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讀懂詩歌淺層意思_第1頁
01.讀懂詩歌淺層意思_第2頁
01.讀懂詩歌淺層意思_第3頁
01.讀懂詩歌淺層意思_第4頁
01.讀懂詩歌淺層意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懂詩歌始鑒賞詩歌鑒賞專題詩歌鑒賞三步走能讀懂會鑒賞精表達知識:形象、語言、技巧、思想內(nèi)容和古詩詞常識“讀懂”在鑒賞過程中的地位(1)讀懂是知識的綜合運用。(2)讀懂是鑒賞和表述的基礎。一、詩家語常常是不合“法”的 詩家語往往是不遵循散文語法的,同時也是不精確的。精確的語言往往缺乏詩意。不論新詩、舊詩都是如此。例如:1、語序異常。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輕輕地我走了”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杜甫秋興八首之八“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2、拒絕精確。 有一個笑話,說是翁婿二人中秋飲酒賞月,岳丈愛做詩,對月吟道:“一輪明月照姑蘇”,正要往下吟第二句,女婿

2、說:“這句話不準確,月亮如何只照姑蘇一城”,應該說“一輪明月照姑蘇等地”如果按女婿的話,準確是準確了,那還有什么詩味呢?二、詩家語常常是不講“理”的 所謂不講“理”就是違反習以為常的生活邏輯思維邏輯,也就是通常情況下的反常?!盁o理而妙”是古代詩論的重要命題,妙就妙在“無理”中更強烈地表現(xiàn)出詩味與詩美。 沈佺期的雜詩其三“可憐閨里月,長在漢家營”也是看似“無理”,而詩人的意思是:思婦在閨中癡望以抒懷念之情的月亮,同時也在邊營引起征人的思念,也是“無理而妙”。三、詩家語常常是“無言”的 詩在想象世界里是極端自由的,它不為外界所局限;但詩的語言又因為詩擁有最大自由而成為最不自由的語言。這是因為語言在

3、感情世界、內(nèi)心世界面前是蒼白無力的,它不能說破感情的名稱,只好“詩出側面”,指引讀者走進詩的世界。以“不說出”來代替“說不出”。如“鸚鵡前頭不敢言”,“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等等都是詩在筆墨之外,詩在詩外。 怎樣才算“讀懂”? 1.明白表層意思 2.領會深層意思: 意境(形象、氛圍) 情感(情緒、心境) 思想(態(tài)度、觀點) 藝術(表現(xiàn)手法)用優(yōu)美的語言譯出詩意孤寂清冷、恬靜優(yōu)美、蕭條、肅殺等纏綿、幽怨、惆悵、孤獨等憂國憂民、思鄉(xiāng)念親、別恨離愁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渲染、烘托等例1.李商隱無題“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崩?.晁無咎臨江仙“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例3.王昌齡從軍行“青

4、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青海長云雪山暗,遙望孤城玉門關。 懂得“詩家語”詩歌語言變形。 主要表現(xiàn)為:改變詞性、顛倒詞序等高考考查的重點?!扮R”,名作動 照鏡子練習:1、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送別2、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3、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臨行與故游夜別 飲:使(君)飲酒濺:使(詩人)流淚驚:使(詩人)心驚暗:使(充滿離愁的屋子)顯得一片昏暗。詩/詞眼如:何遜“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前兩句:復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中“暗”字使動有何妙處? 前一句寫室外:夜已深沉,一片寂靜,唯有雨點滴落在臺階上,發(fā)出單調(diào)的音響。通過“夜雨滴階”的情景可

5、以體察到離人心中的凄涼,冰冷的雨點仿佛滴在他們的心上。 后一句寫室內(nèi):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使充滿離愁的屋子一片昏暗。破曉之際屋子感覺上比較暗,夜間與白天則不然,觀察何其細致!從“夜雨”到“曉燈”,暗示一個不眠之夜過去了,而一個“暗”字則鮮明地點出了人物此時心情的黯淡?!按核缣焐献?,老年花似霧中看” 杜甫。 誰不為這奇妙的詩情畫意所傾倒? 春來水漲,江流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蕩起伏猶如坐在天上云間;詩人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著一層薄霧如天上坐船,似霧中看花”。 例1.王維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崩?.文天祥過零丁洋“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崩?.王維觀獵“草

6、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山河破碎(如)風飄絮,身世浮沉(如)雨打萍。草枯(所以)鷹眼疾,雪盡(所以)馬蹄輕。 懂得“詩家語”詩歌句子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固然是因為字數(shù)、韻律的限制,但句子成分省略使卻使語言更凝練。將軍獵(于)渭城 臨安春雨初霽 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補充省略省主語我在小樓聽一夜春雨,有人明朝在深巷賣杏花 新城道中 【蘇軾】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 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 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 西崦人家應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鉦(zh

7、ng),一種銅制樂器。餉給在田間勞動的人送飯。 不是兩個意思而是四個意思,云不是披的主語,日也不是掛的主語,嶺上積聚了晴云好像披上了絮帽,樹頭初升了太陽好像掛上了銅鉦。謂語不全 中國古典詩詞意象的組合,借助了漢語語法意合的特點,詞語與詞語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可以直接拼合, 甚至可以省略起連接作用的詞語?!疤依畲猴L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意象組合 采藥在何處?前山抑或后山? 懂得“詩家語”詩歌畫面的“跳躍”師往何處去?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 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處。解讀詩歌表層意思要填補詩歌的“空白處”試試疏通這首宋詞 如夢令 李清照

8、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昨夜雨疏風驟,(我)濃睡不消殘酒。(我)試問卷簾人,(海棠花怎么樣?)(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你)知否,知否?(海棠花)應是綠肥紅瘦。 懂得“詩家語”弄清修辭的意義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明月還是秦漢時的明月, 關還是秦漢時的關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暗喻:落日如融化的金屬, 暮云如璧玉相合。讀懂詩歌:明白淺層意思 解讀詩歌表層意義,是詩歌鑒賞的基礎,也鑒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解讀詩歌表層意義,要借助想象,用優(yōu)美的語言再現(xiàn)詩歌情境。 讀詩的過程是個“品”的過程,所以讀詩時應該按節(jié)奏慢讀,反復讀。讀多了,其“義”自見課堂練習

9、 詠白海棠 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參考】(我)半卷起門簾,半掩著門,(望著那白白的海棠),(覺得該)碾碎冰塊給它做土用玉來給它做盆。(它仿佛)從梨花那里偷來三分潔白,(又好像)從梅花那里借來一縷精魂。(眼前的白海棠)像月宮中的仙女在縫制白衣,又仿佛是秋天閨房中哀怨的少女在擦拭淚痕。(我)倦倚在昏夜西風之中,嬌羞無語能和誰傾訴(我的心事呢?)試試看: 漢江臨泛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注:九派:

10、長江到湖北、江西、九江一帶有九條支流,因以九派稱這一帶的長江。 大意:(我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漢水流經(jīng)莽莽楚塞,又接連奔涌著進入“三湘”,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xiàn),)遠在虛無縹緲中。 (遠方的)城郭好像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涌,浪拍云天,搖蕩起(遠方的)天空。 襄陽風光美麗,(似乎想要把我)留下,與山翁共謀一醉讀懂詩歌:明白深層意思1.詩歌形象;2.情感態(tài)度;3.藝術手法一從標題解詩 近試呈張水部 唐 朱慶余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酬朱慶馀 張籍 越女

11、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是李白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fā)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 山中留客 唐 張旭 山光物態(tài)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留戀美景 留客之語:高山云深,景色奇妙,表達以美景留客之情。題目是詩歌鑒賞的切入點。題目是詩歌鑒賞的向導。 還有一些詩歌,根據(jù)題目可以看出其體裁。如漢代以后的詩人用古樂府詩的題目寫詩,有塞上曲、塞下曲、從軍行、隴西行、長干行、子夜吳歌等,其體裁都是樂府體。 唐詩人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

12、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xiāng)?!庇深}目可以斷定這是樂府詩。 郭茂倩認為塞上曲塞下曲皆出于漢出塞入塞。蕭士赟云:“樂府塞上曲者,古征戍十五曲之一也。” “塞下曲從軍行體也” 長干行(長干曲),原為長江中下游民歌,內(nèi)容多寫船家婦女生活。長干里,古金陵街巷名,古代長干居民往來水上,產(chǎn)生了許多許多男女戀歌。從軍行,樂府舊題。多反映軍旅辛苦生活。 從軍行 王昌齡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zhàn)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隴西行,樂府舊題,又名“步出夏門行”。內(nèi)容寫邊塞戰(zhàn)爭。 隴西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

13、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歸納:詩歌題目作用作用1:題目揭示內(nèi)容 朱熹觀書有感,正文寫小湖水的風景,結合題目便知,本詩談的是看書的感受。源頭活水是指讀書可以使神清智清,思想永遠鮮活。作用2:題目表露心情 賈島尋隱者不遇這個題目前后兩個動作?!皩ぁ迸c“不遇”,含蓄寫出了詩人遺憾之情。作用3:題目展示思路 張九齡望月懷遠,題目意為遙望月亮起相思,進而懷念起遠方之人。而“先望后懷”正是該詩的思路。 春日登樓懷歸 北宋 寇準 高樓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 荒村生斷靄,古寺語流鶯。 舊業(yè)遙清渭,沉思忽自驚。 問:要求結合全詩分析詩人從“聊”到“驚”的感情變化。

14、課堂小練 詩人登樓遠眺,本是閑情。(1分)卻觸景生情,(1分)聯(lián)想起家鄉(xiāng),當他從鄉(xiāng)思中醒悟,發(fā)現(xiàn)自己身在異鄉(xiāng),心中不由一驚(2分)。這前后的感情變化,突出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春天登樓遠眺所見之景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二從知人論世解詩知人論世思想性格生活境遇風格流派知人論世創(chuàng)作背景時代特點國運朝政例題1: (全國卷) 春日即事 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李彌遜( 10851153 ),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 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思考: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什么情感?請

15、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緒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 【分析】詩的一、二句寫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景色凄涼。三、四句寫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深層:這正是作者因反對秦檜而被免職后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詩人真正是觸景生情,情由景生。例題1: (全國卷) 春日即事 李彌遜 小雨絲絲欲網(wǎng)春,落花狼藉近黃昏。 車塵不到張羅地,宿鳥聲中自掩門。 注 李彌遜( 10851153 ),字似之,吳縣(今屬江蘇省蘇州市)人,歷任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等職。因竭力反對秦檜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職。 張羅地:指門可羅雀、十分冷落的地方。思考:這首詩表現(xiàn)作者

16、什么情感?請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答】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緒以及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詩的一、二句寫暮春黃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景色凄涼,可以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緒。 三、四句寫詩人家門前幾可羅雀,他只得在歸鳥的鳴叫聲中,關上了自己的家門,從中可以看出詩人對世態(tài)炎涼的感嘆。 例題2: 江陰浮遠堂 南宋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后期詩人。 詩人所處朝代的信息,提供了解讀這首詩的鑰匙。 南宋后期,國家衰亡已無可挽回,這讓許多愛國詩人傷痛之極。詩人登高遠望,昔日大宋的江山都已淪喪,痛苦得不忍心再看,以致希望有高山擋住視線。這種想看又不忍看的矛盾心理,將詩人因國家敗亡而生的無盡傷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浮遠堂眺望時所產(chǎn)生的山河破碎之感,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 梅 花 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他在擔任宰相期間,力主改革,但最終因保守派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