化遺存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特點:不同文化遺存有各自的特征。空間:中原核心,以中原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是主干,對周邊產生深刻影響。夏商周早期王朝國家都是在這一區(qū)域形成并發(fā)展起來。共性:各文化區(qū)域相互影響、交融,形成一些相似特點,如:制作陶器,從事原始農業(yè),飼養(yǎng)家畜,定居生活等。命題點
中華文明起源的特點【練?高考真題//明考向】1.(2023·湖南高考,1)湖南澧縣城頭山古城遺址距今約6000年,是中國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城址。城址內外發(fā)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遺跡,多座陶窯,以及中國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壇和古稻田。這說明(
)A.城市是最早出現(xiàn)的人類文明要素B.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C.古城先民已擺脫對漁獵采集的依賴D.遺址所處時代已邁入階級社會門檻C命題點2.(2023·山東高考,1)私有財產是生產力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下列與陶器相關的考古發(fā)現(xiàn)中,可以用來作為私有財產已出現(xiàn)證據(jù)的是(
)A.遺址出土有陶器和較多陶器碎片B.多人合葬墓隨葬品有陶缽、陶罐、骨器等C.單人墓隨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鉞等百余件D.陶器上繪有豐富多彩的幾何圖案和動植物紋樣實證私有制的出現(xiàn)多元一體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必備知識(需要掌握和熟記):①中華文明起源有哪些特征?√
②典型文化遺存有哪些?√③私有制產生與文明產生有何關系?√④早期國家的含義及產生的根本動因是什么?⑤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典型代表有哪些?⑥古代中國早期國家有什么特征?二、家國同構——早期國家的治理與特征二、早期國家的治理與特征④早期國家的含義及產生的根本動因是什么?⑤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典型代表有哪些?⑥古代中國早期國家有什么特征?*核心概念:早期國家含義:恩格斯指出國家是文明社會的概括。國家形成的標志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于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根據(jù)這一觀點,有學者把中國古代已經具備國家公共權力,但社會組織仍然滯留在以血緣為基礎的國家形式概括為“早期國家”。——家國同構根本動因:生產力的發(fā)展。夏商周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的融合古代中國早期國家有什么特征?(一)“信而待證”的夏朝1.夏朝 (1)建立: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啟繼位,________代替了禪讓制。 (2)國家治理中央夏王是最高統(tǒng)治;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地方對夏部族生活的地區(qū)實行______統(tǒng)治;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間接統(tǒng)治(3)文化遺存:河南洛陽偃師發(fā)現(xiàn)的____________。(4)滅亡:約公元前1600年,湯兵討桀,夏朝滅亡。世襲制直接二里頭遺址禪讓制???王位世襲制公天下家天下出現(xiàn)公共權力機關設立國家機構與官職部族統(tǒng)治(2021福建高考)關于夏朝,先秦文獻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紀50年代以來,學者們開展了一系列考古實踐,以探索“夏墟”的存在。這反映了(
)A.先秦文獻的可靠性B.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關鍵性C.考古發(fā)掘的重要性D.文獻與實物互補的必要性“信而待證”的夏朝√甲骨文證實了文獻中關于商朝的部分歷史記載。
在癸巳第一天進行占卜,問接下來這一旬(十天)有沒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將要發(fā)生?王通過甲骨上的裂紋判斷,會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到了第五天,丁酉這天真的發(fā)生了不好的事情,有一個小的部落(可能依附于商)來報告,說土方征于我東邊,并侵占了我們兩個邑,同時,工方也侵占了我們西邊的一些田地?!都坠俏暮霞返谌齼?,881頁6057正材料:甲骨卜辭問題:根據(jù)以上卜辭并結合所學,概括商朝統(tǒng)治的特點特點:1.彌漫著神權色彩;2.商王對附屬國控制力有限,有的附屬國與商王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二)神權政治的商朝商朝對地方治理實行什么制度?服的原始意象:手按住一個跪著的人,后在左邊添加了枷鎖符號。內外服制度:以軍事武力為依托而形成的支配關系,松散聯(lián)盟,商王對外服控制力有限,商王實力下降就無法威懾地方、維系統(tǒng)治。商朝的政治制度——內外服制度(三)封邦建國的西周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權力分配:分封制權力繼承:宗法制權力認同:禮樂制傳統(tǒng)高頻考點西周分封制1.概念:“封邦建國”,古文中“封建”的原始含義。2.目的:鎮(zhèn)守疆土;拱衛(wèi)王室;鞏固統(tǒng)治。3.對象:同姓親族、功臣、姻親、先代貴族。4.*影響:對當時:打破了夏商時期國家政權是松散聯(lián)盟的局面;政治:確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擴大了周朝的版圖;經濟:推動了邊遠地區(qū)的開發(fā);文化:推動了文化交流和文化認同。
對后世:作為一種地方管理體制,在后世幾度被采用,影響深遠。5.*局限性:(1)尚未實現(xiàn)對地方的直接控制,諸侯具有較大獨立性;
(2)以血緣關系為基礎,血緣關系淡薄后難以有效維持關系;
*過基礎分封制的考察角度2.:西周分封諸侯國的分布特點(考察讀圖能力)西周分封示意圖*考查1:西周分封諸侯國的分布特點(考察讀圖能力)方法指引:1.讀標題抓主體、時間等2.看圖例3.重細節(jié)4.關聯(lián)教材把歷史地圖與所學知識有機聯(lián)系起來分布狀況,文字材料等分封制的考察角度2.:西周分封諸侯國的分布特點(考察讀圖能力)西周分封示意圖*1.集中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qū),長江以南較少;2.分封的地區(qū)以平原和盆地為主,大多沿河流分布;3.同姓封國拱衛(wèi)王都,異性封國大體處于外圍地區(qū),形
成周王室眾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4.同姓諸侯占據(jù)交通要道,占據(jù)中原等富庶地區(qū);5.以中原為中心的統(tǒng)一文化圈,與周邊游牧民族對峙。
商朝分封方國首領為侯、伯,方國依舊自然分布在原地;西周封邦建國,特別設計了統(tǒng)治集團控制軍事要地和經濟富庶地區(qū)?!胺址狻钡倪@一變化A.建立了中央集權治理秩序B.擴大了西周統(tǒng)治區(qū)域C.改變了原有社會治理結構D.促進了社會經濟發(fā)展1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后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碧喾庥邶R,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為也?!辈牧戏从沉朔址庵疲ǎ〢.擴大了西周文化的作用和影響B(tài).以變革地方習俗禮制為主要目的C.實現(xiàn)了王室對地方的直接控制D.確立了貴族世襲和等級特權制度2《史記·魯周公世家》記載:太公封于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曰:“吾簡其君臣之禮,從其俗為也。”魯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魯,三年而后報政周公。周公曰:“何遲也?”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后除之,故遲?!睋?jù)此推知,當時()A.分封制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力B.實現(xiàn)了對地方的直接控制C.統(tǒng)治策略影響諸侯國的發(fā)展D.文化的交流與認同感增強AC分封制的考察角度2:不同封國治理方式的差異及影響1.(2017·新課標全國Ⅰ卷高考·24)周滅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衛(wèi),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封周公長子伯禽于魯,都奄(今山東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薊(今北京)。分封(
)A.推動了文化的交流與文化認同 B.強化了君主專制權力C.實現(xiàn)了王室對地方的直接控制 D.確立了貴族世襲特權2.(2014?全國新課標卷Ⅱ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國貴族按“周禮”行事,學說統(tǒng)一的“雅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應起源于現(xiàn)在的(
)A.河南B.河北 C.陜西D.山東3.(2011?全國新課標卷文綜?24)董仲舒認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諸侯、崇周制而“大一統(tǒng)”,以此為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服務,從而將周代歷史與漢代政治聯(lián)系起來。西周時代對于秦漢統(tǒng)一的重要歷史影響在于(
)A.構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確立了君主大權獨攬的集權意識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D.實現(xiàn)了國家對土地與人口的控制分封制的考察角度3:從長時段看西周分封的影響——地緣和血緣的結合促使不同族群之間融合,進而推動文化交流和“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認同。ACC西周宗法制*過基礎1.概念:以父系血緣為基礎的宗族內部秩序法則。2.目的:解決家族成員在權力、財產繼承上的矛盾3.核心內容:嫡長子繼承制。4.評價:(1)有利于維持貴族統(tǒng)治集團的內部穩(wěn)定與團結;加強和鞏固了分封制形成的統(tǒng)治秩序;(2)宗法制與宗法觀念對后世的影響①封建政治:封建社會中皇位繼承的嫡長子制原則、對祖宗的崇拜、“家國同治”的統(tǒng)治理念;②社會習俗:后世的百家姓叢書、家族家譜的修訂、宗祠家廟的修建;民間的尊宗敬祖、認祖歸宗、渴望親情的傳統(tǒng)觀念及祭祖掃墓;③思想觀念:“忠”“孝”等倫理觀念;重視家庭建設、尊老愛幼、夫妻相敬、兄弟相親、和睦相處等社會公德;男尊女卑、等級貴賤、過分強調家庭本位、任人唯親等現(xiàn)象。
材料:商朝建立后,王位開始在同代兄弟之間傳承。當最小的王室兄弟過世之后,王位歸還到長兄的長子手中,并且在他的兒子之間傳遞。此后,兄終弟及和嫡長子繼承兩種方式并用,至商代晚期,嫡長子繼承制才穩(wěn)定下來。與此不同,西周建立之初,就確立了嫡長子繼承制,并一直沿用。
這種有趣的繼位(兄終弟及)模式的原因并沒有在歷史記載中流傳下來,但由于它是和商朝的建立連結在一起的,因此一個合理的解釋是,這個規(guī)定是為了確保王位永遠在成人之間傳承,這對商代國家政治的鞏固來說非常重要?!罘濉对缙谥袊鐣臀幕犯耪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1月初版,第131頁從制度自身優(yōu)劣角度推論:嫡長子繼承制有利于防止內部紛爭,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且嫡長子繼承制血緣關系更純正,王位正統(tǒng)性更強;從與之相關制度角度推論:商朝內外服制度之下,統(tǒng)治不穩(wěn)固,常與方國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而西周因實行分封制加強了統(tǒng)治,所以放心讓年幼兒子即位問題: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時代背景,嘗試解釋周朝和商朝王位繼承方式不同的原因夏朝時期,天下萬國,夏王為“諸侯之長(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這一變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強B.中央集權統(tǒng)治的加強C.政治制度的宗法倫理化D.君主專制的不斷強化宗法制的考察角度:宗法制與分封制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政治制度倫理化影響深遠C有學者認為,西周的國家制度有以下特點:一、君統(tǒng)宗法化;二、封國宗親化。下列記載中,能對應說明兩者的是()A.“文王孫子,本支百世”;“封建親戚,以蕃屏周”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同姓不婚”“貴族內婚”C.“天下為公,選賢舉能”;“親親故尊祖,尊祖故敬宗”D.“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分土建邦,子弟相沿”A西周禮樂制P5針對統(tǒng)治階級日常的政治、社會活動(例如祭神、結婚、喪葬等)制定的一些規(guī)則和儀式,并配有特定的音樂。周禮成為維護等級制度、防止僭越行為的工具。目的:*樂:和諧*禮:秩序
禮和樂是相互關聯(lián)的,其功能和作用也是相補相用的。禮用來區(qū)別人的尊卑長幼的等級,起“異別”的作用;樂用來溝通人們的思想感情,起“和同”的作用,“同則相親,異則相敬”,相敬則不爭,相親則不怨,天下便安寧。
禮樂教化反映了宗法等級社會的“分”與“和”,“尊尊”與“親親”的統(tǒng)一關系,禮樂結合既可以使人們保持等級差別,又可使人們和諧共處一個社會共同體中。*實質上是一種等級制度,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禮樂文化影響了儒家思想,歷代封建統(tǒng)治者均重視禮樂教化和禮樂制度,試圖以此規(guī)范社會生活,維護統(tǒng)治秩序。(三)封邦建國的西周1.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權力分配:分封制權力繼承:宗法制權力認同:禮樂制權力分配:分封制權力繼承:宗法制權力認同:禮樂制——政治生活等級化——家族生活政治化——等級觀念生活化——天下歸周——天下歸宗——天下歸心*①擴大了統(tǒng)治區(qū)域,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大夫”政治等級認同,奠定了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基礎。*②減少內部紛爭,形成宗族內部文化認同,增強了中華民族凝力。*③等級確認,文化認同,促進儒家學說和中國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④為中國長期政治結構的穩(wěn)定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一、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起源及特征二、家國同構——早期國家的治理與特征三、以唯物史觀視角析夏商西周社會經濟與思想文化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社會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是社會生活的基礎,是歷史解釋的首要出發(fā)點。階級斗爭是歷史的直接動力,是分析歷史的重要視角。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時勢造英雄。人類社會形態(tài)經歷了從低級走向高級的歷史進程。*唯物史觀看待歷史的基本觀點包括:①承認歷史,尊重歷史,認為社會必然是一個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展過程,這是如何看待歷史的問題。②聯(lián)系歷史來觀察和分析問題,這是如何運用歷史的問題。③有選擇地繼承并發(fā)展歷史,這是如何對待歷史的問題。科學的態(tài)度與方法: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的原則與方法;階級分析的原則與方法;歷史地分析問題的原則與方法等等。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共主)
——《詩景·小雅·北山》禮樂制(權力認同)分封制(權力分配)宗法制(權力繼承)分配什么?繼承什么?如何認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井田制:西周時期,把土地分隔成方塊,表面歸國家所有,實質歸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并不得買賣和轉讓,還要交一定的貢賦,強迫奴隸集體耕種的一種土地私有制度。(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1.農業(yè)的發(fā)展(1)農業(yè)生產工具:多為木、石、骨、蚌質,主要有矩形有孔石刀、有孔石斧、長條形石、石鏟,青銅農具極少。(2)土地制度:商周時實行奴隸主土地國有制(井田制),土地名義上是周王的且不能隨便買賣,集體勞作。禮樂制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保障:準則基礎:王土里表王臣血緣文化政治經濟(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天下歸心天下歸周天下歸宗天下歸王商代統(tǒng)治階級嗜酒成風生產工具進步,糧食產量提高P5※歷史縱橫
夏商時期的歷法夏商時期,人們對天文、星象有一定認識。夏朝的《夏小正》,載有一年中各個月份的物候、天像、氣象和農事等內容。干支紀日法是商朝歷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續(xù)至今的最長的紀日方法。(3)歷法發(fā)展體現(xiàn)農業(yè)生產發(fā)展。(2020·江蘇高考·1)井田制下,村社內的土地分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給村社成員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換,村社成員要隨份地變動而遷居,即“三年一換土易居”。這意味著私田A.可以進行交易買賣B.收獲全部上繳國家C.屬于小農經濟范疇D.所有權歸國家所有(2020·江蘇高考·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銅農具,有犁、耜、斧、鏟、鐮等,種類較為齊全。某些類型的農具還是首次發(fā)現(xiàn),更無使用之痕。不少農具鑄有云紋、獸面紋、蟬紋等具有神秘意義的紋飾,絕非一般農具所能鑄刻。這反映出A.青銅農具最早出現(xiàn)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銅農具有利于精耕細作C.青銅農具基本不用于農業(yè)生產D.全國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一輪書P7)圖文證史——商周青銅器及特征史料一
商周時期的青銅器①思考
(1)根據(jù)史料一及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商周時期青銅器制造具有什么特點?具有生產規(guī)模大(1.生產規(guī)模or數(shù)量)、鑄造工藝水平高(2.制造技術水平)、風格古樸大氣、造型美觀精致(3.外觀特點)、種類繁多等特點。(4.種類)*手工業(yè)品特點思考角度:5.實用性6.目的(作用)7.功能8.主體等等⑤大約從夏朝開始,中國進入青銅時代。1938年出土于湖南寧鄉(xiāng)的四羊方尊,反映了商朝青銅器的精美。(摘自選擇性必修3教材P2)四羊方尊在當時的功能是什么?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主要用于祭祀,它代表著權力和地位。(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2.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一輪書P7)圖文證史——商周青銅器及特征史料二周禮規(guī)定,各級貴族在祭祀及各類大典儀式中所使用的成組青銅祭器,必須嚴格規(guī)定不同的數(shù)量、形制和大小,以符合各級使用者的等級身份與政治地位②。大致來說,等級越高的貴族能夠使用的祭器越多,也就能享用到更多的享祭品。具體到鼎、簋的使用上,鼎的組合以奇數(shù)為主,簋的組合以偶數(shù)為主,從高到低不同等級貴族所使用的鼎、簋數(shù)目,呈遞減的趨勢:周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S愛梅《封邦建國的禮樂世界:西周》(2)根據(jù)史料二有關信息,在祭祀中青銅器的運用有什么特點?學術前沿
青銅器多動物紋樣,古代以動物紋樣為主的藝術實在是通天階級的一個必要的政治手段,他在政治權力之獲得與鞏固上所起的作用,是可以與戰(zhàn)車、戈戟、刑法等統(tǒng)治工具相比的。古代王朝之占有九鼎便是通天手段獨占的象征。青銅器不是宮廷中的奢侈品、點綴品,而是政治權力斗爭的必要手段。鑄鼎象物是通天工具的制作,那么對鑄鼎原料即銅錫礦的掌握,也便是從基本上對通天工具的掌握。商業(yè)①商朝出現(xiàn)專門從事商品交換的商人,商業(yè)貿易遍及商朝統(tǒng)治區(qū)域和周邊地區(qū),商業(yè)主要掌握在官府和貴族手里【鏈接·選擇性必修2·P36】②中國在商朝就使用貝作為貨幣,商朝后期開始出現(xiàn)銅鑄幣【鏈接·選擇性必修2·P39,選擇性必修1·P87】③中國古代《周禮》中已經有了__________的記載【鏈接·選擇性必修2·P39】④商周時期出現(xiàn)契約【鏈接·選擇性必修2·P40】借貸糾紛(一)夏商周經濟的發(fā)展材料1:據(jù)《禮記》記載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鄙倘藶榧漓牍砩瘛⒆嫦?、天、帝而肆無忌憚、毫不吝惜地殺牲甚至殺人進行祭祀或殉葬。且商代的刑罰名目繁多,極其殘酷。如捆綁、斷足、割鼻、砍頭、活埋、水溺、火焚等商:鬼神(天)主宰世間,商王能感應鬼神,因此得到恒常的天命,殘民以事天;周:天命無常,唯有敬德保民才能得到天命。原因:紂王臨時湊集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Fmoc-Phe-bis-Boc-4-guanidino-OH-生命科學試劑-MCE-3788
- Cannabidiphorol-CBDP-生命科學試劑-MCE-5981
- 2025年度區(qū)塊鏈技術股份投資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股權質押合同樣本:適用于體育產業(yè)股權質押
- 2025年度民宿窗簾墻布溫馨家居布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東致行動協(xié)議書:文化產業(yè)股權合作與數(shù)字版權保護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垃圾處理與簡易房屋拆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產學研合作聘用及錄用合同
- 施工現(xiàn)場施工防化學毒品泄漏制度
- 施工日志填寫樣本建筑物屋面防水工程
- 幼兒園中班配班下學期工作計劃述職匯報PPT模板9下載
- 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全冊課時練習講解課件
- 預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嬰傳播服務流程圖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手抄報
- 防火墻漏洞掃描基礎知識
- 供應鏈網絡安全解決方案
- NPI管理流程文檔
- 運動技能學習PPT
- 嶺南版三年級美術下冊教學工作計劃
- 應急裝備、應急物資臺賬(較詳細)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