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綠記名師課堂實錄兩篇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1.gif)
![囚綠記名師課堂實錄兩篇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2.gif)
![囚綠記名師課堂實錄兩篇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3.gif)
![囚綠記名師課堂實錄兩篇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4.gif)
![囚綠記名師課堂實錄兩篇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20/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be14ac6f-6634-42a1-823d-857b3f29ec4d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囚綠記課堂實錄與點評執(zhí)教:仇定榮 點評:黃敖興(師生相互問候后正式上課)一、 巧用文本,設(shè)置懸念師:有位作家曾經(jīng)說過:“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我懷念著綠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庇H愛的同學們,當你聽了這段優(yōu)美的抒情文字后,請你說說,這位作家抒發(fā)了怎樣的一種情感?生1:喜愛綠,鐘愛綠。生2:熱愛綠,迷戀綠,盼望綠。生3:直接傾訴了對綠的珍愛和渴盼。師:說得真好,如果我們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生4:愛。師:然而,就是這位如此喜愛“綠”的作家,卻硬生生地把“綠”給囚了起來。(板書:綠,并用紅粉筆將“綠”字圈了一圈)(點評:“點睛”,漫不經(jīng)心,涉筆成趣,形象地點明了標
2、題的內(nèi)涵。)那么,這位作家是誰呢?他就是陸蠡,一位著名的散文家,寧死不屈的抗日戰(zhàn)士。(板書:陸蠡l)那么,他為什么要把“綠”囚起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散文囚綠記,去揭開其中的謎底。(板書課題)(點評:優(yōu)美的前奏吸引著學生漸入佳境,誘人的導語激發(fā)學生去好奇探究。教者借力發(fā)力,借文本抒情語句與標題,把學生的思維迅速帶入教學情景之中。)二、 整體感知,概括內(nèi)容(學生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完成兩個問題:(1) 圈點勾畫,標出不認識的或難以理解的字詞;(2) 課文哪幾自然段是直接寫“囚綠”的?在囚綠之前、囚綠之后還寫了哪些內(nèi)容?請你用與“囚綠”形式相同的短語來概括。學生根據(jù)要求閱讀課文,老師先
3、讀文章,后個別輔導學生)(點評:尊重學習主體,擴展學習空間;“圈點勾畫”,滲透學法指導;“短語概括”,顯示整體感知。)生5:第五段“急不暇擇”該如何理解?第七段“淅瀝”該怎么讀?師:哪位同學來幫忙?生6:“急不暇擇”是“迫切,來不及選擇”的意思,“暇”,空閑的意思?!颁罏r”應(yīng)讀“xl”,模擬聲音,形容輕微的風聲、雨聲、落葉聲等。師:完全正確。還有不懂或不認識的字詞嗎?(見沒有舉手,稍停)不過,老師可要提醒同學們,頁下注的幾個詞語都比較重要,建議大家讀一讀。(學生讀)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解決第二個問題,誰先來回答。(點評:隨文點撥,自然融入字詞知識。)生7:我認為文章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應(yīng)該是第8
4、段到13段,因為第8段開頭是這樣說的:“忽然有一種自私的念頭觸動了我。我從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边@說明我已經(jīng)開始囚綠了。而第14段則寫我“離開北平一年”后對綠友的思念,屬于“念綠”或“思綠”。生8:我覺得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因為這幾段寫了我囚住綠色,綠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12、13段寫的是由于時勢的原因,我只得釋放綠色,盡管不是我的主觀意愿。生9:我也認為直接寫“囚綠”內(nèi)容的是第8段到11段。從情感基調(diào)來理解,前4段可用“溺愛”一詞概括,后兩段可用“無奈”一詞概括;從內(nèi)
5、容上分析,前4段為“囚綠”,后兩段為“釋綠”。師:原來如此,在“囚綠”之后,還寫了“釋綠”和“念綠”兩部分內(nèi)容。(板書:“釋綠”“念綠”)那么,“囚綠”之前又寫了哪些內(nèi)容呢?(點評:不經(jīng)意的一句點評,充分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生10:我覺得寫了兩點內(nèi)容。第1段是引出回憶,所以叫“憶綠”。其他幾段都是寫“愛綠”,因為愛綠而“終于選定了這朝東的房間”;因為“愛綠”,才默默地與“綠葉”對話;也因為“愛綠”,才含情脈脈地凝望著“綠友”。(板書:“憶綠”“愛綠”)生11:我覺得還可以用“賞綠”概括,作者“含情脈脈地凝望著”常春藤,就是在欣賞“綠友”。生12:我覺得用“贊綠”“頌綠”也行,因為第2到第7段
6、,主要寫的就是作者對常春藤的喜愛、贊美和歌頌。生12:我同意以上3種觀點,但若能再細分一些更好,因為第2至4段是寫選擇可以看到綠色的房間,而第5至7段是寫享受房間的綠色,所以,我更傾向于將第2至7段細分為“擇綠”和“愛綠”。(點評: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學生與教師對話,既完整理解了文章內(nèi)容,又注重作者情感脈絡(luò)的梳理,實實在在體現(xiàn)整體性。)師:幾位同學的回答都很正確,不僅緊扣課文概括內(nèi)容,還能闡述理由,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其他同學也能這樣學習語文。下面請同學們把文章的內(nèi)容作一系統(tǒng)的梳理。生13:憶綠擇綠愛(賞)綠囚綠釋綠念(思)綠。(點評:“能夠引導學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7、就是最好的語文老師?!薄白髡咚加新?,遵路識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葉老所言,指出了一條進入文本的路徑。這一環(huán)節(jié),就其內(nèi)容而言,不外乎是概括大意,理清思路,把握情感基調(diào),有落窠臼之嫌。然而細細推究起來,教者正是在看似平淡無奇之中來引領(lǐng)學生讀懂文本,引導學生“自然”地繹出“憶”、“擇”、“愛”、“囚”、“釋”、“念”一組動詞,即可窺見一斑。)三、 品讀課文,選點突破師:閱讀課文,不僅要從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還得針對課文的不同特點,選取課文的關(guān)鍵處、深刻處、知識內(nèi)容豐厚處、手法巧妙處、意義隱含處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膩的解讀?,F(xiàn)在就請同學們品讀課文,并思考一個問題:作者是如何描寫這位綠友(常春藤)在
8、囚禁前的精神風貌的?從中你概括出這位綠友怎樣的特點?(生閱讀,作批注)(點評:兩個問題具體明確,前后關(guān)聯(lián),層級由淺入深。)生14:作者在第7段具體描寫了綠友的卷須(伸開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嫩芽(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突出它的可愛。生15:我要補充兩點,在第4段,文章描寫了它繁茂的枝葉,而在第8段,還描寫了它的柔條,漿液非常豐富。生16:第7段還寫了它的聲音和舞姿,聲音是淅淅瀝瀝的,舞姿是婆娑的,婀娜的,非常動聽,非常美麗。師:三位同學讀書很認真,很仔細,把直接描寫“綠友”的句子都找了出來。那么,透過這些生動形象的描繪,又揭示了“綠友”怎樣的品質(zhì)呢?
9、生17:活潑可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生18:充滿朝氣,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師:既然“綠友”充滿活力,活潑可愛,那么,我們該以怎樣的語調(diào)、情感來表現(xiàn)它呢?生19:應(yīng)該是帶著輕松、愉快的情感朗讀。生20:還應(yīng)帶著喜愛、欣喜的情感讀。師:對,面對如此可愛的“綠友”,就要這樣朗讀。誰愿意范讀?(兩位學生讀,老師點評)(點評:朗讀是以直感的形式顯示學生的理解,用心品味,加深感受。)師: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愛綠”部分的“綠友”,現(xiàn)在我們再把目光聚焦到“囚綠”部分,請同學們品讀課文,作者又是如何描寫“綠友”的?此時的它又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我們該帶著怎樣的情感來朗讀?(生讀書,師巡視,小組合作交流)(點評:
10、與上一環(huán)節(jié)相比,在容量上,增加了一個要求;在教學方法上,由“引”到“放”,繼續(xù)提升層級。)生21:我們小組認為,對“綠友”的描寫主要有3點:引綠入室,枝條依舊伸長、攀援、舒放,反而比外邊長得更快;枝條執(zhí)意向外,“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壟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枝條衰敗,“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師:概括不僅全面,而且很有條理,完全正確。那么,此時的“綠友”又具有什么性格特點?該如何讀呢?生22:蓬勃向上,追求光明。生23:執(zhí)著堅定,永不屈服。生24:應(yīng)帶著惆悵、憂傷的情感來讀,因為被囚的“綠友”已經(jīng)成了“病孩子”。生
11、25:還要有點纏綿、深沉的語氣語調(diào),為不幸的“綠友”吶喊。師:那就請你通過朗讀為“綠友”吶喊吧,行嗎?生26:好的。(朗讀,學生點評,老師小結(jié))(點評:法國當代著名思想家埃德加莫蘭在方法:天然之天性一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涌現(xiàn)原則”及“約束原則”,創(chuàng)造性地指出整體不僅可以大于部分之和涌現(xiàn)原則,同樣會小于部分之和約束原則。涌現(xiàn)原則要求我們在看待事物時將事物放在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之中,用“復雜的眼光”來對待。我們在面對各種各樣的系統(tǒng)時,不僅要關(guān)注整體性的涌現(xiàn),還應(yīng)關(guān)注在約束、限制和束縛的作用下被壓抑的部分。閱讀感悟必須將個性化與規(guī)定性統(tǒng)一起來,導讀文本,咀嚼精微,學生的自由度給足放寬,教師的教學位置又不
12、能淹沒或缺失,才能保證“三維”目標的達成。)四拓展遷移,升華主題師:在自由自在的環(huán)境中,常春藤這位“綠友”活潑可愛,充滿朝氣;而囚禁后卻成了“病孩子”,但即使這樣,它仍然十分固執(zhí),永不屈服。如此強烈的反差,如此鮮明的對比,作者僅僅是為了寫“常春藤”嗎?是否還有別的用意?先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一找能揭示寫作背景的句子。生27:文章第13段有兩處揭示寫作背景的句子:一是“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二是“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連于烽煙四逼中的舊都,火車已經(jīng)斷了數(shù)天,我每日須得留心開車的消息”。這些句子告訴我們,抗日戰(zhàn)爭已經(jīng)全面爆發(fā),每一個中華兒女都要像常春藤一樣,不畏強暴,永不屈服,肩負起抗日的重任。生28:
13、開頭“這是去年夏間的事情”一句,也揭示了寫作背景,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一年以前。師:下面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作者陸蠡的簡介(發(fā)放事先準備的材料),并結(jié)合文章寫作背景,從中你會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請說說你的探究結(jié)果。陸蠡(19081942),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1937年8月,陸蠡負責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幾年時間,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shù)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期刊少年讀物因有抗日內(nèi)容被強令???。1942年4月,陸蠡發(fā)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guān)押。后被押解到汪偽
14、政府所在地南京,審訊時,敵人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國?”回答是:“絕不可能!”7月21日被害時,年僅34歲。(點評:閱讀教學,常常要介紹作者,但如何有效、合適、得體?仇老師的教學為我們提供了范例。教學的適切性是教學智慧的顯示。)生29:作者借景抒情,既贊美了常春藤的可愛可敬,又表明自己的志趣,要像常春藤那樣,永不屈服于日寇的蹂躪和殘暴。生30:通過對常春藤在自由環(huán)境中活潑可愛的情貌和被囚禁后反抗精神的細致描寫,表明了自己的美好心境:熱愛生命,追求光明,不畏強暴,渴求民族的解放。生31:借贊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抒發(fā)了自己忠于祖國的
15、情懷,頌揚了忠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表達了敢于同敵人斗爭到底的決心。生32:不僅描繪了常春藤的美麗,歌頌了常春藤的不屈精神,而且贊揚了中華民族渴求自由、堅貞不屈的高尚品質(zhì)。生33:我覺得作者與常春藤的命運非常相似,同處一室,同被囚禁,體驗到生的歡欣、生的艱辛。時值日寇入侵,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作者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青年作家,國難當頭,他憤怒、憂煩,他堅貞不屈、浩然正氣,作者寫作本文的直接原因就是表現(xiàn)這種正義感。師:同學們的肺腑之言道出了作者沒有直說的愛國心。青年作家陸蠡不僅用文章表明了自己的心跡,更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實現(xiàn)了自己諾言,為了祖國,為了民族,為了人民,他獻出了年僅34歲的寶貴生命???/p>
16、日戰(zhàn)爭的勝利,新中國的成立,就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的陸蠡們,有了千千萬萬的愛國志士。(稍停)師:現(xiàn)在,老師忽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假如綠友常春藤確有靈性,充滿智慧,或許還讀了囚綠記這篇美文,又假如陸蠡真的與這位綠友見了面,此時此刻,還可能發(fā)生怎樣故事呢?請同學們一起來續(xù)寫一個結(jié)尾,怎么樣?(點評:拓展探究,讓學生訴諸筆端,從而有機整合閱讀寫作。)(學生思考,寫作,交流,點評。以下是3位學生的習作)【習作一】再回來時,又是綠意盎然的夏季了。我走進曾居住過的小屋,看著綠友依舊動人的身姿,不由出口道:“嘿,老朋友,過得還好嗎?”常春藤在微風中搖曳了一陣子,微微點點頭,好像有很多話,卻又咽了回去:“嗯,很
17、好那個,那個,你的文章我看了,對不起”我一臉愕然:“朋友,這話從何說起?!背4禾佥p聲地嘟噥著,像個怕事的孩子。我木然了,凝望著他:“這話應(yīng)該我說才對,當初是我自私妄為,若不是你的固執(zhí)觸動了我,提醒了我,如今唉,孰是孰非,又怎能說清?來,這次我們做個真朋友,如何?”常春藤眼眸子豁然明亮了起來,堅定地點了點頭。微風中,綠色的身影伴隨著我的衣角微微揚起。在夏日的陽光里,是如此堅定,如此美麗!【習作二】轉(zhuǎn)眼又是一個夏天。陸蠡又回到了曾在北平居住過的公寓,找到了當初住的那個房間。他發(fā)現(xiàn),纖細柔嫩的常春藤已變得枝粗葉茂。陸蠡不知如何是好,走了過去,輕輕地撫摸著它說:“老朋友,你還記得我嗎?”常春藤抖了抖他
18、的綠葉,坦然地說:“當然記得,就是你把我囚禁在黑暗的小屋里,讓我失去了陽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潤,怎能忘記?不過,我一直想念你,是你讓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貴。”“謝謝你的寬容,是我對不起你!當初,正是你的不屈不撓,對光明的強烈渴求,才讓我醒悟過來,明白了許多道理?!标戵或\地說道。常春藤接過話題:“我是為了自己,而你是為了祖國啊!我已經(jīng)認認真真地拜讀了囚綠記,寫得真好,明的是寫我,實際上寫的是你的一腔熱血,赤誠的愛國之心?!标戵簧钋榈赝4禾伲骸澳悴焕⑹俏业木G友,你真正讀懂了我,也讀懂了我們可愛的祖國?!边@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話,是兩顆心之間的碰撞。【習作三】常春藤離開暗室后,漸漸恢復到了以前的容貌,依舊
19、伸長,依舊攀援,依舊舒放。思念心切的陸蠡又來到了北平的居室?!俺4禾?,你可還記得我嗎?”陸蠡的語氣里透著激動。“當然記得,那時候,我整天見不著光,我拼命地想外逃,可你總攔著我,那時的我真是連死的念頭都有了,”常春藤回憶起往事,深情地說,“但是,我絲毫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因為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只是沒有考慮到我的感受罷了?!薄罢鎸Σ黄穑驗槲业淖运?,害你受苦了?!标戵灰荒樓敢??!皼]關(guān)系,你看我現(xiàn)在不是好好的嗎?”常春藤想了想,又真誠地說道,“只要你和你的祖國也像我現(xiàn)在一樣自由自在地生活,我就心滿意足了?!标戵伙@得很激動:“會的,一定會的,好日子很快就要來到的!”師:陸蠡先生的文章寫得美,同學們的習
20、作寫得也很精彩。陸蠡用優(yōu)美的散文歌頌祖國,歌頌人民,表明心志,更把最寶貴的生命奉獻于危難的祖國,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每一位炎黃子孫追思。(點評:文本的意義充滿了未定性。一方面,因為文本自身存在著創(chuàng)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為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是一種不對稱的交流。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教者既要善于引導學生探究文本的創(chuàng)作空白,又要探究讀者與“文本作者”對話過程中形成的空白。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兩個問題,就是依據(jù)空白理論而設(shè)計的探究性閱讀。第一個問題重在引導學生對文本主題的深入挖掘,寫作背景的把握,作者簡介的提示,既降低了學生深度思維的難度,又為學生個性化解讀設(shè)置臺階,使答案變得精彩紛呈,多元開放。第二個問題重在
21、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從3篇習作來“窺視”學生的閱讀實踐,我們可以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主旨等方面已有深刻的理解,“三維”目標已經(jīng)得到落實。)五、 對聯(lián)結(jié)語,歸納總結(jié)今天這堂課,老師將用一副對聯(lián)作為結(jié)束語(邊說邊板書):上聯(lián):賞綠囚綠又釋綠,都因為愛;下聯(lián):憶友念友再訪友,皆由于情。橫批:情由愛生。(點評:“結(jié)課如撞鐘,清音有余響?!庇镁脑O(shè)計一副對聯(lián)作簡短的結(jié)束語,烘托課堂氣氛,不僅概括了全文內(nèi)容,梳理了文章脈絡(luò),勾連了課外材料,揭示了囚綠真諦,而且產(chǎn)生了“課雖盡意更濃”的教學效果,使課堂學習樂而不疲、誘人深思、感人肺腑。)執(zhí)教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孝都中學點評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戚墅堰
22、區(qū)文教局 囚綠記主題探究囚綠記講述了作者與常春藤綠枝條的一段“交往”經(jīng)歷,描繪了綠枝條的生命狀態(tài)和“性格特點”,很多教師在授課時會根據(jù)一些關(guān)于時代背景的句子,根據(jù)陸蠡作為一個抗日愛國者的身份,再結(jié)合對“綠”的描寫,得出“揭示了華北地區(qū)人民面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苦難命運,象征著作者和廣大人民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這一主題。這樣的解讀在以往的教學中比比皆是,然而,新課程下,從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培養(yǎng)能力角度而言,這種解讀卻未免簡單草率了些,筆者認為教師必須結(jié)合文章,并借助有效的課外文本資源,和學生一起對文章的主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究。首先,對于作者的了解,除了要了解陸蠡是一個抗日的愛國人士以外,更要走進
23、作者的心靈,去了解他的靈魂世界。在此,不妨看幾段對于陸蠡的評價:“他有寫作的才能,卻不肯輕易發(fā)表文章。他的散文和翻譯得到了讀書界的重視,他卻不愿登龍文壇。他只是一個謙虛的工作者。但這謙虛中自有他的驕傲。雖然真正為抗敵犧牲,也沒有人尊他為烈士。他默默地活,默默地死(假定他已死去)。那些喜歡熱鬧,喜歡鋪張,喜歡浮光的人自然不會了解他?!卑徒饝殃懯ト吧婕?節(jié)奏美好。陸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靈?!崩罱∥彡戵坏纳⑽耐ㄟ^這些評價,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陸蠡還是一個真誠的質(zhì)樸的文藝工作者。在談到我國現(xiàn)代散文的創(chuàng)作時,郁達夫就曾指出,“現(xiàn)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個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現(xiàn)的個性
24、,比以前的任何散文都來得強?!辈⑶覐娬{(diào),比之小說,現(xiàn)代散文“更是帶有自敘傳的色彩” (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導言)。讀陸蠡的散文,可以感受到一種真純的思想與藝術(shù)的魅力,而在幾乎追憶陸蠡的每一篇文章中,人們也都用“璞玉”“黃金”“崇高”之類的詞語贊譽陸蠡的心靈。他襟懷坦誠,大公無私,心地善良,品行端正。正是這種崇高的人格,賦予了他的作品以真純的精神境界。囚綠記敘寫的正是作者“吞吐的內(nèi)心的呼聲”“心靈起伏的痕跡” (序)。作者對理智與感情的矛盾,心靈深層的隱私,都不加掩飾地予以展呈。例如囚綠記在贊頌“綠友”的同時,也坦露了要占有它的“自私”的念頭,這是一種愚蠢的但又可以理解的愛的極致。當然,最后的
25、釋綠,也更是建立在這一基礎(chǔ)之上的。作者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朋友變成這樣:“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贬尵G之后,作者的內(nèi)心是悵惘的,“離開北平一年了,我懷念著我的圓窗和綠友。有一天,得重和它們見面的時候,會和我面生么?”因為愛一樣東西至于極點,便想把它牢牢占據(jù),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這是人類的共性,可生命的尊嚴不可侵犯,對那些有生命的東西來說,讓它生活在最適合的環(huán)境,即是一種珍愛、摯愛。筆者認為可能正是這種對人類的某些共同弱點的坦誠和這些關(guān)與生命的思考,才使得這篇優(yōu)秀的作品到現(xiàn)在還能夠如此感動著人們。其次,還須進一步地了解作者的文風,也就是作
26、者的基本創(chuàng)作風格,這也是準確探究散文主題的重要方面。讀陸蠡的散文,總會被他的散文中散發(fā)的濃郁的詩意所吸引。所謂詩意,亦即詩的意境。詩的意境,是一種高品位的藝術(shù)境界。它要求情景交融、形神兼?zhèn)?做到主觀之“意氣(情與理)與客觀之“境”(形與神)的和諧統(tǒng)一,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富有感染力和啟示力的藝術(shù)世界。囚綠記也不例外,它語言優(yōu)美清麗,節(jié)奏舒緩,一種詩意的憂郁貫穿文章始末,并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緒交融得相當融洽和諧。正如陸蠡在囚綠記序里說:“我用文字的彩衣給它穿扮起來,猶如人們用美麗的衣服裝扮一個靈魂。”的確,讀他的作品,不僅使人感受到情感的奔突涌流,而且在清詞麗句中讓人得到一種詩情畫意般的美的享受。另外
27、陸蠡的散文更是具有一種詩化的哲理。別林斯基曾指出:“詩和哲學不僅已經(jīng)不彼此排斥,而且不斷地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甚至融合到這種地步,有些哲學著作你會首先把它稱作是詩的,而把詩的作品稱作是哲學的?!?(別林斯基論文學)詩化散文固然需要創(chuàng)造詩的意境,但詩意美的核心卻既不在形象,也不是感情,而在其內(nèi)蘊的哲理性。所以,詩的意境的創(chuàng)造要以哲理的開掘為中心、為指向。 囚綠記中,常春藤,不過是一株普通的綠色植物,但在作者筆下,卻能與黑暗和束縛作著不懈地抗爭,向著光明和自由孜孜地追求,這種緣于生命本能的抗爭不僅凝聚了作者的情思和民族的精神,更有作者自己人格的顯現(xiàn)以及對生命主題的深入探討。也許陸蠡那“璞玉”般的人
28、格,本身就是一首優(yōu)美的詩,他的作品不過是他人格的詩化。因而探討文章主題的時候就應(yīng)該基于這些進行全面深入地解讀,如果只結(jié)合抗日這個背景,是不能真正的闡釋囚綠記這篇文章的主題的。囚綠記熊芳芳陸蠡是個寂寞的孩子,劉西渭說:“寂寞的孩子有最好的想象。”在他的囚綠記里,我們可以看見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和前天發(fā)的捕蝶者一樣,都來自選修教材中國現(xiàn)代散文選讀第二單元,是我們近期正在學習的篇目。師:今天我們學習陸蠡的囚綠記。首先了解一下作者。陸蠡,浙江天臺人?,F(xiàn)代散文作家、翻譯家。1932年在吳朗西和巴金等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編輯。1937年8月,吳朗西、巴金分別去重慶、廣州籌建分社,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便
29、由陸蠡負責。幾年中,在敵機轟炸中出版的書籍竟達數(shù)百種,還有十幾種叢書。他不僅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而且是寧死不屈的抗日烈士。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日本進駐上海租界,陸蠡于 1942年4月13日被捕,他發(fā)往西南的抗日書籍在金華被扣,日本憲兵隊追蹤到上海,查封了書店,沒收了全部文學叢刊。陸蠡不顧胞妹的勸阻,親自去巡捕房交涉,便遭關(guān)押。后被解到汪偽政府所在的南京審訊,敵憲問:“你贊成南京政府嗎?”陸蠡說,“不贊成!”敵人又問:“日本人能否征服中國?”回答依然是:“絕不可能!” 不久由巡捕房轉(zhuǎn)到虹口日本憲兵拘留所,刑審數(shù)月,慘遭殺害。7月21日臨刑時,年僅34歲。劉西渭說他“貌不出眾,身體瘦小”,但在生
30、死的考驗面前他毫不畏懼,慨然赴死。陸蠡罹難以后很久很久,巴金仍然難以釋懷,長念不已。直至建國以后,還念念不忘為亡友編纂遺著。1958年,巴金在百忙之中和被批判圍攻的情況之下,從陸蠡眾多的遺作中甄選出佳作,一頁頁親手謄錄,編成了陸蠡散文選。同學們能從這篇課文的內(nèi)容看出本文的寫作背景嗎?生:“盧溝橋事件發(fā)生了”!師:對,第13自然段第一句話告訴了我們,本文的寫作背景是:日本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的“我”,必須離開了。離開北平,離開公寓,最重要的是,還離開什么?生:常春藤!師:非常好。當初,作者就是因為什么原因才選擇了住在這間公寓?生:常春藤的綠影!師:這間公寓環(huán)境怎么樣?生:
31、不好。師:怎樣不好呢?你是怎樣發(fā)現(xiàn)它不好的呢?生:狹小。作者說它“高廣不過一丈”。師:嗯,很好。還有什么不好呢?生:潮濕?!按u鋪的潮濕的地面”。生:簡陋?!凹埡膲Ρ诤吞旎ò濉?,窗戶左下角的玻璃還被打碎了,有一個大孔隙。生:炎熱。“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點鐘左右太陽便照進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線射個滿室,直到十一點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熱?!睅煟鹤x書很細心。很好。狹小,潮濕,簡陋,炎熱,這樣的居室真可謂什么?用一個名詞來定義它。生(齊):陋室!師:很好!作者本可以做另外的選擇,“這公寓里還有幾間空房子,我原有選擇的自由的”,但因著常春藤的綠影,作者還是“毫不猶疑”、“了截爽直”地選擇了這間陋室
32、,并且,懷著怎樣的心情占據(jù)了它?生:喜悅,滿足。師:好,讓我們把課文的第1到4自然段一起讀一遍,體會一下作者與“綠”邂逅的喜悅和滿足。(板書:與“綠”邂逅:喜悅、滿足)(生齊讀)師:接下來有“綠”相伴的日子里(板書:有“綠”相伴),作者又是怎樣的心情?找一找相關(guān)的詞語。生:留戀。生:歡喜。師(板書:留戀、歡喜)作者怎樣表現(xiàn)綠影帶給他的留戀和歡喜?生: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地直接抒情贊美:“綠色是多寶貴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樂”。師:很好,繼續(xù)。生:用了類比的手法:“我懷念著綠色,如同涸轍的魚盼等著雨水!”師:對涸轍的魚來說,雨水意味著什么?生:生命。生:還有兩處類比的手法:“我開始了
33、解度越沙漠者望見綠洲的歡喜,我開始了解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的歡喜”。生:航海的冒險家望見海面飄來花草的莖葉為什么會歡喜?師:誰能解答這個問題?生:有了花草的莖葉就意味著附近有陸地了。師:對,花草的莖葉對于航海的冒險家而言,就像綠洲對于度越沙漠者而言一樣,是希望,是生命。生:還有心理描寫:“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過了一個月,兩個月,我留戀于這片綠色”。這個宅男有點傻,什么也不干,就呆呆地坐在窗前看著綠色,就能快活地度過一個月,兩個月。(生齊笑)師(亦笑):非常好。足以見出他對綠影的愛戀了。生:還有夸張的手法:“我急不暇擇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綠也視同至寶”。再平凡不過的一枝之綠在他眼里
34、卻如同至寶。生:還有,我覺得他不僅把這綠當作至寶,還把它當作了嬰孩和戀人。(師生均感詫異)大家看第7段的描寫,前面一部分:“我天天望著窗口常春藤的生長??此鯓由扉_柔軟的卷須,攀住一根緣引它的繩索,或一莖枯枝;看它怎樣舒開折疊著的嫩葉,漸漸變青,漸漸變老,我細細觀賞它纖細的脈絡(luò),嫩芽,我以揠苗助長的心情,巴不得它長得快,長得茂綠”,就好像是用寶愛的眼光和甜蜜的心情在欣賞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急切地盼望著她快快長大。而后面一部分:“下雨的時候,我愛它淅瀝的聲音,小婆娑的擺舞”,又好像在欣賞一個戀人的輕歌曼舞。師:太棒了!很好的感受力!請你以你所體會到的心情把這一段有感情地朗讀一遍?。ㄉx第7段)師
35、:很好!理解了作者的心理,還要了解其表現(xiàn)手法,這一段的前半部分是什么描寫?生:很細致的描寫。師:換一個專業(yè)一點的鑒賞術(shù)語?生:細節(jié)描寫。師:很好!后半部分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生:視覺和聽覺相結(jié)合的描寫。師:非常好,表現(xiàn)手法上富有變化。生:作者還用擬人的手法表現(xiàn)了他對綠的留戀和歡喜:“在這古城中我是孤獨而陌生的。但我并不感到孤獨。我忘記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許多不快的記憶。我望著這小圓洞,綠葉和我對語。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作者把綠當作了自己的知己,二者心有靈犀,心照不宣。師:很好!此時無聲勝有聲,是最和諧美好的境界?!熬G葉和我對語”,請問“對語”的前提和基礎(chǔ)是什么?生:平
36、等。生:自由。師:很好。此時的“我”和綠葉之間是平等的,雙方的生命都是自由的,所以才有了對話的可能,也才有了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境界的可能??上н@種和諧美好的境界后來遭到了破壞我做了什么?生:我“把兩枝漿液豐富的柔條牽進我的屋子里來,教它伸長到我的書案上,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師:用文中詞句說,“我”把“綠”怎么樣了?生:“幽囚”在了我的屋子里。師:(板書:囚綠入室)對于這樣的行為,作者自己有怎樣的評價?生:“自私”。師:(板書:自私)怎樣看出這是一種“自私”?生:“我拿綠色來裝飾我這簡陋的房間,裝飾我過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綠色來比喻蔥籠的愛和幸福,我要借綠色來比喻猗郁的年華。我囚住這綠色如同幽
37、囚一只小鳥,要它為我作無聲的歌唱?!狈磸驼f拿綠色“來裝飾我”的房間和心情,又反復說借綠色來比喻這比喻那的,還讓綠“為我”歌唱。師:一般來說,什么樣的人喜歡別人為他“歌唱”?生:偉人。師:呵呵,真正的偉人是遼闊而謙遜的。生:戀人。(生齊笑)師(亦笑):不錯,戀愛中的女孩是女王。凡是王,似乎都有資格享受別人為他歌唱。戀愛中的女孩、統(tǒng)治者,包括上帝。呵呵。生:作者就像一個王一樣,一切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綠”成了“我”的工具、仆人,甚至囚徒。師:對,平等被破壞,自由被剝奪,對話便不再成為可能。對比前面“無聲的語言”和此處“無聲的歌唱”,想想這兩個“無聲”,意思是否相同?生:不同。前面“無聲的語言”是一
38、種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與和諧的交流,這里“無聲的歌唱”,我覺得是一種沉默的反抗。師:非常好!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幽囚綠是一種自私,那么,值得思考的是,作者為什么會由最初的愛戀漸漸變得自私?生:愛得過度了,便失去了分寸。生:距離太近了,便失去了呼吸的自由。師:我本想“讓綠色和我更接近,更親密”,結(jié)果怎樣?生:“它的尖端總朝著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細葉,一莖卷須,都朝原來的方向”。師:固執(zhí)地朝著陽光與自由的方向。生:“它不了解我對它的愛撫,我對它的善意”。師:回顧前文“我了解自然無聲的語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語言一樣”當中的“了解”,前后形成了什么?生:強烈的對比和鮮明的反差。師:心
39、照不宣的默契被破壞了。為了更接近,反而變得更疏遠;為了更親密,反而變得更隔膜。除了默契與和諧被破壞以外,還產(chǎn)生了怎樣的結(jié)果?生:“它漸漸失去了青蒼的顏色,變成柔綠,變成嫩黃,枝條變成細瘦,變成嬌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師:“我”呢?“我”自己有沒有受到傷害?生:“我為了這永遠向著陽光生長的植物不快,因為它損害了我的自尊心?!睅煟骸拔摇敝圃炝藗?,也承受了傷害。既然如此害人害己,為什么“我”還是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并且“仍舊讓柔弱的枝葉垂在我的案前”,“仍舊不放走它”?生:因為“我”喜歡綠。師:“綠”能帶給他什么?是什么讓他不惜為此而由一個寂寞溫良的人變成了一個暴君?能不能從文中找出一個短語來回答?
40、生:“生的歡喜”。師:非常好!第9自然段中,“生的歡喜”,“超過了任何種的喜悅”。本段還有一處插敘,寫作者從前住在鄉(xiāng)下一所草屋里不忍剪除床下嫩草的往事,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大家思考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生朗讀第9段)師:讀得非常好。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生:為了強調(diào)他對這種“生的歡喜”的渴求。師:為什么會如此渴求“生的歡喜”,甚至到達不惜為此而幽囚生命、傷害生命的程度呢?聯(lián)系前后文想一想。生:因為“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黃漠的平原”。生:因為“人是在自然中生長的,綠是自然的顏色”。師:說得都很好!再聯(lián)系后文想想,還有沒有其他原因?生:因為時局動亂,社會環(huán)境也很黑暗。師:太棒了!很善
41、于發(fā)現(xiàn)!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都如此壓抑陰沉,“生的歡喜”是支撐人活下去的一種“存在感”、“生命感”。所以,“我”才會不惜以犧牲對方的自由甚至生命來給予自己生存的動力。而且算定了,“在我離開的時候”,才是“它恢復自由的時候”。這不僅僅是一種自私,還是一種殘忍。然而“我”無法自拔,所以,“我”把這種自私的念頭稱為什么?生:“魔念”。師:對,魔念,(板書:魔念)也就是佛家所說的“妄執(zhí)”,所謂心魔是魔,當事人往往當局者迷,很難放開。只有外因發(fā)生人力無法逆轉(zhuǎn)的變化,才能迫使其內(nèi)因隨之轉(zhuǎn)化。譬如,盧溝橋事變發(fā)生,“我”不得不離開北平,被幽囚的“綠”才能得以自由。這個時候,“我”對“綠”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生:“珍重地開釋了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生:“我把瘦黃的枝葉放在原來的位置上,向它致誠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蒼綠”。師:很好。(板書:釋“綠”回歸)此時,“我”的“王者”姿態(tài)還在不在?生:沒有了。變回了真誠的朋友,甚至對“綠”油然而生一種敬意,贊美它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的精神和堅強不屈的性格,并由衷地祝福。師:很好。(板書:敬意、祝福)后來呢?“我”與“綠”分別一年之后的現(xiàn)在呢?(板書:別“綠”一年)生:仍舊深深懷念,盼望重逢。師:誰能把這最后一段讀一遍?讀出這種深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家居設(shè)計與生活品質(zhì)的提升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中營銷自動化策略的實施
- Unit2 An Accident(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上冊
- 3-1《百合花》(說課稿)高一語文同步高效課堂(統(tǒng)編版 必修上冊)
- 2023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 七 分一分與除法第5課時 小熊開店說課稿 北師大版
- 3 天窗(說課稿)2023-2024學年部編版語文四年級下冊
- 《8和9的加、減法的應(yīng)用》(說課稿)-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人教版
- Unit 1 Art Using language 2 說課稿 -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第三冊
- Unit 5 Colours Lesson 1(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一年級上冊
- 2023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 1 大數(shù)的認識第4課時 億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比較說課稿 新人教版
- 蘇教版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第三單元第二課時《常見的數(shù)量關(guān)系》課件
- 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壓強》專項測試卷含答案
- 《智能傳感器技術(shù)》課件
- SaaS服務(wù)具體應(yīng)用合同范本2024版版
- 山東省濰坊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月期末 政治試題(含答案)
- 殘疾人掛靠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zhì)量評估政治試題 含解析
- 寧夏“8·19”較大爆燃事故調(diào)查報告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4年修訂版)解讀課件
- 2024年員工規(guī)章制度具體內(nèi)容范本(三篇)
- 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三 Unit 2 Healthy Lifestyle Section B Learning about Language(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