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3-1《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_第1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3-1《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_第2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3-1《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_第3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3-1《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_第4頁
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13-1《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選擇的證明》導學案【學習目標】.了解達爾文進化論學說的基本觀點,認識自然選擇對自然界生物進化的重大意義。.感受達爾文在科學研究中表現(xiàn)出的嚴謹?shù)目茖W精神與態(tài)度。.領略文本運用準確的詞語、復雜嚴密的句式來嚴謹周密地表達思想觀點的語言特色。【學習重難點】.積累詞語,品味自然科學論著嚴謹?shù)恼Z言特點。.理解文章的基本觀點和文章各部分之間的關系,把握整體思路,體會嚴密的論辯邏輯。.初步了解文中的論述方法和思辨力量。第一課時【知識鏈接】一作者簡介達爾文(1809—1882),出身于英國一個世代為醫(yī)的家庭。16歲時,他被送到愛丁堡大學學習醫(yī)學。但達爾文從小就愛打獵,采集礦物和植物標本。父親認為他游手好閑,1828年,他被父親送到劍橋大學學習神學,父親希望他成為一個“尊貴的牧師”。1831年,達爾文從劍橋大學畢業(yè)。同年12月,英國政府組織了“貝格爾”號軍艦環(huán)球考察,達爾文以“博物學家”的身份自費搭船開始考察活動。這艘軍艦穿越大西洋、太平洋,經過澳大利亞,越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國。1859年11月,《物種起源》出版。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因病去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牛頓墓旁。二作品背景1831年,達爾文參加“貝格爾號”的環(huán)球旅行。這次環(huán)球旅行可以說徹底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學研究上更進了一步。達爾文跟隨“貝格爾”號穿過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達了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達爾文沿途考察各地動植物的特性,采集了無數(shù)的標本,并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做了詳細的觀察筆記。經過了5年的時間,達爾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區(qū),終于回到了英國。在環(huán)球航行的過程中,每個地區(qū)都存在著既相似乂不一樣的物種,如,南美洲與大洋洲的小島環(huán)境相似,但是物種卻不相同。這些發(fā)現(xiàn)讓達爾文更加堅定了研究生物特性的決心。1844年,達爾文完成了《物種起源》的簡要提綱,經過了十幾年的刻苦研究,終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三相關常識自然科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并稱“科學三大領域”,它是以定量作為手段,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兩個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推理。由對自然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自然科學可以引導出大自然中的規(guī)律。【理清思路】通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2段),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在文中畫出或概括出各段主要內容。第二部分(3-15段),支持自然選擇學說的具體事實和論點。在文中畫出或概括出各段主要內容?!練w納主旨】請同學們嘗試歸納文章主旨,并寫在下面空白處。第一課時答案積累馴養(yǎng)生物個 1體的微小差異 又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第1?2段自然變種的存在|第1段動植物適者生祠第2段保存或選擇變聞第2段擇優(yōu)棄劣的力量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第1?2段支持自然選擇學說的具體事<實和論點第3?15段物種只是特征顯著而穩(wěn)定的變種,而且每一物種開始時都只是變種|第3段自然選擇的結果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前第4段為新知識證實的“自然界中沒有飛躍”這一格言符合自然選擇學說|第5~6段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彳艮大一部分應歸功于自然選擇|第7段自然選擇表現(xiàn)為競爭,它使同時同地的生物都得到適應和改良|第8~9段自然在賦予同一綱中不同動物的許多本能時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第段物種和整個類群的絕滅,是遵循自然選擇原理的必然題第12段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譜系相連接,并且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第支持自然選擇學說的具體事<實和論點第3?15段本文節(jié)選自《物種起源?綜述和結論》,作者用大量資料證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是在遺傳、變異、生存斗爭和自然選擇中,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這種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第二課時【文本研讀】研讀活動一品讀梳理,理解內容??稍谖闹羞M行勾畫。.第1段中作者說“只要在自然狀況下有變異發(fā)生,那么認為自然選擇不曾發(fā)揮作用就很難解釋了”,那么,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的?.從本文來看,特創(chuàng)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矛盾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哪幾個方面?.文章第5段說“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這句話如何理解?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這個觀點?.第10段中作者列舉了“中性昆蟲”“并無后代來遺傳其長期連續(xù)的習性效果”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么觀點?.文章最后一段中說“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胡安?斐爾南德斯群島以及其他美洲島嶼上的動植物均與其相鄰近的美洲大陸的動植物有著驚人的聯(lián)系”,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證明了什么問題?研讀活動二揣摩歸納,把握觀點.你認為動植物之美與自然選擇有著怎樣的關系?請舉例說明。.請根據課文內容,結合你的理解,簡要概括“自然選擇”的主要內涵。.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結論,其語言特點是準確嚴密,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舉例加以說明?!疚谋咎骄俊浚ㄕ埲芜x一題作答).文章第5段說“自然界中沒有飛躍”,你認同達爾文這個觀點嗎?請結合文本聯(lián)系事實談談你的觀點。.有人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人類認識大自然開啟了一扇窗戶,有人說在自然界生物進化的同時一,社會中的人也存在著變異現(xiàn)象,對此你有什么看法?三技法遷移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本文的語言嚴謹準確,體現(xiàn)了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說明文的主要任務是要把說明對象“說明白”,因而“準確”是說明文語言的基本特征,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是準確說明事物的先決條件。這是由說明文的知識性、科學性決定的。準確就是不夸大、不縮小、不走樣,修飾語恰如其分,句子表意準確嚴密。要使語言準確,我們需要做到以下幾點:.準確選用同義詞(近義詞),使語言豐富,避免重復,準確表達復雜的事物。同義詞使用得當,會使遣詞造句和表情達意更加準確、豐富和更富有表現(xiàn)力,能充分表達人們豐富的思想感情,使語言富有變化。.準確運用專業(yè)術語。術語是定義明確的專業(yè)名詞,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獨立的術語系統(tǒng),它展現(xiàn)著本學科的特色和本學科在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側重點,因此術語的使用也體現(xiàn)著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造句要特別注意句子內部、句子之間的邏輯性。恰當?shù)厥褂藐P聯(lián)詞語,可使語言表達更連貫、更嚴密。.修飾、限制性詞語的選用。主要是表示時間、空間、數(shù)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等方面的修飾、限制性副詞和數(shù)量詞,在句子中一般作定語、狀語或補語。恰當使用這些詞語,可使語言表達更準確、嚴密、科學。.恰當運用模糊語言。說明文中,有時使用表意精確的詞語,有時使用表意模糊的語言,要根據作者對事物的認識程度而定。有些事物本身在不斷變化著,有些事物人們的認識暫時有限,如果太肯定,顯得武斷,運用模糊語言反而能準確地反映事物的客觀存在和人們的認識程度?!咀鳂I(yè)】選擇你了解的一種科學理論或一項科技產品,寫一個作文片段,介紹你所知道的有關知識,力求語言準確、簡明,300字左右。第二課時答案【文本研讀】.第1段中作者說“只要在自然狀況下有變異發(fā)生,那么認為自然選擇不曾發(fā)揮作用就很難解釋了”,那么,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例來證明自然選擇的作用的?提示①人們可以將馴養(yǎng)的生物個體的微小差異逐漸積累起來,并在一段不長的時期內產生巨大的效果;②所有的博物學家承認有自然變種的存在,它們相互之間的差別十分明顯;③動植物通過自然選擇來保存和積聚有益于自身發(fā)展的變異或個體差異,做到適者生存。.從本文來看,特創(chuàng)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矛盾沖突主要體現(xiàn)在哪兒個方面?提示①特創(chuàng)論認為物種都是獨立創(chuàng)造出來的;而達爾文則認為物種只是特征顯著而穩(wěn)定的變種,而且每一物種開始時都只是變種。②特創(chuàng)論認為物種一旦被創(chuàng)造出來就永恒不變,或只能在某種范圍內變化;而達爾文則認為自然選擇的結果更傾向于保存物種中那些最為歧異的后代,在自然系統(tǒng)下所有的生物都可以劃歸大小不等的類群。③特創(chuàng)論認為各種生物之間并沒有任何親緣關系;而達爾文則認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譜系相連接,并且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文章第5段說“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這句話如何理解?作者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這個觀點?提示 ⑴這句話是說自然界生物微小的變異是十分頻繁的,但是生物巨大革新是非常罕見的。⑵①一種像啄木鳥形態(tài)的鳥卻在地面上捕食昆蟲;②高地上的鵝很少或根本不游泳,但具有蹊狀腳;③一種像鶉的鳥卻能潛水并取食水生昆蟲;④一種海燕卻具有適合海雀生活的習性和構造。.第10段中作者列舉了“中性昆蟲”“并無后代來遺傳其長期連續(xù)的習性效果”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么觀點?提示習性無疑常對本能的改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不可或缺的。.文章最后一段中說“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胡安?斐爾南德斯群島以及其他美洲島嶼上的動植物均與其相鄰近的美洲大陸的動植物有著驚人的聯(lián)系”,這種現(xiàn)象的存在證明了什么問題?提示生物都是以共同的世代譜系相連接,并且其變異的方式也相同。研讀活動二揣摩歸納,把握觀點.你認為動植物之美與自然選擇有著怎樣的關系?請舉例說明。提示動植物之美,是一種個性之美,是一種充滿競爭與進化之美。達爾文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處處充滿著美,這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于自然選擇。例如:①雄鳥的鳴叫聲不僅取悅了雌鳥,同時也給人類以一種莫大的享受。②花和果實由于有綠葉相襯,其色彩更為艷麗、醒亂更易被昆蟲發(fā)現(xiàn)、光顧并傳粉,而種子也會被鳥類散布開去。.請根據課文內容,結合你的理解,簡要概括“自然選擇”的主要內涵。提示達爾文認為,在變化著的生活條件下,生物幾乎都表現(xiàn)出個體差異,并有過度繁殖的傾向;在生存斗爭過程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能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8.本文是一篇學術論文的結論,其語言特點是準確嚴密,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舉例加以說明。提示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①關聯(lián)詞語的恰當運用。如第1段“只要在自然狀況下有變異發(fā)生,那么認為自然選擇不曾發(fā)揮作用就很難解釋了";第11段“如果物種只是特征明顯而穩(wěn)定的變種……”?!比绻敲础薄叭欢驗椤薄半m然……但是……”等關聯(lián)詞語的使用,使復句內部的各種層次表現(xiàn)得既準確乂嚴密,體現(xiàn)了很強的邏輯性。②修飾、限制性詞語用得恰到好處。如最后一段“那么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類型和變種也同樣會在那里出現(xiàn)"一句,“屬于同一類群的”“一些可疑”等限制性修飾語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③動詞、形容詞使用準確,有利于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如第5段“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變異的”一句,“重大革新”“微小變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科學研究的嚴謹態(tài)度,也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疚谋咎骄俊?文章第5段說“自然界中沒有飛躍”,你認同達爾文這個觀點嗎?請結合文本聯(lián)系事實談談你的觀點。提示 觀點一:我贊同這個觀點。生物個體在長時間的演化中,經過自然選擇,其微小的變異積累為顯著的變異,于是形成新的物種或新的亞種,一般不會產生巨大的突變。觀點二:我不同意。生物的進化是漸變與躍進交替的進化模式,是基因突變或地理隔絕造成新物種出現(xiàn)的過程。地球在較短的地質歷史時期內,曾出現(xiàn)過生物大量整體突然滅絕,從距今5.4億年的寒武紀以來,這種明顯的生物突然大滅絕就發(fā)生過5次,因此生物界不但有漸進式進化,也有飛躍。.有人說達爾文的進化論為人類認識大自然開啟了一扇窗戶,有人說在自然界生物進化的同時,社會中的人也存在著變異現(xiàn)象,對此你有什么看法?提示觀點一:人的思想性格是變化的,無論是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都不是絕對的。人的社會性心理是始終進化發(fā)展著的,這一改變是隨著整個社會的各個方面的改變而逐漸發(fā)生變化的。社會是人的社會,人離不開社會,只要社會在進步、變化,人也必然會有相應的“變異”。觀點二:人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異”有兩種可能,一是人不斷追求物質享受,欲望不斷膨脹,從而扭曲人的天性;二是人向理智方面進化、跨越,從而變成了更加文明、更加完善的現(xiàn)代人。觀點三:人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異”,在人的“變異”過程中,教育起著重要作用,它能喚醒、引發(fā)、促進人的良性的發(fā)展,利用“變異”規(guī)律盡可能高質高效地促進人的社會性向科學、文明、高尚的方面“變異”。【作業(yè)】選擇你了解的一種科學理論或一項科技產品,寫一個作文片段,介紹你所知道的有關知識,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