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1.gif)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2.gif)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3.gif)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4.gif)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a16b092a750ce6d1803a3f0f0e8ad61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市交通大學附中2022-2023學年高一下學期分科檢測語文試題一、默寫1.按要求填空。(1)____________,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浚珴蓶|《沁園春·長沙》)(2)吾師道也,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師說》)(3)蘇軾在《赤壁賦》中提到曹操《短歌行》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選擇類2.以下各項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①圣人無常師(普通的)
②萬里悲秋常作客(長久地)B.①而絕江河(橫渡)
②冰泉冷澀弦凝絕(斷,停頓)C.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尊師學習)
②吾師道也(學習)D.①其皆出于此乎(產(chǎn)生,發(fā)生)
②其出人也遠矣(超過)3.下列加點虛詞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②日觀以西峰B.①不知東方之既白
②越長城之限C.①不拘于時
②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①正襟危坐而問客日
②侶魚蝦而友麋鹿三、選擇題4.根據(jù)《鄉(xiāng)土中國》一書的內(nèi)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字下鄉(xiāng)》和《再論文字下鄉(xiāng)》這兩章中,作者認為推行“文字下鄉(xiāng)”并不十分迫切,因為文字和語言,是人們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但并非唯一的工具,在鄉(xiāng)土社會中,人們也可以通過“眉目”等其他方式來傳遞情感。B.在《鄉(xiāng)土本色》一章中,作者指出,中國農(nóng)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有這幾個,一是每家農(nóng)耕面積小,所以聚在一起住,二是合作的需要,三是為了安全,四是有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人口一代代積多故而形成大村落。C.從《禮治社會》一章中,我們可以知道,禮并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quán)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yǎng)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傳統(tǒng),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而禮治社會是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xiàn)的,它是鄉(xiāng)土社會的特色。D.在《差序格局》一章中,作者指出差序格局的社會結(jié)構(gòu)是如同石頭丟在水面一圈一圈向外推出去的漣漪格式,是以自己為中心向外擴展的,且圈子并不固定,這種以“己”為中心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自我主義,亦即所謂的個人主義。5.填入下面語段空白處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侨祟惷\共同體是一個關(guān)于思維形式和規(guī)則的科學理念。它______,因此它具有無限的科學理論和魅力。(1)揭示事物世界的本質(zhì)(2)形成概念、判斷、推理(3)通過對比、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演繹、歸納等方法(4)反映實踐現(xiàn)實依據(jù)人類在認識過程中的客觀實踐的事實A.①⑤③④②
B.④①⑤②③
C.⑤③②④①
D.③⑤②①④四、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①文學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詞語。然而,詞語卻是觀念的符號。我們可不可以說詞語也是一種聲音的存在呢?自然,詞語總可以被朗誦,若朗誦得合拍中節(jié),抑揚頓挫,富于韻律,那會很好聽。若非常好聽,會差不多成為音樂,但那是歌唱了,不屬于文學,文學作品不是如此接受的。文學總是一組觀念的符號,而不是一組悅耳的聲音。②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過真實的文學經(jīng)驗,在這種獨特的語言經(jīng)驗中,我們確實就在一個感性的世界里。這一點毋庸置疑。問題在于我們當如何解釋這種語言經(jīng)驗。解釋的困難來自我們通常具有的對語言之本性的誤解。我們會以為語言的詞和句總是表達著觀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人類用語言的詞語來指稱外部對象或由外部對象引起的觀念,這種指稱本身,作為符號,總是超感性的。這個想法表明,我們實際總是采取了邏輯理性的立場來思考語言的本質(zhì)。初民形成語言,并非僅僅為了用詞語賦予外部對象以一個符號。語言在其起源上講,乃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性交往。交往的內(nèi)容并不是關(guān)于外部事物所形成的共同的概念,而是交往者共同進入其中的那個“生存場”。生存就是與外物打交道。外物并非首先作為我們的認識對象而進入語言,而是作為與我們的存在休戚相關(guān)的東西而進入語言。在詞語中凝聚了我們對存在的領(lǐng)會。“樹”“河流”“田野”“羚羊”“風”“雷”等詞語,所表示的并不是關(guān)于自然物之概念,而是這些自然物與我們的生存的一種關(guān)聯(lián),表示著它們在我們的生存中的意義。它們是一種感性的存在與力量,我們?nèi)祟悓@些自然物有一種真切的生存感受,在這種感受中凝聚著我們的情感、愿望、體驗。海德格爾從中指認了人類所用詞語之“原始的命名力量”。詞語之意義是在人的“生存場”中形成起來的,就像今天的孩童在彼此交往中仍然會做的那樣,他們總會創(chuàng)設(shè)一些成年人不明其義的詞語來表達存在于他們共同的生存場中的那些對于事物的神秘體驗。然而,成人世界已在相當?shù)某潭壬稀靶味蠈W化”了,語詞在成人的用法中巳與確定的概念體系建立了穩(wěn)固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因此,孩童在長大之后便順從成人世界的原則而“準確地”使用詞語,把他們在孩提時代的語言創(chuàng)造遺忘了。③作為“物性存在”的詞語,即是能顯示其原始的命名力量的詞語,它們在語言日常的和邏輯的用法當中必定被掩蔽,而只在語言的藝術(shù)用法中才得以保存和展示。所謂“文學”,就是語言的藝術(shù)用法。唯在文學中,詞語才真正地作為詞語而得到保存,并顯示其感性的力量。按照海德格爾的說法,文學家的寫作并未“消耗詞語”,而是“保持詞語”。這是見地深刻的。我們?nèi)粘J褂迷~語是為了傳達信息或觀念,一旦達成此任務(wù),詞語就消失了,它們只是充當了傳達載體的角色。意既已達,言即被棄。然而,文學閱讀卻始終讓讀者停留在詞語本身之中。在文學經(jīng)驗中,我們不可能對詞語采取過河拆橋的態(tài)度。我們不能想象當我們讀杜甫的一首詩時,會在得其意之后便把詞語本身遺忘了。事實上,只要我們確實在欣賞著這首詩,那么我們就始終駐留在它的詞語之中,我們感受著它的每一個詞語的感性魅力。④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我們運用語言的目的,原就不是為了傳達觀點和見解,而是為了讓某種生存場、某種生存體驗成為在讀者的想象世界中能夠被建構(gòu)起來的意境。這一切是作詩者所不能不知道的第一原理,除非一個作詩者只是把散文式的句子分行排列,并且合轍押韻,讓它具有“詩作”的模樣。⑤在文學中,詞語作為觀念符號,是通向感性形象的橋梁,并且在感性形象已被通達、已經(jīng)形成之時,這個橋梁卻并沒有被拆除。橋梁還在,亦即詞語的觀念性還在。不過,這時候,詞語的觀念性與它們的感性意趣這兩個方面已經(jīng)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這從哲學上說,就是觀念遁過形象而被帶進了感性世界?!拔膶W形象”之所以是“文學的”,就在于它們都是已被觀念所滲透了的感性形象,感性要素與觀念交織在一起,所以,文學形象是高度“精神化”的形象,這就是文學的感知特性。(節(jié)選自王德峰《藝術(shù)哲學》)6.第⑧段中的“過河拆橋”具體是指_______________。7.將以下這段文字加入文中,正確的位置在(
)然而,我們?nèi)绾文馨延^念的符號也看作作品的物性存在呢?我們一旦進入文學,不是進入了一個抽象觀念的世界嗎?在這個世界里,哪里會有本質(zhì)上是感性存在的作品呢?A.①②兩段之間
B.②③兩段之間C.③④兩段之間
D.④⑤兩段之間8.下列表述與作者觀點不一致的一項是(
)A.語言的詞和句的本性首先不是表達觀念及其相互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的。B.在人與人的感性交往中形成的語言,這些語言中的詞語凝聚了我們對存在的領(lǐng)會。C.詞語的意義是在自然物與我們的生存關(guān)聯(lián)中形成起來的。D.我們總是將外物作為認識的對象,所以采取了邏輯理性的立場來思考語言的本質(zhì)。9.第②③段分別引用了海德格爾的說法,以下各項中對其作用分析錯誤的是(
)A.第②段的引用是為了闡明:詞語是一種表現(xiàn)自然物與我們生存關(guān)聯(lián)的感性存在。B.第②段的引用既指認了詞語最初命名的意義,又區(qū)別了詞語以符號存在的意義。C.第③段的引用是為了闡明:詞語中原始的命名力量也能在文學寫作中保留下來。D.第③段的引用是為了闡明:文學作品能讓讀者停留在詞語本身之中。10.小明正絞盡腦汁地在完成創(chuàng)作新詩的作業(yè),突然看到弟弟輕輕松松寫的下面一行字,驚喜萬分,覺得這就是打動人心的詩句,但一時也說不出它好在哪里。請你運用本文作者的觀點,和小明交流你的感受和理解。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五、文學類閱讀-單文本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冬天里的一團火①每年秋天收了谷子,父親便要抽空去后山一趟,趕在風雪來臨之前,燒一窯炭回家。上好的木炭被父親送到集市換一些冬季必需品,稍次的木炭就存放在自家的樓板上。做完這一切,風雪就從北方趕到了我們村莊,搖著窗欞吱呀吱呀直晃,踢得多年失修的門板咣當咣當直響。風雪像一個被凍得氣急敗壞的小孩,要一頭撞進家門。小妹哆嗦著把小小的腦袋從被窩里伸出來說:“風也被凍哭了呢!”②早晨起來,父親已把家中四壁該固定的固定了,該糊實的糊實了。母親則在房子中央燃了一團鑼木炭火。我和小妹歡呼著跳下床,知道又到了漫長的烤火季節(jié):我再不用去拾那拾不完的柴禾,再不用去扯那扯不完的豬草,父母手中也沒了那些耕耙播割之類的活計,連小妹也用不著一個人伏在田垅上跟昆蟲小蟻說話了。一家人團團圍在一堆炭火旁,四雙眼睛把一年到頭都沒有好好打量,甚至有些生疏的彼此認認真真端詳一番。父親的后腦勺居然稀稀拉拉有了些白發(fā),而小妹剁豬草時左手的中指添了一道小小的疤痕。只有母親總能及時記下丈夫和兒女每一點細微的變化。③話頭總是母親最先引出的。她飛針揚線的手從容雅致,嘴里則像一只吐絲的蜘蛛,把一家人一年來細細碎碎的事情都吐了出來,條理分明得就像一張蛛網(wǎng)。父親口吐云煙的樣子氣定神閑,我和小妹則像小猴樣互相抓撓不休。炭火很快平息了我和小妹年幼的躁動,凝眸處,眼前構(gòu)筑了一個通透的世界;民間典故在父母心中涌涌簇簇,于是給我們講起故事來,從童話到傳說,從演義到鬼怪。④我和小妹被炭火烤得昏昏欲睡,伸個懶腰站起來,窗外已是一個夢幻般的世界—一風雪把貧窮的村莊變得富有,把枯澀的村莊變得豐潤。黃昏時分,雪停風靜,孩子們個個要把自己玩成一塊冰雪才肯回家。冰雪幫窮孩子剝掉了那張積勞成繭的外殼,還以花蕾般稚嫩的飩真,讓再傻再癡的孩子也變得冰雪聰明。冰雪是另一種形式的炭火,在烤紅孩子們雙頰的同時還點燃了他們對關(guān)好日子的憧憬。玩累了,我和小妹就挾一團寒氣闖進家里,坐下來,脫掉鞋子,把雙腳揣進父母懷中。那種癢酥酥的暖意真有說不出的舒服。繁重的農(nóng)事剝奪了一家人彼此應(yīng)有的關(guān)愛,一年之中就這么一刻讓我感到是在家的中心,是在愛的中心,是在幸福的中心。⑤晚上不點油燈,木炭火把陳舊的房子涂成年畫的顏色,種種器皿都跳躍著金子的光澤,我們血色虧欠的臉龐也充滿了油彩般的紅光。木炭火烤焦了苦寒的歲月,木炭火煨軟了堅硬的辛酸,木炭火烘托著我們對來年的種種幻想,木炭火用紅光篡改了我們對蒼白往事的記憶。而遺忘和幻想正是農(nóng)人過日子的兩大支柱。⑥冬夜漫長,有火則短。往往是一家人先聊些閑話,慢慢地,思緒漸漸飄飛,思維漸漸斷散,睡意這時從深海處泅洇上來,將一切漫淹。最后的那句含含糊糊的閑話也不知是誰說的,說了些啥,就像雨后葉尖上最后那滴遲遲不落的水珠落在空明的湖心,漾開去,漾開去,了無痕跡。不知過了多久,也許是母親首先“唔”一聲從半夢的狀態(tài)中清醒過來,使夜色漾起了新的漣漪。母親低頭見團鑼里自燃的炭火巳蒙上了一層灰垢,就用火針撥了撥,火又鮮光起來,輻射出的熱能將我們漸涼的身子重新?lián)崤?。又不知過了多久,細碎的炭火終于星星般隱去了,我們才拖著醉步上床睡覺。這種醉當然不是因了酒,而是因為火?;鹗亲屓祟惓磷淼牧硪环N方式。⑦冬天,我們一家予也會出門去做客,譬如說鄰村的外婆總要在每年的冬天宰一只牲畜,叫我們?nèi)コ曰疱?,盡管冷,我們也決不會放棄這樣難得的打牙祭的機會。這時,火就成了我們的管家,一家人急急切切地出門,將火獨自留在家里守護家的溫暖。等吃飽喝足后,又急急切切趕回,扒開事先用木灰掩埋好的炭火,暗紅的炭火一下子就亮旺起來,那感覺就像是管家給風雪歸來的每一個人上了杯熱茶。⑧我們每天都要從樓上拿一簸箕木炭下來,待到樓上的木炭即將告罄,冬天就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過了休養(yǎng)生息的冬季,來到萬物復蘇的春天,懷揣熱力的我們又開始忙于一年初始的事情。小妹是最后一個走出家門的。那天小妹走出家門,對著屋前的幾樹桃花打了個哈欠,淚眼婆娑地驚叫一聲:“喲呵,火星子都跑到屋外了!怎不叫我早點出來?!”⑨也許是吧,花朵是綠色生命另一種形式的燃燒,所有花朵都開放了,春天就會被烤得暖暖和和,舒舒服服。11.分析第①段畫線句景物描寫在文中的作用。12.請對第⑤段的“篡改”一詞加以賞析。13.第⑧段畫線句對妹妹的語言描寫很有表現(xiàn)力,請分析這一描寫在刻畫人物形象和表達主題思想上的妙處。14.本文的核心意象是“火”,它被賦予了哪些豐富的內(nèi)涵?請分條概括。六、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以下詩歌,完成下面小題。圓月①(唐)杜甫孤月當樓滿,寒江動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綺逾依②。未缺③空山靜,高懸列宿④稀。故園松桂發(fā),萬里共清輝。【注】①此詩作于唐代宗大歷元年(766)秋,杜甫流寓夔州。②綺逾依: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③未缺:指圓月。④列宿:眾星。15.從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
)A.五絕
B.近體詩
C.古體詩
D.曲子詞16.對本詩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詩歌以月為題,以月色統(tǒng)攝全篇。B.詩歌音律和諧,篇章法度謹嚴。C.全詩意境清冷,思親之情真摯。D.全詩語言平易,景物人物轉(zhuǎn)換自然。17.詩歌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想象,詩人們往往運用想象使其作品靈動而雋永。請結(jié)合本詩的尾聯(lián)賞析這一手法的妙處。七、文言文閱讀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①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薄扒笕实萌剩趾卧购酰俊庇啾闹?,睹軼詩可異焉。②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彼焯尤?。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曰:“盍往歸焉?!奔爸?,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狈龆ブ?。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于首陽山。③由此觀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比舨?、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早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①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shù)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驌竦囟钢畷r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余甚惑焉,儻所謂天道,是邪非邪?(節(jié)選自《史記·伯夷列傳》)【注】①盜跖:相傳為古代的大盜,生性暴虐,橫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殘暴的人。18.解釋以下加點字。(1)怨是用希(
)
(2)睹軼詩可異焉(
)19.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確的一項(1)常與善人(
)A.幫助
B.結(jié)交
C.跟隨
D.給與(2)糟糠不厭(
)A.嫌棄
B.滿足
C.憎惡
D.吃飽20.第③段畫波浪線部分有五處需加句讀,請用“/”標識出來?;驌竦囟钢畷r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21.翻譯句子。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nóng)、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22.文章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伯夷、叔齊的“積仁潔行”?請用自己的話概括。(1)(2)(3)23.第③小節(jié),作者以“顏淵”“盜跖”及“近世”之人為例,用意何在?請簡要分析。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綠蔭齋古桂記(清)戴名世①距虎丘三里而近,有朱氏園林,蓋昔朱某翁先生之所創(chuàng)□。園昔為田為圃,先生買而為園。園之大二百畝,凡費金錢數(shù)萬。其間竹木水石、亭榭樓閣,重疊映帶,極一時之盛。先生垂沒而園分授諸子。于是其季子某間其東隔之綠蔭齋,以讀書其間,而時時召集門友賦詩飲酒,自是朱氏之園惟綠蔭齋為最著。②齋之東有古桂一株,蓋百余年物,其枝四面分披而下,其中可坐數(shù)十人。每花開,召客宴集其下,綠葉倒垂,繁英密布,如幄之張,加藩之設(shè),風勁花落,拂襟縈袖。行酒者傴而入,繞樹根而周,客無不歡極情嘆而去。③天標嘗導余游遍園中,臺榭多傾圮矣,水或涸而石或頹矣,竹木存者十不及一二矣,苔生于牖,草環(huán)于亭,非復曩日之盛。而園中故有七松草。七松者,有松七株,蓋宋、元時物。數(shù)里外望之,挺然離立云表。自先生沒而七松地屬某氏,某氏斧以為薪,存者僅一株,差小,以隔于朱氏之垣得免焉。嗚呼!物理之盛衰,何常之有?良材異質(zhì)辱于匹夫之手者多矣!吾悼七松,所以幸古桂之遇也。24.第①小節(jié)空格處應(yīng)填入的虛詞是(
)A.矣
B.者
C.也
D.乎25.賞析第②段畫線句的語言特點。26.本文題名為《綠蔭齋古桂記》,卻在第①段用不少筆墨寫了“朱氏園林”,以下各項中對其目的分析錯誤的是(
)A.交代了綠蔭齋的歸屬。B.交代了朱氏園林中只有綠蔭齋最著名的原因。C.引出后文綠蔭齋中的古桂。D.將朱氏園林昔日的繁盛和后來的頹敗進行對比。27.概述本文主旨。八、材料作文28.有人說,知識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覺得不盡如此。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wù)勀愕恼J識和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
悵寥廓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韓愈
月明星稀
烏鵲南飛【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有:寥廓、庸、愈、鵲。2.A【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常,普通的”錯誤,應(yīng)為“固定的”。句意:圣人沒有固定不變的老師。故選A。3.C【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詞,在/助詞,用在方位詞之前,表示方位。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份/日觀峰以西的山峰。B.“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助詞,的。句意:不知東方的天空已經(jīng)泛白(天亮了)/越過長城的城墻。C.“于”,都是介詞,表被動。句意:不受時俗的拘束/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D.“而”,連詞,表修飾/連詞,表并列。句意: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問道/把魚蝦作為伙伴,把麋鹿當作朋友。故選C。4.D【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名著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如本題“根據(jù)《鄉(xiāng)土中國》一書的內(nèi)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然后根據(jù)平時的積累,調(diào)動頭腦中知識,進行選擇。D項,“這種以‘己’為中心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自我主義,亦即所謂的個人主義”說法錯誤。原文中有明確表述“在這種富于伸縮性的網(wǎng)絡(luò)里,隨時隨地是有一個‘己’作中心的。這并不是個人主義,而是自我主義”。故選D。5.C【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語言表達連貫的把握。此題是語句排序,它指的是根據(jù)語言表達的需要對句子進行正確的組合。要求語言具有“合理的語序”,就是要求句間排列要合乎語法規(guī)范和語言表達習慣。語句排序要求將一組句子按一定的邏輯關(guān)系重新排列,使之有序。所給句子有表示邏輯關(guān)系的詞語,根據(jù)“根據(jù)”、“通過”、“形成”、“反映”、“揭示”這幾個詞語,可以判斷句子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從而得出答案C項。6.我們了解完詞語在文學作品中傳達的信息或觀念后就立刻拋棄了詞語本身。7.A
8.D
9.C
10.【答案示例1】小明,你的“絞盡腦汁”而不得,和你弟弟的得來全不費工夫的“佳作”的這兩種狀態(tài),恰恰說明了我們和你弟弟相比,都有了很多成人世界在文學閱讀和創(chuàng)作時,原則而“準確地”使用詞語的束縛。你弟弟的這首詩,能讓我們始終駐留在它的詞語之中,我們感受著它的每一個詞語的感性魅力。它不僅僅作為觀念符號,更是創(chuàng)設(shè)了一些成年人不明其義的詞語來表達存在于孩童共同的生存場中的那些對于事物的神秘體驗。例如詩句中的“燙”這個詞,形象生動地表明了燈光在黑夜中帶來的光明只是那么一點,整個黑夜還是那么的無邊無際,給孩童、給世人一種莫名的壓抑和無助。觀念通過形象而被帶進了感性世界,詞語的觀念性與它們的感性意趣這兩個方面已經(jīng)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這就是打動人心的詩句?!敬鸢甘纠?】小明,你弟弟的詩歌用成人的語言表達的是“燈照亮了黑夜”。因為你弟弟是小孩,他們所運用的詞語往往不是我們成年人慣用的表達方式。“燙”“洞”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意思,卻恰恰是詩歌的語言。詩歌的語言是文學的語言,我們在欣賞詩歌的同時,語言本身也會成為我們品味的對象傳達出感性的意趣,你弟弟的詩歌中“燙”和“洞”都運用了想象和夸張,使得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有了新的意趣?!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詞語含義的能力。依據(jù)文中“我們?nèi)粘J褂迷~語是為了傳達信息或觀念,一旦達成此任務(wù),詞語就消失了,它們只是充當了傳達載體的角色。意既已達,言即被棄。然而,文學閱讀卻始終讓讀者停留在詞語本身之中”可知,“過河拆橋”在文中指“我們了解完詞語在文學作品中傳達的信息或觀念后就立刻拋棄了詞語本身”。7.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文章思路結(jié)構(gòu)的能力。A.“觀念的符號”“物性存在”承接①中的“文學作品的物性存在是詞語。然而,詞語卻是觀念的符號”,而“我們?nèi)绾文馨延^念的符號也看作作品的物性存在呢?我們一旦進入文學,不是進入了一個抽象觀念的世界嗎?在這個世界里,哪里會有本質(zhì)上是感性存在的作品呢?”這些疑問又照應(yīng)②中的“絕大多數(shù)人都有過真實的文學經(jīng)驗,在這種獨特的語言經(jīng)驗中,我們確實就在一個感性的世界里。這一點毋庸置疑”。所以這段文字應(yīng)加入文中①②兩段之間,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故選A。8.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概括文章觀點的能力。D.“所以”強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人類用語言的詞語來指稱外部對象或由外部對象引起的觀念,這種指稱本身,作為符號,總是超感性的。這個想法表明,我們實際總是采取了邏輯理性的立場來思考語言的本質(zhì)”,“這個想法表明”不代表有因果關(guān)系。故選D。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句子作用的能力。C.“詞語中原始的命名力量也能在文學寫作中保留下來”錯誤,前文“所謂‘文學’,就是語言的藝術(shù)用法。唯在文學中,詞語才真正地作為詞語而得到保存,并顯示其感性的力量”這一觀點??芍恢皇恰拔膶W作品”,而是“文學”。11.作者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風雪的威猛和兇狠。為下文寫冬天里的炭火作鋪墊;天氣的嚴寒更突出炭火的溫暖以及炭火中體現(xiàn)出的親情。12.“篡改”,文中是貶詞褒用,采用擬人手法將童年的貧困和木炭火照耀帶來的溫暖與希望對比,突出農(nóng)人在貧苦生活依然對生活充滿美好憧憬的堅韌和樂觀精神,強調(diào)了在坎坷磨難中應(yīng)該始終抱持著對未來的想象和憧憬。
13.①此處描寫生動地表現(xiàn)了小妹的天真爛漫,展現(xiàn)出兒童獨有的豐富的想象力。②深化了文章主旨,所有的艱難都會過去,只要希望不滅,終究會迎來春天。
14.①家人親情的溫暖;②對未來的想象和憧憬,是希望,是生活上的春天。15.B16.D
17.①故園松樹當茂桂花開放,是想象,想到遙遠的家鄉(xiāng)的松樹當茂,桂花正香。②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和親人,聯(lián)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③表達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望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窘馕觥?5.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詩歌體裁的能力。A.五絕:五言絕句是中國傳統(tǒng)詩歌的一種體裁,簡稱五絕,是指五言四句的小詩,屬于近體詩范疇?!秷A月》字數(shù)句數(shù)不符合。B.這首詩屬于五言律詩,是近體詩。近體詩亦稱“今體詩”。詩體名。唐代形成的律詩和絕句的通稱,同古體詩相對而言。近體詩的句數(shù)相對是固定的,律詩有五言八句、七言八句。句數(shù)、字數(shù)和平仄、押韻等都有嚴格規(guī)定?!秷A月》音律和諧,篇章法度,謹嚴對仗、平仄,押韻要求嚴格。C.古體詩是與近體詩相對而言的詩體。古體詩格律自由,不要求對仗、平仄,押韻較自由,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唐代以后,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圓月》對仗工整,且為唐代詩歌。D.
曲子詞,是詞的早期名稱之一。在隋、唐至五代時期,中國民間有一種廣為流傳的曲調(diào),被稱作曲子。這種曲子可以填詞歌唱,所填的歌詞就被稱作曲子詞。《圓月》不是依曲填詞。故選B。16.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D.“全詩語言平易”錯誤,平易的意思是樸實,言淺意深,通俗易懂。而本詩的畫面孤月當空,清回滿樓;月灑江波,浮光躍金;月照綺席,光彩交融;月掛空山,萬籟江波,月明中天,疏星寥落。畫面具有詩意美,意境開闊,清冷寂廖,語言絢麗。故選D。17.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故園遠在千里之外,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此時月圓,故園松樹當茂,桂花開放。可概括出:故園松樹當茂桂花開放,是想象,想到遙遠的家鄉(xiāng)的松樹當茂,桂花正香。在這明凈的夜晚,唯愿同遠隔萬里的親人們共同沐浴在這美好的月光之中??筛爬ǔ觯河裳矍暗脑铝料胂竦角Ю镏獾募亦l(xiāng)和親人,聯(lián)想到與他們遠隔萬里共沐月光。作者自己長期滯留異鄉(xiāng),久久難歸,寫到遙遠的家鄉(xiāng)的松樹當茂,桂花正香。寫千里之外的家鄉(xiāng)和親人共沐月光。思鄉(xiāng)之情溢于言表??筛爬ǔ觯罕磉_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詩人渴望萬家團圓的美好愿望。18.
少
通“佚”,散失
19.(1)A
(2)B
20.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
21.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來取代暴力,不知道這是錯誤的。神農(nóng)、虞舜、夏禹倏忽辭世去,我輩今日向何方?
22.(1)互相推讓君位,只好另立其他兄弟為君主;(2)拉住武王戰(zhàn)馬并勸阻說不要討伐紂王;(3)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并隱居于首陽山,采集薇蕨來充饑,直到餓死。23.文章以“顏淵”“近世”之人為例,和暴戾兇殘、橫行天下的盜跖做對比,說明善不一定有善報,惡不一定有惡報,認為天道并不存在,所謂天道即人道,人若不行正道,則無天道可言。抨擊了“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的謊言,對天道賞罰罪惡的報應(yīng)論,提出了大膽的懷疑。作者在此對天道與人事相背離的現(xiàn)實,發(fā)出了無限的感慨?!窘馕觥?8.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怨是用希”的意思是“因此很少怨言”,所以“?!钡囊馑际恰吧佟?。(2)“睹軼詩可異焉”的意思是“讀到他們留下的詩而感到事實是令人奇怪的”,所以“軼”通“佚”,散失。19.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1)“常與善人”的意思是“它總是向著為善之人”,所以“與”的意思是“幫助”。故選A。(2)“糟糠不厭”的意思是“連糟糠都難得飽足”,所以“厭”的意思是“滿足”。故選B。2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那選好了道路才舉步,看準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當?shù)氖聸Q不奮力去做,反而遭受禍殃的人,是多得沒法數(shù)的?!爸弊觥暗浮钡馁e語,其后斷句;“言”和“行”是兩個謂語動詞,中間應(yīng)該斷句;“徑”做“行”的賓語,其后斷句;“不發(fā)憤”做“非公正”的謂語,主謂結(jié)構(gòu)單獨成句;“者……也……”,判斷句式,“者”“也”后分別斷句。正確斷句為: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后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fā)憤/而遇禍災(zāi)者/不可勝數(shù)也。參考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舊仇,因此很少怨言?!庇终f,他們“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為什么怨恨呢?”我悲憐伯夷的心意,讀到他們留下的詩而感到事實是令人奇怪的。他們的傳記里寫道: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齊為君,等到父親死后,叔齊又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意愿。”于是就逃開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中的人就只好立他們的另一個兄弟。正當這個時候,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敬養(yǎng)老人,便商量著說:“我們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們到達的時候,西伯已經(jīng)死了,他的兒子武王用車載著靈牌,尊他為文王,正向東進發(fā),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拉住武王戰(zhàn)馬而勸阻說:“父親死了尚未安葬,就動起干戈來,能說得上是孝嗎?以臣子的身份而殺害君王,能說得上是仁嗎?”武王身邊的人想殺死他們。太公姜尚說:“這是兩位義士??!”扶起他們,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亂以后,天下都歸順于周朝,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堅持大義不吃周朝的糧食,并隱居于首陽山,采集薇蕨來充饑。待到餓到快要死了的時候,作了一首歌,歌辭說:“登上那西山啊,采些那薇菜呀!用暴力來取代暴力,不知道這是錯誤的。神農(nóng)、虞舜、夏禹倏忽辭世去,我輩今日向何方?可嘆死期近,命運衰薄令人哀傷!”就這樣餓死在首陽山。從這種情況看,伯夷、叔齊是怨呢?還是不怨呢?有人說:“上天待人的準則是沒有偏私的,它總是向著為善之人?!蹦敲?,像伯夷、叔齊,可以叫做善人呢,還是不算善人呢?他們聚積仁德、修潔品行達到這般地步,而終致餓死!再說在七十個弟子中間,孔子僅僅稱舉顏淵是好學的人,但顏淵永遠窮困潦倒,連糟糠都難得飽足,終于過早地夭亡了。那種認為上天總是報答、恩賜善人的說法,又怎么樣呢?盜跖每天都殺害無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兇橫殘暴,聚集黨徒數(shù)千人橫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齡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這都是些特別重大而且明白顯著的例子。如果說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規(guī)矩,專門違犯法律,而終身享受安逸和快樂,子孫都保有豐厚的產(chǎn)業(yè)。那選好了道路才舉步,看準了時機才說話,從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當?shù)氖聸Q不奮力去做,反而遭受禍殃的人,是多得沒法數(shù)的。我是非常懷疑的,如果說這便是天道,那這天道究竟合理呢?還是不合理呢?24.C25.采用四字短語的形式,句式整齊,讀來朗朗上口,寫出了宴飲時愉快的心情;或作者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桂樹比作帳幔和藩籬,形象地寫出了桂樹的繁茂。
26.B
27.本文借對朱家園林的破落、古桂的經(jīng)歷和七松遭砍伐的描述,抒發(fā)了作者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企業(yè)如何通過公關(guān)活動吸引目標客戶
- 理論與實踐在文化傳承中尋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
- 國慶節(jié)鮮奶活動方案策劃
- Module5 Unit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but the phone rings(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
- 8《上課了》說課稿-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001
- 2023九年級數(shù)學上冊 第23章 圖形的相似23.4 中位線說課稿 (新版)華東師大版
- 9 知法守法 依法維權(quán)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統(tǒng)編版)
- 2024年四年級英語上冊 Module 4 The world around us Unit 11 Shapes說課稿 牛津滬教版(三起)
- Unit8 I can do this for you 第三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譯林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3 光的傳播會遇到阻礙嗎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科學五年級上冊教科版
- 城市基礎(chǔ)設(shè)施修繕工程的重點與應(yīng)對措施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規(guī)范
- 2022年中考化學模擬卷1(南京專用)
- 【??途W(wǎng)】2024秋季校園招聘白皮書
- 2024-2025銀行對公業(yè)務(wù)場景金融創(chuàng)新報告
- 新加坡小學二年級英語試卷practice 2
- 小學五年級英語20篇英文閱讀理解(答案附在最后)
- 2023年遼寧鐵道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英語)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GB/T 23800-2009有機熱載體熱穩(wěn)定性測定法
- T-SFSF 000012-2021 食品生產(chǎn)企業(yè)有害生物風險管理指南
- 水庫工程施工組織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