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中國古代文學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中國古代文學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中國古代文學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代文學史一練習題及答案一、填空題1、詩經(jīng)中風、雅、頌三個部分是根據(jù)音樂劃分的。2、戰(zhàn)國策的編定者是劉向。3、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集。4、司馬遷認為, “離騷”的含義是遭遇憂愁。5、漢書共有作品100篇。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jīng)中的小雅·采薇。7、漢樂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寫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的作品是戰(zhàn)城南。8、曹丕的燕歌行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詩。9、哀江南賦序的體裁是駢體文。10、西洲曲屬于南朝樂府民歌中的西洲曲。11、古詩十九首的產(chǎn)生時代是東漢末年。12、被稱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13、正始時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還有向秀(或劉伶)。

2、14、左思的詩歌詠史八首名為詠史,實為詠懷。15、謝靈運是東晉時期最著名的山水詩人。二、解釋題1、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三種基本表現(xiàn)手法。賦是“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是比喻;興是“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2、正始是魏齊王曹芳的年號。正始文學是指正始年間至西晉建立時期的文學,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劉伶和向秀。3、樂府是漢代掌管音樂的官署,樂府中所采集和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時稱作歌詩,魏晉以后,人們稱這些作品為樂府,后來文人采用樂府詩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其作品也被稱作樂府。4、建安時代的作品大力表現(xiàn)時代動亂和民生疾苦,表達人生憂患和建功立業(yè)的理想,內(nèi)容深厚,風格剛健清新、慷慨悲涼,有濃郁的藝術感染力。這些特點

3、統(tǒng)稱為建安風骨。5、世說新語是南朝劉義慶與其門下文士編纂的一部軼事小說。全書分“德行” 、“政事”、“言語”、“文學”等 36 門,記載了從東漢末年到東晉末年的名士們的言論和行為。其特點是“記言則玄遠冷雋,記行則高簡瑰奇” 。三、簡答題1、簡析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的藝術特點。本詩的構思極為巧妙。詩中以神話傳說為題材表現(xiàn)人間夫婦別離之苦,本身就帶有浪漫色彩。詩人又把星辰的特點與人的特點融合在一起,生動地刻劃了一個美麗而深沉的織女形象。既通過“終日不成章”這一典型細節(jié)寫出她內(nèi)心的愁苦,又用銀河、星光與她的形象相映襯,創(chuàng)造了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歌意境。本詩的語言淺顯生動,尤其是疊字的運用生動巧妙。

4、這些疊字從不同角度刻劃了織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環(huán)境,富于表現(xiàn)力;同時,它們平仄相間,清濁相配,用在詩句的開關,產(chǎn)生了悅耳的音樂美。2、簡述駢文的文體特征和南朝駢文的主要成就。駢文在體裁上有三個基本特征:( 1)講究句子的對偶。定型化的駢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因此又稱作“四六文”。( 2)重視藻采和用典,形式華美。( 3)講求聲韻之美,特別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揚鏗鏘的世奏感。南朝駢文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作品有鮑照登大雷岸與妹書、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謝中書書、吳均的與宋元思書、丘遲的與陳伯之書、徐陵玉臺新詠序等。3、簡析陶淵明詩歌的主要藝術特點。陶淵明的詩能夠敞開心扉,表現(xiàn)真摯

5、的情感、真實的體驗和真率的個性,有一種自我表現(xiàn)的色彩;風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飾,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創(chuàng)造境界,其中不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理。4、簡析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的寫作特點。本文表現(xiàn)了孟子高超的論辯技巧, 孟子在論辯中善于針對齊宣王的心理, 因勢利導, 使對方轉(zhuǎn)變態(tài)度,愿意聽自己講仁政的主張;本文具有強烈的感情和強勁的氣勢;語言淺顯生動,善于運用比喻。答題指導:簡答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某部作品的藝術特點、某一時期文學的創(chuàng)作成就、作家的創(chuàng)作特點、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等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程度。在回答的繁簡上一定要注意與論述題有區(qū)別。在回答簡;.答題時,應首先從總體上把握好這一問

6、題應分幾個層次或有幾個要點,然后準確、清晰地一一列舉或進行簡要的解釋說明,不需要像論述題那樣展開過多,只要求學生對相關知識點進行簡單的歸納和總結(jié),并做到條理分明清晰、層次分明、表述準確、不漏要點。四、論述題1、論述離騷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成就。離騷的內(nèi)容離騷全詩共 370 多句, 2400 多字,分為前后兩大部分。前一部分詩人自序身世、現(xiàn)實以及因參與政治革新而受讒被疏的過程,抨擊了楚國的黑暗現(xiàn)實。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現(xiàn)詩人被疏之后的不懈求索和最終選擇。 離騷的內(nèi)容主要有下列三個方面:一是表現(xiàn)了屈原的進步理想。這種理想就是實現(xiàn)“美政” 。屈原的政治思想接近于儒家,他主張效法歷史上的圣君賢相,勵精圖

7、治,舉賢授能,修明法度。二是表現(xiàn)屈原為實現(xiàn)理想而進行的不懈努力,以及因此而遭受的打擊,暴露了楚國的黑暗現(xiàn)實。三是表現(xiàn)屈原堅貞潔白的品質(zhì)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精神。離騷的藝術成就( 1)離騷是詩歌史上的浪漫主義杰作。詩人馳騁豐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擬人、夸張等手法,驅(qū)使各種神話形象、歷史人物、禽鳥花草,紛至沓來,構成了瑰麗奇?zhèn)サ乃囆g境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異常芳潔高大,從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飾都帶有理想化的特點,遠遠高出于世俗之上。( 2)離騷中廣泛運用了比興手法。屈原使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興也不僅僅用于作品的發(fā)端。他用具體鮮明的形象來比喻人的品質(zhì)和志行,詩中的比興帶有普遍的的象征意義。詩中還大

8、量 “引類譬喻” ,使比興的意象互相聯(lián)系,各成系統(tǒng)。( 3)離騷中的感情非常強烈。 離騷中自始至終奔涌著火山爆發(fā)般的激情。詩中表現(xiàn)了主人公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的及在斗爭過程中作出的巨大犧牲,表現(xiàn)了主人公與環(huán)境的尖銳沖突以及他內(nèi)凡的劇烈沖突。全詩帶有濃厚的悲劇性,具有崇高的美學風格。( 4)離騷篇幅宏偉,內(nèi)容豐富,在抒情中帶有敘事的成分,詩中出現(xiàn)了個性鮮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如同詩人的自序傳。2、分析漢樂府民歌陌上桑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特點。思想內(nèi)容 :詩中寫一個太守憑借權勢調(diào)戲采桑女子羅敷, 遭到拒絕, 反映了當時統(tǒng)治者的橫暴荒淫, 歌頌了下層婦女的堅貞和機智。藝術特點 :( 1)詩中生動塑造了一

9、個勞動婦女羅敷的形象。她勤勞美麗、忠于愛情,同時又勇敢、機智,不僅敢于反抗,而且善于斗爭。這一形象從外貌到精神都是光彩照人的。( 2)詩中采用虛實結(jié)合和側(cè)面烘托的手法,寫羅敷的美貌。( 3)此詩在描寫中多處運用鋪陳手法,盡情渲染,具有夸飾性。( 4)此詩敘事性強,情節(jié)引人入勝,帶有喜劇性,體現(xiàn)了民歌的浪漫色彩。3、聯(lián)系具體作品,分析戰(zhàn)國策的藝術成就。戰(zhàn)國策的散文藝術具有很高成就,作為謀臣策士游說活動的記錄,其文章也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在記言和敘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1)辯麗橫肆的辭令。 A、游說辭令是戰(zhàn)國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內(nèi)容,這些說辭縱橫馳騁,辯麗恣肆而又淺顯生動,富于形象性,與左傳的行人辭令

10、有了很大不同。從陳說方式來看,戰(zhàn)國游士在游說人主時,已不再講究謙恭文雅的風度,也很少用道德禮義去說服人。為了打動人心,往往無所顧忌的分析形勢,指陳利害,甚至不惜張大其辭,危言聳聽。B、戰(zhàn)國策的辭令詞藻富麗,準確傳神,句式錯綜變化。文中常常綜合運用鋪陳、排比及夸張、比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暢的氣勢和鏗鏘有力的節(jié)奏。C、戰(zhàn)國策中還有很多寓言故事。這些寓言大都是說者根據(jù)臨時需要而順手拈來,取材廣泛,寓意鮮明,富于現(xiàn)實感。它們雖未獨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較為完整的情節(jié),敘事也頗為生動。( 2)富于傳奇色彩的敘事。A、書中圍繞謀臣策士的游說活動,描寫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人物,其范;.圍之廣泛,上至國君貴族,

11、下至閭巷細民。其中刻劃最精采的,還是那些“天下駿雄弘辯之士”。作者以生動的筆觸,再現(xiàn)了他們在戰(zhàn)國政治舞臺上的卓越風采。B、與左傳在編年敘事中隨事寫人有很大不同,戰(zhàn)國策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敘寫一個人的事跡,在敘事中又有不少夸張、渲染乃至虛構,作者不僅通過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現(xiàn)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其內(nèi)心世界,這樣就使人物形象血肉豐滿,形神兼?zhèn)?。C、戰(zhàn)國策敘事記言,都以人物為綱;書中所記,多為權謀之士出奇智謀異策,轉(zhuǎn)危為安,運亡為存的事跡,作者又往往著意渲染,因此,奇異曲折的情節(jié)與恢奇卓異的人物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是作品帶有傳奇色彩。D、作者在寫人敘事時,往往不惜筆墨,加以細致入微的描寫。答題要點:應結(jié)合

12、馮諼客孟嘗君、莊辛說楚襄王等篇目,掌握戰(zhàn)國策的藝術成就。莊辛說楚襄王的內(nèi)容和寫作特點也要重點把握。此文是莊辛對楚襄王的兩次進諫之辭。其寫作特點是:( 1)夸張渲染,危言聳聽,以聲勢奪人。 ( 2)善于引譬設喻,深入淺出,生動形象。文章逐段鋪敘,層層深入,掀起五道波瀾,構成逼人的氣勢。 ( 3)語言精彩傳神,描寫生動。段與段之間構成排比,一段之內(nèi)時有對偶,句式靈活,節(jié)奏感強。 (4)富于文采。文章通過君臣問答,對事物進行鋪陳描寫,辭藻豐富而華美,最后以一方表示心悅誠服而結(jié)束。這些都和后來的散體賦頗為相似。3、戰(zhàn)國策的辭令辯麗橫肆,鋪張揚厲,富于氣勢和文采,并且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如蘇秦說齊宣王、

13、莊辛說楚襄王 ;敘事生動,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富于傳奇性,例如馮諼客孟嘗君、蘇秦以連橫說秦。4 、分析項羽本紀中項羽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畫這一人物的主要手法。項羽的形象特點: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將王翦所殺,他的家族與秦國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復仇的心態(tài)參加了反秦起義,并且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頑固地站在舊的貴族立場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順應歷史潮流,實現(xiàn)天下的統(tǒng)一,反而重新分封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戰(zhàn)亂之中,他自己也在戰(zhàn)亂中走向滅亡。無論是他的反秦還是最后的失敗,都能使人看到他作為一個舊貴族的特點。項羽早年就胸懷大志,他學書不成,學劍也不肯學到底,表示要學萬人敵,他見到威焰

14、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極為藐視地說:“彼可取而代之?!彼挠⑿蹥飧藕瓦^人才氣在這時就已初露端倪。在陳涉起義之后,他和項伯果斷地殺死秦朝的會稽太守,發(fā)動了起義。當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首領宋義畏敵如虎,不顧反秦起義的大局,一味按兵觀望時,又是他當機立斷,殺死宋義,率領渡河救趙,和秦軍展開殊死決戰(zhàn),終于大破秦軍,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為諸侯軍的領袖。即使在失敗的時候,項羽這種英雄氣概和過人才氣也顯示得淋漓盡致。東城之戰(zhàn),項羽以二十八騎沖入漢軍重圍,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無顏見江東父老,拔劍自刎,把自己的名馬和頭顱也送給故人作了人情,顯得那么坦然、從容,表現(xiàn)

15、出他性格中剛直厚道,寧折不彎的一面。相比之下,項羽的對手則顯得那么怯懦、委瑣。項羽性格中這些英雄氣質(zhì)使他成為一個受后人喜愛的藝術形象。項羽的缺點和弱點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缺乏政治遠見和謀略, 不善于把握歷史的動向和機遇, 他只是為復仇、為奪回失去的天堂而參加反秦斗爭,在推翻秦朝之后卻失去了明確的行動目標,拿不出任何建設性的方針與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時也粗疏寡謀;在關鍵時刻,他一方面優(yōu)柔寡斷,輕信別人;另一方面又剛愎自用,不聽忠臣范增的勸告;他自恃強大,低估了對手,同時又高傲自負,爭面子,圖虛名,在鴻門宴上放走劉邦,鑄成大錯。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錯誤的舉措,終于導致了垓下的失敗。在失敗之際

16、,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強調(diào)這是“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表椨疬@些缺點使他成為一個悲劇人物。司馬遷如何塑造項羽的形象:司馬遷非常準確地把握了項羽的性格特點,既突出了他“氣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質(zhì),又寫出了他的缺點、錯誤和失敗,二者有機地統(tǒng)一在一起,形成了項羽的悲劇性格。為了刻劃項羽的形象, 司馬遷精心選取了最能表現(xiàn)項羽悲劇英雄特點的材料, 通過“巨鹿之戰(zhàn)” 、“鴻門宴”、垓下之戰(zhàn)“等最具典型性的情節(jié)和場面,在緊張激烈的矛盾沖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對比中,突出項羽的性格特點。;.司馬遷在不違背歷史真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有聲有色的描寫和渲染,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例如寫項羽在垓下

17、被圍,面對美人名馬慷慨悲歌,生動表現(xiàn)了他的內(nèi)心矛盾,創(chuàng)造了濃郁的悲劇氛圍;“東城之戰(zhàn)”的酣暢淋漓,則進下展示了項羽一往無前的氣勢與才情;而烏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現(xiàn),則又使人深深感受到項羽性格中憨厚、剛直、豪爽的一面。這些細致的描寫和渲染,從歷史著作的角度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但對于刻劃人物,卻起到了畫龍點晴的作用,使人物形神畢現(xiàn),生動感人。答題要點:項羽的身份、立場、抱負、英雄氣概、以及他的缺點和弱點。司馬遷刻畫這一人物,既突出了他的英雄氣質(zhì),又寫出了他的缺點、錯誤和失敗。精心選取了最能表現(xiàn)項羽悲劇英雄特點的材料,傾注了自己的感情。答題指導:論述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重大的文學史問題的理解和闡釋能力,

18、分值很高,在答題時要求不僅觀點鮮明,層次清晰,還要舉例子較深入地展開,在語言組織能力上相對于其他題型也有更高的要求。以本道論述題為例,這是一道要求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論述題,主要是要考查學生對作品的熟悉程度以及對作品人物的理解能力?;卮饡r要充分調(diào)動自己對作品的記憶,書寫時應改做到條理清晰,觀點明確而使人信服?;卮疬@道題時,項羽的形象可從他的身份、立場、抱負、英雄氣概、以及他的缺點和弱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司馬遷刻畫這一人物的手法,可從司馬遷既突出了項羽的英雄氣質(zhì),又寫出了他的缺點、錯誤和失??;精心選取了最能表現(xiàn)項羽悲劇英雄特點的材料,傾注了自己的感情等方面進行分析。在闡釋的過程中需要具體的例證來

19、說明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理又有據(jù)。其他要求分析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藝術成就、結(jié)構等的論述題在答題中同樣要遵循這種言之有理有據(jù)的原則,在確定了從哪幾個方面回答之后要通過例子具體深入地展開說明??陀^題部分:一、選擇題(每題1 分,共 15 題)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出自詩經(jīng)中的(D)A王風·君子于役B. 陳風·月出C. 秦風·蒹葭D. 小雅·采薇2、左傳是一部( B)史書A. 國別體B. 編年體C.紀傳體D. 紀傳體兼編年體3、戰(zhàn)國后期的諸子散文不包括(A )A. 莊子B. 荀子C.韓非子D. 呂氏春秋4、司馬遷認為, “離騷”的意思是

20、( A)A. 遭遇憂愁B. 離別的憂愁C.楚國曲名D. 抒發(fā)憂愁之情5、歸田賦的作者是( C )A. 枚乘B. 揚雄C.張衡D. 蔡邕6、漢書比史記減少的體裁是(B )A. 本紀B. 世家C.書D. 表7、漢文學史上最杰出的長篇敘事詩是(D )A. 十五從軍征B. 戰(zhàn)城南C.陌上桑D. 孔雀東南飛8、古詩十九首的產(chǎn)生時代是(D )A. 西漢前期B. 西漢末年C.東漢前期D. 東漢末年9、被稱作“七子之冠冕”的建安作家是(C )A. 孔融B. 曹植C.王粲D. 劉楨10、大人先生傳的作者是(A )A. 阮籍B.嵇康C.劉伶D.陶淵明11、左思的詩歌代表作是(B)A. 詠懷B.詠史C.游仙詩D.

21、擬行路難12、玄言詩主要產(chǎn)生于(C)時期A. 正始B. 西晉C.東晉D. 南朝13、被鐘嶸評價為“才秀人微”的作家是(B )A. 孫綽B. 鮑照C.江淹D. 吳均14、下列賦中不屬于庾信作品的是(D )A. 春賦B. 小園賦C.別賦D. 哀江南賦;.15、搜神記的作者是(D )A. 張華B.劉義慶C. 任昉D. 干寶主觀題部分:一、 簡答題(一)舉例說明什么是詩經(jīng)中的賦、比、興。1、賦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詩中,它是一種積極修辭手段。詩人往往用這種手法對客觀事物展開具體細致的描繪。2、比就是比喻。 詩中的比喻豐富多樣,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動形象,富于情趣。有時,

22、詩人運用博喻,把一連串比喻排列在一起,從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3、興用于一篇或一章的發(fā)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興句與后面的內(nèi)容沒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只是起個引子的作用。但多數(shù)興句具有類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產(chǎn)生聯(lián)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氣氛。有些起興的意象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可在詩中產(chǎn)生多重藝術效果。(二)簡述漢代散體大賦的形式特點。( 1)普遍采用虛構人物進行主客問答的方式,引出后面的大段描寫;末尾又總是以一方壓倒一方而結(jié)束。這種寫法是古代隱語和戰(zhàn)國散文留下的痕跡,在散體賦中形成了固定的程式。( 2)賦的中間用鋪陳夸張的手法對事物進行窮形盡相,繪聲繪色的描寫,極力表現(xiàn)客觀對象廣闊性、無限性、豐富性,

23、渲染其種類之多、形態(tài)之美、變化之繁富,場面之豪奢。從而形成宏大的結(jié)構、令人眼花繚亂的畫面和驚心動魄的氣勢。( 3)辭藻豐富華美。作者常常在賦中堆砌大量生僻的詞匯,又喜歡把很多同一偏旁的字羅列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視覺效果。句式以散體為主,靈活多變,但也有不少四字句和騷體句。句子的節(jié)奏感很強,有的地方還押韻,非常便于誦讀。( 4)結(jié)尾往往寄托一點諷諫,但這種諷諫的效果非常微弱,完全被前面的大段鋪陳描寫所掩蓋,很難被欣賞者的發(fā)現(xiàn)。三、論述題(每題5分,共 2題)1、分析莊子·逍遙游的藝術特色。1、本文浪漫氣息濃厚,突出體現(xiàn)了莊子富于想像力,詩意與哲理交融的特點。首先,本文所提出的逍遙游的理想

24、就帶有浪漫的特抽。 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 作者展開了奇思遐想, 運用高度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造了絢麗斑斕的藝術境界。在作者的筆下,小小的魚子竟有必千里大,還能化作大鵬。雄偉的大鵬鼓翼高飛,“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千里”。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乘云氣,御飛龍,游于四海之外”。而蜩、斥鴳、鸴鳩等小動物也有人的情感和語言。這些奇幻詭異的藝術形象紛至沓來,使人應接不暇,拍案稱奇。作者運用這些出人意表的想像,展開了大與小的對比,他嘲笑了那些狹隘、拘執(zhí)的思想、行為,展示了無限自由的人生境界。文章使人的思想豁然開朗,具有蕩胸滌臆,發(fā)蒙解惑的效果。2、文中巧妙靈活地運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動

25、,寓意豐富而深刻。全文除中間點明主旨的幾句話外,全都是借助于形象來說理。 其中有比喻, 有寓言, 也有妙趣橫生的人物對話, 這種對話也包含著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質(zhì)。作者對比喻、寓言的運用也極為自由靈活,有的是正面比喻,有的是反喻,有的是幾個譬喻層見疊出,有的是譬喻中套譬喻,故事中有故事。前人稱此文“文復生文,喻中夾喻,如春云生起,層委疊屬,遂為垂天大觀。真古今橫絕之文也?!保ㄐf南華經(jīng)解)3、本文行文跌宕縱恣,大開大闔,揮灑自如,具有章法結(jié)構的變化之美。文章緊緊圍繞絕對自由這一中心,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筆觸自由馳騁。各段落之間跳躍起落,似斷實連。開頭突兀而來,經(jīng)過層層轉(zhuǎn)折,反復譬喻,方點出中心論

26、點,使人恍然大悟,原來前面所說的一切都是鋪墊。結(jié)尾在與惠施的反復論辯中,以無用之用戛然而止,耐人尋味?!捌泻龆鴶⑹?,忽而引證,忽而議論。以為斷而非斷,以為續(xù)而非續(xù),以為復而非復。只見云氣空濛往返紙上,頃刻之間,頓成異觀。(林云銘莊子因)答題要點:( 1)本文浪漫氣息濃厚,突出體現(xiàn)了莊子富于想像力,詩意與哲理交融的特點。本文所提出的逍遙游的理想就帶有浪漫的特質(zhì)。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作者展開了奇思遐想,運用高度夸張的手法,創(chuàng);.造了絢麗斑斕的藝術境界。( 2)文中巧妙靈活地運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動,寓意豐富而深刻。其中有比喻,有寓言,也有妙趣橫生的人物對話,這種對話也包含著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質(zhì)

27、。作者對比喻、寓言的運用也極為自由靈活。( 3)本文行文跌宕縱恣,大開大闔,揮灑自如,具有章法結(jié)構的變化之美。文章緊緊圍繞絕對自由這一中心,從不同角度展開論述,筆觸自由馳騁。各段落之間跳躍起落,似斷實連。2、分析史記·項羽本紀中項羽的形象,并說明司馬遷是如何塑造這一形象項羽的形象特點:項羽是楚國貴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將王翦所殺,他的家族與秦國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復仇的心態(tài)參加了反秦起義,并且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頑固地站在舊的貴族立場上,在推翻秦朝之后,他未能順應歷史潮流,實現(xiàn)天下的統(tǒng)一,反而重新分封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戰(zhàn)亂之中,他自己也在戰(zhàn)亂中走向滅亡。無論是他的反秦

28、還是最后的失敗,都能使人看到他作為一個舊貴族的特點。項羽早年就胸懷大志,他學書不成,學劍也不肯學到底,表示要學萬人敵,他見到威焰赫赫,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極為藐視地說:“彼可取而代之?!彼挠⑿蹥飧藕瓦^人才氣在這時就已初露端倪。在陳涉起義之后,他和項伯果斷地殺死秦朝的會稽太守,發(fā)動了起義。當起義軍受到嚴重挫折,首領宋義畏敵如虎,不顧反秦起義的大局,一味按兵觀望時,又是他當機立斷,殺死宋義,率領渡河救趙,和秦軍展開殊死決戰(zhàn),終于大破秦軍,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為諸侯軍的領袖。即使在失敗的時候,項羽這種英雄氣概和過人才氣也顯示得淋漓盡致。東城之戰(zhàn),項羽以二十八騎沖入漢軍重圍,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