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七單元-七單元古詩三首_第1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七單元-七單元古詩三首_第2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七單元-七單元古詩三首_第3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七單元-七單元古詩三首_第4頁
小學語文人教四年級下冊(統(tǒng)編)(教研版)第七單元-七單元古詩三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七單元:古詩三首2課時教學目標第一課時:1.認識本課“塞、秦、征”等8個生字(包括1個多音字),會寫“詞、催、醉”等10個生字。2.通過看注釋、查工具書、查閱詩歌寫作背景等方法,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情。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三首古詩,默寫出塞和夏日絕句。通過對詩句的誦讀感悟,體會詩中濃濃的愛國熱情。重難點第一課時:1.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歌表達的情感。體會邊塞詩的風格。2.理解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增加對和平生活的熱愛之情。第二課時:1.讀悟結(jié)合,體會詩歌氛圍,激發(fā)學生建設祖國、保衛(wèi)祖國的豪情壯志。2.通過文本的分析、比較、欣賞,培養(yǎng)學生對比閱讀的意識。 第一課時 出 塞教學

2、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1.引導學生形成單元整體印象,從單元整體學習目標過渡到課文學習。導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想必你們中不少人都聽過,它的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其實,可以用一個簡單的詞語來概括它的核心內(nèi)容,那就是“愛國”。說到愛國,你們會想到什么?(學生自由表達,引導學生說出愛國的詩歌)沒錯,愛國的表現(xiàn)有很多,這個單元我們就將去誦讀一批愛國詩歌,去認識一群愛國詩人,去感受一片愛國的熱土?,F(xiàn)在,就讓我們步入詩歌的世界,去品一品古人的愛國之情。2.播放朗讀音頻,學生聽讀古詩,觀賞插圖,進入古詩情境。3.出示出塞課件。齊讀詩歌,校準字音,理解詩

3、題。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1.指名學生介紹作者,教師補充歷史背景。2.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教師提出閱讀交流的要求。(1)讀準字音,識記生字。(2)圈出不理解的詞語,小組交流。3.檢查交流情況,重點識記、書寫生字。(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識記生字。會寫的字:出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10 o ad(s up 9(si),塞)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10 o ad(s up 9(qn),秦)時 長 EQ * jc2 * Font:宋體 * hps10 o ad(s up 9(zhn),征) 會認的字:未 EQ *

4、jc2 * Font:宋體 * hps10 o ad(s up 9(hun),還)(2)播放生字書寫視頻,提醒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及筆順。書寫指導:塞上中下結(jié)構(gòu),上部橫畫和豎畫間距相當,中間撇、捺舒展,蓋住“土”。秦上下結(jié)構(gòu),上部三橫間距均勻,下部宜收縮。征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右寬,“正”橫平豎直,寫穩(wěn)當。塞秦征(3)教師示范寫生字,學生進行書寫練習,教師巡視指導。(4)教師示范朗讀,學生嘗試劃分節(jié)奏,吟誦詩歌。出 塞秦時/明月示課文配圖,引導探究。2.分小組查閱相關(guān)資料,通過交流了解詩中涉及的歷史知識。(1)秦、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兩個朝代,它們距唐朝有七八百年的時光。(2)“飛將”指李

5、廣。李廣是西漢著名的軍事將領(lǐng),一生都在邊關(guān)御敵,以驍勇善射、智謀超群著稱,匈奴稱他為“飛將軍”。漢武帝在位時,派他鎮(zhèn)守右北平,匈奴聽說他來了,都畏懼得爭相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內(nèi)。(可補充詩歌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3.看圖想象,引導學生說一說詩歌描繪的畫面。(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在夜色中隱約可見,一輪皎潔的明月照著邊關(guān)的漠漠黃沙。那些背井離鄉(xiāng)、長途跋涉來戍守邊關(guān)的戰(zhàn)士們,白天軍務繁忙。到了靜夜,面對邊塞荒涼的關(guān)山,面對一輪明月,他們靜靜地思索著,思念著四、品讀欣賞,深入探究1.教師教學“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1)理解“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的意思。詩歌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6、?勾勒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包含著詩人怎樣的情感?預設:詩人從描寫景物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邊關(guān)的蒼涼景象。在“月”和“關(guān)”的前面用“秦”和“漢”加以修飾,使意境更加高遠,把讀者帶到了遙遠的古代,同時也引人深思:秦漢以來,邊防戰(zhàn)爭接連不斷,一直持續(xù)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這里“秦、漢、月、關(guān)”四字交錯使用,在修辭上屬于“互文見義”,意思是“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guān)”。(2)想象畫面,串講詩意。師過渡:這一句設定了本詩的大背景,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讓我們走入那個寂靜的月夜,走近那些守衛(wèi)在荒涼的關(guān)山的戰(zhàn)士,去體會他們內(nèi)心的情感波動。2.教師引導學“萬里長征人未還”。(1)引導學生理解“萬里長征人未

7、還”中蘊含的情感。這里的“人”指的是誰?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一句“人未還”讓你想到了什么?師:“人”是“征人”,他們在“萬里”之外的邊關(guān)戍守,為維護國家和平而默默奉獻。“萬里”雖是虛指,卻突出了空間的遼闊,點明了邊塞的遙遠。“人未還”使人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給人帶來的災難,透露出作者對守衛(wèi)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無比哀嘆和同情。(2)出示戰(zhàn)爭過后的畫面和相關(guān)詩句,學生自由發(fā)表感想。師:戰(zhàn)爭在你眼里是怎樣的?(悲慘、恐怖、可怕)假如你是征人,面對戰(zhàn)爭,你心中會做何感想?(恨、渴望、愁、盼、苦、思念家人)你會生出怎樣的愿望?(回家)假如你是征人的親人,你會想些什么?(期盼征人平安歸來)3.小組交流,學習

8、“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1)這兩句講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寫詩人的希望,透露出詩人期望戰(zhàn)爭早日平息、向往美好安寧的生活的情感。)(2)詩人借李廣這個典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此處以古諷今,正是由于現(xiàn)今朝廷用人不當,使將帥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長燃、征人不還的局面。詩人提李廣,是希望唐王朝能任用像李廣那樣英勇善戰(zhàn)的將領(lǐng)來抵御侵擾,保障邊關(guān)的和平與安寧。)4.把握情感,朗讀回顧。師小結(jié):這首詩跨越時空的界限,將秦漢以來直至唐代千百年修筑邊關(guān)所進行的戰(zhàn)爭都概括起來,反映出詩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征未歸的哀嘆之情,表達了詩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使國家得以安寧

9、、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下面,讓我們再次誦讀這首詩,品味詩人那誠摯的愛國情。第二課時 涼州詞/夏日絕句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抽查背誦出塞,齊背。導語: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中我們學習了出塞這首詩。誰能準確流利地把它背出來呢?2.再次歸納學習古詩的方法,引入新課。師:大家背誦得十分流利。學習這首詩的過程你們還記得嗎?(認生字、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悟詩情)這節(jié)課,我們將運用同樣的方法來學習涼州詞和夏日絕句這兩首詩。我們先來看看涼州詞。學習古詩,掌握方法1.理解詩題,了解詩人。(1)理解詩題。涼州詞 即涼州歌的唱詞,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diào)名。(2)介紹詩人王翰(687726) 字子

10、羽,并州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邊塞詩人。其詩以邊塞詩見長,詩風壯麗酣暢,全唐詩錄存十四首。他善于描寫邊塞生活,這首涼州詞是他的代表作。2.初讀古詩,疏通字音、把握節(jié)奏。(1)學生借助拼音認讀生難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2)教師檢查朗讀情況,教學生字。(3)學生邊聽朗讀邊劃分節(jié)奏,模仿朗讀,讀出停頓、節(jié)奏、韻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4)小組內(nèi)交流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3.觀察圖片,理解詩句。A.理解“葡萄美酒夜光杯”。展開想象,描述詩句的畫面。(醉人的葡萄酒盛放在精致的夜光酒杯中,在營火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香甜的

11、酒味彌漫在整個軍營中。)這樣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讓你聯(lián)想到什么?(將士們碰杯、歡笑、勸酒,大家都十分開懷。)這時的氣氛是怎樣的?(歡快、熱鬧。)B.理解“欲飲琵琶馬上催”。戰(zhàn)士們剛要舉杯豪飲,卻聽到了什么?(琵琶聲。)戰(zhàn)士們聽到的琵琶聲可能會是什么調(diào)子呢?(激昂的、急促的、歡快的)“馬上催”的“催”字應該怎么理解?它是在催什么呢?(有說是催促將士們趕快奔赴戰(zhàn)場邊關(guān)戰(zhàn)事頻繁、緊急;有說是催促將士們多飲幾杯,一醉方休西域有騎在馬上彈奏琵琶以助興的習俗。)C.教學“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這兩句可能是在什么場景下說出的?(一陣痛飲過后,也許有人想放下杯子,這時便有人用這兩句話來勸酒;有人看

12、到大家都醉倒在地,覺得好笑,便有醉酒的將士用這兩句話來回應。)從“醉臥沙場”這四個字中,你能體會出什么?(既有將士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還包含著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氣。)為什么詩人認為不應笑話“醉臥沙場”的將士們?(因為“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幾人回”這三個字說明了什么?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戰(zhàn)爭是殘酷的,自古邊關(guān)烽火難息,無數(shù)將士血灑疆場,多么悲慘。然而,盡管有那么多將士戰(zhàn)死邊關(guān),仍然有無數(shù)的熱血男兒奔赴戍邊,他們?yōu)榱藝翌I(lǐng)土的完整在沙場上拼死抵抗,寸土不讓,視死如歸,他們的死是悲壯的,更是豪邁的。)小結(jié):千百年來,多少視死如歸的勇士,他們胸懷壯志,共赴國難,精忠報國,魂歸關(guān)外。詩人王翰作為運送

13、糧草的官員曾親赴邊關(guān),被戰(zhàn)士們英勇殺敵的愛國精神所感動,被戰(zhàn)爭的殘酷所震撼,于是訴諸筆端,寫下了這兩句千古絕唱。讓我們用慷慨豪邁的語氣,再次讀出戰(zhàn)士們的偉大吧!三、運用方法,自主學習1.過渡引入夏日絕句,引導學生認識詩人。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位唐朝詩人寫的邊塞詩,他們身為熱血男兒,懷抱愛國之情,都曾奔赴戰(zhàn)場,親歷了戰(zhàn)爭。今天,我們將再學習一首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詩,看身為女子的她又是如何表達對國家的熱愛之情的。2.解詩題,明背景。(1)“夏日絕句”是什么意思?(“夏日”點明寫詩的時間,“絕句”點明詩歌的體裁,連起來就是“夏天寫的一首絕句”)(2)誰知道這位女詩人的相關(guān)情況?(出示課件或點名學

14、生介紹)3.初讀詩歌,夯實基礎。(1)出示古詩課件,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通詩句。(2)檢查自主朗讀情況,教師適時正音,教學生字。(3)指名學生讀詩,引導學生讀好詩句的停頓和節(jié)奏。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4.提示自學要求。閱讀與交流:自讀古詩,結(jié)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把不懂的地方圈畫出來。聯(lián)系課文插圖和項羽的生平,思考為什么詩人會提到項羽。小組交流自己不理解的地方。5.教師檢查自學情況,引導賞析古詩。(1)一邊讀前兩句,一邊思考:“人杰”是什么意思?“鬼雄”又是什么意思?你從中讀出了什么?明確:“人杰”和“鬼雄”可以用組詞法來引導學生解釋,前者指人中豪杰,后者

15、指鬼中英雄(即壯烈死去的人)。這兩句是李清照的生命觀,即做人應該有浩然正氣,錚錚鐵骨。(2)從修辭手法入手,體味這兩句詩在表達上的精妙。明確:“生”與“死”,“人杰”與“鬼雄”,這兩組鮮明的對比構(gòu)成了詩歌中的對偶句式,讓讀者受到深深的震撼的同時,也體會到詩句的工整,富有音樂感。對偶,是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應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辭手法。它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讀起來朗朗上口,便于記憶、傳誦,在古詩中非常常見。(3)指名學生讀,用凝重、莊嚴的語氣讀出詩中崇高的境界和非凡的氣勢。最后學生齊讀。(4)讀后兩句詩,你們知道項羽嗎?能說說有關(guān)他的故事嗎?為什么他選擇在烏江邊自刎?(5)詩人為什么“思項羽”?(借“思項羽”來批判南宋統(tǒng)治者的投降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