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6 第六單元主題閱讀_第1頁
專題06 第六單元主題閱讀_第2頁
專題06 第六單元主題閱讀_第3頁
專題06 第六單元主題閱讀_第4頁
專題06 第六單元主題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主題閱讀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軍事生活:有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實例,有懇切誠摯的進諫獻言,有連類取譬的婉轉諷勸,還有描寫社會生活、抒發(fā)豪邁情懷的詠唱。閱讀這類詩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軍事生活:有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實例,有懇切誠摯的進諫獻言,有連類取譬的婉轉諷勸,還有描寫社會生活、抒發(fā)豪邁情懷的詠唱。閱讀這類詩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學習本單元課文,要熟讀成誦,并將精彩的句段摘抄下來。同時,注意回顧學過的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理解詞語古今意義的差異,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古今異義一、《曹劌論戰(zhàn)》1.小大之獄古義:訴訟事件今義:監(jiān)獄2.犧牲玉帛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今義: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3.又何間焉古義:參與今義:中間4.弗敢加也古義:虛夸,夸大今義:增加5.再而衰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6.必以信古義:實情今義:書信7.忠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分內的事今義:忠誠。二、《鄒忌諷齊王納諫》1.鄒忌諷齊王納諫

古義:用委婉的語言勸告

今義:諷刺2.窺鏡

古義:察看

今義:從小孔或縫隙里看3.今齊地方千里

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某一區(qū)域;部位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古義:指責

今義:尖的東西進入或穿過物體5.明日徐公來

古義:第二天今義:明天6.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古義:侍從

今義:方位詞,左和右7.臣之妻私臣

古義:偏愛

今義:自私8.謗譏于市朝

古義:指責議論今義:誹謗嘲諷9.雖欲言,無可進者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三、《陳涉世家》1.等死古義:同樣是死。今義:等待死亡。2.卒中往往語古義:到處,處處。今義:經常,常常。3.楚人憐之古義:愛戴。今義:可憐,憐憫,憐愛。4.固十六七古義: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數(shù)的約數(shù)。今義:表整數(shù)的約數(shù),十六或十七。5.藉第令毋斬古義:即使,假若,表假設關系的連詞。今義:常用以為憑借,假托義。6.今亡亦死古義:逃走,逃跑,逃亡。今義:死亡。7.又間令吳廣古義:“暗中,暗地里”。今義:中間。8.之次所旁叢祠中古義: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今義:次序,次第。9.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古義:親自,自己。今義:人,動物的軀體。10.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古義:如果今義:誠心誠意,的確,實在。11.比至陳古義:等到。今義:比較,比方。12.會天大雨古義:適逢,恰巧。今義:會議,集會等。13.會計古義:huìjì,集會計事,聚會謀劃。今義:kuàijì,財會人員。14.篝火古義:指用竹籠罩的火。今義:指在野外或開闊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四、《出師表》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古義:時刻、時候。今義:秋季②誠宜開張圣聽古義:擴大。今義:商店開始營業(yè)③引喻失義古義:適宜、恰當。今義:意義④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痛心遺憾。今義:非常憎恨⑤由是感激古義:感動激動。今義:非常感謝⑥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品質惡劣主題閱讀一、(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級??计谀炯住渴甏?,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保ㄟx自《曹劌論戰(zhàn)》)【乙】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注]①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的人名。②淺:狹,窄小。③教:教化。④張:樂器上弦。⑤修:設置。⑥飭:同“飾”,巧飾。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________

(2)小惠未遍

遍:________(3)親親長長

親:________

(4)忠之屬也

屬:________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三處)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3.翻譯下列句子。(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欲勝人者必先自勝。4.結合【甲】【乙】兩段內容,說說作戰(zhàn)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這些取勝的要素,對于現(xiàn)代國家或人生的發(fā)展有哪些啟示呢?請選一個角度談一談。二、(2022秋·遼寧沈陽·九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渴甏?,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惫c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饼R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薄疽摇肯?,楚子使屈完①如②師。師退,次③于召陵④。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⑤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⑥徼⑦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齊侯曰:“以此眾⑧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⑨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⑩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節(jié)選自《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注釋】①屈完:楚國大夫。②如:和,跟。③次:軍隊臨時駐扎。④召(shào)陵:楚國地名,在今河南郾城東。⑤不榖(gǔ):不善,諸侯自己的謙稱。⑥惠:恩惠,這里作表示敬意的詞。⑦徼(yāo):求,求取。⑧眾:指諸侯的軍隊。⑨綏(suí):安撫。⑩方城:古山名,在今河南省葉縣南、方城縣東北,西連伏牛山脈。春秋時楚國所筑方城經此山東麓。?盟:訂立盟約。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師退,次于召陵

是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B.齊侯陳諸侯之師

雜然而前陳者(《醉翁亭記》)C.與不榖同好,如何

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D.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zhàn)》)6.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2)君若以力,楚因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7.請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奔收寡君寡君之思也8.請結合【甲】【乙】兩段選文的內容,談談魯莊王和屈完各自都有什么功勞?三、(2023秋·遼寧沈陽·九年級沈陽市第七中學校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坑谑侨氤娡酰唬骸俺颊\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拢撼歼M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太祖視事東閣,天熱甚,汗?jié)褚?,左右更衣以進,皆經浣濯者。參軍宋思顏曰:“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碧嫦苍唬骸按搜陨跎?。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遠,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乃賜之幣。(節(jié)選自《故典紀聞》)9.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左右更衣以進

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B.或惟及于目前

所惡有甚于死者(《魚我所欲》)C.乃賜之幣

乃下令(《鄒忌諷齊王納諫》)D.臣恐今日如此

縣官日有廩稍之供(《送東陽馬生序》)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左右更衣以進,皆經浣濯者(2)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11.請用“/”給選文中畫橫線句子斷句,斷兩處。12.請用原文回答【甲】文中的鄒忌和【乙】文中宋思顏分別針對什么來勸諫君王的。鄒忌針對齊王“”(文中語句)的狀況勸說齊王要;宋思顏針對朱元璋“”做法,敢于說出忠言“”。(除第二個空外其余都用文中語句回答)四、(2022·山東菏澤·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坑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齊威王召阿①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③,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⑤,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一》)【注釋】①阿:古地名。②辟:開墾。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種酷刑。⑤飾詐:掩飾,欺詐。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

方:地區(qū),地域B.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C.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

嘗:曾經D.務盡其情

務:致力,盡力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千里稱也B.臣之妻私臣

語之曰C.自子守阿

自非亭午夜分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強于天下15.下列各項中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B.王之蔽甚矣C.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D.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②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17.根據兩語段的內容,分條概括齊國能夠“戰(zhàn)勝于朝廷”“強于天下”的原因。五、(2022·廣西貴港·統(tǒng)考三模)【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節(jié)選《陳涉世家》)【乙】項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去。梁①怒之。籍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庇谑橇浩嫫湟猓私桃员?。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嘗殺人,與籍避仇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喪,梁常主辦,陰②以兵法部勒賓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東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無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皆憚籍。[注]①梁:項梁,項羽的叔父。②陰:暗中。(選自《漢書》有刪改)18.下列語句中的“之”與“輟耕之壟上”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馬說》 B.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C.何陋之有(《陋室銘》)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1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B.陳勝、吳廣喜,念鬼

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C.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書足記姓名而已D.梁以此奇籍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21.[甲]文選材有詳有略,哪些內容是詳寫,哪些內容是略寫,這樣寫有何好處?22.請概括出陳勝和項羽身上都具備的與眾不同之處。六、(2022·陜西寶雞·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甲】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乃丹書帛曰“陳勝王”,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乙】七月,戍卒陳勝等反故荊地,為“張楚”。勝自立為楚王,居陳,遣諸將徇地。山東郡縣少年苦秦吏,皆殺其守尉令丞反。謁①者使東方來,以反者聞二世。二世怒,下吏。后使者至,上問,對曰:“群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鄙蠍?。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將西至戲②,兵數(shù)十萬。二世大驚,與群臣謀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盜已至,眾強,今發(fā)近縣不及矣。驪山徒多,請赦之,授兵以擊之。世乃大赦天下。(《史記·秦始皇本紀》)①謁:掌管進見的近侍。②戲:古地名。23.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含義。(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______________

(2)為天下唱______________(3)以反者聞二世______________

(4)授兵以擊之______________2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為壇而盟

名為伐秦B.扶蘇以數(shù)諫故

徒以有先生也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二世乃大赦天下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請赦之2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1)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2)群盜,郡守尉方逐捕,今盡得,不足憂。26.【甲】文中陳勝對響應起義的人預測為“宜多應者”,請寫出【乙】文中能夠驗證這一預言正確的語句。七、(2021·遼寧盤錦·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然后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渴讨小⑹汤晒?、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出師表》節(jié)選)【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④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⑤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备咦嬖唬骸斑\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⑥;鎮(zhèn)國家,撫百姓,吾不如蕭何;連⑦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吾不如韓信。此三杰,吾能用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保ā妒酚洝じ咦姹炯o》節(jié)選,有刪改)【注釋】①高祖:指漢高祖劉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這里指劉邦的部屬。⑥子房:西漢名將張良。⑦連:率領。27.選出下列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A.先帝稱之曰能

吾能用之B.愚以為宮中之事

所降下者因以予之C.是以眾議舉寵為督

此其所以為我擒也D.試用于昔日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2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2)戰(zhàn)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29.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30.選出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

)A.甲文中諸葛亮向劉禪舉薦賢臣分別管理“宮中”“營中”之事,兩個“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B.乙文中高祖與功臣論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C.甲文中諸葛亮兩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劉禪謹記先帝遺志,謹遵先帝安排,顯得義正辭嚴。D.乙文中將項羽失敗和高祖取勝作了對比,突出高祖愛護人才、重用人才。31.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八、(2022·山東濟寧·統(tǒng)考二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炯住砍鰩煴硐鹊壑贾斏?,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禱、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乙】鄭蘇仙夢冥府北村鄭蘇仙,一日夢至冥府,見閻羅王方錄囚①。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王譏曰:“設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當理,但不要錢即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平?”官又辯曰:“某雖無功亦無罪?!蓖踉唬骸肮簧硖幪幥笞匀唱z某獄避嫌疑而不言,非負民乎?某事某事畏煩重而不舉③,非負國乎?三載考績之謂何,無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狽,鋒棱頓減。(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注】①囚:指去世的人。②植:樹立。③舉:上報(朝廷)。32.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夙夜憂嘆

夙夜:早晚。 B.庶竭駑鈍

庶:表示期望。C.至于斟酌損益

損:損害。 D.以彰其咎

彰:表彰。3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寄臣以大事

設官以治民B.今南方已定

見閻羅王方錄囚C.攸之、祎、允之任

三載考績之謂何D.陛下亦宜自謀

無功亦無罪34.句意理解。(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咨諏善道,察納雅言。(2)用“/”給乙文中劃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平35.甲乙兩文都談到了如何做官的問題,請概括兩文所主張的為官之道。

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主題閱讀(解析版)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軍事生活:有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實例,有懇切誠摯的進諫獻言,有連類取譬的婉轉諷勸,還有描寫社會生活、抒發(fā)豪邁情懷的詠唱。閱讀這類詩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軍事生活:有以弱勝強的戰(zhàn)爭實例,有懇切誠摯的進諫獻言,有連類取譬的婉轉諷勸,還有描寫社會生活、抒發(fā)豪邁情懷的詠唱。閱讀這類詩文,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學習本單元課文,要熟讀成誦,并將精彩的句段摘抄下來。同時,注意回顧學過的文言文,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理解詞語古今意義的差異,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本單元古今異義一、《曹劌論戰(zhàn)》1.小大之獄古義:訴訟事件今義:監(jiān)獄2.犧牲玉帛古義:祭祀用的牛、羊、豬等今義:為了正義的目的舍棄自己的生命3.又何間焉古義:參與今義:中間4.弗敢加也古義:虛夸,夸大今義:增加5.再而衰古義:第二次今義:又一次6.必以信古義:實情今義:書信7.忠之屬也古義:盡力做好分內的事今義:忠誠。二、《鄒忌諷齊王納諫》1.鄒忌諷齊王納諫

古義:用委婉的語言勸告

今義:諷刺2.窺鏡

古義:察看

今義:從小孔或縫隙里看3.今齊地方千里

古義:土地方圓

今義:某一區(qū)域;部位4.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古義:指責

今義:尖的東西進入或穿過物體5.明日徐公來

古義:第二天今義:明天6.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古義:侍從

今義:方位詞,左和右7.臣之妻私臣

古義:偏愛

今義:自私8.謗譏于市朝

古義:指責議論今義:誹謗嘲諷9.雖欲言,無可進者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三、《陳涉世家》1.等死古義:同樣是死。今義:等待死亡。2.卒中往往語古義:到處,處處。今義:經常,常常。3.楚人憐之古義:愛戴。今義:可憐,憐憫,憐愛。4.固十六七古義: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數(shù)的約數(shù)。今義:表整數(shù)的約數(shù),十六或十七。5.藉第令毋斬古義:即使,假若,表假設關系的連詞。今義:常用以為憑借,假托義。6.今亡亦死古義:逃走,逃跑,逃亡。今義:死亡。7.又間令吳廣古義:“暗中,暗地里”。今義:中間。8.之次所旁叢祠中古義:動詞,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今義:次序,次第。9.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古義:親自,自己。今義:人,動物的軀體。10.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古義:如果今義:誠心誠意,的確,實在。11.比至陳古義:等到。今義:比較,比方。12.會天大雨古義:適逢,恰巧。今義:會議,集會等。13.會計古義:huìjì,集會計事,聚會謀劃。今義:kuàijì,財會人員。14.篝火古義:指用竹籠罩的火。今義:指在野外或開闊地燃起的一堆一堆的火焰。四、《出師表》①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古義:時刻、時候。今義:秋季②誠宜開張圣聽古義:擴大。今義:商店開始營業(yè)③引喻失義古義:適宜、恰當。今義:意義④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古義:痛心遺憾。今義:非常憎恨⑤由是感激古義:感動激動。今義:非常感謝⑥先帝不以臣卑鄙古義:身份低微,見識短淺。今義:品質惡劣主題閱讀一、(2023秋·安徽六安·九年級校考期末)【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惫唬骸盃奚癫ジ壹右?,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冢窀ジR?。”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保ㄟx自《曹劌論戰(zhàn)》)【乙】夏后伯啟與有扈①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②,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庇谑呛跆幉恢叵巢毁E味琴瑟不張④,鐘鼓不修⑤,子女不飭⑥,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注]①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的人名。②淺:狹,窄小。③教:教化。④張:樂器上弦。⑤修:設置。⑥飭:同“飾”,巧飾。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1)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鄙:________

(2)小惠未遍

遍:________(3)親親長長

親:________

(4)忠之屬也

屬:________2.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三處)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3.翻譯下列句子。(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2)欲勝人者必先自勝。4.結合【甲】【乙】兩段內容,說說作戰(zhàn)要想取得勝利需要做到哪些。這些取勝的要素,對于現(xiàn)代國家或人生的發(fā)展有哪些啟示呢?請選一個角度談一談。【答案】1.鄙:鄙陋,目光短淺。

遍:普遍。

親:親近或者是以……為親。

2.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3.(1)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清楚/明察,(但)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誠心處理。(2)因此想要戰(zhàn)勝別人的人,一定要先戰(zhàn)勝自己。

4.示例:取得勝利需要做到:明察實情,取信于民;抓住戰(zhàn)機,知己知彼;要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啟示:①對現(xiàn)代國家治理而言,政府要加強自身,為人民服務,才能取信于民,贏得人民的支持與擁戴;②對個人修身養(yǎng)性而言,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要想取得成功,先要戰(zhàn)勝自己。③對于個人而言,個人要心懷國家,對國家社會有要責任感,在國家有困難時能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的力量。④對于個人而言做事要想取得成功,一定要做事前要分析形勢,做事的過程中要把握時機,仔細觀察,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⑤做人要善于聽取正確的意見,重用人才,相信人才,不妄自尊大,虛心請教?!窘馕觥?.本題考查學生文言詞語的翻譯。(1)句意: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鄙,鄙陋,目光短淺。(2)句意: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遍,普遍。(3)句意:親近親屬。親,親近或者是以……為親。(4)句意: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屬,類。2.本題考查文言文的斷句。句意:于是,夏后伯啟就坐臥時不墊兩層席,吃飯不吃兩樣菜,不聽音樂?!坝谑恰北眄槼?,“乎”是語氣助詞,放在句末,“于是乎”中間不斷開,在“乎”后斷句。“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三個短語是主謂結構,句式一致,分別在“席”“味”后斷句。故斷句為: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3.本題考查句子的翻譯。(1)獄:案件。察:清楚,明察。必:一定。情:誠心實意。(2)欲:想要。勝:戰(zhàn)勝。者:……的人。4.本題考查對內容深度理解感悟。第一問:結合甲文“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可知,在政治上要明察實情,取信于民;結合“彼竭我盈,故克之”可知,在軍事上抓住戰(zhàn)機,知己知彼;結合乙文“欲勝人者必先自勝”可知,要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第二問:從現(xiàn)代國家或人生的發(fā)展選一個角度談啟示,開放性題,言之成理即可。示例:對于現(xiàn)代國家而言,政府要以百姓利益為重,取信于民,要有“以人為本“的民本思想,老百姓才會順從支持你。示例:對于個人而言,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zhàn)不殆;要想戰(zhàn)勝別人,首先要戰(zhàn)勝自己。戰(zhàn)勝自己比戰(zhàn)勝別人更加困難。每個人都有“自我肯定”的本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并改正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如果誰能做到這一點,將無往而不勝?!军c睛】參考譯文;【甲】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xiāng)說:“打仗的事當權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ヒ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別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辈軇フf:“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你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辈軇セ卮鹫f:“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乙】

夏后伯啟與有扈氏在甘澤作戰(zhàn)卻沒有取勝。大臣們請求再次出兵攻打,夏后伯啟說:“不可以。我的國土不小,我的百姓不少,作戰(zhàn)卻不能取得勝利,這是(因為)我德行淺薄,教化不好啊。”于是,夏后伯啟就坐臥時不墊兩層席,吃飯不吃兩樣菜,不聽音樂,不設置鐘樓,自己的子女不穿帶有裝飾性的衣服,親近親屬,尊重長輩,尊敬任用有賢能的人。一年以后有扈氏歸順了。

因此,要戰(zhàn)勝別人,就必須首先戰(zhàn)勝自己;要批評別人,就必須首先要批評自己;要了解別人,就必須首先要了解自己。二、(2022秋·遼寧沈陽·九年級統(tǒng)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渴甏海R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睂υ唬骸靶』菸幢椋窀囊?。”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病?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薄疽摇肯模邮骨辎偃纰趲?。師退,次③于召陵④。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齊侯曰:“豈不穀⑤是為?先君之好是繼,與不穀同好,如何?”對曰:“君惠⑥徼⑦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饼R侯曰:“以此眾⑧戰(zhàn),誰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對曰:“君若以德綏⑨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⑩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屈完及諸侯盟?。(節(jié)選自《左傳·齊桓公伐楚盟屈完》)【注釋】①屈完:楚國大夫。②如:和,跟。③次:軍隊臨時駐扎。④召(shào)陵:楚國地名,在今河南郾城東。⑤不榖(gǔ):不善,諸侯自己的謙稱。⑥惠:恩惠,這里作表示敬意的詞。⑦徼(yāo):求,求取。⑧眾:指諸侯的軍隊。⑨綏(suí):安撫。⑩方城:古山名,在今河南省葉縣南、方城縣東北,西連伏牛山脈。春秋時楚國所筑方城經此山東麓。?盟:訂立盟約。5.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師退,次于召陵

是進亦憂,退亦憂(《岳陽樓記》)B.齊侯陳諸侯之師

雜然而前陳者(《醉翁亭記》)C.與不榖同好,如何

呼爾而與之(《魚我所欲也》)D.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zhàn)》)6.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1)以此眾戰(zhàn),誰能御之?。?)君若以力,楚因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7.請用“/”為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奔收寡君寡君之思也8.請結合【甲】【乙】兩段選文的內容,談談魯莊王和屈完各自都有什么功勞?【答案】5.D

6.(1)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zhàn),誰能夠抵擋他們?(2)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墻,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

7.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8.魯莊公:能任用曹劌這樣的人才,用人不疑;知人善任、虛心聽取曹劌的意見。屈完:沉著冷靜、不卑不亢,不為齊王的威武所嚇倒;有勇有謀,以柔中帶剛的外交辭令給齊王講道理,最終使諸侯國和楚國簽訂盟約,避免了戰(zhàn)亂。(結合選文內容,意近即可)【解析】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先理解詞語所在句子的含義,然后結合句意來推斷詞語意思。A.不同,后撤/不在朝廷做官;B.不同,擺開陣勢/擺放;C.不同,介詞,同,跟/動詞,給予;D.相同,都是“戰(zhàn)勝”;故選D。6.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翻譯時要做到“信、達、雅”。(1)句中的“以(憑借)、戰(zhàn)(作戰(zhàn))、御(抵擋,抵御)”幾個詞是重點詞語。(2)句中的“若(如果)、以(用)、以為(把……作為)、雖眾(雖然眾多)”幾個詞是重點詞語。7.考查文言文語句的句讀。解答此類試題,要先對句子作簡單翻譯,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據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進行句讀;同時利用虛詞來輔助句讀。語句“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的意思是: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據此斷句為: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8.本題考查內容理解和概括?!炯住课闹恤斍f公作為君主能認識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和齊國交戰(zhàn)過程中,能放棄自己的主張,而任由曹劌來發(fā)號施令并取得戰(zhàn)爭的勝利,說明他從善如流、知人善任的特點。從【乙】文“君惠微福于敞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國方城曾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可以看出,屈完面對志得意滿的齊桓公不卑不亢,據理力爭,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表現(xiàn)出其智勇雙全,最終與諸侯訂立盟約,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的任務,避免了戰(zhàn)亂的發(fā)生?!军c睛】參考譯文:【甲】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軍隊攻打魯國。魯莊公將要迎戰(zhàn)。曹劌請求魯莊公接見自己。他的同鄉(xiāng)說:“打仗的事當權者自會謀劃,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說:“當權者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庇谑侨氤ヒ婔斍f公。曹劌問:“您憑借什么作戰(zhàn)?”魯莊公說:“衣食這一類安身的東西,不敢獨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給別人?!辈軇セ卮鹫f:“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聽從您的。”魯莊公說:“祭祀神靈的牛、羊、玉帛之類的用品,我(從來)不敢虛報數(shù)目,一定按照承諾的去做?!辈軇フf:“這只是小信用,未能讓神靈信服,神是不會保佑你的?!濒斍f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雖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辈軇セ卮鹫f:“這才是盡了本職一類的事,可以憑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請允許我跟隨您一同去。”魯莊公和他共坐一輛戰(zhàn)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zhàn)。魯莊公將要下令擊鼓進軍。曹劌說:“現(xiàn)在不行?!钡鹊烬R軍三次擊鼓之后。曹劌說:“可以擊鼓進軍了?!饼R軍潰敗。魯莊公又要下令駕車馬追逐齊軍。曹劌說:“還不行?!闭f完就向下看,查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戰(zhàn)車,扶著軾遠望齊軍的隊形,這才說:“可以追擊了?!庇谑亲窊酏R軍。戰(zhàn)勝齊軍后,魯莊公問他這樣做的原因。曹劌回答說:“作戰(zhàn),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低落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士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已經消失而我軍的士氣正盛,所以才戰(zhàn)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他們設下埋伏。我看他們車輪碾過的痕跡散亂,望見他們的旗子倒下了,所以決定追擊他們?!薄疽摇窟@年夏天,楚成王派使臣屈完到齊軍中去交涉,齊軍后撤,臨時駐扎在召陵。齊桓公讓諸侯國的軍隊擺開陣勢,與屈完同乘一輛戰(zhàn)車觀看軍容。齊桓公說:“諸侯們難道是為我而來嗎?他們不過是為了繼承我們先君的友好關系罷了。你們也同我們建立友好關系,怎么樣?”屈完回答說:“承蒙您惠臨敝國并為我們的國家求福,忍辱接納我們國君,這正是我們國君的心愿。”齊桓公說:“我率領這些諸侯軍隊作戰(zhàn),誰能夠抵擋他們?我讓這些軍隊攻打城池,什么樣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說:“如果您用仁德來安撫諸侯,哪個敢不順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話,那么楚國就把方城山當作城墻,把漢水當作護城河,您的兵馬雖然眾多,恐怕也沒有用處!”后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三、(2023秋·遼寧沈陽·九年級沈陽市第七中學校考期末)閱讀選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坑谑侨氤娡?,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太祖視事東閣,天熱甚,汗?jié)褚拢笥腋乱赃M,皆經浣濯者。參軍宋思顏曰:“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碧嫦苍唬骸按搜陨跎啤K四苎?,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遠,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蹦速n之幣。(節(jié)選自《故典紀聞》)9.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左右更衣以進

咨臣以當世之事(《出師表》)B.或惟及于目前

所惡有甚于死者(《魚我所欲》)C.乃賜之幣

乃下令(《鄒忌諷齊王納諫》)D.臣恐今日如此

縣官日有廩稍之供(《送東陽馬生序》)1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左右更衣以進,皆經浣濯者(2)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將然。11.請用“/”給選文中畫橫線句子斷句,斷兩處。12.請用原文回答【甲】文中的鄒忌和【乙】文中宋思顏分別針對什么來勸諫君王的。鄒忌針對齊王“”(文中語句)的狀況勸說齊王要;宋思顏針對朱元璋“”做法,敢于說出忠言“”。(除第二個空外其余都用文中語句回答)【答案】9.C

10.(1)侍從進來給太祖換衣服,(換下來的衣服)都送到洗衣服的人那兒(洗過之后繼續(xù)穿)。(2)或者能夠憂慮到已經發(fā)生的,卻不能憂慮到將來要發(fā)生的?;蜃g為“或者對于已經發(fā)生的(或已經這樣的)能夠想到,對于沒發(fā)生的(或沒有這樣的)卻不能想到”

11.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

12.王之蔽甚矣

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解析】9.本題考查文言字詞解釋。A.表目的,來/介詞,用;B.到/比;C都譯為“于是”;D.現(xiàn)在/每天;故選C。10.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關鍵詞的正確解釋。(1)注意“左右(侍從)、更衣(換衣服)、皆(都)、浣濯者(洗衣服的人那兒”等詞的解釋;(2)注意“或(或者)、及于(考慮到)、已然(已經發(fā)生的事)、而(表轉折,卻)”等詞的解釋。11.本題考查句子斷句,根據意思、結構、句式等判斷。句意是:今天思顏看見我現(xiàn)在能這么做,而顧慮我之后不能繼續(xù)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效忠于我?!岸北磙D折,前面停頓一下,“能行于前”與“不能行于后”句式一致,故“后”后面停一下。故停頓為:今思顏見我能行于前/而慮我不能行于后/信能盡忠于我也。12.本題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甲文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贊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以自己類比齊王治國,知道他“王之蔽甚矣”,結合鄒忌的言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可知他勸諫齊王要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乙文結合宋思言的話“主公躬行節(jié)儉,真可示法子孫。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終如此”可知朱元璋自己躬行節(jié)儉,但他擔心只是今天這么做,以后可能不會這么做,希望朱元璋能夠堅持一直這么做。據此可概括作答?!军c睛】參考譯文:【甲】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麗。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國內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齊威王說:“說得真好?!庇谑窍铝艘坏烂睿骸八械拇蟪?、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可得上等獎賞;能夠上書勸諫我的,得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能傳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獎賞。”政令剛一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熱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進諫;一年以后,即使想進言,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見(齊王)。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戰(zhàn)勝了敵國?!疽摇刻妫鞯壑煸┰跂|閣辦公,天氣很熱,汗水濕透衣服,侍從進來給太祖換衣服,換下來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過之后繼續(xù)穿)。參軍宋思顏看見了說:“主公親自厲行節(jié)儉,真是以身作則,告示大家,老臣擔心您只是今天這么做,以后可能不會這么做,希望您能夠堅持一直這么做?!碧媛牶蠓浅8吲d:“你說的太好了。別人也可能會說,但可能只會考慮眼前,而不能考慮到長遠或者只是憂慮到已經發(fā)生的,而不能憂慮到將來要發(fā)生的。今天思顏看見我現(xiàn)在能這么做,而顧慮我之后不能繼續(xù)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夠效忠于我?!庇谑琴p賜金幣給宋思顏。四、(2022·山東菏澤·統(tǒng)考三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乙】齊威王召阿①大夫,語之曰:“自子守阿,譽言日至。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②,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③,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是日,烹④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⑤,務盡其情,齊國大治,強于天下。(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周紀一》)【注釋】①阿:古地名。②辟:開墾。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種酷刑。⑤飾詐:掩飾,欺詐。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齊地方千里

方:地區(qū),地域B.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C.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

嘗:曾經D.務盡其情

務:致力,盡力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千里稱也B.臣之妻私臣

語之曰C.自子守阿

自非亭午夜分D.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強于天下15.下列各項中與“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齊國大治,強于天下 B.王之蔽甚矣C.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D.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1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②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17.根據兩語段的內容,分條概括齊國能夠“戰(zhàn)勝于朝廷”“強于天下”的原因。【答案】13.A

14.D

15.C

16.①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夠當面指責我的過錯,受到上等獎賞。②這是你用重金來買通侍奉我左右近臣來替你說好話??!

17.①有善于進諫的謀臣;②齊威王虛心納諫;③齊威王不偏聽,重實情;④齊威王對“飾詐”者懲治有力。【解析】13.考查詞語解釋。A.句意: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方,方圓。故選A。14.考查一詞多義。A.動詞,認為\介詞,憑借;B.助詞,的\代詞,他;C.介詞,從\副詞,如果;D.介詞,在\介詞,在;故選D。15.考查文言句式。“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是判斷句。A.倒裝句,正確語序為:齊國大治,于天下強;B.被動句,“蔽”指受蒙蔽,表示被動;C.判斷句;D.省略句,“與坐談”應為“與之坐談”;故選C。16.本題考查文言翻譯。要求:完整,流暢,準確。注意:(1)面刺,當面指出。之,的。過,過錯。(2)是,這。厚幣,重金。事,侍奉。左右,身邊的人。以,來。17.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根據甲文中鄒忌用委婉勸諫,類比說理的方式勸說齊威王可知,有關于進諫的臣子。根據甲文中齊威王接愛了鄒忌的意見,廣開言路可知,齊威王虛心納諫。根據乙文中的“吾使人視阿,田野不辟,人民貧餒。昔日趙攻鄄,子不救;衛(wèi)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幣事吾左右以求譽也”可知,齊威王不偏聽偏信,重實情。根據乙文中的“烹阿大夫及左右嘗譽者。于是群臣聳懼,莫敢飾詐”可知,齊威王對“飾詐”者懲治有力?!军c睛】參考譯文:【甲】于是鄒忌上朝拜見齊威王,說:“我知道自己確實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們都認為我比徐公美。如今齊國有方圓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宮中的姬妾及身邊的近臣,沒有一個不偏愛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不懼怕大王的,全國的百姓沒有不對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來,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嚴重了!”齊威王說:“你說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們,能夠當面批評我的過錯的人,給予上等獎賞;上書直言規(guī)勸我的人,給予中等獎賞;能夠在眾人集聚的公共場所指責議論我的過失,并傳到我耳朵里的人,給予下等獎賞?!泵顒傁逻_,許多大臣都來進獻諫言,宮門和庭院像集市一樣喧鬧;幾個月以后,還不時地有人偶爾進諫;滿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進諫,也沒有什么可說的了。燕、趙、韓、魏等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朝拜齊威王。這就是所說的在朝廷之中不戰(zhàn)自勝?!疽摇魁R威王又召見阿地大夫,對他說:“自從你到阿地鎮(zhèn)守,每天都有稱贊你的好話傳來。但我派人前去察看阿地,只見田地荒蕪,百姓貧困饑餓。當初趙國攻打鄄地,你不救;衛(wèi)國奪取薛陵,你不知道;于是我知道你用重金來買通我的左右近臣以求替你說好話!”當天,齊威王下令烹死阿地大夫及替他說好話的左右近臣。于是臣僚們毛骨聳然,不敢再弄虛假,都盡力做實事,齊國因此大治,成為天下最強盛的國家。五、(2022·廣西貴港·統(tǒng)考三模)【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蛞詾樗溃蛞詾橥?。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吳廣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唬骸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節(jié)選《陳涉世家》)【乙】項籍字羽,下相人也。家世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去。梁①怒之。籍曰:“書足記姓名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耳。”于是梁奇其意,乃教以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梁嘗殺人,與籍避仇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梁下。每有大徭役及喪,梁常主辦,陰②以兵法部勒賓客子弟,以知其能。秦始皇帝東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冢唬骸盁o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二寸,力扛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皆憚籍。[注]①梁:項梁,項羽的叔父。②陰:暗中。(選自《漢書》有刪改)18.下列語句中的“之”與“輟耕之壟上”中“之”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馬說》 B.忘路之遠近(《桃花源記》)C.何陋之有(《陋室銘》) D.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19.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B.陳勝、吳廣喜,念鬼

念無與為樂者(<記承天寺夜游>)C.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

書足記姓名而已D.梁以此奇籍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記>)2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2)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21.[甲]文選材有詳有略,哪些內容是詳寫,哪些內容是略寫,這樣寫有何好處?22.請概括出陳勝和項羽身上都具備的與眾不同之處。【答案】18.D

19.B

20.(1)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了期限。(2)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

21.詳寫起義的準備,特別是陳勝的謀劃,略寫陳勝少時與人傭耕的經歷,這樣有詳有略地寫來,突出了陳勝的非凡才略。

22.有膽有才,抱負遠大?!窘馕觥?8.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之”的用法?!拜z耕之壟上”中“之”是動詞,意思是:去,到。A.句意為:也只辱沒仆役馬夫手里。之:結構助詞,的。B.句意為:忘了道路遠近。之:助詞,用在定語和中心語之間,不譯。C.句意為:有什么簡陋的呢?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D.句意為:又暗地里派吳廣潛藏在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之:動詞,去,到。故選D。19.本題考查文言詞語理解。A.你/比得上;B.都是“考慮”的意思;C.名詞,字條/名詞作動詞,讀書;D.形容詞作意動用法,以……為奇/零數(shù),余數(shù)。故選B。20.本題考查句子翻譯。注意重點字詞:(1)會,正碰上;度,估計,推測;失期,誤了期限。(2)大喜,非常高興;略知,剛剛懂得;竟,完,徹底。21.本題考查寫作手法。解答此題,需通讀文段,找出詳寫內容,文段對起義的準備,特別是陳勝的謀劃進行了細致描寫,屬于詳寫;對陳勝少時與人傭耕的經歷只是簡單介紹,屬于略寫。材料詳略是依照中心表達需要來安排,本文目的是突出了陳勝的非凡才略,所以對起義準備及謀劃過程進行細致描寫。22.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題,要認真閱讀文段,根據文中敘述的事件及人物語言來把握人物特點。結合【甲】文“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瘋蛘咝Χ鴳唬骸魹閭蚋胃毁F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乙】文“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等內容可知,陳勝少年傭耕的表現(xiàn)及項籍的話可見他們都有遠大抱負。從陳勝謀劃起義和項籍說的話“彼可取而代也”和“及吳中子弟皆憚籍”等內容可見,他們都是有膽識有才略的人。【點睛】參考譯文:【甲】陳勝,是陽城人,字涉。吳廣,是陽夏人,字叔。陳涉年輕時,曾同別人一起被雇傭給人耕地,(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嘆息了許久,說:“如果有誰富貴了,不要忘記大家呀?!币黄鸶鞯耐樾χ卮鹫f:“你一個受雇耕作的人,哪來的富貴呢?”陳涉長嘆一聲說:“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鴻鵠的志向呢?”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發(fā)貧民調派去駐守漁陽,駐扎在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里面,擔任戍守隊伍的小頭目。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當斬首。陳勝、吳廣于是商量說:“即使現(xiàn)在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fā)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么?”陳勝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統(tǒng)治、逼迫已經很久了。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不應立為皇帝,應立的是公子扶蘇。扶蘇因為屢次勸諫的緣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F(xiàn)在有人聽說他沒什么罪,秦二世卻殺了他。老百姓大都聽說他很賢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項燕是楚國的將領,曾多次立下戰(zhàn)功,又愛護士兵,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有人認為他死了,有人認為他逃跑了?,F(xiàn)在如果把我們的人假稱是公子扶蘇和項燕的隊伍,號召天下百姓反秦,應當會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認為他講得對。于是二人就去占卜(來預測吉兇)。占卜的人了解了他們的意圖,就說:“你們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業(yè)。然而你們把事情向鬼神卜問過嗎?”陳勝、吳廣很高興,考慮卜鬼的事情,說:“這是教我們利用鬼神來威服眾人罷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綢子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放在別人所捕的魚的肚子里。士兵們買魚回來烹食,發(fā)現(xiàn)魚肚子里面的帛書,本來已經對這事感到奇怪了。陳勝又暗地里派吳廣到駐地旁邊叢林里的神廟中,在夜間提著燈籠,作狐貍嗥叫的凄厲的聲音大喊:“大楚將興,陳勝為王。”士兵們整夜驚恐不安。第二天,士兵們中間議論紛紛,只是指指點點,互相以目示意看著陳勝。【乙】項籍字羽,是下相人。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的大將,被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籍小的時候曾學習寫字識字,沒有學成就不學了;又學習劍術,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也只能敵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能敵萬人的本事。”于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可是剛剛懂得了一點兒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學到底了。項梁曾經殺過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郡。吳中郡有才能的士大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