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修辭手法與語句表達效果考
情
分
析年份、卷別題干表述題型2023·新課標Ⅱ卷文中畫框線的部分,如果寫成“正優(yōu)雅地跳舞,踱步,鳴叫,顧盼,尋覓”,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主觀題(比較原句與改句的表達效果)2022·新高考I卷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設問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主觀題(修辭的表達效果)2022·新高考Ⅱ卷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除了比擬以外還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請結合原文分析其表達效果。主觀題(修辭的辨認和表達效果)年份、卷別題干表述題型2021·新高考I卷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主觀題(修辭的表達效果)2020·新高考I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主觀題(修辭的特點)2020·新高考Ⅱ卷比喻具有相似性,請據此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分析。主觀題(修辭的特點)備
考
策
略1.熟悉常見修辭格的特點,明辨易混修辭格。雖說單獨考查修辭格的可能性不大,但熟悉各種修辭手法的特征及易混辭格的區(qū)別,是運用修辭手法的前提。比較而言,修辭格中的比喻和比擬、借喻和借代、對比和映襯等手法容易混淆,平時要有目的地進行針對性的訓練。2.熟悉常見修辭方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確其表達效果。比如有的使表達更鮮明生動形象,有的使表達更充實豐富等。掌握修辭手法的主要目的是鑒賞文學作品和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思想情感。熟悉各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有助于鑒賞和表達。3、形成整體閱讀觀念。某種手法的表達效果往往是和上下文甚至全文的主題緊密相連的,修辭句往往是上下文意的延伸或者含蓄表達,解讀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語句,必須結合上下文文意。4、提高聯想、想象等思維能力。語言是表達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維的結果。因此,近年來對修辭運用能力的考查,既考語言運用能力,也考思維能力。要寫得出,寫得正確,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確。有些考生寫不出恰當的比喻句,不是因為不懂比喻手法,也不是語言表達能力差,而是思維能力不夠,想不出恰當的喻體,也不知表達怎樣一個主題。因此,要提高修辭運用能力,關鍵是要提高思維能力,尤其是聯想、想象能力???/p>
點
解
讀考點1辨別并賞析修辭手法修辭即修飾文辭,指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達到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高考語言文字運用題對修辭手法的考查有兩個層面:一是辨別、判斷句子所用的修辭手法,二是在具體語境中分析修辭手法的構成和表達效果。備考時,我們不僅要牢固掌握常見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一般作用等知識(詳見本專題“知識清單”),還要能在具體語境中遷移運用。常見的十二種修辭手法1.比喻(1)定義: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的一種修辭手法。(2)結構:一般由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用來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聯系本體和喻體的詞語,比喻關系的標志)三部分組成。(3)構成條件:①本體和喻體必須是本質不同的事物;②本體和喻體之間必須有相似點;③本體和喻體的感情色彩要一致。(4)種類:①明喻:本體、喻體和比喻詞都出現的比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例這初秋之夜如一襲藕荷色的蟬翼一樣的紗衫,飄起淡淡的哀愁。②暗喻:又叫隱喻,本體和喻體都出現,兩者之間常用“是”“成了”“變成”等詞語聯結典型形式是“甲是乙”。例那又濃又翠的景色,簡直是一幅青綠的山水畫。③借喻:只出現用來代替本體的喻體(直接敘述喻體)而本體和比喻詞都不出現。例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④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從不同角度不同的相似點對同一本體進行描述。例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5)作用:①化平淡為生動;②化深奧為淺顯;③化抽象為具體。2.比擬(1)定義:根據想象把物當作人來寫、把人當作物來寫,或把甲物當作乙物來寫的一種修辭手法。(2)形式:事物“人化”,人“物化”,甲物“乙物化”。(3)種類:①擬人:把物當作人來描寫,賦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動作等,讓無生命的事物好像有生命一樣能活動,讓有生命的事物好像人一樣有思維和情感。例下面溪水大概是涸了,看著有無數用為筑橋剩下的大而笨的白色石塊,懶懶散散睡了一溪溝。②擬物:把人當作物來描寫,或把此物當作彼物來描寫。例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親早已迎著出來了,接著便飛出了八歲的侄兒宏兒。(4)作用:①增加語言的生動性和形象性;②使人或事物更加生動形象;③表意豐富,有利于表達作者鮮明的情感態(tài)度;④增強語言的親切感。3.借代(1)定義:不直接說出人或事物的名稱,而是借用與其密切相關的名稱去代替的一種修辭手法。被代替的人或事物叫“本體”用來代替的事物叫“借體”。(2)種類:種類例句特征代本體紅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個老娘……材料代本體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標志代本體誰料竟會落在“三道頭”之類的手里的呢,這豈不冤枉!人名代著作我們要多讀點魯迅。綽號代本人蘆柴棒,去燒火!專名代泛稱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具體代抽象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部分代整體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3)運用借代應注意的問題:①借體和本體關系密切,借體必須具有鮮明的代表性,能突出地代表本體,讓人一看就明白所指稱的事物。②用人物特征作借體時,要注意褒貶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時宜用褒義的稱號;代表反面人物時,宜用令人厭惡的事物。(4)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質特征,增強語言的形象性,使文筆簡潔精練,語言富于變化;②引人聯想,使表達收到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的效果。4.夸張(1)定義:(1)定義:為了達到某種表達效果,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一種修辭手法。(2)種類:種類釋義例句擴大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長、強……)處說。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s小夸張故意把一般事物往?。ㄉ?、慢、矮、短、弱……)處說。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超前夸張在兩件事之間,故意把后出現的事說成是先出現的或與先出現的事同時出現的。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3)作用:①突出事物的本質;②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③創(chuàng)造意境,以引起聯想;④強化作者的某種感情。5.對偶(1)定義:將字數相等、意義相關或相反、結構相同或相似、用詞互相對應的兩個短語或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這種修辭手法叫對偶。(2)種類:種類釋義例句按內容正對從兩個角度、兩個側面表示相似相關的關系。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反對表示相反關系或對立關系。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串對上下句意義上具有承接、遞進、因果、假設、條件等關系的對偶形式,也叫“流水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按形式工對字數、詞性、結構平仄、用字等均符合對仗要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寬對基本符合對仗要求,形式要求相對寬松。飲馬魚驚水,穿花露滴衣。(3)運用對偶應注意的問題:切忌脫離內容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對仗。(4)作用:①形式整齊,結構對稱,有一種整齊均勻的美感效果;②詞句凝練概括,富有表現力,能夠把相關事物間的關系表現得集中鮮明;③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讀來朗朗上口6.排比(1)定義: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來加強語勢、強調內容、強化感情的修辭手法叫排比。(2)種類:①成分排比:一個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組成排比。例他們不會高聲朗笑,不會拼死搏擊,不會孤身野旅,不會背水一戰(zhàn)。②分句排比:一個復句的各個分句組成排比。例他們的品質是那樣地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志是那樣地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地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地美麗和寬廣?。?)作用:①用于敘事,內容集中,重點突出;②用于議論,論述透徹,條分縷析;③用于抒情,氣勢磅礴,節(jié)奏鮮明。7.反復(1)定義:為了強調某個意思表達某種感情,有意重復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群。(2)種類:①接連反復。例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②間隔反復。例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3)作用:①強化感情;②增強氣勢。8.設問(1)定義:無疑而問,自問自答,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和思考的一種修辭手法。(2)作用:①提醒注意,引發(fā)思考;②突出某些內容,使文章有波瀾;③有時出現在篇首或段首,起到引起下文或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9.反問(1)定義: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以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反問句句末一般用問號,有時也用嘆號。(2)種類:①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你也可以說它是中國人走向現代的起點,但是,哪一個民族走向現代時的步履會像在上海那樣匆促慌張自怯雜亂無章?②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你不覺得我們的戰(zhàn)士是最可愛的人嗎?10.反語(1)定義:反語即“說反話”,故意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話語來表達本意,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法。(2)種類:①諷刺反語:以揭露、批判、諷刺、嘲弄為目的,表達貶義的反語。例有幾個“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場去收集些萵苣的菜葉,用鹽一浸,這就是她們難得的佳肴。②風趣反語:為了達到風趣的效果而說的反語,字面上表達的是貶義,實際上表達的是褒義或因情深難言,或因避嫌忌說,并不包含諷刺、嘲弄之意。例黛玉聽了睜開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天魔星’!”(3)作用:①可以揭露、批判、諷刺和嘲弄消極方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②可以鮮明地表現說話人的態(tài)度和立場;③可以使語言生動有趣。11.雙關(1)定義:雙關是利用詞的多義性及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有雙重意義的一種修辭手法。(2)種類:①意義雙關:利用詞的多義性,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例將那三春看破,桃紅柳綠待如何?把這韶華打滅覓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又暗指元春、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②諧音雙關:利用詞的同音(或音近)條件,有意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例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晴”與“情”諧音,表面上是晴天的“睛”,內含感情的“情”)(3)作用:①使語言表達含蓄、幽默;②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12.通感(1)定義:又叫“移覺”,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聽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將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手法。例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2)作用:①能豐富表情達意的審美情趣,增強表達效果;②化抽象為具體,突出特征;③調動讀者的多種感覺,激發(fā)聯想。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比擬與比喻①比擬是仿照擬體的特征摹寫本體,重點在“擬”;比喻是用喻體比方本體,重點在“喻”。②比擬的本體和擬體彼此交融,本體必須出現,擬體一般不出現;比喻的本體和喻體一主一從,本體或出現或不出現,而喻體必須出現。③判斷比喻重點看名詞,判斷比擬重點看動詞和形容詞。東西長安街成了喧囂的黃河,它在歲月里奔騰,它又溫情脈脈地展露歡顏。(“東西長安街成了喧囂的黃河”是暗喻,“長安街”和“黃河”分別是本體和喻體。“它在歲月里奔騰”是擬物,把長安街當成了動物?!八譁厍槊}脈地展露歡顏”是擬人,“溫情脈脈”“展露歡顏”是人的情態(tài))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借喻與借代①借喻重在打比方,可換成明喻;借代重在指稱,不能換成明喻。②借喻的本體和喻體之間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體和借體之間具有相關性。①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②何以解憂?唯有杜康。(①以“雪”比喻“浪花”。②以傳說中的酒圣“杜康”代指“酒”)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排比與對偶①排比是三項或三項以上的連說,而對偶則是兩項的對說。②排比不限字數,句式大體相似即可;對偶不僅要求兩句字數相等,還要求結構一致。③排比中常含有反復出現的詞語,對偶中則力求避免相同字詞反復出現的現象。①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②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精甲,不能御也。(①為排比,四句均用“魚”字提摯。②為對偶中的寬對)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設問與反問①形式上:設問是先問再回答;反問是只問不答但問題的答案卻在句子之中。②作用上:設問是為了引起讀者的注意,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反問是為了加強語氣,明確表達某種觀點或思想感情。各位同學還不能準確區(qū)分“設問”和“反問”嗎?應該不會吧!難道老師講得還不夠細致嗎?(第一個問句后面有回答“應該不會吧!”,是設問。第二個問句用“難道”和“不”雙重否定,表達肯定的意思,是反問)一、區(qū)分幾種易混淆的修辭手法易混修辭區(qū)別示例反復與排比①側重不同:反復強調語氣,加強情感;排比使行文有節(jié)奏感,朗朗上口,增強文章氣勢。②寫法不同:反復是有意讓一個句子或詞語重復出現;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詞語或句子成串排列。③數量不同:反復是相同的詞語或句子出現兩次即可;排比則要求詞語或句子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有時反復和排比兩種修辭手法也可以交織在一起。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②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③狂風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沒它,嚴寒凍不死它,干旱旱不壞它。(①兩個“知否”為連續(xù)反復。②為排比。③從整體結構看,四個句子構成排比,其中四個“它”是間隔反復)二、賞析修辭手法題“兩關鍵”——解構成、析效果解構成
依其結構,分析構成
比喻把……比作……,本體是……喻體是……,兩者都……有較強的相似性比擬把……人格化,將……(物)當作人來寫;把人擬作……(物),寫出了人的……(物性)借代用……代指……,借體是……本體是……夸張……(詞)詞義擴大/縮小/超前對偶上句……(詞)對下……(詞),兩詞均為……(詞性),意思相反/相似/相關排比連續(xù)使用……(結構特點)的詞語/句子,構成排比反復……(詞語、句子)反復出現二、賞析修辭手法題“兩關鍵”——解構成、析效果析效果熟記作用,分析效果①指出該句的藝術效果(生動、形象、傳神、新穎、別致,增強感染力、增強氣勢,等等)②指出該詞、句、段寫了什么內容或所寫內容的特點③指出這樣寫表現了人物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考點2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同一句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會產生不同的表達效果,句子的表達效果與其所采用的修辭手法、句式、語體、詞語、語序等有密切關系。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題是一種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都很強的題目,其重在引導學生關注語言表達的形式和技巧,重視語言表達的準確、鮮明與生動。近幾年,高考對這一考點進行考查時,所選情境材料均為文學性文段,考查形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比較原句與改句的表達效果;二是分析句子的表達手段,即分析取得某種語意效果的手段。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無論是比較原句與改句的表達效果,還是分析句子的表達手段,都可以從以下七個角度來思考:1.句式句式按語序分有常式句、變式句,按形式分有長句、短句和整句、散句,按陳述對象分有主動句、被動句,等等。句式不同,表達效果也不同。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2.修辭手法語句常常運用修辭手法來增強表達效果,我們要特別關注句子在修辭上的特點,并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不同的修辭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不同作用。3.用詞特點每一類詞語都有其獨特的表達效果,分析句子的表達效果還可以從分析用詞的特點及其所具有的表達效果入手。重點關注以下詞語:①動詞,尤其是非動詞活用為動詞,往往能夠使語言生動形象;②形容詞不僅可以從形、聲色等方面點出事物的特點,還能傳達出作者的情感;③擬聲詞可以使描寫生動逼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④疊詞能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起強調作用;⑤名詞羅列,如連用二字、四字詞語,概括力強,使文章語言典雅而富有韻味。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4.表達方式這類試題的材料多為文學性語段,多用記敘、描寫和抒情的表達方式。若賞析的句子為記敘性句子,則可以從敘述的人稱、敘述的順序、敘述的視角等角度入手分析其表達效果;若賞析的句子為描寫性句子,則可以從描寫方法(白描、工筆等)、描寫角度(觀察視角的高低、俯仰、遠近,感官角度——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描寫順序等角度入手分析其表達效果;若賞析的句子為抒情性句子,則可以從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角度入手來分析其表達效果。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5.語體色彩口語和書面語各有特色,各有其表達效果。有時為了追求某種特定的表達效果也可以活用,即莊詞諧用,諧詞莊用。在比較原句與改句的表達效果時,要注意改句的語體色彩與原文段是否一致;在分析句子的表達手段時,要關注句子是否運用了某種特殊的語體及這種語體帶來了怎樣的表達效果。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6.語言風格語言風格有很多,或形象生動,或簡練傳神,或深沉含蓄,或熱情洋溢。在比較原句與改句的表達效果時,要考慮改句的語言風格與原文段的語言風格是否協調;在分析句子的表達手段時,要注意句子的語言風格及其在表情達意方面的效果。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七角度”7.事理邏輯語句表達效果的好壞也在于表述是否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是否遵循一定順序,如因果、輕重、先后表里等等。如原句“他有一身早練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勁”就比改句“他有一身用不完、壓不住、早練成的勁”更符合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更有邏輯。典
型
例
題1.[2024屆·湖南·模擬考試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屈原不僅缺少孔墨孟荀等人的達觀,也缺少他們曾經有過的苦難磨煉。當屈原二十歲行冠禮作《橘領》時,他是何等儒雅高貴,而孔墨孟荀等人年輕時都曾在社會底層掙扎,受盡白眼與辛酸,為實現理想抱負,委曲求全地過活。
而屈原,他那純潔無瑕的貴族血統(tǒng)與心性使他無法面對失敗。在失敗面前他不能沉默,不能隱忍,不能迂回,不能無悶。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責,他抗爭,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擊與蔑視,是別人對他的徹底的失望。(節(jié)選自鮑鵬山《端午說屈原》,有刪改)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寫出了屈原面對失敗的種種情狀,富有感染力,請賞析其表達效果。答案:①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四個“不能”的相似句子(或“他呼喊,他叫屈……”四句),寫盡屈原的不屈與決絕,氣勢十足;②善于運用長短相結合的句式。兩組短句,寫屈原的不屈從與抗爭,簡潔明快又擲地有聲;長短句結合,委婉細膩又飽含深情,富有變化性又節(jié)奏感強烈,聲氣豪邁。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表達效果的能力。①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不能沉默,不能隱忍,不能迂回,不能無悶”,四個“不能”的相似句子或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責,他抗爭”四句),寫盡屈原在失敗面前的不屈與決絕,排比富有氣勢,很有感染力;②善于運用長短相結合的句式?!安荒艹聊?,不能隱忍,不能迂回,不能無悶”“他呼喊,他叫屈,他指責,他抗爭”這兩組短句,寫屈原的不屈從與抗爭,短句的一般特點是簡潔明快,這里采用短句表達更擲地有聲;加上一些長句“于是他得到的是更大的打擊與蔑視,是別人對他的徹底的失望”,長句的特點是富有抒情性,這樣長句委婉細膩又飽含深情,短句節(jié)奏感強烈,聲氣豪邁,長短結合使表達富有變化。2.[2024屆·湖南益陽·模擬考試校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一有點時間就偷著看“閑書”。父親很是反對,怕我因看“閑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我看“閑書”就只能像地下黨搞秘密活動一樣。人真是怪,越是不讓他看的東西、越是不讓他干的事情,他看起來、干起來越有癮。我偷看的第一本“閑書”,是繪有許多精美插圖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那是班里一個同學的傳家寶,輕易不借給別人。我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換來看這本書一下午的權利。我的二哥也是個書迷,借書的路子比我要廣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書。但這家伙不允許我看他借來的書。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像一只喝水的鵝,看著看著就無法自控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將書頁翻得飛快,我一目十行地閱讀才能勉強跟上趟。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如改成“像一只喝水的鵝把脖子伸得很長在遠處看”,語意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答案:原文使用短句,與上下文的語體風格一致,文風更和諧;原文使用“遠遠地”“長長”疊詞,富有畫面感,更加生動而富有情趣。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句子的表達效果的能力。原文為三個短句,語言顯得簡潔流暢,讀起來一氣呵成,與“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看著看著就無法自控地靠了前”靈活的口語語體風格一致,文風更和諧;原文“遠遠地”“長長”運用疊詞,語言節(jié)奏感強,富有畫面感,更加生動而富有情趣,“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強調離哥哥遠,為了看兩眼書,脖子伸得很長,形象描繪了我離得遠時偷看哥哥的書的畫面。3.[2024屆·浙江·模擬考試]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快速射電暴,被科學家形象地稱為宇宙中的“閃光燈”。它雖然僅持續(xù)幾毫秒,卻可以有巨大的能量,把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fā)電量,以無線電波的方式釋放掉。而要“看到”神奇的快速射電暴現象,就需要借助“中國天眼”。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相似是構成比喻的基礎,請簡要分析這個比喻的相似性及表達效果。答案:相似性:快速射電暴與“閃光燈”的相似處有二:一是快,二是亮。表達效果:快速射電暴是遙遠的陌生的,而閃光燈則是大家熟悉的,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能讓讀者快速對射電暴產生直觀清晰的認識,生動鮮明地寫出快速射電暴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解析:相似性:快速射電暴與“閃光燈”的相似處有二:結合“它雖然僅持續(xù)幾毫秒,卻可以在這么短時間內,把相當于地球上幾百億年的發(fā)電量,以無線電波釋放掉”可知,快速射電暴非常的快;“閃光燈”的速度也是非常的快,非常的亮。所以二者的相似處,一是快,二是亮。表達效果:結合“而要‘看到’神奇的快速射電暴現象,就需要借助‘中國天眼’”可知,快速射電暴是遙遠的陌生的,我們看到它需要借助“中國天眼”,而閃光燈則是大家熟悉的,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能讓讀者快速對射電暴產生直觀清晰的認識,大家都知道“閃光燈”又快又亮,所以生動鮮明地寫出快速射電暴的特點,加深讀者印象。4.[2024屆·甘肅·模擬考試聯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行駛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的黃河西岸,穿過幾片河邊濕地,越過一道灌溉古渠,柳蔭鳥鳴間,便看到雪白色流線外形的銀川當代美術館,矗立湖畔。走進美術館,大廳挑高數米的墻壁上,一個碩大的“幾”字形舒展蜿蜒;發(fā)軔于青藏高原的黃河從源頭走出,流經西北,奔過晉陜大峽谷的重巖疊嶂,最終流潤華北平原,直至東去入海。“水之回響—-2023中國銀川黃河文化旅游節(jié)特展”上的一幅《黃河詩意圖》,把描繪黃河的詩詞標注其上,吸引了不少觀眾。文中畫橫線的部分,如果寫成“經過西北,奔過晉陜大峽谷,流過華北平原,最終入?!保磉_效果有什么不同?答案:原句中“流經”照應“黃河從源頭走出”,表明了黃河水從源頭開始,流轉在西北;改為“經過”,表意一般,且與前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倍數與因數-找因數》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設計我們的校園》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美術)
- 一年級語文下冊 識字(一)語文園地一第1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第2課 感知媒體編碼》教學設計教學反思-2023-2024學年小學信息技術浙教版23三年級下冊
- 速寫人物站姿課件
- 2023七年級生物上冊 第3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第5章 綠色開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4節(jié) 蒸騰作用教學設計(新版)北師大版
- 《圖形的運動-旋轉》(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冊數學人教版
- 《第一單元 有趣的聲音 欣賞 青蛙音樂會》(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人教版音樂一年級上冊
- 9《生活離不開規(guī)則》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
- 七年級英語下冊 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第2課時教學設計(新版)外研版
- 2024年河南鄭州黃河文化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高中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人教五四 六年級 下冊 語文 第五單元《中國有能力解決好吃飯問題 第一課時》課件
- 北京中考語文??贾R點(積累背誦)-2025年北京中考語文二輪復習
- 2025年企業(yè)市場推廣服務合同模板
- 2025河南鄭州航空港科創(chuàng)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領創(chuàng)”社會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二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二月調研考試 語文試卷(含官方答案解析)
- 八年級道法下冊 第二學期 期中綜合測試卷(人教山西版 2025年春)
- 四川省成都市八區(qū)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及聽力原文無聽力音頻)
- 《ONLY服裝品牌調研》課件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吊籃安全技術規(guī)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