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2012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2012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2012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2012高三歷史一輪復習 第1單元 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練習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必修三第一單元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第1課時“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選擇題1美國華裔學者杜維明在超越啟蒙心態(tài)一文中說:“他們(儒家)有這樣一種認識,即每個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條件下的獨一無二的人。但是,每一個人同時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可能?!睂Υ死斫庹_的是()A儒學的核心是“仁”和“禮”B儒學強調個人與集體的協(xié)調C儒學注重個人的身份地位D儒學對秩序維護和個人發(fā)展同等重視解析:“仁”和“禮”是儒學的核心觀點,也強調個人與集體的協(xié)調,但在本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每個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條件下的獨一無二的人”一語,強調了個人的身份地位,體

2、現(xiàn)了對秩序的重視和維護,但同時又強調個人發(fā)展的內在可能,C項不能全面體現(xiàn)材料的觀點,故選D項。答案:D2(2010·北京海淀模擬,9)孔子看到魯國季氏用了天子的樂舞,便憤然譴責道:“是可忍,孰不可忍!”這則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A仁者愛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復禮 D中庸之道解析:根據季氏屬于魯國的大夫,卻僭用周天子專用的樂舞,孔子批判這一現(xiàn)象反映出孔子極力維護西周奴隸社會等級秩序,即維護周禮,故C項正確。A、B、D三項屬于孔子思想,但與題意無直接關系。答案:C3“以德報怨”、“以柔克剛”、“大智若愚”、“深藏若虛”這些成語最可能源自()A論語 B道德經C孟子 D春秋繁露解析:

3、本題主要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題干成語包含著辯證法思想,這是老子哲學的重要特點,故選B項。答案:B4儒家學說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主義思想。以下言論能體現(xiàn)這一思想的是()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C“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D“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解析:“民為貴”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濃重的等級觀念,A顯然錯誤;“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就是要“存天理,滅人欲”,B錯誤;D反映了心學的“致良知”思想,也是錯誤的。答案:C5右圖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會徽,該會徽充分體現(xiàn)了天、地、人和 諧統(tǒng)一的思想。早在2 300多年前,中國

4、某思想家就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名言。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解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強調了一種“重民”思想。2 300多年前的戰(zhàn)國時期,孟子認為實行“仁政”必須“重民”,要求統(tǒng)治者以仁愛之心對待人民,以德服人,爭取民心。答案:C6(2009·廣東韶關模擬,2)“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執(zhí)以臨之,明禮義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贝搜哉撜f明荀子()A重視禮義教化 B強調嚴刑峻法C主張王霸并用 D提倡上善若水解析:結合材料分析,荀子主張治國以禮教為主,禮法并施。

5、答案:A7郭沫若把春秋戰(zhàn)國時期比擬為“第一次五四運動”,指出是“社會的轉變”促成了這一時代的“百家爭鳴,群花怒放”。這一時期“社會的轉變”的表現(xiàn)是()分封制崩潰,井田制瓦解各種政治力量異常活躍各種思想交相輝映中央集權制度確立A B C D解析:考查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時代特征。分別為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表現(xiàn)。說法不正確,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央集權制度基本確立。答案:A8(2009·江西南昌,4)江都(今揚州)王劉非是漢武帝的同父異母兄,驕橫好勝。漢武帝為教育、引導劉非,任命董仲舒為江都相。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董仲舒用以引導劉非的學說主要是()A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

6、,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撲”B“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C“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D“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解析:A項屬于道家思想;B項屬于法家思想;C項體現(xiàn)了董仲舒“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的思想;D項是理學的觀點,而理學出現(xiàn)于宋代。答案:C9董仲舒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對此,他向漢武帝提出()A“天人感應”學說 B“君權神授”學說C獨尊儒術建議 D崇尚法治主張解析: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史料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理解、運用能力。解題時應先讀懂史料含義,即“思想不統(tǒng)一難以實現(xiàn)政治統(tǒng)一”,進而理解“獨尊

7、儒術”的必要性。答案:C10有一說法是:“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天人感應學說”。董仲舒下列言論中,哪一說法比較完整地表達了這一觀點()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C“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D“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解析:“天人感應”在于強調自然和社會的一切變化,國家的興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疤熳邮苊谔?,天下受命于天子”,人們服從皇帝就是服從上天,反對皇帝就是反對上天。由此可判斷出正確答案為B。答案:B11(廣東忠州)某同學寫關于民族精神方面的作文,可能引用下列哪句名言()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C老驥伏櫪,志在千里D富貴不能淫

8、,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析:解答本題時應注意題中的限定條件“民族精神”,只有D項符合題意。答案:D12(2010·福建龍巖質量檢測)董仲舒認為“天生民性,有善質而未能善,于是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對這一思想理解最準確的是()A認為民性本善,君權神授B感嘆人性本惡,呼喚王道C主張“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建議以禮入法,以禮入俗解析:本題考查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天賦予人的本性,有的人天生具有善的素質而不能成為善良的人,于是上天樹立王道來教化這些人為善,這是天意啊。由此可知A項正確。答案:A二、非選擇題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9、所而眾星拱之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材料二魯迅對孔子及儒學的評論評論出處評孔子“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生在巫鬼勢力如此旺盛的時代,偏不肯隨俗談鬼神”再論雷峰塔的倒掉“孔墨都不滿于現(xiàn)狀,要加以改革”三閑集·流氓的變遷“孔夫子之在中國,是權勢者所捧起來的,是那些權勢者和想做權勢者們的圣人”且介亭雜文·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評儒學(儒學是)“為了治民眾者,即權勢者設想的方法”且介亭雜文·在現(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儒學)“是著眼于歷代封建帝王賴以維護其統(tǒng)治的儒家的傳統(tǒng)精神麻痹術”墳·春末閑談材料三啟蒙思想家伏

10、爾泰說:“在這個地球上曾有過得最幸福的、并且人們最值得尊敬的時代,那就是人們遵從孔子法規(guī)的時代。”以儒家思想文化為武器,抨擊基督教的專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國是開明的專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傳道,大家相安無事,政府只管社會風化,從不規(guī)定民間的宗教信仰。他還說中國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爾泰還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賢哲一樣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信條顯然,這就是“博愛”的本義,因而也就和“自由”與“平等”的信條息息相通了。 馬克垚世界文明史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思想的什么核心內容?(2)根據材料二,

11、指出魯迅對孔子與儒學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3)魯迅與伏爾泰對儒學的看法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儒家思想及對儒家思想的認識。第(1)問孔子思想的核心依據材料中信息即可判斷,如“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第(2)問依據材料二中信息“孔丘先生確是偉大”等可知魯迅對孔子的評價基本以肯定為主,較為客觀;對儒家思想的評價,則從反對君主專制的角度完全給予否定;第(3)問注意目的的不同:魯迅是為反對君主專制而否定儒家思想,而伏爾泰則要用儒家思想來宣傳啟蒙思想,反對歐洲的君主專制。答案:(1)孔子的“仁”和“禮”的學說,“德治”的思想,主張在人人道德自覺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禮樂文明的社會。(2)客

12、觀評價孔子(基本肯定),全盤否定儒家思想。(3)20世紀初儒家思想在中國成為維護落后的君主專制制度的工具;要反封建,必反儒學;伏爾泰利用儒家思想來反對歐洲君主專制和基督教(神學)專制,宣傳資產階級自由權利等啟蒙思想。1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戰(zhàn)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tǒng)一思想。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五日矣。”“故一則治,異則亂。一則安,異則危。”思想大一統(tǒng)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議秦始皇采取強硬措施)“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

13、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y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鼻厥蓟什杉{了李斯的建議,“下焚書之命,行偶語之刑”,從而造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戰(zhàn)國時代蓬蓬勃勃 的自由學術空氣被窒息,廣袤的思想原野上,萬馬齊喑。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材料三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睂犬叄熳右灾偈鏋榻枷?。 漢書·董仲舒?zhèn)?1)三則材料反映了中國古代思想界怎樣的發(fā)展趨勢?原因何在?(2)材料表明,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自戰(zhàn)國到西漢先后進行了哪些努力?(3)如何評價秦漢時期的這種努力?答案:(1)由百家爭鳴到思想統(tǒng)一。國家由分裂割據到統(tǒng)一的多民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