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勸學 (13)_第1頁
孫權勸學 (13)_第2頁
孫權勸學 (13)_第3頁
孫權勸學 (13)_第4頁
孫權勸學 (1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孫權勸學知識與能力:1.了解作者及資治通鑒的有關知識。2.通過共同探究及講解,疏通文意,把握內容。3.提高學生閱讀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學生合作探究性學習的能力。4.理解本文開卷有益的主旨。過程與方法:學生預習、教師重點講解、討論法、問答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學習對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認識開卷有益的道理。學習重點、難點:1、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并能讀出人物不同的語氣語調。2、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朗讀錄音、學生完成課前預習。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1、歌曲導入。2、作品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

2、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3、人物介紹孫權 魯肅 呂蒙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1、讀一讀:自由讀、范讀、集體讀,對比讀、分角色朗讀。讀準字音、停頓、節(jié)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2、譯一譯:圈點勾畫,粗通文意,嘗試翻譯課文。疑難詞語探究: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理解有困難的詞句或文言常用詞語。以提問形式在班內交流,教師適當提示、指導。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a蒙辭以軍中多務。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b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應理解為: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

3、“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三、合作探究,整體感悟孫權是怎樣勸說呂蒙的?朗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ㄕZ重心長,諄諄告誡。)(2)鄧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ǚ磫柧?,強調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經典,當專享經學傳授的學官,而是有別的目的。)(3)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辭以多條的理由。)(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ǜ袊@句,要選出驚訝不解的語氣。)(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分角色朗讀課文。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他從談話中發(fā)現(xiàn)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xiàn)

4、這一點沒有?是怎樣表現(xiàn)的?(沒有直接表現(xiàn)呂蒙的才學大增,而是從魯肅的言語中側面表明的。)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四、結構分析五、對比學習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樣的啟示?六、課堂練習1、解釋加點字詞。2、理解句子含義。六、課外延伸展示讀書的名言。七、布置作業(yè)A完成相關配套練習。 B、背誦并翻譯全文。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資治通鑒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勸學、就學、議論、結友)馬說1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的用法。3歸納這

5、一類懷才不遇的文學作品的共同特點,做一點初步的文學探究。教學重難點: 1理解短文馬說所闡明的深刻道理。2掌握古今異義詞。如:“然后有千里馬”“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等。虛詞“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對照注釋初讀課文,也可以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 2學生查找有關馬的成語,并作解釋。3教師準備一個關于千里馬的故事,有關“伯樂相馬”“知己”等詞的來歷。設計思路: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進一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主題思想。鼓勵學生自讀,認真

6、看注釋,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教學過程一、導入 (請學生匯報查找到的有關馬字的成語。就其中的“伯樂相馬”,給學生講關于伯樂的故事。)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今天我們來學習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

7、一步的認識。二、解題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馬說”這個標題,是后人加的?!罢f”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帶讀全文,要求學生注意難字的讀音。 2學生讀課文,并且討論、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討論: (1)文中千里馬指的是什么? 要點提示:比喻人才。 (2)伯樂指的是什么? 要點提示:比喻識人才的人。 (3)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世上到底是先

8、有馬還是先有對馬的認識? 要點提示: (1)無識馬者則名馬無名。 (2)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fā)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里,識馬就成為前提了。 、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二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要點提示: (1)無識馬者則千里馬無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數(shù)量的喂養(yǎng),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

9、領自然發(fā)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千里馬喂養(yǎng)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3齊讀第二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請一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討論: (1)概括本段內容。 (2)“策之”“食之”“鳴之”是什么句式? (3)三個“之”字,用法是否一樣?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的? 要點提示: (1)妄言無千里馬者,恰是不識千里馬者。 (2)排比句式??偫ú蛔R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3)前兩個“之”,代詞,指千里馬,分別作動詞“策”(驅使)、“食”(喂)的賓語。第三個“之”卻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調節(jié)音節(jié)的作用,如同我們在第一冊中讀到的“久之”的“

10、之”一樣。(見蒲松齡的狼)這里“鳴”是(馬)鳴,而不是鳴(馬)。這樣用使句式整齊而又靈活富于變化。 (4)表現(xiàn)了作者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的不滿和憤慨。 3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歸納課文。 1讀了本文請你談談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 要點提示: 1本文圍繞著有千里馬還是沒有千里馬的問題反復論述,慨嘆世無伯樂致使千里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沒人才,并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心情。 2閱讀本文的現(xiàn)實教育意義:讀了本文能認識到舊社會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扼殺人才的可惡,深感生在新社會的幸福。我們應當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煉自己,使自己成為建設社會主

11、義祖國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還知道哪些懷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寫了些什么作品? 2他們作品大多寫些什么內容? 3如果你懷才不遇,你學哪一位古代文人?把你的探究結果,寫成一篇小短文,下節(jié)課交流。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項作業(yè)。2背誦課文。資料鏈接一、作者及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后相繼依附于宣武節(jié)度使董晉、武寧節(jié)度使張建封幕下,郁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圣君,以云喻賢臣,借“龍噓氣成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