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高中地理主觀題-成因類問題_第1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高中地理主觀題-成因類問題_第2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高中地理主觀題-成因類問題_第3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高中地理主觀題-成因類問題_第4頁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學案+高中地理主觀題-成因類問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地理主觀題--自然地理成因類問題一、影響太陽輻射的因素(即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1.緯度:決定正午太陽高度大小、晝長(日照時間長短)。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日照長。3.天氣狀況(晴天多,日照長,太陽輻射豐富)(季節(jié)變化)。4.地形:山地的陽坡與陰坡,山地的迎風坡與背風坡。5.大氣清潔度:城市和鄉(xiāng)村;大氣污染小,日照強。例如:為什么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日照時間長。③地勢高;日照長④空氣稀薄,大氣潔凈,透明度高。二、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1.緯度高低(決定因素)太陽高度、晝長、太陽輻射量。2.地形地勢:陰坡\陽坡;海拔高低;地形類型。(如:谷地盆地熱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對冬季風阻擋)3.海陸位置:距海遠近,大陸性\海洋性。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5.大氣環(huán)流和天氣狀況。(陰雨天,氣溫日、年較差?。?.冬季風:距離冬季風源地越近,氣溫越低。7.下墊面性質:增溫和降溫的快慢、冰面反射陽光。8.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性質,如熱島效應、溫室效應等。三、影響等溫線分布的影響因素1.等溫線平直,與緯線平行←太陽輻射(緯度)。2.等溫線大體與海岸線平行←海洋影響程度不同。3.夏季:內陸向高緯方向凸←海陸分布(海陸熱力性質差異)4.與等高線平行(與山脈走向、高原邊緣平行)←地形(垂直高度)5.暖流:向高緯方向凸;寒流:向低緯方向凸←洋流。6.盆地閉合曲線,夏季為炎熱中心,冬季為溫暖中心←地形地勢(地形閉塞,夏季不易散熱,下沉氣流增溫;冬季冷空氣難以進入)7.山地閉合曲線,冬夏均為低溫←地勢高。8.鋸齒狀分布←地勢起伏大。四、影響風力大小的因素(風能開發(fā)資源條件、沙塵暴動力)1.水平氣壓梯度力(單位距離的氣壓差,影響風力大小的直接原因)2.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直接原因),風力大;3.兩地間溫度差大(根本因素)季節(jié)性增溫快,風力大;4.距高壓遠近:距離亞洲高壓(冬季風源地)近,風力大;5.摩擦力:地面起伏小,風力大;地面平坦開闊,風力大;海面上摩擦力小,冬季陸地植被少,風力大;(降低風速:闊葉林>針葉林>草原>荒漠)6.地形起伏:山谷口,狹管效應,風力大;地形(河谷)延伸方向與盛行風向基本一致,風力大。五、影響降水的因素(形成條件:水汽、降溫、凝結核)一、充足的水汽1.海陸位置:距海遠近,沿海水汽多,內陸水汽難以到達。2.風向:從洋面或湖面吹來的風(如我國夏季風),水汽多。從陸地吹來的風(如我國冬季風),水汽少。3.地形類型、山脈走向:平原地形有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閉,高原上地勢高,水汽難以進入。山脈走向與濕潤氣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脈走向與濕潤氣流方向垂直,阻擋水汽深入4.洋流: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5.下墊面性質:植被覆蓋率高,水域面積大,水汽越多。二、空氣降溫(上升濕潤、下沉干;西風濕潤、信風干)1.氣壓帶:低壓帶控制,空氣上升降溫,水汽容易凝結高壓帶控制,空氣下降升溫,水汽不易凝結2.天氣系統(tǒng):氣旋、鋒面空氣上升濕,反氣旋空氣下沉干。3.風帶:西風帶由較低緯吹向較高緯,水汽容易凝結。信風、極地東風由較高緯吹向較低緯,水汽不易凝結。4.地形類型:山地迎風坡空氣上升,山地背風坡空氣下沉。5.下墊面狀況:暖濕氣流遇到冷地面(海面)、寒暖流交匯、暖流遇到冷海面(多霧),降水多。地表植被覆蓋率低,沙漠地區(qū),排干沼澤和湖泊的地區(qū),降水少。三、凝結核(人類活動、下墊面性質)六、影響蒸發(fā)量的因素大氣溫度越高、空氣濕度越小、風速越大、則蒸發(fā)量越大。(光照、氣溫、風速、空氣濕度、天氣狀況、蒸發(fā)面積)(水源、熱源、飽和差、風速與湍流擴散強度、地膜覆蓋等)七、影響河流水量(地表徑流)的因素1.來水量①河流補給量(積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雨水)②支流補給③調入水源④流域面積⑤植被涵養(yǎng)水源,“削峰補枯”2.去水量①蒸發(fā)(光照強,氣溫高、風力強、氣候干旱、液體表面積大,蒸發(fā)較旺盛)②下滲(土質疏松,無地下凍土,下滲較快)③徑流(地形平坦,徑流排水較慢;地形起伏大,徑流排水較快)④人為引水(生活、生產(chǎn)用水)八、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氣候:降水多且集中,雨水沖刷地表嚴重②地形:地形起伏大,地表物質遷移速度快③植被:植被覆蓋率低,水土保持作用弱④土壤:土質疏松、直立性強,土壤易被侵蝕⑤支流眾多,來沙量大2.人為原因植被破壞、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工程建設、開礦活動等九、咸水湖的成因(咸水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兩種)1.內陸河流的終點。降水量少,蒸發(fā)量大,地勢平坦,排水不暢,缺少河流流出,排鹽能力弱,徑流攜帶鹽分不斷匯入積累,鹽度不斷增加,逐漸變成咸水湖,最終形成鹽湖。2.海水倒灌或者是海跡湖(古代海洋的遺跡)。十、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根本因素:海洋熱量的收支情況。熱量收入:太陽輻射;熱量支出:海水蒸發(fā)。主要因素:海陸分布、大氣運動、海水運動等。1.太陽輻射強弱: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2.海水深度:深海水溫度低,深層海水上泛導致水溫降低。3.洋流:暖流經(jīng)過,海水溫度高;寒流經(jīng)過,海水溫度低。4.海陸:夏季(冬季)海水溫度低于(高于)同緯度陸地。5.盛行風:由低緯(高緯)吹來,海水溫度升高(降低)。十一、影響海水鹽度分布的因素海水鹽度:由副熱帶海域向赤道和兩極,鹽度逐漸降低。1.降水量與蒸發(fā)量:降水量大于蒸發(fā)量時,鹽度較低。2.入海徑流:有淡水注入的海區(qū),鹽度偏低。3.洋流:寒流降低海水的溶解度且蒸發(fā)減弱,使鹽度降低。4.海域封閉:與其它海域交換少,保持較低(高)鹽度。5.海冰融凍:融冰過程中釋放淡水,稀釋海水,鹽度降低。十二、影響海水密度的因素從水平分布看,表層海水密度從赤道附近向兩極地區(qū)遞增。1.海水溫度:海水密度與海水溫度呈負相關。2.海水鹽度:海水密度與海水鹽度呈正相關。3.海水深度:海水密度與海水深度呈正相關。十三、影響流水侵蝕的因素1.河流徑流量大小,水流速度(落差、坡度的大小)2.植被覆蓋度(減少徑流,降低流速;提高地表的抗侵蝕能力)3.地面組成物質抗侵蝕能力;人類活動改變下墊面性質。十四、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巖被溶解或溶解后沉淀形成的地貌)形成條件:可溶性巖石、氣候溫暖濕潤、地下水循環(huán)通暢。分布地區(qū):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十五、影響風沙活動的形成因素1.物質來源:①當?shù)厣吃矗嚎菟诤?、河灘等,泥沙裸露。②外地輸沙:風帶來的沙塵;河流帶來的泥沙。2.動力條件:①大氣環(huán)流(風帶或季風)或距離冬季風源地遠近。②該區(qū)域的地形特征——常見會加強風力的地形A.平坦的地形。如廣闊的平原,沒有阻擋。B.山地中的峽谷或河谷(峽谷或河谷與風向一致)。C.面積廣大的湖泊或海域。③特殊天氣、氣候背景:氣候干旱少雨、地表干燥;氣溫回升、蒸發(fā)旺盛,氣旋與冷空氣活動頻繁。④植被稀少,地表缺乏植被保護。十六、湖泊按成因分類1.構造湖:地殼運動形成褶皺湖和斷層湖(坡陡、水深、狹長)。2.火山口湖:死火山口積水成湖(呈圓形,面積小而深度大)3.堰塞湖:河流被外來物質堵塞而形成的湖泊。4.海跡湖:原為海域的一部分,因泥沙淤積而與海洋分開。5.牛軛湖:“S”形河道被自然截彎取直,廢棄后成湖泊。6.冰蝕湖: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湖泊(北美五大湖)7.風蝕湖:經(jīng)風長期吹蝕形成的風蝕洼地積水成湖。8.凍融湖:地表凍脹和融化塌陷形成洼地,積水成湖。十七、島嶼按成因分類(沖積島、大陸島、珊瑚島和火山島)1.大陸島:地殼運動使部分陸地與大陸分離成的島嶼。2.火山島:海底火山噴發(fā)、巖漿堆積露出水面形成的。3.珊瑚島:熱帶淺海區(qū)的珊瑚遺體堆積成的島嶼。4.沖積島:河流入海(湖)口,河流泥沙堆積成的島嶼。十八、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陸地上許多高山,隨著海拔的變化,這些山脈從山麓到山頂?shù)乃疅釥顩r差異很大,從而形成了垂直氣候帶,自然帶也相應地呈現(xiàn)出垂直分布規(guī)律。1緯度:相同海拔,則緯度越低,帶譜越復雜;2.海拔:相同緯度,則海拔越高,帶譜越復雜;3.熱量:陽坡帯譜多且位置高、陰坡帶譜少且位置低;4.變化規(guī)律:山麓與水平帶一致,垂直帶譜與其所在緯度向較高緯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帶帶譜相似。(理想化最完整的垂直帶譜: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灌木林→高山草原→高山草原荒漠→高山荒漠→高山苔原冰原)十九、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概念:常年積雪的下界(即夏季0℃度等溫線海拔高度)。1.氣溫(熱量和緯度):雪線高度和基帶氣溫呈正相關。2.降水量:降水量越多,雪線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線越高。3.地形坡度:坡度越陡,雪線越高;坡度越緩,雪線越低??偨Y:雪線→陽坡高于陰坡、迎風坡低于背風坡。若一山坡既是迎風坡又是陽坡,以迎風坡為主。二十、森林山火發(fā)生的自然原因1.可燃物:喬木、灌木、草本等枯枝落葉。2.火險天氣:高溫、干燥、大風(助長火勢,促進大火蔓延)。3.火源:火山爆發(fā)、隕石降落、泥炭自燃、夏季雷擊火。4.地形:坡向、坡度(坡度大→干燥→火災)山谷風、焚風效應。練習題: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位于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共和國,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河段為季節(jié)河)河谷旁邊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內密布著500余座5層至10層不等的“摩天大樓”,這些大樓完全由泥土和木頭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區(qū)總體上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卻在1000毫米左右,季節(jié)分配不均且多暴雨。(1)分析古城所在地區(qū)降水較多的原因。

(2)從自然地理角度簡述古城選址的依據(jù)。

(3)古城樓房墻厚、窗小且分排(下排窗貼近地面,上排窗靠近房頂),分析其原因。

答案:(1)距海近;西南季風盛行時攜帶的海洋水汽,可沿河谷深入;受山地影響多地形雨;赤道低壓帶北移至該地區(qū)時該地區(qū)降水增加。(2)地處丘陵,利于雨季防洪;海拔較高,氣候相對涼爽;遠離沙漠腹地。(3)墻厚:隔熱降溫。窗?。旱钟L沙。窗戶分排:有利于涼爽的空氣從下排窗進來,室內的熱氣從上排窗排出。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圖是R湖區(qū)簡略圖。R湖是一個堰案湖,發(fā)源于高山地區(qū)的河被冰川沉積物所阻斷,在深的峽谷中匯水成湖。湖面海拔300多米,面積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其中L河是吐納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豐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隨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卻是平靜如鏡,水不揚波。R湖水溫穩(wěn)定,在世界眾多湖泊中年溫差和日溫差明顯偏小,終年不凍。夏季午后,湖泊周邊地區(qū)云雨天氣多見,令人稱奇的是,周邊云雨越盛湖泊上空越是云雨少見。(1)推測R湖在世界眾多湖泊中年溫差偏小的原因。(2)分析R湖日溫差小于周邊地區(qū)的原因。(3)R湖夏季午后云雨少見,結合R湖水溫穩(wěn)定的特點歸納其原因。(4)說明R湖湖面平靜的原因。[答案](1)水量大,對氣溫的調節(jié)作用較強:高山阻擋冷空氣,冬季溫暖(地處谷地,與周邊熱量交換少:靠近海洋,氣溫受海洋調節(jié));夏季冰川融水注入,水溫偏低(2)湖泊比熱容大,氣溫變化比周邊陸地慢:地處谷地,氣溫變化比周邊山地慢(3)夏季午后周邊區(qū)域氣溫高,R湖(因湖水穩(wěn)定)氣溫偏低,形成熱力環(huán)流,湖面區(qū)域受下沉氣流影響(4)(受沉積物阻擋,)落差小,流速慢(2分):水大,河流吐納對湖水運動影響小《緩沖作用強);山地環(huán)抱,風浪小。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白斑狗魚肉質細嫩,營養(yǎng)豐富,有“魚中軟黃金”之稱。白斑狗魚是肉食性魚類,適宜在16C以下的水域產(chǎn)卵繁殖,分布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北部冷水水域,棲息環(huán)境多為水質清澈、水草從生的河流,在我國僅見于新疆的額爾齊斯河流域(下圖)。額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