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逐客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諫逐客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諫逐客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諫逐客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諫逐客書》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小吏,一次他上廁所時看見一只老鼠:這只老鼠長得又瘦小又骯臟,見有人來,慌忙逃竄。又一次,小吏又在米倉中看見一只老鼠:這只老鼠長得肥頭大耳、干干凈凈,見到有人來還鎮(zhèn)定自若。于是這個小吏就有感而發(fā),說“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意思是說人能不能顯示出才能就像老鼠一樣,是所處的環(huán)境決定的。這就是他著名的倉鼠論,用現(xiàn)代的話說就是老鼠哲學。于是他就想著去改變他的人生地位。他先向荀子學習,后投靠秦王,最終他做了秦國宰相,改變了自己的地位,從廁鼠變成了倉鼠。

說到這里,大家應該已經(jīng)猜出這個小吏是誰了吧?新課導入李斯諫:舊時稱規(guī)勸君主或尊長,使其改正錯誤。一般是下對上;逐:驅逐;客:客卿,指那些在秦國做官的其他諸侯國的人。書:表明一種文體,上書、奏章,為古代臣子向君主陳述政見、逐條分析事理的一種公文文體,與“表”性質(zhì)類似?!爸G逐客書”:勸諫驅逐客卿的奏章。

解題據(jù)《史記》記載,秦王逐客的導火線是“鄭國渠”事件。秦為統(tǒng)一中國,廣攬人才,韓國為削弱秦國勢力,趁秦國招攬人才之機,派水利專家鄭國入秦,企圖通過讓秦國修灌渠來耗費財力,從而削弱秦國的軍事實力。計謀敗露之后,秦國大臣宗室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紛紛要求驅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始皇下令逐客,李斯亦在被逐之列。在被勒令出境的途中,李斯寫下了《諫逐客書》一文,指出驅逐客卿是錯誤的,勸阻秦始皇不要逐客卿。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意見,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復了李斯的官職。寫作背景李斯(?—前20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少時與韓非俱從荀況學帝王之術,成而入秦,得到秦王的器重,秦統(tǒng)一后官至丞相,積極主張廢除諸侯,行郡縣。統(tǒng)一文字和度量衡,改革典章制度。秦二世二年,宦者趙高誣其謀反,被腰斬于咸陽,滅三族。秦代因其所歷時間很短,沒有留下更多文章,而李斯卻有《諫逐客書》及《泰山刻石文》、《瑯琊臺石刻》傳世,所以以魯迅說“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作者簡介課文欣賞聽讀課文,完成以下任務:1、勾畫生字詞。

2、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像這樣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我們稱作什么?整體感知(教師范讀)

1、識記生字詞繆公(

)宛(

)蹇叔(

()郢()范雎()穰侯()鼉

()駃騠()阿縞()搏髀()赍

()yuānmùyǐngyān2、思考: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像這樣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我們常稱作什么?中心論點是開頭第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眲裰G秦王不要驅逐客卿,認為驅逐客卿是錯誤的。開門見山、開宗明義。JiǎnJūrǎng

tuóJuétíGǎobìJī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里認為是錯誤的。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余,東邊從宛地得到百里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穆公重用他們,吞并國家二十多個,于是稱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為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zhàn)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東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丕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產(chǎn)于秦,而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文本解讀第一部分:秦惠王采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qū),西進兼并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占據(jù)成皋天險,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侍奉秦國,功效延續(xù)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像蠶吃桑葉那樣逐步侵吞諸侯,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yè)。這四位君主,都憑借客卿獲得成功。由此看來,客卿有什么對不住秦國的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客卿而不接納,疏遠外來之士而不重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萃跤脧垉x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jù)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yè)。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1、為論證論點,本段列舉了大量證明客卿不負于秦國,沒有客卿秦國就不能強大的史實,請問列舉了哪些歷史事實?第一部分:

穆公求士———廣納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變法治國———民富國強惠王用張儀——四面擴張———以橫破縱昭王得范雎——打擊豪門———強化集權2、本段最后一句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假設論證、反面論證:從反面論證了無客卿會使秦無“富利之實”“強大之名”。

如今陛下羅致昆山的美玉,宮中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月明珠,身上佩帶著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著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chǎn)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產(chǎn)的才許可采用,那么這種夜光寶玉,就不會成為宮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wèi)二地的女子,也不會充滿陛下的后宮;駃騠這樣的名驥良馬,也不會充滿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繪畫材料也不會作為彩飾。用以裝飾后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人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chǎn)的然后才可用的話,那么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shù)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wèi)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所以飾后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璣之珥、阿縞之衣、第二段: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衣著打扮隨俗入時的,容顏體態(tài)優(yōu)美好看的外國女子,也不會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擊瓦器,彈箏拍腿的,唱著烏烏呀呀的歌,來快人耳目的,倒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wèi)桑間的歌聲,《韶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敲甕扣盆的秦樂,而取用鄭、衛(wèi)民間俗音,拋棄秦箏而取用《韶虞》,這樣做是為什么呢?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使人快意當前,適合觀賞罷了。現(xiàn)在陛下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可用不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國的就要趕走,是客卿就驅逐。既然這樣那么這就可以看出陛下所看重的在珠玉聲色,所看輕的,是人民大眾。這不是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策略??!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隨俗雅化佳冶窈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wèi)》《桑間》《昭》《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wèi)》,退彈箏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也。第二段:2、本段作者極力鋪張秦王所愛之珍寶、美女、音樂,但都非秦國之產(chǎn)。這樣寫有何目的?

為了反襯秦王只看重珍寶、美色、享樂(重物),而對人才卻視而不見(輕人)。委婉的警醒秦王,這不利于統(tǒng)一天下,制服諸侯,以利勸之,以害怵之,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擊中其要害,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第二段:1、與第一段相比,第二段的論據(jù)有何特點?由回顧歷史轉入現(xiàn)實。以生活中的現(xiàn)實事例為論據(jù)來論證。我聽說田地廣的糧食就多,國家大的人口就多,武器精良的將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稱王的人不拋棄民眾,才能顯示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國籍,一年四季富裕美好,鬼神也會來降福,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如今陛下卻拋棄百姓來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來成就諸侯,使天下賢士離開秦國卻不敢往西,停下腳步不敢進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yè)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第三段:1、第三段所用論據(jù)材料有何特點?以自己所聽到的名言,五帝三王的經(jīng)驗為依據(jù):理論論據(jù)2、論證方法呢?比喻論證: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正反對比論證:前半段正面論證,后半段反面論證引用論證:“藉寇兵而赍盜糧”類比論證:“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明其德”第三段:物品中不出產(chǎn)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不出生于秦國,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內(nèi)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筑怨恨,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第四段:本段與中心論點有什么關系?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本段點明了驅逐客卿將招致秦國危亡??偨Y全文,得出結論。和文章開頭提出的總論點“竊以為過”相呼應,具有首尾相連、前后貫通之妙。

第四段: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句話):逐客是錯誤的。開門見山,亮出論點,為緒論部分;第二部分(1、2、3段):從事實和理論兩個方面論證逐客的利害得失。為本論部分;第三部分(4):強調(diào)逐客的嚴重后果。篇末點題,為結論部分。綜合所述:本文可分幾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內(nèi)容是什么?

這篇奏章從統(tǒng)一天下(“跨海內(nèi),制諸侯”)的高度,歷數(shù)秦國過去因任用客卿而逐漸富強的史實,深刻分析了“逐客”的錯誤和危害,提出了廣納賢才的主張,說明不分地域,不分國別,以寬廣的胸襟去招攬人才,才能成就帝業(yè)的道理,體現(xiàn)了作者順應歷史潮流的進步的政治主張和用人策略。

主旨例證法、喻證法、對比法、類比法、因果論證法。

文章首先大量列舉先前四位君王對待客卿的態(tài)度及產(chǎn)生的功效的歷史事例,接著又列舉當今陛下對待各種外來之物的態(tài)度及對待外來人才的態(tài)度,將先君與當今對比,陛下對物與對人的不同態(tài)度相對比,五帝三王的做法與當今陛下做法相對比,陛下“跨海內(nèi)制諸侯”的渴望與逐客將帶來的“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可怕后果相對比,逐客之過在這層層對比中就不言自明了。1、課文都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感悟特色2、語言有何特點?1、善用比喻,增強了議論的形象性和說服力。

最突出的例子是用秦王取物的態(tài)度為喻,來說明秦王對取人應該抱的態(tài)度和不應該抱的態(tài)度。2、大量使用鋪陳、排比和對偶手法。運用鋪陳的部分集中在第二、三段。第二段中的秦穆公的求士,以“西取、東得、迎”來鋪陳納客之殷勤、周到。秦惠王用張儀之計用“拔”、“西并”、“北收”、“南取”、“包”、“制”等鋪陳擴土的結果。第三段更是極力的鋪張秦王所愛的“珍寶、美色、音樂”。鋪陳手法主要是憑借大量的運用排比句來完成,第二段中的穆公求士和惠王擴地;第三段中所列秦王所愛之色、樂、珠、玉;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