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胚胎學全冊優(yōu)質課件336p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1.gif)
![組織胚胎學全冊優(yōu)質課件336p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2.gif)
![組織胚胎學全冊優(yōu)質課件336p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3.gif)
![組織胚胎學全冊優(yōu)質課件336p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4.gif)
![組織胚胎學全冊優(yōu)質課件336p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91f3ce353e3d56a170dd8b5aa4108c2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組織學與胚胎學
1第一章:組織學緒論組織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石蠟切片、HE染色組織化學和免疫組織化學細胞培養(yǎng)與組織工程組織和器官光學顯微鏡術和電子顯微鏡術原位雜交組織學的學習方法內容提要2
組織學的定義和研究內容是研究人體的微細結構及其相關功能的一門科學,內容主要包括細胞、基本組織和器官組織。組織學又稱顯微鏡解剖學或微細解剖學。3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組織: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細胞和細胞間質構成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和一定生理功能的細胞群體,稱為組織。構成人體的基本組織有4種,稱四大基本組織,即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器官:由四大基本組織按著一定的規(guī)律組成的、具有一定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的結構,稱為器官。人體內有若干器官,如胃、心、肺、腎、肝、脾等。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相關的一些器官,相互協(xié)同、相互制約,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的系列功能,稱為系統(tǒng)。4組織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普通光鏡組織標本的制備方法光學顯微鏡術電子顯微鏡術組織化學技術組織培養(yǎng)術與組織工程組織和細胞的定量術5普通光鏡組織標本的制備方法制備能使光線透過的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包埋和切片、染色等步驟。組織學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法,簡稱HE染色法。6染色
目的:使組織切片著色,便于觀察。堿性染料:含氨基、二甲氨基等堿性助色團的染料。酸性染料:含有羧基、羥基、磺基等酸性助色團的染料。7染色嗜堿性:易被堿性染料著色嗜酸性:易被酸性染料著色中性:與兩種染料的親和力都不強特殊染色
銀染甲苯胺藍甲苯胺藍8普通HE染色照片910111213141516171819普通光學顯微鏡術
應用普通光鏡觀察組織切片是組織學研究的主要技術。光鏡的分辨率是指在光鏡下所能分辨的兩點間的最短距離,約為0.2μm。分辨率決定圖像的清晰度和細微度。20特殊光學顯微鏡熒光顯微鏡用于觀察組織、細胞中有自發(fā)熒光、誘發(fā)熒光或經熒光染料染色或標記的結構。相差顯微鏡主要用于觀察體外培養(yǎng)中活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可對細胞內部非侵入式光學斷層掃描成像,可進行一系列亞細胞水平的結構和功能研究。21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22激光共聚焦掃描顯微鏡圖像23CLSM顯示上皮細胞24電子顯微鏡25透射電鏡術
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TEM
是用電子束穿透標本,經過電磁場的會聚、放大后,在熒光屏上顯像,或將影像投射到照相底片。由于電子束穿透力弱,故經過固定的電鏡標本需制成超薄切片(50~80nm),并用重金屬鹽如檸檬酸鉛和醋酸鈾等染色。26掃描電鏡術
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SEM
用于觀察細胞、組織和器官表面的立體細微結構。需將小塊組織經固定、脫水、干燥后,在其表面噴鍍薄層碳膜和金屬膜。圖像清晰,富有立體感。27電鏡掃描圖28肺巨噬細胞吞噬大腸桿菌29電鏡掃描圖30電鏡圖(冷凍蝕刻)31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技術是應用化學反應及物理反應原理,檢測組織和細胞內某種化學成份并進行定位定量和細胞功能分析的一種實驗技術,如用過碘酸——Schiff反應檢測多糖,用脂溶性染料顯示脂類,用酶化學染色顯示某種酶,用孚爾根反應顯示DNA。32PAS染色示肝糖元33PAS染色34免疫組織化學和免疫細胞化學技術是應用免疫學原理,通過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顯示組織內和細胞內的抗體或抗原成份。這種檢測技術的特異性強、靈敏度高、應用廣泛,是生物學和醫(yī)學領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通常需對已知抗原或抗體進行標記,用相應的顯色和觀察方法檢測目的抗體或抗原。常用的標記物有熒光素、鐵蛋白、辣根過氧化物酶等。35熒光素標記顯示皮膚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免疫組織化學36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是用標記的RNA或DNA探針檢測RNA或DNA片段的一種重要方法。用核酸雜交技術檢測細胞內某一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定位,稱染色體原位雜交。用核酸雜交技術檢測某一基因的轉錄物mRNA的細胞定位和轉錄狀況,稱細胞原位雜交。37原位雜交示臍靜脈內皮細胞呈心房鈉尿肽陽性38細胞培養(yǎng)技術是將離體細胞或組織放置在適當?shù)沫h(huán)境條件下進行培養(yǎng)的一種技術方法,可用以檢測各種理化因子、細胞因子等對細胞增殖、分化、代謝、運動、吞噬、分泌等生命活動和細胞行為的影響,還可用細胞培養(yǎng)技術研究細胞癌變、逆轉的機制。39子宮內膜上皮細胞40流式細胞術應用流式細胞儀對單個細胞進行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特性的快速定量測定,可進行細胞周期各時相細胞的比例和細胞內DNA、RNA、蛋白質的含量分析,淋巴細胞亞群的分離和定量,血細胞增殖情況的分析,雜交細胞等的分選等。其工作原理是分離被檢細胞,制成懸液,并進行熒光染色或標記,然后使單細胞液流快速通過該儀器的激光照射分析區(qū),被檢細胞產生不同的熒光信號并轉變?yōu)殡娒}沖,分別輸入計算機內貯存,同時顯示于示波器屏幕上,即可獲得該細胞群體中不同類型細胞的有關數(shù)據(jù)。41組織學的學習方法建立立體與動態(tài)的概念注意結構與功能的聯(lián)系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勤奮加技巧,學習效果好42思考題組織學的主要研究內容是什么?組織和器官分別是如何構成的?人體有哪幾種基本組織?何謂嗜堿性、嗜酸性、中性、親銀性和嗜銀性?組織學有哪些常用方法和技術?43上皮組織EpithelialTissue44組成:細胞和細胞間質。特點:1.細胞多,細胞間質少;2.細胞具有極性(游離面和基底面);3.一般無血管;4.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分類: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生殖上皮和肌上皮。功能:保護、吸收、分泌和排泄。45一、被覆上皮二、腺上皮三、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46一、被覆上皮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um)覆蓋于身體表面,襯貼在體腔和有腔器官內表面,根據(jù)其構成細胞的層數(shù)和淺層細胞的形狀進行分類。47被覆上皮的類型和主要分布
上皮類型主要分布
單層上皮單層扁平上皮內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間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面其它:肺泡和腎小囊的壁層等單層立方上皮腎小囊和甲狀腺濾泡等單層柱狀上皮胃、腸和子宮等的腔面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呼吸管道等的腔面復層上皮復層扁平上皮未角化的:口腔、食管等的腔面角化的:皮膚的表皮復層柱狀上皮瞼結膜和男性尿道等的腔面變移上皮腎盂、輸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4849表面觀側面觀50內皮:襯貼在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單層扁平上皮。間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單層扁平上皮。
5152單層立方上皮(甲狀腺)5354單層柱狀上皮(小腸)5556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氣管)5758未角化的復層扁平上皮(食管)59復層柱狀上皮(stratifiedcoulumnarepithelium)形態(tài):表層細胞為柱狀,排列較整齊,中層為多邊形細胞,深層為矮柱。分布:眼瞼功能:具有保護的作用。606162二、腺上皮腺上皮(glandularepithelium)是由腺細胞組成的以分泌功能為主的上皮。腺(gland)是以腺上皮為主要成分的器官,分內分泌腺和外分泌腺兩種。63
外分泌腺依腺細胞的數(shù)目分單細胞腺(如杯狀細胞)和多細胞腺。多細胞腺一般可分分泌部和導管兩部分。⑴分泌部:也叫腺泡(alveoli)。一般由一層腺細胞圍成,中央有一腔,稱腺腔。⑵導管:管壁由單層或復層上皮構成。6465根據(jù)導管有無分支,外分泌腺分單腺和復腺。根據(jù)分泌部的形狀,分管狀腺、泡狀腺和管泡狀腺。將導管和分泌部的分類結合起來,把外分泌腺分為單泡狀腺、單管狀腺、單管泡狀腺、復泡狀腺和復管泡狀腺等。6667依據(jù)腺細胞的結構外分泌腺分漿液腺、粘液腺和混合腺。腺細胞→腺泡→腺漿液性腺細胞→漿液性腺泡→漿液腺++粘液性腺細胞→粘液性腺泡→粘液腺
↓
↓混合性腺泡→混合腺6869三、上皮組織的特殊結構70(一)上皮細胞的游離面⒈微絨毛⒉纖毛71微絨毛超微結構模式圖72微絨毛電鏡像73纖毛立體結構模式圖74纖毛電鏡像7576(二)上皮細胞的側面⒈緊密連接⒉中間連接⒊橋粒⒋縫管連接77緊密連接(tightjunction)又稱閉鎖小帶。通常位于上皮細胞靠近游離面處,呈箍狀環(huán)繞細胞。相鄰上皮細胞質膜外層間斷性融合,細胞間隙消失。功能:除有機械性的連接作用外,還有封閉作用。7879中間連接(intermediatejunction)又稱黏著小帶。位于緊密連接下方;相鄰細胞的細胞間隙內充滿絲狀物質;質膜的胞質面附有致密物和細絲。功能:除有粘著作用外,還有保持細胞形狀和傳遞細胞收縮力的作用。80橋粒(desmosome)
位于中間連接的深部,連接區(qū)的細胞間隙內充滿絲狀物質,中間形成一條致密的中線。相鄰細胞膜的胞質面有較厚的致密物質構成的附著板,胞質中許多張力絲附著于板上,并常折成袢狀返回胞質。功能:是一種極牢固的細胞連接,抗機械性刺激和防磨擦。8182縫管連接(gapjunction)
又稱通訊連接,相鄰細胞間有2-3nm的間隙,相鄰細胞質膜間有直徑約2nm小管通連。功能:利于細胞間物質交換,傳遞化學信息和電沖動。838485連接復合體電鏡像連接復合體(junctionalcomplex):只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連接挨在一起,即稱連接復合體。86(三)上皮細胞的基底面
1.基膜2.質膜內褶3.半橋粒
87基膜(basementmembrane)
又稱基底膜。是上皮基底面與深部結締組織間的薄膜。光鏡下呈均質狀薄膜。電鏡下基膜分基板和網板二部分。基板靠近上皮組織,由上皮細胞產生,呈致密均質狀;網板由網狀纖維和基質構成。8889質膜內褶(plasmamembraneinfolding)
是上皮細胞基底面的細胞膜折向胞質而成,內褶附近有較多線粒體。功能:質膜內褶擴大了細胞基底面的表面積,有利于水和電解質的迅速轉運。90質膜內褶超微結構模式圖91半橋粒
半橋粒為上皮細胞一側形成橋粒一半的結構。功能:將上皮細胞固著在基膜上。92上皮組織的更新與再生93組織胚胎學
94課程安排與要求:理論課40學時(組織學:20,胚胎學:20)實驗課26學時(第三周開始)實驗課不能缺席,須當堂交實驗報告,其成績作為平時成績計入總分實驗課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參加期終考試總評成績=70%期終考試+30%平時成績聯(lián)系電話:230554195
緒
論
一.
組織胚胎學的定義1.組織學Histology:研究有機體微細結構及機能的科學。組織Tisssue:是由形態(tài)、結構、機能及來源相同或相似的細胞(cell)及其周圍的細胞間質(intercellularsubstance)所組成的有機結構。細胞間質的特點:1)不具細胞形態(tài);2)由細胞分泌的;3)位于細胞之間的;4)內含纖維和基質的。96組織學的研究范圍:有機體的構成方式:細胞
組織
器官
有機體研究①基本組織、②細胞形態(tài)和結構、③器官的組織形式和聯(lián)系、④三者間的關系及對環(huán)境變化的反應組織學HISTOLOGY的研究范圍:細胞生物學CellBiology:普通組織學Histology:器官組織學Organs—Histology:研究細胞的結構、生理及起源問題的學科研究各組織起源、分化、形態(tài)結構、機能關系及再生等問題的學科研究器官的微細結構、機能關系及組織發(fā)生和變化等問題的學科972.胚胎學Embryology:研究有機體發(fā)生及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又稱個體發(fā)生學或發(fā)育學)胚胎embryo: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幼蟲或幼體破膜而出(孵化)或脫離母體(產出)為止的幼小個體。研究范圍:胚前期:生殖細胞(GermCell)的形成成熟過程
發(fā)育胚胎期:受精卵→→→→孵化(產出)胚后期:幼蟲(體)→→性成熟→→死亡98二.組織胚胎學的分科1.
依研究對象分:動物、植物2.
依研究方法分1)敘述組織學:用描述的方法,記述有機體內細胞及細胞間質如何有機結合為組織,不同組織以何種形式構成器官。它是組織學其他學科的基礎。2)病理組織學:研究疾病發(fā)病機制組織病理變化及其結局和轉歸。活體組織病理檢查是診斷疾病診斷和研究的主要方法。993)敘述胚胎學:用描述的方法,記述有機體的個體發(fā)育過程,包括生殖細胞的起源﹑成熟受精卵裂胚層分化和器官形成等一系列過程。它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個分科。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DB.384---322):雞胚→→→雞1004)比較胚胎學:比較各動物發(fā)育過程,從而闡明動物進化的線索。例1:海鞘:[(俄)柯瓦列夫斯基]:
外形:似腔腸動物,營固著生活,發(fā)生過程:有一蝌蚪狀幼蟲(有尾幼蟲)、并出現(xiàn)脊索(尾部),即具脊索動物胚胎發(fā)育的特點,屬脊索動物門尾索動物亞門101例2:文昌魚(頭索動物亞門)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具脊椎動物的特點:脊索、神經管、咽鰓;具無脊椎動物的特點:內臟(腎管、生殖腺)的結構意義:確定了無脊椎和脊椎動物間的直接聯(lián)系。1025)實驗胚胎學:又稱發(fā)育生理學,探索個體發(fā)育的原因、器官形成的動力和器官發(fā)生時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以了解形態(tài)形成的規(guī)律。用機械方法(對胚胎針刺、結扎、注射、去核)等尋求發(fā)育原理朱洗: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童第周:金魚卵的調整能力103
朱洗:無外祖父的癩蛤蟆(蟾蜍)(孤雌生殖:P228)
涂血卵卵發(fā)育針刺正常幼體成長性成熟產卵♀腦垂體催產受精正常個體(雌)
♂×104童第周:卵的調整能力對金魚2細胞期分割、研究卵的調整能力結果:3對[/9對]正常胚胎,1對不進行原腸作用的囊胚,其余為中間類型的配合(樓P207)1056)生態(tài)胚胎學:研究個體發(fā)育各階段對環(huán)境條件的依賴關系。7)化學胚胎學:研究胚胎發(fā)育過程中的生物化學變化,比如酶的代謝活動,N.A、Hormone、Vit等的形成和作用。8)分子胚胎學:研究Pro、N.A對胚胎分化的作用。了解特異蛋白是怎樣合成和為何具有準確的時空性。(胚胎分化問題是發(fā)育過程中特意蛋白質合成的問題)。9)免疫胚胎學:研究個體發(fā)育中免疫器官和免疫功能的形成。106三.組胚的研究方法與技術1.
活體觀察研究
1)觀察受精及胚胎發(fā)育過程:自然條件下的胚胎發(fā)育和變化的環(huán)境條件對胚胎發(fā)育的影響2)活體染色以確定卵子預定器官形成物質的部位和原腸形成中它們的移動(用染色的1~2%瓊膠薄片進行追蹤研究)3)體外細胞、組織培養(yǎng)4)顯微電影:用攝像機拍攝顯微鏡下的纖毛運動、有絲分裂、受精、胚胎發(fā)育過程107命運圖1082.組織切片技術1)常規(guī)光鏡切片:取材-----固定----脫水-----浸蠟-----包埋----切片---復水----染色----脫水---透明---封固切片厚在10um以下,蘇木精(Hematoxylin)-伊紅(Eosin)染色(H—E法),光鏡下觀察2)電鏡切片:切片薄至0.1um,固定劑,包埋劑,切片和染色劑均與光鏡切片不同,電鏡下觀察1093)特殊顯微鏡的應用暗視野顯微鏡:原理:斜射強光能呈現(xiàn)微細顆粒(法拉第-丁達爾現(xiàn)象)。應用:觀察核膜、質膜、核仁、Mit、Ld(脂滴)相差顯微鏡:原理:利用光線干涉現(xiàn)象將相差轉為振幅差 應用:不需染色可分辨出Gol、Mit、鞭毛、纖毛。熒光顯微鏡:原理利用UV(紫外光)提高分辨率應用:觀察能被UV激發(fā)產生熒光或能被熒光染料染色的結構電子顯微鏡:原理用電子束代替光束,提高分辨率光鏡:大于200nm,電鏡:1nm1103.組織培養(yǎng)技術:
把細胞、組織、器官在體外培養(yǎng)。如胚胎干細胞和腫瘤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4.顯微操作技術:顯微操作器下核移植,探討核質關系并為雜交育種提供新的試驗途徑5.細胞融合技術: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細胞合并成一個細胞的過程。如單克隆抗體的制備。6.放射自顯影技術: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化合物進入細胞后,標記物選擇性的置換核酸蛋白質等代謝物上的原子或分子而使代謝物被標記,最后通過顯影了解物質在細胞內的代謝途徑及細胞壽命。1117.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染色技術:利用化學試劑與細胞化學成分直接或間接反應,在局部形成有色沉淀,在顯微鏡下對組織和細胞化學成分進行分析。例如福爾根反應顯示DNA,過碘酸-席夫反應顯示多糖,脂溶性染料顯示脂類等。8.免疫細胞(組織)化學技術:利用免疫學原理,用標記的特異性抗體(抗原)對組織內抗原(抗體)的分布進行定位。須與可見的細胞化學手段結合??煞治龅鞍踪|、多肽、磷脂、糖蛋白等。1129.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使用帶有標記物的核酸探針與組織細胞中的待測核酸氨堿基配對原子結合,在利用與標記物相應的檢測系統(tǒng),通過組織化學或免疫組化方法顯示核酸在細胞內的分布。此法可在分子水平研究細胞內的基因表達及其調控。10.胚胎移植和試管動物:將一個哺乳動物(供體)的受精卵移植到另一頭哺乳動物母體(受體)內,最后產下供體的后代??砂l(fā)揮優(yōu)良母畜的繁殖潛力。(胚胎的供體和受體的生殖周期應一致)11311.流式細胞儀技術:對單個細胞進行快速定性定量分析與分選的技術??煞治黾毎拇笮。怂?、蛋白質的含量及分選出高純度的細胞亞群。114四.與其它學科的關系1.組織學與生理學關系密切:生理機能研究以組織結構研究為基礎。2.組織學與水產動物醫(yī)學關系密切:組織學作為對照3.胚胎學與水產動物繁殖、育苗的關系:胚胎發(fā)育過程是人工繁殖和育苗的基礎。人工繁殖:需胚胎學知識。水產養(yǎng)殖品種大多數(shù)存在天然種苗不足的問題,就需應用胚胎發(fā)育規(guī)律,進行人工育苗,大量繁殖幼體。繁育前應了解繁殖習性、性腺成熟度、胚胎、仔魚發(fā)育過程4.胚胎學與遺傳育種學的關系:生殖細胞的發(fā)生、受精以及胚胎發(fā)育等知識是育種學的基礎。
—通過人工雜交、誘導雌核發(fā)育,多倍體、性別控制、核移植等手段來改變有機體的遺傳性,培育出優(yōu)良品種115例1性別控制《水產動物育種學》吳仲慶
意義:提高生長率。因♀、♂生產性能不同,例莫桑比克羅非魚,♂體大控制繁殖速度。例羅非魚繁殖能力強,3-4月嶺可達性成熟。提高水產品質量;肉質、規(guī)格方法:1)移植或閹割
2)控制發(fā)育條件:溫度:鱷魚30℃以下胚胎發(fā)育為雌性,高于34℃,則雄性占優(yōu)勢激素:在性分化即將開始而性別尚未決定之前投喂
116例:莫桑比克羅非魚全雄“三系”法原系:XY(♂),XX(♀)雄性純合系YY(♂):
XY(♂)性逆轉
XY(♀)xXY(♂)YY(♂)雄性純合轉化系YY(♀):
YY(♂)性逆轉
YY(♀)生產全雄后代:
XX(♀)xYY(♂)XY(♂)YY(♂)的維持:
YY(♂)xYY(♀)YY(♂)117例2.多倍體育種《水產動物育種學》吳仲慶P208多倍體特點:生長快、肉質好例:3N滇池鯽魚生長快于2N,3N美洲牡蠣比2N在生長速度上快2%,干肉重多40%方法:溫度、靜水壓、秋水仙素。處理時機:受精過程(抑制極體排出)118生殖細胞的發(fā)生119五.學習組織胚胎學應注意的問題1.形態(tài)和機能相結合2.立體和平面的概念3.時間和空間的概念120參考書籍《組織胚胎學彩色圖譜》韓秋生,1997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發(fā)育生物學》桂建芳,2002高等教育出版社《發(fā)育生物學》張紅衛(wèi),2001高等教育出版社《動物胚胎學》曲漱惠1980人民教育出版社121第一篇組織學
第一章
基本組織組織:分化相同(形態(tài)、結構、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細胞與由這些細胞產生的細胞間質形成的有機結構。由胚胎早期的胚層逐漸分化而成。四大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四大組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器官------------系統(tǒng)-----有機體122第一節(jié)
上皮組織epithelialtissue上皮組織又稱上皮(epithelium)根據(jù)上皮的分布和功能的不同上皮可分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一.被覆上皮(一).被覆上皮一般特征1.組成:大量排列緊密的細胞和少量細胞間質2.形態(tài)結構:形成一帶狀或膜狀結構3.分布:覆蓋體表;襯貼在體內各管、腔、囊的內表面;臟器外表面(朝向體腔)123(一).被覆上皮一般特征
4.具有極性,具特化結構由于上皮處于邊界位置,必然具有兩個面:游離面:面向著空間,不與任何組織相接觸的面基底面:與游離面相對的、附著于基膜上并借此與結締組織相連的面。極性(polarity):指上皮的游離面和基底面在結構和功能上具有明顯的差異(不同)特化結構:在游離面、基底面和細胞間的鄰接面形成5.功能:保護、吸收、分泌6.再生能力強(分化程度低)7.無血管、具神經124(二).被覆上皮種類單層上皮:單層扁平上皮內皮:心(內膜)、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間皮;腹膜、心包膜和胸膜表面單層立方上皮腎小管、甲狀腺濾泡等單層柱狀上皮胃、腸等腔面復層上皮:復層扁平上皮未角化:口腔、食道和陰道等腔面角化:皮膚的表皮復層柱狀上皮眼瞼結膜
變移上皮輸尿管、膀胱等腔面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呼吸道等腔面
分類依據(jù):細胞層數(shù)和細胞形狀表1-1被覆上皮的類型和主要分布125(三)被覆上皮結構
1.單層扁平上皮:分布:內皮:分布于心臟,血管,淋巴管等的內壁。間皮:鋪襯腹膜,胸膜,心包膜,腸系膜的表面.
漿膜=間皮+結締組織功能:1)利于液體流動、物質交換(內皮,特點是細胞很薄,游離面光滑)
2)保護、減少磨擦(漿膜,細胞游離面濕潤而光滑)組成:一層薄的扁平細胞。形態(tài)結構:表面觀:不規(guī)則形,多邊形或魚鱗狀。核扁圓形,位于細胞中央。側面觀:梭形,核橢圓形,胞質很薄。圖1
126圖11272.單層立方上皮:組成:一層立方細胞。形態(tài)結構:表面觀:六角形或多邊形。
側面觀:正方形,核圓形位于中央
圖2
分布:腎小管、分泌腺的導管處,甲狀腺濾泡功能:運輸、吸收、分泌特化結構:刷狀緣刷狀緣:腎小管內壁上皮游離面有染色深呈毛刷狀的結構128圖21293.單層柱狀上皮組成:一層棱柱狀細胞。形態(tài)結構:表面觀:六角形或多邊形。
縱切面:高柱狀,核長橢圓形近基底部。含杯狀細胞(分泌粘液)。圖3
分布:腸胃粘摸、膽囊內壁,外套膜(軟體動物)功能:吸收、保護、分泌特化結構:紋狀緣有些單層柱狀上皮細胞的游離面具有纖毛,如哺乳類的輸卵管,雙殼類軟體動物的消化道和外套膜,一些魚類的膽管、胰管、腎小管等處的柱狀上皮細胞就具有纖毛,稱為纖毛柱狀上皮。130圖33.單層柱狀上皮1314.復層扁平上皮:角質化復層扁平上皮組成:多層細胞:扁平細胞---梭形細胞---多邊形細胞---低柱狀細胞形態(tài)結構:角質層透明層顆粒層棘細胞生發(fā)層低柱狀細胞生發(fā)層分布:表皮功能:保護、耐磨,防止水分蒸發(fā)未角質化復層扁平上皮:口腔和食道內壁及經常受摩擦的地方132圖4a133圖4b134未角質化復層扁平上皮魚類表皮:未角質化復層扁平上皮(除少數(shù)魚的唇角質化)形態(tài)結構:
.扁平多邊形低柱狀含大量杯狀細胞(瓶狀細胞)功能:保護、分泌粘液1355.復層柱狀上皮:形態(tài)結構:
.多邊形細胞(深層,多層)低柱狀細胞(淺層,一層)分布:眼瞼結膜、尿道海綿體等粘膜上皮功能:保護1366.變移上皮:形態(tài)結構:
-蓋細胞(表層細胞)多邊形(中層細胞)低柱狀(基層細胞)2~3層------5~7層(細胞形態(tài)和層數(shù)可隨所在器官的收縮或擴張而發(fā)生變化)。分布:膀胱、輸尿管內壁功能:防止尿液侵蝕特化結構:殼層(蓋細胞淺層胞質致密而成)這種上皮傳統(tǒng)認為是一種復層上皮,但由于各個細胞都伸出腳狀突起附著于基膜上,所以又稱為假復層上皮。137圖6a1387.假復層柱狀纖毛上皮:組成:纖毛柱狀細胞、杯狀細胞、梭形細胞、(錐體形)基細胞。形態(tài)結構:
細胞高矮不等,胞核的位置也不在同一平面上,但均立足于基膜上,為單層分布:氣管、輸精管、附睪等功能:保護、分泌
139圖7140(四)上皮的特殊結構1.游離面的特殊結構
1)紋狀緣:光鏡下,腸上皮表面的原生質分化成一層染色較深、整齊的帶狀結構,有許多與表面垂直排列的縱紋。2)
刷狀緣brushbroder:光鏡下,腎近曲小管的上皮細胞表面,有密集的毛刷狀結構3)微絨毛microvilli:電鏡下,紋狀緣、刷狀緣均為許多平行排列的手指狀原生質突起,L:1.4um;Φ:0.1um;結構:質膜+微絲;功能:擴大吸收和分泌面積141圖:微絨毛1421.游離面的特殊結構4)纖毛(Cilia):光鏡下,分布在呼吸系統(tǒng)和生殖系統(tǒng)等上皮表面的原生質分化成細長的突起。
電鏡下,L:5~10um;Φ:0.5um;結構:質膜+微管(“9+2”,與中心粒結構相似"9+0")功能:纖毛擺動有利于粘液、灰塵細菌等特殊物質、生殖細胞的移動143血液與血細胞發(fā)生
BloodandHemopoiesis
144145血清:血液在體外自然凝固后,析出的淡黃色的清亮液體。溶血:血漿滲透壓降低,過分水分進入RBC,導致RBC腫脹、破裂。RBC緡線:多個RBC疊連在一起,呈串錢狀。幾個概念146一、血液Blood血液血細胞紅細胞erythroyte白細胞leukocyteWBC血小板bloodplatelet血漿plasma(細胞間質)基質(血清):水,血漿蛋白,糖,維生素,激素,代謝產物及無機鹽等纖維:
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
1471.血細胞分類和正常值
男:(4~5.5)×1012/LHb120~150g/L紅細胞女:(3.5~5)×1012/LHb110~140g/L
中性粒細胞50~70%有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0.5~3%白細胞嗜堿性粒細胞0~1%(4~10)×109/L淋巴細胞20~30%
無粒細胞單核細胞3~8%血小板(100~300)×109/L1482.血象血細胞數(shù)目(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細胞的形態(tài)血紅蛋白量1493.功能
運輸:營養(yǎng)物質、O2、代謝產物、CO2
保護防御:白細胞參與調節(jié)酸堿平衡、滲透壓,維持內環(huán)境150
血涂片GiemsaorWright’s染色151(一)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erythrocyte,redbloodcell,RBC1521.數(shù)量多,雙凹圓盤狀,直徑:7.5μmA.表面積大B.彌散距離短2.成熟RBC無細胞核、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3.可變形紅細胞膜骨架:圓盤狀可變形網架結構,主要成分為血影蛋白、肌動蛋白遺傳性球形紅細胞癥153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154鐮狀紅細胞貧血155鐮狀紅細胞(右)與正常紅細胞(中)1564.膜上有血型抗原,構成ABO血型系統(tǒng)。膜破裂,Hb逸出,溶血,血影5.功能: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157
網織紅C
成人:0.5—1.5%;新生兒:3—6%
煌焦油染成顆?;蚣毦W狀—為少量殘留核糖體
占紅細胞總數(shù)的百分率可反映骨髓生成紅細胞的能力,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標。158
紅細胞的壽命:
120天
衰老紅細胞-巨噬細胞吞噬若RBC<300萬/μl和Hb<10g/100ml即為貧血159二、白細胞
(leukocyte,whitebloodcell)1、分類:根據(jù)胞質中有無特殊顆粒分兩類
有粒白細胞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粒細胞(0.5%-3%)嗜堿粒細胞(0%-1%)無粒白細胞淋巴細胞(25%-30%)單核細胞(3%-8%)160
白細胞分類:特殊顆粒:分泌顆粒溶菌酶吞噬素有粒白細胞Granulocyte
嗜天青顆粒:溶酶體中性、嗜酸性嗜堿性
酸性磷酸酶髓過氧化物酶161162
2.無粒白細胞:無特殊顆粒有嗜天青顆粒
單核細胞、淋巴細胞163(1)中性粒細胞
(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utrophil)LM:直徑10-12μm,胞質弱嗜酸性,嗜天青顆粒(淺紫色);特殊顆粒(淺紅色),核桿狀或分葉狀,分2-5葉。核左移:1-2葉核增多-細菌感染。核右移:4-5葉核增多--衰老。壽命:1-4天164165*特殊顆粒豐富(80%),較小,含堿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嗜天青顆粒約(20%),較大,含酸性磷酸酶、髓過氧化物酶和多種水解酶等。*防御功能:趨化性-趨化因子吞噬、殺死細菌自身死亡-膿細胞166趨化作用變形運動酸性磷酸酶過氧化物酶溶菌酶殺死細菌膿細胞167
中性粒C168(2)嗜堿性粒細胞
(basophilicgranulocyte,basophil)直徑10-12μm細胞核著色淺,分葉,呈不規(guī)則形或S形。胞質內含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紫藍色的嗜堿性顆粒壽命:10-15天
169嗜堿性粒細胞的電鏡結構與功能顆粒內含肝素、組織胺、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等;細胞基質內含白三烯。功能:參與過敏反應,抗凝血。170(3)嗜酸性粒C
(Eosinophils)數(shù)量:0.5-3%;直徑:10-15μmC核:“八”字形核.C質:粗大嗜酸性顆粒-溶酶體.EM:顆粒中有長方形晶體壽命:8-12天171嗜酸性粒C(EM)Eosinophilicgranulocyte致密結晶體172趨化作用變形運動釋放顆粒物質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白三烯減弱過敏反應殺傷寄生蟲陽離子蛋白組胺分解滅活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過敏性哮喘173(4)單核細胞(monocyte)直徑14-20μm,核呈腎形或馬蹄形,染色淺,染色質顆粒疏松。胞質豐富,弱嗜堿性呈灰藍色。174含嗜天青顆粒顆粒內含酸性磷酸酶、溶菌酶、過氧化物酶、非特異性酯酶等。來源:從骨髓進入血液,12-48h后進入CT或其他組織。
單核細胞的電鏡結構與功能175單核C功能趨化性和變形運動.分化為巨噬C—單核吞噬C系統(tǒng).趨化作用變形運動巨噬C釋放顆粒內物質吞噬異物消滅衰老病變C消滅病原微生物176(5)淋巴細胞(lymphocyte)可為分大、中、小三類。小淋巴細胞在血液中數(shù)量最多。核圓形或橢圓形,很大,一側常有小凹陷。染色深,染色質呈粗塊狀。胞質少,嗜堿性,染成天藍色,內含少量的嗜天青顆粒。功能:參與免疫反應。177淋巴C178淋巴C產生:骨髓,淋巴器官和淋巴組織。功能:參與免疫,為主要免疫C。分類:
TC:C免疫. BC:分化為漿C,體液免疫. NKC:不需借助抗原刺激即能殺傷某 些腫瘤C.179(三)血小板(bloodplatelet)180
形態(tài):骨髓巨核細胞脫落的胞質小塊,呈雙凸扁盤狀,大小不一,受刺激時,可伸出突起呈不規(guī)則形,血涂片上,常呈星性或多角形,聚集成群。結構:
LM:每一血小板周圍部分呈淺藍色,稱透明區(qū);中央部分有藍紫色顆粒,稱顆粒區(qū)。
EM:透明區(qū)有微管、微絲(形狀維持和變形)181血小板(EM)Bloodplatelet特殊顆粒182透明區(qū):含有微管和微絲,參與血小板形狀的維持和變形。顆粒區(qū):含有特殊顆粒、致密顆粒和少量溶酶體。功能:止血,凝血,血管內皮修復
血小板電鏡結構183內皮受損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釋放5-HT釋放因子抗肝素血管收縮纖維蛋白血塊纖維蛋白原184復習思考題1、簡述紅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與功能。2、簡述網織紅細胞。3、試述白細胞的分類、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功能。4、簡述血小板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與功能。185第五章軟骨和骨Cartilageandbone186重點和難點重點:透明軟骨的結構和分布。骨組織的結構和長骨密質骨的結構特點。難點:長骨的發(fā)生。187
一、軟骨
cartilage188軟骨細胞軟骨組織
基質軟骨基質軟骨膜
軟骨的結構(無淋巴、血管、神經)纖維分布:肋骨、氣管壁、關節(jié)面、耳廓等,胎兒早期骨骼(身體支架)功能:抗壓力、耐磨擦、彈性支架。189黏膜層黏膜下層外膜190(一)軟骨組織1.軟骨細胞:軟骨陷窩:軟骨細胞所在的腔隙。
分布特點:從幼稚到成熟,從單個到成群同源細胞群:由一個幼稚軟骨細胞分裂而來的細胞群。成熟軟骨細胞LM:胞核小而圓,1~2個核仁,胞質弱嗜堿性功能:產生軟骨基質骨質增生1912.軟骨基質基質:蛋白多糖+水分子篩結構,軟骨陷窩處強嗜堿性纖維:在基質內,使軟骨具有彈性或韌性硫酸軟骨素軟骨囊:軟骨細胞周圍的囊狀區(qū)域,強嗜堿性192軟骨膜軟骨細胞193194(二)軟骨膜外層:膠原纖維多,與CT相連,保護作用內層:細胞多,有梭形骨祖細胞,薄層致密結締組織膜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經功能:保護,營養(yǎng),參與軟骨的生長和修復195軟骨膜(透明軟骨)光鏡圖(藍:外層綠:內層)196(三)軟骨類型分類:根據(jù)基質中纖維的類型分為三類
透明軟骨(膠原原纖維)
纖維軟骨(膠原纖維束)
彈性軟骨(彈性纖維)1971.透明軟骨
hyalinecartilage分布:肋軟骨、關節(jié)軟骨、氣管軟骨等新鮮時半透明狀,基質中含有大量水分特點:較強抗壓性,一定彈性、韌性,易斷裂纖維:膠原原纖維1982.彈性軟骨
elasticcartilage特點:新鮮時呈黃色,彈性強結構:彈性纖維大量交織分布分布:耳廓、咽喉、會厭199彈性軟骨HE2003.纖維軟骨(fibrouscartilage)
特點:新鮮時呈不透明乳白色,韌性強,結構:大量膠原纖維束平行或交織排列;LM:軟骨細胞少而小,成行分布;基質少,弱嗜堿性;分布:椎間盤、關節(jié)盤、恥骨聯(lián)合201骨202骨組織骨髓骨膜骨基質骨細胞骨祖細胞成骨細胞骨細胞破骨細胞有機成分無機成分骨功能:支持、運動、保護,鈣、磷貯存庫,參與機體的鈣、磷代謝
203(一)骨組織有機成分膠原纖維:平行排列成骨板相鄰骨板的纖維相互垂直基質:蛋白多糖及其復合物,中性或弱酸性;黏合纖維無機成分:羥磷灰石結晶,細針狀,沿膠原原纖維長軸排列并緊密結合35%65%1.骨基質90%骨質骨鹽204膠原纖維基質鈣鹽骨細胞骨板(模式圖)205類骨質:初始時無骨鹽沉積的細胞外基質。鈣化:無機鹽有序沉積于類骨質的過程。骨板:平行排列的膠原纖維,借骨基質黏合,并有鈣鹽沉積,形成的板層狀結構。概念:206
骨板層數(shù)多、排列規(guī)則,且結合緊密的骨板,稱密質骨(compactbone),如長骨骨干內表面、骨骺,扁骨表層和短骨中心等骨板層數(shù)較少,形成針狀或片狀骨小梁,交織成多孔的立體網格樣結構,稱松質骨(spongybone)207與骨折的關系:
有機
無機小兒1/21/2青枝骨折成人1/32/3老人》2/32082、骨組織的細胞骨祖細胞、成骨細胞、骨細胞、破骨細胞(1)骨祖細胞
分布:骨膜內LM結構:胞體呈梭形,胞質少弱嗜堿性,胞核橢圓形或細長形功能:干細胞,可分化為成骨細胞和成軟骨細胞。骨折愈合209210(2)成骨細胞
osteoblast分布:骨組織表面形態(tài):單層排列,立方或矮柱狀,有突起
結構:
LM:核圓,核仁清楚,胞質嗜堿性;含豐富堿性磷酸酶(AKP)
EM:豐富的RER,發(fā)達的Golgi功能:合成和分泌未鈣化的類骨質;對生長激素敏感;分泌多種細胞因子,調節(jié)骨組織形成、吸收。成骨細胞骨細胞類骨質包埋211212成骨細胞213成骨細胞內有基質小泡,基質小泡內有鈣鹽結晶,小泡膜上有Ca2+結合蛋白和堿性磷酸酶等,對類骨質的鈣化有重要作用。214
3)骨細胞
osteocyte位置:散在于骨板內或骨板之間胞體所在腔隙——骨陷窩
突起所在腔隙——骨小管LM:胞體扁圓形,多突起,突起形成縫隙連接;胞質弱嗜堿性功能: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參與調節(jié)鈣、磷平衡。物質運輸管道內含少量組織液,相互連通215成骨細胞★2162174)破骨細胞osteoclast
分布:骨組織邊緣LM:胞體巨大,多核,胞質嗜酸性;近骨組織一側有褶皺緣EM:亮區(qū)(皺褶緣);溶酶體、線粒體豐富;功能:釋放溶酶體酶和有機酸溶解骨質,使骨質吸收218破骨細胞的皺褶緣和骨質相貼。富含微絲的亮區(qū)環(huán)繞皺褶緣并將之與外環(huán)境隔開。破骨細胞來源于多個單核細胞的融合。對降鈣素和甲狀旁腺素敏感。219220(二)長骨的結構長骨的構成:骨干和骨骺,外覆骨膜、關節(jié)軟骨,內為骨髓腔,骨髓充填其中。長骨的結構221長骨結構模式圖2221.長骨結構骨干骨骺主要由松質骨組成骨膜骨單位(哈弗斯系統(tǒng)):
中央管(哈弗斯管)+
骨單位骨板(哈弗斯骨板)間骨板內環(huán)骨板外環(huán)骨板骨內膜骨被覆細胞骨外膜外層:DCT內層:骨祖細胞+CT密質骨223(1).環(huán)骨板(circumferentiallamella)
指環(huán)繞骨干內、外表面排列的骨板,分別稱為內環(huán)骨板和外環(huán)骨板.---外環(huán)骨板:厚,由數(shù)層或十多層骨板組成,較整齊地環(huán)繞骨干排列.---內環(huán)骨板:薄,僅由數(shù)層骨板組成,不如外環(huán)骨板平整.
穿通管:橫向穿越內外環(huán)骨板的管道,與骨干長軸垂直,內含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1.骨干:主要由密質骨構成,內側有骨小梁;224(2).骨單位(osteon)又稱哈弗斯系統(tǒng)
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結構定義:指內、外環(huán)骨板之間的大量圓筒狀結構,由4~20層同心圓排列的骨單位骨板圍繞中央管構成.是骨密質的主要結構單位。
--中央管(哈弗斯管):位于骨單位中央,內有小血管、神經及少量結締組織,與穿通管相通
--骨單位骨板225226
(3).間骨板是原有的骨單位被吸收后殘留的部分,填充于骨單位間或骨單位與環(huán)骨板間。間骨板呈扇形或不規(guī)則形,無血管通道。長骨橫切面,示骨單位和間骨板(硫堇染色)黏合線:是環(huán)骨板、間骨板、骨單位之間以及骨單位表面的一層黏合質,骨鹽多,纖維少。骨小管到此終止,與相鄰骨單位骨小管不相通。2272282.骨骺骨骺主要由松質骨構成,表面有薄層密質骨,關節(jié)面有關節(jié)軟骨,為透明軟骨。骨松質內的小腔隙和骨干中央的腔相連通共同構成骨髓。229骺板:四肢長骨干骺端與骨骺之間的盤狀軟骨。骨骺線:骨骺與骨干骺端之間的軟骨,在幼兒的x光片上表現(xiàn)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骨骺損傷后可引起肢體生長障礙,導致肢體短縮或關節(jié)畸形。2303.骨膜:分布在骨組織外表面
外層:DCT,纖維粗大密集,穿入骨質后形成穿通纖維。內層:LCT,纖維細小富含血管、神經、骨祖C骨內膜:薄,一層扁平骨祖細胞+LCT功能:營養(yǎng)、生長、修復;骨折時-骨膜骨外膜231骨原細胞骨細胞骨基質骨組織成骨細胞纖維和基質(類骨質)分泌骨組織的形成鈣化轉化間充質細胞232復習思考題1、簡述軟骨細胞的結構特點。2、何謂骨板?密質骨骨板排列有哪幾種形式?3、何謂骨單位?233血液和血細胞發(fā)生第六章(BloodandHemopoiesis)234
(1)血漿(plasma):約5升,占血液容積55%。內含:水,占90%,血漿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纖維蛋白原)脂蛋白、凝血酶原、酶、激素、維生素、無機鹽、營養(yǎng)物與代謝產物。
PH:7.3-7.4●概述血清(serum):即血漿除去纖維蛋白原,血液凝固成后析出的淡黃色液體。血液的組成:一、血液blood235血液的組成意示圖—抗凝劑(肝素)血液
—血漿占血液容積55%—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靜置/離心沉淀占血液容積45%236血液凝固血清析出—血清—血塊237(2)血細胞:A、紅細胞:男:(4.0~5.5)×1012/L。女:(3.5~5.0)×1012/L。B、白細胞:(4.0~10)×109/L。C、血小板:(100~300)×109/L。染色:Wright或Giemsa染色。血細胞形態(tài)、數(shù)量、比例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測定。血像:占血液容積45%238239(一)紅細胞(erythrocyte,redbloodcell)
形態(tài):直徑約為7-8μm,胞體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μm),周緣較厚(2μm);成熟紅細胞無核,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占紅細胞33%.正常值:
男:120~150g/L;
女:110~140g/L。240紅細胞(血涂片)241紅細胞掃描電鏡圖242紅細胞形態(tài)模式圖2431、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血影Pr、肌動蛋白)2、細胞膜是一種半透膜,對滲透壓敏感3、細胞膜具有特殊的ABO血型抗原(一種糖蛋白),決定個體的血型。紅細胞平均壽命120天紅細胞的功能: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紅細胞的特點:244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含少量核糖體,用煌焦油藍染色。網織紅細胞占外周血紅細胞的0.5-1.5%左右。新生兒3-6%。網織紅細胞貧血:
紅細胞數(shù)量低于300萬/mm3,或血紅蛋白含量少于100g/L。245淋巴細胞20~40%
單核細胞3~8%三、白細胞(leukocyte,whitebloodcell)分類及正常值:中性粒細胞50~70%嗜酸性粒細胞0.5~5%嗜堿性粒細胞0~1%(1)有粒白細胞:(2)無粒白細胞:
有核、無色透明的球形細胞,能在24h內以變形運動的方式穿出血管進入組織。246白細胞2471、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1)形態(tài)結構:LM:球形,直徑為10~12μm。核:桿狀或分2~5葉,以3葉為多見。胞質:可見細小均勻的中性顆粒,顆粒分兩種:◎嗜天青顆粒:占20%,顆粒較大,電子密度高,為一種溶酶體,內含髓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等?!蛱厥忸w粒:占80%,顆粒細小,電子密度低。內含堿性磷酸酶,吞噬素和溶菌酶等,具有殺菌作用。248中性粒細胞249(2)功能:變形運動趨化性和吞噬功能。趨化作用殺死細菌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等吞噬細菌變形運動膿C
中性粒C在血液中停留6-7小時,組織中存活2-3天。250核左移核右移251中性粒細胞(血涂片)252中性粒細胞(血涂片)253中性粒細胞EM特殊顆粒堿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嗜天青顆粒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254
2、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1)形態(tài)結構:
LM:球形,直徑為10~15μm。核:常分2葉。胞質:可見粗大,分布均勻的嗜酸性顆粒,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組胺酶等。
(2)
功能:A、變形運動和趨化性。B、
釋放組胺酶與芳基硫酸酯酶,吞噬抗原抗體復合物,抑制過敏反應。C、殺滅寄生蟲。
酸性粒C在血液中停留6-8小時,組織中存活8-12天。255嗜酸性粒細胞256嗜酸性粒細胞257嗜酸性粒細胞(血涂片)?258嗜酸性粒細胞超微結構圖顆粒含: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組胺酶2593.嗜堿性粒細胞(basophilicgranulocyte)(1)形態(tài)結構:LM:球形,直徑為10~12μm。核:不規(guī)則,呈分葉狀或“S”形或不規(guī)則,色淺,常被胞質顆粒所掩蓋。胞質:含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勻的嗜堿性顆粒。(2)功能組織胺參與過敏反應白三烯(胞質中)含肝素抗凝血
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260嗜堿性粒細胞(血涂片)261嗜堿性粒細胞(血涂片)262嗜堿性粒細胞超微結構圖顆粒含肝素
組織胺
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胞質含白三烯2634、淋巴細胞(limphocyte)(1)分類:直徑為6~20μm,其中:
?
小LC:?6~8μm,90%以上;
?
中LC:?9~12μm;
?
大LC:?13~20μm。
(2)形態(tài)結構:
LM:球形,核大,染色深,一側常有凹陷;胞質:少,嗜鹼性,染天藍色,EM:含大量游離Ri、少量嗜天青顆粒以及RER、Golgi和Mi。
(3)功能:
T淋巴細胞:占75%參與細胞免疫。
B淋巴細胞:占10-15%參與體液免疫。
NK淋巴細胞:占10%直接殺傷靶細胞。264淋巴細胞(血涂片)265淋巴細胞(血涂片)266淋巴細胞(電鏡模式圖)267T淋巴細胞電鏡圖2685、單核細胞(monocyte)(1)形態(tài)結構:LM:3-8%,球形或橢圓形,直徑為14~20μm。核:腎形、馬蹄鐵形或不規(guī)則形,著色淺。胞質:豐富、弱嗜鹼性,染灰藍色,含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內含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2)功能:可分化成巨噬細胞,具有下列功能:
A、
有變形運動能力和趨化性。
B、
吞噬功能。
C、
參與免疫應答。
單核C在血液中停留12-48小時,組織中分化為巨噬細胞269單核細胞示意圖嗜天青顆粒270單核細胞(血涂片)271單核細胞(血涂片)272單核細胞(電鏡模式圖)顆粒含:過氧化物酶
酸性磷酸酶
非特異性酯酶溶菌酶
273形態(tài)結構:LM:呈雙凸扁盤狀,2-4μm,受刺激時,可伸出突起呈不規(guī)則形,血涂片上,常呈星性或多角形,周圍部分呈淺藍色,稱透明區(qū),中央部分有紫色顆粒,稱顆粒區(qū)。
(三)血小板(bloodplatelet)
是骨髓巨核細胞脫落的小塊胞質塊,并非嚴格意義上的細胞。274EM:透明區(qū)有微管、微絲;顆粒區(qū)含特殊顆粒和致密顆粒等。特殊顆粒,體積大,電子密度中等,含血小板因子Ⅳ、血小板原性生長因子、凝血酶敏感Pr等。致密顆粒,體積小,電子密度大,含5-羥色胺、腎上腺素、ADP、ATP等。275壽命:7~14天。功能:參與凝血、止血。
——顆粒區(qū)——透明區(qū)276血小板(血涂片)277血小板(電鏡圖)掃描電鏡投射電鏡血小板278血小板(電鏡模式圖)
———————
微管微絲靜止相—————糖衣
————–小管系血小板顆粒279血小板(電鏡模式圖)機能相偽足———280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Ⅲ凝血酶纖維蛋白原纖維蛋白纖維蛋白原、5-羥色胺、腎上腺素等止血凝血281巨核細胞血小板來源:巨核細胞胞質脫落的小塊血小板2821、試述紅細胞的結構特點、功能和正常值2、試述白細胞的分類、結構特點、功能和正常值3、簡述血小板形態(tài)結構特點和生理功能。名詞解釋:血象思考題283組織學與胚胎學
284神經組織285掌握:神經組織的組成及其功能;神經元的光電鏡結構;化學性突觸的結構、類型和功能;有髓神經纖維的結構、類型與功能。熟悉:無髓神經纖維的結構、類型與功能。了解:神經末梢的分類;各感受器與效應器的結構與功能;神經膠質細胞的結構特點、類型及功能。286一、神經組織的基本結構組成神經細胞—神經元(nervecell)神經膠質細胞(neurogliacell)功能神經元—接受刺激,整合信息,傳導沖動神經膠質---支持、營養(yǎng)、保護287分類神經元
神經膠質數(shù)量1012(10-50):1功能接受刺激信息處理傳導沖動支持、保護分隔、營養(yǎng)結構有突起,區(qū)分樹突軸突有突起,不區(qū)分樹突軸突染色HE鍍銀染色鋨酸288(一)神經元組成一個、索狀、神經沖動從胞體傳向終末(傳出信息)多個、樹枝狀將神經沖動傳向胞體(接受信息)—細胞的營養(yǎng)中心,信息整合中心突起胞體軸突樹突289胞體樹突軸突終末膠質C290(二)神經元分類1、按突起數(shù)目分:多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假單極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PVC卷材/片材地坪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荊芥籽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建筑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法律解讀
- 2025年度國際貿易融資合同延期執(zhí)行方案
- 2025年度企業(y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搭建合同
- 2025年度企業(yè)設備租賃與設備性能優(yōu)化合同
- 煤礦簽5年協(xié)議工合同
- 2025年度國際藝術品拍賣代理獨家合同
- 2025年度國際專利授權購買合同范本
- 混泥土路面澆筑班組合同廣源興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蘇太倉水務集團招聘1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2025年八省聯(lián)考陜西高考生物試卷真題答案詳解(精校打印)
- 2025脫貧攻堅工作計劃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書(2024年版)
- 《血小板及其功能》課件
-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2024屆九年級下學期中考一模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沐足店長合同范例
- 《旅游資料翻譯》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