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_第1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_第2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_第3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_第4頁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美)羅森塔爾這里是一座平靜的小鎮(zhèn),也曾經(jīng)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廠;這里見證著人性的墮落,也凝結(jié)著一個民族的苦難;這里是人類歷史無法跳過的一頁,這里是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上文字(ARBEITMACHTFREI)的含義—勞動使人自由奧斯維辛(Auschwitz)集中營:

奧斯維辛位于波蘭南部小波蘭省境內(nèi),1940年4月27日,德國法西斯頭子希姆萊下令在此修建最大的滅絕人性的殺人工廠——奧斯維辛集中營,并于同年6月14日將首批犯人運抵奧斯維辛。1941年對集中營進行了擴建,二戰(zhàn)結(jié)束時,整個集中營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拉格、布熱金卡、莫諾維采三個主要集中營外,還有45個分營。營內(nèi)采用毒氣室等各種方法屠殺、虐待囚犯,5個焚尸爐平均每天焚尸1萬具。包括中國人在內(nèi)的28個民族的400萬人死于集中營,其中猶太人最多,達250萬。1947年被開辟為國家博物館。1979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奧斯維辛集中營大門

這篇新聞報道的題目是《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那么為什么“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但這位記者還要去報道?一、解題1.“沒有什么新聞”――奧斯維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的歷史而出名。人們已經(jīng)了解了它很多東西。對于追求新聞時效性的記者來說,的確是沒有什么新的東西可供報道了。2.為什么又要寫――但作者還是要寫,因為他此時已經(jīng)不只是一個記者,更是一個被深深震撼的參觀者,感到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奧斯維辛雖然是沒有什么新鮮東西了,但每一個參觀者進來了都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震驚和窒息,這種感情驅(qū)使作者必須為它寫一點東西,以祭奠亡靈,揭露罪惡。

在課文的第一段中,哪一個詞表示了作者的驚訝?陽光明媚,綠樹成蔭,孩子們高興地嬉戲。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墒菫槭裁醋髡邊s說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場噩夢”?

二、閱讀文章第一、二自然節(jié),思考下列問題。明確:“居然”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博物館

景色固然美好,卻與這里的歷史不相配。這個曾經(jīng)是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應(yīng)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然而一踏進集中營,作者卻吃驚地發(fā)現(xiàn),這個該被歷史永遠詛咒的地方,竟有這樣和平美好的景色,他一時無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無一字控訴,可是由此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憤懣的感情,讓讀者感到無比壓抑。61年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

在第三段至第五段中,作者向我們介紹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可怕、血腥的歷史,他談到了集中營的地理位置以及當年納粹在集中營里的暴行。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腳步,逐漸走近了那個如今美麗曾經(jīng)恐怖的地方。站在集中營里,身為記者的羅森塔爾又有了一種什么感情?他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感情?(如果你是記者,你站在集中營里時,你會有什么感覺?)三、閱讀第三段至第六段,思考:

在第六節(jié)作者再次重復“今天,在奧斯維辛,并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彼a(chǎn)生了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產(chǎn)生了一種“不安的心情”,正如標題所言,奧斯維辛集中營已成歷史,只有“舊聞”沒有“新聞”,但正是那些恐怖的“舊聞”深深地震撼了記者,催促他寫下了這篇報道。毒氣室外景堆積如山的尸骨明確:隨著參觀者的腳步,我們走進了集中營。

(一),參觀者在集中營里看見了哪些東西?他們在看見這些東西時有什么反應(yīng)?四、閱讀第七段至第十五段,思考:集中營的電網(wǎng)射殺猶太婦女①,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焚尸爐“…人們對他說,這是‘小的’,還有一個更大的?!薄秺W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明確:②,

遇難者的鞋子遇難者的遺物“…一看到成堆的頭發(fā)和嬰兒的鞋子,…停下腳步,渾身發(fā)抖?!薄秺W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③,奧斯維辛集中營里擁擠的囚犯宿舍“…這些三層的長條盒子,…在這樣大一塊地方,每夜要塞進去五到十人睡覺…”——《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④,部分死難者的照片“…這是數(shù)以千計的照片,是囚徒們的照片。他們都死了——這些面對照相機鏡頭的男人和婦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著他們…”——《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開始時——“默默地邁著步子”、想象成了現(xiàn)實——“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看見毒氣室時——“特別恐怖,使他終生難忘”看到成堆的頭發(fā)和嬰兒的鞋子、死囚牢房時——“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fā)抖”看到狹小的女牢房時——“驚懼萬分,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看見試驗室時——慶幸“沒有打開門進去”,否則會“羞紅了臉的”參觀紀念長廊時——沉思參觀執(zhí)行絞刑的地下室時——“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參觀結(jié)束時——“參觀者用懇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對解說員說:‘夠了’?!眳⒂^者的所見所感和反應(yīng)(二),課文中有好幾處寫到了與奧斯維辛集中營不相稱的事物,如第八段寫到:“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津卡毒氣室和焚尸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請思考一下,這樣的一種反差和對比有什么作用?課文倒數(shù)第三段有一句話:“在奧斯維辛,沒有可以做禱告的地方”,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怒放的生命禱告廢墟vs怒放的雛菊

作者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放在一起,組成一幅令人難忘的畫面,既揭露了法西斯摧殘美好生命的罪行,又暗示生命是不會被徹底摧垮的,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連這種地方都能開出勝利之花、正義之花,地球上還有什么邪惡不能被打到呢?或許是一種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可見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沒有可以做禱告的地方”?

做禱告是為了求得上帝的諒解或保佑,但在奧斯維辛做禱告的地方是沒有的,因為劊子手喪失人性,雙手沾滿無辜者的鮮血,他們是不會向上帝禱告懺悔自己的罪行的,而無辜者成為劊子手刀俎上的肉,無計可逃,他們也沒有辦法求得上帝的保佑。五,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應(yīng)首段,使整篇文章渾然一體,突出了文章的主題,那么本文的主題是什么?

對法西斯殘暴行為的憤怒控訴,對受害者的哀悼,對歷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師”。如今的“死亡墻”六十周年紀念活動德國總理向遇難者致哀明確:《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突破新聞“零度寫作”的原則,著眼細節(jié),以冷峻的視角,把自己和其他參觀者的感受當作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來寫,字里行間灌注著個人的情感。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憤懣,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六,探究二戰(zhàn)后關(guān)于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新聞報道很多,羅森塔爾的報道說“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卻成了新聞史上的名作,為什么?

那段歷史已經(jīng)成為往事,但它留給人類的絕不只是斷壁殘垣和受傷的心靈,還有許多許多值得全人類去反思的東西。人類是高級動物,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奧斯維辛這樣有計劃地大批屠殺自己同類的行為?為什么從古至今幾千年的時間里,全世界沒有戰(zhàn)火的日子寥寥可數(shù)?為什么還有人去跪拜兇手的靈位?這樣的問題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認真思考……總結(jié)

歷史不斷發(fā)展,歲月可以沖淡一切,但有些東西卻是永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