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寶與辛亥革命_第1頁
許寶與辛亥革命_第2頁
許寶與辛亥革命_第3頁
許寶與辛亥革命_第4頁
許寶與辛亥革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許寶與辛亥革命

通常,日記也不例外。唯一的原因是,即使是沒有歷史數(shù)據(jù)的情況下,《華爾街日報》也不例外。但是,作為一種私密性較強的史料,日記確有其獨特之處。雖然瑣碎和零散,但不經(jīng)意間透露出的珍貴歷史信息,往往出乎意外,非常有助于我們了解一些歷史細節(jié)。新近出版的《許寶蘅日記》堪稱反映清末民初北京政治與社會風俗的資料寶庫1。日記中對清末發(fā)生的諸如光緒帝、慈禧太后去世、辛亥清室讓位、民初黨派斗爭等重要事件均有記載2。在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際,筆者擬對日記中有關(guān)袁世凱的活動稍加梳理,意在為學者深入研究袁氏提供線索和素材??赡苋沼浿袑υ系挠涗浭橇阈堑?,側(cè)影式的,顯得并不全面,但是,這種漫筆式的記載,卻披露了一些內(nèi)幕和細節(jié),為我們了解辛亥時期的歷史提供了鮮活的史料。一、.刑滿釋放后,許寶統(tǒng)一于武帝朝生活許寶蘅(1875—1961),字季湘,號巢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撰寫的履歷寫道:“由附生應光緒二十八年補行庚子、辛丑恩正并科本省鄉(xiāng)試,中式第七十八名舉人。二十九年五月報捐內(nèi)閣中書,蒙前任陜甘總督崧保薦經(jīng)濟特科,閏五月保和殿召試,欽取一等第三十名。三十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蒙欽派大臣驗看,奉旨著照例分發(fā)行走,欽此。即日到閣。八月初八日奉學部咨調(diào)派學制調(diào)查局行走,二十二日奉巡警部奏調(diào)派充外城巡警總廳衛(wèi)生處辦事委員,九月十七日奉派署六品警官,十月初一日派充太廟孟冬時享稽查官?!?這時,他還是一位并不起眼的小京官。但是,一年后許寶蘅便考取了軍機章京。丁未年(1907)是清季重要的一個年份。這年夏秋之際爆發(fā)了丁未政潮,軍機大臣瞿鴻機與四川總督(后調(diào)郵傳部尚書)岑春煊,在與慶王奕劻、直隸總督袁世凱的激烈較量中失敗,最終二人均被罷官。七月,慈禧諭令大學士、湖廣總督張之洞與袁世凱同時調(diào)入軍機處,任軍機大臣,政局暫時得以穩(wěn)定。許寶蘅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以學部主事考取軍機章京的。許日記丁未年對他的幾次考試也有記載:九月廿五日(10月31日)八時到學部,考選軍機,題為“賈誼陸贄論”,限四刻交卷,寫白折一開兩行,一時歸。十月十五日(11月20日)考軍機章京,六時起,入東華門至憲政編查館,同考者凡一百三十人,候至十一時馀,世、鹿、張、袁四大臣均到,始點名散卷,十二時出題,為“辨上下定名志論”,限八刻交卷,余作三百四十字,五刻交卷出。十月廿日(11月25日)知軍機已取定七十人,二十三日復試。十月廿三日(11月28日)六時半起,八時到憲政館,十時半軍機大臣世、鹿兩中堂、袁尚書到,點名散卷,十一時出題,題為“敏事慎言論”,三刻交卷,寫一開二行時交卷者已十馀人矣。十月廿五日(11月30日)知軍機復試案發(fā),余列第一,共取五十一人。4這次考選軍機章京總計有130人,許寶蘅經(jīng)過幾次考試,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十一月初十日(12月14日)正式入直,并在領(lǐng)班章京的帶領(lǐng)下,與其他新章京一起謁見慶?。ㄞ葎粒?、醇?。ㄝd灃)、世中堂(世續(xù))、張中堂(之洞)、鹿協(xié)揆(傳霖)、袁宮保(世凱)等全體軍機大臣,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袁世凱,也是第一次見到張之洞。許寶蘅順利考取軍機章京除了文筆方面的絕對優(yōu)勢,可能與大學士張之洞的激賞有直接關(guān)系。仁和許氏本為江浙大族,世代簪纓,百年間科舉蟬聯(lián),出現(xiàn)了像許乃釗、許乃谷、許庚身等大名鼎鼎的政治人物,這樣的家族背景對他是非常有利的。許寶蘅的父親許之琎,長期在湖北做官,曾署漢陽、東湖知縣,光緒十七年因處置宜昌教案得當,頗受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器重5,許寶蘅之二兄寶芬也得以入張氏幕府。丁未八月張之洞抵京參政,許氏兄弟俱在京。這一時期張氏的幕僚吳菊農(nóng)(敬修)、梁敦彥、張望杞(曾疇)、陳仁先(曾壽)、高澤畬(凌霨)、許同莘、楊儀曾(熊祥)與許氏兄弟更是往還密切,他們向張之洞的推介可能起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宣統(tǒng)元年(1909)四月,許寶蘅因母親去世而丁憂,暫時離開軍機處。同年八月,張之洞逝世。許氏在八月二十二日(10月5日)日記中寫道:寄云(按,即許寶芬,字寄云)往張相宅,余擬明日往吊。余于南皮頗無緣,在鄂多年未嘗一謁,中間在江寧、在京皆未謁見,洎至南皮入都亦僅照例投刺,至前年考軍機時南皮見余卷大賞識,謂人曰“寫作俱佳,數(shù)小時中能作箴銘體尤難”,及至傳到班后,僅于直廬中旅見,未曾私謁。前奉母諱后,南皮與司直(王孝繩,號司直,王仁堪之子)談及余,又大贊美,并謂“當其到班時,人皆以項城賞識,認為項城私人,實不知乃我所取”,又謂“所作極得體要,小軍機向以浙人為著,豈其有秘授耶?”因電召寄云及余欲以鐵路事相委,而余自漢北來,初在百日假內(nèi),繼因左樓(許寶蘅夫人劉氏,號左樓)病以至于歿,迄未出門,今余事已畢,而公又騎箕去矣,雖未受其恩惠,實有知己之感。6許氏的這段道白意在說明張之洞對他的青睞,完全是對其才干的賞識,同時也透露出袁世凱對他非同一般的信任,否則張不會有“項城私人”一說。窺其原因,或因光緒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軍機章京復試時,張之洞沒有參加,許寶蘅再獲第一,與袁氏贊賞相關(guān)。至少,許寶蘅文筆優(yōu)長,不止讓張欣賞不已,袁世凱也很看重。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十二日(8月8日),袁世凱曾交給許氏一項重要的任務:“以憲法綱要說帖稿囑改”。當時立憲問題成為朝野上下最為關(guān)注的問題,袁世凱將說帖交由許寶蘅修改,說明他對這位秘書的高度認可。許寶蘅根據(jù)項城原稿,將首段略加刪改。他在日記中抄錄了這段文字:方今天下大勢,弱肉強食。對于國外則有強權(quán)而無公理,對于國內(nèi)則尚立憲而絀專制。專制之國,君民分隔,故力散而勢弱;立憲之國,上下一心,故力聚而勢強。蓋立憲政體處常則君民共守其法制,處變則君民共任其艱難,至其要義所在,惟使人民與聞政事。既許人民與聞政事,則凡有政事之內(nèi)容,無不明白透徹,自無疑慮,即可使之擔負責任。我國今日外則列強環(huán)伺,狡焉思逞,內(nèi)則民氣囂張,匪黨構(gòu)煽,尤非此不足彌患而御侮,惟人民與聞政事,亦不可不立范圍,此議院之制所由起也。議院法規(guī)必須詳密,權(quán)限必須分明,始能有利而無害。東西各國如英、法、德、日無論已,即專恣一如俄羅斯,頑固如土耳其,如波斯,近皆迫于外患,亦先后頒憲法、設議院??梢娞幗裰?,如欲保其疆土,全其種類,誠舍立憲別無善策,然非設立議院亦無從實行立憲。我之宣布立憲已歷兩年,而應行事項尚未實行,近日中外之請開國會者責言日至,不知議院由憲法而生,非憲法由議院而出。開設議院年限固宜預定,而所有應籌備各事,尤當先期舉辦,以立完全憲法之本。倘或不慎,勢成燎原,再圖補救之方,而所損已多矣。蓋憲法本有欽定、民定之別,定自上而朝廷主持其勢順,定自下而人民迫脅其勢逆,逆順之別即治亂之機,尤不可不慎者也。7這段文字是袁世凱說帖提綱挈領(lǐng)的概括性文字,整篇文字緊湊清晰,說理透徹,措辭平實。七月十八日(8月14日)該說帖并“九年之內(nèi)應辦各事年表”一同遞上??上ЧP者未能查到該說帖原文,而清廷于八月初一日(8月27日)頒布《九年預備立憲逐年推行籌備事宜諭》8,似與該說帖有關(guān)。大約許氏也視為得意文字,故全文抄錄在日記中。日記中還有一條重要而有趣的記載。光緒三十四年七月初一日(7月28日)記:“入直,萬壽期,內(nèi)外省折件或先期趕到或后期到,故班上無事,各部院亦僅以例事入奏,八時三刻即退直,見二班交班條云:袁堂令查檢二十四年兩廣總督送來查得康有為等書件,南皮令檢二十六年湖北辦唐才常等折件,不知何意?!?在立憲活動緊鑼密鼓之際,袁、張令軍機章京檢查康案和唐常才案的舊檔,原因何在,許寶蘅當時就存疑問,今人當然更是難知其詳了。這有待于將來其他文獻的發(fā)現(xiàn)或可解開這個不解之謎。二、為之入直,司令人被三時半起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攝政王載灃在兩宮喪儀與宣統(tǒng)皇帝登基儀式結(jié)束后,于十一月廿六日(12月19日)對朝中重臣大加封賞,慶王奕劻以親王世襲,世續(xù)、鹿傳霖太子少保,張之洞、袁世凱加太子太保,以示優(yōu)遇。但是,十多天后,剛剛得到封賞的軍機大臣袁世凱便被載灃罷黜。許寶蘅是當時的見證人。他在日記中對前后幾天的中樞活動有所記載:十二月十一日(1909年1月2日)入直。軍機見起后復召世、張二相入,發(fā)出藍諭三道:一,袁太保開缺回籍養(yǎng)疴;一,那相(即那桐)入軍機。一,澍貝勒(載澍)在乾清門侍衛(wèi)上行走。按,澍貝勒為孚郡王之嗣子,乙未、丙申間得罪革爵圈禁,庚子釋免者。十一時散歸。十二月十二日(1月3日)入直,崧生侍郎署外務部尚書,那相到軍機處,慶邸仍未入直,十一時散歸。十六日(1月7日)入直,慶邸自初十請假,今日始入,十二時散。7十二月十一日這天,載灃先是召見軍機大臣,然后又單獨召見世續(xù)、張之洞,討論的應該是處置袁世凱之事9。奕劻自十二月初十日開始請假,這天沒有入直。載灃等滿洲權(quán)貴猜忌袁世凱由來已久,他選擇十一日奕劻請假這天作出決斷,可能是為了避免與奕劻發(fā)生爭執(zhí),也許奕劻得知消息,有意回避。直到十六日慶王才銷假入直,他對袁的處置肯定不滿意。許寶蘅日記中對此事沒有任何評論,只是準確記下了當時的情節(jié),可與其他材料互證。袁世凱離京后,許寶蘅也因丁憂在家。經(jīng)過官制改革,軍機處改成內(nèi)閣承宣廳,宣統(tǒng)三年辛亥六月許氏服滿后,乃改任承宣廳行走,其實仍是當年軍機章京的角色。同年六月廿五日(7月20日)許寶蘅再次入內(nèi)當差時,感慨萬千。他在日記寫道:三時半起,晚飯入直,到東華門下車,步行至西苑門內(nèi)直房中,與閣丞、廳長……相見,進謁慶邸、那相(即那桐)、徐相(即徐世昌)。憶前入直時,光緒戊申春間及九月后皆在西苑,至十月二十一、二十二日連遭大喪,即日移入大內(nèi),后遂不復至此。是日九鐘時,余恭繕太皇太后懿旨一道,世、張、鹿、袁四公環(huán)立案前,尚剩十數(shù)字未就,忽內(nèi)監(jiān)傳召王大臣速入見,心驚手顫,幾不卒書??樉?,王大臣捧以入宮。俄頃傳慈馭上仙矣,至今追思猶為惕惕。當時六堂,今僅慶邸一人,張文襄、鹿文端相繼逝世,世相調(diào)任,袁宮保放歸,諸公于余皆有知遇之雅,又不勝室邇?nèi)隋谥小?0這段記述頗見許寶蘅對于時局的擔憂,以及對張、袁見賞仍懷感激之恩的心情。不久,辛亥革命發(fā)生,朝局發(fā)生重大變化。八月,在武昌起義的炮聲中,回天無力的載灃不得不聽從奕劻等人的建議,重新起用在籍“養(yǎng)疴”的袁世凱,希望他重振精神,為清廷收拾危局。依舊在中樞服務的許寶蘅再次獲得了隨袁世凱辦事的機會,從而又一次見證了近代史上的關(guān)鍵時刻。八月廿三日(10月14日)載灃到儀鸞殿向隆裕太后請旨兩次,終于任命袁項城為鄂督,岑西林(春煊)為川督,這是滿洲權(quán)貴面臨危機被迫作出的決定。但是,袁世凱并不滿足,屢次以生病為由堅辭,直到九月十一日(11月1日),奕劻、那桐、徐世昌上折請辭去責任內(nèi)閣總理、協(xié)理職務,同時“澤公(載澤)、洵貝勒(載洵)、倫貝子(溥倫)、肅親王(善耆)同折辭職,鄒子東(嘉來)、唐春卿(景崇)、紹英、吳蔚如(郁生)四大臣同折辭職”,結(jié)果均奉上諭允準,并“命袁項城為總理大臣,俟到京后組織內(nèi)閣,未到以前,暫仍由現(xiàn)在國務大臣辦事。濤貝勒亦辭軍諮大臣,命以蔭午樓(蔭昌)代之?!?0十八日(11月8日)資政院昨日依照憲法信條公舉袁世凱為總理大臣。這時,袁氏已暫時達到獲得最大權(quán)力的目的,乃電奏二日內(nèi)起程入京。九月廿三日(11月13日)袁氏到京,次日入宮召對良久,開始正式擔負起內(nèi)閣總理大臣的職責。此后,袁世凱的舉措見諸于不少文獻,茲不引述,但是,諸如遷移辦公地點,以及改變攝政王處理政務的程序等細節(jié),則非常珍貴地反映在許寶蘅日記中。可以看看許氏對這些細節(jié)的記載:九月廿七日(11月17日)四時到法制院,因項城意欲將法制院屋改為總理大臣公所,將來擬于此處辦事。十月初二日(11月22日)早飯后入東華門到景運門直廬。袁相奏定入對奏事停止事項,自明日起改在內(nèi)閣公署辦事,即以法制院改為公署,法制院遷于北池子。十一時散,到承宣廳,一時到公署,布置一切,至六時歸。10既然袁世凱已經(jīng)成為資政院通過的內(nèi)閣總理大臣,其辦公場所自然不能仍在宮中,所以他必須另擇“公所”(也稱公署),將原來的法制院作為自己的辦公地點,并宣布從十月初二日停止“入對奏事”。這簡單的幾筆,并非小事,它從決策程序的層面預示著封建帝王專制的終結(jié)。此前一直由攝政王代表宣統(tǒng)皇帝處理政務。有關(guān)程序,許寶蘅在光緒三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12月14日)有詳細記述:今日攝政王在養(yǎng)心殿辦事,召見軍機如前制。按,養(yǎng)心殿為先皇帝平日居處之所,由內(nèi)右門入,街西為遵義門與月華門相對,門內(nèi)為養(yǎng)心門,中為養(yǎng)心殿。余隨堂官入遵義門,門下南向小屋奏事處宮監(jiān)所居,堂官于此聽起,見起后繕旨上述,如舊制。10但是,時隔三年,情況徹底改變了。辛亥年十月初三日(11月23日)許氏寫道:六時二刻黎明到公署,七時總理至,辦事,擬旨三道,九時偕順臣送進呈事件匣入乾清門,交內(nèi)奏事處呈監(jiān)國鈐章發(fā)下,領(lǐng)回公署,分別發(fā)交。午飯后一時與閣丞、廳長同閱各折件,擬旨記檔,至四時半方畢,五時晚飯,散歸。10這天袁世凱到了總理公所辦公。先由他擬旨,由許寶蘅等人入乾清門交內(nèi)奏事處,呈載灃鈐印,領(lǐng)回公署,分別發(fā)交。攝政王只是履行鈐印的程序。袁世凱任總理的責任內(nèi)閣制在這一天以新的形式得以實施。許的記載也很別致,初二日記中還稱袁為“袁相”,初三日便改稱為“總理”,似乎他也意識到了前后的差異。身為總理公署的秘書,在稍后的日記中,許寶蘅對袁世凱的蹤跡和內(nèi)廷動態(tài)均有記述:十月十二日(12月2日)六時起,七時到署,九時半隨項城入內(nèi),十一時回署。十月十六日(12月6日)午飯后到公署,知監(jiān)國避位,已奉太后懿旨仍以醇親王就第。回首三年,不勝凄感。晚飯后擬旨數(shù)道,又預備明日請旨派全權(quán)大臣與南軍協(xié)議,又商酌以后諭旨用寶等事,至十二時后始散。十月十七日(12月7日)七時三刻起,早飯后九時到公署。項城入對于養(yǎng)心殿,奉太后諭:“余一切不能深知,以后專任于爾?!弊鄬v一鐘馀。資政院前奏剪發(fā)、改歷兩案,今日降旨:凡我臣民皆準其自由剪發(fā),改歷事著內(nèi)閣妥速籌辦。又奉旨項城為全權(quán)大臣,委托唐少川(紹儀)為代表,又委托嚴范孫(修)、楊杏城(士琦)參予討論,又委托各省人每省一人討論各省事宜,定于下午五鐘在署會議,四時散歸。此時各界要求清室退位,實行共和制度的呼聲日盛,一些新軍將領(lǐng)也通電擁護共和。清王朝已經(jīng)陷入四面楚歌之中。十一月初九日(12月28日)隆裕太后召集王公貴族及國務大臣商議皇帝退位之事。許寶蘅記錄了隆裕的言論,可見這位鮮才寡能而又命運多舛的滿洲婦人的窘境:本日皇太后御養(yǎng)心殿,先召見慶王等,旋召見總理大臣及各國務大臣,皇太后諭:“頃見慶王等,他們都說沒有主意,要問你們,我全交與你們辦,你們辦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皇上現(xiàn)在年紀小,將來大了也必不怨你們,都是我的主意?!毖灾链耍纯?,諸大臣亦哭,又諭:“我并不是說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敝T大臣退出擬旨進呈,諸王公又斟酌改易數(shù)語,諸王公復入對一次,退出后,諸大臣向諸王公言及現(xiàn)在不名一錢,諸王公默然,候旨發(fā)下后各散。11十一月十四日(1912年1月2日)又記:五時半起,早飯后到公署,擬稿數(shù)件??偫砣雽Γ笾I:“我現(xiàn)在已退讓到極步,唐紹儀并不能辦事?!笨偫韺Γ骸疤埔延须妬磙o代表。”太后諭:“可令其回京,有事由你直接辦?!庇种I:“現(xiàn)在宮中搜羅得黃金八萬兩,你可領(lǐng)去用,時勢危急若此,你不能只擠對我,奕劻等平時所得的錢也不少,應該拿出來用?!笨偫韺Γ骸稗葎脸鲢y十五萬?!碧笾I:“十五萬何濟事,你不必顧忌,僅可向他們要?!弊鄬σ荤娾欧匠?,十二時后事畢,散。11可以看到,自攝政王載灃避位回藩,清朝的江山社稷已經(jīng)無人過問了,像奕劻這樣當初賣官鬻爵大發(fā)橫財?shù)能灿H,現(xiàn)在也退避三舍,擺出事不關(guān)己的態(tài)度,難怪隆裕不禁對慶王大加責備。為了爭取有利的議和條件,清廷不得不孤注一擲,除了號召親貴毀家紓難、籌集軍費外,又對袁世凱大加拉攏。十二月初七日(1912年1月25日)隆裕召見醇王載灃,令其到總理公署宣懿旨,賜封袁世凱一等侯爵。袁力辭不受。幾經(jīng)商議,以優(yōu)待清室條件換取清帝退位的協(xié)議終于達成。十二月十五日(2月2日)隆裕召見國務大臣,商酌優(yōu)禮皇室條件,據(jù)許日記,“聞太后甚為滿意,親貴亦認可?!?1于是,袁世凱乃電告伍廷芳。十天后,清帝退位詔書頒布,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辛亥革命中袁世凱依靠政治手腕,一方面待價而沽,向清廷索要大權(quán);一方面憑借手中的北洋武力鎮(zhèn)壓革命黨人,采用軟硬兼施的手段,逼迫清室退位,并獲得民國大總統(tǒng)的職位。從許寶蘅日記看,當時載灃、奕劻等懿親紛紛逃避,大廈將傾,清廷已無人當家,局面已無可收拾。袁世凱因勢利導,最終獲取了最大的政治收益,這與他崇尚功利的個性追求是完全吻合的。袁本人的心態(tài)似乎也很復雜,許寶蘅日記有所反映。日記寫道:十二月廿五日(1912年2月12日)三時到廳,知辭位之諭旨已下。二百六十八年之國祚遂爾旁移,一變中國有史以來未有之局,古語云:“得之易者,失之亦不難?!必M不信哉?戊申之冬,有謂本朝以攝政始,當以攝政終。又黃蘗禪師有詩云“繼統(tǒng)偏安三十六”,當時以為指年而言,不料僅三十六月。古來鼎革之際,必紛擾若干年,而后國亡,今竟如此之易,豈天心已厭亂耶?吾恐亂猶未已也。十二月廿七日(2月14日)八時到公署,見項城,詢余解此事否?又謂:“我五十三歲,弄到如此下場,豈不傷心?!庇嘀^:“此事若不如此辦法,兩宮之危險,大局之糜爛,皆不可思議,不過此后諸事,非實力整頓、掃除一切不可,否則共和徒虛名耳?!表棾怯种^:“外人亦助彼黨,昨日宣布后,借款便交?!庇嘀^:“外人決不能不贊成共和,以其為最美之國體,不贊成則跌其自己之價值也?!?2許寶蘅也是士大夫階層的一員,深受傳統(tǒng)思想觀念的影響。他除了從天意的角度解釋清亡的原因,還從避免流血沖突、保護兩宮安全、為人民減少災難的角度正面評價清帝退位的意義。從二人的對話看,袁世凱對此極表贊同。但是,讓袁世凱最為竊喜的恐怕還是已經(jīng)到手的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力,一切都來得那么迅速,就連他本人也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我五十三歲,弄到如此下場,豈不傷心”,這樣的感嘆可以有多種詮釋。在筆者看來,這未見得就是袁氏虛偽的表示,更多的則是他心虛不安的真情流露。在當時局勢瞬間萬變的時刻,心力疲憊的袁總理向一位比較親近的隨從偶爾流露一絲復雜的心緒,也是情理中的事情。三、.用量軍事力量正確政權(quán)更迭之際總是呈現(xiàn)出一片混亂的景象。身為秘書,許寶蘅記錄了許多中樞活動的內(nèi)容。這些點滴的記載,將民國初建后大總統(tǒng)決策制度、文秘制度的建立情況,大致描繪出來。日記中寫道:辛亥十二月廿九日(1912年2月16日)早飯后到公署。璧臣(華世奎,字璧臣)告余項城命廳員及各參議員皆移至外務部署內(nèi)辦公,留余在原處傳話接洽,大約須俟移動后再實行。昨日南京參議院有電來,昨日三鐘公舉項城為大總統(tǒng),請其赴寧任事,項城復黎元洪電告以北方不能輕動。壬子正月初三日(2月20日)十一時到公署,知項城派余為內(nèi)政秘書,承宣廳同人移在南院辦事,公署將為總統(tǒng)私第。正月初四日(2月21日)七時起,到秘書室晤同人阮斗瞻(忠樞)、金伯平(文山)、吳向之(廷燮)、閔保之(爾昌)、沈呂生(祖寬)、余東屏(建侯)諸人,又晤臨時籌備處同人,籌備處設在外務部西側(cè),內(nèi)分法制、外交、內(nèi)政、財政、軍事、邊事各股。項城囑余與承宣廳諸人接洽辦事,四時先散。13可見,在許寶蘅的協(xié)助下,新舊交替才得以完成,總統(tǒng)府的秘書班子才得以建立。許寶蘅還親自見證了正月十二日(2月29日)發(fā)生的軍隊嘩變事件:七時起,早飯后到廳,到秘書室,午飯后到行,五時仍回秘書室。八時正晚飯,忽報齊化門外所駐第三鎮(zhèn)之九標炮輜各營兵變,攻入齊化門,因傳說將下剪發(fā)令,又因陸軍部將該營加餉扣減,遂爾嘩潰。正在查詢,即聞槍聲甚近,蓋府內(nèi)尚駐有十標一營與變兵相應,遂與總統(tǒng)避入地穴內(nèi),一面派人宣諭并無扣餉、剪發(fā)之事。又聞槍聲甚急,一面派人分頭探察宣諭,勸令歸伍。旋報稱該兵隊有退向齊化門者,又有投西去者,又有投南去者,聲言決不傷及總統(tǒng),蓋志在搶掠也。槍聲稍遠,侍總統(tǒng)回至辦公室,知照各路偵探,旋見東安門一帶火起,燈市口一帶繼之,東北、東南兩面相繼焚燒,探報變兵大肆搶掠;又報南京來使有洪軍保護無虞;又報第三鎮(zhèn)九標一營赴帥府園保護曹仲山統(tǒng)制。二、三兩營擬出營救火,請總統(tǒng)命令,余謂黑夜之間未叛之兵,不宜輕出,遂止其出營。又報東四牌樓一帶無處不搶,又執(zhí)法處報西城尚安靖,本府衛(wèi)兵亦有離伍出搶者。至三時后,各處火勢漸衰。烏金吾報已調(diào)消防隊救火,槍聲漸少,至四時倦極,在椅上躺睡。此次變端,初無所聞,事起后無從彈壓,惟有靜以待旦。關(guān)于此次兵變,傳統(tǒng)說法認為是袁氏為拒絕到南京任職大總統(tǒng)而幕后策劃的,但從許氏的記載看,這種說法值得重新討論14。稍后,國務院初組,許寶蘅又受唐紹儀之邀兼任國務院秘書,一時間在總統(tǒng)府和國務院之間疲于奔命,履行著艱巨的幕職工作。袁世凱先后與唐紹儀、陸征祥、熊希齡等總理發(fā)生矛盾,他的工作更顯得艱難而無所適從。五月,院、府的秘書工作歸于正常,許寶蘅萌發(fā)退意。五月十七日(7月1日)許氏遞總統(tǒng)書,請退出承宣廳,奉批“勉為其難”,不允15。同時,許又上書總理陸征祥,請求辭去國務院秘書之職。五月廿一日(7月5日)他再見袁世凱,略陳乞退之意,“總統(tǒng)仍以忍耐為囑”15。時許氏聘德清俞陛云之女為繼室夫人,請同僚阮忠樞向袁代陳,要求請假,仍未允準,直到八月二十五日才準請假一星期完婚。這件小事也可見袁世凱對許寶蘅的信任與依賴。本來國務院秘書長張國淦(字乾若)推薦許寶蘅為銓敘局局長,“總統(tǒng)、總理始均認可,惟以秘書廳無熟手為慮,繼又有他人欲得之,故遲遲未發(fā)”,直到九月初八日(10月17日)才正式任命15。許寶蘅日記對于民初政府機構(gòu)及官衙轉(zhuǎn)遷及袁世凱的生活起居情況的反映,為其他文獻所無,也非局內(nèi)人所能知曉和了解者。日記寫道:二月三十日(1913年4月6日)星期。今日總統(tǒng)移居西苑,國務院亦移至集靈囿。此地原連屬于西苑,醇王攝政時就此建府,自宣統(tǒng)初元興工,三年未落成而清亡矣,土木之工極為奢侈,當時物力艱難,雖不愛惜,可為感嘆!今國務院遷此,修其未竣之工及裝飾鋪陳,又須耗費無算,竊為不然。且房屋二三百間,分為三所,并不能合公署之用,西園為秘書廳,廳后為國務會議之所,東所及中所為總理住室及十部辦公室,并無馀地可置各局,故本局暫時不能遷往。15許氏對袁世凱遷居西苑沒有異議,對國務院遷至集靈囿頗有微詞,以為又將耗費國帑,且并不能滿足全院之用。日記又記:三月初五日(1913年4月11日)入西苑門,昔年辨色入朝,經(jīng)行舊地,不勝感嘆。軍機直廬現(xiàn)為衛(wèi)兵住所,所劃數(shù)間為接待室,坐船至寶光門下,到秘書廳,即儀鸞殿,現(xiàn)改為懷仁堂,正室為總統(tǒng)治事,東為秘書廳,西為軍事處。四月初十日(5月15日)一時到西苑,總統(tǒng)已移至豐澤園辦事,秘書廳在菊香書屋,偕書衡(王式通,字書衡)至春耦齋游覽,四時到局,六時歸。15這是袁世凱作為民國總統(tǒng)入主西苑(今中南海)的相關(guān)記載。他將慈禧居住的儀鸞殿改稱懷仁堂,作為辦公地點;一月后又移住豐澤園辦事,秘書廳在菊香書屋。此后,中南海一直是民國政要居住和辦公的場所。許寶蘅還記錄了民國時期元旦總統(tǒng)接受官員“覲賀”和政府公宴的場面:十二月初六日(1914年1月1日)八時起。挹珊(史久望)來,與治香(傅岳棻)同到西苑覲賀,總統(tǒng)在懷仁堂受賀,余等入西苑門坐拖床到寶光門,在東配房候齊。第一班,國務員、大理院長、政治會議議長;第二班,本府屬官;第三班,各國公使;第四班,皇室代表;第五班,天主教主教;第六班,院屬廳局及各部屬官。余等十一時行禮。又偕仲膺(夏壽田)、治香、挹珊謁黎副總統(tǒng)于瀛臺。十二時到國務院謁總理。十二月十二日(1914年1月7日)十二時赴西苑公宴,在懷仁堂外,總統(tǒng)居中,左黎宋卿(黎元洪),右熊秉三(熊希齡),皆南面專席,政治會議議長、副議長、皇族倫貝子、潤貝勒、侗將軍、章嘉呼圖克圖、國務員侍坐,各部次長、各局長、政治會議委員、各蒙古王公、喇嘛均北面,共二十七席,二時散。十一月十六日(1915年1月1日)六時半起。訪楊仲桓,同詣西苑門,坐冰床詣懷仁堂,覲賀大總統(tǒng),遇各衙門熟人,握手相賀,十時禮畢。又詣瀛臺賀副總統(tǒng),散出,沿堤出西苑門,此道乃昔年常經(jīng)之處,今已橋闌坍毀,道路荒穢矣。151915年的10月10日是國慶日,“定例總統(tǒng)今日閱兵、宴會”,但是,復辟帝制的輿論喧囂塵上,政局微妙,故均停止舉行。經(jīng)過楊度、楊士琦等籌安會諸君子的精心策劃,在日本的支持下,袁世凱宣布稱帝。1916年1月1日懷仁堂上演了“中華帝國”的臣僚覲見“洪憲皇帝”的一幕。許寶蘅記云:八時起。九時半到新華門乘汽車、洋車到寶光門,詣懷仁堂,諸特任簡任官齊集,十時半今上出,立懷仁堂階上,眾行三鞠躬禮,班散,今上御寶座,清室代表貝勒溥潤先進見,次章嘉呼圖克圖,次天主教主教,今上均起座行禮,十一時畢。16日記中的“今上”即袁世凱。與前清在紫禁城內(nèi)行叩拜禮不同,官員們只須在懷仁堂行三鞠躬禮而已。“今上”又對清室代表、蒙古地區(qū)宗教人士和天主教主教的行禮“起座行禮”,這些比起清王朝的封建禮制,已大為進化,含有了西方文明的因素。然而,帝制畢竟還是帝制。許寶蘅雖對袁稱帝無甚評論,但這年(丙辰)日記開篇題“洪憲元年”四字,表明他對此并無成見17。但是,袁氏逆時代潮流而動的行為很快遭到各界的聲討,北洋集團內(nèi)部也出現(xiàn)反對的聲音。二月十九日(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不得不命令取消帝制,將推戴書退還參政院,并召集參政院開臨時會。次日命將洪憲年號廢止。在反袁的浪潮中,許寶蘅也開始對“元首”有委婉的批評。日記云:廿八日(3月31日)二時到部。閱袁子久家書,議論頗切實。廿九日(4月1日)閱袁子久保齡家書,誡元首語曰:“臨事要忠誠,勿任權(quán)術(shù);接物要謙和,勿露高興?!庇衷唬骸胺灿笫抡?,當時時在人情物理上揣摩著想,勿任我一己之意見,恃我一己之權(quán)力,則攸往咸宜矣?!庇衷唬骸皩?坎胖亲鍪露粷詫W問,自古及今未有不敗者?!本鶚O切至,時元首方駐高麗也?!r后歸。閱袁篤臣保慶《自乂瑣言》。三十日(4月2日)星期。夜閱袁子久書札。16許寶蘅并沒有直接批評袁世凱,而是借用袁保齡訓誡世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見解,這非常符合傳統(tǒng)士大夫為尊者諱的倫理修養(yǎng)。五月初六日(6月6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