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_第1頁
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_第2頁
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_第3頁
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_第4頁
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斜邊法解決圓珠筆漏油第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尋找斜邊法

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沿著兩條直角邊可以到達頂點,走斜邊同樣可以到達頂點,但走斜邊要比走兩直角邊要快得多。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常常需要尋找“思路三形”中的斜邊,以取代常規(guī)的“走直角邊”的老路。

第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筆的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第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筆的由來

“望文生意”。“筆”,有竹有毛,二者合而為筆。“筆”的古體字又作“筆”,也有指事會意的味道?!墩f文解字》中解釋“聿”:“手之捷巧也”,而解釋“聿”:“所以書也”。極像一人手在秉筆書寫,所以“聿”加“竹”,即意為手持之器。筆作為一種書寫工具,也不是毛、竹、手所可以意盡的。今天的人們,已把筆分成兩大類:軟筆與硬筆。毛筆中除了羊毫、雞毫、狼毫、兔毫、兼毫、豬毫、獾毫、鹿毫、甚至虎尾、猩猩毛和人造纖維等等毛頭材料的花樣翻新外,還分長鋒、短鋒、小楷、中楷、大楷、序號斗筆、條屏筆、特制大筆等等。第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一般說來,人類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有多么長久,那么,“筆”應該說相應地也有了多長久的歷史。據(jù)載,遠古人在創(chuàng)造文字時就開始使用尖硬的石器、獸骨和樹枝在石壁、平地、樹皮、甲骨上進行刻字,這大概算是筆的雛形吧。最早的“墨水”是那些隨意覓取的深色水和禽獸的血液。后來,人類發(fā)現(xiàn)了金屬并用于制造生產生活工具。聰明的古埃及人最早用銅片打成筆尖,縛在可蓄“墨”的木管中,這大概也就是最早的“自來水筆”,后來,人們又用鵝毛、鴨毛、鴉毛筆不僅比以往的筆更適宜在柔軟的紙上書寫,而且大大加快了書寫速度,在筆的發(fā)展史上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第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今天所使用的第一支現(xiàn)代自來水筆是在一八八○年才由美國人發(fā)明的。美國人用14K金與銥鋨等金屬制成合金筆尖,用硬膠制吸墨管和筆身,使鋼筆具有耐磨損、書寫流利、便于攜帶等功能。第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十六世紀中期,英國的牧羊人從露天的石墨礦撿來石墨,在羊的身上涂寫標記,為了防止折斷和弄臟手,就用繩子把它包裹起來。十八世紀中期,德國化學家把石墨粉、硫磺、銻、樹脂等混合壓成型,解決了石墨易斷的問題。后不久,法國化學家尼可勒斯奉拿破侖之命研制石墨筆,他在石墨中混入適當?shù)恼惩敛⒓颖嚎?,制出了軟硬深淺不同的筆芯。第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十九世紀初,美國的威廉姆·門羅使用機器在木條上沖槽,然后用兩片沖了槽的木板夾緊石墨筆芯,發(fā)明了第一支現(xiàn)代觀念中的鉛筆。書寫鉛筆端的橡皮擦的發(fā)明者因其專利還成了百萬富翁。第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筆”在我國古代指毛筆。據(jù)傳,毛筆是蒙恬發(fā)明的。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員大將。秦統(tǒng)一六國后,蒙恬率軍擊潰匈奴,收復了大片土地。當時秦始皇軍紀很嚴,凡重大軍情均限時呈報,延誤者都以極刑處置。蒙恬為奏報戰(zhàn)爭的事非常傷腦筋。因為當時奏章均用刀刻竹簡,很費時。一急之下,蒙恬拽過麻做的槍纓捆在竹桿上,蘸墨在綾帛上寫了一道奏章。但因為不太好使用,蒙恬用過之后便隨手把它仍到石灰坑里。第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后來,蒙恬又受命修北部長城,由于秦皇防患心切,不斷詢問工程進展情況,蒙恬手下的秘書幾乎天天熬夜趕制竹筒上奏近情??⒐ぶ?,蒙恬報功心切,決定親書奏折,但刻竹筒太慢,他想到上次扔到石灰坑里的東西,便撈上來再試用,結果發(fā)現(xiàn)比上回好用多了,便很快在白綾上寫了奏章。第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各種各樣的筆筆發(fā)展到今天,琳瑯滿目的筆在商店,超市隨處可見。各種顏色,形狀,功能的鉛筆,圓珠筆,鋼筆,還有電子產品的筆。第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防近視太陽能自動調控書寫筆集太陽能學、光學、電子學、機械學為一體的高科技新產品,具有奇特的筆芯自動伸縮功能,能強制調控學生書寫正確姿勢,有效糾正學生錯誤的書寫姿勢,從而達到預防學生近視,脊背彎曲。當學生書寫時,雙眼過于靠近桌面(眼睛與桌面之間距離小于或等于150mm時),筆芯會自動往筆頭孔里縮,迫使學生無法寫字,當雙眼與桌面保持正常距離書寫時(眼睛與桌面之間距離大于150mm時),筆芯又會自動往外伸,使學生可以書寫了。這樣可以達到糾正學生書寫的錯誤姿勢,永遠保持端正書寫的姿勢。該筆有3種筆芯:圓珠筆、鉛筆、中性筆,配合不同年齡段書寫需要可互換使用。第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能發(fā)E-mail的筆

初看上去像一枝普通的圓珠筆,只是在外形上顯得有點粗胖。不過,電子筆的“內芯”卻像一臺計算機。在電子筆的外殼內安裝有一個微型數(shù)碼相機、圖表信息處理機、電池、存儲器和發(fā)送器。發(fā)送器能將數(shù)據(jù)無線傳輸給計算機。電子筆的開和關可以通過取下和套上筆帽來實現(xiàn)。像普通圓珠筆一樣,電子筆頭部裝有一個墨水軟管,因此可以像筆一樣書寫。它可以在任何一種紙上書寫。第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多功能電子筆

集多種功能與一體的電子筆,它可以是MP3,U盤,收音機,,驗鈔機,體溫計。如1圖,在筆帽還配有耳塞,可以自由伸縮耳塞;筆身有MP3液晶顯示和收音機調頻旋紐以及一些附帶控制按紐。如2圖,筆帽處有攝像頭;3圖是一個測體溫的筆,并有溫度顯示窗口。第十四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五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人們考慮到圓珠筆的市場前景廣闊,思考解決漏油的辦法一直沒有停止。在解決此問題的過程中,許多人習慣于邏輯思考,結果不自覺地沿著三角形的兩邊搜索;也有人突破傳統(tǒng),采用非邏輯思考,結果找到了“三角形”的斜邊,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問題。

解決圓珠筆漏油第十六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七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走兩直角邊”的人,總是遵循“找出原因——對癥下藥”的思路去冥思苦想,尋求對策。圓珠筆漏油的原因在哪兒呢?經(jīng)過觀察,他們發(fā)現(xiàn)是圓珠磨損變小所致。針對這一原因,便順理成章地想到要提高圓珠的耐磨能力。于是,人們便嘗試用耐磨性能好的不銹鋼、寶石等材料制作圓珠。然而這種辦法并不令人滿意,姑且不說采用不銹鋼或寶石帶來的工藝復雜性和產品價格上升的問題,就是漏油本身也沒有可靠地得到解決。因為采用了耐磨性好的圓珠,筆芯頭部內側與筆珠接觸的部分反而更容易磨損,間隙增大更快,油墨照樣會外漏。

第十八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尋找斜邊法

在圓珠筆漏油問題的求解,就經(jīng)歷過尋找斜邊的過程。圓珠筆是一種使用方便的書寫工具,用很小的圓珠作筆尖的設想,可追溯到1938年匈牙利人L·拜羅的發(fā)明。拜羅圓珠筆專利中采用的是活塞式筆芯,有油墨經(jīng)常外漏而弄臟衣服的缺點,這使得曾一度風行世界的“拜羅筆”在40年代幾乎被消費者所拋棄。

1945年,美國企業(yè)家M·雷諾茲為回避拜羅的專利,發(fā)明出靠重力輸送油墨的圓珠筆,并將其投入市場。但這種筆仍未解決油墨外漏的難題,所以一樣沒有得到消費者的青睞。

第十九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1950年,正當人們對從磨損方面解決漏油問題感到一籌莫展時,一發(fā)明人變換了一下思路。他想:圓珠筆不是漏油嗎?如果無油可漏,不就行了!順著讓圓珠筆無油可漏這條“思路三角形”的斜邊,發(fā)明人開始了試驗。他將圓珠筆在紙上拼命地寫,發(fā)現(xiàn)寫到大約2萬個字就開始漏油,于是他把還有油墨的那段剪去,便找到了解決漏油問題的辦法:控制圓珠筆的裝油量,這真是再簡單不過的好點子!

第二十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

尋找斜邊,可以說是“探求捷徑法”。一般來說,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是解決問題的活動。針對同一個課題,可以從不同的技術思路出發(fā),在不同的技術水平上尋找問題的答案。由于思維定勢,人們在碰到問題時,總習慣于以邏輯分析和專業(yè)思考的方式去尋求解答,甚至相信惟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盡管這種求解問題的模式在許多“再現(xiàn)性”設計方面卓有成效,但在“創(chuàng)造性”構思中則可能碰壁。創(chuàng)造性求解問題,總希望從若干待選方案中找到最簡捷的方案,因為這在技術經(jīng)濟方面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第二十一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尋找斜邊,可以說是“探求捷徑法”。一般來說,搞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是解決問題的活動。針對同一個課題,可以從不同的技術思路出發(fā),在不同的技術水平上尋找問題的答案。由于思維定勢,人們在碰到問題時,總習慣于以邏輯分析和專業(yè)思考的方式去尋求解答,甚至相信惟有這樣才能“對癥下藥”。盡管這種求解問題的模式在許多“再現(xiàn)性”設計方面卓有成效,但在“創(chuàng)造性”構思中則可能碰壁。創(chuàng)造性求解問題,總希望從若干待選方案中找到最簡捷的方案,因為這在技術經(jīng)濟方面會產生積極的效果。第二十二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第二十三頁,共二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六尋找斜邊,斜邊又在哪里?由于問題的復雜多樣性,不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