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飛來峰》教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飛來峰》教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飛來峰》教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飛來峰》教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21課《古代詩歌五首:登飛來峰》教案-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飛來峰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詩歌的意思,想象詩中描述的情景,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蘊含的道理。2、掌握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進行淺顯的比較閱讀。3、知人論世,通過詩歌去了解詩人,進而了解時代。4、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初步了解詩歌的意思,想象詩中描述的情景,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蘊含的道理。2、掌握學習詩歌的基本方法,進行淺顯的比較閱讀。教學難點:1、知人論世,通過詩歌去了解詩人,進而了解時代。2、激發(fā)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培養(yǎng)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自主探究法、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導入:上課之前,老師想出一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答案是一個人名。老師將逐條打出,只要你知道了,請舉手搶答(教師逐次口述下列內(nèi)容)①他官至宰相,且多次任相,多次罷相;②他是現(xiàn)在的江西臨川人;③他堅持變法,雖然最后以失敗告終,但卻被列寧譽為“中國11世紀的政改家”。④他還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是我們學過的他的名句。⑦他字介甫,晚號半山,被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卒謚號文,亦稱王文公;由學生搶答,引出人物——王安石。

看來啊,我們的孩子們都很聰明。的確,以上這些就是對王安石生平的基本介紹。2.解題:(過渡)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他的一首詩歌——《登飛來峰》(寫課題),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題目,誰能說說你的理解。(生答)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縣做知縣,任滿以后回江西臨川故鄉(xiāng),途經(jīng)杭州時,登臨杭州西湖飛來峰,有感而發(fā),寫下著名的七言絕句《登飛來峰》。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登上此峰后看到了怎樣的風景,又引發(fā)了他怎樣的感概。二、初讀詩歌。多媒體展示古詩。登飛來峰王安石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1、先請大家自由朗讀詩歌,注意字音和節(jié)奏。2、課前,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預學,下面哪個小組愿意將詩歌讀給大家聽聽?3、朗讀后請學生給予評價。4、指導朗讀后,再請學生讀。5、教師范讀。6、全班齊讀。三.品讀詩歌(一)想象畫面,揣摩情感(過渡)孩子們,學習古詩,就是要透過字面去想象當時的畫面,和古人對話,詩人寫詩和我們現(xiàn)在寫文章是一樣的,是想通過字里行間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和愿望。接下來讓我們再認真地將詩歌讀一讀,想一想:從這首詩歌里你能讀到怎樣的景?又能感受到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呢?大家能將你想象到的畫面和體會到的情感用自己的語言來加以描繪嗎?老師給大家?guī)追昼姷臅r間,在小組內(nèi)交流準備一下。(1)學生思考。(2)小組交流。(3)全班交流。1、明確:飛來峰頂有座高聳入云的塔,聽說雞鳴時分可以看見旭日升起。不怕層層浮云遮住我那遠眺的視野,只因為我站在飛來峰頂,登高望遠心胸寬廣。本首詩歌表現(xiàn)了詩人為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2、師過渡:面對這樣廣闊的景象,大家覺得應該讀出怎樣的語氣呢?明確:讀出雄渾的氣勢,豪邁的氣魄。3、(放錄音)聽錄音,再讀詩歌,讀出感情,讀出氣勢。(男生讀、女生讀)(二)質疑問難。

過渡:我們知道:學貴有疑,在想象畫面、揣摩情感的過程中,你對這首詩歌曾有過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嗎?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生質疑)預設:疑問:(1)為什么要想象旭日東升的畫面?(2)“浮云”的意思是什么?(3)“最高層”有沒有什么深意?過渡:其實,我們要想讀懂詩人的心聲,那就必須了解詩人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人生經(jīng)歷,從而做到知人論世。教師出示:此詩的寫作背景,王安石變法的故事。(展課件)出示:在北宋仁宗時候,大批農(nóng)民失去田產(chǎn),淪為佃戶,遭受沉重的剝削和壓迫。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變法以“富國強兵”為目標。在此期間,每項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可是各項新法的實施或多或少地觸犯了中、上級官員、皇室、豪強和高利貸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實施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登上飛來峰的高塔后,就聯(lián)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達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三)交流后解疑:(1)他登上飛來峰的高塔后,就聯(lián)想到雞鳴日出時光明燦爛的奇景,通過對這種景物的憧憬,表達了對自己前途的展望。(2)理解“浮云”的深層含義。過渡:了解了寫作背景,你覺得王安石在詩中提到的“浮云”還僅僅只是字面的含義嗎?還有沒有深層的理解呢?“故邪臣之蔽賢,猶浮云障日也?!?-陸賈《新語慎微篇》。意思:西漢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對賢臣進行挑撥離間,讓皇帝受到蒙蔽。

總為浮云能蔽日,

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3)深層次理解“不畏”和“最高層”。過渡:同樣王安石也在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時候遇到了這樣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應是什么?你能用詩中的一個詞來說說嗎?明確:不畏。詩人為什么不畏?“最高層”字面上指千尋塔的最高層,實則暗喻政治上的最高決策層。后來,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反動勢力怎樣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zhí)行新法。補充:王安石曾提出過“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樣的觀點,“天變不足畏”指的是對自然界的災異不必畏懼;“祖宗不足法”是指對前人制定的法規(guī)制度不應盲目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的是對流言蜚語無需顧慮。后世對這三句話多加褒獎,認為它表達了一位改革家無所畏懼的精神態(tài)度。王安石正是以這種精神毅力來頂住一切壓力、排除一切阻力,堅定不移推行新法的。朗讀指導:“不畏”:堅決果斷地讀讀這個詞。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同樣,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yǎng)方面也是這樣,只有在各個方面達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小結:從這首詩中你認識了一個怎樣的王安石?此詩是王安石初涉宦海之作,此時的他年輕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抒發(fā)胸臆,借景抒情,寄托壯懷,可看作是他實行新法的前奏,也是他戰(zhàn)斗的宣言,作者高瞻遠矚的胸懷和堅毅無畏的氣概躍然紙上。四.拓展延伸。過渡: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有沒有同學能夠回顧一下,本節(jié)課我們是用哪些環(huán)節(jié)和方法來學習詩歌的呢?(明確:1.反復誦讀;2.展開想象3.知人論世。)那接下來,我們再來讀一讀王安石晚年的一首詩《書湖陰先生壁》,請大家運用剛剛歸納的方法,在小組內(nèi)談談:你在這首詩里又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場景,又體會到了一個怎樣不一樣的王安石呢?書湖陰先生壁作者:王安石(宋)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寫作背景介紹:王安石于神宗熙寧九年(1076)二次罷相后,直到哲宗元祐元年(1086)因病逝世,在金陵郊外的半山園居住長達十年。在這段時間里,王安石與隱居紫金山的楊德逢交往甚密?!稌幭壬诙住肥峭醢彩}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預設:(1)景——詩前兩句寫他家的環(huán)境,潔凈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xiàn)人的高潔。(2)情——全詩既贊美了主人的樸實勤勞,又表達了詩人退休閑居的恬淡心境,從田園山水和與平民交往中領略到無窮的樂趣。小結: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王安石的理想能否實現(xiàn),取決于皇帝,更取決于他所處的環(huán)境,他的新法觸動了上層階級太多人的利益,最終以失敗而告終,晚年被迫歸隱,寄情山水,我們只能在山水間看到他落寞而寂寥的背影,改革,在封建時代,很多時候,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在博弈,這不是王安石一個人的悲劇,更是整個封建制度的悲劇。而后世之人對王安石的評價也是毀譽參半,讓我們來看看幾則:人物評價:蘇洵在文章中認為王安石是奸臣。蘇洵說:“王安石為國家之大害?!彼抉R光:人言安石奸邪,則毀之太過;但不曉事,又執(zhí)拗耳。梁啟超在《中國六大政治家—王荊公》一書中評價王安石是“三代以下唯一完人”。小結:斯人已逝,功過任由后人評說,但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