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知識點全面總結_第1頁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面總結_第2頁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面總結_第3頁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面總結_第4頁
高中物理知識點全面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力學包括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即:力,牛頓運動定律,物體的平衡,直線運動,曲線運動,振動和波,功和能,動量和沖量,等。一、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一)重要概念1.力、力矩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其效果使物體發(fā)生形變和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即產生加速度。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有力作用時,同時存在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但物體間不一定接觸。力是矢量。力按性質可分重力(G=mg)、彈力(胡克定律f=kX)、摩擦力(0<f靜<f最大、,f=μN)、分子力、電磁力等。按效果可分拉力、壓力、支持力,張力、動力、阻力、向心力、回復力等。對于各種力要弄清它的產生原因、特點、大小、方向、作用點和具體效果。力矩是改變物體轉動狀態(tài)的原因。力矩M=FL通常規(guī)定使物體順(逆)時針轉動的力矩為負(正)。注意力臂L是指轉軸至力的作用線的垂直距離。2.質點、參照物質點指有質量而不考慮大小和形狀的物體。平動的物體一般視作質點。參照物指假定不動的物體。一般以地面做參照物。3.位置、位移(s)、速度(v)、加速度(a)質點的位置可以用規(guī)定的坐標系中的點表示.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化,是由始位置引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位移是矢量,與路徑無關.而路程是標量,是物體運動軌跡的實際長度,與路徑有關。速度表示質點運動的快慢和方向,它的方向就是位移變化的方向。其大小稱為速率。在S-t圖象中,某點的速度即為圖線在該點物線的斜率。在勻速四周運動中,用線速度v=s/t和角速度ω=φ/t,v是矢量,方向為該點的切線方向,兩者的關系為v=ωR。加速度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它的方向與速度變化的方向相同,但不一定限速度方向相同。在v-t圖象中某點的加速度即為圖線在該點切線的斜率。在勻速圓周運動中,用向心加速度a=v2/R和a=ω2R描述,其方向始終指向圓心。4.質量(m)、慣性質量表示物體內含有物質的多少,是一標量且為恒量.慣性指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慣性由質量來量度,物體的質量越大,其慣性就越大,就越難改變它的運動狀態(tài)。6.周期(T)、頻率(f)、振幅(A}在勻速圓周運動中,周期指物體運動一周的時間,頻率指物體在單位時間內轉動的周數(shù)。在簡諧振動中,周期指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的時間,頻率指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全振動防次數(shù).波動的頻率決定于波源振動的頻率,它跟傳播的媒質無關。周期和頻率的關系;T=1/f。振幅指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振幅越大,振動能量也越大。7.相和相差相是決定作簡諧振動的物理量在任一時刻的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相差指兩個振動的相位差,即△Φ=Φ2-Φ1當△Φ=0時,稱為同相;當△Φ=π時,稱為反相。8.波長(λ)、波速(v)波長指兩個相鄰的、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同的質點間均距離。波速指振動傳播的速度。波長、頻率和波速的關系為v=λf。同一種波當它從一種介質進入到另一種介質時,波長和波速要發(fā)生改變,但頻率不變。9.波的干涉和衍射波的干涉指兩個相干波源(兩個波源頻率相同、相差恒定)發(fā)出的波疊加時能形成干涉圖樣(某些振動加強的區(qū)域和某些振動減弱的區(qū)域互相間隔的區(qū)域)。其條件:兩個相干波源發(fā)出的波疊加。波的衍射指波繞過障礙物傳播的現(xiàn)象。發(fā)生明顯衍射現(xiàn)象的條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長差不多。10.音調、響度、音品這是表征樂音三個特點的物理量,音調決定于聲源的頻率。響度決定于聲源的振幅。音品決定于泛音的個數(shù)、泛音的頻率和振幅。11.功(W)功是表示力作用一段位移(空間積累)效果的物理量。要深刻理解功的楊念:①如果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位移,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因此,凡談到做功,一定要明確指出是哪個力對哪個物體做了功。②做功出必須具有兩個必要的因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了位移。因此,如果力在物體發(fā)生的那段位移里做了功,則物體在發(fā)生那段位移的過程里始終受到該力的作用,力消失之時即停止做功之時。③力做功是一個物理過程,做功的多少反映了在這物理過程中能量變化的多少。④功可用公式W=Fscosα計算。當0<α<90°時,力做正功,當α=90°時,力不做功,當90°<α<180°時,力做負功(或說成物體克服該力做正功)。⑤功是標量,但功有正負。功的正負僅表示力在使物體移的過程中起了動力作用還是阻力作用。⑥和外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各個外力對物體做功的代數(shù)和。12.功率(P)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注意理解:①公式P=W/t是功率的定義式,表示在時間t內的平均功率。②公式P=Fvcosa表示即時功率。當發(fā)動機的功率一定時,牽引力F與速度v成反比,但不能理解為當v趨近于零時F可趨近于無窮大,也不能理解為當F趨近于零時v可趨近于無窮大,這是由于受到機器構造上的限制的緣故。③要注意區(qū)別額定功率(發(fā)動機在正常工作時的最大輸出功率)和輸出功率間的區(qū)別和取系。當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等于額定功率時,它所牽引以物體達最大速度。最大速度受額定功率的限制。④在SI制中,功率的單位是瓦特;實用單位有千瓦等。要注意其換算關系。13.能量(E)、動能(Ek)、勢能(Ep)我們認為能夠對外界做功的物體具有能量。能量是表示物體狀態(tài)的物理量。能量是標量。動能和勢能總稱為機械能。動能是由于物體運動而具有的能。用公式Ek=mv2/2計算。要注意:①Ek是相對于某一時刻(或某一狀態(tài))的動能,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率有關,而與速度方向無關。②動能是標量,且恒為正值。③物體的動能具有相對性,對于不同的參照物,由于v不同。因而Ek也不同。通常以地面為參照物。勢能包括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重力勢能是由于物體被舉高而具有的能。用公式Ep=mgh計算。要注意:①重力勢能是物體和地球組成的系統(tǒng)所共有的。因而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它的大小決定于參考平面的選擇,通常選擇地面為參考平面。重力勢能的差值不因選擇不同的參考平面而有所不同。②重力對物體做多少正(負)功。物體的重力勢能就減少(增加)多少.重力做功的特點是只跟物體的起點和終點位置有關,而限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③重力勢能是標量,但有正負。當物體在參考平面上(下)方時觀u重力勢能為正(負)值。彈性勢能是由于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任何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都具有彈性勢能.彈力對彈簧做多少正(負)功,彈簧的彈性勢能就減少(增加)多少。彈簧的彈性勢能決定于彈簧被壓縮(或拉伸)的長度及彈簧的倔強系數(shù)。14.沖量(I)、動量(p)沖量I=Ft,是矢量,其方向決定于力的方向。服從矢量運算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表示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果。有力作用在物體上即使物體產生加速度,但需經過段時間才能改變物體的速度。動量p=mv,是矢量,其方向決定于速度的方向。服從矢量運算法則——平行四邊形定則。表示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物理量。(二)重要規(guī)律1.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當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時,每個力各自獨尊地使物體產生一個加速度,就像其他的力不存在一植物體的實際加速度為這幾個加速度的矢量和。2.牛頓運動定律:經典力學的基本定律。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牛頓第一定律揭示了慣性和力的物理會義。牛頓第二定律(F=ma)揭示了物體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外力及物體本身質皮之間的關系、使用時注意矢量性(a與F的方向始終一致)、同時性(有力F必同時產生a)、相對性(相對于地面參照系)、統(tǒng)一性(單位統(tǒng)一用SI制)。牛頓第三定律(F=-F')揭示了物體相互作用力間的關系。注意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qū)別。3.物體的平衡條件:物體平衡時,即或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或勻速轉動狀態(tài)。在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F=0.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的平衡條件是M=0。注意:對于共點力平衡.必有M=0。對于固定轉動軸平衡,必有F=0。還要注意力的平衡和物體的平衡的區(qū)別。4.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a的大小和方向一定??梢杂霉胶蛨D象(s-t圖象和v-t圖象)描述。注意:①公式v=(v0+vt)/2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②判斷初速度不為零的句變速直線運動或測定其加速度的公式為△s=aT2,即從任一時刻開始,在連續(xù)相等的各時間間隔T內的位移差△s都相等。判斷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時,方法一;用S1:S2:S3……=1:3:5……判斷(可作為充分必要條件)。方法二:同時滿足△s=aT2(僅作為必要條件)和△s/s1=2/1。③利用圖象處理問題時,要注意其點、線、斜率、面積等的物理意義。5.曲線運動的規(guī)律:利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方法。平拋運動可視為水平勻速直線運動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的合運動。勻速圓周運動雖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變,但方向時刻在變且恒指向圓心,所以是一種變加速運動。其向心力F=mv2/R或F=mω2R,它與速度方向垂直。故只能改變物體的速度方向。向心力不是什么特殊的力,任何一種力或幾種力的合力都可提供為向心力。行星運動的規(guī)律由開普勒三定律揭示,三定律分別指明了行星運動的軌道、行星沿軌道運動時速率的變化以及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R3/T2=k)。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行星運動的本質原因,可應用來發(fā)現(xiàn)天體并計算天體的質量和密度。6.振動和波動的規(guī)律:當物體受到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作用且阻力足夠小時,物體將作機械振動。振動可分自由振動和受迫振動。當策動力的頻率跟物體的固有頻率相等時,將發(fā)生共振,振幅達最大。簡指振動是一種變加速運動.其特點是所受外力的合力符合F=-kx,加速度符合a=-kx/m。這兩個特點可作為判別一個物體是否作簡諧振動的依據。簡諾振動的圖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線,它表示振動物體的位移隨時間而變化的情況。典型的間諧振動有單擺和彈簧振子等。作簡諧振動的系統(tǒng)的能量是守恒的,振幅越大,能量越大。機械振動在煤質中的傳播過程形成機械波。其特點是只傳播振動的能量而媒質本身并不遷移.波動遵循疊加原理,能發(fā)生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波動的任一質點的振動周期(或頻率)和波源的振動周期(或頻率)一致.波動有橫波和縱波之分。波動圖象也是正弦6或余弦)曲線,它表示某一時刻各個質點的位移。在判別質點振動方向時要注意波動方向。7.動能定理動能定理揭示了外力對物體所做的總功與物體動能變化間的關系。要注意:①動能定理的研究對象是質點(或單個物體)。②由動能定理可知:動力做正功使物體的動能增加Z阻力做負功,使物體的動能減少。③W指作用于物體的各個力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因此要注意分辨功的正負。④Ek1和Ek2分別為初始狀態(tài)和終了狀態(tài)的動能。因此,Ek2-Ek1僅由初末兩個運動狀態(tài)決定,不涉及運動過程中的具體細節(jié)。⑤公式W=Ek2-Ek1為標量式,但有正負。W為正(負)表示物體的動能增加(減少)。Ek2-Ek1為正(負)也表示物體的動能增加(減少)。8.機械能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揭示了物體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情況下,物體總的機械能保持不變及其動能和重力勢能相互轉化的規(guī)律。可表示為E2=E1,要注意:①該定律所研究的對象是物體系統(tǒng)。所謂機械能守恒,是指系統(tǒng)的總機械能守恒。②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在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的情況下。③El和E2是指物體系統(tǒng)在任意兩個運動狀態(tài)時的機械能,并不涉及El和E2間互相轉化的具體細節(jié).④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有一定的關系:當只有重力做功時,應用動能定理可以得機械能守恒定律。9.動量定理動量定理揭示了物體所受的沖量與其動量變化間的關系。要注意:①動量定理所研究的對象是質點(或單個物體、或可視為單個物體的系統(tǒng))。②動量定理具有普適性,即運動軌跡不論是直線還是曲線,作用力不論是恒力還是變力(F為變力在作用時間內的平均值),幾個力作用的時間不論是同時還是不同時,都適用。③F指物體所受的合外力。沖量Ft的方向與動量變化m?△v的方向相同。10.動量守恒定律動量守恒定律揭示了物體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為零時的動量變化規(guī)律。對由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可表達為m1v1+m2v2=m1v1'+m2v2'要注意:①系統(tǒng)的封閉性。動量守恒定律所研究的對象是物體系統(tǒng),所謂動量守恒是指系統(tǒng)的總動量守恒。②動量守恒的限制性。守恒的條件是F=0。這包含幾種情況:一是系統(tǒng)根本不受到外力;二是系統(tǒng)所受的合外力為零;三是系統(tǒng)所受的外力遠比內力小,且作用時打很短;四是系統(tǒng)在某個方向上所受的合外力為零、③速度的相對性。公式中的速度是相對于同一參照物而言的。④時間的同時性。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是指在同一段時間里物體相互作用前后而言的。⑤動量的矢量性.如果系統(tǒng)內物體作用前后的動量在同一直線上。則可選定正方向后用正、負號表示,將矢量運算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M6)N律具有普適性。11.碰撞規(guī)律彈性碰撞同時滿足動量守恒和動能守恒,無能量損失。完全非彈性碰撞只滿足動量守恒,動能損失最大。6.功和能的關系功是能的轉化的量度。做功的過程總是伴隨著能量的改變,能量的改變需通過做功來實現(xiàn)。功是描述物理過程的物理量,能量是描述物理狀態(tài)的物理量。如果只有重力或彈力做功壩u機械能守恒。如果除重力和彈力做功外,還有其他力做功,則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之間發(fā)生轉化,但總的能量保持不變,這就是能量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種特殊情況。二、重要研究方法1.尋求“守恒量”。物理世界千變萬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條件下遵循守恒的規(guī)律。如力學中,有質量守恒、機械能守恒和動量守恒Z電學中有電荷守恒等.由于守恒定律適用范圍廣。處理問題方便,因此,尋求“守恒量”已成為物理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2.運用等量轉化的研究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進一步揭示相關物理量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新規(guī)律.如:由重力做功使物體動能增加,可以得到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表達形式之一。3.發(fā)散思維。多角度地研究同一物理問題。如力學中,從力的瞬時,時間積累、房間積累效果研究,分別發(fā)現(xiàn)了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從各個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物探規(guī)律;為解決問題提供了多種渠道。三、基本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力學中有三把金鑰匙,那么.遇到力學問題,究竟怎樣選用和使用金鑰匙呢?基本思路是:1.審清題意,弄清物理過程,明確研究對象,畫好兩圖:物理過程示意圖和研究對象受力分析圖。2.對涉及要求速度和位移的問題,先從能量觀點入手分析往往會帶來方便。即對各個力所做的功,物體速度的變化情況作出分析。如果研究對象是一系統(tǒng),且只有重力做功,則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解。如果研究對象是一物體,且還有其他力做功.則應用動能定理解.要注意分清正負功。選定零勢能點。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或動能、統(tǒng)一單位等問題。3.對涉及要求時間和速度的問題,先從動量和沖量觀點入手分析往往會帶來方便。即對各個力的沖量、物體動量的變化情況作出分析。如果研究對象是一系統(tǒng),且所受合力F=0,則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如果研究對象是一物體,且F≠0,則應用動量定理解。要注意選定正方向、分清動量和沖量的正負。初末狀態(tài)的動量、統(tǒng)一單位等問題。4.對涉及要求加速度和時間的問題,先從牛頓運動定律入手分析往往會帶來方民即對研究對象分析其運動狀態(tài)和受力情況后,列出其運動方程,必要時再運用運動學公式解之。要注意分析各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受力情況、選定正方向。統(tǒng)一單位等問題。5.選用上述三把金鑰匙解題是相對的。一切要視具體問題來定。有時需同時用之,有時可分別用之。這就需要通過解題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才能深刻領會,靈活運用。四、重要研究方法1.選取理想化模型和過程。這是重要的科學抽象理想化的方法,即只研究主要因素而忽略次要因素,使研究問題簡化。如。質點、自由落體、單擺和彈簧振子等理想化模型和平衡、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四周運動、拋體運動、簡連振動等理想化物理過程。2.解析法。通過定量分析用公式表達物理規(guī)律。解析法具有推理嚴密和定量分析的特點3.圖象法。通過建立坐標系表達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如:位移圖象、速度圖象、振動圖象、波動圖象等。圖象法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4.隔離法。把研究對象從周圍物體中隔離出來便于受力分析和處理問題。被隔離的研究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或物體的一部分,也可以是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5.矢量運算法。按照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進行。當物體的運動在同一直線上時,可選定一個正方向,將矢量運算轉化為代數(shù)運算。選定正方向要以處理問題方便為原則,通常可規(guī)定初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坐標軸正方向為正方向。6.運動的分解合成法。將復雜運動看作由幾個簡單運動所組成。它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的分解與合成。合成和分解要視問題的需要和實際效果進行.正交分解法是常用的方法。五、基本解題思路解答力學問題通??砂慈缦滤悸愤M行:1.審清題意,弄清物理過程,畫出示意圖。2.明確研究對象,正確受力分析,畫出受力圖。3.選取坐標系,規(guī)定正方向。4.選準物理規(guī)律,列出方程.5.解出所求物理量的文學表達式,代入統(tǒng)一單位后的數(shù)據。6.計算結果,驗算討論。六、復習建議通過本講力學的復習,要求明確力學中以牛頓運動定律為核心的知識整體結構,深刻理解以力、速度、加速度、質量等為主體的重要力學概念,熟練掌握靜力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中的重要規(guī)律。要求明確力學中以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為核心的知識體系,深刻理解功、功率、動能、勢能、機械能、動量、沖量等重要概念,熟練掌握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等重要規(guī)律,能靈活地運用三把力學金鑰匙解決力學問題,不斷開拓解題思路,增強解題能力。進一步了解研究力學乃至研究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能似明晰的思路熟練地解決有關力學問題。繼續(xù)激發(fā)學習物理的興趣,熏陶良好的學習(包括復習)習慣,培養(yǎng)能力,開發(fā)智力,并為后續(xù)內容的復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制訂復習計劃為加強計劃性,提高復習效率,應當注重制訂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一般分兩輪進行:第一輪要求一章一節(jié)全面細致的復習,著重抓好基礎。第二輪要求深化知識,綜合提高,靈活運用。要注重重點內容的專題復習,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靈活運用,注重解題規(guī)范化和實驗技能的訓練,注重科學的安排時間以提高復習效率。切忌重理論輕實際、重資料輕教材、重結論輕過程、重解題輕應用的不良傾向.2.把握知識的深廣度要切實遵循大綱和教材,不要隨意拓寬加深,注意擺脫題海,避免陷入偏、怪、難的歧途,要把握好知識的深廣度。如下列內容不作要求:靜摩擦系數(shù)的概念,物體的一般平衡條件和開普勒三定律等物理規(guī)律,按有效數(shù)字規(guī)則運算,用速度圖象去計算問題,互換振動圖象和波動圖象。對矢量運算僅限于解直角三角形,對力矩平衡問題僅限于有固定轉動軸的情況,對連接體問題僅限于相連物體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況,對有關向心力的計算僅限于掏心力是由一條直線上的力合成的情況,對豎直平面上的圓周運動僅限于計算最高點和最低點的有關問題.關于負功的概念,只要求明確它的物理意義。關于功率的概念,有時由于負功的出現(xiàn)也會遇到功率是負值的情況,則僅要求知道它的物理意義是阻力在單位時間里所做的功。關于彈性勢能,只要求定性了解它的產生、與哪些因素有關、與其它能的轉化,而不要求用公式進行計算。不要求用功能關系解題。關于碰撞,只研究正碰,不區(qū)分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且只討論一維的情況。應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解題只限于一維的情況。3.掌握知識結構力學所研究的對象是質點和有固定轉動軸的物體。力學所研究的物理現(xiàn)象是平衡狀態(tài)、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勻速圓周運動、振動和波動、反沖運動、碰撞等。力學所研究的方法及其獲得的規(guī)律可分為:從力的角度考慮,有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從能的角度考慮,有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為此,要十分注重深化對力學概念、規(guī)律和思維方法的理解和應用。力學從總體上可分運動學和動力學兩大部分,靜力學只是運動學中當速度為零(或角速度為定值)時的特殊情況。運動學所研究的是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描述的是運動現(xiàn)象;而動力學所研究的則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從力和能兩個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運動的本質(即三把力學金鑰匙)。學習力學的過程就是不斷分析運動現(xiàn)象與揭示運動本質的過程。在總復習之時,應當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從而更好地將已學過的揭示本質的物理規(guī)律去分析和解決已學過的運動現(xiàn)象和尚未遇見的許多問題。4.要注意深化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如,關于功的概念,在初中規(guī)定功W=FS,其中S為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在高中則將功定義為W=FScosα,即功等于力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積。討論了正功和負功的意義以及合外力所做功的計算方法。研究力做功除了力學中涉及的力外,還有電場力、磁場力、洛舍茲力等,復習時,要把它們串起來,比較它們做功的特點。在高中學習能量時,進一步揭示了功的本質,功是描述物理過程的物理量。做功總是伴隨著能量的轉化。關于功率的概念,討論了平均功率、即時功率、額定功率、輸出功率等概念。關于能量的概念,從初中的定性研究發(fā)展至高中的定量計算動能和重力勢能。通過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定量地揭示了功和能的關系;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能量在轉化中保持守恒.5.要注意揭示物理規(guī)律之間的區(qū)別和內在聯(lián)系從力的角度總結出了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定理、動量守恒定律。從能的角度總結出了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雖然,從不同的角度所得的規(guī)律不同,但描述的是同一物理現(xiàn)象,揭示的本質是一致的。當然,也有著許多不同之處,要注重通過列表等形式從研究對象、研究角度、適用范圍、成立條件、矢量性、解題思路等方面加以比較,以加深對相近知識的理解。6.要注意加強思維訓練可先以物理規(guī)律為專題訓練收斂思維,歸納出運用三把力學金鑰匙解題的不同的基本思路。然后,可在解同一道題時,訓練發(fā)散思維,從多角度地考慮問題,防止用某一規(guī)律訓練解題所造成的思維定勢,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靈活地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現(xiàn)代物理輔導原子物理包括兩大部分內容;原子結構和原子核結構。前者研究原子核外電子的分布及躍遷規(guī)律,后者研究核的組成及其變化規(guī)律。一、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1.原子核式結構學說(1909年。盧瑟福)實驗基礎α粒子散射實驗——用放射源發(fā)出的α粒子穿過金箔,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α粒子按原方向前進,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較大的偏轉。極少數(shù)發(fā)失大角度偏轉。個別被彈回.基本內容在原子中心有一個帶正電的核(半徑約10-15~10-14m),集中了幾乎全部原子質量、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繞核旋轉(原子半徑約10-10m)。困難問題按經典理論,電子繞核旋轉將輻射電磁波,能量會逐漸減小,電子運行的軌道半徑不斷變小,大量原子發(fā)出的光譜應該是連續(xù)光譜。.玻爾理論(1913年。玻爾)實驗基礎氫光譜規(guī)律的研究?;緝热荩ㄈc假設)(1)原子只能處于一系列不連續(xù)的、穩(wěn)定的能量狀態(tài)(定態(tài)),其總能量En(包括動能和電勢能)與基態(tài)總能量量的關系為En=E1/n2(n=1、2、3……)。(2)原子在兩個定態(tài)之間躍遷時,將輻射(或吸收)一定頻率時光子;光子的能量為hν=E初-E終。(3)電子繞核運行的可能軌道是不連續(xù)的。各可能軌道的半徑rn=n2r1基態(tài)軌道半徑r1。(n=1、2、3……)。困難問題無法解釋復雜原子的光譜.3.放射現(xiàn)象(1896年.貝克勒爾)三種射線(1)α射線氦原子核流。v≈c/10。貫穿本領很小。電離作用很強。(2)β射線高速電子流。v≈c。貫穿本領強,電離作用弱。(3)γ射線波長很短的電磁波。v=c。貫穿本領很強,電離作用很弱。衰變規(guī)律遵循電量、質量(和能量)守恒。α衰變、β衰變、γ衰變(γ衰變是伴隨著α衰變或β衰變同時發(fā)生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讀有半數(shù)發(fā)生衰變所需要的時間。由核內部本身因素決定.跟原子所處的物理狀態(tài)或化學狀態(tài)無關.4.原子核的組成實驗基礎(1)質子發(fā)現(xiàn)(1919年,盧瑟福)147N+24He→817O+11H(2)中子發(fā)現(xiàn)(1932年,查德威克)49Be+He→612C+01n基本內容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統(tǒng)稱核子)組成.原子核的質量數(shù)等于質子數(shù)與中子數(shù)之和.原子核的電荷數(shù)等于質子數(shù)。各核子間依靠強大的核力來集在核內。5.放射性同位素質子數(shù)相同、中子數(shù)不同,具有放射性的原子。實驗基礎用α粒子蓋擊鋁核首先實現(xiàn)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出性同位素磷(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緫茫?)利用射線的貫穿本領、電離作用或對生物組織的物理、化學效應。(2)做為示蹤原子。6.核能質量虧損組成原子核的核子的質量與原子核的質量之差.質能方程E=mc2核反應能△E=△mc2二、重要研究方法1.實踐一理論一實踐從實踐(實驗)出發(fā),提出理論,再經過實踐的檢驗或進行新的實踐一進一步發(fā)展理論。例如,通過對氣體放電現(xiàn)在、陰極射線的研究.生發(fā)現(xiàn)電子(1897年),提出原子結構的湯姆生模型。由于盧瑟福。粒子的散射實驗,進一步發(fā)展成盧瑟福模型。通過對氫原子明線光譜的研究。又提出了玻爾理論等。在原子物理中,非常鮮明地貫穿著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這一基本思想方法。復習中也應以此為線索,把握全章的知識結構。2.守恒規(guī)律的應用質量守恒、電荷守恒、能量守恒、動量守恒等自然界中的基本規(guī)律在原子物理中都得到全面的體現(xiàn).復習中應緊緊把握這些守恒規(guī)律。物理綜合輔導有一位著名學者與青年學生談起學習方法時,曾說過有名的兩句話:“從薄到厚,從厚到”.如果把平時的教學以及單元復包等看作是從初步認識到逐漸深化、擴展的“從落到厚”的過程,那么綜合復習就是一個歸納、概批從厚到效的過程。通過綜合復習,可以更完整地看到高中物理知識的全貌,掌握其主要內容、規(guī)律和方法,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Ⅰ、復習要點一、整理知識體系現(xiàn)行高中物理教材主要分:力、熱、電、光、原子五個部分.綜合復習中,既可以根據各部分的內容特點,分別整理出各自的體系或主要線索,也可以不受傳統(tǒng)的五部分限制,重新歸納、整理。例如,高中物理主要內容可概括為四大單元(物理實驗與物理學史單元除外)。(一)力和運動物體的運動變化(包括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的運動)與受力作用有關。其中力的種類計有:重力(包括萬有引力)、彈力、摩擦力、浮力、電場力、磁場力(分安培力和洛舍茲力)以及分子力(包括表面張力),核力等。每種力有不同的產生原因及其特征。物體的運動形式又可分為:平衡(包括靜止、勻速直線運動、勻速轉動)、勻變速運動(包括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斜拋)、勻速圓周運動、振動、波動等。每一種運動形式有不同的物理條件及基本規(guī)律(或特征)。力和運動的關系以五條重要規(guī)律為紐帶聯(lián)系起來。(二)功和能1.功重力功、彈力功、摩擦力功、浮力功、電場力功、磁場力功、分子力功、核力功。2.能注意不同形式的能及能的轉換與守恒。3.功能關系做功的過程就是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的過程。功是能的轉化的量度。(三)物質結構(四)應用技術的基礎知識現(xiàn)行高中物理有關應用技術的基礎知識有:聲現(xiàn)象(樂音、噪聲、共鳴等多、靜電技術(靜電平衡、靜電屏蔽、電容儲電等)、交流電應用(交流電產生、特征、規(guī)律、簡單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及其連接、變壓器,遠距離送電等)、無線電技術初步(電磁振蕩產生、調制、發(fā)送、電諧振、檢波、放大、整流等)、光路控制與成像(光的反射與折射定律、基本光學元件特性及常用光學儀器)、光譜與光譜分析、放射性及同位素、核反應堆等。經過這樣的歸納、整理,全部高中物理知識可濃縮在幾張小卡片紙上,便于領會和應用。Ⅱ、歸納思維方式分析問題最基本的思維方式有兩種:綜合法和分析法.綜合法是從已知量著手,根據題中給定的物理狀態(tài)或物理過程?!绊樍鞫隆保钡桨汛罅扛阎康年P系全部找出來為止。分析法則“逆流上朔”。從題中所要求解的未知量開始。首先找出直接回答題目所求的定律或公式。在這些關系式電。除了待求的未知量外,還會包含著某些過渡性的未知量。然后再根據這些過渡性來知量與題中已知條件之間的關系,引用新的關系式,逐步上朔,直到把所有的未知量都能用已知量表示出來為止。有些問題(如靜力平衡問題等),它的物理過程并不能很明確地分成幾個互相銜接的階段或者各個過程中的未知量互相交織,互有牽連,此時??梢圆环窒群?。只根據問題所描述的物理狀態(tài)(或物理過程)的相互聯(lián)系。列出用某個狀態(tài)(或過程)有關的獨立方程式,聯(lián)立求解。原則上,任何一個題目都可以從這兩種思維方式著手求解。值得注意的是,解決具體問題時,不必拘泥于刻板的程式,而是應該側重于對問用中所描述的狀態(tài)(或過程)的分析推理,著力找出解題的關鍵所在,并以此為突破口下手.同時應聯(lián)合運用其他的思維技巧,如等效變換,對稱性、反證法、假設法、類比、邏輯推理等。Ⅲ、綜合數(shù)學技巧運用數(shù)學技巧,包含著極其豐富的內容??傮w上要求能運用數(shù)學工具和語言,表述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對物理問題進行推理、論證和變換;處理實驗數(shù)據;導出球驗證物理規(guī)律;進行準確的演算等。就解決某幀體的物理問回而言,要求能靈活地運用多種數(shù)學工具(如方程、此例、函數(shù)、圖象、不等式、指數(shù)和對數(shù)、數(shù)列、極限、極值、數(shù)學歸納、三角、平面解析幾何等)。綜合復習中可全面概述其在物理中的典型應用,并側重于比例、函數(shù)及其圖象(包括識圖、用圖、作圖)、以及運用數(shù)學遞推方法從特解導出通解等。必須注意,運用數(shù)學僅是研究物理問題的一種有力的工具,側重點還是應放在對問題中物理內容的分析上.對大多數(shù)能從物理本質上著手解決的問題,一般不必要求作嚴格的數(shù)學論證。Ⅳ、檢查知識缺陷整理體系、抓住主線索后,還需做好檢查知識缺陷的工作。應注意自覺看書,尤其不能疏忽那些應用性強、包含(或隱含)著物理內容的“知識角落”。如對某些實驗的裝置、原理的理解;某些自然現(xiàn)象的解釋;物理原理在生產技術上的應用以及與高中物理有關的科技新動態(tài)和重要的物理學史實等.不少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戲迷戀于復習資料中,往往會在這些方面失分。如以往考試中解釋太陽光譜中暗線的形成);分光鏡的結構;低壓汞蒸汽光譜;三相變壓器及超導現(xiàn)象;直線加速器;日光燈接法;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發(fā)現(xiàn)者等。在綜合復習中應予以足夠的重視。熱學輔導熱學包括分子動理論、熱和功、氣體的性質幾部分。一、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1.分子動理論物質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說明:(1)阿伏伽德羅常量NA=6.02X1023摩-1。它是聯(lián)系宏觀量和微觀量的橋梁,有很重要的意義;(2)布朗運動是指懸浮在液體(或氣體)里的固體微粒的無規(guī)則運動,不是分子本身的運動。它是由于液體(或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對固體微粒碰撞的不均勻所造成的。因此它間接反映了液體(或氣體)分子的無序運動。2.溫度溫度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它是大量分子熱運動的平均效果的反映,具有統(tǒng)計的意義,對個別分子而言,溫度是沒有意義的。任何物體,當它們的溫度相同時,物體內分子的平均動能都相同。由于不同物體的分子質量不同,因而溫度相同時不同物體分子的平均速度并不一定相同。3.內能定義物體里所有分子的動能和勢能的總和。決定因素:物質數(shù)量(m).溫度(T)、體積(V)。改變方式做功——通過宏觀機械運動實現(xiàn)機械能與內能的轉換;熱傳遞——通過微觀的分子運動實現(xiàn)物體與物體間或同一物體各部分間內能的轉移。這兩種方式對改變內能是等效的。定量關系△E=W+Q(熱力學第一定律)。4.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旯它產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別的物體。必須注意:不消耗任何能量,不斷對外做功的機器(永動機)是不可能的。利用熱機,要把從燃料的化學能轉化成的內能,全部轉化為機械能也是不可能的。5.理想氣體狀態(tài)參量理想氣體始終遵循三個實驗定律(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蓋?呂薩克定律)的氣體。描述一定質量理想氣體在平衡態(tài)的狀態(tài)參量為:溫度氣體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體積氣體分子所占據的空間。許多情況下等于容器的容積。壓強大量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碰撞器壁所產生的。其大小等于單位時間內、器壁單位面積上所受氣體分子碰撞的總沖量。內能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理想氣體的內能僅與溫度有關。6.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實驗定律玻意耳定律:PV=恒量;查理定律:P/T=恒量;蓋?呂薩克定律:V/T=恒量。7.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T=恒量說明(1)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某個狀態(tài),對應于P一V(或P-T、V-T)圖上的一個點,從一個狀態(tài)變化到另一個狀態(tài),相當于從圖上一個點過渡到另一個點,可以有許多種不同的方法。如從狀態(tài)A變化到B,可以經過的過程許多不同的過程。為推導狀態(tài)方程,可結合圖象選用任意兩個等值過程較為方便。(2)當氣體質量發(fā)生變化或互有遷移(混合)時,可采用把變質量問題轉化為定質量問題,利用密度公式、氣態(tài)方程分態(tài)式等方法求解。二、重要研究方法1、微觀統(tǒng)計平均熱學的研究對象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其宏觀特性都是大量分子集體行為的反映。不可能同時也無必要像力學中那樣根據每個物體(每個分子)的受力情況,寫出運動方程。熱學中的狀態(tài)參量和各種現(xiàn)象具有統(tǒng)計平均的意義。因此,當大量分子處于無序運動狀態(tài)或作無序排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宏觀特性——如氣體分子對器壁的壓強、非晶體的物理屬性等都顯示出均勻性。當大量分子作有序排列時,必顯示出不均勻性,如晶體的各自異性等。研究熱學現(xiàn)象時,必須充分領會這種統(tǒng)計平均觀點。2.物理圖象氣體性質部分對圖象的應用既是一特點,也是一個重要的方法。利用圖象??墒刮锢磉^程得到直觀、形象的反映,往往使對問題的求解更為簡便。對物理圖象的要求,不僅是識圖、用圖,而且還應變圖一即作圖象變換。如圖P-V圖變換成p-T圖或V-T圖等。3.能的轉化和守恒各種不同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轉化,在轉化過程中總量保持不變。這是自然界中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也是指導我們分析研究各種物理現(xiàn)象時的一種極為重要的思想方法。在本講中各部分都有廣泛的滲透,應牢固把握。三、基本解題思路熱學部分的習題主要集中在熱功轉換和氣體性質兩部分,基本解題思路可概括為四句話:1.選取研究對象.它可以是由兩個或幾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或全部氣體和某一部分氣體。(狀態(tài)變化時質量必須一定。)2.確定狀態(tài)參量.對功熱轉換問題,即找出相互作用前后的狀態(tài)量,對氣體即找出狀態(tài)變化前后的p、V、T數(shù)值或表達式。3、認識變化過程.除題設條件已指明外,常需通過究對象跟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中確定。4.列出相關方程.9回復:【高聯(lián)學習資料】轉貼:物理所有知識點總結(很棒)光學輔導光學包括兩大部分內容: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幾何光學(又稱光線光學)是以光的直線傳播性質為基礎,研究光在煤質中的傳播規(guī)律及其應用的學科;物理光學是研究光的本性、光和物質的相互作用規(guī)律的學科.一、重要概念和規(guī)律(一)、幾何光學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1、基本規(guī)律光源發(fā)光的物體.分兩大類:點光源和擴展光源.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擴展光源可看成無數(shù)點光源的集合.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的幾何線.光束通過一定面積的一束光線.它是溫過一定截面光線的集合.光速——光傳播的速度。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恒為C=3×108m/s。丹麥天文學家羅默第一次利用天體間的大距離測出了光速。法國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轉齒輪法測出了光這。實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后,由實際光線形成的.虛像——光源發(fā)出的光線經光學器件后,由發(fā)實際光線的延長線形成的。本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區(qū).半影——光直線傳播時,物體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區(qū)域.2.基本規(guī)律(1)光的直線傳播規(guī)律先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例證。(2)光的獨立傳播規(guī)律光在傳播時雖屢屢相交,但互不擾亂,保持各自的規(guī)律繼續(xù)傳播。(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線、人射線、法線共面;反射線與人射線分布于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線、人射線、法織共面,折射線和入射線分居法線兩側;對確定的兩種介質,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個常數(shù).介質的折射串n=sini/sinr=c/v。全反射條件①光從光密介質射向光疏介質;②入射角大于臨界角A,sinA=1/n。(5)光路可逆原理光線逆著反射線或折射線方向入射,將沿著原來的入射線方向反射或折射.3.常用光學器件及其光學特性(1)平面鏡點光源發(fā)出的同心發(fā)散光束,經平面鏡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發(fā)散光束.能在鏡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虛出,像與物對鏡面對稱。(2)球面鏡凹面鏡有會聚光的作用,凸面鏡有發(fā)散光的作用.(3)棱鏡光密煤質的棱鏡放在光疏煤質的環(huán)境中,入射到棱鏡側面的光經棱鏡后向底面偏折。隔著棱鏡看到物體的像向項角偏移。棱鏡的色散作用復色光通過三棱鏡被分解成單色光的現(xiàn)象。(4)透鏡在光疏介質的環(huán)境中放置有光密介質的透鏡時,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透鏡成像作圖利用三條特殊光線。成像規(guī)律1/u+1/v=1/f。線放大率m=像長/物長=|v|/u。說明①成像公式的符號法則——凸透鏡焦距f取正,凹透鏡焦距f取負;實像像距v取正,虛像像距v取負。②線放大率與焦距和物距有關.(5)平行透明板光線經平行透明板時發(fā)生平行移動(側移).側移的大小與入射角、透明板厚度、折射率有關。4.簡單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和眼睛(1)放大鏡是凸透鏡成像在。u<f時的應用。通過放大餅在物方同地看到正立虛像。(2)照相機是凸透鏡成像在u>2f時的應用.得到的是倒立縮小施實像。3)幻燈機是凸透鏡成像在f<u<2f時的應用。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4)顯微鏡由短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長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物體位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經物鏡成實像于目鏡焦點內很靠近焦點處。再經物鏡在同側形成一放大虛像(通常位于明視距離處)。(5)望遠鏡由長焦距的凸透鏡作物鏡,轅焦距的〕透鏡作目鏡所組成。極遠處至物鏡的光可看成平行光,經物鏡成中間像(倒立、縮小、實像)于物鏡焦點外很靠近焦點處,恰位于目鏡焦點內,再經目鏡成虛像于極遠處(或明視距離處)。(6)眼睛等效于一變焦距照相機,正常人明視距約25厘米。明視距離小子25厘米的近視眼患者需配戴凹透鏡做鏡片的眼鏡;明視距離大于25厘米的遠視25者需配戴凸透鏡做鏡片的眼鏡。(二)物理光學——人類對光本性的認識發(fā)展過程(1)微粒說(牛頓)基本觀點認為光像一群彈性小球的微粒。實驗基礎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現(xiàn)象。困難問題無法解釋兩種媒質界面同時發(fā)生的反射、折射現(xiàn)象以及光的獨立傳播規(guī)律等。(2)波動說(惠更斯)基本觀點認為光是某種振動激起的波(機械波)。實驗基礎光的干涉和衍射現(xiàn)象。①個的干涉現(xiàn)象——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條件兩束光頻率相同、相差恒定。裝置(略)?,F(xiàn)象出現(xiàn)中央明條,兩邊等距分布的明暗相間條紋。解釋屏上某處到雙孔(雙縫)的路程差是波長的整數(shù)倍(半個波長的偶數(shù)倍)時,兩波同相疊加,振動加強,產生明條;兩波反相疊加,振動相消,產生暗條。應用檢查平面、測量厚度、增強光學鏡頭透射光強度(增透膜).②光的衍射現(xiàn)象——單縫衍射(或圓孔衍射)條件縫寬(或孔徑)可與波長相比擬。裝置(略)。現(xiàn)象出現(xiàn)中央最亮最寬的明條,兩邊不等距發(fā)表的明暗條紋(或明暗鄉(xiāng)間的圓環(huán))。困難問題難以解釋光的直進、尋找不到傳播介質。(3)電磁說(麥克斯韋)基本觀點認為光是一種電磁波。實驗基礎赫茲實驗(證明電磁波具有跟光同樣的性質和波速)。各種電磁波的產生機理無線電波自由電子的運動;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原子外層電子受激發(fā);x射線原子內層電子受激發(fā);γ射線原子核受激發(fā)??梢姽獾墓庾V發(fā)射光譜——連續(xù)光譜、明線光譜;吸收光譜(特征光譜。困難問題無法解釋光電效應現(xiàn)象。(4)光子說(愛因斯坦)基本觀點認為光由一份一份不連續(xù)的光子組成每份光子的能量E=hν。實驗基礎光電效應現(xiàn)象。裝置(略)?,F(xiàn)象①入射光照到光電子發(fā)射幾乎是瞬時的;②入射光頻率必須大于光陰極金屬的極限頻率ν。;③當ν>v。時,光電流強度與入射光強度成正比;④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與入射光強無關,只隨著人射光燈中的增大而增大。解釋①光子能量可以被電子全部吸收.不需能量積累過程;②表面電子克服金屬原子核引力逸出至少需做功(逸出功)hν。;③入射光強。單位時間內入射光子多,產生光電子多;④入射光子能量只與其頻率有關,入射至金屬表,除用于逸出功外。其余轉化為光電子初動能。困難問題無法解釋光的波動性。(5)光的波粒二象性基本觀點認為光是一種具有電磁本性的物質,既有波動性。又有粒子性。大量光子的運動規(guī)律顯示波動性,個別光子的行為顯示粒子性。實驗基礎微弱光線的干涉,X射線衍射.二、重要研究方法1.作圖鋒幾何光學離不開光路圖。利用作圖法可以直觀地反映光線的傳播,方便地確定像的位置、大小、倒正、虛實以及成像區(qū)域或觀察范圍等.把它與公式法結合起來,可以互相補充、互相驗證。2.光路追蹤法用作圖法研究光的傳播和成像問題時,抓住物點上發(fā)出的某條光線為研究對象。不斷追蹤下去的方法.尤其適合于研究組合光具成多重保的情況。3.光路可逆法在幾何光學中,一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利用光路可逆原理在作圖和計算上往在都會帶來方便。實驗輔導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近年來對學生物理知識的各種全面測試中(如高考等)也非常重視對學生實驗能力的考查。因此,物理實驗的復習是整個總復習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實驗的基本類型和要求中學物理學生實驗大體可以分為四范其要求如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