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回浦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人民版.doc_第1頁
浙江省回浦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人民版.doc_第2頁
浙江省回浦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人民版.doc_第3頁
浙江省回浦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人民版.doc_第4頁
浙江省回浦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中考試試題人民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回浦中學2012學年第一學期考高三歷史期中試題本試卷分為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2小題,每小題1.5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有學者認為:“西周的封建社會,從縱剖面看,是一個寶塔式結構,王室之下,有幾級的封建,從橫切面來看,統治階級中,也存在著以親屬血緣為基礎的宗族組織”。這說明西周社會在政治上a具有家國一體的特點 b建立了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中央集權c宗族組織與政治系統截然分開 d“天下為家”開始取代 “天下為公” 2.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大力興修水利工程,主要是為了 a運送軍糧 b加強中央集權 c發(fā)展長途貿易 d發(fā)展小農經濟3. 耒耜經記載:“轅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為級,前高而后庳,所以進退為評”。該工具是 a筒車 a筒車 b翻車 c耬車 d曲轅犁4.某學者研究了古代中國政治從“三公九卿”發(fā)展到“三省六部”的歷史,認為古代中國政治有了一定的“現代屬性”。其主要依據是a部門有所精減、名稱得到更改 b三省體制下,大臣議政可以集思廣益c皇室事務逐漸從政府部門剝離 d六部直接隸屬于皇帝,提高行政效率5.唐朝長安崇仁坊,大約造樂器在此坊,故多修造樂器的商店,“晝夜喧嘩,燈火不絕”;延壽坊有造玉器和出售金銀珠寶店;勝業(yè)坊有賣蒸餅的“以小車推蒸餅賣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及“會飲”的飲所。這種狀況說明 商業(yè)活動空間有突破 城市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商業(yè)活動時間有突破 出現沿街而市的現象a. b. c. d.6生活在宋朝的人可能種棉花穿棉衣 用交子住會館在草市買粉彩瓷器 用水排鼓風冶鐵a. b. c. d. 7錢穆認為:“講到中國的地方行政,只能說是漢代好,唐代比較好,宋代就太差了?!彼u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壞的依據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權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鎮(zhèn)壓地方的叛亂8元史載:元朝行省“凡錢糧、兵甲、屯種、漕運、軍國重事,無不領之”,且一改以前主要以“山川形便”、自然屬性與經濟、文化一體化較高來劃分行政區(qū)的做法,采取“犬牙交錯”原則,任意將自然環(huán)境差異極大的地區(qū)拼成一個省級行政區(qū)。這樣做的目的是 a.以地方分權加強中央集權 b.行省轄區(qū)廣闊,發(fā)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c.縮小行省的管轄區(qū)域以利于管理 d.削弱地方的經濟、文化認同感,加強中央集權9“凡花機通身度長一丈六尺,隆起花樓,中托衢盤,下垂衢腳。提花小廝坐花樓架木上。機末以的杠卷絲,中用疊肋木兩枝,直穿二木,約四尺長,其尖插于筘兩頭。”材料所描述的生產工具出現于 a西漢 b兩宋 c元朝 d明朝10. “密折”一詞始用于康熙朝,最初為一種特權,僅限于少數親信官員等使用??滴跷迨荒昵昂?,地方和中央人員才普遍獲得奏折權。雍正帝繼位以后,又給予道員、知府、同知、副將一級的官員密上奏折的權力。據統計,當時上密折的人數已達到1 000人以上。這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決策的開放性 b. 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c. 中央的政治權力進一步集中 d.清朝加強了對人民的控制和鎮(zhèn)壓11下圖為明清時期各地集市變化統計表,表中數據說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間省區(qū)嘉靖至萬歷州縣數 集市數順治至雍正州縣數 集市數 乾隆至道光州縣數 集市數直隸山東14 13242 10482 52764 112643 53774 1583陜西(關中)16 14321 23828 264江西福建(不含臺灣)45 45919 13151 54515 20543 97639 511廣東 72 127071 1959a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緩慢 b南北經濟交流日趨頻繁c農民與市場的聯系不斷加強 d州縣集市的密度北方超過南方12右圖是現存于國家博物館的珍郵,對其判斷最合理的是a.“大清郵政”表明該票是清政府直接印制的b.該票很可能是清朝初年使用的c.該票現存數量應該較大d.加蓋相關印文,該票才可以作為郵票使用13下圖中的第一個下降期說明了近代中國工業(yè)品批發(fā)物價指數的周期性波動曲線圖 a中國農產品商品化程度較低 b列強對中國的資本輸出加c晚清時期中國經濟大衰退 d中國卷入世界市場程度加深14有學者指出“反現代化”并不是反對現代化,而是“用現代化的手段來維護傳統的價值取向,用現代化的形式來抵抗現代化的實質?!毕铝惺录线@一論述的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辛亥革命15.湖南農村某地春聯:“和為貴,三民主義指導革命;斗則勝,一切權力收歸農會?!贝舜郝摮霈F的時間最可能是在a.辛亥革命時期 b. 國民革命時期 c.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d.解放戰(zhàn)爭時期16. “一國兩制”構想與“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內在一致性體現在a都是偉人提出的 b都是解決當時面臨的重大問題 c都體現了實事求是精神 d都是馬克思主義的組成部分17國際輿論曾評價新中國某一“開放行動”是35年來所“采取的最大膽行動”。這一行動是指 a創(chuàng)辦深圳等四個經濟特區(qū) b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 c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 d開放海南島為經濟特區(qū)18.恩格斯說:“迄今的一切革命,都是為了保護一種所有制以反對另一種所有制的革命?!彼髠惛母镏心軌蛘撟C這種觀點的舉措是a.財產等級制度b.設立公民陪審法庭 c.建立“四百人議事會”d.廢除債務奴隸制19.十二銅表法規(guī)定:“凡依現金借貸的方式締結契約的,其所用的語言即為當事人的法律債務人在拘禁期間,得自備伙食,如無力自備,則債權人應每日供給谷物粉一 磅,愿多給者聽便。”上述規(guī)定體現出a.十二銅表法實際是習慣法b.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債務人利益c.十二銅表法兼顧奴隸利益d.債權人的利益受到嚴格的限制20.世界歷史資料選:“從貿易觀點看,兩國早就互相傾軋;在爭奪殖民地上,雙方更是公開敵對。英國對荷蘭人的競爭越來越猜忌不安,不擇手段地想破壞?!睘榇薬.1588年英國打敗荷蘭的“無敵艦隊”,取得海上霸權b.17世紀初英國成立東印度公司,壟斷與美洲的商業(yè)貿易c.17世紀中期英國頒布航海條例,打擊荷蘭貿易d.18世紀中期英國最終打敗荷蘭,確立世界殖民霸權21“任何一級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級別越高、距人民越遠、權力越集中和強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別的限制?!币虼?,1787年的美國憲法規(guī)定a.實行“邦聯”體制,美國中央政府對各主權州只進行松散的統治b.總統、議員均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真正體現了“主權在民”的理念c.在中央政府權力結構中遵循“制約與平衡”原則,避免絕對權力出現d.總統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實際行政權屬于國務卿22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規(guī)定:“總統有權召開兩院的特別會議。在會議的閉會期間,如果兩院有絕對多數要求開會,總統也必須召集兩院?!边@說明a總統控制議會 b行政權與立法權相制約 c總統對議會負責 d總統的權力受議會限制231871年頒布的德意志帝國憲法規(guī)定:“皇帝在國際關系上為帝國代表,以帝國的名義宣戰(zhàn)或媾和,同外國締結同盟及其他條約,委派并接收使節(jié)?!痹搼椃ㄙx予“皇帝”大權的主要原因在于a皇帝掌控外交權為德國傳統 b普魯士領導并完成德國統一c聯邦議會權力大于帝國議會 d容克貴族在議會占絕對優(yōu)勢24法國政治制度史寫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勞動群眾通過其政治代表當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蔽闹械摹靶抡沃贫取笔侵竌.直接選舉制b.直接民主制 c.社會主義政權 d.無產階級專政251917年10月24日,列寧給中央委員會寫了一封:“我寫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況已經萬分危急。非常清楚,現在拖延起義確實等于自取滅亡。我力勸同志們相信,現在正是千鈞一發(fā)的關頭,不能等待了!等待會喪失一切!”下列對該信件的分析正確的是 a列寧希望立即舉行武裝起義推翻沙皇統治 b該信有利于布爾什維克黨奪取并鞏固政權 c客觀上反映出當時中央委員會不急于起義 d列寧在中央委員會內具有絕對的領導權威26有一種觀點認為:冷戰(zhàn)結束之后,不結盟運動已經失去了繼續(xù)存在的價值。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是a. 它是為反對美蘇霸權主義而建立的 b.參與國大多參加了政治軍事同盟c. 其成員都是由發(fā)展中國家組成的 d.沒有提出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目標27187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上,不可能出現的展品是a西門子發(fā)電機 b卡爾本次第一輛汽車 c英國的蒸汽機車 d莫爾斯的有線電報28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發(fā)展出現一些新變化,下列說正確的是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 福利國家發(fā)展,政府公共開支逐年增加 第三產業(yè)蓬勃發(fā)展新經濟出現,打破了資本主義經濟周期性循環(huán)的規(guī)律 a b c d2918世紀初,一個名叫孟迪維爾的英國醫(yī)生寫了一首題為蜜蜂的寓言的諷喻詩。這首詩敘述了一個蜂群的興衰史。最初,蜜蜂們追求奢侈的生活,大肆揮霍浪費,整個蜂群興旺發(fā)達。后來它們改變了原有的習慣,崇尚節(jié)儉,結果蜂群凋敝,終于被敵手打敗而逃散。此后,某學者根據這則寓言提出一個著名的理論。這一理論是 a重商主義b自由放任主義 c凱恩斯主義 d供給學派30.有人概括戰(zhàn)后美國經濟迅猛發(fā)展的原因是“基礎殷實,決策正確,動力巨大,高新技術”。下列圖示中比較符合二戰(zhàn)后美國經濟發(fā)展狀況的是31以下是各新興力量崛起過程中的重大事件,它們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應為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中國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第一次不結盟國家和政府首腦會議召開a. b. c. d. 32在圖一到圖二的變化中,突出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歐洲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是 a.從對抗到聯合b.從兩極對峙到多極化c.從戰(zhàn)爭到和平d.從軍事聯盟到貨幣統一第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33、34題各18分,35題16分,共52分)33(18分)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0周年,也是兩國交惡的一年。近代以來中日關系的發(fā)展影響著亞太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世界局勢的安寧。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吾國對日關系之痛史,宜鐫骨銘心,紀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喪師割地,東亞霸權拱手以讓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與俄爭我滿洲,而以我國為戰(zhàn)場,我反作壁上觀,其結果致敵勢益見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構釁,以吾國山東為戰(zhàn)場,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競欲演亡韓之慘劇于吾中國。此三甲紀念,實吾民沒齒不忘也。 李大釗國民之薪膽材料二 爭取抗戰(zhàn)勝利的中心關鍵,在使已經發(fā)動的抗戰(zhàn)發(fā)展成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只有這種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zhàn),才能使抗戰(zhàn)得到最后的勝利。 洛川會議材料三 中日之間的不正常狀態(tài)宣告結束。日本方面痛感過去由于戰(zhàn)爭給中國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的責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zhàn)爭賠償要求。中國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并進行以締結和平友好條約為目的的談判。 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甲午之役”給中國社會造成的影響,結合時代背景指出“吾國對日關系之痛史”所反映的問題。(6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全民族抗戰(zhàn),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所做的努力。(6分)(3)材料三中所說的當時“中日之間的不正常狀態(tài)”指的是什么?這份聲明產生了怎樣的深遠意義?(6分)34(18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鄭永年指出:所謂的一個國家外部的崛起,實際上是它內部力量的一個外延,在一個國家內部,自己的國家制度還沒有健全的情況下,就很難成為一個大國,即使成為一個大國,也是不可能持續(xù)的,英國這個地處邊緣的小國,卻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 大國崛起之“走向現代(英國)”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方面指出英國“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的具體表現,并分別說明其對促進英國近代化所起的作用。(6分)材料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兩千年,是這個民族不能逃避的命運。中國現代化進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比如公民意識,規(guī)則意識、寬容意識的缺乏。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時代或者更遠的堯舜禹。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文明轉型的艱難。 張宏杰中國皇帝的五種命運序(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代中國文明轉型艱難的政治、經濟原因。(4分) 材料三 新中國的建立,使中國實現了從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政治、近代以來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敗嘗試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偉大跨越,中國現代化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現代化從此進入一個新紀元”在政治、經濟方面的主要表現。(6分) (4)綜合以上材料,談談你應該如何看待中西近代化的不同發(fā)展道路?(2分) 35.(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直到1500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柵欄,一個終點。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其巨大的影響波及各方。一般看來,這一變化對歐洲人是有利的,。 r.r.帕爾默等:歐洲崛起:現代世界的入口(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大西洋成為“啟程之地”的表現。(6分)材料二 根據1860年英法條約,英國同意度除所有制成品的關稅并降低葡萄酒的進口稅。法國方面降低英國煤炭、生鐵、機器的關稅,征收關稅的商品減少到總數的30%,關稅平均約為15%。東方國家或多或少地被剝奪了本國的關稅自主權,西方國家將自由貿易原則強加給對方。 高德步 王玨世界經濟史(2)根據材料二指出當時國際貿易的原則,并結合所學知識評述該原則對世界經濟的影響。(6分)材料三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意味著國際貨幣金融關系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一直動蕩不安的局面的終結和新的國際貨幣金融格局的形成布雷頓森林協定的許多規(guī)定均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維護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霸權地位,在這種意義上可以說,布雷頓森林體系是維護美國霸權的重要機制。 洪國起等人權主權霸權:透視美國人權外交(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布雷頓森林協定如何大大有利于形成和維護美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霸權地位?(4分)回浦中學2012學年第一學期高三歷史期中答題卷33.(18分)(1)(6分)(2)(6分)(3)(6分)34.(18分)(1)(6分)(2)(4分)(3)(6分)(4)(2分)35.(16分)(1)(6分)(2)(6分)(3)(4分)高三歷史期中參考答案1-10 addcb;daddc; 11-20cddbb;acdbc; 21-30 cbbdc;abdca; 31-32 ca. 33(18分)(1)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強進一步向中國資本輸出,客觀上瓦解中國自然經濟;刺激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導致民族資產階級掀起挽救民族危亡運動等。(4分,答出兩點即可)問題: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腐敗無能,對外屈膝投降;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加緊侵華,民族危機空前嚴重。(2分)(2)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共發(fā)表宣言,號召以民族革命戰(zhàn)爭驅逐日帝出中國。1935年,中共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1935年瓦窯堡會議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的方針;1936年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促成國共兩黨結束分裂對峙,開始走向合作抗日;1937年八一三事變后,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國共實現軍事上的合作;1937年9月,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遞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統一戰(zhàn)線正式建立。(6分)(3)不正常狀態(tài):實際上指中日之間的戰(zhàn)爭狀態(tài)。(2分)意義:實現了中日兩國關系的正?;?;結束了兩國長期敵對的歷史,打開了兩國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