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22-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_第1頁
gbz22-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_第2頁
gbz22-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_第3頁
gbz22-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_第4頁
gbz22-2007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 第2部分 物理因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BZ2.2-2007gbz22-2007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ICS13.100C52GBZ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GBZ2.2-2007代替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hazardousagentsintheworkplacePart2:Physicalagents2007-04-122007-11-01實施

前言本部分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為推薦性條款,其余為強制性條款。此次修訂將GBZ2-200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分為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1部分:化學有害因素》和GBZ2.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自本部分實施之日起,GBZ2-2002中相應的內容作廢。本部分與GBZ2-2002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減少了高溫作業(yè)分級和高溫作業(yè)場所氣象條件的衛(wèi)生學評價標準?!黾恿朔请婋x輻射的工頻電場、超高頻輻射、高頻電磁場、微波輻射接觸限值和噪聲的接觸限值?!{整了高溫、手傳振動的接觸限值?!獙⒐ぷ鲌鏊锢硪蛩氐臏y量方法修訂成為獨立的標準版本GBZ/T189-200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本部分的附錄A是規(guī)范性附錄,附錄B是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衛(wèi)生部職業(yè)衛(wèi)生標準專業(yè)委員會提出。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批準。本部分主要起草單位: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yè)衛(wèi)生與中毒控制所、華中科技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復旦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國營紅聲器材廠嘉興分廠、杭州愛華儀器有限公司、奎思特技術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生、梁友信、楊磊、吳維皚、李濤、張敏、何麗華、徐伯洪、舒國華、張紹棟、杜燮祎。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fā)布情況為:——GBZ2-2002。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1范圍本部分規(guī)定了工作場所物理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本部分適用于存在或產生物理因素的各類工作場所。適用于工作場所衛(wèi)生狀況、勞動條件、勞動者接觸物理因素的程度、生產裝置泄露、防護措施效果的監(jiān)測、評價、管理、工業(yè)企業(yè)衛(wèi)生設計及職業(yè)衛(wèi)生監(jiān)督檢查等。本部分不適用于非職業(yè)性接觸。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訂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包括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Z1工業(yè)企業(yè)設計衛(wèi)生標準GBZ2.1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化學有害因素GB/T3947聲學名詞術語GBZ/T189.1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超高頻輻射GBZ/T189.2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高頻電磁場GBZ/T189.3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工頻電場GBZ/T189.4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激光輻射GBZ/T189.5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微波輻射GBZ/T189.6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紫外輻射GBZ/T189.7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高溫GBZ/T189.8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噪聲GBZ/T189.9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手傳振動GBZ/T18910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體力勞動強度分級GBZ/T189.11工作場所物理因素測量體力勞動時的心率3術語、定義和縮略語GBZ2.1中3.1,3.3,3.4確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部分。4超高頻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ultrahighfrequencyradiationintheworkplace4.1術語和定義4.1.1超高頻輻射ultrahighfrequencyradiation又稱超短波,指頻率為30MHz~300MHz或波長為10m~1m的電磁輻射,包括脈沖波和連續(xù)波。4.1.2脈沖波pulsewave以脈沖調制所產生的超高頻輻射。4.1.3連續(xù)波continuouswave以連續(xù)振蕩所產生的超高頻輻射。4.1.4功率密度powerdensity單位面積上的輻射功率,以P表示,單位為mW/cm2。4.2衛(wèi)生要求一個工作日內超高頻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1。表1工作場所超高頻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接觸時間連續(xù)波脈沖波功率密度(mW/cm2)電場強度(V/m)功率密度(mW/cm2)電場強度(V/m)8h0.05140.025104h0.1190.05144.3測量方法按GBZ/T189.1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5高頻電磁場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high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5.1術語和定義高頻電磁場highfrequencyelectromagneticfield頻率為100kHz~30MHz,相應波長為3km~10m范圍的電磁場。5.2衛(wèi)生要求8h高頻電磁場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2。表2工作場所高頻電磁場職業(yè)接觸限值頻率(f,MHz)電場強度(V/m)磁場強度(A/m)0.1≤f≤3.05053.0<f≤3025-5.3測量方法按GBZ/T189.2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6工頻電場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powerfrequencyelectricfieldintheworkplace6.1術語和定義工頻電場powerfrequencyelectricfield頻率為50Hz的極低頻電場。6.2衛(wèi)生要求8h工作場所工頻電場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3。表3工作場所工頻電場職業(yè)接觸限值頻率(Hz)電場強度(kV/m)5056.3測定方法按GBZ/T189.3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7激光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laserradiationintheworkplace7.1術語和定義

7.1.1波長為200nm~1mm之間的相干光輻射。7.1.2受照面積上光能的面密度,單位為J/cm2。7.1.3輻照度irradiance單位面積照射的輻射通量,單位為W/cm2。

7.1.4校正因子(CA和CB)correctionfactors激光生物學作用是波長的函數(shù),為評判等價效應而引進的數(shù)學因子。CA和CB分別為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校正因子。7.2衛(wèi)生要求7.2.18h眼直視激光束的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4)表4眼直視激光束的職業(yè)接觸限值光譜范圍波長(nm)照射時間(s)照射量(J/cm2)輻照度(W/cm2)紫外線200~30810-9~3×1043×10-3309~31410-9~3×1046.3×10-2315~40010-9~100.56t1/4315~40010~1031.0315~400103~3×1041×10-3可見光400~70010-9~1.2×10-55×10-7400~7001.2×10-5~102.5t3/4×10-3400~70010~1041.4CB×10-2400~700104~3×1041.4CB×10-6紅外線700~105010-9~1.2×10-55CA×10-7700~10501.2×10-5~1032.5CAt3/4×10-31050~140010-9~3×10-55×10-61050~14003×10-5~10312.5t3/4×10-3700~1400104~3×1044.44CA×10-4遠紅外線1400~10610-9~10-70.011400~10610-7~100.56t1/41400~106>100.1注:t為照射時間。7.2.28h激光照射皮膚的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5)表5激光照射皮膚的職業(yè)接觸限值光譜范圍波長(nm)照射時間(s)照射量(J/cm2)輻照度(W/cm2)紫外線200~40010-9~3×104同表4可見光與紅外線400~140010-9~3×10-72CA×10-210-7~101.1CAt1/410~3×1040.2CA遠紅外線1400~10610-9~3×104同表4注:t為照射時間。7.2.3波長(λ)與校正因子的關系為:波長400nm~700nm,CA=1;波長700nm~1050nm,CA=100.002(λ-700);波長1050nm~1400nm,CA=5;波長400nm~550nm,CB=1;波長550nm~700nm,CB=100.015(λ-550)7.3測量方法按GBZ/T189.4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8微波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microwaveradiationintheworkplace8.1術語和定義8.1.1微波microwave

頻率為300MHz~300GHz、波長為1m~1mm范圍內的電磁波,包括脈沖微波和連續(xù)微波。8.1.2脈沖微波與連續(xù)微波pulsemicrowave&continuousmicrowave脈沖微波指以脈沖調制的微波。連續(xù)微波指不用脈沖調制的連續(xù)振蕩的微波。

8.1.3固定微波輻射與非固定微波輻射fixedmicrowaveradiation&nonfixedmicrowaveradiation固定微波輻射是指固定天線(波束)的輻射;或運轉天線的t0/T>0.1的輻射。非固定微波輻射是指運轉天線的t0/T<0.1的輻射。式中t0指接觸者被測位所受輻射大于或等于主波束最大平均功率密度50%的強度時的時間,T指天線運轉一周時間。8.1.4肢體局部微波輻射與全身微波輻射partial-bodymicrowaveradiation&whole-bodymicrowaveradiation肢體局部微波輻射指微波設備操作過程中,僅手或腳部受輻射。全身微波輻射指除肢體局部外的其他部位,包括頭、胸、腹等一處或幾處受輻射。8.1.5平均功率密度及日劑量averagepowerdensity&dailydose平均功率密度表示單位面積上一個工作日內的平均輻射功率。日劑量表示一日接受輻射的總能量,等于平均功率密度與受輻射時間(按照8h計算)的乘積,單位為μW·h/cm2或mW·h/cm2。8.2衛(wèi)生要求工作場所微波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6。表6工作場所微波職業(yè)接觸限值類型日劑量(μW·h/cm2)8h平均功率密度(μW/cm2)非8h平均功率密度(μW/cm2)短時間接觸功率密度(mW/cm2)全身輻射連續(xù)微波40050400/t5脈沖微波20025200/t5肢體局部輻射連續(xù)微波或脈沖微波40005004000/t5注:t為受輻射時間,單位為h8.3測量方法按GBZ/T189.5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9紫外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ultravioletradiationintheworkplace9.1術語和定義紫外輻射ultravioletradiation又稱紫外線(ultravioletlight),指波長為100nm~400nm的電磁輻射。9.2衛(wèi)生要求8h工作場所紫外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見表7。表7工作場所紫外輻射職業(yè)接觸限值紫外光譜分類8h職業(yè)接觸限值輻照度(μW/cm2)照射量(mJ/cm2)中波紫外線(315nm~280nm)0.263.7短波紫外線(280nm~100nm)0.131.8電焊弧光0.243.59.3測量方法按GBZ/T189.6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0高溫作業(yè)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heatstressworkintheworkplace10.1術語和定義10.1.1高溫作業(yè)heatstresswork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shù)≥25℃的作業(yè)。10.1.2WBGT指數(shù)wetbulbglobetemperatureindex又稱濕球黑球溫度,是綜合評價人體接觸作業(yè)環(huán)境熱負荷的一個基本參量,單位為℃。10.1.3接觸時間率exposuretimerate勞動者在一個工作日內實際接觸高溫作業(yè)的累計時間與8h的比率。10.1.4本地區(qū)室外通風設計溫度localoutsideventilationdesigntemperature近十年本地區(qū)氣象臺正式記錄每年最熱月的每日13時~14時的氣溫平均值。10.2衛(wèi)生要求10.2.1接觸時間率100%,體力勞動強度為=4\*ROMANIV級,WBGT指數(shù)限值為25℃;勞動強度分級每下降一級,WBGT指數(shù)限值增加1℃~2℃;接觸時間率每減少25%,WBGT限值指數(shù)增加1℃~2℃,見表8。10.2.2本地區(qū)室外通風設計溫度≥30℃的地區(qū),表8中規(guī)定的WBGT指數(shù)相應增加1℃表8工作場所不同體力勞動強度WBGT限值(℃)接觸時間率體力勞動強度=1\*ROMANI=2\*ROMANII=3\*ROMANIII=4\*ROMANIV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注:體力勞動強度分級按本標準第14章執(zhí)行,實際工作中可參考附錄B。10.3測量方法按GBZ/T189.7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1噪聲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noiseintheworkplace11.1術語和定義11.1.1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聲音。11.1.2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擋”動態(tài)特性測量時,聲級波動<3dB(A)的噪聲。11.1.3在觀察時間內,采用聲級計“慢擋”動態(tài)特性測量時,聲級波動≥3dB(A)的噪聲。11.1.4噪聲突然爆發(fā)又很快消失,持續(xù)時間≤0.5s,間隔時間>1s,聲壓有效值變化≥40dB(A)的噪聲。11.1.5A計權聲壓級(A聲級)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LpA,L用A計權網絡測得的聲壓級。11.1.6等效連續(xù)A計權聲壓級(等效聲級)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LAeq,T,L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某一連續(xù)穩(wěn)態(tài)噪聲的A計權聲壓,具有與時變的噪聲相同的均方A計權聲壓,則這一連續(xù)穩(wěn)態(tài)聲的聲級就是此時變噪聲的等效聲級,單位用dB(A)表示。11.1.7按額定8h工作日規(guī)格化的等效連續(xù)A計權聲壓級(8h等效聲級)normalizationof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toanominal8hworkingday,L將一天實際工作時間內接觸的噪聲強度等效為工作8h的等效聲級。11.1.8按額定每周工作40h規(guī)格化的等效連續(xù)A計權聲壓級(每周40h等效聲級)NormalizationofequivalentcontinuousA-weightedsoundpressureleveltoanominal40hworkingweek,L非每周5d工作制的特殊工作場所接觸的噪聲聲級等效為每周工作40h的等效聲級。11.2衛(wèi)生要求11.2.1每周工作5d,每天工作8h,穩(wěn)態(tài)噪聲限值為85dB(A),非穩(wěn)態(tài)噪聲等效聲級的限值為85dB(A);每周工作日不是5d,需計算40h等效聲級,限值為85dB(A),見表9。表9工作場所噪聲職業(yè)接觸限值接觸時間接觸限值[dB(A)]備注5d/w,=8h/d85非穩(wěn)態(tài)噪聲計算8h等效聲級5d/w,≠8h/d85計算8h等效聲級≠5d/w85計算40h等效聲級11.2.2脈沖噪聲工作場所,噪聲聲壓級峰值和脈沖次數(shù)不應超過表10表10工作場所脈沖噪聲職業(yè)接觸限值工作日接觸脈沖次數(shù)(n,次)聲壓級峰值[dB(A)]N≤100140100<n≤10001301000<n≤1000012011.3測量方法按GBZ/T189.8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2手傳振動職業(yè)接觸限值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forhand-transmittedvibrationintheworkplace12.1術語和定義12.1.1生產中使用手持振動工具或接觸受振工件時,直接作用或傳遞到人的手臂的機械振動或沖擊。12.1.2工作日中使用手持振動工具或接觸受振工件的累積接振時間,單位為h。12.1.3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frequency-weightedacceleration按不同頻率振動的人體生理效應規(guī)律計權后的振動加速度,單位為m/s2。12.1.44h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4hoursenergyequivalentfrequency-weightedaccelerationtovibration在日接振時間不足或超過4h時,將其換算為相當于接振4h的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值。12.2衛(wèi)生要求手傳振動4h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限值見表11。表11工作場所手傳振動職業(yè)接觸限值接觸時間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m/s2)4h512.3測量方法按GBZ/T189.9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3煤礦井下采掘工作場所氣象條件meteorologicalrequirementsintheundergroundworkplaceofcoalmine13.1衛(wèi)生要求13.1.1井下采掘工作場所氣象條件應符合表12表12井下采掘工作場所氣象條件干球溫度(℃)相對濕度(%)風速(v,m/s)備注不高于28不規(guī)定0.5<v≤1.0上限不高于26不規(guī)定0.3<v≤0.5-不低于18不規(guī)定v≤0.3增加工作服保暖量13.1.2本標準13.1.313.2測量方法工作場所溫濕度的測定應用通風溫濕度計,風速的測定可應用熱球式或葉狀風速儀。14體力勞動強度分級classificationofphysicalworkload14.1術語和定義14.1.1能量代謝率energymetabolicrate從事某工種的勞動者在工作日內各類活動(包括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以單位時間(每分鐘)內每平方米體表面積的能量消耗值表示,單位是kJ/min·m-2。14.1.2勞動時間率workingtimerate勞動者在一個工作日內實際工作時間與日工作時間(8h)的比率,以百分率表示。14.1.3體力勞動性別系數(shù)sex-basedcoefficientofphysicalwork相同體力強度引起的男女不同生理反應的系數(shù)。在計算體力勞動強度指數(shù)時,男性系數(shù)為1,女性系數(shù)為1.3。14.1.4體力勞動方式系數(shù)patterncoefficientofphysicalwork在相同體力強度下,不同勞動方式引起的生理反應的系數(shù)。在計算體力勞動強度指數(shù)時,“搬”的方式系數(shù)為1,“扛”的方式系數(shù)為0.40、“推/拉”的方式系數(shù)為0.05。14.1.5體力勞動強度指數(shù)intensityindexofphysicalwork區(qū)分體力勞動強度等級的指數(shù)。指數(shù)大,反映體力勞動強度大;指數(shù)小,反映體力勞動強度小。14.2體力勞動強度分級體力勞動強度分為四級,見表13。表13體力勞動強度分級表體力勞動強度級別勞動強度指數(shù)(n)In≤15Ⅱ15<n≤20III20<n≤25Ⅳn>2514.3測量方法按GBZ/T189.10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4.4實際工作中體力勞動強度分級的職業(yè)描述可參考附錄B。15體力工作時心率和能量消耗的生理限值physiologicallimitsonheartrateandenergyconsumptionduringphysicalwork15.1術語和定義能量消耗energyconsumption人體為維持生理功能和各種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單位為kJ。15.2衛(wèi)生要求15.2.1工作日內從事任何單項體力工作時,最大心率值不應超過150次/min;各單項作業(yè)時最大心率值平均不應超過120次/min。15.2.2人工作日(8h)總能量消耗不應超過6276kJ[或7.824kJ/(min·m-2)]。15.3測量方法15.3.1工作場所體力勞動時心率的測量方法按GBZ/T189.11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15.3.2工作場所體力勞動時人工作日(8h)總能量消耗的測量方法按GBZ/T189.10規(guī)定的方法測量。

附錄A(規(guī)范性引用附錄)正確使用說明A.1工作場所物理因素職業(yè)接觸限值,是用于監(jiān)督、監(jiān)測工作場所及工作人員物理因素職業(yè)危害狀況、生產裝置泄漏情況,評價工作場所衛(wèi)生狀況的重要依據。目的在于保護勞動者免受物理性職業(yè)性有害因素危害,預防職業(yè)病。A.2在實施職業(yè)衛(wèi)生監(jiān)督管理、評價工作場所物理因素職業(yè)危害或個人接觸狀況時,應正確運用接觸限值,并按照國家頒布的相關測量方法進行測量和分析。A.3本標準規(guī)定的接觸限值為上限值。A.4電磁輻射的功率密度用于表示超高頻、微波和激光的輻射強度。A.5超高頻輻射A.5.1在遠區(qū)場,功率密度與電場強度E(V/m)之間的關系如下:………………(A.1)式中:P——功率密度,mW/cm2;E——電場強度,V/m。A.5.2測量時,可選擇功率密度或電場強度。A.6高頻電磁場A.6.1工作場所高頻電磁場接觸限值適用于接觸高頻電磁輻射的各類作業(yè),但不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