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填空題選擇題題庫_第1頁
外建史填空題選擇題題庫_第2頁
外建史填空題選擇題題庫_第3頁
外建史填空題選擇題題庫_第4頁
外建史填空題選擇題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1選擇題、填空題古代部分::古埃及建筑史有四個主要時期:古王國時期、中王國時期、新王國時期、后期、希臘化時期。(3)古埃及不朽的建筑紀念物都是用石頭建造的。(4)昭賽爾金字塔是階臺形的,分為6層。(9)昭賽爾金字塔之后,金字塔的形制還在探索,有過3層的,有過分兩段而上下段坡度不同的。(10)吉薩金字塔群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10)吉薩金字塔群都是精確的正方椎體,形式及其單純。吉薩金字塔群包括:庫富金字塔、哈弗拉金字塔、門卡烏拉金字塔。(10)古埃及中王國時期,首都遷到上埃及,皇帝們大多在山巖上鑿石窟作為陵墓,這時期的其中兩座墓是: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哈特什帕蘇墓。(13、14)曼都赫特普三世墓,建筑群有嚴謹?shù)目v軸線,莊嚴的對稱構(gòu)圖。雕像、建筑、院落、大廳作縱深序列布局。(14)哈特什帕蘇墓徹底淘汰了金字塔,軸線縱深布局,柱廊比例和諧,裝飾華麗。(15)哈特什帕蘇墓第二層平臺之上,柱廊用的是奧西里斯柱。(15)太陽神廟門前的一兩對方尖碑是太陽神的標志。(15)古代埃及兩座著名的太陽神廟有:卡納克和盧克索的神廟。(17)卡納克和盧克索的神廟除了大門之外,建筑藝術(shù)已經(jīng)全部從外部形象轉(zhuǎn)到了內(nèi)部空間。(17)埃及新王國時期最強大的皇帝拉姆西斯二世征服努比亞后,建造了幾個巨大的阿蒙神廟,其中最特殊的是阿布辛波神廟。(18):兩河流域的建筑大體分為兩個類型:幼發(fā)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的和上游的。(22)兩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分為:古巴比倫建筑、亞述建筑、新巴比倫建筑、波斯建筑。兩河中下游是沖積平原,缺乏良好的木材和石材,人們用粘土和蘆葦造房屋,用亂石墊基礎(chǔ),大量使用土坯砌墻。(22)兩河流域?qū)m殿、廟宇的大門形制是:一對上面有雉堞的方形碉樓夾著拱門。拱門門道兩側(cè)有埋伏兵士的龕。(23)兩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對以后影響最大的是它的飾面技術(shù)和相應的藝術(shù)傳統(tǒng)。(24)古西亞建筑的主要成就在于創(chuàng)造了以土為原料的結(jié)構(gòu)體系和裝飾體系。(24)飾面為保護土坯墻免受侵蝕。(24)兩河流域琉璃飾面上有浮雕,題材大多是程式化的動物、植物或者其他花飾。大面積的底子是深藍色的或金黃色的。(25)人首翼牛像象征睿智、健壯。正面為圓雕,側(cè)面為浮雕。正面兩條腿,側(cè)面四條腿。(27)古西亞的典型建筑實例有帕賽玻里斯。(27)帕賽玻里斯大門處用軸對稱布局,其余部分為院落式布局,兩個儀典性大殿、財庫、后宮三者之間以一座“三門廳”作為重要的交通樞紐。(28)帕賽玻里斯朝覲殿的柱子柱頭高度幾乎占整個柱子高度的2/5,雖雕刻很精巧,但不合結(jié)構(gòu)邏輯,不算建筑的當行本色。帕賽玻里斯有兩座儀典性大殿都是正方形的,其中一座有石柱100根,稱“百柱殿”。(28):克里特島有90~100座城,其中最重要的是克諾索斯城,號稱“眾城之城”。(33)克諾索斯宮殿最早出現(xiàn)露天劇場的遺跡。(34)邁錫尼城外圍有幾米厚的石墻,得名為大力神式(獨眼巨人式)砌筑。邁錫尼城的獅子門上面發(fā)疊澀券,大致呈正三角形,結(jié)構(gòu)合理,一對獅子中間的柱子象征宮殿的柱子上粗下細。(36):古希臘的建筑史分四個時期: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37、38)古希臘寡頭城邦的衛(wèi)城守護神廟墨守正面朝東的規(guī)定,一律平行排列,不分主次,同自然環(huán)境格格不入,氣氛很沉重。(40)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最常見的圍廊式廟宇是6柱X13柱,圣堂的長寬之比為2:1。(42)古希臘有兩種柱式同時在演進。一種是流行于小亞細亞經(jīng)濟比較先進的共和制成幫里的愛奧尼柱式,另一種是意大利、西西里一帶寡頭制城邦里的多立克柱式。(43)古希臘神話所反映的平民的人本主義世界觀,深深影響著柱式的發(fā)展。這種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美學觀點是:人體是最美的東西。(44)古希臘盛行的三種柱式:多立克柱式、愛奧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古希臘愛奧尼柱式的卷窩是有24個圓心的螺線。(48)希臘古典時期,產(chǎn)生了第三種柱式,科林斯柱式。它的柱頭宛如一顆旺盛的忍冬草。(48)雅典衛(wèi)城山門西半比東半低1.43m,地面不取平,屋頂也斷開,使前后兩立面各有合宜的比例。北翼繪畫陳列館,南翼敞廊,掩蔽了山門的側(cè)面,屋頂?shù)膬啥五e落在外面不易看出。門洞中央坡道,以便馬車通行。(51)雅典衛(wèi)城山門為多立克式,內(nèi)部有三對愛奧尼式柱,在多立克建筑物里采用愛奧尼式柱子,是雅典衛(wèi)城的首創(chuàng)。(51、52)雅典衛(wèi)城勝利神廟是愛奧尼式的。(52)雅典衛(wèi)城勝利神廟的朝向略略偏一點,同山門呼應,使衛(wèi)城西面的構(gòu)圖很完美。(52)帕提農(nóng)代表著古希臘多立克柱式建筑的最高成就。(53)伊瑞克提翁是古典盛期愛奧尼柱式的代表。(55)希臘化時期愛奧尼柱式以其華貴,受到偏愛,成了主要的柱式。(58)獎杯亭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61)希臘化時期的許多敞廊是兩層的。采用疊柱式,下層用比較粗壯質(zhì)樸的多立克柱式,上層用比較頎修華麗的愛奧尼柱式。上層的柱子的底徑等于或稍小于下層柱子的上徑。上下層的柱式都具備完整的三部分。(63):券拱技術(shù),尤其是混凝土券拱技術(shù),是羅馬建筑最大的特色,最大的成就,是它對歐洲建筑最大的貢獻,影響之大,無與倫比。(67)大大促進古羅馬券拱結(jié)構(gòu)發(fā)展的是良好的天然混凝土。(67)十字拱覆蓋在方形的間上,只需要四角有支柱,而不必要連續(xù)的承重墻,建筑內(nèi)部空間得到解放,這是券拱技術(shù)的極有意義的重大進步。(68)肋架拱的做法是先筑一系列發(fā)券,在它們之上架設(shè)石板。這樣把拱頂區(qū)分為承重部分和維護部分,減輕拱頂,把荷載集中到券上以擺脫連續(xù)的承重墻。(69、70)古羅馬在公元1世紀,窗子上已經(jīng)用了大面積平板玻璃,厚度只有幾毫米。(71)古羅馬時,尼姆城的輸水道,跨過戛合河谷,有275m長的一段架在3層疊起來的連續(xù)券上,最高處有49m,最大的券跨度達24.5m。(71)古羅馬人使用了簡單的起重運輸裝置,主要是動滑輪組和裝了絞磨的活動臂起重架。(71)古羅馬人已經(jīng)有了用長流水沖走穢物的公共廁所。(71)古羅馬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最簡單的柱式,即塔斯干柱式。(71)券柱式的柱子凸出于墻面大約3/4個柱徑。(72)古羅馬的柱式在多層建筑物上的運用:底層用塔斯干柱式或新的羅馬多立克柱式;二層用愛奧尼柱式;三層用科林斯柱式;四層用科林斯壁柱。法則是上層柱子的軸線比下層的略向后退。(72)巨柱式為一個柱式貫穿二層或三層,同疊柱式合用,凸出重點。缺點:尺度失真。(72)古羅馬時期科林斯柱式受到重用,并流行一種新的復合柱式-在科林斯式柱頭上再加一對愛奧尼式的渦卷。(72)圖拉真記功柱是羅馬多立克式的。(79)羅馬的劇場,形制從希臘而來,但早在共和時代,它們大多已不再依山勢建造,而用一系列放射形排列的筒形拱把觀眾席一層層架起來。(80)古羅馬大角斗場的結(jié)構(gòu)、功能和形式三者和諧統(tǒng)一。(83)最喜歡做建筑設(shè)計的阿德良皇帝重建萬神廟時,采用了穹頂覆蓋的集中式形制,單一空間。它的平面是圓形的,它是羅馬穹頂技術(shù)的最高代表。(85)古羅馬萬神廟的穹頂材料有混凝土、磚。(85)古羅馬城大小1000座浴場中,卡拉卡拉浴場和戴克利提烏姆浴場都是龐大的建筑群。(87)古羅馬城市居民大多住在公寓里,這是一種集合性出租的房屋,以樓房居多,采用標準單元,大批建造,因而出現(xiàn)了房地產(chǎn)投資商。(90):中世紀基督教分為兩大宗,西歐是天主教,東歐是正教(東正教)。天主教的首都在羅馬,正教的首都在君士坦丁堡。(94)宗教建筑在中世紀成了唯一的紀念性建筑,成了建筑成就的最高代表。(94)西歐和東歐的中世紀歷史很不一樣。它們的代表性建筑物,天主教堂和東正教堂,在形制上、結(jié)構(gòu)上和藝術(shù)上也都不一樣,分別為兩個建筑體系。(94)拜占庭建筑的代表是東正教堂,它的主要成就是創(chuàng)造了把穹頂支承在4個或者更多的獨立支柱上的結(jié)構(gòu)方法和相應的集中式建筑形制。(97)教堂中中央的穹頂和它四面的筒形拱成等臂的十字,得名為希臘十字式。(99)拜占庭建筑的內(nèi)部裝飾是,平整的墻面上貼彩色大理石板,拱券和穹頂?shù)幕⌒伪砻嬗民R賽克(摩賽克)壁畫或粉畫裝飾。(100)拜占庭建筑的石雕是在發(fā)券、拱腳、穹頂?shù)啄_、柱頭、檐口和其他承重或轉(zhuǎn)折部位用石砌,并做雕刻裝飾。石雕題材以幾何圖案或程式化的植物為主。(100)拜占庭建筑雕飾手法的特點:保持原構(gòu)件幾何形狀,用鏤空和三角形截面的凹槽來形成圖案。(100)拜占庭建筑雕刻的缺陷:在吃力的地方作裝飾,看上去太脆弱,破壞了建筑的結(jié)構(gòu)邏輯。(101)拜占庭建筑最光輝的代表是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亞大教堂。(101)東歐的小教堂平面為九宮格式。外形穹頂逐漸飽滿,舉起在鼓座之上,統(tǒng)帥整體而成為中心,真正形成了垂直軸線,完成了集中式的構(gòu)圖。(103)基輔-羅斯分裂成許多小公國,其中俄羅斯形成民族建筑特點。它的教堂穹頂外面用木構(gòu)架支起一層鉛的或銅的外殼,渾圓飽滿,得名為戰(zhàn)盔式穹頂。(104):西歐中世紀建筑史從西羅馬帝國末年到10世紀,史稱早期基督教時期。大致以12世紀為界,12世紀之前史稱羅曼時期,之后稱哥特時期。(107)教會規(guī)定,儀式時,信徒要面對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的圣壇必須在東端,大門因而朝西。(107)三壇的位置:圣壇為半圓形,用半個穹頂半個傘形屋頂覆蓋。圣壇之前是祭壇,祭壇之前是唱詩班的席位,叫歌壇。三壇的位置:圣壇為半圓形,用半個穹頂或半個傘形屋頂覆蓋。圣壇之前是祭壇,祭壇之前是唱詩班的席位,叫歌壇。(107)縱橫兩中廳高出,俯視像一個平放的十字架,豎道比橫道長得多,信徒們所在的大廳比圣壇,祭壇又長得多,叫拉丁十字式。天主教堂的縱橫兩中廳高出,俯視像一個平放的十字架,豎道比橫道長得多,信徒們所在的大廳比圣壇,祭壇又長得多,叫拉丁十字式。(107)天主教會一直把拉丁十字式當作最正統(tǒng)的教堂形制,流行于整個中世紀的西歐。(107)券拱技術(shù)在古羅馬時代最發(fā)達,長期失傳之后重新使用,人們把10世紀之后到12世紀稱為羅曼建筑,即“羅馬式”的意思。哥特式教堂常在西立面設(shè)一對鐘塔。(112)用連續(xù)小券做裝飾帶,門窗口抹成八字,而且在斜面上密排線腳,成了羅曼式建筑風格的特征因素。(112)哥特式主教堂的形制基本都是拉丁十字式的。(118)德國一些教堂側(cè)廊同中廳一樣高,形成廣廳式的巴西里卡形制。(119)米蘭大教堂有135個尖塔。西班牙的哥特教堂中大量摻進伊斯蘭建筑手法,形成的風格叫穆達迦風格,它的特點是用馬蹄形券、鏤空的石窗欞、大面積的幾何圖案或其他花紋。(125)15世紀之后,在英國,發(fā)展了垂直式哥特建筑,在法國發(fā)展了輝煌式(瘋狂式)哥特建筑。它們都是晚期的哥特式建筑。(128)比薩主教堂建筑群包括比薩主教堂、鐘塔、洗禮堂,是意大利中世紀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130)比薩主教堂平面形制是拉丁十字式的。(130)比薩主教堂鐘塔:直徑16m,高55米,分為8層。中間6層羅曼式空券廊,底層浮雕式連續(xù)券。(131)比薩主教堂建筑群擺脫了主教堂位于城市中心的常例,造在城市西北角,緊靠城墻和墻根的公墓墓堂,大致連成一線,以完整的側(cè)面朝向城市。(131)比薩之教堂建筑群體型各異,但他們的構(gòu)圖母題一致,都用空券廊裝飾,造成強烈的光影和虛實對比。(131)佛羅倫薩主教堂東部的東、南、北三各凸出大半個八邊形,明顯呈現(xiàn)了以歌壇為中心的集中式平面。這是一個形制上重要的創(chuàng)新。(132)威尼斯總督府的主要特色在南立面和西立面的構(gòu)圖。(133)威尼斯最美的哥特式府邸之一,康塔里尼家的“黃金府邸”立面是模仿總督府的。(134)哥多瓦大清真寺是伊斯蘭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它的形制是廣廳式的,用許多平行的單向聯(lián)系的連續(xù)券做承重結(jié)構(gòu)。(135)阿爾罕布拉宮以兩個互相垂直的長方形院子為中心。南北向的叫石榴院,以舉行舉行朝覲儀式為主。東西向的叫獅子院,較奢華,為后妃住所。(137)獅子院有一圈柱廊,124根纖細的不規(guī)則的柱子上支撐著精巧華麗的馬蹄形券,造成不安的、強烈的光影變化。(137)獅院子縱橫兩條軸線上水渠相交處辟圓形水池,池周雕12頭雄獅。水池四面4段水渠,象征水河、乳河、酒河、蜜河,為《古蘭經(jīng)》里的“生命之源”。(137):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史開始的是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144)佛羅倫薩主教堂的形制大體還是拉丁十字式的,但是突破了中世紀教會的禁制,把東部歌壇設(shè)計成近似集中式的。(144)佛羅倫薩主教堂建筑群由教堂、鐘塔、洗禮堂組成。(145)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是西歐第一個造在鼓座上的大型穹頂。(146)設(shè)計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shù)慕ㄖ熓遣斈肆兴够?。?45)伯魯乃列斯基在組織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施工時創(chuàng)造了一種垂直運輸機械,利用了平衡錘和滑輪組。(146)佛羅倫薩主教堂的穹頂被公認為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的第一個作品,新時代的第一朵報春花。(147)伯魯乃列斯基設(shè)計的佛羅倫薩的育嬰院是一座四合院,正面向安農(nóng)齊阿廣場的一側(cè)展開長長的券廊。(147)巴齊禮拜堂是伯魯乃列斯基的作品。(148)文藝復興初期府邸大多是四合院,3層,臨街建造。(149)盛期文藝復興建筑的紀念性風格的典型代表是羅馬的坦比哀多,設(shè)計人伯拉孟特。(153)坦比哀多是一座集中式的圓形建筑。(153)坦比哀多的建筑形式,特別是高踞于鼓座之上的穹頂統(tǒng)率整體的集中式形制,在西歐是前所未有的大幅度的創(chuàng)新。(153)維尼奧拉設(shè)計的耶穌會教堂形制是拉丁十字式的。(156)威尼斯的圣瑪麗亞.莎留特教堂屬于反宗教改革的產(chǎn)物是巴洛克式的。(158)熟記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建筑師及他們的作品。米開朗琪羅最偉大的代表作是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頂。(161)文藝復興時期在繪畫、雕刻、建筑等方面成就卓然而手法、趣味相異的兩位藝術(shù)巨匠是: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160、161)維尼奧拉和帕拉第奧是意大利晚期文藝復興的主要建筑師。(164)維尼奧拉的著作有:《五種柱式規(guī)范》。(164)帕拉第奧的著作有:《古建筑測繪圖集》、《建筑四書》。(164)維尼奧拉和帕拉第奧被認為是歐洲學院派古典主義建筑的肇始人,但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作卻五花八門。(164)圓廳別墅是帕拉第奧的作品。(166)帕拉迪奧設(shè)計的奧林匹克劇場為室內(nèi)劇場,形制同古羅馬露天劇場,但觀眾席做成半個橢圓,逐排升起,舞臺背景固定,處理成建筑立面。(166)奧林匹克劇場第一個把露天劇場轉(zhuǎn)化為室內(nèi)劇場。(166)奧林匹克劇場舞臺背景3個門洞,兩側(cè)各一個,通過它們可以看到繁華的“街景”?!敖志啊边\用透視法制作,近寬、遠窄,顯得深遠。(167)維尼奧拉設(shè)計的羅馬近郊的尤利亞三世別墅深受透視法影響。(167)1485年出版了阿爾伯蒂的《論建筑》,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理論著作。(175)圣彼得大教堂的遭到損害,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建筑史的結(jié)束。(184)以廣場為交點的三叉式道路成為巴洛克式城市的標志。(191)圣彼得大教堂廣場由教廷總建筑師伯尼尼設(shè)計。廣場以1586年豎立的方尖碑為中心,橫向長圓形,它和教堂之間用一個梯形廣場相接。(191)納沃那廣場是封閉式的,形狀呈長圓形。(191)西班牙大臺階,連接高差很大的兩條相鄰的干道。平面像只大花瓶。(192):弗·孟莎、路易·勒伏為“第一代”法國古典主義者的代表。(204)古典主義是17世紀下半葉法國文化藝術(shù)的總潮流。它的哲學基礎(chǔ)是反映自然科學初期的重大成就的唯理論;它的政治任務是頌揚古羅馬之后最強大的專制政體、路易十四的統(tǒng)治。(204)宮廷的紀念性建筑物是古典主義建筑最主要的代表,集中在巴黎。(209)法國古典主義與巴洛克建筑的交鋒體現(xiàn)在盧佛爾宮東立面的設(shè)計競賽上。(209)弗·勒伏,勒勃亨和克·彼洛與路易·勒伏、查爾斯·彼洛等被認為是第二代古典主義建筑師的代表。(209)左右分5段,上下分3段,都以中央一段為主的立面構(gòu)圖,在盧浮爾宮東立面得到了第一個最明確、最和諧的成果。(210)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福凱在巴黎郊外的孚-勒-維貢府邸,第一個把古典主義的原則灌注到園林藝術(shù)中,獲得很大成功。(210、211)孚-勒-維貢府邸對稱布局,軸線突出,平面以橢圓形客廳為中心,穹頂是外部形體的中心。(211)孚-勒-維貢府邸花園是幾何形的。沿軸線有水池、噴泉、飛瀑、雕像、臺階、假山洞、草坪、花。(211)孚-勒-維貢府邸用一道橫向的水渠豐富構(gòu)圖。軸線兩側(cè)是茂密的樹林,筆直的林間小徑,組成幾何圖案,樹木也為幾何形。被稱為“騎馬者的花園”。(211)凡爾賽宮的鏡廊采用了大量意大利巴洛克手法。(212)凡爾賽宮建筑的整體性較差。其總布局對歐洲的城市規(guī)劃很有影響。(213)于·阿·孟莎設(shè)計的恩瓦立德新教堂,是第一個完全的古典主義教堂,也是17世紀最完整的古典主義紀念物之一。(214)恩瓦立德新教堂采用正方形希臘十字式平面和集中式體形,鼓座高舉,穹頂飽滿。(214)恩瓦立德新教堂的穹頂分輪廓相差很大的里外兩層,為的是使內(nèi)層空間和外部形體有良好的比例。(214)恩瓦立德教堂內(nèi)裝飾很有節(jié)制,全是土黃色的石頭構(gòu)件,宗教的神秘和獻身感情沒有容身之地。這事古典主義的“素描”式形體美的實踐。(214)恩瓦立德教堂外形的處理有巴洛克的手法。(214)旺道姆廣場是于·阿·孟莎設(shè)計的。廣場上的建筑是3層的,底層券廊、店鋪,上兩層住宅。(215)像旺道姆廣場這樣被交通從當中穿過的紀念性廣場,不適合于交通繁忙的時代。(216)南錫廣場群是由三個廣場串聯(lián)組成的,北頭是長圓形的王室廣場,南頭是長方形的路易十五廣場,中間由一個狹長的跑馬廣場鏈接。南北總長約450m,建筑物按縱軸線對稱排列。(220)南錫廣場群是半開半閉的廣場。(220)調(diào)和廣場由迦貝里愛爾設(shè)計,是一個完全開敞的廣場。(221)調(diào)和廣場出色地起到從丟勒里花園過渡到愛麗舍大道的連接作用,成了從丟勒里宮到星形廣場的巴黎主軸線上的重要樞紐。(222)小特里阿農(nóng)是一個卓越的作品,由迦貝里愛爾設(shè)計。(223)小特里阿農(nóng)是路易十五的別墅,形制是帕拉第奧式的。平面近于正方形。兩層,上層為主。(223)第十章:1、西班牙是耶穌教團的老巢,天主教堂建筑中流行巴洛克式,而且怪誕堆砌到了荒唐的地步,稱為“超級巴洛克”(Superbaroque)。(227)2、因為西班牙的建筑裝飾細工和銀匠一樣精致。早期叫哥特銀匠式,后期叫伊薩培拉銀匠式。(227)3、傳說埃斯庫里阿爾的總布局象征爐箅。(229)4、埃斯庫里阿爾宮全用大塊花崗巖造成,青瓦,絕少裝飾,墻面儉素,窗子沒有線腳。(229)5、圣地亞哥.德.貢波斯代拉教堂是超級巴洛克式建筑。(230)6、英國從中世紀向文藝復興過渡時期的建筑風格為“都鐸風格”。(235)7、瓊斯設(shè)計的格林尼治女王宮是帕拉第奧式的,平面是方形的,外形是一個簡單的六面體。(236)8、俄羅斯鄉(xiāng)間小教堂采用墩式體形,上面是多邊攢尖頂,高高的,名為“帳篷頂”。(239)9、華西里·伯拉仁內(nèi)教堂由9個墩式教堂組成。中央一個墩子,冠戴著帳篷頂,統(tǒng)率著周圍8座小一些的墩子。這8座小墩子排成方形,角上的比邊上的大,都高高舉起蔥頭形的穹頂。(241)10、17世紀中葉,俄羅斯常由農(nóng)奴建筑師和農(nóng)奴工匠建造的教堂。把各式裝飾部件全堆在身上,但并不見繁瑣堆砌的惡俗,這種教堂得名為“玩具式”或“模型式”教堂。(243):克里斯道弗.侖設(shè)計了許多倫敦教區(qū)小教堂,但他做的倫敦規(guī)劃沒有實現(xiàn)。(248)圣保羅大教堂最終成了一個拉丁十字式的教堂,它的西立面加了一對塔,形成了哥特式的立面格局。(250)圣保羅大教堂的穹頂有里外3層,采用坦比哀多式。(250)圣保羅大教堂的穹頂坐落在鼓座上,鼓座又通過帆拱坐落在8個墩子上。(251):波爾多劇院和意大利米蘭的拉斯卡拉劇場一起,標志著馬蹄形多層包廂式觀眾廳的成熟。(261)巴黎萬神廟位于不高的圣什內(nèi)維埃芙山上,平面是希臘十字式的。(262)巴黎萬神廟的穹頂是3層的,鼓座的結(jié)構(gòu)仿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穹頂和鼓座的外形采用坦比哀多式。(262)王家建筑師,院士列杜設(shè)計了農(nóng)村公安隊宿舍、王室鹽場。(265)王家建筑師,院士部雷設(shè)計了牛頓紀念館和偉人像陳列館。(265)拿破侖帝國時期建筑物上形成的風格,叫“帝國風格”。(267)拿破侖帝國時期的軍功廟模仿古希臘廟宇,采用圍廊式的形制。(268)雄獅凱旋門周圍開拓了圓形的廣場,12條大道輻輳而來,使它成了一個廣大地區(qū)的藝術(shù)中心。這個廣場因為放射形的道路而得名為明星廣場。(270):柏林的勃蘭登堡大門主體是仿雅典衛(wèi)城山門。(278)辛克爾設(shè)計的柏林舊博物館大廈的中央大廳是仿羅馬萬神廟的。(279)彼得保羅教堂是一所拉丁十字式教堂,它正面的鐘塔高130m,僅僅一個金色的尖頂就有34m高。雖教堂和塔有西方印記,但其鋒利的尖頂,卻是空前大膽的創(chuàng)作。(282)冬宮是采用巴洛克手法。(283):杰弗遜設(shè)計的弗吉尼亞州議會大廈形制仿古羅馬的圍廊式廟宇。(294)美國國會大廈的穹頂和它的鼓座仿巴黎萬神廟,都是坦比哀多式。大穹頂?shù)慕Y(jié)構(gòu)采用鐵構(gòu)架。1888年,在美國國會大廈軸線上造了華盛頓紀念碑,采用古埃及方尖碑的式樣。(295)近現(xiàn)代部分:第一章: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復古思潮是指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末流行于歐美的古典復興、浪漫主義與折衷主義。(4)古典復興的作品有:巴黎萬神廟、巴黎星形廣場凱旋門、柏林宮廷劇院、美國國會夏。(6~8)浪漫主義建筑以哥特風格為主,故又稱哥特復興。浪漫主義建筑的典型事例是英國國會大廈。(9)折中主義又被稱為集仿主義。(9)折中主義建筑的典型事例有:巴黎歌劇院、巴黎圣心教堂。(10、11)隨著鑄鐵業(yè)的興起,1775-1779年在英國塞文河上建造了第一座生鐵橋。(11)真正以鐵作為房屋的主要建材的是1786年巴黎法蘭西劇院屋頂、1818~1821年英國布賴頓的印度式皇家別墅。(12)1829~1831年巴黎老王宮的奧爾良廊最先應用了鐵構(gòu)件與玻璃配合建成的透光頂棚。(13)第一個完全以鐵架和玻璃構(gòu)成的巨大建筑是1833年巴黎植物園溫室。(13)后用于民用建筑第一座真正安全載客升降機是美國紐約由奧蒂斯發(fā)明的蒸氣動力升降機。(15)1870年貝德文在芝加哥應用了水力升降機。(15)1887年開始發(fā)明電梯。(15)歐洲較在1867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裝置了第一架水力升降機,此技術(shù)1889年用于埃菲爾鐵塔。(15)法國第一座完整的圖書館是由法國建筑師拉布魯斯特設(shè)計的巴黎圣吉納維夫圖書館。(15)拉布魯斯特設(shè)計的巴黎國立圖書館書庫共5層,地面與隔墻全部用鐵架與玻璃制成。(15、16)。1876年建造的巴黎廉價商場是第一座鐵、玻璃建造的全部自然采光的百貨商店。(17)1851年建造的倫敦“水晶宮”展覽館,開辟了建筑形式與預制裝配技術(shù)的新紀元。(18)“水晶宮”的設(shè)計者采用了裝配花房的辦法完成了這個玻璃鐵構(gòu)架的龐大外殼。(18)1889年世界博覽會以高度最高的埃菲爾鐵塔和跨度最大的機械館為中心。(19)埃菲爾鐵塔高328m,內(nèi)部設(shè)4部水力升降機。(19)1889年世界博覽會的機械館結(jié)構(gòu)方法上首次應用了三鉸拱的原理。(19)巴黎改建體現(xiàn)了城市集中注意。(21)1853年,歐思曼(塞納區(qū)行政長官),在巴黎市中心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建工程。(21)1817年歐文提出了“新協(xié)和村”的示意方案。(23)英國社會活動家霍華德提出“城鄉(xiāng)磁體”理論,并提出了“田園城市”(或“花園城市”)的設(shè)計方案。(24)霍華德提出以母城為核心,圍繞母城以發(fā)展子成的衛(wèi)星城市理論。(25)英國第一個“田園城市”于1903年創(chuàng)建于萊奇沃思,第二個“田園城市”于1919年創(chuàng)建于韋林,分別離倫敦55、27KM。(25)19世紀末法國青年建筑師加尼埃提出了“工業(yè)城市”規(guī)劃方案。(26)19世紀末西班牙工程師索里亞提出了“帶型城市”理論。(27)索里亞提出的“帶型城市”方案是沿道路兩邊進行建設(shè),城市寬度500m,城市長度無限。(27)美國華盛頓采用了放射加方格的道路系統(tǒng),舊金山采用了方格形道路布局,紐約也采用了方格形道路布局。(28)1811年的紐約總圖是馬車時代的產(chǎn)物,不適應城市的發(fā)展。(28)第二章:1、藝術(shù)與工藝運動的代表作是在肯特建造的“紅屋”。2、新藝術(shù)運動的典型例子是奧太在1893年設(shè)計的布魯塞爾都靈路12號住宅。(33)3、新藝術(shù)運動在德國稱之為“青年風格派”。(34)4、“青年風格派”的代表作有奧爾布里希設(shè)計的路德維希展覽館。(34)5、新藝術(shù)運動在英國的代表人物是麥金托什,其代表作是格拉斯哥藝術(shù)學校的圖書館部分。(35)6、西班牙建筑史高迪設(shè)計的巴塞羅那米拉公寓吸取了東方伊斯蘭的韻味和歐洲哥特式建筑結(jié)構(gòu)的特點,創(chuàng)造了具有隱喻性的塑性造型建筑。(35)7、在新藝術(shù)運動影響下,奧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納為首的維也納學派。(36)8、維也納學派中有一部分人成立了“分離派”,宣稱要和過去的傳統(tǒng)決裂。他們的代表作是維也納分離派展覽館。(36、37)9、維也納建筑師洛斯,把裝飾與罪惡等同起來。他的代表作是斯坦納住宅。(37)10、著名建筑師老沙里寧設(shè)計了赫爾辛基火車站。(38)11、芝加哥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是工程師詹尼。(39)12、芝加哥學派的高層建筑上有整齊排列面寬較闊的橫長方形窗,被稱為“芝加哥式窗”。(41)13、沙利文是芝加哥學派的得力支柱與理論家,他提出了“形式隨從功能”的驚人口號。他的代表作是1899~1904年建造的芝加哥G.P.S.百貨公司大廈。(42)14、1893年芝加哥的哥倫比亞世界博覽會全面復活折中主義風格的做法,是對剛興起的新建筑思潮的一次沉重打擊。(43)15、1911~1913年建的德伍爾沃斯大廈體形高聳入云,當時記者把它比之為“摩天樓”。(43)賴特在美國中部地區(qū)地方農(nóng)舍的自由布局基礎(chǔ)上,融合了浪漫主義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了富于田園詩意的“草原式住宅”。(43)“草原式住宅”“草原”用以表示賴特的住宅設(shè)計與美國中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結(jié)合之意。(44)1824年英國首先生產(chǎn)了膠性的波特蘭水泥。(46)20世紀初著名的法國建筑師佩雷、加尼埃善于運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47)瑞士著名工程師馬亞爾在蘇黎世城建造了第一座無梁樓蓋的倉庫。(49)1907年德國出現(xiàn)了由企業(yè)家、藝術(shù)家、技術(shù)人員等組成的全國性的“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工業(yè)制品的質(zhì)量以求達到國際水平。(50)貝倫斯1909年為德國通用電氣公司設(shè)計的透平機制造車間與機械車間,成為現(xiàn)代建筑的先行者。(50)貝倫斯設(shè)計的透平機制造車間如實地反映了功能要求,車間的屋頂結(jié)構(gòu)由鋼三鉸拱構(gòu)成。(51)貝倫斯設(shè)計的透平機制造車間在現(xiàn)代建筑史中是一個里程碑,被西方稱之為第一座真正的“現(xiàn)代建筑”。(51)貝倫斯培養(yǎng)了不少人才。著名的第一代現(xiàn)代建筑大師格羅皮烏斯、密斯.范.德.羅、勒.柯比西埃都先后在他的建筑事務所工作過。(51)1914年德意志制造聯(lián)盟在科隆舉行展覽會,會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格羅皮烏斯設(shè)計的展覽會辦公樓。(51):表現(xiàn)主義派的代表作是愛因斯坦天文臺。(58)風格派有時又被稱為“新造型主義派”或“要素主義派”。(59)第一次大戰(zhàn)前后,俄國青年藝術(shù)家把抽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