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加味補中益氣湯治療原發(fā)性低血壓關鍵詞:原發(fā)性低血壓加味補中益氣湯 本文就1985年至1996年間予加味補中益氣湯為主治療原發(fā)性低血壓39例的結果,試從中西醫(yī)有關機理的認識上作些有機結合的討論。1一般資料所擇病例共39例,男14例,女25例,年齡1567歲,平均314歲。初診血壓均在128kPa以下,癥狀依次為乏力100、頭暈872、納差512、面色不華385、氣短385、便溏23、自汗23、嗜臥17 9、心慌179、暈厥26、舌淡或淡紅 948、苔薄或薄白871、脈細無力871、脈濡359。所有患者屬原發(fā)性(參考1979年國內心血管疾病會議標準),排除藥物因素,無重要臟器病史,在治療過程中也不
2、使用任何西藥。2治療方法以補中益氣湯為基本方:黃芪3060g,人參35g(或黨參2030g),白術、炙甘草各10g,升麻、柴胡各610g,當歸1015g,陳皮6g。酌加熟地、制首烏各15g,阿膠、桂枝各10g。日1劑,水兩煎分服。療效最短5日,最長28日。3治療結果療效標準:血壓恢復至128kPa以上(正常范圍內),癥狀明顯好轉為顯效;血壓尚未恢復正常,癥狀已明顯好轉為有效;血壓未恢復正常,癥狀亦無明顯好轉為無效。結果:顯效27例(692),有效11例(282),無效1例(26),總有效率為974。見效最短5天,最長20天,平均10天。血壓回升未見越至1612kPa以上者。4討論 41癥狀認識
3、上的一致性本文主要癥狀為乏力、頭暈、納差、面色不華、氣短、便溏、自汗、心慌、嗜臥、甚者暈厥、舌淡或淡紅、苔薄或薄白、脈細濡為多,完全符合中醫(yī)氣虛(或兼血虛)、清陽不升的辨證。其與低血壓時由于血供不足導致各器官、組織、細胞功能的減退所表現的癥狀是相符的,如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所產生的癥狀。反過來這些器官、組織功能的異?;蛉硇陨碚{節(jié)功能的異常也可能成為低血壓的原因。可見低血壓的癥狀與中醫(yī)氣虛(或兼血虛)的主證是相當一致的。42發(fā)病機理認識的統一性非休克性的低血壓所表現的一系列癥狀可集中歸結為中醫(yī)的氣虛(或兼血虛)、清陽不升這一中心點上氣虛血亦虛,不能上榮頭面則頭暈、面色不華;氣虛衛(wèi)表不
4、固則自汗;氣虛運化失常則乏力、納差、便溏;氣虛不能帥血營運,心失所養(yǎng),脈管不充則心慌、氣短、舌淡脈細無力等,均圍繞此中心而變化。因而辨證施治只抓氣虛(兼血虛)這一中心,諸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低血壓時由于各組織器官細胞血供灌溉不足,引起了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癥狀,心血管活動異常和組織細胞缺血缺氧帶來的新陳代謝障礙等的復雜變化,亦正是上述癥狀的發(fā)病機理,相反這些病理變化也可能成為血壓異常的原因。本文病例所見屬于平素血壓低于正常而并非處于休克的一種特定情況,由于腦供血量的不足出現了乏力頭暈、嗜臥甚至一時性暈厥,其癥狀加重發(fā)作常與體位變動或活動有關。中醫(yī)的“清陽不升”理論與西醫(yī)的腦部缺血缺氧、上供不足的發(fā)
5、病機理認識仍然存在著本質上的聯系,有著相當的統一性。43值得探討的藥理貫通性組方中主藥黃芪補氣升清,可能對血壓有良性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從而使血壓保持在正常水平;人參大補元氣,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均有影響,能調節(jié)二者平衡,有抗疲勞和興奮性作用;甘草補脾益氣、和緩解毒,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其中甘草甜素有解毒作用,這些作用能有效地調整機體功能,消除有害因素。而柴胡與升麻有升清陽、提攜補氣藥上行的功效,目前尚未見其有升壓作用的藥理研究報告,有待深入研究。熟地補血,桂枝溫經通陽。均有強心作用。制首烏補陰血,有強壯神經和類似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當歸活血補血,阿膠補血滋陰,可能通過其對心血管系
6、統舒縮功能的良性調節(jié)及改善血液的粘稠性,與其它藥物相配合共同起到了維持正常血壓的作用。因此就從中醫(yī)“補氣升清”功效與西醫(yī)的“良性升壓”作用方面看,即調節(jié)血壓至正常、消除機體的不利因素以保持循環(huán)系統及組織細胞代謝的正常這些方面而言,中西醫(yī)的藥理認識應該有著關聯與貫通,本質上的作用仍舊是一致的。應該說補中益氣湯正適用于對機體整體的多方調整,只要掌握好適應癥,依照“氣血同源”理論,運用補氣升清而不忘補血的方法,最終便能達到改善癥狀及恢復正常血壓的目的。44治療結果的關聯性治療原發(fā)性低血壓目前仍缺乏適宜有效的西醫(yī)手段。而中醫(yī)藥卻有著良好的實際效果,這已被確認并有不少報道1。中醫(yī)的辨證已有了脾虛陽弱、氣
7、髓兩虛、心腎不交、肝郁、三焦?jié)褡琛⒛I精不足、血瘀等的不同認識1 2,而本文則側重于氣虛、氣虛兼血虛方面的治療觀察與討論。從效果看運用加味補中益氣湯加強了補血助氣陽的功效,使974癥狀明顯好轉,69,2血壓在短期內即恢復正常。由于復診隨訪和例數有限使觀察工作亦受限,但經隨訪的25例中有2l例血壓恢復正常(84),說明療效穩(wěn)固理想。補中益氣湯的良性升壓作用各自觀察結果不甚一致,可能與劑型、劑量、觀察方法及群組的不同有關,個別血壓不能復常而癥狀能得以明顯改善者,不應排除生理性差異血壓值低的可能。本文所見39例低血壓患者氣虛(或兼血虛)之證突出,當癥狀改善后多數血壓同時得到回升,可見益氣補血升清治療后,氣虛血虛癥狀得以改善與血壓回升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