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 任務工單 模塊2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_第1頁
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 任務工單 模塊2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_第2頁
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 任務工單 模塊2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_第3頁
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 任務工單 模塊2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_第4頁
新能源汽車電學基礎與高壓安全- 任務工單 模塊2 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模塊二新能源汽車高壓電路與高壓部件識別學習任務1高壓電路認知與觸電急救學生姓名:團隊(小組):時間:年月日任務分析任務分析本學習任務共有2個操作項目:項目1:驗證人體對不同電流大小的反應;項目2:執(zhí)行觸電事故的處理與急救。請根據任務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小組進行討論,制訂工作計劃(流程/工序),并記錄。全班人,每人一組,分為組,組長,組員討論記錄:任務準備任務準備閱讀安全須知、檢查并記錄完成任務需要的場地、設備、工具及材料。準備工作檢查記錄表序號檢查/操作內容檢查/操作要求或數據結果或實際值備注1安全須知閱讀遵守實訓室規(guī)章制度,并閱讀安全須知:(1)實訓車輛按要求停在指定工位上,未經老師批準不準起動;經批準起動后,應先檢查車輪的安全頂塊是否放好,駐車制動是否啟用,變速桿是否放在P位(A/T),車前有沒有人在操作。(2)禁止觸碰任何帶安全警示標識部件。(3)實訓期間禁止嬉戲打鬧。2場地清潔檢查場地清潔,無雜物3安全檢查無安全隱患4個人防護裝備檢查型號正確;數量正確;技術參數符合要求;功能正常;外觀無損壞□常規(guī)實訓工裝;□絕緣手套5車輛防護裝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6整車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7臺架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8總成/部件/器材檢查□電子實訓板(積木)□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9充電樁、充電器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0車間設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1檢測設備/儀表檢查□數字萬用表12絕緣/專用工具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3常規(guī)工/量具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4輔助材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5技術資料檢查□設備說明書16其他檢查根據實際要求任務實施任務實施提示:以積木式電子實訓板檢測操作為例,可以采用其他功能相似的電路板代替。參考設備:廣東合贏電子實訓板(積木)、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實訓設備:項目1:驗證人體對不同電流大小的反應操作要求:(1)操作時間:30min(2)操作方式:實操+分析及記錄操作步驟:警告:1)對于有心臟病、安裝心臟起搏器、使用助聽器的人員,禁止操作。2)本實訓板采用低壓直流電,生產設計符合安全標準,不建議另外做交流實驗,否則后果自負。(1)人體模擬觸電電路搭建根據電路圖(教材圖2-1-21)和圖1,搭建人體模擬觸電實訓板。圖1電流對人體作用實訓板電流表與人體是串聯(lián)關系,電流表示數顯示通過人體電流的大小。通過改變可調電阻接入電路的阻值,從而改變電路的電流,可驗證不同大小的電流對人體的作用。(2)人體模擬觸電驗證注意:電路連接前,確認電源開關處于斷開狀態(tài)。接線無誤后,檢查導線安裝牢靠。手指觸摸實訓板的電極,模擬人體觸電情況:電流經電源可調電阻后,通過人體接觸電極的兩端,從而使人產生觸電反應。1)探究觸電時人體不同的接觸面積,人體電阻的變化情況。接通電源后,確認可調電阻調到最左側,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分別觸碰電極兩端。建議調到電流300uA左右,保持手指觸碰電極的情況下,適當改變手指與電極的接觸面積。當接觸面積大時,流過人體的電流是uA=mA=A,人體的電阻是Ω=KΩ=MΩ。當接觸面積小時uA,人體的電阻是Ω。由此實驗可知,。2)探究電流通過不同路徑流經人體的條件下,人體電阻的變化情況。接通電源后,確認可調電阻調到最左側,左手的食指和右手食指分別觸碰電極兩端。建議調到300uA左右,流過人體的電流是uA,人體的電阻是Ω。確認可調電阻調到最左側,兩人牽手后分別將左手的食指分別觸碰電極兩端。建議調到300uA左右,流過人體的電流是uA,兩個人的人體的電阻是KΩ。由此實驗可知,。3)探究在電壓大小不同的條件下,人體對電流的感受。接通電源,用某手食指與小指之間觸摸電極,緩慢轉動旋鈕控制電壓,記錄電流流經人體的電流值及描述人體的感覺。12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24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人體的感受是;36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人體的感受是;48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人體的感受是;60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人體的感受是;72V時,記錄流經人體的電流為uA,人體電阻為KΩ人體的感受是。由此實驗可以知道,電壓在V以下無明顯的感覺,電壓在V有明顯的發(fā)麻,但可以忍受;電壓在V以上,有強烈刺痛,難以忍受。綜上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由于每個人的人體電阻大小影響因素很多,所以能承受的安全電壓也不為固定,本次實驗你所能承受的電壓在V以下,這個電壓與國家標準安全電壓基本相符合。4)驗證開路條件下,電流對人體的作用。單手食指觸摸正電極,緩慢轉動旋鈕,觀察電壓、電流、電阻的變化。由此可知,在沒有構成的前提下,此時沒有電流流經人體,人體是沒有感覺的。所以對新能源汽車檢修時,禁止人體與高壓正負極構成回路,檢修高壓作業(yè)前要拆下高壓維修開關,進行斷電處理。5)驗證穿戴防護用品條件下,電流對人體的作用。單手穿戴絕緣手套,食指與中指觸摸電極,緩慢轉動旋鈕,觀察電壓、電流、電阻的變化,由此可確定,在沒有構成的前提下,此時沒有電流流經人體,人體是沒有感覺的,所以對新能源汽車高壓系統(tǒng)檢修時要穿戴絕緣防護用品。項目2:執(zhí)行觸電事故的處理與急救操作要求:(1)操作時間:15min(2)操作方式:實操+分析及記錄操作步驟:本任務主要學習在發(fā)生觸電突發(fā)事故情況下,如何正確執(zhí)行急救。教師演示心肺復蘇基本操作方法與注意事項,學生利用“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或相互練習心肺復蘇操作方法。(1)心肺復蘇觸電急救——胸外按壓使用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根據設備說明書步驟,實施胸外按壓操作。操作記錄:(2)心肺復蘇觸電急救——開放氣道與人工呼吸使用電腦心肺復蘇模擬人,根據設備說明書步驟,實施開放氣道與人工呼吸操作。操作記錄:任務評價任務評價小組成員、教師分別對基本職業(yè)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及任務完成結果(專業(yè)能力)進行綜合考評,并填寫職業(yè)能力考評表(根據要求評分,扣分扣完為止)。項目分值標準描述要求或數據結果或實際值自評/互評得分教師評價得分15考勤是否缺勤/遲到早退缺勤扣1分/人次;遲到早退扣0.5分/人次25團隊合作是否和諧與討論無關的爭吵扣1分/次,斗毆扣10分35溝通討論是否積極積極不扣分,一般扣1-3分,不積極扣4-5分,無故不參與討論扣10分45現場6S是否遵循工具配件雜物落地,扣1分/次510生產紀律是否守紀普通違紀扣1分/次,嚴重扣8-10分610設備安全有無損壞人為損壞扣10分710人身安全有無損傷人身損傷扣10分810填寫工單是否完整、規(guī)范完整規(guī)范不扣分,完整基本規(guī)范扣3-5分,完整不規(guī)范扣6-8分,不完整不規(guī)范扣9-10分910回答問題是否正確完全正確不扣分,基本正確扣1-2分,基本正確但不完整扣3-5分,不正確扣6-10分1010操作過程是否完整、規(guī)范完整規(guī)范不扣分,完整基本規(guī)范扣3-5分,完整不規(guī)范扣6-8分,不完整不規(guī)范扣9-10分1110操作結果是否正確完全正確不扣分,基本正確扣1-2分,基本正確但不完整扣3-5分,不正確扣6-10分1210結果分析是否完整、正確完全正確不扣分,基本正確扣1-2分,基本正確但不完整扣3-5分,不正確扣6-10分得分(自評/互評得分供教師考評參考,以教師評分為準)分分學生個人總結:學生簽名:年月日小組評語及建議:組長簽名:年月日教師評語及建議:教師簽名:年月日學習任務2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識別與安全隱患檢查學生姓名:團隊(小組):時間:年月日任務分析任務分析本學習任務共有3個操作項目:項目1: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安裝位置識別;項目2: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檢查與排除;項目3: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請根據任務要求,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小組進行討論,制訂工作計劃(流程/工序),并記錄。全班人,每人一組,分為組,組長,組員討論記錄:任務準備任務準備閱讀安全須知、檢查并記錄完成任務需要的場地、設備、工具及材料。準備工作檢查記錄表序號檢查/操作內容檢查/操作要求或數據結果或實際值備注1安全須知閱讀遵守實訓室規(guī)章制度,并閱讀安全須知:(1)實訓車輛按要求停在指定工位上,未經老師批準不準起動;經批準起動后,應先檢查車輪的安全頂塊是否放好,駐車制動是否啟用,變速桿是否放在P位(A/T),車前有沒有人在操作。(2)禁止觸碰任何帶安全警示標識部件。(3)實訓期間禁止嬉戲打鬧。2場地清潔檢查場地清潔,無雜物3安全檢查無安全隱患4個人防護裝備檢查型號正確;數量正確;技術參數符合要求;功能正常;外觀無損壞□常規(guī)實訓工裝;□絕緣手套5車輛防護裝備檢查□車外防護3件套□車內防護3/5件套6整車檢查□純電動汽車整車□混合動力汽車整車7臺架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8總成/部件/器材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9充電樁、充電器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0車間設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1檢測設備/儀表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2絕緣/專用工具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3常規(guī)工/量具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4輔助材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5技術資料檢查本次實訓無需使用16其他檢查根據實際要求任務實施任務實施項目1:新能源汽車高壓部件位置和高壓電類型識別操作要求:(1)操作時間:30min(2)操作方式:實操+分析及記錄操作步驟:警告:請勿觸摸帶高壓警告標記及橙色導線的任何部位!警告:未經教師允許,不得隨意觸動車輛!警告:舉升車輛期間,禁止車輛周圍站立人員!提示:提前準備高壓警告標記(圖1,可用其他類似物品替代),用于標記高壓部件。(1)純電動汽車高壓部件位置和高壓電類型識別1)觀察實訓車輛,記錄下車輛的型號及參數。純電動汽車品牌/車型:;動力電池直流標稱(額定)電壓:V;動力系統(tǒng)功率:KW。2)查找并找到充電接口(交流/直流),觀察用于接入高壓的端口。記錄:3)打開前機艙,觀察前機艙的部件,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4)打開行李艙,觀察行李艙的部件,如有高壓部件,則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5)舉升車輛,必要時拆卸車輛下護板,觀察車輛底部,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6)總結純電動汽車高壓部件的安裝位置特點。記錄:(2)混合動力汽車高壓部件位置和高壓電類型識別1)觀察實訓車輛,記錄下車輛的型號及參數?;旌蟿恿ζ嚻放?車型:;動力電池直流標稱(額定)電壓:V;動力系統(tǒng)功率:KW;發(fā)動機型號:;發(fā)動機排量:ml;是否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查找并找到充電接口(交流/直流,根據實際車型的裝備),觀察用于接入高壓的端口。記錄:3)打開前機艙,觀察前機艙的部件,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4)打開行李艙,觀察行李艙的部件,如有高壓部件,則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5)舉升車輛,必要時拆卸車輛下護板,觀察車輛底部,標記出高壓部件,并判斷其輸入和輸出是直流還是交流高壓電。記錄:6)總結混合動力汽車高壓部件的安裝位置特點。記錄:項目2: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檢查與排除操作要求:(1)操作時間:30min(2)操作方式:實操+分析及記錄操作步驟:通過查詢資料,結合學習的內容或車輛維修手冊等資料,檢查新能源汽車整車,分析在什么情況下會造成安全隱患。如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討論如何排除。提示:教師提前設置安全隱患內容。(1)高壓觸電安全隱患檢查與排除檢查與排除記錄:(2)動力電池安全隱患檢查與排除過充電:過放電:過電流:過溫:其他記錄項目3: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操作要求:(1)操作時間:60min(2)操作方式:實操+分析及記錄操作步驟:通過查詢資料,結合學習的內容或車輛維修手冊等資料,討論分析以下事故可能的原因。(1)一輛純電動汽車發(fā)生碰撞后,前機艙冒煙,并起火燃燒。原因分析:(2)一輛純電動汽車路過積水的下穿隧道后,車輛無法行駛。原因分析:(3)一輛純電動汽車,在不平路面行駛時底盤受到石塊撞擊,但仍然可以正常行駛。車輛開回車庫幾個小時以后,監(jiān)控發(fā)現底盤后部冒煙,隨后發(fā)生劇烈爆炸。原因分析:(4)一輛純電動汽車,充電(慢充)的時候發(fā)生充電樁電源空氣開關跳閘,駕駛員重新合上開關后能夠正常充電,于是離開。30min后車輛前機艙冒煙,車載充電機燒毀。原因分析:(5)一輛純電動汽車,在車庫充電(慢充)的時候,車庫墻壁電源插座及線路起火。原因分析:任務評價任務評價小組成員、教師分別對基本職業(yè)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及任務完成結果(專業(yè)能力)進行綜合考評,并填寫職業(yè)能力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