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案一【教學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誦讀詩歌,把握朗讀節(jié)奏。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賞析詩歌對比和側面描寫的手法?!緦徝黎b賞與創(chuàng)造】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賞析它們的表達技巧。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了解古人勞動生活,深入體會勞動精神的內(nèi)涵?!窘虒W重點】把握思想情感,賞析表達技巧?!窘虒W難點】深入體會勞動精神的內(nèi)涵?!菊n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與詩人相遇1.齊讀下面的詩句,看看它們共同描繪的是什么內(nèi)容。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晨星里荒穢,戴月荷鋤歸。它們共同描繪的是勞動情形,下面我們再進入古人的勞動之中,學習蘇轍的《文氏外孫入村收麥》。2.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嘉祐二年(1057)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隨父兄回鄉(xiāng)奔喪。嘉祐四年(1059)守喪期滿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因議事每與王安石不合,出為河南推官。宋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大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宋徽宗時罷職居許州。政和二年(1112),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逼湓娏D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春秋集解》等行于世。二、讀,與詩人相通1.解題:“文氏”即文姓,蘇轍長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孫是長女之子,文驥。2.指名朗讀,讀準字音。村酤ɡū閉廩lǐn3.把握節(jié)奏,再次朗讀。朗讀指導:七律閱讀節(jié)拍有兩種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朗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讀起來要有抑揚頓挫之感。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4.指名翻譯詩歌。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xù)去年的陳谷了,幸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連續(xù)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xiāng)鄰歡欣鼓舞。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nóng)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5.用自己的話概括詩歌的主要內(nèi)容。描寫蘇轍晚年閑居潁昌時的日常生活情景。在麥收季節(jié),外孫文驥來村里幫助自己收割麥子,蘇轍寫此詩記錄。補充:蘇轍后期仕途不順,接連遭貶,晚年退居潁川,潛居穎濱,他深入到農(nóng)村生活之中,對百姓疾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這個時期蘇轍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現(xiàn)實主義視作,多反映農(nóng)民的勞苦生活。這首詩就寫于這一時期。三、品,與詩人同行1.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lián)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頷聯(lián)寫已經(jīng)下了三夜的雨,終于盼到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lián)中的“饑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2.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都含有對比,請予以具體說明。詩的首聯(lián)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lián)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麥收季節(jié)久雨忽晴、宜事農(nóng)桑的喜悅。3.詩歌標題為《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但詩中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的情景,這樣的敘事安排是否合理?合理。詩歌以“收麥”為敘事線索,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在田中忙碌收麥的情景,但透過頷聯(lián)中鄰家的忙碌緊張,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孫幫忙收麥時忙碌的情景;而頸聯(lián)的兩個細節(jié)描寫從側面表現(xiàn)出外孫辛苦勞作的“饑乏”與“苦辛”;尾聯(lián)詩人毫不吝嗇的贊美再次證明了外孫收麥的辛勞。詩人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辛勞,但詩歌側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處處體現(xiàn)出外孫收麥的辛勞。4.詩歌里,詩人的感情變化是有層次的,請從每一聯(lián)中提取關鍵字,分析詩人感情的變化過程。首聯(lián),詩人首先交代麥子成熟的情形,然后敘述自己將依賴外孫收麥的情況,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豐收的期待和對外孫的期望;頷聯(lián)生起波瀾,連續(xù)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詩人的情緒也轉為焦慮,然而“一竿晴日”的到來使得詩人通鄉(xiāng)鄰一樣歡欣鼓舞,對比手法的運用,將詩人由焦慮到歡喜的心情表現(xiàn)的鮮明可感;頸聯(lián)寫詩人“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款待辛苦的外三,細節(jié)描寫既表現(xiàn)了對外孫的疼愛,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外孫敬老的欣慰;尾聯(lián)議論抒情,直接表達對外孫的“足精神”的贊賞。整首詩感情表達雖然溫和平靜,但富有層次,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身后的生活底蘊。首聯(lián):欲——賴——期盼頷聯(lián):敗——舞——焦慮、歡喜頸聯(lián):償——勞——欣慰尾聯(lián):閉——憐——贊賞5.綜觀全詩,詩人表達了哪些感情?前兩聯(lián)寫欣慰、喜悅之情:有諸孫替老人收麥;多日陰雨,終有日出。后兩聯(lián)寫疼愛、贊賞之情:為諸孫急炊大餅、多博村酤、賦詩足精神。四、比,與詩人同思盡管《芣苢》《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兩首詩都是有關勞動的頌歌,但是它們在描繪勞動場景、歌頌勞動熱情方面又不盡相同,試分析其差異。(1)表現(xiàn)手法上:①《芣苢》一詩運用重章疊唱的手法,直接把快樂采摘芣苢的全過程繪聲繪色地描寫出來,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②《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運用對比、側面烘托的手法,間接展現(xiàn)了麥收時節(jié)的勞動場景,和諧和睦,其樂融融,其中既有對勞動艱辛的強調(diào),更有對美滿團圓幸福生活的自足。(2)思想主旨上:①《芣苢》這首詩讓我們了解了遠古太平盛世時期人們生活的一個場景、精神狀態(tài),同時也讓我們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沒有戰(zhàn)爭、暴政、苛捐雜稅,內(nèi)心安寧平靜,生活上能夠豐衣足食。②《文氏外孫入村收麥》這首詩是詩人歷經(jīng)生活波折之后對生活的真實體驗,歌頌的是濃濃的親情和勞動的歡樂。五、悟,與詩人同感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2題。游西湖蘇轍閉門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夢回。行過閭閻爭問訊,忽逢魚鳥亦驚猜??蓱z舉目非吾黨,誰與開樽共一杯?歸去無言掩屏臥,古人時向夢中來。釋:蘇轍:北宋宰相、文學家,晚年為避新舊黨爭之禍,辭退官職,筑室于穎昌(今河南許昌市東),自號潁濱遺老。1.下列對本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說從夢中醒來到西湖之上再游覽一次,結尾說古時的賢人在夢中紛紛向“我”走來,前后照應,強調(diào)“夢”帶來的快樂。B.頷聯(lián)運用擬人、對偶手法,通過描述鄉(xiāng)民和魚鳥對他出游西湖的反應,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多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C.尾聯(lián)中“歸去”一句,是說回到家后什么話也不說,擋住屏風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結局。D.本詩結構圓合,以“閉門”始,以“閉門”終,表達宦情淡薄。文章也自然淡泊,意境閑淡,情趣悠遠。答案:A解析:A項,“帶來的快樂”的說法有誤,其感情應是郁郁寡歡、苦悶。2.與陶淵明“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詩尾聯(lián)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解析:陶淵明是田園詩人,向往田園生活?!胺\”比喻官場生活,“復得返自然”,如鳥兒離開樊籠一般的投進大自然的懷抱,內(nèi)心的快意不言而喻。而蘇轍雖是辭官歸隱,但由注釋可知,是迫于無奈。通過“閉門不出十年久”可知其深居簡出的生活,并無投身自然的樂趣。通過尾聯(lián)“古人時向夢中來”可知詩人不與外界交往,只與古人為友,聊以自慰,寫出了內(nèi)心的孤獨、寂寞、無奈之情。《6.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教案二【素養(yǎng)目標】1.語言目標:誦讀這兩首詩,把握它們的朗讀節(jié)奏,體會其形式特點。2.審美目標: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并賞析它們的表達技巧?!救蝿涨榫场吭谖覈L的封建社會中,參與農(nóng)事活動是大多數(shù)人一生中的主要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農(nóng)事活動固然充滿了辛勤勞苦,如李紳筆下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白居易筆下的“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但同時也充溢著美好和喜悅,如唐詩里的“把酒話桑麻”、宋詩中的“百里西風禾黍香”。在詩人的筆下,有些農(nóng)事之美是靜觀所見,有些則是親自參與所感。今天,讓我們走近蘇轍,和詩人一起親歷勞作的情景,體味勞作之美。任務活動一誦讀全詩,理解大意1.邊誦邊讀,用“/”劃分這兩首詩的朗讀節(jié)奏,并用“”標出韻腳。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明確】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2.詩句理解(1)首聯(lián)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陳谷:陳年的稻谷。賴:幸虧。將要收割的麥子正好接上陳年的稻谷,幸虧有外孫們替代我在農(nóng)忙時節(jié)幫忙收割。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物質(zhì)富足,精神滿足。(2)頷聯(lián)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陰霪:連綿不斷的雨;一竿:太陽升起的高度。連續(xù)多年的陰雨浸濕了麥場,初升的太陽令鄉(xiāng)鄰歡欣鼓舞。寫天氣狀況。先抑后揚,對比中突出了久雨天晴后的激動喜悅之情?!拔琛毙蜗蟮卣宫F(xiàn)了鄉(xiāng)鄰歡呼雀躍的情景。(3)頸聯(lián)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博:討取,換取;村酤:農(nóng)家自釀的酒急忙做好大餅消解外孫們的饑餓和困乏,多多換取農(nóng)家酒來犒勞他們收割的辛苦。頸聯(lián)側面烘托收麥的繁忙和辛勞。詩人沒有正面描寫外孫們收麥的場面,而是通過做餅、沽酒、餉田從側面反映勞動的繁忙和辛苦,不僅如此,“急炊”“多博”還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外孫們的憐愛之情。(4)尾聯(lián)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廩:糧倉。關上糧倉回到家里完成了收麥事宜后,可愛的外孫們又全身心地投入到吟詩作賦中了。尾聯(lián)寫外孫們完成收麥后的表現(xiàn)。他們把麥子收進糧倉,回到家后馬上投入到吟詩作賦之中?!皯z”字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作者對操勞農(nóng)事后仍筆耕不輟的外孫們的憐愛之情。3.內(nèi)容小結《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描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久鞔_】詩人與親人搶收小麥的情景勞作的繁忙與辛苦任務活動二賞析技巧,體悟情感1.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都含有對比,請予以具體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確】詩的首聯(lián)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lián)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2.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lián)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確】頷聯(lián)寫已經(jīng)下了三夜的雨,終于盼到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lián)中的“饑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3.綜觀全詩,詩人表達了哪些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確】前兩聯(lián)寫欣慰、喜悅之情:有諸孫替老人收麥;多日陰雨,終有日出。后兩聯(lián)寫疼愛、贊賞之情:為諸孫急炊大餅、多博村酤、賦詩足精神。附:學習資源走近蘇轍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隨父兄回鄉(xiāng)奔喪。嘉祐四年(1059)守喪期滿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因議事每與王安石不合,出為河南推官。宋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大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宋徽宗時罷職居許州。政和二年(1112),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于世。語言素養(yǎng)專練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采采芣苢采采:茂盛的樣子B.薄言掇之掇:拾取,摘取C.多博村酤勞苦辛博:求取D.賦詩憐汝足精神賦:吟誦2.下列詩句斷句有誤的一項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欲收/新麥/繼/陳谷C.三夜/陰霪/敗/場圃 D.多博/村酤/勞苦/辛3.下列加點的詞語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三夜陰霪敗場圃 B.一竿晴日舞比鄰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4.下列文化常識表述無誤的一項是()A.《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東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305篇。B.“風、雅、頌,賦、比、興”被稱為《詩經(jīng)》的“六藝”。C.“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柳宗元、韓愈,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散文家。D.蘇轍,字子由,是宋代大文豪蘇軾之兄。蘇軾,字子瞻。他們的父親是蘇洵。5.下列對本課兩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中的“薄”“言”都是助詞,無實義;“之”是代詞,代指芣苢。B.《芣苢》采用了重章疊句的形式,其中只有動詞的變化,其他并沒有什么不同。C.《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一詩,題目中交代了人物、地點和事件。D.《文氏外孫入村收麥》的頷聯(lián)通過“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的對比,寫出見到晴日的喜悅?!緟⒖即鸢浮?.答案D解析“賦詩”意為作詩。2.答案D解析正確斷句為:多博/村酤/勞/苦辛。3.答案A解析“敗”為使動用法,其余三項均無活用現(xiàn)象。4.答案C解析A項“東周”應為“西周”。B項“六藝”應為“六義”。D項“之兄”應為“之弟”。5.答案A解析“之”也是助詞,無實義?!?.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導學案【學習目標】1.了解蘇轍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2.梳理字詞,積累基礎知識。3.理清思路,熟讀成誦,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4.培養(yǎng)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竞诵乃仞B(yǎng)】1.積累基礎知識,品味詩歌語言,熟讀成誦,培養(yǎng)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yǎng)。2.理清思路,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促進思維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素養(yǎng)。3.了解培養(yǎng)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培養(yǎng)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素養(yǎng)。4.了解蘇轍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風格,積累蘇轍名句,培養(yǎng)和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養(yǎng)文化傳承與理解素養(yǎng)?!局攸c和難點】1.理解詩歌的主旨、寓意,了解蘇轍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風格。2.培養(yǎng)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緦W習過程】一、走近作者: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后因母病故,隨父兄回鄉(xiāng)奔喪。嘉祐四年(1059)守喪期滿回京。先后任大名府留守推官、制置三司條例司檢詳文字。因議事每與王安石不合,出為河南推官。宋哲宗時官至尚書右丞、大中大夫守門下侍郎。宋徽宗時罷職居許州。政和二年(1112),蘇轍去世,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于世。二、掌握田園詩特點:中國古代的田園詩指歌詠田園生活的詩歌,多以農(nóng)村景物和農(nóng)民、牧人、漁夫等的勞動為題材。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開創(chuàng)了田園詩體后,唐宋等詩歌中的田園詩便主要變成了隱居不仕的文人和從官場退居田園的仕宦者們所作的以田園生活為描寫對象的詩歌。田園詩和邊塞詩并稱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兩大詞派,前者恬淡疏樸,后者雄渾豪邁。三、了解背景:蘇轍晚年仕途坎坷,自宋哲宗親政起用元豐新黨后,他連年遭貶,遠至嶺南雷州、循州?;兆诩次缓螅K轍從嶺南輾轉岳州等地,后還歸潁川居住,與子孫治田營生。在此創(chuàng)作了一批以田園生活為題材的詩文,《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即為其中一篇。四、解題:“文氏”即文姓,蘇轍長女嫁于文氏家族,文氏外孫是長女之子。這是一首七言律詩,也是一首寫文家外孫進村幫忙收麥的敘事詩。五、積累基礎知識:1.字音陰霪(yín)場圃(pǔ)村酤(gū)閉廩(lǐn)2.釋義陰霪:(1).連綿不斷的雨。(2).陰霾。喻奸佞小人。村酤:村酒。3.詞類活用三夜陰霪敗場圃?。菏埂瓪?。一竿晴日舞比鄰舞:使……歡欣鼓舞賦詩憐汝足精神足:使……充盈六、朗讀節(jié)奏:文氏外孫入村收麥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七、內(nèi)容解讀:(一)白話譯文:快到收割新熟的麥子來接續(xù)去年的陳谷了,幸有各孫輩來替我收割。連續(xù)幾個晚上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初升的太陽令鄉(xiāng)鄰歡欣鼓舞。趕緊做好大餅給外孫吃以補償他的饑餓困乏,多取一些自釀的酒來慰勞辛勤收割的外孫。收好新麥關閉糧倉回到家里總算結束了農(nóng)事,寫下這首詩來贊揚外孫不辭勞苦的精神。(二)理清結構:首聯(lián):外孫入村圖。欲——賴——期盼頷聯(lián):久雨忽晴圖。敗——舞——焦慮、歡喜頸聯(lián):麥收飲食圖。償——勞——欣慰尾聯(lián):歸來慰問圖。閉——憐——贊賞小結:首聯(lián),詩人首先交代麥子成熟的情形,然后敘述自己將依賴外孫收麥的情況,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豐收的期待和對外孫的期望;頷聯(lián)生起波瀾,連續(xù)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詩人的情緒也轉為焦慮,然而“一竿晴日”的到來使得詩人通鄉(xiāng)鄰一樣歡欣鼓舞,對比手法的運用,將詩人由焦慮到歡喜的心情表現(xiàn)的鮮明可感;頸聯(lián)寫詩人“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款待辛苦的外三,細節(jié)描寫既表現(xiàn)了對外孫的疼愛,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外孫敬老的欣慰;尾聯(lián)議論抒情,直接表達對外孫的“足精神”的贊賞。整首詩感情表達雖然溫和平靜,但富有層次,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身后的生活底蘊。(三)思想情感:①新麥成熟,外孫們主動幫自己收麥的欣慰喜悅之情?!靶蔓溊^陳谷”體現(xiàn)了豐收的喜悅,是物質(zhì)上的富足;“賴”字展現(xiàn)了精神上的滿足。②對外孫們辛苦勞作的憐惜和疼愛之情。作者做餅、沽酒慰勞辛苦忙碌的諸外孫,“急炊”“多博”表現(xiàn)了作者對外孫們的憐愛之情。③對外孫們忙完農(nóng)事后不顧辛勞迅速投入到吟詩作賦中的憐愛和欣慰之情。“憐”字直抒胸臆,抒發(fā)了作者對操勞農(nóng)事后仍舞文弄墨的外孫們的憐愛之情。④結合蘇轍的晚年遭遇,其背后也可能暗含了他自己早已主動疏離甚至不關心官場的深意。(四)詩歌主題:詩歌反映了農(nóng)忙時節(jié)詩人及家人親耕務農(nóng)的場景,表現(xiàn)了農(nóng)人搶收時的繁忙與喜悅,讓人感受到濃濃的親情和勞動的歡樂。(五)藝術特色:1.對比:詩的首聯(lián)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lián)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麥收季節(jié)久雨忽晴、宜事農(nóng)桑的喜悅。2.側面襯托:本詩沒有直接詳細描寫勞動的場面,而是用具有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的飲食場景,來側面烘托勞動場面的熱烈。表現(xiàn)了濃濃的親情和勞動的歡樂。3.用詞生動形象,富有內(nèi)涵?!叭埂蓖怀隽恕瓣庼敝L,“一竿”突出了“晴日”到來之驚喜,“敗”突出了天氣給農(nóng)人帶來的失望、憂慮之情,“舞”突出了農(nóng)人收獲時熱火朝天的辛勤與喜悅之情。4.格律詩的特點:這首詩具有律詩的格律特點:①句數(shù)固定。總計八句,句子字數(shù)整齊劃一,每句七言。②押韻嚴格。律詩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這首詩通押一韻,韻腳是en、in(在古代屬于一個韻腳,即人辰轍),一韻到底,中間沒有換韻。③要求對仗。律詩要求中間兩聯(lián)對仗,這首詩的頷聯(lián)、頸聯(lián)是嚴整的對仗。如就頷聯(lián)而言,“三夜”對“一竿”、“陰霪”對“晴日”、“敗場圃”對“舞比鄰”。④講究平仄。律詩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guī)定:講究粘和對。本詩完全符合律詩的平仄要求。八、拓展延伸:蘇轍經(jīng)典名句積累1.法立于上則俗成于下。2.政無舊新,以便民為本。3.君子為國,正其綱紀,治其法度。4.有能推至誠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則天地可動,金石可移。5.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實疏;以德結人,其外雖疏,其中實密。6.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棟宇者,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咀灾魈骄俊?.這首詩的前兩聯(lián)都含有對比,請予以具體說明。明確:詩的首聯(lián)中的“新麥”和“陳谷”是新與舊對比,“諸孫”和“老人”是幼與長的對比。頷聯(lián)中,“三夜陰霪”與“一竿晴日”是天氣壞與天氣好的對比。2.賞析“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明確:(1)對比手法。把“三夜陰霪”和“一竿晴日”進行對比,用環(huán)境陡然變化,來突出外孫入村收麥的急切與喜悅之情。(2)用詞生動形象,富有內(nèi)涵?!叭埂蓖怀隽恕瓣庼敝L,“一竿”突出了“晴日”到來之驚喜,“敗”突出了天氣給農(nóng)人帶來的失望、憂慮之情,“舞”突出了農(nóng)人收獲時熱火朝天的辛勤與喜悅之情。3.從這首詩的中間兩聯(lián)可以看出,這次收麥具有什么樣的特點?明確:頷聯(lián)寫已經(jīng)下了三夜的雨,終于盼到了日出,所以這次收麥具有抓住時間搶收的特點。由頸聯(lián)中的“饑乏”“苦辛”可以看出,收麥子還非常勞累。4.“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用了什么手法?明確:側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5.詩歌中,詩人的感情有哪些變化?明確:首聯(lián),詩人首先交代麥子成熟的情形,然后敘述自己將依賴外孫收麥的情況,字里行間流露出對豐收的期待和對外孫的期望;頷聯(lián)生起波瀾,連續(xù)的陰雨毀壞了收打作物的場圃,詩人的情緒也轉為焦慮,然而“一竿晴日”的到來使得詩人通鄉(xiāng)鄰一樣歡欣鼓舞,對比手法的運用,將詩人由焦慮到歡喜的心情表現(xiàn)的鮮明可感;頸聯(lián)寫詩人“急炊大餅”“多博村酤”來款待辛苦的外三,細節(jié)描寫既表現(xiàn)了對外孫的疼愛,也表現(xiàn)了詩人對外孫敬老的欣慰;尾聯(lián)議論抒情,直接表達對外孫的“足精神”的贊賞。整首詩感情表達雖然溫和平靜,但富有層次,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身后的生活底蘊。6.聯(lián)系寫作背景思考,這首詩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深意?明確:這首詩直接表現(xiàn)作者與家人相處一起勞作和收獲的快樂,再寫作者通過專注于家人和勞作,表明自己早已主動疏離且不關心政治和官場,以求自保。因為遭受政治上的禁錮,成為朝廷監(jiān)管的對象,蘇轍被迫選擇了一種離群索居的生活,幾乎斷絕了與官場同僚、朋友的交往,這就使得家庭生活成為他詩歌寫作的核心內(nèi)容。7.詩歌標題為《文氏外孫入村收麥》,但詩中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的情景,這樣的敘事安排是否合理?明確:合理。詩歌以“收麥”為敘事線索,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在田中忙碌收麥的情景,但透過頷聯(lián)中鄰家的忙碌緊張,仿佛看到了文氏外孫幫忙收麥時忙碌的情景;而頸聯(lián)的兩個細節(jié)描寫從側面表現(xiàn)出外孫辛苦勞作的“饑乏”與“苦辛”;尾聯(lián)詩人毫不吝嗇的贊美再次證明了外孫收麥的辛勞。詩人雖然沒有正面描寫外孫收麥辛勞,但詩歌側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處處體現(xiàn)出外孫收麥的辛勞。【自主檢測】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A.芣苢(fúyǐ)陰霪(yín)掇之(duō)B.場圃(pǔ) 襭之(jié) 捋之(luō)C.村酤(hū) 饑乏(fá) 袺之(jié)D.閉廩(bǐn) 賦詩(fù) 余音裊裊(niǎo)【答案】A【解析】B項,“襭之”的“襭”應讀“xié”;C項,“村酤”的“酤”應讀“gū”;D項,“閉廩”的“廩”應讀“l(fā)ǐn”。2.對下列詩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薄言掇之(拾取,摘取)B.薄言袺之(提起衣襟兜東西)C.一竿晴日舞比鄰(舞蹈)D.閉廩歸來真了事(糧倉)【答案】C【解析】C項,舞:歡欣鼓舞。3.下列詩句斷句有誤的一項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B.欲收/新麥/繼/陳谷C.三夜/陰霪/敗/場圃 D.多博/村酤/勞苦/辛【答案】D【解析】正確斷句為:多博/村酤/勞/苦辛。4.下列對詩句的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翻譯: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我們趕緊來采呀。B.采采芣苢,薄言袺之。翻譯:繁茂鮮艷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來。C.一竿晴日舞比鄰。翻譯:初升的太陽令鄉(xiāng)鄰歡欣鼓舞。D.多博村酤勞苦辛。翻譯:帶多了村釀使人勞累辛苦?!敬鸢浮緿【解析】多帶村釀好去犒勞辛苦勞動的人們。5.根據(jù)下面的一段文字,概括說明什么是“潘多拉效應”。(不超過30個字)蘇軾和蘇轍小時候非常頑皮,不肯讀書。為了讓他們喜歡上讀書,他們的父親蘇洵想到了一個“怪招”。每當孩子們玩耍嬉戲的時候,他就躲在旮旯里讀書,孩子們一來,他就故意把書藏起來。父親“偷偷摸摸”“神神兮兮”的舉動讓孩子們好奇不已。他們猜想父親一定是在讀什么好書。他們滿懷追根究底的欲念,趁父母不在家時,把父親藏起來的書“偷”出來讀。日復一日,讀書竟成了蘇軾和蘇轍的樂趣。蘇軾、蘇轍熱愛讀書,發(fā)奮學習,終于成為著名的文學家。這個典故與古希臘神話中潘多拉不顧宙斯禁止偏偏打開裝滿罪惡的盒子如出一轍。心理學家把這種現(xiàn)象命名為“潘多拉效應”。“潘多拉效應”是指。【答案】(“潘多拉效應”是指)基于好奇心和逆反心理、結果與預期恰好相反的心理效應。【解析】本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先指出這一概念的一般屬性(心理效應),然后概括出“潘多拉效應”的本質(zhì)屬性,再按照定義的格式進行組合即可?!?.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同步練習一、基礎知識1.下列加點的詞語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三夜陰霪敗場圃 B.一竿晴日舞比鄰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2.我國文學史常有將名人并稱的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三人。B.“韓柳”指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柳宗元。C.“班馬”指歷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馬遷。D.“蘇辛”指宋代著名詞人蘇東坡、辛棄疾。3.某校擬制作古代名人宣傳櫥窗,同學們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請你據(jù)此寫一段蘇轍的簡介(不超過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質(zhì)或貢獻的某一點進行評價(不超過30字)。蘇轍(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因上書諫事而被落職知汝州,此后連貶數(shù)處。宰相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許州。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享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人物簡介:人物評價:4.他鄉(xiāng)偶遇多年未見好友,以下句子最適合表達此時情感的一項是()A.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B.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C.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D.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5.下列每對詩句對仗工整的一項是(3分)A、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B、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C、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D、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二、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宋]蘇轍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注)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C.第三聯(lián)所呈現(xiàn)的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xiàn)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喜悅。7.賞析頷聯(lián)。8.試分析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三、課外閱讀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游西湖蘇轍閉門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夢回。行過閭閻爭問訊,忽逢魚鳥亦驚猜??蓱z舉目非吾黨,誰與開尊共一杯。歸去無言掩屏臥,古人時向夢中來。(注)蘇轍:北宋宰相、文學家,晚年為避新舊黨爭之禍,辭退官職,筑室于穎昌(今河午昌市東),自號穎濱遺老。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說從夢中醒來到西湖之上再游覽一次,結尾說古時的賢人在夢中紛紛向“我”走來前后照應,強調(diào)“夢”帶來的快樂。B.頷聯(lián)運用擬人、對偶手法,通過描述鄉(xiāng)民和魚鳥對他出游西湖的反應,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多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C.尾聯(lián)“歸去”一句,是說回到家后什么話也不說,擋住屏風就睡下,是前面主要事件游西湖的結局。D.本詩結構圓合,以“出門游湖”始,以歸去“掩屏臥”終。敘述了此次游西湖的所見、所感。意境閑淡,情趣悠遠。10.與陶淵明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心情相比,作者在本詩尾聯(lián)表達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列小題。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其二)①蘇轍南商西洛曾虛署,長吏居民怪不來。妄語自知當見棄,遠人未信本非才。厭從貧李嘲東閣②,懶學諛張緩兩腮③。知有四翁④遺跡在,山中豈信少人哉!(注)①1061年,蘇轍被任命為商州軍事推官,即“商幕”。他因朝廷大臣不能容直言,辭不赴任。②“東閣”,指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李商隱謁見令狐陶而不得見,寫下“東閣無因再得窺”句。③“緩兩腮”即緩頰,指婉言阿諛。唐代張說由直言變?yōu)榘⒄樂畛?。④指漢初隱士“商山四皓”,初避秦亂隱居,后為漢效力。1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曾被任命到南商、西洛,卻均未到任,故說“虛署”;“怪”字很自然地轉到寫“不來”之因。B.“自知”二字很有分量,意謂自己早就料到朝廷容不得直言,自己直言進諫必然會遭到冷落。C.商州是四皓隱居之地,至宋代還有遺跡,作者雖未到商州赴任,但認為當?shù)夭⒉蝗狈θ瞬拧.這首詩感情淡然,善于運用典故,用語很婉轉,含蓄蘊藉,不露不張,頗能代表蘇轍的詩風。12.蘇轍的這首詩表達了他對自己“見棄”怎樣的態(tài)度?請簡要分析。《6.2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同步練習答案解析一、基礎知識1.下列加點的詞語存在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三夜陰霪敗場圃 B.一竿晴日舞比鄰C.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D.采采芣苢,薄言襭之【答案】A【解析】“敗”為使動用法,其余三項均無活用現(xiàn)象。2.我國文學史常有將名人并稱的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蘇”指蘇洵、蘇軾、蘇轍三人。B.“韓柳”指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柳宗元。C.“班馬”指歷史散文名家班超、司馬遷。D.“蘇辛”指宋代著名詞人蘇東坡、辛棄疾?!敬鸢浮緾【解析】C項,“班超”應為“班固”。3.某校擬制作古代名人宣傳櫥窗,同學們已搜集到下列材料。請你據(jù)此寫一段蘇轍的簡介(不超過100字),再就人物言行、品質(zhì)或貢獻的某一點進行評價(不超過30字)。蘇轍(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蘇轍登進士第,初授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隨張方平、文彥博等人歷職地方。宋哲宗即位后,入朝歷官右司諫、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等職,因上書諫事而被落職知汝州,此后連貶數(shù)處。宰相蔡京掌權時,再降朝請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許州。政和二年(1112年),蘇轍去世,享年七十四,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宋孝宗時追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杰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人物簡介:人物評價:【答案】簡介:蘇轍(1039~1112),字子由,號潁濱遺老,謚號文定,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官至宰相;北宋文學家,與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欒城集》。評價:蘇轍文、詩、書才能出眾,擅長散文,蘇軾曾稱頌其散文?!窘馕觥勘绢}考查壓縮語段和語言表達準確鮮明得體的能力。仔細閱讀所給材料提煉出要點概括即可。4.他鄉(xiāng)偶遇多年未見好友,以下句子最適合表達此時情感的一項是()A.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B.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C.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D.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答案】B【解析】題干語境是“他鄉(xiāng)偶遇多年未見好友”。A項,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出自清代納蘭性德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初相遇的時候,一切都是美好的,“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里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xiàn)實當中。此句抒發(fā)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不符合題干語境。B項,人生所貴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親。出自唐李賀的《留別同年索士巖經(jīng)歷》,人生最可貴的事情是能得到知己,萍水相逢也能比骨肉還親。此句抒發(fā)了知己相見的親切。符合題干語境。C項,魚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出自唐代戴叔倫創(chuàng)作的《相思曲》,書信不通,音信斷絕,離開了好久好遠,什么消息都得不到了,才相信人世間有一種痛苦叫別離。此句抒發(fā)了離別的傷痛。不符合題干語境。D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北宋黃庭堅的《寄黃幾復》,有“桃李春風”的美景,他們卻只能喝“一杯酒”,可見聚會匆忙,極其短暫?!敖褂辍钡钠闯掷m(xù)了十年,別后的漂泊如此漫長。兩句詩形成強烈對比,歡樂對凄苦、快意對失落、短聚對久別、往日的交情對當下的想念……令人回味無窮,也在對比中將思念之情加強,進一步表現(xiàn)出二人之間的深情厚誼。此句書寫離別后的思念。不符合題干語境。5.下列每對詩句對仗工整的一項是(3分)A、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B、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C、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門月色新D、花須柳眼各無賴紫蝶黃蜂俱有情【答案】D【解析】對仗的規(guī)則是:⑴出句和對句的平仄相對立;⑵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實際上每首律、絕詩內(nèi)均不可重字)⑶語法結構要相同:即句型、詞組相同。如主謂、動賓、聯(lián)合、偏正及用虛字要相同;⑷詞性相同:即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特別講究數(shù)字對數(shù)字,方位對方位,專名對專名,疊字對疊字等;⑸避免“合掌”。這就是上、下聯(lián)意義不可重復。如:“夏荷千支麗,蓮花萬朵妍”。這就是犯了“合掌”之弊。湖南黃奕有一對仗歌:“律詩中間兩對聯(lián),上句下句成對仗,平仄聲調(diào)要相反,句型詞性要一樣。一聯(lián)避免意思同,兩聯(lián)也莫太相象。首尾可對可不對,絕句一般不對仗?!倍?、課內(nèi)閱讀閱讀下面的宋詩,按要求作答。文氏外孫入村收麥[宋]蘇轍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注)文氏外孫,指文驥,蘇轍表兄文同之孫。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茿.從詩歌體裁上看,這首詩屬于近體詩。對仗工整,率真自然,饒有趣味。B.全詩不詳細描繪勞動場面,而是從諸孫入村寫起,一個“賴”字飽含深情。C.第三聯(lián)所呈現(xiàn)的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飲食,正面展現(xiàn)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D.結尾寫了收麥結束后的輕松,“賦詩”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喜悅?!敬鸢浮緾【解析】本題C項,“正面展現(xiàn)出了麥收勞動場面的熱烈”錯,結合詩句“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側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詩句沒有直接描寫麥收場景,而是通過家里人忙著做飯、忙著酤酒的場面來間接刻畫收麥勞動的艱辛和勞苦,表達了詩人對諸孫的感激之情。故不是“正面展現(xiàn)”,而是“側面”。故選C。7.賞析頷聯(lián)。【答案】以對比手法表現(xiàn)久雨忽晴、宜事農(nóng)桑的喜悅;借景抒情,“陰霪”寫久雨無法收麥的焦急,“一竿晴日”烘托出了人們的歡喜。對仗,數(shù)詞的運用?!窘馕觥勘绢}頷聯(lián)“三夜陰霪敗場圃,一竿晴日舞比鄰”,詩句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連綿陰雨時人們的沮喪,雨過天晴時人們的歡欣,形成對比,表現(xiàn)了農(nóng)村麥收季節(jié)久雨忽晴、宜事農(nóng)桑的喜悅。同時“陰霪”“晴日”也是借景抒情,“陰霪”寫久雨無法收麥的焦急,“一竿晴日”烘托出了人們的歡喜。另外這兩句形式上用到了“對仗”,與內(nèi)容的對比互相映襯,達到了更好的抒情效果?!叭薄耙弧钡臄?shù)字運用也很有特色,形成了對照,表現(xiàn)人們的焦急或驚喜的心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8.試分析全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敬鸢浮繉ν鈱O的感激,表現(xiàn)濃濃的親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表現(xiàn)勞動的歡樂?!窘馕觥看祟愒囶}答題時要多角度思考,可從時間角度梳理,要看作者在不同時段的情感;可從描述對象角度梳理,不僅要看描述主體(詩人或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也要看描述客體(人、事、物、景)蘊含的情感。答題時注意抓住頸聯(lián)中的手法用典,結合注釋分析典故的內(nèi)容,然后分析典故中的人物和詩人的相似之處。首聯(lián)“欲收新麥繼陳谷,賴有諸孫替老人”老人想要收新麥,放入裝有陳谷的米缸里,奈何年老,體力不濟。幸而有外孫來替他干活,一個“賴”子表達了老人對外孫的感激,表現(xiàn)濃濃的親情;頸聯(lián)“急炊大餅償饑乏,多博村酤勞苦辛”側面描寫麥收季節(jié)繁忙的勞動景象,表現(xiàn)了勞動的歡樂場面;尾聯(lián)“閉廩歸來真了事,賦詩憐汝足精神”表現(xiàn)勞動結束后老人的滿足;這兩句寫出了老人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表現(xiàn)勞動的歡樂。三、課外閱讀閱讀詩歌,完成下面小題。游西湖蘇轍閉門不出十年久,湖上重游一夢回。行過閭閻爭問訊,忽逢魚鳥亦驚猜??蓱z舉目非吾黨,誰與開尊共一杯。歸去無言掩屏臥,古人時向夢中來。(注)蘇轍:北宋宰相、文學家,晚年為避新舊黨爭之禍,辭退官職,筑室于穎昌(今河午昌市東),自號穎濱遺老。9.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說從夢中醒來到西湖之上再游覽一次,結尾說古時的賢人在夢中紛紛向“我”走來前后照應,強調(diào)“夢”帶來的快樂。B.頷聯(lián)運用擬人、對偶手法,通過描述鄉(xiāng)民和魚鳥對他出游西湖的反應,從側面烘托出詩人多年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C.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合伙創(chuàng)業(yè)合同書:權益分配與責任承擔
- 企業(yè)內(nèi)部股權激勵合同
- 實習生勞動合同解除范本
- 好友房產(chǎn)轉讓合同
- 企業(yè)合并合同范例
-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中的教育創(chuàng)新與人才培養(yǎng)
- 環(huán)保涂料在醫(yī)療實驗室建設中的應用案例
- 現(xiàn)代商務中的移動支付教育指南
- 國慶節(jié)創(chuàng)意活動方案畫展
- Module 2 Unit 5 Friends Period 2 (說課稿)-2024-2025學年滬教牛津版(深圳用) 五年級上
- Unit 2 Know your body(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跨學科主題學習2-探索太空逐夢航天 說課稿-2024-2025學年粵人版地理七年級上冊
- 《電子技術應用》課程標準(含課程思政)
- 電力儲能用集裝箱技術規(guī)范
- 小學生雪豹課件
- 《課標教材分析》課件
- 《信號工程施工》課件 項目一 信號圖紙識讀
- 基礎護理常規(guī)制度
- 針灸治療動眼神經(jīng)麻痹
- 傾聽幼兒馬賽克方法培訓
- 設備日常維護及保養(yǎng)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