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講義_第1頁
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講義_第2頁
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講義_第3頁
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講義_第4頁
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心理應激與危機干預第一頁,共四十三頁。學習目標了解應激的概念掌握應激的過程和護理工作中應激的應對掌握常見的心理危機及干預技術理解心理危機評估、制定、實施危機干預干預護理計劃第二頁,共四十三頁。第一節(jié)心理應激一、心理應激的概念當個體覺察到需求和滿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時,傾向于通過整體心理和生理反應表現(xiàn)出來的多因素作用的適應過程,其結果可以是適應或適應不良。第三頁,共四十三頁。應激:指一個系統(tǒng)在外力作用下竭盡全力對抗時的超負荷狀態(tài)。一般適應綜合癥: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第四頁,共四十三頁。二心理應激的過程第五頁,共四十三頁。(一)應激源指能引起應激反應的各種體內外環(huán)境刺激因素。1、軀體性應激源2、心理性應激源3、文化性應激源4、社會性應激源第六頁,共四十三頁。軀體性應激源直接對軀體產生刺激作用的某些刺激物,包括各種理化和生物刺激物。如高溫、低溫、強烈的噪聲、輻射、創(chuàng)傷、疾病等。第七頁,共四十三頁。心理性應激源指來自頭腦中的某些緊張信息,包括認知評價和情緒波動。如各種心理沖突與挫折。第八頁,共四十三頁。文化性應激源指因文化背景或情景變化而造成的刺激。包括語言、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第九頁,共四十三頁。社會性應激源包括重大的社會與經濟變革、戰(zhàn)爭、自然災害、失業(yè)、家庭危機和親人的意外事故等。第十頁,共四十三頁。地震、汶川的災難第十一頁,共四十三頁。(二)中介機制(1)、認知評價(2)、人格特征(3)、應對策略(4)、心理防御機制:包括否認、曲解、內射、退化、幻想、合理化、轉移、反向、補償、幽默等。1、心理中介機制第十二頁,共四十三頁。2、生理中介機制(1)神經系統(tǒng)應激源經過認知評價,傳遞到下丘腦,交感神經—腎上腺髓質軸被激活,釋放大量兒茶酚胺,致使分泌大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表現(xiàn)為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壓增高、呼吸加深加快、出汗、分解代謝加速、血糖升高等。為機體適應和應對應激源提供充足的功能和能量儲備。第十三頁,共四十三頁。(2)神經內分泌系統(tǒng)該中介途徑通過下丘腦-腺垂體-靶腺軸進行調節(jié)。腺垂體被認為是人體內最重要的內分泌腺,而腎上腺是腺垂體的重要靶腺之一。研究發(fā)現(xiàn),當人在飛行跳傘、陣地作戰(zhàn)、預期手術、參加考試等應激情況下,都有上述兩軸系統(tǒng)即腎上腺皮質和腎上腺髓質被激活。第十四頁,共四十三頁。(3)免疫系統(tǒng)

急性應激階段,先出現(xiàn)免疫抑制,之后可能出現(xiàn)免疫增強,短暫而輕微的應激不影響或稍增強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中等強度的應激可增強免疫反應,強烈的應激可抑制細胞免疫功能。免疫學研究表明:在應激狀態(tài)下,可通過下丘腦及其控制的激素影響機體免疫功能。第十五頁,共四十三頁。3、社會支持系統(tǒng)在應激狀態(tài)下,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精神和物質上的援助對擺脫困境有一定支持作用。第十六頁,共四十三頁。(三)應激反應1、應激的心理反應(1)認識反應:適度的應激狀態(tài)有助于增強感知,活躍思維,集中注意力,提高認識能力。若應激過強,則對認識活動產生不良影響,如感知過敏,思維混亂,自制力下降。第十七頁,共四十三頁。(2)情緒反應主要有焦慮、恐懼、憤怒、悲傷、抑郁等。特種兵的魔鬼考試職場焦慮第十八頁,共四十三頁。(3)行為反應一類是以明顯的骨骼肌活動為標志,稱或戰(zhàn)或逃反應。與憤怒情緒有關。另一類是不伴有骨骼肌的活動,稱保存-退縮反應。表現(xiàn)為抑制、服從、依附等。與恐懼情緒有關。第十九頁,共四十三頁。2、應激的生理反應急性或慢性應激狀態(tài)下,身體會產生一系列生理性反應包括神經、呼吸、循環(huán)、消化、骨骼肌、內分泌、泌尿、免疫等系統(tǒng)的生理變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縮率增強、血壓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尿頻等。第二十頁,共四十三頁。三、心理應激與健康心理應激對機體的影響是雙重的,既有積極的一面,又有消極的一面。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應激引起的軀體疾病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三頁。美國心理學家霍爾姆斯等人在1967年根據(jù)大量的社會調查和病例分析,把人類常見的生活改變歸為43項生活事件,編織成社會再適應評定量表。并以生活變化單位(LCU)定量。他認為,一年內LCU累積不超過150單位,次年患病的可能性為33%;若一年內LCU累計為150-300單位,來年患病的可能性為50%;若一年內LCU累計超過300單位,則來年患病的可能性為86%.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三頁。社會再適應量表生活事件

生活轉變值

——————————————————

配偶去世

100

離婚

73

分居

65

入獄

63

親密的家人去世

63

自己受傷或生病

53

結婚

50

被老板解雇

47

婚姻的調和

45

退休

45

家人健康的轉變

44

懷孕

40

性功能障礙

39

新生兒誕生

39

工作變動

39

經濟狀況的改變

38

好友去世

37

從事不同性質的工作

36

與配偶吵架的次數(shù)改變

35

貸款超過1萬美元

31

喪失貸款抵押品的贖取權

30

工作職責的轉變

29

子女離家

29

吃官司

29

個人杰出的成就

28

配偶開始或停止工作

26

學業(yè)的開始或結束

26

生活水平的改變

25

個人習慣上的修正

24

和上司相處不好

23

工作時數(shù)或工作條件的改變

20

搬家

20

轉校

19

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三頁。教堂活動的改變

19

社交活動的改變

18

貸款(少于1萬美元)

17

睡眠習慣的改變

16

家庭聯(lián)歡時人數(shù)的改變

15

飲食習慣的改變

15

假期

13

圣誕節(jié)

12

輕微犯法

11

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三頁。四、心理應對(一)心理應對的概念當處在應激的情境中,我們會采取一些行動以緩沖應激對個體的影響,保持心理的平衡。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三頁。(二)應對心理應激的方法消除和回避應激源改變不合理的觀念調整期望值利用社會支持系統(tǒng)放松訓練轉移注意釋放能量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三頁。第二節(jié)心理危機干預一、概念

心理危機:是指個體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既不能回避,又無法用通常方法來解決是所出現(xiàn)的一種特殊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危機干預:對心理危機狀態(tài)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終戰(zhàn)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三頁。二、引起心理危機的常見原因一般發(fā)生急驟,而且比較嚴重,甚至不可克服或消除,總稱為失去或損失。常見原因:失去親人,夫妻關系突然破裂,戀愛關系破裂,突發(fā)的嚴重自然災害,急性殘疾或急性嚴重疾病,破產,失業(yè)等。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三頁。三、常見心理危機及干預技術(一)常見的心理危機1、發(fā)展性危機指個體在不同生命發(fā)展階段面臨角色變換時出現(xiàn)的危機。如升學、就業(yè)、結婚、生子、移民、退休等。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三頁。2、境遇性危機遭遇罕見或異乎尋常的事件,如地震、火災、空難、洪水等災害中的死里逃生者,居喪者,現(xiàn)場救援者等所遭遇的危機。第三十頁,共四十三頁。3、存在性危機指伴隨人生重大問題而出現(xiàn)的內心沖突,如人生的目的、責任、獨立性、自由等。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三頁。(二)心理危機的正常應對三階段第一階段:(立即反應)表現(xiàn)為麻木、否認或不相信。第二階段:(完全反應)表現(xiàn)為激動、焦慮、痛苦和憤怒。也可有罪惡感、退縮或抑郁。第三階段:(消除階段)接受事實并為將來做好計劃。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三頁。(三)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促進交流,鼓勵當事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鼓勵當事人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自信,幫助其恢復心理平衡。幫助當事人組織、調動社會支持系統(tǒng),以解決引起危機的特殊因素,減少和防止當事人出現(xiàn)自傷、自殺、傷人和攻擊性行為。提供適當醫(yī)療幫助。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三頁。(四)心理危機干預的原則明確目標,采取措施家人和朋友參加干預鼓勵自己解決危機保護當事人的隱私當事人不是病人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三頁。(五)心理應激干預技術危險評估階段制訂干預計劃階段實施干預階段評估階段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三頁。(六)實施危機干預的步驟明確問題保證當事人安全溝通和接納提出并驗證應對危機的變通方式制訂計劃獲得承諾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三頁。(七)心理危機發(fā)生后的結局有效的應付和度過危機。暫時度過危機,在認知、行為和人格問題上可能還遺留一些問題,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再次出現(xiàn)。在危機出現(xiàn)時就造成生理、心理崩潰。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第三節(jié)護理工作中的應激現(xiàn)象一、護理工作中常見的應激源1、護理工作性質2、人際關系因素3、職業(yè)發(fā)展4、角色期待的壓力5、工作與家庭的矛盾6、面對困難和死亡的刺激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三頁。特殊的工作環(huán)境第三十九頁,共四十三頁。工作負荷過重第四十頁,共四十三頁。職業(yè)壓力的風險第四十一頁,共四十三頁。(二)護理工作中應激的應對加強對護理應激有關知識的培訓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有組織的建立心理互助小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