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的形成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_第1頁
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的形成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_第2頁
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的形成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_第3頁
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的形成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的形成淺探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以孝文帝朝五行之議為主

一、慕容燕的歷史認識作為北魏的“近代史”,我們?nèi)绾卫斫馕辶鶄€國家的歷史以及五胡政治的定位,直接關系到魏晉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尤其是淝水戰(zhàn)后,拓跋珪在慕容燕的卵翼下復國,雖曾一度維持對慕容燕的藩屬地位,但后又在參合陂之戰(zhàn)擊潰了慕容燕的軍隊,并隨即從后者手中奪取了華北地區(qū),成就了北魏王朝的帝業(yè)。此后,時至孝文帝太和年間,在禮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孝文帝君臣又在“五行之議”涉及到了對五胡政權的認識,并涉及到了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jié)合孝文帝朝“五行之議”,探求北魏官方對慕容燕的歷史認識?!白怨乓詠碚\無戎人而為帝王者”,這曾是作為中原正朔的晉朝統(tǒng)治階層的普遍心態(tài)。有關正統(tǒng)觀的研究屬于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疇。二、北魏朝議:李激勵下的朝議“太和改制”是先后由馮太后、孝文帝主導的漢化改革,其中,禮制改革占據(jù)了重要的篇幅。太和十四年(490年)八月,孝文帝召集群臣“議五行”。作為禮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五行之議”披蓋著“五德終始說”的神秘面紗,滲透著中國古代正統(tǒng)觀思想,體現(xiàn)著北魏官方對前代歷史的認識。“五行之議”緣起于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八月的一則詔書:“丘澤初志,配尚宜定,五德相襲,分敘有常。然異同之論,著于往漢,未詳之說,疑在今史。群官百辟,可議其所應,必令合衷,以成萬代之式?!敝劣谌爸翝h、魏、晉正統(tǒng)性之傳承,議者咸無異議;針對偏居江左的東晉南朝政權的貶抑,亦為議者之共識。然圍繞著有關曾經(jīng)“正號赤縣,統(tǒng)有中土”的石趙、前燕、苻秦的歷史認識,議者中的高閭一方與李彪、崔光一方出現(xiàn)了嚴重分歧。高閭的觀點是:“以石承晉為水德,以燕承石為木德,以秦承燕為火德,大魏次秦為土德,皆以地據(jù)中夏,以為得統(tǒng)之征?!迸c高閭相對,李彪、崔光則認為:“據(jù)神元皇帝與晉武并時,桓、穆二帝,仍修舊好。始自平文,逮于太祖,抗衡秦、趙,終平慕容。晉祚終于秦方,大魏興于云朔。據(jù)漢棄秦承周之義,以皇魏承晉為水德?!卑浮段簳ば蚣o》,神元帝力微約當魏晉之際,昭帝祿官在位時,拓跋鮮卑分為西、中、東三部,其中,桓帝統(tǒng)中部,“居代郡之參合陂北”,穆帝統(tǒng)西部,“居定襄之盛樂故城”,桓、穆二帝先后協(xié)助西晉抗擊匈奴漢國,西晉“假桓帝大單于,金印紫綬”,并將陘北五縣之地割與穆帝,先后封穆帝為“代公”與“代王”,故云“神元皇帝與晉武并時,桓、穆二帝,仍修舊好”,以此強調(diào)拓跋立國之初與西晉王朝的密切聯(lián)系?!笆甲云轿模谔?,抗衡秦、趙,終平慕容”,案《魏書·序紀》,平文帝郁律當政后,適逢西晉滅亡,認為“中原無主”,先后絕石勒、東晉之使,“有平南夏之志”,其間雖經(jīng)平文帝被害、祁后專政、平文后母子避亂襄國、代國為苻秦所滅,但自平文帝郁律到道武帝拓跋珪,拓跋氏建立的代國先后與石趙、慕容燕、苻秦并立,終至拓跋珪擊潰慕容燕,進軍華北,建立了千秋帝業(yè)?!皶x祚終于秦方”,指的是以晉愍帝為首的西晉王朝為劉曜所滅之事,在李、崔看來,這是作為正統(tǒng)性的晉王朝結(jié)束的標志?!按笪号d于云朔”,當指在西晉滅亡的同時,平文帝郁律以“代王”的身份繼承了西晉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北魏的前身代國由是開始了其作為正統(tǒng)王朝的譜系?!皾h棄秦承周”是指西漢時期以“共工氏以水德間于木火,與秦同運,非其次序”為故,以漢承周,居秦于“閏位”的典故。李彪等以此為依據(jù),主張將北魏前身代國視作正統(tǒng)王朝,將與代國并立的石趙、慕容燕、苻秦視作“僭偽”,以此確立北魏王朝的正統(tǒng)地位。最終,朝議采用了李彪、崔光的建言,而高閭的奏議遭到了冷遇。那么,緣何“五行之議”最終采用了李、崔之見而非高閭之見,朝議如此決策又是受到什么樣的歷史背景的影響,這是我們下文將要討論的內(nèi)容。三、北魏朝時期,崔玄伯從“所生之土”“封國之名”等說載淝水戰(zhàn)后,拓跋鮮卑在慕容燕的卵翼下復國,由此也確立了其對慕容燕的藩屬地位。但隨著北魏在參合陂之戰(zhàn)中擊敗了慕容燕,拓跋珪的帝王理想被激發(fā)了出來。參合陂戰(zhàn)后第二年,“魏群臣勸魏王珪稱尊號,珪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改元皇始?!薄疤炫d元年,定都平城,即皇帝位,立壇兆告祭天地。祝曰:‘皇帝臣珪敢用玄牡,昭告于皇天后土之靈。上天降命,乃眷我祖宗,世王幽都。珪以不德,纂戎前緒,思寧黎元,龔行天罰。殪劉顯,屠衛(wèi)辰,平慕容,定中夏。群下勸進,謂宜正位居尊,以副天人之望。珪以天時人謀,不可久替,謹命禮官,擇吉日受皇帝璽綬。惟神袛其丕祚于魏室,永綏四方?!庐叄t有司定行次,正服色。群臣奏以國家繼黃帝之后,宜為土德,故神獸如牛,牛土畜,又黃星顯曜,其符也。于是始從土德。”與此同時,李彪、崔光以北魏的正統(tǒng)性譜系直承西晉,也滲透著濃厚的“代人意識”。松下憲一認為,“代人意識”是道武帝“離散部落”后原拓跋部族聯(lián)盟成員“代人”對北魏前身“代國”的歷史記憶與部族認同,也是對拓跋鮮卑興起地域“代”的本土意識。“代人意識”一方面為北魏的守舊派勢力所堅持,另一方面也被銳意推行漢化改革的孝文帝用作禮制改革的宣傳工具,以此證明其王朝正統(tǒng)性直承西晉,將之納入了北魏的國家認同?!埃ㄌ炫d元年)六月丙子,詔有司議定國號。群臣曰:‘昔周秦以前,世居所生之土,有國有家,及王天下,即承為號。自漢以來,罷侯置守,時無世繼,其應運而起者,皆不有尺土之資。今國家萬世相承,啟基云代。臣等以為,若取長遠,應以代為號。’詔曰:‘昔朕遠祖,總御幽都,控制遐國,雖踐王位,未定九州。逮于朕躬,處百代之季,天下分裂,諸華乏主。民俗雖疏,撫之在德,故躬率六軍,掃平中土,兇逆蕩除,遐邇率服。宜仍先號,以為魏焉。布告天下,咸知朕意?!薄叭饰宓壑⑻栆?,或因所生之土,或即封國之名。故虞夏商周始皆諸侯,及圣德既隆,萬國宗戴,稱號隨本,不復更立。唯商人屢徙,改號曰殷,然猶兼行,不廢始基之稱……昔漢高祖以漢王定三秦,滅強楚,故遂以漢為號。國家雖統(tǒng)北方廣漠之土,逮于陛下,應運龍飛,雖曰舊邦,受命惟新,是以登國之初,改代為魏……”崔玄伯提到夏、商、周、西漢先后皆以“所生之土”或“封國之名”確定其國號,并將之與北魏前身“代國”并提,據(jù)此可推知崔玄伯對普遍存在于北魏朝野的“代人意識”是有清晰認識的。直至太武帝時期,據(jù)《魏書·崔浩傳》:“先是,(祁)讖奏改代為萬年,浩曰:‘昔太祖道武皇帝,應天受命,開拓洪業(yè),諸所制置,無不偱古。以始封代土,后稱為魏,故代、魏兼用,猶彼殷商。國家積德,著在圖史,當享萬億,不待假名以為益也。讖之所聞,皆非正義?!薄按苏堧?,先無姓族,雖功賢之胤,泯然未分。故官達者位極公卿,其功衰之親,仍居猥任。比欲制定姓族,事多未就,且宜甄選,隨時漸銓。其穆、陸、賀、劉、樓、于、嵇、尉八姓,皆太祖以降,勛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自此以外,應班士流者,尋續(xù)別敕……凡此定姓族者,皆具列由來,直擬姓族以呈聞,朕當決姓族之首末,其此諸狀,皆須問宗族,列疑明同,然后勾其舊籍,審其官宦,有實則奏,不得輕信其言,虛長僥偽……令司空公穆亮、領軍將軍元儼、中護軍廣陽王嘉、尚書陸琇等詳定北人姓,務令平均。隨所了者,三月一列簿帳,送門下以聞?!薄胺謩e姓族”是孝文帝漢化改革的一項措施,其間便包括劃定“代北姓氏”,而此舉恰恰就是針對遷洛之“代人”。孝文帝時期將皇族姓氏改為“元氏”,將原先“代人”復姓改為單姓,并將改后的穆、陸、賀、劉、樓、于、嵇、尉合稱“八姓”,以之為高門士族,“皆太祖以降,勛著當世,位盡王公,灼然可知者”,明顯是在“代人”中間,以世代閥閱高低為標準,劃分其門第之高下。為了防止造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北魏朝廷還出臺了相應監(jiān)督舉措,以確保姓族如實得到統(tǒng)計,并任命宗室元儼、元嘉以及出身“八姓”的穆亮、陸琇掌管此事。到了宣武帝時,“代人猶以姓族詞訟,又使尚書于忠、尚書元匡、侍中穆紹、尚書元長等量定之”深處孝文帝漢化改革的時代洪流中,李彪、崔光在“五行之議”中以北魏繼西晉為水德,將北魏作為正統(tǒng)王朝的歷史上溯至“代國”時期,強調(diào)“代”對北魏的重要意義,因而很是迎合普遍存在于北魏朝野的“代人意識”,得到了朝臣中“代人”出身的穆亮、陸睿的支持:他們一致認為,石趙、慕容燕、苻秦“雖地據(jù)中華,德祚微淺,并獲推敘,于理未洽”,“又國家積德修長,道光遠邁”,“彪等職主東觀,詳究圖史,所據(jù)之理,其致難奪”?!拔魰x惠不兢,華戎亂起,三帝受制于奸臣,二皇晏駕于非所……中原無主,八十余年。遺晉僻遠,勢略孤微,民殘兵革,靡所歸控?;饰糊垵撚拇篮V公劉,內(nèi)修德政,外抗諸偽……太祖皇帝以神武之姿,接金行之運,應天順民,龍飛受命。太宗必世重光,業(yè)隆玄默。世祖雄才睿略,闡曜威靈,農(nóng)戰(zhàn)兼修,掃清氛穢。歲垂四紀,而寰宇一同。”四、北魏正統(tǒng)性譜系綜上所述,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五行之議”是以禮制改革為背景,強化北魏正統(tǒng)性的政治實踐。在“正號赤縣,統(tǒng)有中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