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學年高一下期中六校聯(lián)考語文試卷(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一)現(xiàn)代文閱讀
I(本題共4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題。材料一:先秦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陰陽、名六家屬第一流的大學派。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墨家中絕;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份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兩者由于處處相反,因而能夠相輔相成,給予整個中國傳統(tǒng)文化以深刻的影響。儒家的人生觀,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業(yè)為價值取向,內(nèi)以修身,充實仁德,外以濟民,治國平天下,這便是內(nèi)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態(tài)度是積極進取的,對社會現(xiàn)實強烈關切并有著歷史使命感,以天下為己任,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不與濁俗同流合污,在生命與理想發(fā)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時,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觀,以超越世俗人際關系網(wǎng)的羈絆,獲得個人內(nèi)心平靜自在為價值取向,既反對心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關心社會事業(yè)的奮斗成功,只要各自順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擾,必然自為而相因,成就和諧寧靜的社會。其人生態(tài)度消極自保,以免禍全生為最低目標,以各安其命為最高目標?;螂[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顯的出世傾向。儒家的出類拔萃者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為清修隱者。儒道兩家的氣象不同。大儒的氣象似乎可以用“剛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親和、彬彬有禮、忠貞弘毅、情理俱得、從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權行經(jīng)等,凡事皆能觀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時、合情,可謂為曲踐乎仁義,足以代表儒家的態(tài)度。古者有儒風、儒士、儒雅、儒吏、儒將等稱謂,寓意道德學問有根底、風度溫文爾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氣象似可用“涵虛脫俗”四字表示,就是內(nèi)斂不露、少私寡欲、清靜自守、質樸無華、超然自得、高舉遠慕、留戀山水等,富于詩意,富于山林隱逸和瀟灑超脫的風味。我們也發(fā)現(xiàn)注重返璞歸真,羨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機,保持人的真性情,厭惡人世的繁文縟節(jié)、權詐智巧,是老莊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學等稱謂,皆寓不同凡俗、領悟至道、風度超脫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氣質與風度,道家是院士的氣質與風度。(摘編自《儒家與道家人生氣象》)材料二:儒道兩家主張雖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與“和諧”這一點上卻是完全一致的。儒家講“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講“和而不同”。道家也講“致中和,守靜篤”“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和則生同,同則不繼”“道法自然”等等。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都是開放性的,而不是封閉的思想體系,它們隨著歷史的前進而不斷地豐富和發(fā)展。漢代,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起初,確曾因我國囿于“夷夏之辨”一度顯得孑立。但經(jīng)過一番與儒、道的碰撞、辯駁、演變、磨合,外來的佛教漸漸中國化,到了隋唐,就逐漸實現(xiàn)了儒、道與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國恢宏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這也是世界各國思想歷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之所以能達到這一點,關鍵在于儒家學說和道家思想這兩個中華原創(chuàng)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堅強的“胃”,能把域外文化,如佛教,消化吸收為中國化的佛教。所以,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作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獨腳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穩(wěn)立牢。(摘編自《儒道互補——國學之根基》)材料三:在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今天,為了更好地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需要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如何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是一條重要途徑,有助于克服在傳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中容易出現(xiàn)的形式化傾向。歷史悠久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在殷周之際出現(xiàn)了重要的人文轉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轉向,以及人道主義思潮出現(xiàn)。這為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來源,也規(guī)定了此后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儒、道兩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心為核心、仁禮相輔互動的理論構建。與儒家講仁愛形成對照的是,道家更強調(diào)道法自然,認為文明的發(fā)展要注意克服虛偽性和工具化的傾向。道家身國同構、經(jīng)國理身的理念,表現(xiàn)出其根本價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諧社會與美好人生。由此,儒、道兩家雖然對社會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擁有共同價值追求的基礎上可以相融互補。在魏晉玄學那里,通過名教與自然之辨,二者實現(xiàn)了辨證的統(tǒng)一,為容納和吸收外來的佛教準備了思想文化條件。(摘編自《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如果法、陰陽、名三家能與儒、道兩家思想互相吸收借鑒,那么就不會導致它們在漢朝之后不能成為獨立學派的命運。B.只要讓儒、道兩家在發(fā)展進程中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它們就能長期共存,形成縱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始終的思想流派。C.儒家出類拔萃者以天下為己任,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道家典型人物表現(xiàn)出明顯出世傾向,追求隱逸山林或市井生活。D.史學大師陳寅恪認為,“國學”并不單指儒家學說,儒道思想互補,并將佛教漸漸中國化,才能站穩(wěn)立牢國學的根基。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側重論述儒、道兩家在人生觀和氣象上矛盾對立關系的不可協(xié)調(diào)。B.材料二側重論述儒、道、佛包容互補,三足鼎立,站穩(wěn)立牢“國學”根基。C.材料二引用史學大師陳寅恪的話語,增強文章說服力,使說理具有權威性。D.材料三側重論述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追求是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3.下列選項中,不能體現(xiàn)材料一“儒家生活態(tài)度”的一項是()(3分)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C.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生如螻蟻,當有鴻鵠之志;命如紙薄,應有不屈之心4.有人說以下文段既符合儒家的主張也符合道家的主張,請結合材料二的觀點加以評析。(6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出自《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雞毛汪曾祺西南聯(lián)大有一個文嫂。她是一個住在西南聯(lián)大里的校外人,她又的確是西南聯(lián)大的一個組成部分。昆明大西門外有片荒地,聯(lián)大蓋新校舍,出幾個錢,零星的幾戶人家便搬遷了。文嫂也是這里的住戶,她不搬。可她的兩間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樣子。聯(lián)大主事的以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兩間草房拆了,就近給她蓋一間,質料比原來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給她蓋個雞窩。宿舍旁住著這樣一戶人家,學生們沒覺得奇怪,都叫她文嫂。她管這些學生叫“先生”。時間長了,分得出張先生、李先生……但沒有一個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個寡婦,有一個女兒。人老實,沒文化,卻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她的屋門是敞開著的。她的所作所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她靠給學生洗衣物、縫被窩維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門前兩棵半大的榆樹之間拴了兩根棕繩,擰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夾緊在兩繩間,風把這些衣服吹得來回擺動。大太陽的天氣,常見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豐茸齊整而極干凈)縫被窩,一針一針,專心致志。為避嫌疑,她從不送衣物到學生宿舍里去,讓女兒隔著窗戶喊?!皬埾壬?,取衣服!”“李先生,取被窩!”文嫂養(yǎng)了二十來只雞。青草里有蟲兒種種活食,這些雞都長得極肥大,肯下蛋。隔多半個月,文嫂就挎了半籃雞蛋,領著女兒集市去賣。蛋大,紅潤好看,賣得也快?;貋頃r,帶了鹽巴、辣子,有時還用馬蘭草提著一小塊肉。文嫂的女兒長大了,經(jīng)人介紹,嫁了一個司機。她覺得這女婿人好。他跑貴州、重慶,每趟回來看老丈母,會帶點曲靖韭菜花、貴州鹽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應養(yǎng)她一輩子。文嫂胖了。文嫂生活在大學環(huán)境里,她不知道大學是什么,卻隱約知道,這些先生們將來都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盡管先生們現(xiàn)在并沒有賺大錢,做大事,好像還越來越窮。有個先生叫金昌煥,經(jīng)濟系的,算是例外。他獨占宿舍北邊一個凹字形單元。他怪異處有三點:一是他所有的東西都掛著,二是從不買紙,三是每天吃塊肉。他的床上拉了幾根鐵絲,什么都掛在鐵絲上,領帶、鞋襪、墨水瓶……每天就睡在這些丁丁當當東西的下面。再窮的學生也得買紙。金先生從不花這個錢。紙有的是!聯(lián)大大門兩側墻上貼了許多壁報、學術演講的通告、尋找失物的啟事,形形色色。這些通告、啟事總有空白處。他每天晚上帶一把剪刀,把這些空白處剪下來,并把這些紙片,按紙質大小、顏色,分門別類,裁剪整齊,留作不同用處,也不顧文告是否過期。他每晚都開夜班,這傷神,需要補一補,就如期買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塊,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過鼎罐,洗都不洗就還給人家了),在學校茶爐上燉熱,密封在一個有蓋的瓷壇里。每夜用完功,打開壇蓋,用一支一頭削尖了的筷子,瞅準了,扎出一塊,閉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當當?shù)氖参镏拢ㄈ凰ァ5搅怂哪昙墸诰叟d誠銀行里兼了職。晚上仍是開夜班,搜羅紙片,吃肉。自從當上了會計,他添了一樣毛病,每天穿好襯衫,打好領帶;又加一件襯衫,再打一條領帶。同屋的人送給他一個外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金先生不在乎,他要畢業(yè)了,在重慶找好了差事,就要離開西南聯(lián)大,上任去了。這時,文嫂丟了三只雞,一只筍殼雞,一只黑母雞,一只蘆花雞。這三只雞不是一次丟的,隔一個星期丟一只。文嫂到處找過,找不著。她又不能像王婆罵雞那樣坐在門口罵——她知道這種潑辣做法在大學里不合適,只是一個人叨叨:“我口乃(的)雞呢?我口乃雞呢?……”文嫂出嫁的女兒回來了。她嚇了一跳:女兒戴得一頭重孝。女婿從重慶回來,車過貴州十八盤,翻到山溝里了。母女倆顧不上抱頭痛哭,女兒還得趕緊搭便車到十八盤去收尸。女兒走了,文嫂有點傻了。但她和女兒還得活下去,還得過日子。有很多先生畢業(yè),要離開昆明,臨走總得干凈干凈,來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有的先生臨走收拾好行李,總有一些帶不了的破舊衣物,叫來文嫂,隨她挑揀。然后她就替他們把宿舍打掃一下。金昌煥不聲不響地走了。同屋的朱先生叫文嫂過來看看,這位“怪現(xiàn)狀”是不是也留下點值得一揀的東西。金先生把一根布絲都帶走了。他的王國空空如也,只留下一個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照樣替金先生打掃,她的笤帚掃到床下,失聲驚叫了起來;床底下三堆雞毛,一堆筍殼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蘆花的!文嫂把三堆雞毛抱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來?!鞍⊙教靺?,這是我口乃雞呀!我口乃筍殼雞呀!我口乃黑母雞,我口乃蘆花雞呀!……”“我寡婦失業(yè)幾十年哪,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我風里來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艱難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我口乃女婿死在貴州十八盤,連尸都還沒有收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她哭得很傷心,很悲痛,好像把一輩子所受的委屈、不幸、孤苦和無告全都哭了出來。一九八一年六月六日(選自《汪曾祺經(jīng)典小說》,有刪改)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西南聯(lián)大有一個文嫂”九個字干凈地把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時間交待清楚,即中國抗日戰(zhàn)爭開始后高校內(nèi)遷設于昆明。B.文嫂雖“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但其妨礙建校,拒絕搬走,并得寸進尺,要求學校加蓋雞窩,還是體現(xiàn)了人的劣根性。C.文嫂為金先生服務,雖然是為了討生活,但也因其對知識分子的敬意而盡心盡力,而金先生卻偷吃了文嫂賴以生存的雞。D.文章結尾文嫂大哭一場,這哭聲是對自己不幸命運的悲嘆,也是對自己一輩子委屈的發(fā)泄,更是對偷了雞的金先生的控訴。6.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家于平淡中開掘出金昌煥在斯文外表掩藏下的虛偽與鄙俗,對五四運動以來被神化的學生形象進行了質疑與反思,具有現(xiàn)實意義。B.《雞毛》為筆記體小說,其文字敘事簡要,樸素干凈,點到即止。華麗浮躁之詞極少,多為平實之語,遵循了汪曾祺一向的語言風格。C.本文以“雞毛”為線索,也以之為題,既與小說結尾部分文嫂發(fā)現(xiàn)雞毛相呼應,又寓指人生的瑣碎和雜亂,反映出人生的苦難和人性的邪惡。D.在結構上,《雞毛》則有著汪先生一慣的大巧若拙的特色,顯出“苦心經(jīng)營的隨便”,小說全文,全無拘束,如行云流水,信手拈來,不淡不烈。7.汪曾祺的《雞毛》運用了諷刺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請分析文章在塑造人物方面都運用了哪些諷刺手法。(4分)8.汪曾祺說“我的感情無非三種:憂傷、歡樂和嘲諷”,本文中我們能看到文嫂的“憂傷”,能看到對金先生的“嘲諷”,也能感受淡淡的“歡樂”,請結合文本分析這種“歡樂”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題。漢王欲捐成皋以東,屯鞏、洛以距楚。酈生①曰:“臣聞‘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夫敖倉,天下轉輸②久矣,臣聞其下乃有藏粟甚多。楚人拔滎陽,不堅守敖倉,乃引而東,令適卒分守成皋,此乃天所以資漢也。方今楚易取而漢反卻,自奪其便,臣竊以為過矣。且兩雄不俱立,楚、漢久相持不決,海內(nèi)搖蕩,農(nóng)夫釋耒,工女下機,天下之心未有所定也。愿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杜太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馬之津,以示諸侯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蓖鯊闹藦椭\取敖倉。食其又說王曰:“方今燕、趙已定,唯齊未下,諸田宗強,負海、岱,阻河、濟,南近于楚,人多變詐;足下雖遣數(shù)萬師,未可以歲月破也。臣請得奉明詔說齊王,使為漢而稱東藩?!鄙显唬骸吧疲 蹦耸贯B生說齊王曰:“王知天下之所歸乎?”王曰:“不知也。天下何所歸?”酈生曰:“歸漢?!痹唬骸跋壬我匝灾俊痹唬骸皾h王先入咸陽,項王負約,王之漢中。項王遷殺義帝,漢王聞之,起蜀、漢之兵擊三秦,出關而責義帝之處。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后;降城即以侯其將,得賂即以分其士;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項王有倍約之名,殺義帝之負;于人之功無所記,于人之罪無所忘;戰(zhàn)勝而不得其賞,拔城而不得其封,非項氏莫得用事;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故天下之事歸于漢王,可坐而策也!夫漢王發(fā)蜀、漢,定三秦;涉西河,破北魏;出井陘,誅成安君;此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據(jù)敖倉之粟,塞成皋之險,守白馬之津,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漢王齊國可得而保也不然危亡可立而待也!”先是,齊聞韓信且東兵,使華無傷、田解將重兵屯歷下,軍以距漢。及納酈生之言,遣使與漢平,乃罷歷下守戰(zhàn)備,與酈生日縱酒為樂。(節(jié)選自《資政通鑒·漢紀二》)【注】①酈生,即酈食其,劉邦謀臣。②轉輸,轉運輸送物資。9.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王疾A先下B漢王C齊國可得D而保也E不然F危亡G可立H而待也!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夫,語氣詞,與《燭之武退秦師》中“夫晉,何厭之有?”的“夫”用法不同。B.竊,謙辭,私自,私下,與《鴻門宴》中“竊為大王不取也”的“竊”用法相同。C.復,意為再,又,與《師說》中“師道之不復,可知矣”的“復”含義不同。D.是,意為這,此,與《齊桓晉文之事》中“是心足以王矣”的“是”含義相同。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漢王本想放棄成皋以東地區(qū),駐扎到鞏縣、洛陽,以抗拒楚軍西進。經(jīng)酈食其勸說,漢王決定復取敖倉,可見漢王從善如流。B.酈食其在勸說齊王時稱天下之事將會歸于漢王,一是因為天下百姓、豪英賢才都心向漢王,二是因為上天降下洪福。C.酈食其認為齊國各支田氏宗族勢力強大,地勢易守難攻,百姓多狡詐善變,自請前往,勸說齊國歸順,漢王答應了他。D.齊王采納了酈食其的建議之后,派使者與劉邦媾和,并解除了先前在歷下城設置的戰(zhàn)備防守,天天與酈食其縱情飲酒作樂。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天下畔之,賢才怨之,而莫為之用。(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13.在酈食其看來,豪英賢才都樂意為漢王效力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說明。(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寄韓潮州愈①賈島此心曾與木蘭舟,直到天南潮水頭。隔嶺篇章②來華岳,出關書信過瀧流。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③?!咀ⅰ竣偬茟椬谟鸸?,韓愈上表切諫,觸怒皇帝,被貶為潮州刺史。②篇章:韓愈赴潮州途中創(chuàng)作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有“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句。③浪西樓:地處潮州。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首聯(lián)表達了詩人與韓愈不同尋常的交情,寫詩人的心早與友人同乘蘭舟,直達潮州那潮水的盡頭。B.頷聯(lián)表明二人正是高山流水,肝膽相照。友人這一腔忠憤的“篇章”隔著秦嶺傳來,詩人馳書慰問。C.頸聯(lián)“海浸城根老樹秋”,海潮浸到城根,地卑湮濕,詩句形象貼切地寫出友人貶官路上的險阻。D.尾聯(lián)詩人想象韓愈在讀到此詩時,潮州那瘴氣一掃而空,樓閣月明,銀輝遍灑,一片澄澈的景象。15.本詩的尾聯(lián)與《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都借用了“月亮”這一意象。試分析二者表達情感的異同。(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3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一詞中,寫自己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的兩句是
,
。(2)在《桂枝香?金陵懷古》一詞中,詞人感嘆六朝的歷史像流水一樣流逝,未曾給當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訓和反思的詩句是:
,
。(3)魏征在《諫太宗十思疏》中提醒唐太宗:歷代帝王中有好開局的很多,然而“
”;這并非因為創(chuàng)業(yè)易而守業(yè)難,而是因為其人一旦得志“
”,最終導致民心背離。三、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本小題共8小題,24分)(一)根據(jù)題目要求,完成17~20題。17.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A.欲辟土地,朝秦楚B.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C.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D.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18.下列句子中畫線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3分)A.以吾一日長乎爾
以小易大B.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擊沛公于坐C.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子路率爾而對曰
提刀而立19.下列各句句式特點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3分)例:技經(jīng)肯綮之未嘗A.為國以禮B.臣未之聞也C.此亡秦之續(xù)耳D.若屬皆且為所虜20.下列選項中,有關文化常識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春秋后期,千乘之國是中等國家。乘,古時一車一馬為一乘。春秋時,一輛兵車,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B.釁鐘是周朝的一種禮儀。在古代,鐘被視為一種神器,新鑄成的鐘要用牛羊的鮮血予以祭祀。C.《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扁孕?,即古代的地方學校,后泛指學校。D.《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題。瓷器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中的地位___________,然而對百姓來說,瓷器畢竟是家中稀有的珍貴物件,出于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一般百姓要是不當心砸碎了家中的瓷器,便會去找鋦活匠人修復?!颁|瓷”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起來的技術。在宋朝名畫《清明上河圖》里,就可以看到街邊“鋦瓷”的場景。瓷器堅硬耐磨,更可持久使用,可瓷器的致命弱點是易碎,破碎的瓷器留著無用,棄之可惜。()。經(jīng)過了匠人們艱苦的摸索實施,失敗成功,最終規(guī)范、理順、總結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其中最大的貢獻就是發(fā)明了__________的“金剛鉆”和“鋦釘”,繼而便產(chǎn)生了鋦補修復瓷器這一行當。鋦活作為一個行當,也分“行活”與“當活”。“行活”工藝較簡單,大多使用鐵釘,日常街頭所見鋦活,大多屬于這類;而明清以后出現(xiàn)的“當活”則更加精細,主要針對___________。現(xiàn)代的鋦瓷手藝人,比起功能性的修補也更注重現(xiàn)代審美,比起之前形似蜈蚣腳的整排鋦釘風格,釘偏少的修補更能體現(xiàn)出瓷器本身的素雅,也更___________。21.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眾所周知獨一無二
平民百姓
美觀B.人盡皆知司空見慣
達官貴人
美麗C.眾所周知獨一無二
達官貴人
美觀D.人盡皆知司空見慣
平民百姓
美麗22.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匠人們經(jīng)過了艱苦的摸索實踐,失敗成功,最終總結、理順、規(guī)范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B.匠人們經(jīng)過了艱苦的摸索實施,失敗成功,最終總結、理順、規(guī)范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C.經(jīng)過了匠人們艱苦的摸索實施,失敗成功,最終規(guī)范、總結、理順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D.經(jīng)過了匠人們艱苦的摸索實踐,失敗成功,最終規(guī)范、總結、理順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23.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匠人們需要琢磨如何把一件破碎的瓷器修補好B.匠人們需要琢磨當一件瓷器破碎后如何把它修補好C.匠人們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補好,當一件瓷器破碎后D.每當一件瓷器破碎后,匠人們便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補好24.班級組織同學前去淮安大劇院觀看越劇《紅樓夢》,演員扮演角色以及臺詞對應的情節(jié),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演員①:似一支寒梅獨自放,今日接來嬌花倚松栽,從今后,在白頭外婆懷里藏……演員②:盼姐姐盼的我苦難訴,盼不開啊宮門鎖,盼了七年才回家……演員③:老爺,你就看在我們夫妻的份上,我年已半百只有這一個孽障……演員④:我慌張的很,連扇子還跌折了,那里還配打發(fā)吃果子。倘或再打破了盤子,還更了不得呢。A.演員①—林黛玉—《林黛玉進賈府》演員②—賈環(huán)—《元妃省親》演員③—邢夫人—《寶玉挨打》演員④—晴雯—《晴雯撕扇》B.演員①—賈母—《林黛玉進賈府》
演員②—寶玉—《元妃省親》演員③—王夫人—《寶玉挨打》演員④—晴雯—《晴雯撕扇》C.演員①—林黛玉—《林黛玉進賈府》演員②—賈環(huán)—《元妃省親》演員③—王夫人—《寶玉挨打》演員④—晴雯—《晴雯撕扇》D.演員①—賈母—《林黛玉進賈府》
演員②—寶玉—《元妃省親》演員③—邢夫人—《寶玉挨打》演員④—晴雯—《晴雯撕扇》四、作文(60分)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朱光潛先生在《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人生與我》中說:“人生的悲劇尤其能使我驚心動魄:許多人因為人生多悲劇而悲觀厭世,我卻以為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朱光潛先生并舉其《無言之美》里的一段話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所居的這個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美滿,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換句話說,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以上論述具有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裝;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A項,“如果……就……”無中生有。原文只說“漢以后,法、陰陽、名三家,其基本思想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為獨立學派”,并未說其被吸收的原因,更未說其不能成為獨立學派的原因。B項,“只要……就……”錯誤。由原文“唯有儒、道兩家長期共存,互相競爭,互相吸收,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一條縱貫始終的基本發(fā)展線索”可知,原文不是必要條件,“只要……就……”說法過于絕對。D項,“史學大師陳寅恪認為”錯誤,根據(jù)原文“史學大師陳寅恪早就指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髓是‘道家的真精神,新儒家的舊途徑’。故此,我們認為‘國學’的根基是儒道互補,缺一不可,而那種把‘國學’只看作孔孟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一家獨踞的認識,是有重大偏頗的。缺了老子創(chuàng)立的道家思想的補充,儒家獨腳難撐‘國學’這臺戲。儒、道兩家,還要加上佛教,三足鼎立才能站穩(wěn)立牢。”可知,選項混淆了陳寅恪和作者的觀點。2.【答案】A【解析】A項,對立互補關系。原文“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多元成份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兩極,形成鮮明的對立和有效的互補”。3.【答案】B【解析】A項,體現(xiàn)儒家“對同類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的生活態(tài)度;C項,體現(xiàn)儒家“寧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的生活態(tài)度;D項,體現(xiàn)儒家即便身處低位,依然積極進取的的生活態(tài)度;B項,“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出自《老子》?!按笾侨粲蕖保胖呛芨叨宦朵h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才智出眾的在處理很多日常事情上顯得很傻、很遲鈍、很吃虧,只是不處處與人計較而已;“大巧若拙”,真正聰明的人,從表面看好像笨拙,其實是不炫耀顯露自己而已;“大音希聲”,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大象無形”,宏大的氣勢景象似乎沒有一定之形?!按笾侨粲蕖本潴w現(xiàn)道家的“為人處事不露鋒芒”“道法自然”“只有通過內(nèi)心的平靜和自然,才能真正理解世界的本質和真相”等理念。4.【答案】①三五成行,各有志向,沒有爭斗,從容等待著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體現(xiàn)了儒家的“和而不同”;②春風和煦,沂水洗浴,祭天禱雨地吹風,人類探尋進而遵循自然規(guī)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xiàn)了道家的“道法自然”;③“春服圖”人與人和諧,人與自然天人合一,這符合儒道兩家共同主張的“和”“和諧”?!驹u分要點】每點2分。第①點,結合文段分析1分,體現(xiàn)儒家主張1分;第②點答到“遵循自然”1分,體現(xiàn)道家主張1分;第③點結合語段分析1分,具體點出儒家道家共同主張的“和”或“和諧”1分。一點2分,言之成理亦可得分。5.【答案】B【解析】B.“體現(xiàn)了人的劣根性”錯誤。結合第二、三段“可她的兩間破草屋戳在宿舍旁,不成樣子。聯(lián)大主事的以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兩間草房拆了,就近給她蓋一間,質料比原來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給她蓋個雞窩”“一針一針,專心致志。為避嫌疑,她從不送衣物到學生宿舍里去,讓女兒隔著窗戶喊”“人老實,沒文化,卻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分析,不搬家可以理解為社會底層婦女正常的心態(tài),“劣根性”說法有失偏頗,而且“她的屋門也都是敞開著的。她的所作所為,都在天日之下,人人可以看到”的簡潔的文字描寫說明文嫂沒有文化但老實、規(guī)矩、透亮,有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則。故選B。6.【答案】C【解析】C.“本文以‘雞毛’為線索”錯誤?!半u毛”不是文章線索,線索需要串聯(lián)所有情節(jié),而本文只在后半部分提到雞毛的事情。故選C。7.
【答案】(1)對比襯托。如:汪曾祺將文嫂和金先生對比,深刻批判金先生所代表的少數(shù)缺少良知的文化人的自私與虛偽。(2)漫畫式夸張。如:汪曾祺描寫金昌煥“每天穿好襯衫,打好領帶;又加一件襯衫,再打一條領帶”寫其怪誕。(3)細節(jié)描寫。如:汪曾祺描寫金先生“從不買紙”,每天晚上帶著一把剪刀,把校園里各種通告、啟事的空白處剪下以展現(xiàn)其吝嗇貪婪?!驹u分要點】答出一點給
2分,答出兩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描寫手法的能力。。題干要求考生找出文中在塑造人物方面運用的諷刺手法,從文中來看,文章諷刺的對象是金先生,在塑造金先生的時候主要運用對比襯托、漫畫式夸張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技巧。(1)對比襯托。如:汪曾祺將文嫂和金先生對比,深刻批判金先生所代表的少數(shù)缺少良知的文化人的自私與虛偽,一個受過教育,而且是抗戰(zhàn)時期最高學府的頂尖教育的學生——金昌煥,卻不如一個普通的,沒有文化的,不知身世的勞動婦女,甚至連那些雞都不如。金昌煥看似斯文的外表卻掩藏著虛偽、丑陋、鄙俗、冷漠、吝嗇、自私以及功利。身為大學生,“這金昌煥真是缺德,偷了文嫂的雞,還借了文嫂的鼎罐來燉了”,文嫂的生活已經(jīng)不易,還偷她的雞吃,而且偷吃別人的雞,還與主人借鼎罐,用完后都是洗都不洗就還給人家。相比之下,文嫂作為沒有任何文化知識的普通婦女,不拿別人一針一線(除非是給或丟棄的),靠自己縫補拆洗養(yǎng)雞糊口。在與文嫂的對比之中,反射出金先生人性中一種喪失人格尊嚴的邪惡。(2)漫畫式夸張。主要表現(xiàn)在金先生外貌或者肖像描寫以及行為習慣方面。結合“他怪異處有三點:一是他所有的東西都掛著,二是從不買紙,三是每天吃塊肉。他的床上拉了幾根鐵絲,什么都掛在鐵絲上,領帶、鞋襪、墨水瓶……每天就睡在這些丁丁當當東西的下面”分析,他的行為怪誕可笑;結合“每天穿好襯衫,打好領帶;又加一件襯衫,再打一條領帶”分析,可見人物的衣著怪誕可笑,這些都具有諷刺夸張意味。(3)細節(jié)描寫。文中寫金先生“每天晚上帶一把剪刀,把這些空白處剪下來,并把這些紙片,按紙質大小、顏色,分門別類,裁剪整齊,留作不同用處,也不顧文告是否過期。他每晚都開夜班,這傷神,需要補一補,就如期買了肉,切成大小相等的塊,借了文嫂的鼎罐(他用過鼎罐,洗都不洗就還給人家了),在學校茶爐上燉熱,密封在一個有蓋的瓷壇里。每夜用完功,打開壇蓋,用一支一頭削尖了的筷子,瞅準了,扎出一塊,閉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當當?shù)氖参镏?,酣然睡去”,這些細節(jié)展現(xiàn)出金先生的吝嗇貪婪、自私自利。8.
【答案】(1)校方有溫情。對于不肯搬走的文嫂,聯(lián)大主事給她蓋房,蓋雞窩,允許她住在校舍旁。(2)文嫂有教養(yǎng)。老實,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勤勞,懂得避嫌,丟雞后仍能克制自己。(3)生活能自給。文嫂養(yǎng)雞喂雞,洗衣縫被,養(yǎng)活女兒。(4)家庭有溫暖。女婿孝順,經(jīng)常帶回外地特產(chǎn),還答應養(yǎng)文嫂一輩子。(5)生活有態(tài)度。文嫂痛失女婿后,仍堅強過日子,繼續(xù)勞作。(6)學生有善意。許多青年學生畢業(yè)前請金嫂挑揀帶不走的舊衣物?!驹u分要點】答出一點給
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思想內(nèi)容、作者情感態(tài)度以及對文本進行個性化解讀的能力??忌枰轿闹姓业侥茏屓烁惺艿健皻g樂”“溫情”等正能量的內(nèi)容,并進行概括。如文中的校方有溫情。結合第二段“聯(lián)大主事的以為人家不愿搬,不能逼人家走,跟她商量,把兩間草房拆了,就近給她蓋一間,質料比原來的好。她同意了,只要求再給她蓋個雞窩”分析,可見對于不肯搬走的文嫂,聯(lián)大主事給她蓋房,蓋雞窩,允許她住在校舍旁。如文嫂有教養(yǎng)。汪先生用優(yōu)美的散文式描寫塑造了文嫂的形象。文嫂坐在草地上縫補被窩,一針一針,專心致志,文嫂洗衣拆被生活雖艱辛,卻不缺乏熱情;文嫂養(yǎng)的雞是文嫂過日子的,賣了蛋可以換回來鹽巴、辣子,然而,雞卻被偷了,而且還是三只,文嫂卻沒有“像王婆罵雞那樣坐在門口罵——她知道這種潑辣做法在一個大學里很不合適”,后來知道雞是金先生偷的以后,“文嫂把三堆雞毛抱出來,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來。‘啊呀天吶,這是我口乃雞呀!我口乃筍殼雞呀!我口乃黑母雞,我口乃蘆花雞呀!……’”“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賺大錢的呀,你咋個要偷我口乃雞呀!……”,雖然此時已經(jīng)知道是金先生偷吃了,但也沒用惡言惡語;雖然歷經(jīng)磨難,嘗遍人生百味,但文嫂沒有因此暴戾。老實,潔身自好,不貪小便宜,勤勞,懂得避嫌,丟雞后仍能克制自己,彰顯人性美,給人溫暖。如文嫂生活能自給。“文嫂養(yǎng)了二十來只雞。青草里有蟲兒種種活食,這些雞都長得極肥大,肯下蛋。隔多半個月,文嫂就挎了半籃雞蛋,領著女兒集市去賣。蛋大,紅潤好看,賣得也快?;貋頃r,帶了鹽巴、辣子,有時還用馬蘭草提著一小塊肉”,文嫂養(yǎng)雞喂雞,洗衣縫被,養(yǎng)活女兒。如家庭有溫暖?!拔纳┑呐畠洪L大了,經(jīng)人介紹,嫁了一個司機。她覺得這女婿人好。他跑貴州、重慶,每趟回來看老丈母,會帶點曲靖韭菜花、貴州鹽酸菜,甚至宣威火腿,女婿答應養(yǎng)她一輩子。文嫂胖了”,女婿孝順,經(jīng)常帶回外地特產(chǎn),還答應養(yǎng)文嫂一輩子。如文嫂生活有態(tài)度?!芭畠鹤吡?,文嫂有點傻了。但她和女兒還得活下去,還得過日子。有很多先生畢業(yè),要離開昆明,臨走總得干凈干凈,來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就多了?!缓笏吞嫠麄儼阉奚岽驋咭幌隆?,即便女婿遭遇車禍,還得活下去,不曾絕望,文嫂痛失女婿后,仍堅強過日子,繼續(xù)勞作。如文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有善意?!坝泻芏嘞壬厴I(yè),要離開昆明,……有的先生臨走收拾好行李,總有一些帶不了的破舊衣物,叫來文嫂,隨她挑揀”,許多青年學生畢業(yè)前請金嫂挑揀帶不走的舊衣物。9.
【答案】CEF【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您若是趕快投降漢王,那么齊國的社稷還能夠保全下來;倘若是不投降漢王的話,那么危亡的時刻立刻就會到來!“王疾先下漢王”與“齊國可得而保也”是構成假設關系復句,中間斷開,故在C處斷句;“齊國可得而保也”中“也”表判斷,放在句末,故E處應斷開;“不然”的“然”為代詞,指代前面所說的投降漢王之事,“不然”與后面的“危亡可立而待也”構成假設關系復句,故在F處斷句。故斷句的三處為CEF。10.【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字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A.用法相同,都是句首語氣詞。句意:敖倉,作為天下轉運糧食的集散地已經(jīng)很久了。/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B.用法相同。句意:我私下里認為這是個過錯。/私意認為大王不應采用(這種做法)。C.含義不同,《師說》中的“復”是“恢復”的意思。句意:所以請您趕快再次進軍。/(古代)跟從老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就可以明白了。D.含義相同。句意:在此之前。/這樣的心就足以稱王于天下了。故選A。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B.“天下百姓、豪英賢才都心向漢王”錯誤,結合原文“與天下同其利,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可知,與天下人同享利益,因此豪杰英雄和賢能才士都樂意為他效力并歸心于他。故選B。12.【答案】(1)天下人都背叛他,賢能才士都怨恨他,而沒有人愿意被他任用。(2)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窘馕觥勘绢}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畔”,通“叛”,背叛;“莫”,沒有人;“為之用”,被動句,被項王任用。(2)“所以”,……的原因;“出入”,偏義副詞,進入;“非?!?,意外的變故。13.【答案】(1)收集天下的兵員,扶立諸侯的后裔(2)降服了城邑就把它們封給有功的將領做侯王,獲得了財物就把它們封賜給手下的士兵(3)與天下人同享利益。【評分要點】如若只答項王之弊得1分【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結合原文“豪英賢才皆樂為之用”可知,前文皆直接圍繞此點展開敘述。參考譯文:漢王想放棄成皋以東地區(qū),駐扎到鞏縣、洛陽以抗拒楚軍。酈食其說道:“我聽說‘知道天所以為天的人,就可成就帝業(yè)?!瘒寻傩债斪魈?,而百姓則把糧食當作天。敖倉,作為天下轉運輸送糧食的集散地已經(jīng)很久了,我獲悉那里貯藏的糧食非常多?,F(xiàn)在楚軍攻下滎陽,竟然不堅守敖倉,而是帶兵向東而去,只是讓一些罪犯來分守成皋,這是上天用來幫助漢軍的啊。目前楚軍容易攻取,漢軍反倒退卻,(楚軍)自己耽誤有利戰(zhàn)機,我私下里認為這是個過錯。更何況兩個強有力的對手不能并立,楚漢兩國的戰(zhàn)爭經(jīng)久相持不下,全國混亂動蕩,農(nóng)夫放下農(nóng)具(停止耕作),織女離開織機(不再紡紗織布),天下百姓究竟心向哪一方還沒有決定下來。所以請您趕快再次進軍,收復滎陽,占有敖倉的糧食,阻塞成皋的險要,堵住太行交通要道,在蜚狐隘口設防抵抗,把守白馬的渡口,向諸侯顯示漢軍已占據(jù)有利地形并能克敵制勝的態(tài)勢,那么天下人便都知道自己的歸向了。”漢王接受了酈食其的建議,隨即又去謀取敖倉。酈食其又勸說漢王道:“目前燕和趙都已平定,只有齊尚未攻克,(齊的)田氏宗族勢力強大,以東海、泰山為依靠,黃河、濟水為屏障,南面臨近楚,百姓多狡詐善變;您即使派遣幾萬人的軍隊去征伐,也無法在(一年或數(shù)月的)短時間內(nèi)攻下。為此我請求準許我奉您的詔令前去游說齊王,使他歸順漢,自稱作漢東面的藩屬。”漢王說:“好!”漢王即派酈食其去勸說齊王道:“大王您可知道天下的人心所向嗎?”齊王說:“不知道。天下人都歸向哪里呢?”酈食其說:“歸向漢王?!饼R王道:“您為什么這樣說呢?”酈食其說:“是漢王率先攻入咸陽的,但項羽卻背棄先前的盟約,讓漢王到漢中去做王。項羽隨后又遷殺義帝,漢王聞訊,即調(diào)動蜀、漢的軍隊攻打三秦,出函谷關,責問義帝的下落。同時收集天下的兵員,扶立諸侯的后裔;降服了城邑就把它們封給有功的將領做侯王,獲得了財物就把它們封賜給手下的士兵;與天下人同享利益,因此豪杰英雄和賢能才士都樂意被他任用。而項羽有違約背信的惡名,以及殺害義帝忘恩負義的罪責;且對人家的功勞毫不記在心中,對人家的過失卻總是耿耿于懷;將士打了勝仗得不到獎賞,攻陷了城鎮(zhèn)得不到賜封,不是項姓的人就沒有誰能夠當權主事;天下人都背叛他,賢能才士都怨恨他,而沒有人愿意被他任用。所以天下大業(yè)將歸屬漢王,是可以坐著就算定的了!漢王從蜀漢發(fā)兵,平定三秦;渡過西河,打敗北魏;攻下井陘,殺成安君;這不是人力,是上天所保佑!如今已占有敖倉的糧食,堵住成皋之險,駐守白馬的渡口,封鎖太行之要道,占據(jù)蜚狐的關口;天下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滅掉。您若是趕快投降漢王,那么齊國的社稷還能夠保全下來;倘若是不投降漢王的話,那么危亡的時刻立刻就會到來!”在此之前,齊國聽說韓信將要領兵東進,即派華無傷、田解率重兵駐扎在歷下,以抵御漢軍。待到齊王采納了酈食其的建議,派使者與漢王媾和后,齊王便解除了歷下城的戰(zhàn)備防守,與酈食其天天縱情地飲酒作樂。14.【答案】C【解析】“形象貼切地寫出友人貶官路上的危險”理解有誤?!昂=歉蠘淝铩睂懙氖窃赓H之地的凄苦處境。15.【答案】①相同點:兩首詩都借用月亮表達了對友人遭貶的牽掛與關切;(2分)②不同點:李詩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了明月人的情態(tài)。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無奈以及對朋友的關切之情;(2分)賈詩以景作結,借景抒情。尾聯(lián)寫有一天大風吹散了瘴氣,皓月東升照耀在潮州浪西樓上,表達了作者希望友人韓愈無辜遭貶的冤屈大白于天下的憧憬之情。(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評分要點:“相同點”得分點在情感;“不同點”,兩首詩各2分,手法1分,情感1分。賈詩手法提及“想象”“虛寫”亦可。16.(1)短發(fā)蕭騷襟袖冷,穩(wěn)泛滄浪空闊。(2)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3)能克終者蓋寡,則縱情以傲物。17.【答案】C
【解析】例句:“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A.“朝”,使動用法,使……朝見。B.“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相。C.“歲”,名詞作狀語,每年。D.“闕”,使動用法,使……受損害。18.【答案】D【解析】A.介詞,因為;介詞,用。B.介詞,依靠;介詞,趁著。C.動詞,到;助詞,取消獨立性,不譯。D.都是連詞,表修飾,可譯為“地”或不譯。故選D。19.【答案】B【解析】B和例句都是賓語前置句,A句是介詞結構后置句,C句是判斷句,D是被動句。20.【答案】A
【解析】乘,古時一車四馬為一乘。21.【答案】
C【解析】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的能力。第一空,眾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人盡皆知:人人都知道,比喻一件事流傳很廣泛。語境強調(diào)普遍性,應填“眾所周知”。第二空,獨一無二:指沒有相同的或沒有可以相比的,形容十分稀少。司空見慣: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根據(jù)語境,文中形容“金剛鉆”和“鋦釘”的發(fā)明沒有可以相比的,所以應選“獨一無二”。第三空,達官貴人:指地位高的大官或出身侯門身世顯赫的人。平民百姓:指普通百姓。根據(jù)前文“行活”工藝較簡單,大多使用鐵釘……而明清以后出現(xiàn)的“當活”則更加精細可知,此處應選“達官貴人”。第四空,“美觀”和“美麗”意思相近,因這里是用來修飾“瓷器”的,所以選“美觀”更貼切。2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線的句子存在三處語病:(1)成分殘缺,“經(jīng)過”淹沒句子主語,應把“匠人們”調(diào)到句首。(2)搭配不當,“艱苦”和“實施”搭配不當,應將“實施”改為“實踐”。(3)語序不當,“規(guī)范、理順、總結”的語序錯誤,按照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后半句應該為“最終總結、理順、規(guī)范出一套合理的鋦瓷技藝”。23.【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之語句復位的能力。括號前說的是瓷器破碎后留著無用,棄之可惜,括號后說的是鋦瓷技藝產(chǎn)生,根據(jù)語境及前后文的銜接緊密程度,那么括號內(nèi)的語句應該是一旦發(fā)生瓷器破碎的情況,匠人們該如何去做,故填入“每當一件瓷器破碎后,匠人們便需要琢磨如何把它修補好”,故D最恰當。24.【答案】B①賈母,林黛玉進賈府;②賈寶玉,元春省親;③王夫人,寶玉挨打。④晴雯,晴雯撕扇25.作文【文題解析】:本次作文屬于新材料作文,是由材料、引導語和要求三部分組成。1.材料:材料是選自朱光潛先生《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談人生與我”,其核心話題是如何看待“人生的悲劇”。注意:這里的“悲劇”是一個比喻,其本體是人生的一種缺陷,人面臨的一種困境,等等。材料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朱光潛先生對“人生的悲劇”的看法(態(tài)度)——“人生有價值正因其有悲劇”;第二層次,是朱光潛先生對其“人生的悲劇”看法(態(tài)度)的闡釋。其中,第二層次又可以分為兩層:①省略號前的內(nèi)容為第一層次。在此,朱光潛先生給出了一個似乎矛盾的觀點(“最完美”的原因在于“最不完美”)。②省略號后的內(nèi)容為第二層次。在這一部分,朱光潛先生給出了具體的解釋。世界的美滿是因為“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機會,有想象的田地”。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在命題的時候省略了以下內(nèi)容:這話表面看法,但是實含有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選擇性必修1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醫(yī)療健康產(chǎn)業(yè)融資擔保合同范文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農(nóng)產(chǎn)品生產(chǎn)基地承包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美甲培訓學校校企合作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貨物買賣合同標的商品的規(guī)格和質量要求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業(yè)合作社股權收益權互換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機械設備買賣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制家具組裝清包服務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充電樁充電技術研發(fā)與產(chǎn)業(yè)化合同4篇
- 《電力用直流電源系統(tǒng)蓄電池組遠程充放電技術規(guī)范》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形象分析
- 信息化運維服務信息化運維方案
- 汽車修理廠員工守則
- 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應用題100題
- 個人代賣協(xié)議
- 公安交通管理行政處罰決定書式樣
- 10.《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李強
- 冀教版數(shù)學七年級下冊綜合訓練100題含答案
- 1神經(jīng)外科分級護理制度
- 場館惡劣天氣處置應急預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