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_第1頁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_第2頁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_第3頁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_第4頁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鑒賞詩歌的語言詩是語言的藝術(shù),要讀懂一首詩,必須先理解詩歌語言的含義。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煉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性,深刻地反映思想內(nèi)容。鑒賞時應(yīng)聯(lián)系全詩的主旨,從遣詞、造句、修辭等不同方面認真琢磨、推敲,體會意境,感受情趣,領(lǐng)悟主旨,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表面進一步本質(zhì),多層面理解作者煉字煉意的技巧。特別要學(xué)會根據(jù)語境推斷詞義的辦法,特別要注意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等狀況。第一二學(xué)時推敲字詞一、故事導(dǎo)入:相傳,蘇東坡,一次與他的妹妹蘇小妹及詩友黃山溝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前者加“搖”,后句加“映”,即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辈涣咸K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考后,得意地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毙∶梦⑿Φ溃骸昂檬呛昧?,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溝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便念了起來:“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碧K東坡、黃山溝吟誦著,玩味著,不禁托掌稱妙。這樣一改終究妙在何處?我們不妨也來玩味一番。“輕風”徐來,“細柳”動態(tài)不顯,怎能配得上“搖”、“舞”這類較露的動詞呢?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相宜,顯得和諧,并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輕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tài),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jīng)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么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種“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互相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過渡:中國是詩的國度,一提到詩歌,我就情不自禁地想抒情。但到了高三,卻沒有了抒情的激情。以應(yīng)試為目的的鑒賞與以單純獲得美感,獲得藝術(shù)享有為目的的鑒賞的區(qū)別。應(yīng)試與素質(zhì)并不必然矛盾。詩歌鑒賞純正走應(yīng)試的路子行不通,必須建立在對大量詩歌的感悟理解上。而要在短期內(nèi)快速掌握詩歌鑒賞的辦法,理解詩歌,首先必須設(shè)法使自己進入古典詩歌的情境之中。要進入情境之中,就必須理解古典詩歌的基本特點,體現(xiàn)范式,有關(guān)的背景,以及起承轉(zhuǎn)合等詩歌的基本常識。動詞:在鑒賞詩歌時,一要重點關(guān)照動詞。動詞的提煉是古詩煉字的重要內(nèi)容。詩歌中的動詞,一是普通動詞,二是活用動詞,即由其它詞性的詞活用過來的動詞。(一)、普通動詞。如:1、陶潛:悠然“見”南山(聯(lián)系修飾語”悠然”考慮)2.張先〈天仙子〉:云破月來花“弄”影(體會意境)3.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感受情趣)4.你記得跨清溪半里橋,舊紅板沒一條,秋水長天人過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樹柳彎腰。(與其它詞義相近的詞比較)5.羌笛何必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由物及人思考)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由景及情考慮)參考答案:1.“見”字體現(xiàn)出自然而然的悠閑。2.“弄”字使人聯(lián)想到不僅花在風中搖動,影子也在舞動,描繪出一幅影隨花動的和諧畫面。3.“鬧”字把無聲的姿態(tài)描摹得仿佛有聲音,寫盡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機。4.一種“?!弊忠俗⒛?,作者并沒有用“留”、“見”,其妙處就在“?!彪m與“留”意思相近,但“?!弊制胀ㄊ潜粍拥?,并且有“殘存”,“殘存”的意思;另外“?!弊钟袝r間性,給人一種“無可奈何”之感?!傲簟眲t無這樣多含義。“見”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給人以今昔對比的變遷感。5.“怨”字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6.“濺”、“驚”二字,不僅用字新鮮,并且增添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nèi)心痛苦。(二)活用動詞中國古代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經(jīng)常將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活用為動詞來寫景抒情,豐富意蘊,強化情感。這些詞,往往就是一首詩的“詩眼”或一首詞的“詞眼”。最典型的如:春風又綠江南岸這里是將“綠”作動詞來用,從視角帶出無限的想象空間,令人自然想到春天的生機和萬紫千紅的形象。例1:周邦彥“風老鶯雛,雨肥梅子”雛鶯在風中長成了,梅子在雨中肥大了。既寫出了其形態(tài),又見出其動態(tài)。例2、常健“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保ā镀粕剿潞蠖U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驹u析】:詩旨在贊美后禪院景色之幽靜,抒發(fā)寄情山水之胸懷。詩人清晨登常熟縣的破山,入破山寺(即興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禮贊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靜的后院,面對美妙的佳境,忘情地觀賞,寄托自己遁世情懷?!扒鷱酵ㄓ奶帲U房花木深”,意境特別靜凈。一種悅字,既是鳥悅,也是詩人見到青山歡鳥后的那種愉悅心情的寫照.一種空字,是說潭水滌除了塵世的雜念,使人心空明.例3、蔣捷“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紅”與“綠”道出了感慨時光匆匆,春光易逝的這份兒“著色的思路”。以上各句中的“老”、“肥”、“悅”、“空”、“綠”、“紅”,均為形容詞的使動使用方法,這些詞語各有妙用,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為神奇,增強了詩詞的體現(xiàn)力、感染力。

(三)、練習: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下列問題。(6分)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注]。注:安禪,佛家語,指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念。古人評詩時慣用“詩眼”的說法,所謂“詩眼”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種字。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中的“詩眼”分別是哪一種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答:“詩眼”分別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巖石的阻攔,發(fā)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把省?,“冷”兩字繪聲繪色,精練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意境)分析:本題能找出“咽”與“?!笔窃娧鄄⒉浑y,難的是“為什么”和“結(jié)合全詩鑒賞”。王維的詩,不只是“詩中有畫”,并且往往“詩中有道”。特別是在他晚年,沉湎在佛家的空寂心境之中,詩中的“道”,即禪理、禪趣尤濃。這首詩描寫深山古寺環(huán)境景色:古木、云峰,渺無人跡的山徑,被危石阻遏的幽咽泉聲,照在深蒼松林上的凄冷日色,尚有空寂波折的潭岸,都是那么蕭瑟暗淡、幽冷闃寂,給人以遠離世間塵囂之感。這既是詩人赴寺途中實見實聞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極出世的禪寂心境的寫照。詩人正是要一步一步地引領(lǐng)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沉寂禪境。第三聯(lián)中寫山中危石矗立,流泉受到阻擋,只能緩慢地、時斷時續(xù)地流淌。它們在嶙峋的危石間艱難地穿行水流聲音變得細小了,低沉了,喑啞了,仿佛是在痛苦地幽咽?!把省弊窒碌脴O精確、生動、傳神。深山青松樹密蔭濃,日光照射在松林間,由于受到陰暗的環(huán)境影響,而現(xiàn)出嚴寒的色調(diào)。詩人以“冷”字形容日色,更新穎絕妙。這十個字,把泉聲、危石、日色、青松四個意象有機地組合在一起,使日色之凄冷與泉聲的幽咽互相烘托,深僻冷寂之境界全出。趙殿成評論說:“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恍然;著一‘冷’字,則深僻之景若見。昔人所謂詩眼是也?!保ā对娋硿\說》)“日色冷青松”一句,還巧妙地運用了“通感”的手法?!叭丈笔且曈X意象,詩人卻用觸覺感受的“冷”來形容它,使視覺向觸覺轉(zhuǎn)移,從而互相交通,這就更深刻更奇妙地體現(xiàn)出幽僻的感受。在唐代詩人中,王維是比較早地并且成功地將通感運用于詩歌創(chuàng)作的。本題學(xué)生應(yīng)重點答出三個要點,一是繪寫出了山中寂寥的景象,此所謂意境;二是此二字能夠說運用了擬人通感的修辭,是詩文更為生動,三是此二字襯寫出了作者本身禪寂的心境。這道題從煉字角度出發(fā),難度適中,又能夠包孕意境、文字以及詩言志三個角度考察學(xué)生,是一道能夠列為典型的考題。只是考試院給的答案有些簡樸,可能是考慮試題難度吧。2:何遜“夜雨滴空階,曉燈暗離室”

一種“滴”字讓人從“夜雨滴階”的情景體察到離人心中的凄涼,冰冷的雨點仿佛滴在他們的心上。一種“暗”字寫室內(nèi)天已破曉,油燈將要燃盡,屋子顯得一片灰暗,也渲染出人物心境的凄惶。3、杜甫詩句:“四更山吐月,殘夜月明樓?!薄懊鳌弊质切稳菰~用如動詞,使畫面富有動態(tài),更妙的是“吐”字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生”字寫出明月從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動感,精確傳神。5、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星辰低“垂”,寫盡平野之廣闊;月隨江“涌”,寫盡大江奔流的氣勢,景象雄渾闊大。第三四學(xué)時(二)要關(guān)注修飾詞1、形容詞:詩歌中的修飾詞大部分為形容詞,它在詩詞鑒賞中也是關(guān)注的重點對象。例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一種“孤”字,寫盡環(huán)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例2: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潛細二字,脈脈綿綿,寫的是自然造化發(fā)生之機,最為確切。例3: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王昌齡)參考答案:前兩句寫少婦通過梳妝打扮之后,興沖沖地登上翠樓,去賞春景。一種“忽”字,突出闖進眼簾的柳色,使她想起了當年與丈夫折柳送別的場景,想起了丈夫,不禁傷感?!昂觥弊謱⑦@種情緒上的變化寫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本詩耐人尋味之處。例5:

晴景

王駕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后全無葉底花。蜂蝶飛來過墻去,卻疑春色在鄰家。王安石把原詩中的“飛來”改為“紛紛”,你認為哪一種詞語更符合原詩內(nèi)容?請談?wù)勔蛩亍S捎谥挥蟹涿Φ麃y的側(cè)寫妙筆才干令人真實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2、數(shù)詞:數(shù)量詞:數(shù)量詞大概和講究概念與邏輯的數(shù)學(xué)、物理有某種親密的關(guān)系,因此,從文學(xué)特別是詩歌的角度來看,它似乎是枯燥乏味的。其實否則,優(yōu)秀詩人的筆就仿佛是童話中一根能夠使沙漠涌出綠洲的魔杖,那通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shù)量詞,在他們的驅(qū)遣之下卻能夠產(chǎn)生豐富雋永的詩情。過去有一首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shù)片,飛入梅花永不見?!扁仔拧缎@賦》中的“一寸二寸之魚,三竿兩竿之竹”,前人就稱之為“讀之騷逸欲絕”。①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數(shù))枝開?!耙恢Α北取皵?shù)枝”更能突出梅花先于百花開的特點,更能突出詩題中的“早”字。(補充)據(jù)傳,齊己以詩討教于鄭谷,鄭谷將“數(shù)”改為“一”,齊己佩服不已,尊稱鄭谷為“一字師”。請分析鄭谷將“數(shù)”改為“一”的好處。據(jù)元代盛如梓《庶齋老學(xué)叢談》記載,張桔軒有詩云“半篙流水夜來雨,一樹早梅何處春”,元遺山認為既指明了“一樹”,就不能又說表疑問的“何處”,同時,一樹梅花也絕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樹”改為“幾點”,“幾點”本身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但用在這里描繪逐水而流的梅花,卻符合生活的真實,也使全詩氣機流暢,韻味平添。②“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上句追憶京城相聚之樂,下句抒寫別后相思之深。詩人擺脫常境,不用“我們兩人當年相會”之類的普通說法,卻拈出“一杯酒”三字?!耙槐啤保@太常見了!但惟其常見,正可給人以豐富的暗示。沈約《別范安成》云:“勿言一樽酒,明日難重持?!蓖蹙S《送元二使安西》云:“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端人。”杜甫《春日憶李白》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故人相見,或談心,或論文,總是要吃酒的。僅用“一杯酒”,就寫出了兩人相會的情景。詩人還選了“桃李”、“春風”兩個詞。這兩個詞,也很陳熟,但正由于熟,能夠把陽春煙景一下子喚到讀者面前,用這兩個詞給“一杯酒”以良辰美景的烘托,就把朋友相會之樂體現(xiàn)出來了。再試想,要用七個字寫出兩人離別和別后懷念之殷,也不那么容易。詩人卻選了“江湖”、“夜雨”、“十年燈”,作了動人的抒寫。“江湖”一詞,能使人想到流轉(zhuǎn)和飄泊,杜甫《夢李白》云:“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薄耙褂辍?,能引發(fā)懷人之情,李商隱《夜雨寄北》云:“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痹凇敖倍牎耙褂辍保透黾邮捤髦?。“夜雨”之時,需要點燈,因此接著選了“燈”字?!盁簟?,這是一種慣用詞,而“十年燈”,則是作者的首創(chuàng),用以和“江湖夜雨”相聯(lián)綴,就能激發(fā)讀者的一連串想象: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懷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xù)了十年之久!(三)要關(guān)注特殊詞:疊詞、擬聲詞、顏色詞等a.疊詞:疊詞作用不外兩種: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diào)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竹枝詞>其一》劉禹錫)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元日》王安石)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聲聲慢》李清照)b.擬聲詞:有些擬聲詞就屬于疊詞,由于其出現(xiàn)頻率很高,特單列一條。作

用有一: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登高》杜甫)“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c.表顏色的詞:作用只有一種,顏色普通體現(xiàn)心情,增強描寫的色彩感和畫面感,渲染氛圍。

古人在詩詞中,對色彩詞的使用,經(jīng)常是成對的。這些成對的色彩詞,互相間或映襯,或點綴,或烘托,或照應(yīng)。在某些邊塞、征戍詩中,多以黃白兩色相對使用,體現(xiàn)出一種悲愴、蒼涼、空曠、寥廓、廣袤、蕭瑟的意境。這樣的詩句有:“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王昌齡)“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在體現(xiàn)歲月流逝、感慨世事滄桑的詩中,常見青色與白色相對,烘托出一種孤單寂寞的意境。在這些詩句中經(jīng)常以亙古不易的事物,如青山、青松等來反襯年華易逝的蹉跎人生。這樣的詩句有:“青楓江上秋天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白發(fā)悲花落、青云羨鳥飛。”(岑參)把紅色同綠色相對,讓它們互相映襯,互相對照,構(gòu)成富有情調(diào)的和諧畫面,來體現(xiàn)大自然的絢麗多彩。王維的《田園樂》:“桃紅復(fù)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花落家童未歸,鶯啼山客猶眠?!狈奂t的桃花,翠綠的細柳,綴著隔夜明亮的雨珠,又籠在灰白的晨霧之中,再加上黃鶯婉轉(zhuǎn)的啼鳴,好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村春曉圖。這里紅綠對照,洋溢著一種蓬勃、熱烈的氣息。檢測練習1、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春草“自”碧,黃鸝“空”啼,景色幽美卻無人問津,景象荒蕪凄慘。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盡”與“閑”把讀者引入一種沉寂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鳥的喧鬧聲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靜,在翻滾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別地清幽安靜,寫動見靜,以動襯靜,烘托出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第五六學(xué)時二.要注意句式(句式還原)1.主語后置。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薄扒绱ǎㄇ缋实臅缫吧希h陽樹歷歷(可數(shù)),鸚鵡洲芳草萋萋”,意即“晴川(晴朗的曠野上)漢陽樹歷歷(可數(shù)),鸚鵡洲芳草萋萋”,“漢陽樹”和“鸚鵡洲”置于“歷歷”、“萋萋”之后,看起來仿佛是賓語,事實上卻是被陳說的對象。2.賓語前置。辛棄疾《賀新郎》詞:“把酒長亭說??礈Y明、風流酷似,臥龍諸葛?!睍x代的陶淵明怎么會酷似三國時的諸葛亮呢?原來作者是把他們二人都用來比方友人陳亮的,分別闡明陳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實為“看風流酷似淵明、臥龍諸葛”。賓語“淵明”跑到了主語的位置上。杜甫《月夜》詩:“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實即“香霧濕云鬟,清輝寒玉臂”。詩人想象他遠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閨中望月,那散發(fā)著幽香的蒙蒙霧氣仿佛沾濕了她的頭發(fā),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潔白的雙臂感到寒意。這里的“濕”和“寒”都是所謂使動使用方法,“云鬟”“玉臂”本是它們所支配的對象,成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語。3.主、賓換位。葉夢得《賀新郎》詞:“秋色漸將晚,霜信報黃花?!薄八艌簏S花”顯然是“黃花報霜信”的意思。這種主賓換位的詞序表面上仍是“主—動—賓”的格式,但在乎義上必須將它倒過來理解。再如白居易《長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門戶生光彩),盧綸《塞下曲》詩“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林暗風驚草)等。4.以賓語面貌出現(xiàn)的狀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仍舊笑春風?!靶Υ猴L”表面上是動賓詞組,事實上“秋風”、“春風”都不受“動”、“笑”的支配,而是分別表達“在秋風中動”、“在春風中笑”的意思。這類狀況在詩詞中比較常見,例如:杜甫《秋興》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靜朝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保ǔ瘯熤星Ъ疑焦o,日日于江樓翠微中坐。)李商隱《安定城樓》詩:“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永憶江湖白發(fā)時歸。)都是同類的例子。

5.定語位置。定語挪前例1.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毕戮涞摹肮鲁恰奔粗赣耖T關(guān),為“玉門關(guān)”的同位性定語,現(xiàn)卻被挪在動詞“遙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誤解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遙望玉門。例2.劉叉《從軍行》:“橫笛聞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保剻M笛聲不見人,紅旗直上天山雪)例3.陸游《晝臥》:“香生帳里霧,書積枕邊山?!保◣だ锷沆F,枕邊積書山。)

B.定語挪后“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薄耙辉乱癸w渡鏡湖。”“月夜”這個偏正詞組本為句首的時間狀語,現(xiàn)被分拆為二,定語“月”遠離中心語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賓語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飛渡”的顯然只能是“鏡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詩:“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保ㄥ\官城花重)6.其它:例1.蘇軾《念奴嬌》:“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保☉?yīng)笑我多情。)例2.毛澤東《沁園春》:“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寒秋,(我)獨立(于)橘子洲頭,(看到)湘江北去?!崩?.王之渙《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欲目窮千里)三.語序顛倒的因素1.是聲律的規(guī)定例:晁無咎《臨江仙》“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2.出于修辭上的特殊需要例: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3.兼而有之例1.王昌齡“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例2.杜甫“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四.語言風格古代詩歌鑒賞慣用詞語清新:用語新穎,不落俗套。平淡(質(zhì)樸):選用確切的字眼直接敘述,全用白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