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_第1頁
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_第2頁
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

三橋凹陷是松遼盆地北部中部凹陷區(qū)的一種長期遺傳因素。凹陷包括下白牙紅石嶺群、沙河子群、營城群、登樓庫群和泉頭群,以及上白牙青山口群、姚家群、審美吳江群、四方臺群、明水群、,以及泉頭群和楊大城群的第三、四段層。這是該凹陷的主要產(chǎn)油層?,F(xiàn)在,在宋代芳屯、遼州、昭州、升平和朝陽溝油田,可以充分展示扶楊油層的地層。然而,油藏分離和排水溝的油底距離為400米以上。對青巖源巖產(chǎn)生的大量“倒流”的認識是該地區(qū)支持楊油層油勘探的關(guān)鍵。前人[1、2、3、4、5、6、7、8、9、10、11]對油氣下游“倒流”的運移所需的動力條件進行了研究和探討,但對油氣下游“倒流”的運移所需的動力條件主要是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因此,對三橋巖層至青羊油層的“倒流”運動所需的最小壓力進行了研究,對于正確理解和指導該地區(qū)的油藏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1油橫向“倒灌”運移動力特性由文獻可知,油氣發(fā)生向下“倒灌”運移,要求源巖具備足夠大的超壓和存在連通源巖和儲層的斷裂輸導通道,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可在其內(nèi)超壓的作用下,通過斷裂向下伏儲層“倒灌”運移.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目前普遍具有超壓,最大超壓為20MPa,主要分布在三肇凹陷中心處,由凹陷中心向其四周青一段源巖超壓逐漸減小,在凹陷邊部超壓減小至8MPa以下.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超壓主要在嫩四段沉積時期形成,而青一段源巖在明水組沉積末期開始向外大量排烴.由此看出,青一段源巖超壓形成時期早于油大量排烴期,可以成為油向下“倒灌”運移的動力.三肇凹陷青一段底界面上發(fā)育大量T2斷裂,T2斷裂主要由拗陷期形成的斷裂、斷陷期形成拗陷期活動的斷裂、拗陷期形成反轉(zhuǎn)期活動的斷裂和斷陷期形成拗陷期及反轉(zhuǎn)期活動的斷裂構(gòu)成,它們在剖面上呈壘塹組合,平面上呈密集帶分布.4種斷裂并非均可成為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輸導通道,只有連接青一段源巖和扶楊油層,且在青一段源巖大量排烴期(明水組沉積末期)活動的斷裂才能成為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油源斷裂.4種斷裂只有拗陷期形成反轉(zhuǎn)期活動的斷裂,以及斷陷期形成拗陷期和反轉(zhuǎn)期活動的斷裂,才能成為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油源斷裂.該區(qū)油源斷裂有348條,分布于整個三肇凹陷區(qū)內(nèi),見圖1.因此,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具備了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條件.2扶楊油層“倒灌”運移規(guī)律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已具備在超壓作用下通過油源斷裂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條件.然而,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能否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及向扶楊油層運移多遠距離,還應取決于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動力和阻力之間的相對大小.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動力,主要是青一段源巖在明水組沉積末期的古超壓,而其生成排出的油氣沿著油源斷裂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所遇到的阻力,應為斷裂帶的毛細管阻力、油本身的浮力和地層壓力.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能否發(fā)生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和運移距離應是這4個力相互作用和平衡的結(jié)果.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要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其內(nèi)古超壓必須大于斷裂帶的毛細管阻力、油本身浮力和地層壓力增大形成的阻力的和,可發(fā)生向下“倒灌”運移.由于地層壓力形成的阻力是一個隨油向下“倒灌”運移增大而增大的變量,在油剛好要開始向下“倒灌”運移時,地層壓力形成的阻力為0MPa.同理,油在未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時,其油浮力也可視為0MPa.此時,只要青一段源巖古超壓大于斷裂帶毛細管阻力,油便開始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由此看出,斷裂帶毛細管阻力應是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所需的最小壓力.由于受鉆遇斷裂帶井少,不易取心,以及斷裂活動時期因裂縫活動開啟難以獲取毛細管阻力等因素的影響,很難直接獲取斷裂帶的毛細管阻力.為此,首先統(tǒng)計目前三肇凹陷100余口探井扶楊油層油底距青一段源巖底部的深度.因為這一深度通常情況下可以視為油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最大深度,但有2種情況例外,一種是油在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過程中尚未達到最大深度時,就發(fā)生側(cè)向運移,這種油底深度較最大深度要小;另一種是油達到最大運移深度后又向高斷塊一側(cè)發(fā)生側(cè)向運移,這種油底深度較最大深度要大.因此,利用現(xiàn)今油底深度代替其最大油“倒灌”運移深度時,不應看個別點,應看總的趨勢,才能符合實際的油底深度.然后利用文獻中明水組沉積末期青一段源巖的古超壓(見圖1)與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倒灌”運移最大深度關(guān)系(見圖2),可以得到二者之間為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當青一段源巖古超壓大于5MPa之后,隨著青一段源巖古超壓增大,其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深度迅速增大;當深度達到300m后,隨著青一段源巖古超壓的增大,油氣“倒灌”運移的深度增大幅度變緩.這是因為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毛細管阻力一旦被突破后,毛細管阻力消失,只剩下地層壓力和油本身浮力作用,阻力變小,動力相對增大,必然造成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距離迅速增大.當達到一定深度后地層壓力和油本身浮力迅速增大,阻力增大,動力相對減小,其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深度增大幅度變緩.當青一段泥巖古超壓小于5MPa時,由于其超壓不能克服斷裂帶中毛細管阻力,其生成排出的油氣不能向下“倒灌”運移.這表明5MPa應是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沿T2斷裂輸導通道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所需的最小古超壓.只有古超壓大于此值后,才能克服斷裂帶中毛細管阻力,油氣在古超壓的作用下才能向下“倒灌”運移.3研究重要性確定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最小超壓,對于該區(qū)扶揚油層油成藏與分布研究具有意義.3.1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區(qū)域特征由圖2,利用明水組沉積末期青一段源巖古超壓(見圖1)對其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深度和范圍進行研究,結(jié)果見圖3.由圖3可以看出,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范圍主要分布在三肇凹陷中心區(qū)內(nèi),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最大深度為400m以上.主要分布在凹陷中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qū)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深度為150~300m,在凹陷中部和西部邊部出現(xiàn)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不能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區(qū)域.比較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深度及與其對應點扶楊油層各油層組厚度,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不僅可以“倒灌”運移至扶Ⅱ油層組和扶Ⅲ油層組,而且還可以“倒灌”運移至楊Ⅰ油層組.從扶Ⅱ油層組—扶Ⅲ油層組—楊Ⅰ油層組,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倒灌”運移區(qū)域逐漸減小,凹陷中心3個油層組存在局部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不能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區(qū)域.3.2油藏不可分布于青一部分運移區(qū)內(nèi)由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區(qū)域,與目前該區(qū)已找到的扶楊油層油藏分布關(guān)系(見圖3),扶揚油層油藏不是分布在青一段生成排出的油氣“倒灌”運移區(qū)內(nèi)就是分布在其邊部.這是因為扶楊油層只有位于青一段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區(qū)內(nèi)或附近,才能從上覆青一段源巖獲得油進行運聚成藏;否則,其他成藏條件再好也無法形成油藏.因此,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范圍及其附近,應是三肇凹陷扶楊油層成藏與分布的有利區(qū)域.4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最小超壓預測(1)三肇凹陷青一段源巖生成排出的油氣具備向扶楊油層“倒灌”運移的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