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_第1頁
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_第2頁
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_第3頁
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_第4頁
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工作和家庭沖突的前因和后果變量中國情景因素形成的差異

C936:A1004-6062(2009)04-0079-06引言人在社會生活中會扮演多個角色,其中工作和家庭是最常見也是最為重要的兩個角色。Greenhaus和Beutell將工作-家庭沖突定義為“一種角色間沖突,該沖突產生于工作和家庭領域內的壓力之間,在某些方面是不可協(xié)調的。也就是說,參與工作(家庭)角色就會使得參與家庭(工作)角色變得更加困難”[1]。由于現(xiàn)代組織中的員工越來越感到平衡工作和家庭兩種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工作-家庭沖突被認為會對員工的行為產生顯著的影響[2]。人們對于工作和家庭之間關系的認識本質上受到價值觀、信念和行為規(guī)范的影響[3]。盡管已有較多的研究對工作-家庭沖突的前因和結果變量進行了探討[2,4,5],但是這些研究大多數(shù)是在西方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進行的[6]。由于中西方在社會和文化存在較大的差異,西方文獻中常見的前因和結果變量對中國員工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可能與對西方員工的影響不同。目前文獻中雖然也有個別研究從理論上探討了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工作-家庭沖突的影響[7],但是缺乏實證研究的支持。本文的目的是:檢驗西方文獻中關于工作-家庭沖突的前因和結果變量,并重點發(fā)現(xiàn)并解釋可能存在的差異性。1前因和結果變量目前多數(shù)的研究者認為工作-家庭沖突由兩個維度組成,一個是工作對家庭的沖突(work-familyconflict),另一個是家庭對工作的沖突(family-workconflict)。工作-家庭沖突是指由于工作原因而不能履行家庭責任的程度,例如由于加班而不能參加家庭聚會;家庭-工作沖突是指由于家庭的原因而影響到完成工作職責的程度,例如由于照顧生病的孩子而不能上班。Kossek和Ozeki的元分析表明多數(shù)實證研究支持這兩個維度是可以區(qū)分[8]。在國內的一些實證研究也表明這兩個維度有足夠的區(qū)分效度[9~12]。根據(jù)兩項元分析對于工作-家庭沖突前因變量的分類,工作-家庭沖突的前因變量可以分成三大類[2,4]:①工作領域。這個類別主要包括和工作、組織相關的一些變量,例如工作投入、角色模糊、上司和同事對工作的支持、工作角色沖突等。這些變量被認為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更相關;②非工作領域。這個類別主要是指來自家庭的責任和其它一些非工作的因素,例如家庭對工作的支持、孩子數(shù)目、婚姻狀態(tài)、配偶是否工作等。這些變量被認為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更相關;③人口學變量和個體變量。這個類別主要包括個性、性別、收入等。這些變量被認為對于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有同樣的影響。在工作-家庭沖突的后果變量中,負面影響得到了較多的研究。Allen等人的元分析將工作-家庭沖突的后果變量分為工作相關后果、非工作相關后果、壓力相關后果三大類[13]。①常見的工作相關的后果包括工作滿意感、組織承諾、工作倦怠、離職意向等;②常見的非工作相關后果包含生活滿意、婚姻滿意、家庭滿意等;③常見的壓力相關后果包括一般心理壓力、沮喪等。張伶和張大偉對西方研究中的工作-家庭沖突的前因、后果和調節(jié)變量進行了較細致的回顧[14]。我們主要根據(jù)以上這些文獻,確定了已有研究中常見的一些前因和后果變量。其中前因變量包括(括號里的正負號表示西方研究文獻中發(fā)現(xiàn)的相關關系):①工作領域的工作投入(+)、工作自主權(-)、角色模糊(+)、角色沖突(+)、工作負荷(+)、資源匱乏(+)、上司支持(-)、同事支持(-)等七個變量;②非工作領域的家庭支持(-)、婚姻狀態(tài)(+);③人口學變量和個體變量包括了積極情感(-)、消極情感(+)、性別、年齡、職位。由于性別、年齡、職位和工作-家庭沖突之間的關系在元分析中沒有得到確定,所以沒有正負號。后果變量我們只選擇了和工作相關的后果,包括工作滿意感(-)、組織承諾(-)和離職意向(-)。表1給出了本項研究所涉及潛變量的定義和測量項目樣例。2中國社會和文化情景的觀點社會和傳統(tǒng)文化這兩大類因素會對中國員工的工作-家庭沖突產生影響。社會因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①從社會發(fā)展階段來看,盡管中國改革開放中經濟取得了迅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現(xiàn)階段工作仍是大部分人維持生活、奉養(yǎng)家庭的主要手段[10];②由于我國計劃生育政策的貫徹實施,城市中絕大多數(shù)夫婦都只有一個孩子,加上往往有老人的幫助和比較完善的托幼機構,因此養(yǎng)育子女的負擔和家務勞動量在減少[10,15]。中國家庭夫妻雙方均參加工作的比例非常高。以上的因素促使中國員工更有動力和條件投入工作。從傳統(tǒng)文化因素角度看,忠孝之道是和中國人的工作-家庭沖突最為相關的文化特質。忠孝之道鼓勵人們追求忠孝雙全,但是忠孝雙全不能停留在親侍湯水,或者守喪三年的孝道上,更重要的是能夠出將入相、光耀門第、蔭庇族人,此時方能達到既為君盡忠,又為父盡孝,實現(xiàn)“忠孝雙全”,達到“資父事君,忠孝道一”的境地(《魏志·文聘傳注》)??梢?,忠孝雙全的基礎是功成名就,進而才能實現(xiàn)家國兼顧。但是,自古以來忠君與孝養(yǎng)勢難兩全,忠于君則無法承歡膝下,棄忠行孝又落得“不忠”罪名,此時的矛盾正如同工作與家庭發(fā)生沖突時的兩難抉擇,忠孝之道又如何解決呢?儒家文化主張“在家為孝子,入朝作忠臣”,認為從“孝養(yǎng)”到“盡忠”是自我不斷完善提高的過程,并且把“治國、平天下”作為人生最高理想。由此可見,在忠孝產生矛盾時,“盡忠”再一次被擺在了前面。不僅如此,如果事君不好,就連孝也談不上,所謂“事君不忠,非孝也”(《禮記·祭義》)??梢?,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大家對于工作的重視程度是相當強烈的,因為工作是“忠孝一體”的全部承載。由此就不難解釋,為什么許多中國人為了工作而犧牲家庭時,他們的親屬大都給予極大地理解和支持,這與“盡忠也是盡孝”的文化背景是分不開的。中國文化的忠孝之道,突出的是一個忠道,無論兩者是否存在矛盾,人們總是把盡忠排在價值判斷的首位,試圖以出眾的社會表現(xiàn),蔭及子孫、盡忠盡孝。大家都會認為,勤奮工作是一種有家庭責任感的表現(xiàn)。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出于工作需要而犧牲自己的業(yè)余時間、放棄與家人的團聚是司空見慣的、自然而然的事,甚至是一種美德[10,15]。因此通常不但不會遭到家庭成員的反對,反而可能會得到家庭其他成員更多的幫助,以減輕他的家務負擔,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根據(jù)對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明確地預期的是:①中國員工在工作和家庭發(fā)生沖突時,家庭一般會給工作讓路。李曄以及陸佳芳和時勘發(fā)現(xiàn)人們更多地感受到工作對家庭生活的影響,而較少體驗到家庭對工作產生的干擾[10,12];②工作-家庭沖突對于中國員工的負面影響會小。例如:劉永強和趙曙明發(fā)現(xiàn)工作-家庭沖突不能預測缺勤和離職意向[9]。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員工本質上還是以工作為生活的重心;③中國員工不把工作和家庭看成完全對立的兩個事情,即使有沖突的表現(xiàn),對于員工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相對于對美國員工的影響會小。因此,我們預期工作和家庭沖突對于工作滿意感、組織承諾和離職意向的影響會比較小。由于對中國員工進行工作-家庭沖突實證研究的文獻相對較少,我們還不能對前因變量對中國員工的影響模式給出非常明確的預期。但是,我們關心的研究問題是非常明確的:在西方文獻已經確定下來的前因變量中,哪些變量和中國員工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顯著相關?哪些變量和中國員工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顯著相關?和已有研究的差異性是什么?為什么有這樣的差異?我們希望通過實證研究來探索性地發(fā)現(xiàn)不同前因變量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以及家庭對工作的沖突的相關性,并著重結合本節(jié)的社會和文化情景分析來解釋和已有研究的差異性。3研究設計3.1數(shù)據(jù)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來進行問卷調查。數(shù)據(jù)來源的渠道有兩個:①本文第一作者在自己講授的兩個非脫產MBA班上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106份;②本文第一作者利用自己和家人的社會網(wǎng)絡共收集到有效問卷241份。從樣本主要的人口學和職業(yè)特征分布來看,本研究的樣本反映的是具有較高學歷(92.2%屬于大專及以上)、大多從事技術或市場銷售工作(64%)、處于企業(yè)中基層管理職位的白領(58.4%)。他(她)們大部分年齡在35歲及以下(93%)、男性居多(63%)、并且已婚(62%)。3.2度量對本研究所有潛變量的測量均采用了西方研究文獻中已有的量表,為了保證翻譯的質量,我們采用了Brislin介紹的雙向翻譯的方法[16]。所有的潛變量采用5級Likert度量。每個潛變量的得分是對應測量項目的均值。工作-家庭沖突是本研究的核心變量。對于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我們從Netemeyer等的研究量表中各選擇了四個測量項目[17]。驗證性因子分析(CFA)結果表明兩維度模型和數(shù)據(jù)擬合很好(GFI=0.95;CFI=0.97;NFI=0.96;IFI=0.97;SRMR=0.07),說明這兩個變量是可以區(qū)分開來的。同時,CFA分析表明兩維度模型優(yōu)于單維度模型。對研究中的前因和結果變量,我們從Price的組織測量手冊中選擇了相應的測量項目。我們給每個潛變量選擇了至少4個測量項目。然后我們把本研究中所有的16個潛變量放在一起進行了因子旋轉。抽取因子時采用主軸斜交(Promax)旋轉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在刪去了個別因子負荷值低或是交叉負載的測量項目后,所有剩下的測量項目均能清晰地指向理論上應該度量的變量,每個變量至少保留了3個測量項目。在測量其它的前因變量時,婚姻狀態(tài)被兩分為已婚和單身;性別被兩分為男性和女性;年齡在數(shù)據(jù)分析時合成三段,包括30歲及以下、31~35歲和36歲及以上;職位在數(shù)據(jù)分析時合成三段,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基層管理人員和非管理人員。4結果表2給出了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的結果。從表中的對角線可以看出,所有變量的Alpha系數(shù)均在可接受的0.7水平以上[18]。無論是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或是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都和三個后果變量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在工作對家庭的沖突的前因變量中,有四個表現(xiàn)出顯著的影響,它們是(括號里的正負號反映的是正影響還是負影響,以下同):工作自主權(-)、角色沖突(+)、工作負荷(+)和資源匱乏度(+);在家庭對工作的沖突的前因變量中,有六個表現(xiàn)出顯著的影響,它們是:工作投入(-)、角色模糊(+)、角色沖突(+)、上司支持(-)、同事支持(-)、積極情感(+)。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只有0.03,并不顯著。我們首先用成對樣本t檢驗的方法考察了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之間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結果表明員工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顯著高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t=8.4;df=344;p<0.001)。然后,我們用ANOVA分析分別對婚姻狀態(tài)、性別、年齡、職位不同類別之間是否存在工作-家庭沖突的差異。結果表明:①已婚者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顯著高于未婚者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這比較容易理解:已婚者一般會比未婚者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但是在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方面,已婚者和未婚者之間沒有差異,說明工作對于家庭的干涉程度對于已婚者和未婚者來說是相同的;②無論是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還是工作對家庭的沖突,男性和女性之間沒有差異。劉永強和趙曙明同樣也發(fā)現(xiàn)性別不是工作-家庭沖突的預測變量[9]。這說明本樣本中并不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tǒng)觀念,男女在承擔的工作和家庭責任上是比較平等的關系;③年齡在31~35歲之間的員工感知到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顯著高于30歲及以內和36歲及以上兩個年齡段的員工感知到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這可能是由于這一年齡段的員工多處在已婚狀態(tài)、有幼小的孩子、物質收入需要最為迫切造成的。但是在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方面三個年齡段之間沒有差異,說明工作對于家庭的干涉程度和年齡沒有關系;④職位的三個類別之間,中高層管理人員感知到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顯著高于非管理人員感知到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這可能是因為中高層管理人員隨著職位的升高,犧牲了更多的個人時間。但是在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方面不同職位之間沒有差異,表明無論職位高低,工作對于家庭的干涉程度是一樣的。總體來看,這些結果都反映出中國員工在工作和家庭關系上,還是更加以工作為中心的。我們采用OLS回歸模型進一步考察了在簡單相關分析中表現(xiàn)出顯著性的前因變量對兩個工作-家庭沖突變量的預測效果。當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作為因變量時,我們還將婚姻狀態(tài)和年齡構建成虛擬變量后,作為自變量帶入模型??傮w的回歸結果可見表3。表3顯示:①有五個前因變量對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有顯著影響,回歸系數(shù)的絕對值也比較相近。員工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在以下的情況下會越高:員工越是感受到不一致的工作要求;員工個性越傾向于有快樂的情緒體驗;已經結婚的員工;相對于30歲及以下員工,那些年齡段在31~35歲之內的員工。而當員工的上司對員工的工作越支持,員工感受到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越少。②有兩個前因變量對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有顯著影響。員工的工作負荷越高,以及越是感受到不一致的工作要求,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會越高,尤其是工作負荷對于工作對家庭的沖突的影響很大。5討論本研究發(fā)現(xiàn)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很小,而且它們有差異性較大的前因變量,這進一步支持工作-家庭沖突可以分成兩個方向的變量的已有觀點。在結果變量的差異性方面,本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是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或是家庭對工作的沖突都和工作滿意感、組織承諾和離職意向沒有顯著的相關關系,而已有的西方研究基本上均發(fā)現(xiàn)有負相關關系[13]。我們在社會和文化因素一節(jié)的分析表明工作-家庭沖突對于中國員工來說可能還不是一個直接的負激勵因素。今后的研究可以考察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是否顯著影響員工的生活滿意、婚姻滿意和家庭滿意。我們根據(jù)回歸模型的結果討論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前因變量的差異性,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①前因變量對家庭對工作的沖突的解釋效力較低(調整是0.15)。這說明在解釋中國員工的家庭對工作的沖突時,我們根據(jù)西方文獻選擇出來的前因變量可能是不夠的;②西方文獻一般支持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基本上是由家庭相關因素引起的,我們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個工作因素(角色沖突和上司支持)也顯著影響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尤其是上司對于工作的支持會減少家庭原因對于工作的干涉,這可能還是因為上司的支持使得員工愿意更投入工作,因此會忽略或減少響應來自家庭的要求。還有一種可能是上司的支持使得員工的家人覺得員工在組織中的發(fā)展前景會很好,因此減少了對員工響應家庭的要求;③積極情感在西方文獻中被認為會減少家庭對工作的沖突,而本研究恰恰相反。這不太容易解釋,可能是情緒狀態(tài)積極的員工會更“放得下”工作,從而重視或增加響應來自家庭的要求。此外,在反映變量之間簡單相關關系的表2中,工作投入和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呈負相關關系,這和西方的研究文獻研究結論也是相反的。這可能仍然反映了越把工作視為中心的員工,越會忽略或減少響應來自家庭的要求。還有一些根據(jù)西方研究文獻假定的前因變量沒有表現(xiàn)出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但由于我們難以做出可靠的判斷,因此不再進一步對它們進行討論。對于工作對家庭的沖突的前因變量,研究結論沒有和西方文獻有明顯的差異性,但有以下幾點值得注意:①西方文獻一般支持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基本上是由工作相關因素引起的[2],我們的研究的確發(fā)現(xiàn)兩個工作因素(角色沖突和工作負荷)也顯著影響工作對家庭的沖突。工作負荷的回歸系數(shù)較大說明工作量是造成工作對家庭的沖突主要的壓力來源;②只有兩個前因變量表現(xiàn)出顯著性說明在解釋中國員工的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時,我們根據(jù)西方文獻選擇出來的前因變量同樣可能是不夠的。雖然有較多根據(jù)西方研究文獻假定的前因變量沒有表現(xiàn)出統(tǒng)計上的顯著性,但由于我們難以做出可靠的判斷,因此不再進一步對它們進行討論。本文存在的缺點如下:①其它一些西方研究文獻中報告的常見前因變量沒有被選擇進入本研究,尤其是和家庭相關的一些前因變量沒有納入進來,例如:家庭沖突、有沒有孩子、孩子的年齡、家庭結構和獨生子女狀況等。這使得本研究的前因變量對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的解釋相對要差一些;②結果變量中沒有包括生活滿意、婚姻滿意和家庭滿意,這使得我們無法判斷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是不是會引起中國員工職業(yè)外生活質量的降低;③盡管我們發(fā)現(xiàn)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有不同的前因變量,但是因為國內已有的相關實證研究較少,因此無法深入探討家庭對工作的沖突和工作對家庭的沖突的形成機制。尤其是對于一些變量為什么沒有表現(xiàn)出顯著性,我們進行討論的理論基礎還不夠;④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隨著社會的變化,被調查者對工作和家庭關系的觀念可能存在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