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陰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1頁
淮安市淮陰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2頁
淮安市淮陰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3頁
淮安市淮陰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4頁
淮安市淮陰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qū)七年級(下)期中歷史試卷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本大題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1.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成為以后讀書人做官的必由之路。那么創(chuàng)立科舉制的皇帝是()A.隋文帝 B.隋煬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可知,隋煬帝時,進士科的創(chuàng)立,標志著科舉制的正式確立,故B項正確;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過考試選拔人才的制度,排除A項;唐太宗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進士科逐漸成為最重要的科目,排除C項;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2.如下圖為唐三彩騎駝樂舞傭,出土于陜西西安。圖中四個人俑分坐兩側,其中兩人為漢人樂俑,另兩人為胡人樂傭。該文物可以用來說明唐朝()①手工業(yè)水平高②民族交融發(fā)展③都城長安規(guī)模宏偉④農業(yè)經濟發(fā)展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詳解】唐代三彩駱駝載樂舞俑的介紹中涉及胡人說明當時民族交融發(fā)展,樂舞俑說明唐朝手工業(yè)水平高,①②符合題意。A項正確;唐三彩無法體現農業(yè)經濟發(fā)展,④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唐三彩無法體現都城長安規(guī)模宏偉,③不符合題意,排除C項;唐三彩體現不出都城長安規(guī)模宏偉、農業(yè)經濟發(fā)展,③④不符合題意,排除D項。故選A項。3.自漢朝以來,中國充分利用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加強對外交往,對世界產生極大影響。下列體現唐朝對外交往實現互助互利的史實是()A.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 B.甘英出使大秦C.馬可·波羅來華 D.三赴琉球【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體現了唐朝對外交往實現互助互利,A項正確;東漢時甘英出使大秦,排除B項;馬可·波羅來華并非唐朝發(fā)生的事情,排除C項;隋煬帝派人三赴琉球,排除D項。故選A項。4.如下圖描繪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亞胡旋舞?!百F妃胡旋迷君心”的詩句也透露出這種舞蹈在當年的風靡。材料可以反映唐朝()A政府重視美術教育 B.水陸交通十分發(fā)達C.兼收并蓄外來文化 D.統(tǒng)治范圍十分廣闊【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描述的中亞的胡旋舞可知,西域的舞蹈傳入了我國。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實行開放的對外政策和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唐朝與少數民族以及周邊國家的友好往來,表明唐朝以兼容并包的態(tài)度對待文化,C項正確;通過這幅壁畫,無法反映出政府重視美術教育,排除A項;胡旋舞傳入中原無法體現唐朝水陸交通十分發(fā)達、統(tǒng)治范圍十分廣闊,排除BD項。故選C項。5.某校七年級(2)班同學正在進行歷史大單元主題學習探究,根據下圖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探究的主題是()從“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盛唐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B.東西方交流得到加強C.民族政權并立到國家統(tǒng)一 D.繁榮與開放的時代【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都是唐朝出現的治世局面,盛唐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都反映的是唐朝政治穩(wěn)定,經濟繁榮,文教昌盛。對外交往頻繁的景象,唐朝是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項正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是秦朝,排除A項;東西方交流得到加強反映的是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排除B項;民族政權并立到國家統(tǒng)一是宋元時期,排除C項。故選D項。6.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與此同時,土地兼并劇烈,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為擺脫統(tǒng)治危機,宋神宗決定任用()A.商鞅變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變法 D.慶歷新政【答案】C【解析】【詳解】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軍費開支浩大,財政入不敷出。與此同時,土地兼并劇烈,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為了擺脫統(tǒng)治危機,實現富國強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變法。變法收到一些成效。但新法觸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強烈反對。宋神宗死后,司馬光任宰相,新法幾乎全部被廢除,C項正確;商鞅變法在戰(zhàn)國末期,排除A項;北魏孝文帝改革,遷都洛陽;進一步推行漢化措施,排除B項;北宋宋仁宗任用范仲淹旨在改變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政治改革運動,排除D項。故選C項。7.兩宋時期民族政權并立,宋、遼、西夏、金有戰(zhàn)有和。下列示意圖正確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125年金滅遼,1127年南宋建立,南宋不可能與遼并立,③不符合題意,排除包含③的ACD項。故選B項。8.“……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寫出這首詞的抗金名將是()A.黃巢 B.秦檜 C.文天祥 D.岳飛【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材料“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岳飛抗金。岳飛是南宋著名抗金將領,他領導的軍隊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深受人民的愛戴,被稱為“岳家軍”。在郾城大戰(zhàn),岳飛率軍大敗金軍,收復許多失地,D項正確;黃巢領導唐末農民起義,排除A項;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岳飛,排除B項;文天祥抗元,排除C項。故選D項。9.2020年4月,蘇州相城區(qū)成為央行數字貨幣的重要試點地區(qū)。我國的貨幣形態(tài)曾有金屬貨幣、紙幣等。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我國北宋時期在成都地區(qū)出現的()A.交子 B.會子 C.瓦子 D.銀票【答案】A【解析】【詳解】北宋時期,隨著商業(yè)的發(fā)展,四川地區(qū)發(fā)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A正確;會子是南宋時期發(fā)行的紙幣,B排除;瓦子是宋代城市中的娛樂兼營商業(yè)的場所,C排除;銀票類似現在的支票以及銀行存單,D排除。故選A。10.元朝在中央,由中書省掌管全國行政事務,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項政務;其中直屬于中央的中書省,被稱為“腹里”的是()A.山西、河南和河北 B.山東、江西和河北C.江浙、江西和湖廣 D.山東、山西和河北【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元朝把今山東、山西和河北稱作“腹里”,直屬于中央的中書省,D項正確;元朝在河南設置行省,排除A項;元朝在江西設置行省,排除B項;江浙、江西、湖廣都是元朝設置的行省,排除C項。故選D項。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11題10分,12題10分,13題10分,計30分。11.為鞏固統(tǒng)治,有效治理國家,歷代政府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據材料一中圖片并結合所學指出該水利工程的名稱。結合所學知識,說出興修這個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二:正是由于在歷代王朝末期,封建統(tǒng)治者對農民的橫征暴斂……農民逐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基,逐步走上了反抗道路……新王朝建立伊始,較為有意識地汲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岢p徭薄賦,王朝逐漸進入興盛時期。——余麗、王高陽《春秋戰(zhàn)國時期糧食安全思想的傳承與當代戰(zhàn)略選擇》(2)材料二中,作者認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興盛的原因是什么?唐太宗據此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什么盛世局面?材料三:三十年前學六韜,英名常得預時髦。曾因國難披金甲,不為家貧賣寶刀。臂健尚嫌弓力軟,眼明猶識陣云高。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芎病锻藢⒃姟罚?)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體現了宋朝的什么政策因素?該政策有什么積極作用?(4)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歷代政府采取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答案】(1)隋朝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2)新王朝建立伊始,較為有意識地汲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提倡輕徭薄賦;“貞觀之治”。(3)重文輕武;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4)鞏固封建統(tǒng)治?!窘馕觥俊驹斀狻浚?)名稱:據材料一中圖片并結合所學可知,該水利工程的名稱是隋朝大運河。作用: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隋煬帝利用已有的經濟實力,征發(fā)幾百萬人,從605年起,陸續(xù)開鑿了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連接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2700多千米。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地區(qū)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2)原因:根據材料“新王朝建立伊始,較為有意識地汲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岢p徭薄賦,王朝逐漸進入興盛時期?!备爬ǖ贸?,作者認為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興盛的原因是新王朝建立伊始,較為有意識地汲取前王朝滅亡的教訓,提倡輕徭薄賦。局面:唐太宗據此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3)因素: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庭前昨夜秋風起,羞見盤花舊戰(zhàn)袍”體現了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因素;作用:該政策的積極作用是扭轉了五代十國時期尚武輕文的風氣,杜絕了武將跋扈和兵變政移的情況發(fā)生,有利于政權的穩(wěn)固和社會的安定。(4)目的:綜合以上材料可知,我認為歷代政府采取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鞏固封建統(tǒng)治。12.農業(yè)促發(fā)展,經濟大提升。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農業(yè)工具(1)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材料一中唐朝農業(yè)工具名稱。材料二:水稻的優(yōu)良品種很多,占城稻即其中之一。占城稻的特點是穗長、無芒、抗旱、早熟。它不“擇地而生”,適宜于普遍種植,真宗大中祥苻四年(1011年),從福建取占城稻3萬斛,在江淮、兩浙種植,后來又推廣到北方?!旖B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2)據材料二,寫出占城稻的優(yōu)點。從此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長,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從而流傳的一則民間諺語是什么?材料三:南北方人口變化趨勢(3)材料三中圖一人口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折射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四:南宋時期,政府獎勵州縣官興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州縣官大都兼“提舉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職務……致使“低田常無水患,高田常無旱災”。——摘編自《中國史綱要》(4)結合上面四個材料及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原因?!敬鸢浮浚?)曲轅犁、筒車。(2)抗旱、早熟,不“擇地而生”,適宜于普遍種植;“蘇湖熟,天下足”或“蘇常熟,天下足”。(3)北方人口下降,南方人口增長;經濟重心南移。(4)生產工具的改進、優(yōu)良品種的引進、興修水利過程等。【解析】【小問1詳解】名稱:根據所學和材料一示意圖可知,圖片1是耕地工具,是曲轅犁,圖片2是灌溉工具,是筒車?!拘?詳解】優(yōu)點:根據所學和材料二“占城稻的特點是穗長、無芒、抗旱、早熟。它不“擇地而生”,適宜于普遍種植”可知,這體現出,抗旱、早熟,不“擇地而生”,適宜于普遍種植;諺語:根據所學可知,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長,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從而流傳的一則民間諺語是“蘇湖熟,天下足”、“蘇常熟,天下足”。【小問3詳解】人口變化:根據所學和材料三示意圖可知,這體現出,北方人口下降,南方人口增長;經濟重心變化:根據所學和材料三“仰給東南”可知,這體現出,經濟重心南移。【小問4詳解】原因:根據所學和材料可知,我國古代農業(yè)發(fā)展的原因是,生產工具的改進、優(yōu)良品種的引進、興修水利過程等。13.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和今天哪個少數民族和睦的民族關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文成公主和親的意義是什么?材料二:“凡四十年不識干戈,歲遺差優(yōu),然不足以當用兵之費百一二焉,則知____,未為失策,而所可痛者,當國大臣,論和之后,武備皆廢?!薄独m(xù)資治通鑒長編》(2)材料二涉及的盟約是北宋與哪個政權之間簽訂的?請寫出空白處的盟約名稱。材料三:“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薄颍?)材料三中擁有我國歷史上最大版圖的元朝是由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寫出該朝在西南地區(qū)管理機構的名稱。材料四:一般來說,中原王朝和邊疆民族關系的發(fā)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第一種是中原政權覆滅,各邊疆地區(qū)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第二種是邊疆民族的強大導致其與中原王朝勢均力敵,形成割據分裂局面;第三種是統(tǒng)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強大,各邊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區(qū)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摘編自《歷史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說唐、宋、元時期中原王朝與邊疆民族關系的發(fā)展分別屬于哪一種模式。(5)綜合以上材料,談談當今應如何處理民族關系?【答案】(1)藏族;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2)遼;澶淵之盟。(3)蒙古族;宣政院。(4)唐----第三種;宋----第二種;元----第一種。(5)要實行開明民族政策,促進民族間的理解交流與共同發(fā)展;要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共同繁榮的原則?!窘馕觥啃?詳解】少數民族:根據材料材料一圖片“《步攆圖》”結合所學可知,這幅圖講述是在唐貞觀十四年,吐蕃首領頌贊干布因仰慕大唐的文化,便請求與大唐和親,唐太宗把文成公主下嫁于松贊干布,因此反映了唐朝和今天藏族和睦的民族關系。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文成公主和親為西藏的經濟文化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拘?詳解】政權:材料二涉及的盟約是北宋與遼之間簽訂的澶淵之盟。宋真宗時,遼軍大舉攻宋,一直打到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