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_第1頁
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_第2頁
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_第3頁
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_第4頁
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厭氧菌感染及抗厭氧菌藥物1精選pptHistoryreview2精選ppt生物的多樣性和對立統(tǒng)一厭氧菌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物3精選ppt微生物的首次發(fā)現(xiàn)

1674年荷蘭人Leeuwenhoek用自制的顯微鏡觀察到了微生物。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微生物。4精選ppt1905年Nobel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RobertKoch1882年,德國細菌學家Koch發(fā)現(xiàn)了結核桿菌,闡明了肺結核的病因。還首次發(fā)現(xiàn)了炭疽芽孢桿菌霍亂弧菌創(chuàng)用固體培養(yǎng)基5精選ppt革蘭氏染色法1884年丹麥醫(yī)師、細菌學家革蘭(GramHOJ)發(fā)明革蘭氏染色法。6精選ppt革蘭染色法革蘭染色法是最常見的一種細菌染色法。染色步驟:(1)初染:第一液初染劑(結晶紫)染色1min,水洗。(2)媒染:第二液媒染劑(碘液)染色1min,水洗。(3)脫色:第三液脫色劑(95%乙醇)用到無紫色脫落為止,水洗。(4)復染:第四液復染劑(石碳酸復紅或沙黃)染色30s,水洗。自然干燥后鏡檢。7精選ppt厭氧菌的發(fā)現(xiàn)1861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fā)現(xiàn)厭氧菌(乳酸桿菌,此外首次研制炭疽疫苗、狂犬疫苗);1878年,蘇格蘭外科醫(yī)師李斯特(Lister)首次從酸敗的牛奶中分離出乳酸乳球菌。8精選ppt1945年Nobel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AlexanderFleming1928年,蘇格蘭醫(yī)生Fleming發(fā)現(xiàn)了青霉素,從此開創(chuàng)了抗生素時代9精選ppt病原學、致病性、診斷、治療原則10精選ppt厭氧菌定義厭氧菌是人體內主要的正常菌群,類桿菌屬在口腔、腸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最多;梭形桿菌主要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口腔;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存在于腸道、口腔、陰道和皮膚;丙酸桿菌常存在于皮膚、上呼吸道和陰道;韋永氏球菌則存在于口腔、上呼吸道、陰道和腸道。,它可引起人體任何組織和器官的感染。引起病癥如氣性壞疽、破傷風、肉毒中毒等。11精選ppt厭氧菌定義厭氧菌尚無公認的確切定義,但通常認為這是一類只能在低氧分壓的條件下生長,而不能在空氣(18%氧氣)和(或)10%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生長的細菌。按其對氧的耐受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專性厭氧菌、微需氧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需二氧化碳菌。12精選ppt厭氧菌是引起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廣譜抗菌藥物、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廣泛應用外科新技術、新材料的推廣厭氧培養(yǎng)技術的提高

*臨床上厭氧菌感染不斷增多13精選ppt病原學*專性厭氧菌革蘭陰性厭氧桿菌革蘭陽性厭氧桿菌革蘭陽性厭氧球菌革蘭陰性厭氧球菌14精選ppt病原學革蘭陰性厭氧桿菌類桿菌屬最主要病原菌,脆弱類桿菌、產黑色素類桿菌最常見梭桿菌屬具核梭桿菌、壞死梭桿菌15精選ppt病原學革蘭陽性厭氧桿菌產芽孢梭狀芽孢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不產芽孢放線菌屬、真桿菌屬、丙酸桿菌屬、乳酸桿菌屬、雙歧桿菌屬16精選ppt病原學革蘭陽性厭氧球菌消化球菌屬消化鏈球菌屬革蘭陰性厭氧球菌產堿韋容球菌17精選ppt診斷確診細菌培養(yǎng)標本采集避免正常菌叢污染接種及時、迅速、避免接觸空氣困難、條件高、陽性率低18精選ppt厭氧菌的分離與鑒定涂片與染色標本接種耐氧試驗鑒定試驗19精選ppt診斷臨床提示吸入性肺炎病史長期應用氨基糖苷類無效的感染無血管組織或惡性腫瘤、缺血、壞死等組織腐敗基礎的感染常規(guī)血培養(yǎng)陰性的感染性心內膜炎有厭氧菌生長的黏膜旁:口腔、腹腔、婦產科感染20精選ppt診斷臨床提示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并遷徙性膿腫易形成局部膿腫、常規(guī)膿液培養(yǎng)無菌、涂片染色大量一致細菌敗血癥伴有黃疸組織內有氣體或培養(yǎng)物產氣、特殊惡臭標本在卡那霉素或新霉素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巰乙醇酸鈉肉湯或瓊脂深處有菌生長21精選ppt治療原則破壞厭氧環(huán)境引流、清除壞死組織、高壓氧倉選用抗厭氧菌藥物控制局部感染、預防擴散、聯(lián)合應用對需氧菌有效藥物對癥、支持肝素、抗毒素、血漿治療原發(fā)病22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原則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結果病原不明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感染部位、涂片結果選擇作用強(藥效學-PD)、毒性低、選擇性壓力小、相應藥動學(PK)特點注意個體化(特殊生理、病理狀態(tài))23精選ppt常用抗厭氧菌藥物24精選ppt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澳硝唑等作用機制:硝基被厭氧菌還原,產生亞硝基基團和咪唑基團物質,氧化DNA,使DNA斷裂,導致細菌死亡。25精選ppt甲硝唑又名滅滴靈、甲硝噠唑、甲硝基羥乙唑、滅滴唑(Flagyl、Meronidal)原為抗阿米巴和滴蟲的藥物、20世紀60年代初發(fā)現(xiàn)其有抗厭氧菌作用。26精選ppt甲硝唑甲硝唑對大多數(shù)厭氧菌具強大抗菌作用;對需氧菌和兼性厭氧菌無作用;抗菌譜包括脆弱類桿菌和其他類桿菌屬、梭形桿菌、產氣梭狀芽孢桿菌、真桿菌、韋容球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鏈球菌等。其殺菌濃度稍高于抑菌濃度。此外,對阿米巴原蟲和滴蟲也有較強的殺滅作用。27精選ppt甲硝唑適應癥用于各種厭氧菌感染,敗血癥、心內膜炎、膿胸、肺膿腫、腹腔感染、盆腔感染、婦科感染、骨和關節(jié)感染、腦膜炎、腦膿腫、皮膚軟組織感染、艱難梭菌引起的抗生素相關腸炎、幽門螺桿菌相關胃炎或消化性潰瘍、牙周感染及加德納陰道炎等;某些污染或可能污染手術的預防用藥,結腸直腸擇期手術等;治療腸道及腸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膿腫、胸腔阿米巴病等)、陰道滴蟲病、小袋蟲病、皮膚利什曼病、麥地那龍線蟲病賈第滴蟲?。?8精選ppt甲硝唑藥動學廣泛分布于各組織和體液中,且能通過血-腦脊液屏障。唾液、膽汁、乳汁、羊水、精液、尿液、膿液和腦脊液等中藥物的濃度均與同期血藥濃度相近,并都能達到有效濃度。部分在肝臟代謝。代謝物也具有抗菌作用。29精選ppt甲硝唑不良反應本品最嚴重不良反應為高劑量時可引起癲癇發(fā)作和周圍神經病變,后者主要表現(xiàn)為肢端麻木和感覺異常。某些病例長期用藥時可產生持續(xù)周圍神經病變;致畸作用其他常見的不良反應有:(1)胃腸道反應,如惡心、食欲減退、嘔吐、腹瀉、腹部不適、味覺改變、口干、口腔金屬味等;(2)可逆性粒細胞減少;(3)過敏反應,皮疹、蕁麻疹、瘙癢等;(4)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癥狀,如頭痛、眩暈、暈厥、感覺異常、肢體麻木、共濟失調和精神錯亂等;(5)其他有發(fā)熱、陰道念珠菌感染、膀胱炎、排尿困難、尿液顏色發(fā)黑等,均屬可逆性,停藥后自行恢復30精選ppt替硝唑Tinidazole本品對原蟲及厭氧菌有較高活性;對脆弱類桿菌等類桿菌屬、梭桿菌屬、梭菌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韋容球菌屬及加得納菌等具抗菌活性,2~4mg/L的濃度可抑制大多數(shù)厭氧菌;微需氧菌、幽門螺桿菌對其敏感;對陰道滴蟲、溶組織腸阿米巴及賈第鞭毛蟲等具有活性。31精選ppt替硝唑適應癥用于各種厭氧菌感染,如敗血癥、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氣管感染、鼻竇炎、皮膚蜂窩組織炎、牙周感染及術后傷口感染;用于結腸直腸手術、婦產科手術及口腔手術等的術前預防用藥;用于腸道及腸道外阿米巴病、陰道滴蟲病、賈第蟲病、加得納菌陰道炎等的治療;也可作為甲硝唑的替代藥用于幽門螺桿菌所致的胃竇炎及消化性潰瘍的治療。32精選ppt替硝唑藥動學替硝唑在體內的分布廣泛在生殖器官、腸道、腹部肌肉、乳汁中可達較高濃度,在肝臟、脂肪中的濃度低,在膽汁、唾液中的濃度與同期血藥濃度相仿,對血-腦脊液屏障的穿透性較甲硝唑高,腦膜無炎癥時腦脊液中的濃度為同期血藥濃度的80%,這與替硝唑的脂溶性較高有關。替硝唑可通過血胎盤屏障,在胎兒及胎盤中可達高濃度蛋白結合率為12%。在肝臟代謝,單劑量口服0.25g后約16%以原形從尿中排出。33精選ppt替硝唑不良反應少見而輕微;主要以消化道癥狀多見:惡心、嘔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屬味,可有頭痛、眩暈、皮膚瘙癢、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適;一過性中性粒細胞減少、雙硫侖樣反應及黑尿;高劑量時也可引起癲癇發(fā)作和周圍神經病變。致畸作用34精選ppt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也稱為林可酰胺類抗菌藥物;克林霉素(Clindamycin)為林可霉素(Lincomycin)的半合成化合物,抗菌活性及臨床療效均優(yōu)于林可霉素;作用機制:作用于細菌核糖體50S亞單位,抑制肽鏈延長而影響蛋白質合成;并可清除細菌表面A蛋白及絨毛狀外衣,使細菌易于被吞噬和殺滅。35精選ppt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抗菌譜與紅霉素相似但較窄,克林霉素體外抗菌作用較林可霉素強2-4倍;兩者對革蘭陽性菌如葡萄球菌屬(包括耐青霉素株)、鏈球菌屬、白喉桿菌、炭疽桿菌等有較高抗菌活性;對革蘭陰性厭氧菌也有良好抗菌活性,擬桿菌屬包括脆弱類桿菌、梭桿菌屬、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等大多對兩者高度敏感;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通常對其耐藥,革蘭陰性需氧菌包括流感嗜血桿菌、奈瑟菌屬及支原體屬、均對兩者耐藥;與慶大霉素等聯(lián)合對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等革蘭陽性菌呈協(xié)同抗菌作用。36精選ppt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適應癥用于敏感厭氧菌及需氧菌所致的嚴重感染,主要用于青霉素過敏者;適用于厭氧菌、肺炎鏈球菌及其他鏈球菌屬及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膿胸及肺膿腫;化膿性鏈球菌、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厭氧菌所致的皮膚感染,敏感厭氧菌所致的婦產科感染、腹腔感染;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血性性骨髓炎,所致的慢性骨、關節(jié)感染手術后的輔助治療。37精選ppt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藥動學口服不為胃酸滅活,可自胃腸道吸收,吸收后除腦脊液外,廣泛及迅速分布于各體液和組織中,包括骨組織。可迅速經胎盤進入胎兒循環(huán);本品在肝臟代謝,部分代謝物具抗菌活性。兒童的代謝率較成人為高。本品可經膽道、腎和腸道排泄,口服后40%以原形隨糞便排出,9%~13%以原形自尿中排出。也可分泌入乳汁中。血透及腹透不能清除本品。38精選ppt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不良反應以胃腸道反應為主,口服給藥比靜脈給藥多見,表現(xiàn)主要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腹瀉發(fā)生率高可能與藥物直接刺激或腸道菌群失調有關,經常出現(xiàn)假膜性腸炎;偶爾會出現(xiàn)皮疹、藥物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變態(tài)反應;靜脈給藥偶可出現(xiàn)血栓性靜脈炎;可出現(xiàn)一過性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39精選ppt氯霉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于1947年從委內瑞拉鏈霉菌培養(yǎng)濾液中分離,1949年起廣泛應用與臨床。是人類發(fā)現(xiàn)的第一個廣譜抗生素;作用機制:作用于細菌核糖體50S亞單位,抑制轉肽酶,使肽鏈延長受阻,從而抑制菌體蛋白的合成。40精選ppt氯霉素在體外具廣譜抗微生物作用,包括需氧革蘭陰性菌及革蘭陽性菌、厭氧菌、立克次體屬、螺旋體和衣原體屬;對下列細菌具殺菌作用: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腦膜炎奈瑟菌;對以下細菌僅具抑菌作用: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B組溶血性鏈球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奇異變形桿菌、傷寒沙門菌、副傷寒沙門菌、志賀菌屬、脆弱類桿菌等厭氧菌。銅綠假單胞菌、不動桿菌屬、腸桿菌屬、粘質沙雷菌、吲哚陽性變形桿菌屬、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和腸球菌屬通常對氯霉素耐藥。41精選ppt氯霉素對厭氧菌的抗菌活性強,是對脆弱擬桿菌等革蘭陰性厭氧菌活性最強的藥物之一;對消化球菌屬、消化鏈球菌屬、破傷風菌、產氣莢膜菌等擬桿菌屬、梭菌屬及韋榮菌屬等均具抗菌作用;對鉤端螺旋體、支原體屬、立克次體屬等亦具有抗微生物作用;對分支桿菌、真菌及原蟲無作用。42精選ppt氯霉素適應癥傷寒和其他沙門菌屬感染:為敏感菌株所致傷寒、副傷寒的選用藥物,由沙門菌屬感染的胃腸炎一般不宜應用本品,如病情嚴重,有合并敗血癥可能時仍可選用;在成人傷寒、副傷寒沙門菌感染中,以氟喹諾酮類藥物為首選(孕婦及小兒不宜用該類藥);耐氨芐西林的B型流感嗜血桿菌腦膜炎或對青霉素過敏患者的肺炎鏈球菌、腦膜炎奈瑟菌性腦膜炎、敏感的革蘭陰性桿菌腦膜炎,本品可作為選用藥物之一;腦膿腫,尤其耳源性,常為需氧菌和厭氧菌混合感染。43精選ppt氯霉素適應癥嚴重厭氧菌感染,如脆弱擬桿菌所致感染,尤其適用于病變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者,可與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聯(lián)合應用治療腹腔感染和盆腔感染,以控制同時存在的需氧和厭氧菌感染;無其他低毒性抗菌藥可替代時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各種嚴重感染,如由流感嗜血桿菌、沙門菌屬及其他革蘭陰性桿菌所致敗血癥及肺部感染等,常與氨基糖苷類合用;立克次體感染,可用于Q熱、落磯山斑點熱、地方性斑疹傷寒等的治療。44精選ppt氯霉素不良反應對造血系統(tǒng)的毒性反應是氯霉素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兩種不同表現(xiàn)形式。

(1)與劑量有關的可逆性骨髓抑制,常見于血藥濃度超過25mg/L的患者,臨床表現(xiàn)為貧血,并可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2)與劑量無關的骨髓毒性反應,常表現(xiàn)為嚴重的、不可逆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發(fā)生再生障礙性貧血者可有數(shù)周至數(shù)月的潛伏期,不易早期發(fā)現(xiàn),其臨床表現(xiàn)有血小板減少引起的出血傾向,如瘀點、瘀斑和鼻衄等,以及由粒細胞減少所致感染征象,如高熱、咽痛、黃疸等。絕大多數(shù)再生障礙性貧血于口服氯霉素后發(fā)生。45精選ppt氯霉素不良反應灰嬰綜合征,典型的病例發(fā)生在出生后48小時內即投予高劑量的氯霉素,治療持續(xù)3~4日后可發(fā)生灰嬰綜合征,血藥濃度可高達40~200mg/L。臨床表現(xiàn)為腹脹、嘔吐、進行性蒼白、紫紺、微循環(huán)障礙,體溫不升、呼吸不規(guī)則。常發(fā)生在早產兒或新生兒應用大劑量氯霉素(按體重一日超過25mg/kg)時,類似表現(xiàn)亦可發(fā)生在成人或較大兒童應用更大劑量(按體重一日約100mg/kg)時。及早停藥,尚可完全恢復。46精選ppt氯霉素溶血性貧血,可發(fā)生在某些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不足的患者;用本品長程治療可誘發(fā)出血傾向,可能與骨髓抑制、腸道菌群減少致維生素K合成受阻、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等均有關;周圍神經炎和視神經炎,常在長程治療時發(fā)生,及早停藥,常屬可逆,也有發(fā)生視神經萎縮而致盲者;消化道反應,可有腹瀉、惡心、嘔吐等;過敏反應較少見??芍赂鞣N皮疹、日光性皮炎、血管神經性水腫。一般較輕,停藥后可迅速好轉;二重感染,可致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真菌等的肺、胃腸道及尿路感染。47精選ppt-內酰胺類作用機制:通過與細菌細胞上的青霉素蛋白(PBPs)緊密結合,干擾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青霉素(Penicillin),最早并至今仍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低毒高效天然抗生素;革蘭陽性厭氧菌如產氣莢膜梭菌、破傷風梭菌、艱難梭菌、丙酸桿菌、真桿菌、乳酸桿菌等皆對其敏感;對梭狀芽孢桿菌屬、消化鏈球菌以及產黑色素類桿菌等具良好抗菌作用;對脆弱擬桿菌的作用差(產

-內酰胺酶)。耐酶青霉素、頭孢唑啉療效差,不選用副作用較小48精選ppt其他

-內酰胺類碳氫霉烯類(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等):本品的抗菌譜比其它任何已研究過的抗生素更廣泛,幾乎包括了所有在臨床上有意義的病原菌(包括厭氧菌);可用于厭氧菌、需氧菌混合感染;頭霉素類:包括頭孢西丁、頭孢美唑等,對脆弱類桿菌等厭氧菌抗菌作用顯著強于第二代頭孢菌素;氧頭孢烯類:拉氧頭孢,對類桿菌屬有良好的抗菌活性。49精選ppt大環(huán)內酯類大環(huán)內酯類(Macrolides)系一類含有14、15和16元大環(huán)內酯環(huán)的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作用機制:主要作用于細菌核糖體50S亞單位,通過阻斷轉肽作用及mRNA位移而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其療效肯定,無嚴重不良反應,曾作為需氧G+菌、G-球菌和厭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選藥,以及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過敏患者的替代品;第一代代表藥物為紅霉素,第二代代表藥是阿奇霉素、羅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第三代代表藥有泰利霉素和喹紅霉素。50精選ppt大環(huán)內酯類對于需氧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球菌和厭氧球菌以及支原體屬、衣原體屬等非典型病原體及軍團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對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和脆弱擬桿菌的作用較差。51精選ppt糖肽類抗生素萬古霉素(Vancomycin)、替考拉寧(Teicoplanin)等,作用機制:作用細菌細胞壁,與粘肽的側鏈形成復合物,從而抑制細胞壁的蛋白質合成,對胞漿中RNA的合成亦具抑制作用;對各種革蘭陽性球菌均具有強大抗菌作用。對厭氧革蘭陽性桿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艱難梭菌等梭菌屬、放線菌屬、炭疽芽孢桿菌等芽孢桿菌屬、乳酸桿菌屬、痤瘡丙酸桿菌及單核細胞增多李斯特菌;不良反應:腎毒性,耳毒性,變態(tài)反應,血栓性靜脈炎等(萬古霉素>替考拉寧)。52精選ppt利福平利福平(Rifampin)為半合成廣譜殺菌劑,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作用機制:與RNA多聚酶的亞單位牢固結合,抑制細菌RNA合成;臨床多用于聯(lián)合其他抗厭氧菌菌藥物治療。53精選ppt四環(huán)素類作用機制:與細菌核糖體30S亞基結合,阻止氨基酰-tRNA與核糖體聯(lián)結,從而抑制肽鏈延長和蛋白合成;四環(huán)素類(Tetracyclines)為廣譜抑菌劑,高濃度時具殺菌作用。除了常見的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以及厭氧菌外,多數(shù)立克次體屬、支原體屬、衣原體屬、非典型分枝桿菌屬、螺旋體也對本品敏感;對部分厭氧菌屬細菌具一定抗菌作用,但遠不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因此臨床上并不選用;多年來由于廣泛應用,臨床常見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及腸桿菌屬等革蘭陰性桿菌對四環(huán)素多數(shù)耐藥,并且同類品種之間存在交叉耐藥。54精選ppt莫西沙星作用機制:作用于細菌DNA旋轉酶和/或拓撲異構酶IV,抑制細菌DNA合成;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對脆弱擬桿菌具有較高的抗菌作用。55精選ppt莫西沙星莫西沙星是一種新型8-甲氧-氟喹諾酮類藥。8-甲氧基和第7位碳原子上的氮唑取代基使莫西沙星在化學構成上與其它氟喹諾酮類不同。增加的8-甲氧基提高了抗厭氧菌活性,而后者則增加抗革蘭陽性細菌活性,并維持抗革蘭陰性微生物活性。56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57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脆弱類桿菌首選甲硝唑僅無芽孢革蘭陽性桿菌耐藥、透過血腦屏障、合并需氧菌感染聯(lián)合用藥次選氯霉素、克林霉素、頭孢西丁、哌拉西林58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厭氧球菌和產黑色素類桿菌首選青霉素次選甲硝唑、克林霉素59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脆弱類桿菌首選60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克林霉素和林可霉素對梭狀芽孢桿菌屬和梭桿菌屬無效革蘭陰性需氧桿菌無效混合感染需聯(lián)合用藥組織濃度高、但不易透過血腦屏障長期使用易引起偽膜性腸炎61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氯霉素各種厭氧菌和需氧菌有效易透過血腦屏障骨髓抑制可用于中樞感染,其它少用62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青霉素類消化球菌、產氣莢膜桿菌、破傷風桿菌副作用小脆弱桿菌類療效差(產

-內酰胺酶)耐酶青霉素、頭孢唑林療效差、不選用63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大環(huán)內酯類主要作用厭氧球菌萬古霉素難辨梭菌利福平抗菌作用好、易耐藥、多聯(lián)合其他抗厭氧菌四環(huán)素耐藥明顯、僅用于放線菌64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其它頭孢菌素僅陽性厭氧菌有效、一般不用亞胺培南*、頭孢西丁、頭孢美唑、拉氧頭孢抗菌譜廣、并可用于混合感染65精選ppt抗菌藥物選用多粘菌素對厭氧菌無效對G+陽性無效洋蔥和類鼻疽伯克霍德爾菌對其耐藥變形菌屬、普羅威登屬、摩根菌屬、沙雷菌屬耐藥66精選ppt臨床應用67精選ppt臨床應用口腔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厭氧球菌、真桿菌屬、產黑色素類桿菌屬抗菌藥物選擇首選青霉素次選紅霉素等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霉素類68精選ppt臨床應用呼吸系統(tǒng)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消化鏈球菌、產黑色素類桿菌屬、梭形桿菌屬、梭狀芽孢桿菌屬、脆弱類桿菌屬、多數(shù)為混合感染抗菌藥物選擇首選林可霉素類次選甲硝唑或氯霉素類易于抗需氧菌藥物聯(lián)合(如氨基糖苷類)69精選ppt臨床應用腹腔內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脆弱類桿菌屬、產氣莢膜桿菌、厭氧球菌、多與兼性菌混合感染抗菌藥物選擇首選甲硝唑或林可霉素類次選氯霉素易于抗需氧菌藥物聯(lián)合(如氨基糖苷類)必要時選用亞胺培南等70精選ppt臨床應用婦產科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厭氧球菌、類桿菌屬、雙歧桿菌屬、可與兼性菌混合感染抗菌藥物選擇首選青霉素類次選甲硝唑、克林霉素可于抗需氧菌藥物聯(lián)合必要時選用頭孢西丁等71精選ppt臨床應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脆弱類桿菌、梭形桿菌、消化鏈球菌、部分為混合感染抗菌藥物選擇首選氯霉素+青霉素類或甲硝唑+青霉素類次選氨芐西林-舒巴坦、頭孢西丁、拉氧頭孢等必要時選用美羅培南劑量宜大72精選ppt臨床應用偽膜性腸炎主要致病菌難辨梭菌抗菌藥物選擇首選甲硝唑次選萬古霉素口服73精選ppt臨床應用骨與關節(jié)厭氧菌感染較為少見主要致病菌類桿菌屬為主抗菌藥物選擇首選林可霉素類次選氯霉素劑量宜大74精選ppt臨床應用皮膚軟組織厭氧菌感染主要致病菌產氣莢膜桿菌、破傷風桿菌、厭氧球菌抗菌藥物選擇首選青霉素次選林可霉素類75精選ppt厭氧菌耐藥性變遷及藥敏檢測76精選ppt厭氧菌耐藥性變遷耐藥性方面、報道少、耐藥率高低不一培養(yǎng)困難、藥敏缺乏統(tǒng)一方法和判斷標準體內外情況不同77精選ppt4種主要耐藥機制泵出失活滲透障礙靶位改變X78精選ppt厭氧菌耐藥機制厭氧菌耐藥機制的形成主要是產酶;細胞壁通透性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