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_第1頁
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_第2頁
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_第3頁
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_第4頁
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人五言詩起源新論

[]I206.2[]A[]0439-8041(2010)07-0109-08文人五言詩究竟起于何時,這是文學史研究的一個老話題。從20世紀20年代以來,占主導地位的看法是起于東漢。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至于成熟的文人五言詩則要遲至東漢晚期。但這個看法對不對,是否可以成為定論,古已有之的西漢說是否還有道理,實在是需要反思的。筆者以為,東漢說是有問題的,文人五言詩的起源至少應該提前到西漢。一、質(zhì)疑兩個觀念討論文人五言詩產(chǎn)生的時代,首先需要質(zhì)疑沿襲已久的兩個觀念。其一是一元單線的詩體發(fā)展觀。這種觀念認為,詩體的發(fā)展是由簡入繁的,而所謂的繁簡又往往被片面地理解為是字數(shù)的多寡。認為詩歌是起源于某種字數(shù)較少的體式(二言或四言),詩體的演化就是字數(shù)逐漸由少增多的過程。具體講就是由二言而四言、五言、六言乃至七言。相對于四言詩,五言詩是晚起的,是從四言詩中發(fā)展出來的。這是一種很流行的觀念。雖然這種說法對于描述文人詩體式演變的軌跡有一定道理,但它把詩體的起源說成是一元的,把詩體的發(fā)展理解成是單線演進、字數(shù)逐漸增加的過程,則是有問題的。我以為,詩體的起源不可能是一元的,其發(fā)展也不會是單線獨進的,而應該是多元并進的。只是在這個發(fā)展中會有主流、支流,甚至有潛流。具體到五言詩的問題上,我以為五言詩應該源遠流長,其源頭并不一定就比四言詩晚。為什么這樣說呢?這主要是基于我們對民間歌謠的認識。民間歌謠是文人詩的源頭,在長期的發(fā)展中,曾給文人詩的創(chuàng)作以多方面的影響。民歌的作者多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普通民眾。對于他們來說,吟唱歌謠純粹是出于抒情和娛樂的需要,是他們自然生活(相對于文人的藝術(shù)生活而言)的一部分。只要怎樣便于抒發(fā),便怎樣吟唱。他們一般不會刻意地遵從某種單一體制。因此,民間歌謠比較合乎情理的狀態(tài)應該是眾體皆備,形式多樣。既有二言、三言、四言,也一定會有五言、六言乃至七言;既有齊言,可能更多雜言。盡管真正的上古歌謠存留極少,使我們的認識受到很大限制,但晚近的民間歌謠卻是存在的,我們正可借助它們來體認上古歌謠體式上的特點。只要稍稍瀏覽一下杜文瀾輯錄的《古謠諺》和顧頡剛等輯錄的《吳歌甲集、乙集》等民歌集,便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詩體正是紛然雜陳、多彩多姿,其中就有著五言詩。這一現(xiàn)象對于我們認識上古歌謠的體式是有啟示的。那么怎么理解《詩經(jīng)》基本四言的狀況呢?我以為《詩經(jīng)》是一部經(jīng)過文人編選的詩歌總集,它雖然在相當程度上體現(xiàn)了先秦詩體的特點,但并不就是其時詩歌的原生態(tài)。它既然是一部選集,那就必然體現(xiàn)了編選者的價值觀,其中也包括了文體觀。我們很難想象,在交通、信息不發(fā)達的《詩經(jīng)》時代,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會不約而同地都采用四言體。再說,既有入選,也就必有刪落?!妒酚洝た鬃邮兰摇氛f,孔子是從三千多首作品中精選了305首,那我們不免要問,在刪落的大部分作品中難道就沒有五言詩嗎?按照流行的說法,《詩經(jīng)》選錄的作品年代是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縱然這一時期沒有五言詩,那么在西周以前和戰(zhàn)國時代難道也能肯定沒有五言詩嗎?我想是不能下此斷語的。事實上,在現(xiàn)存的文獻中,盡管數(shù)量稀少,我們還是能發(fā)現(xiàn)五言詩的痕跡。劉勰所謂“《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滄浪》,亦有全曲?!断驹ァ穬?yōu)歌,遠見《春秋》……”(《文心雕龍·明詩》)早已為人們所熟知?,F(xiàn)在我們再舉出若干例證,來證實我們的推想。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老子》,第二十四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老子》,第二十七章)天得—以清,地得—以寧,神得—以靈,谷得—以盈。(《老子》,第三十九章)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老子》,第六十章)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老子》,第六十三章)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莊子·養(yǎng)生主》)莫然有間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侍事焉?;蚓幥蚬那?,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莊子·大宗師》)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莊子·秋水》)按,《大宗師》條只要在末句中刪去“猗”字,即成純粹之五言詩?!肚锼窏l,“名”、“真”古韻通。以上材料不僅使用五言句,而且互相押韻,在體制上已經(jīng)是或基本上是五言詩了。材料雖然不多,卻使我們有把握作出這樣的推斷:在大量失散了的先秦詩歌中必定存在著更多的五言詩。如果這個推測能夠成立,那么把文人五言詩的起源定在東漢中葉或更遲的說法就顯得很不合情理。需要質(zhì)疑的第二個觀念是,五言難于四言。比較典型的說法是,班固的《詠史》是第一首有主名的文人五言詩,然而卻寫得“質(zhì)木無文”(《詩品序》),這是因為其時五言詩初起,技術(shù)不夠成熟的緣故。①順著這個思路,那些成熟的五言詩,如“古詩十九首”、“蘇李詩”等就只能產(chǎn)于東漢中葉以后了。這個看法對不對呢?我覺得也是很有問題的。首先,我們要問的是,即便如東漢說所理解的那樣,五言詩是從四言詩中發(fā)展出來的話,它的誕生真會那樣艱難嗎?五言詩相對于四言詩不過增加了一個字,當真需要花去差不多兩百年的時間才有第一首文人五言詩,然后再需要花去兩百年的時間才會有成熟的五言詩出現(xiàn),一字之增至于那么困難嗎?如果說五言詩要比四言詩難寫的話,那么為什么在民間五言詩卻能流行不衰呢?為什么建安以后盡管四言詩數(shù)量仍然不少,但佳作卻以五、七言詩為多呢?從人們實際的寫作體驗來看,也很少有人有五言難于四言的感覺,在習作時也沒有由四言入五言的順序,相反人們倒多的是一上手便寫作五、七言詩的。鐘嶸在《詩品序》中說,四言詩“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習焉”,而“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會于流俗”(《詩品序》)。摯虞也說五言詩“于俳諧倡樂多用之”(《文章流別論》),都認為五言詩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較之四言人們更愿意采用五言體寫作。這也說明五言詩并不見得比四言詩難寫,更不可能艱難到需要花去二百年甚至四百年的時間才能產(chǎn)生。那么,我們又該怎樣理解班固詩的“質(zhì)木無文”呢?我以為,“質(zhì)木無文”未必一定是技術(shù)不成熟的表現(xiàn),而更有可能是與“詠史”這種題材有關。較之詠懷、感傷、游覽、艷情之類的題材,詠史詩寫得質(zhì)樸一點是很自然的,也是容易理解的。即如身處“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詩風中的左思,他的《詠史》詩也大抵寫得平實質(zhì)樸,不僅有異于潘陸,也與他其他一些崇尚藻采的作品不同。這樣看來,班固的《詠史》寫得質(zhì)樸平實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退一步講,即使如論者所言,班固詩的質(zhì)木無文是因為技術(shù)不成熟所致,那最多只能說明班固個人對五言詩掌握得不夠熟練,卻不能推而廣之,就認定班固時代的文人五言詩都寫得幼稚樸拙。漢代留下來的詩歌太少,完整的五言詩尤為稀缺,班固也只留下《詠史》一首②,這多少帶有一點偶然性?!对伿贰烦鲇诎喙讨之斎辉谝欢ǔ潭壬戏从沉藮|漢文人的寫作水平,但反映到何種程度,是不是可以把它視為整個時代五言詩寫作水平的標尺,是不是就是當時五言詩的最高水平,我們有什么理由斷定班固之外就沒有人寫作五言詩了,或者即使有五言詩都一定寫得質(zhì)木無文,甚至一定不如班固。我以為在沒有其他材料佐證的情況下,是得不出這樣的結(jié)論的。二、東漢說的不合理性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東漢說是不是有道理,能不能站得住腳。我覺得,倘若一定要認定文人五言詩要到東漢中葉以后才產(chǎn)生的話,至少有如下幾個問題講不通。其一,既然五言的起源很早,既然五言不見得難于四言,那么文人五言詩為什么會如此難產(chǎn)?我們姑且不論先秦的時間跨度(僅春秋戰(zhàn)國就有五百四十多年),如果只從西漢立國算起,到班固生活的年代,也已有二百六十年左右。如果成熟的文人五言詩真的要到東漢末年產(chǎn)生的話,那就意味著難產(chǎn)的時間要長達四百年左右。一字之增竟要付出如此的時間代價,這可能嗎?五言詩縱然難寫,會難到如此程度嗎?也許有讀者會說,西漢所以沒有文人五言詩,是因為尊經(jīng)崇雅的觀念抑制了文人寫五言詩的熱情。因為《詩經(jīng)》是經(jīng),作為載體的四言也就被尊為正體,至于其他詩體,則多被視為俗體,受到壓抑。我以為這個理由對于解釋五言詩何以一直要到建安時期才取代四言成為詩歌最主要的體裁,是有充分說服力的,卻不能圓滿地解釋為什么西漢就產(chǎn)生不了五言詩。盡管尊經(jīng)崇雅的觀念可以抑制文人對五言詩的寫作熱情,也可以推遲五言詩高潮的到來,但要完全扼殺文人的五言詩寫作則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當人們的寫作純?nèi)怀鲇谑闱榈男枰?,而無關名利地位的時候,五言詩體性功能上的優(yōu)越性難道就不會對文人發(fā)生影響?再說,西漢從整體來說固然是經(jīng)學統(tǒng)治的時代,但細析之,則各時代情形又有不同。事實上,獨尊儒術(shù)、儒籍升經(jīng)是始于漢武帝時代。在此之前,儒家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占統(tǒng)治地位的其實是黃老思想。如果說尊經(jīng)崇雅的觀念對五言詩的發(fā)展的確起了壓抑作用的話,那么漢初這段時間,應該是五言詩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好機會,不能排除這一時期有文人五言詩的出現(xiàn)。更何況尊經(jīng)崇雅并不是西漢審美思潮的全部,貴族、文人還同時表現(xiàn)出對通俗文藝的濃厚興趣。我們知道,西漢時期俗樂非常流行。漢武帝設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漢書·禮樂志》),首要目的自然是為了滿足統(tǒng)治者欣賞享樂的需要。而各地俗樂和民間歌謠也就通過這一途徑大量流入宮廷,其中就有著五言詩。史載李延年“每為新聲變曲,聞者莫不感動”。他為武帝演唱的“北方有佳人”一曲,就是一首基本五言的歌詩,曾引起武帝的感嘆(《漢書·外戚傳上》),說明統(tǒng)治者對五言詩不但不拒絕,而且還很欣賞。西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內(nèi)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樂府,皆以鄭聲施于朝廷”。直到哀帝罷樂府,這種風氣仍然不能改變,“豪富吏民湛沔自若,陵夷壞于王莽”(《漢書·禮樂志》),可見風氣之一斑。既然西漢一代俗樂如此流行,作為俗樂載體之一的五言詩,自然也會對文人發(fā)生影響,會引起文人寫作嘗試的興趣,怎么可能一面欣賞,一面卻深加拒絕呢,這顯然是說不通的。其二,為什么西漢文人詩體式多樣,而五言詩卻偏偏缺席呢?四言和楚歌是西漢詩歌最主要的體裁自不待言。三言和七言在西漢文人詩中也不少見,這在高祖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和司馬相如等人的《郊祀歌》中是很容易找到例證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西漢文人詩的各種體式中,七言詩顯得頗為活躍,許多文人都曾使用過這一體裁。例如: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漢書·東方朔傳》)淮南宋蔡舞嗙喩。(《說文解字》卷3口部“嗙”字釋文引)黃潤纖美宜制裈。(《文選》卷4《蜀都賦》劉淵林注引)鐘磬竽笙筑坎侯。(《藝文類聚》卷44《樂部·箜篌》引,以上皆司馬相如《凡將篇》殘句)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用日約少誠快意,勉力務之必有喜。(史游《急就篇》,按,《急就篇》絕大部分篇幅為七言體。)同五言被視為俗體一樣,七言也被認為“體小而俗”(傅玄《擬四愁詩四首序》),于“俳諧倡樂多用之”(摯虞《文章流別論》)。若從雅俗的標準看,七言詩俗的程度可能較五言詩更甚。如從增字為難的角度論,則七言的字數(shù)更要超過五言,可是七言詩(以及其他詩體)倒有文人創(chuàng)作,而五言詩卻偏偏沒有,試問這是什么道理?為什么其它詩體西漢文人都在使用,而五言詩卻一定要到東漢中葉以后才能產(chǎn)生?這也是很難解釋的。結(jié)論只能是,西漢不是沒有文人五言詩,只是留存下來的有主名的文人五言詩數(shù)量太少。至于現(xiàn)存無主名的文人五言詩,如“古詩十九首”中或許就有著西漢的產(chǎn)品。劉勰所謂“兩漢之作”(《文心雕龍·明詩》),鐘嶸所謂“炎漢之制”(《詩品序》),并不絕然斷定文人五言詩產(chǎn)于東漢,還是比較持重穩(wěn)妥的看法。其三,東漢說對某些古詩年代的考辨也有問題。姑舉幾例,略作商榷。先看有主名的五言詩。虞姬詩是一首純粹的五言詩,見于唐人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所引陸賈《楚漢春秋》。陸賈是西漢初期人,則由他記錄的虞姬詩就應該是存世最早的一首五言詩了。然而有學者認為《楚漢春秋》是一部偽書,所以虞姬詩也就是一首偽作。懷疑《楚漢春秋》是偽書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兩唐志中對該書著錄的卷數(shù)不一致;二是認為《史記》之載楚漢史事全襲《楚漢春秋》,但唐人所見之《楚漢春秋》記事卻與《史記》多有不同,說明唐時的《楚漢春秋》實是一部偽書。我以為,這首詩是否真出于虞姬之手并不重要(事實上,由于有著濃重的小說家言的色彩,我們對詩歌是否真為虞姬所作也表示懷疑),但是否出于《楚漢春秋》對于確定此詩的時代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楚漢春秋》確系偽書,那么此詩的西漢屬性就要被推翻。反過來,如果《楚漢春秋》不偽,則詩為西漢之作就不能被否定。對于偽書說的第一條理由,已經(jīng)有學者指出,兩唐志著錄的卷數(shù)之異可能是出于傳抄、刊刻之誤,實際上是一致的。③這雖然是一個推測,卻是很合情理的。對于第二個理由,我的看法是,《史記》之記楚漢史事雖取材于《楚漢春秋》,卻未必全襲之。其原因就在,《楚漢春秋》并不是一部嚴謹?shù)氖窌皇且徊烤哂须s史性質(zhì)的私家撰著。這類書中雖然保存了相當數(shù)量的珍貴史料,但也常常包含著一些道聽途說、類似小說的內(nèi)容。用《隋書·經(jīng)籍志》的話來說就是,“體制不經(jīng)”,“又有委巷之說,迂怪妄誕,真虛莫測”;“蓋率爾而作,非史策之正也”。而這類史籍在中國古代數(shù)量原是頗多的,《戰(zhàn)國策》、《吳越春秋》、《越絕書》以及《三國志》裴注中所征引的不少史籍都屬于這一類型。司馬遷是一位嚴謹?shù)氖芳遥肥恰熬W(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漢書·司馬遷傳》),“厥協(xié)六經(jīng)異傳,整齊百家雜語”(《史記·太史公自序》)。對于傳說異聞,他必經(jīng)過自己的比較分析,下過一番剪裁取舍之功,絕不會不加區(qū)別地一概照搬?!冻h春秋》當然是司馬遷修史主要的取資對象,但對于那些荒誕不經(jīng)的“委巷之說”卻不大可能全盤襲取。這樣看來,唐人所見《楚漢春秋》之異于《史記》的部分,很有可能是因為記事舛誤,為司馬遷所棄者,未必一定出于后人的偽造?!冻h春秋》既有合于《史記》者,也有異于《史記》者,這正反映了該書的真實狀態(tài)。豈可因其有異于《史記》的材料,就遽爾斷為偽書呢?這是一。其次,如果按有些學者的說法,唐人所見之《楚漢春秋》確系偽書的話,就有一個問題很難解釋。那就是既然明知《史記》借資于《楚漢春秋》,作偽者就該盡量與《史記》保持一致,這樣才能增加可信度。為什么偏偏要勞神苦思地“創(chuàng)作”出一些荒謬的“史實”,以致弄得“非唯文句有別,遂乃事理皆殊”呢(劉知幾《史通·雜說上》)?這樣做豈不徒滋疑惑,喪失可信度,與作偽的初衷悖離了嗎?豈不是很容易招人懷疑嗎?因此,合理的解釋就是,唐人所見之《楚漢春秋》不是偽書。而如果《楚漢春秋》不偽,那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否定虞姬詩的西漢屬性呢?對于無主名的文人五言詩,除了少數(shù)作品,如《青青陵上柏》、《驅(qū)車上東門》外,可以說對大部分被認定是東漢的作品東漢論者還拿不出確鑿的證據(jù),在論證方法上也存在著一些罅隙。例如《行行重行行》,論者稱“此詩決不可謂西漢人作”。根據(jù)是詩中“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二句對得極工,而西漢時“代馬依北風,飛鳥棲故巢”兩句卻對得不工。直到東漢以后在《吳越春秋》和曹植《朔風詩》中始易“代馬”為“胡馬”,變“飛鳥”為“越鳥”,“此兩漢人用字工拙之分”。④這個說法是難以成立的。因為對偶方式的掌握是很個人化的事,取決于個人能力的高低。前代有對得很工整的句子(例如《戰(zhàn)國策》中就有很多工整的偶句),后世也會有對得不工整的句子,不能以對偶的工整與否,作為判斷時代的標志。何況在這個判斷里,隱含著這樣的前提,就是西漢人的對偶技巧是不熟練的,只有到了東漢才出現(xiàn)工整的對偶,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我們只需看看西漢的大賦和政論散文,就會發(fā)現(xiàn)其中對得工整的偶句是隨處可見的,不能想象能創(chuàng)作出這類文字的西漢文人竟連“胡馬”、“越鳥”之類的偶句都對不出來,非要等到東漢才能出現(xiàn),這也未免太低估西漢詩人的寫作能力了。再如《去者日以疎》,有學者因詩中“出郭門直視,但見丘與墳”,與《驅(qū)車上東門》中“遙望郭北墓”句中同有“郭”字,遂謂二詩同詠洛邑之北芒。又據(jù)“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句,便斷此詩為董卓入洛后作。⑤這兩條理由也是很難成立的?!肮旁娛攀住北痉墙M詩,只因蕭統(tǒng)入選《文選》,方以組詩形式流傳,各首之間未必有什么聯(lián)系,怎么能因為二詩都有“郭”字,就說二“郭”都是指的同一郭——洛邑之北芒呢?說《驅(qū)車上東門》之“郭”是洛邑之北芒是有道理的,因為詩中明確標示了地名“上東門”?!逗鬂h書·百官志四》載,洛陽城有十二門,上東門為其一,這是可以據(jù)以確定時代的。但《去者日以疎》卻沒有任何證據(jù)表明此“郭”即《驅(qū)車上東門》之“郭”。何處無城?何城無郭?有什么理由一見“郭”字便斷定是洛陽北芒之郭呢?又,古墓為田,松柏為薪雖然景象蕭疏,但也是生活中的尋常景象,并不一定戰(zhàn)亂始有,怎么可以言之鑿鑿,指實為董卓入洛后的景象呢?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筆者擬另撰文討論。我們的問題是,既然推定文人五言詩產(chǎn)于東漢的理由不充足,那么習慣上被認為是漢末古詩的時代屬性是不是就應該重新考慮呢?三、文人五言詩有產(chǎn)于西漢的可能文人五言詩起于東漢的說法既不可信,那么合乎邏輯的結(jié)果,就起碼應把時間提前到西漢?,F(xiàn)在的問題是,西漢詩存留很少,有主名的文人詩更少,這就給我們的認識帶來了極大的限制。然而我們還是可以依靠極為有限的直接和間接的史料并結(jié)合邏輯推理來推進我們的認識。先從直接材料看,西漢的確存在著文人五言詩。且看以下材料: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史記·項羽本紀正義》引《楚漢春秋》)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漢書·外戚傳》)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漢書·外戚傳上》)這幾首詩載于史冊,其產(chǎn)于西漢是確然無疑的。后二詩雖然不是純粹的五言詩,但五言句式已占全詩的絕大部分。而李延年歌中“寧不知”三字,據(jù)逯欽立推測,“當系歌者臨時所加之襯字”,所以徐陵編《玉臺新詠》時將其刪去⑥,我以為這是很合情理的。至于戚夫人歌,六句中有四句為五言。詩歌寫到如此程度,出現(xiàn)純粹之五言詩至少在技術(shù)上是不成問題的。說得直白一點,如果只須寫四句的話,對于這些詩人來說是毫不困難的。也許有人會問,虞姬、李延年和戚夫人能不能算文人?誠然,他們的確不是典型的文人,然而也不是普通民眾。無論如何是不能把他們的作品歸到民歌中去的。至于李延年,身為宮廷樂官(協(xié)律都尉),作詞譜曲原是職業(yè)行為,同典型文人的創(chuàng)作并無二致。何況,我們既然討論的是“起源”問題,也就不必拘守“文人詩”的典型狀態(tài),而只須把握住它與民間文學相對的特質(zhì),即個人的有意創(chuàng)作就可以了。既然鐘嶸《詩品》可以將班婕妤、李陵一并攬入,那我們何妨將“文人”的外延稍稍擴展,將他們的詩視為文人詩,或準文人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材料雖然在時代屬性上還存在著爭議,但還不能絕然排除西漢產(chǎn)的可能。這主要是蘇李詩、班婕妤詩和“古詩十九首”中涉及歷法的幾首詩。我們先來看“古詩十九首”中的作品。“古詩十九首”產(chǎn)于東漢末期,這幾乎已成定論,但這種僅僅因為風格相近而把十九首視為同一時期所產(chǎn)的看法實為危險。已經(jīng)有學者指出,其中“明月皎夜光”、“東城高且長”、“凜凜歲云暮”三首,描寫秋景,卻說是歲暮、孟冬,應該是太初改歷前的作品。因為漢初襲用秦歷,以十月為歲首,漢初之孟冬即夏歷之七月,正是所謂“歲暮”。⑦我以為這個理由是很充分的。這個考證對于解決西漢有沒有產(chǎn)生五言詩,甚至是比較成熟的文人五言詩,是有著參照作用的。如果這幾首詩可以確認是產(chǎn)于西漢的話,那么從風格的角度看,長期被視為偽作的蘇李詩(指《文選》所錄七首)和班婕妤詩也就完全有可能產(chǎn)于西漢,甚至完全有可能是真作。對蘇李詩、班詩的共同質(zhì)疑是因為本傳不載,漢志不錄,然而這個理由是不充足的。因為本傳只記大體,并沒有必要對傳主作品每篇必錄。至于漢志,也不可能將當時所有作品囊括無遺。而且有證據(jù)表明,《漢書》傳中所錄之詩有不為漢志所錄的。⑧如果一定要本傳記載,史志著錄,才算真作的話,那么文學史上可被確認的真作還能有多少呢?至于判定蘇李詩出于偽托的一些具體理由,古直在《漢詩研究》中都一一給予了有力的反駁,我認為這些反駁是很有道理的。退一步說,即使蘇李詩、班婕妤詩的年代還一時不能形成共識的話,至少不能完全排除產(chǎn)于西漢的可能。那么對于西漢文人五言詩的發(fā)掘是否就到此為止,拿不出更多的材料了呢?不是的,我們?nèi)匀豢梢酝ㄟ^其他途徑獲得對問題的答案。在這里,我們?nèi)匀灰霉胖钡难芯砍晒海ā稘h志》所錄)此三百一十四篇,固不能盡為五言,然五言之作,亦自多有。何以證之?志有《吳歌詩》,崔豹《古今注》曰:“《吳趨曲》,吳人以歌其地?!倍憴C《擬吳趨行》,則五言也。志有《齊歌詩》,《樂府解題》曰:“《齊謳行》,齊人以歌其地?!倍憴C《擬齊謳行》,則五言也。志有《詔賜中山靖王子噲及孺子妾歌》,陸厥《擬中山孺子妾歌》,前首四言五言各半,后首則全篇五言也(厥擬漢歌強半五言)。志有《隴西歌詩》,樂府古辭《隴西行》則五言也。志有《邯鄲歌詩》,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邯鄲女名羅敷作?!睒犯呸o《陌上桑》,則五言也。志有《雜歌詩》,《樂府解題》曰:“樂府雜題自《相逢狹路間行》已下,皆不知所起?!睒犯呸o《相逢狹路間行》則五言也?!瓝?jù)此,可以證明《漢志》所錄三百一十四篇歌詩,其中必多五言之作矣。⑨我以為,這個思路很有啟發(fā)性,結(jié)論也很有說服力,是值得我們思考的。下面我們再從間接材料來看看,西漢有沒有產(chǎn)生文人五言詩的可能和條件。盡管在這一問題上直接的材料太少,但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對間接材料的分析,來推進對問題的認識。我以為,西漢產(chǎn)生文人五言詩的可能與條件是完全存在的。理由有二。其一,西漢民間五言詩應該是頗為流行的。所謂民間五言詩首先指的是樂府民歌。當然在現(xiàn)存的五言樂府民歌中,我們還很難對其時代屬性作出明確的判斷,但其中存在著西漢作品卻是完全可能的。至少《江南》、《雞鳴》、《上陵》三首基本可以斷定是西漢的作品。⑩除了樂府詩外,西漢還流行著一些五言的謠諺俗語,見于史籍的就有:何以孝悌為?財多而光榮。何以禮義為?史書而侍宦。何以謹慎為?勇猛而臨官。(《漢書·貢禹傳》)安所求子死?桓東少年場。生時諒不謹,枯骨后何葬。(《漢書·尹賞傳》)邪徑敗良田,讒口亂善人。桂樹華不實,黃爵巢其顛。故為人所羨,今為人所憐。(《漢書·五行志》中之上)谷子云筆札,樓君卿唇舌。(《漢書·游俠傳》中之上)我們注意到,《漢書》在引述這些謠諺時都交代說是“俗皆曰”、“長安中歌之曰”、“成帝時歌謠又曰”、“長安號曰”,說明這些謠諺都是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同時也說明五言在西漢實是一種通俗文體,是有廣泛群眾基礎的。摯虞所謂“(五言詩)于俳諧倡樂皆用之”(《文章流別論》)的說法,于此可以得到充分的印證。而這正是催生文人五言詩的重要條件。這至少能夠說明:(一)既然普通民眾都能普遍使用五言體,那對于文人而言就更不會有什么難度了,絕不至于要到東漢中葉以后才姍姍來遲。(二)民間五言詩的流行必定會對文人的寫作嘗試產(chǎn)生推動作用。特別是當秦漢時期,四言詩寫作日趨僵化,民間五言詩所顯示出的體性功能上的優(yōu)越性,如容量的增加、篇幅的凝練和節(jié)奏的富于變化等等,不可能不引起文人的興趣。(三)既然西漢文人不排除七言,司馬相如、史游、劉向等人可以用七言體來寫作,那為什么就一定要拒絕五言呢?我們甚至有這樣的猜想:在上引那些干預時政的五言謠諺中,也許有一部分就是出于文人之手的呢。其二,我們在西漢的散文中也發(fā)現(xiàn)了若干類似五言詩的句群。必須說明,五言并不是散文的主要句式,即使在五言詩發(fā)達的時代也是如此,這也從一個角度說明五言句天然地與詩歌有著關聯(lián)。盡管如此,我們在西漢散文中還是發(fā)現(xiàn)了不少五言句式。其中有些句子間還能注意到押韻。且看以下例證:藥食嘗于卑,然后至于貴;藥言獻于貴,然后聞于卑。(賈誼《新書·修政上》)致道者以言,入道者以忠,積道者以信,樹道者以人。(同上)得賢者顯昌,失賢者危亡。(《胎教》)古之君子守道以立名,修身以俟時。不為窮變節(jié),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蓋橈枉者過直,救文者以質(zhì)。(《救匱》)故民亂反之政,政亂反之身,身正而天下定。(《后刑》)日月以之明,星歷以之行。(《淮南子·原道訓》)鴝鵒不過濟,貈渡汶而死。形性不可易,勢居不可移也。(同上)萬物有所生,而獨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獨知守其門。(同上,按,省“而”字即成通篇五言。)積于柔則剛,積于弱則強。(同上)是故貴有以行令,賤有以忘卑,貧有以樂業(yè),困有以處危。(《俶真訓》)故情勝欲者昌,欲勝情者亡。(《謬稱訓》)駿馬以抑死,直士以正窮。賢者擯于朝,美女擯于宮。(《說林訓》)圣人處于陰,眾人處于陽;圣人行于水,眾人行于霜。(同上)木大者根,山高者基扶。巨者志遠,體大者節(jié)疏。(同上)病者不得養(yǎng),死者不得葬。(《人間訓》)故桀紂不為王,湯武不為放。(《泰族訓》)雖不是有意為詩,但在形體上已經(jīng)可以說是詩了。這說明對于西漢文人來說,寫作五言詩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只要有意為詩,寫作五言詩是絕不成問題的。完全不必要延宕二百多年才好不容易出現(xiàn)第一首文人五言詩,延宕四百年直到東漢晚期才終于出現(xiàn)成熟的文人五言詩。人們之所以會在這個問題上產(chǎn)生這樣的誤解,主要是因為史料稀缺的緣故。然而史料稀缺并不等于史實不存在。我們當然要努力發(fā)掘史料,但在史料稀缺的情況下,還可以在現(xiàn)有材料的基礎上,結(jié)合運用邏輯的方法去作一些合理的推測,這有助于推進對問題的認識。綜上所述,我們不能不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西漢的確存在著產(chǎn)生文人五言詩的條件和可能。在沒有找到更早更充分的直接證據(jù)之前,文人五言詩起源的時間應該提前到西漢。[本文的寫作得到上海市重點學科建設項目(編號:B404)的資助][同行專家評點]“五四”以后一段時間內(nèi),在文史哲研究領域,疑古思潮一度流行,西漢不可能產(chǎ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