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及其對策_第1頁
教育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及其對策_第2頁
教育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及其對策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及其對策重慶市巫山縣巫山中學孫麗華“破窗效應”是源自“BreakPaneLaw”,是美國學者威爾遜和政治家凱林基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Zimbardo)的一項實驗提出的一個規(guī)則:如果一棟建筑上有一塊玻璃被人打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修復,看到"BreakPane”(破窗)的人就有可能受到某種暗示性的縱容,去“BreakPane”(打破窗戶),漸漸會給人們造成一種可以“Break”(破壞)的心理感覺,從而誘導犯罪行為的滋生和蔓延,使社會秩序遭到破壞。雖然這個規(guī)則最開始主要是從社會犯罪心理學上進行的思考,但其道理對于社會各行各業(yè)的情況也同樣成立。同理,教育心理學中要注意提防這種情況,并在出現這種效應后要積極應對,找好對策。一、 “破窗效應”在校園里的表現當筆者有心想要探究一下“破窗效應”時,在校園各個角落,我都找到了一些它的“效應”表現:在校園一個偏僻的角落里的一面墻上,出現一兩個“涂鴉”一一是調皮學生的腳印,沒有清洗掉,一星期后,筆者專門到那面墻上看,發(fā)現墻上已經布滿了大大小小、重重疊疊的腳印,略微數了一下,至少40來個;我們的校園是很干凈的,學生會很不好意思扔垃圾;但是一天風很大,筆者發(fā)現地上有不少飄零的枯葉出現,而尚未到做清潔時間,有學生走到這些枯葉旁邊時,即使垃圾桶近在咫尺,她居然毫不猶豫地將垃圾扔到這里,絲毫不覺得羞愧。我們學校嚴禁帶食品進入教學區(qū),特別是在教學區(qū)吃東西,很不雅觀,是學校明令禁止的,而只要有一個人帶著食品經過大門,即使不是去教學區(qū)而是去生活區(qū),隨后也總有很大一群學生跟著帶食品,這給教育工作帶來很大難題?!宜洑v的那則教學案例,不正是“破窗效應”的表現之一嗎?由于時間上安排不過來,20分鐘的早自習沒有老師去監(jiān)督,本來班風挺好的一個班集體,最開始也許只有一兩個學生在早自習上睡覺,當學生們看到沒有人管時,就覺得可以睡覺、可以破壞,這樣他們周圍的學生就毫無愧色的開始“Break”(破壞),從而帶動更多的學生……而早自習的狀況,蔓延影響到正課,最終導致了班風急劇變差!一棟新樓從第一扇被打破的“窗戶”到最后整棟大樓的破爛不堪,也許只經歷了短短3個月!而一個班風良好的班級從第一個睡覺的學生到大多學生課堂上睡覺,我見證了這一轉變,只經歷了短短2個星期!二、 “破窗效應”給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警示如果我們在干凈的墻面上出現第一個腳印時,立即清理掉,并在全校范圍內進行思想教育,那么,那面墻上不會在短時間內有那么多的腳??;而當出現很多腳印后再來處理,手段和措施都顯得要強硬很多才能形成震懾心理,這無疑與我們的教育理念有一些相悖。如果我們在地上有垃圾時及時處理,那么路過的學生就不會毫無羞愧的扔垃圾;而如果我們教師不帶食品進入校園,那么學生們也不會明目張膽明知故犯……我也在反思,我代課的班級班風變化如此之大,主要還是由于我的一時疏忽,小看了短短20分鐘沒有老師的早自習對班風的影響。如果當時我拜托班主任抽空看看早自習,或者拜托班長、學習委員、課代表等等,也許情況會有所不同!親歷的教學案例警示我們:對于教學管理來說,“破窗效應”的隱患時時刻刻都存在著,因而“破窗效應”的積極預防與應對,對學校及班級形象的塑造、教育教學的管理、校園及班級文化的建設等多方面都有著重要、積極的啟示和意義。三、“破窗效應”的對策“破窗效應”的預防:主要是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機制,重視制度化建設。在學校管理中制度化建設已經是頗具規(guī)模了,班級管理規(guī)則也各有特色,這是教學管理中的一筆財富,完善的制度化,可以將“破窗效應”的影響察于未萌,止于未發(fā)。因為“破窗效應”的產生,主要就是給人們造成了一種無序、混亂的感覺,而各項制度的有條不紊,是從心理上扼殺“破窗效應”。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在學生入學之初就要告知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要求他們遵循,同時要隨時注意查漏、補漏,防止有隙可乘,這樣就能給以他們強烈的心理暗示:校園里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是規(guī)范有序的!因此,建立嚴謹、合理的教育管理制度,這是防止出現“破窗效應”的前提。一一對應那個實驗,也就是“整棟大樓”是新的,是好的,所有的“窗戶”都是完好的!那么,就不會有“破窗”的心理誘因!“第一塊破窗”出現:這時要有效執(zhí)行違反各項制度的處罰。有了完善的制度是應對“破窗效應”的前提,但是,能否應對“破窗效應,更要看能否對制度進行有效的執(zhí)行。如果有令不行,對教學管理中發(fā)生的“小惡”行為,教育管理者沒有引起充分的重視,沒有在適當的時候“小題大做”,起預防作用的制度,會陷入尷尬,甚至成一紙空文,成為笑柄。前蘇聯教育學家馬卡連柯說過:“凡是使用懲罰能夠有益處的地方,就應當使用懲罰?!碑斎?,執(zhí)行時要堅持原則,一視同仁,不開先例,確保規(guī)章制度的威嚴和約束力。此外,對于學校或者班級為創(chuàng)新、為補救而制定的新規(guī)則更應該嚴格執(zhí)行,對于違規(guī)行為嚴加懲戒,若違規(guī)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必然會引人紛紛效仿,導致新規(guī)則形同虛設。同時,應重視防止“潛規(guī)則”(如績優(yōu)生、績差生區(qū)別對待,城市、農村學生區(qū)別對待,看學生的父母來區(qū)別對待等)對規(guī)則的破壞性替代作用,堅決拒絕各類“潛規(guī)則”,有效執(zhí)行違反各項制度的處罰,切實補救破的“第一扇窗戶”,同時給始作俑者以懲戒,以免有在“破窗效應”心理暗示下也公然破壞規(guī)則的學生,這是及時補救,這一點“兵貴神速”,更貴“執(zhí)法必嚴”!出現大面積的“破窗效應”:這時要狠抓一點,再求各個擊破。目前我們有的學生在一些行為舉止方面表現得不夠文明,不合禮儀,如在僻靜處隨地吐痰、在校園的“清潔死角”處亂扔垃圾、在食堂不排隊等,這些行為如果得不到有效地制止,演變成了風氣,就很可能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也對學生自身的素質發(fā)展很不利。問題在于如果“破窗”很嚴重了,這時候面面俱到反而不如狠抓一點有效果: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以“破窗理論”為師,他面對火車站各類大大小小的問題,只抓逃票這個最不起眼的問題,結果每抓七名逃票者,就揪出一名通緝犯,這樣,狠抓逃票使地鐵站治安大幅好轉。落實到學校和班級管理工作是否也可以借鑒這個特例呢?那么多問題,我們只需先狠抓其中一點,整治好了這一點,先使這棟千瘡百孔的“樓”看起來是有序的,有管理的,從而為下一步管理措施的實施爭取到時間。而我應對我遭遇的“破窗效應”的做法是:先思想動員,和學生們做交流和溝通,承認了我的疏忽給大家?guī)淼牟缓玫男睦戆凳?,然后重申早自習和課堂紀律,并由學生選出代表來監(jiān)督班風,最后我在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