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 讀文指導 讀懂文本才能準確答題 教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1.gif)
![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 讀文指導 讀懂文本才能準確答題 教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2.gif)
![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 讀文指導 讀懂文本才能準確答題 教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3.gif)
![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 讀文指導 讀懂文本才能準確答題 教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gif)
![新高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 讀文指導 讀懂文本才能準確答題 教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4b2c092cf7682d969a69efa7d2534c8a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要想做好詩歌鑒賞題,首要的是讀懂詩歌。只有讀懂了一首詩歌,才能有針對性地組織答案。因此,詩歌鑒賞的關(guān)鍵是讀懂詩歌。那么,怎樣去讀懂詩歌呢?一、掌握詩歌必備知識(一)古代詩歌分類1.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案琛薄靶小薄耙薄扒薄耙鳌钡裙旁婓w裁的詩歌皆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究對仗、平仄,沒有字數(shù)、句數(shù)的限制,押韻較自由。2.近體詩也叫今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這類詩講究字數(shù)、句數(shù)、平仄、對偶、押韻等,規(guī)矩很多。3.詞又稱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diào)有定格,句有定字,字有定聲。詞有單調(diào)和雙調(diào)之分,單調(diào)只有一段,雙調(diào)分兩大段,每段的平仄、字數(shù)、句數(shù)大體一致。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后闋、下闋、下片。4.曲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包括小令、套數(shù)(套曲)兩種。套數(shù)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二)古代詩歌結(jié)構(gòu)特點古體詩以自然段為層。近體詩絕句前兩句寫景(次),后兩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有的詩講起、承、轉(zhuǎn)、合律詩前四句寫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詞上闋(片)首句渲染氣氛。寫景(次)主句寫景。抒情(主)尾句過渡。下闋(片)承接上闋(片),表達主旨。(三)古代詩歌語言特點古代詩歌語言是語言的變形,它離開了口語與一般書面語,成為一種特異的語言形式。古代詩歌語言的“變形”:在語言方面,建立格律以營造音樂美;在用詞、造句方面,改變詞性、改變詞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辭方面,常常是互文見義。由此取得“新、巧、奇、警”的藝術(shù)效果;增加語言容量,以取得多義的效果;強化語言的啟發(fā)性,以取得寫意傳神的效果。但語言的“變形”都是服從表情達意的目標,而非文字游戲。古代詩歌語言變形的地方,往往是讀懂詩歌的難點。詩家語(方式)內(nèi)容解說示例改變詞性詩人為了煉字、煉意的需要,常常改變詩詞中某些詞語的詞性,以此來增強詩歌的表現(xiàn)力。杜甫的“隔葉黃鸝空好音”(《蜀相》),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泊船瓜洲》),王維的“日色冷青松”(《過香積寺》),以上句中“空”“綠”“冷”均為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這些詞語繪景狀物,化抽象為具體,化腐朽為神奇,強化了詩歌的感染力。改變詞序詩人寫詩,有時為了強調(diào)某些意蘊,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或出于格律等表達的需要,故意改變某些詞的詞序,主要體現(xiàn)在主語后置、主賓換位等方面。①崔顥《黃鶴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薄皾h陽樹”和“鸚鵡洲”為陳述對象(主語)后置。②白居易《長恨歌》“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門戶生光彩)”為主賓換位。省略壓縮語言詩歌語句之間往往具有跳躍性,于是就產(chǎn)生了省略現(xiàn)象,也就出現(xiàn)了空白,從而為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古代詩歌省略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①答話蘊含問話;②意象組合。①賈島《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弊髡卟捎么鹪捥N含問話的方法,把詩歌精簡壓縮為二十個字。②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卑讯鄠€意象直接拼合,表達了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互文見義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見的一種修辭手法。表現(xiàn)在具體詩詞中的情況: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一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yīng),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同一件事。分單句互文和多句互文。①單句互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主人下馬客在船”,其意思應(yīng)是“主人與客人一起下馬來到船上”。②多句互文。如《木蘭詩》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其意思應(yīng)是“在東市、西市買了駿馬、鞍韉”。1.指出下列詩句中的語序顛倒之處及其妙處。(1)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2)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答案](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正常語序應(yīng)為:無處覓英雄孫仲謀。顛倒語序,既合乎平仄需要,又突出了“英雄”一詞。(2)正常語序應(yīng)為: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因平仄的限制,主語后置,動詞前置,使詩句讀起來更富有韻味,更生動有致。2.指出下列詩句中的省略成分。(1)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sh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2)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李清照《如夢令》)[答案](1)省略謂語?!盃帯焙笫÷浴八汀弊?。(2)省略主語?!霸噯枴鼻笆÷缘闹髡Z是作者,“卻道”前省略的主語是“卷簾人”。3.指出下面詞句中活用的妙處。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答案]“檣櫓灰飛煙滅”中的“灰”“煙”,都是名詞作狀語,像灰一樣,像煙一樣。4.指出下面詩句中互文的妙處。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杜甫《江南逢李龜年》)[答案]“見”“聞”互文,對仗工整,有助于前后意思的理解。二、聚焦文本,讀懂詩歌從“4角度”入手,讀懂詩歌大意抓標題標題是詩歌內(nèi)容和形式等信息的豐富載體,是我們理解詩歌的重要切入點。1.請指出下列標題中的重要信息。卷別標題重要信息(1)2020·全國卷Ⅰ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2)2020·全國卷Ⅲ苦筍(3)2020·新高考全國卷Ⅰ贈別鄭煉赴襄陽(4)2020·新高考全國卷Ⅱ贈趙伯魚(節(jié)選)(5)2019·浙江卷早秋過龍武李將軍書齋[答案](1)①表明了題材(唱和詩);②表明了對象(襲美);③交代了寫作的緣由(抱疾杜門)。(2)①表明了寫作對象(苦筍);②暗示了題材(詠物詩)。(3)①表明了對象(鄭煉);②表明了赴任地點(襄陽);③表明了題材(贈別詩)。(4)①表明了對象(趙伯魚);②表明了題材(酬贈詩)。(5)①交代了時間(早秋);②交代了地點(書齋);③表明了對象(李將軍)。看作者要真正讀懂一首詩歌,必須“知人論世”?!爸苏撌馈本褪钦f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經(jīng)歷、風格流派及其創(chuàng)作詩歌的時代背景、目的等。知道了“人”與“世”,才能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情感。知人論世“3注意”1.詩人不同,詩風各異。如李白——豪放飄逸(壯美、豐富多彩、變化萬千、雄偉瑰麗、奔放豪邁),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如杜甫——沉郁頓挫(情感的深厚、濃郁、憂憤、蘊藉;語意的頓挫),如“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2.境遇不同,詩情有別。如李清照前期與后期的作品就不同,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和《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所表達的情感明顯不同。3.時代不同,精神迥異。同為邊塞詩,唐朝的與宋朝的就不同。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傳達出的是豪邁和勇敢,陸游的《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傳達出的是憤懣和痛苦。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秋興陸游白發(fā)蕭蕭欲滿頭,歸來三見故山秋。醉憑高閣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五更畫角只生愁。明朝煙雨桐江岸,且占丹楓系釣舟。【注】迮:狹窄。結(jié)合作者的人生經(jīng)歷,根據(jù)中間兩聯(lián),概括作者“愁”的原因。[解析]通過學過的課文《示兒》《書憤》等詩歌我們可知,陸游生活于南宋危亡之際,始終主張抗金,但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quán)派的排斥打擊,一生報國無門、壯志難酬;屢遭打擊,但矢志不渝。因此他的許多詩篇都抒寫了抗金殺敵的豪情和對敵人、賣國賊的仇恨,以及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題干“中間兩聯(lián)”指出答題范圍,“概括”說明不需聯(lián)系具體詩句。“病入中年日月遒”是說自己人到中年,整日與病為伍;“百戰(zhàn)鐵衣空許國”是說自己一心報國,但報國無門;“五更畫角只生愁”是說聽聞五更天吹響的軍號愁腸百結(jié),說明戰(zhàn)事未寧。整合以上信息作答即可。[答案]壯志難酬,懷抱未展;中年多病,時光日迫;國土淪喪,戰(zhàn)事未寧。析注釋注釋往往暗示著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細審讀。詩歌注釋蘊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根據(jù)提示回答問題。送子由使契丹蘇軾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應(yīng)夢武林②春。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1)注釋①對“清禁”的解釋,有助于理解詩意,暗示蘇轍的地位。注釋②解釋“武林”,并點出本文寫作時蘇軾時知杭州。結(jié)合原詩可知,“沙漠回看清禁月”隱含著蘇軾希望蘇轍不要忘記國家,而“湖山應(yīng)夢武林春”又希望蘇轍(2)注釋③解釋典故,幫助讀懂、理解詩歌,進而把握作者的情感,可知“莫道中朝第一人”運用典故,表達了[答案](1)不要忘記親人。(2)作者對蘇轍的擔心。讀正文(一)把握思路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即思路,把握詩歌的結(jié)構(gòu),有助于我們從整體上知曉大意。1.詩歌常見的思路結(jié)構(gòu)律詩常見結(jié)構(gòu)①四分法:起承轉(zhuǎn)合。②二分法:前兩聯(lián)為第一層,后兩聯(lián)為第二層。③三分法:首聯(lián)為第一層,中間兩聯(lián)為第二層,尾聯(lián)為第三層。①一般結(jié)構(gòu):起承轉(zhuǎn)合。絕句常見結(jié)構(gòu)②兩句鋪陳,兩句議論或抒情。③前三句鋪陳,第四句揭示中心。詞的常見結(jié)構(gòu)見前面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2.近體詩(主要是律詩)的結(jié)構(gòu)特點——起承轉(zhuǎn)合起即起句。緊承詩題,引出所敘、所描之事、物。承是承接上一層而展開,包括順接、反接和以類連比。是“起”的延伸、拓展。轉(zhuǎn)是接“承”而來,在內(nèi)容上推進一層,轉(zhuǎn)出他意,表明詩意的轉(zhuǎn)折變換。合是詩文的結(jié)尾,往往是針對上面描述的內(nèi)容作“集中”的表現(xiàn),或議論,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往往是詩歌主旨或詩人感情的凝聚之處。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分析其起承轉(zhuǎn)合的結(jié)構(gòu)特點。春日憶李白杜甫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答案]首聯(lián)從贊美李白詩才超群“起”。頷聯(lián)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風格為“承”。頸聯(lián)為“轉(zhuǎn)”,開始由贊李白的詩才詩風轉(zhuǎn)為寫對李白的思念:從空間阻隔寫兩人天各一方。尾聯(lián)是“合”,即怎樣收束全詩,作者寫了兩層意思: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見,這是一層;渴望相見,見面干什么?對酌、切磋詩藝,又把首、頷兩聯(lián)的內(nèi)容收在里面,這又是一層。(二)咀嚼詩歌語言詩歌語言是語言的變形,是語言中的最高形態(tài)。對于考生來說,可能最難懂的就是其語言了,要讀懂“詩家語”,必須要理解詩歌語言的特點(見前面“一、掌握詩歌必備知識,(三)”),在此基礎(chǔ)上重點咀嚼下面幾種語言。1.圈出“情語”,抓住關(guān)鍵。所謂關(guān)鍵,就是指詩歌中能夠表明中心和作者情感的詞、句。對于這些關(guān)鍵詞句,不僅要能迅速找出,還要反復咀嚼。類型闡釋示例典型詩句顯性詞語可以明顯看出詩歌情感類型的詞語,也叫“情感語”,多為動詞和形容詞,表意功能明顯,大多數(shù)情況下決定了詩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調(diào)。包含“愁”“怨”“恨”“憤”“憂”“凄”“悲”“喜”“樂”“悔”“思”“憐”“淚”“閑”“悵”“愴”“孤”“獨”“寂寞”等詞語。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獨”“閑”兩字即是情語,揭示出詩人的孤獨、無聊之感)隱性詞語①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詞語,它們雖然不是詩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情感,這種詞語叫“景物語”。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首聯(lián)借風、天、猿、渚、沙、鳥六種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飛修飾,指明了節(jié)序和環(huán)境,渲染了濃郁的秋意,給人以沉郁蒼涼、悲壯壓抑之感)②表情態(tài)、語氣的虛詞。如“但”“卻”“惟”“仍”“又”“只”“徒”“空”“尚”“猶”等詞語。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猶”“只”兩字將詞人遙望金陵時那種物是人非的無限悵恨的感嘆傳達了出來)2.稱謂變化,注意識別。古詩詞還有變換稱謂的特征,即同一事物用多種稱謂。戰(zhàn)爭和戰(zhàn)亂烽火、烽煙、狼煙、干戈、天狼、兵鋒。書信鴻雁、青鳥、青鸞、尺素、錦書、函、簡、箋、札、尺牘。馬玉驄、玉鞭、征轡、鞍。月亮嬋娟、蟾宮、玉兔、素娥、嫦娥、銀闕、玉輪、玉環(huán)、清輝。船扁舟、蘭舟、畫舫、檣、棹、櫓、楫。女子紅袖、紅粉、粉黛、蛾眉、巾幗、紅顏、碧玉、麗人、嬋娟。3.詞類活用。古代詩歌中一些詞的詞性發(fā)生改變,有時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名詞、形容詞、數(sh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動詞活用為名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等,在古代詩歌中很常見。類型教材典例闡釋名詞活用作動詞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錦帽貂裘”等于說“戴錦帽”“穿貂裘”,這是名詞活用作動詞。名詞活用作形容詞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春”,名詞活用作形容詞,意為“茂盛的”。在沉船的旁邊千帆競發(fā),在病樹的前頭有眾多茂盛的樹木。形容詞活用作名詞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孔雀東南飛》)“貧賤”,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意為“貧賤之家”。貧賤之家有這樣一個女子,剛出嫁就被休回娘家。形容詞的使動用法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綠”,使動用法,意為“使……綠”。春風又使大江南岸變綠了,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家呢?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晚晴》)“重”,意動用法,意為“以……為重”。蒼天有意憐愛生長在幽暗之地的小草,人世間更以晚晴為重。名詞作狀語檣櫓灰飛煙滅。(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灰”“煙”名詞作狀語,意為“像灰塵一樣;像煙霧一樣”。曹操的水軍像灰塵、煙霧一樣飛散消失了。4.推測難字,突破障礙。古代詩歌語言本質(zhì)上是文言文,既然是文言文,我們完全可以用推斷文言實詞詞義的方法去推斷其中的疑難詞語。要特別注意三類疑難詞語。(1)古今異義詞。如[元]白珽《余杭四月》詩首聯(lián)“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中“生意”就是一個古今異義詞,這里是“生機”意。(2)關(guān)鍵卻又難以理解的詞。如2019年全國卷Ⅰ《題許道寧畫》尾聯(lián)“此中有佳句,吟斷不相關(guān)”中“吟斷”“不相關(guān)”是個攔路虎,這時可結(jié)合上下文及題目內(nèi)容窮幽探微,“此中”指許道寧畫,且“有佳句”,則“吟斷”意為“不斷地吟誦‘佳句’”,“不相關(guān)”并非字面上的互不關(guān)聯(lián),應(yīng)指“不能描述完美,不能描述準確”。(3)古代詩歌中的特殊詞語。如2015年全國卷Ⅰ岑參《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尾聯(lián)“勤王敢道遠”中的“敢”是個表反問的詞,是“豈敢”,而不是“敢”意。這樣的詞語還有“肯”“可”“那”等。5.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湖州歌(其六)①汪元量北望燕云不盡頭,大江東去水悠悠。夕陽一片寒鴉外,目斷東南四百州②?!咀ⅰ竣俅嗽娛窃獪缒纤螘r,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途中作。②四百州:南宋統(tǒng)治下的府、州、郡一級行政單位。宋朝全盛時號稱“八百州”。南宋時的半壁江山,約為一半,作者稱之為“四百州”。(1)詩中有一字可以起到全詩景物描寫的統(tǒng)領(lǐng)作用,它是________字。(2)詩中有兩個情感字眼,請找出來,分別說明其表情作用。[答案](1)望(2)寒、斷?!昂弊咒秩玖艘环N寒冷凄清的氣氛,傳達作者心情之冷清;“斷”字則表達了作者在國家滅亡后,面對已落入元人手中的南宋故土“四百州”時,那種悲痛欲絕、肝腸寸斷的悲痛心情。6.指出下列詩句中詞類活用的妙處。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查慎行《早過大通驛》)[答案]“風軟一江水,云輕九子山”中的“軟”“輕”,都是使動用法,均巧妙地運用通感的修辭手法,把水波云海寫得可觸可撫。全句意為:清風吹拂,江水泛起微微漣漪,像輕綢軟緞在波動;九子山巔高出云表,像輕輕浮在銀色的海面。三、借助選擇題深理解借助選擇題的4個選項,進行巧讀。選擇題的4個選項有如下特點:(1)一般是按照詩歌順序?qū)υ姼璧闹鹨唤庾x。(2)信息含量大,囊括了情感、主旨、語言、手法等的賞析。(3)只有1個錯誤選項,并且大多是在細節(jié)上設(shè)誤。故本步驟的做法是,讀選項,通詩意,標敏感詞。[典例](2020·全國卷Ⅰ)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奉和襲美抱疾杜門見寄次韻①陸龜蒙雖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詩②。因吟郢岸百畝蕙③,欲采商崖三秀芝④。棲野鶴籠寬使織,施山僧飯別教炊。但醫(yī)沈約重瞳?、?,不怕江花不滿枝?!咀ⅰ竣僖u美,即陸龜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內(nèi)懸掛的帷幕,指教書。裁詩:作詩。③《楚辭·離騷》:“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北扔髋囵B(yǎng)人才。④商崖:這里泛指山崖。⑤沈約,南朝詩人,史載其眼中有兩個瞳孔。這里以沈約代指皮日休。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閉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C.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但心中盼望能走進自然,領(lǐng)略美好春光。D.尾聯(lián)使用了關(guān)于沈約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嘗試解答]________[解題思維]第一步:速讀選項,通詩意這是一首應(yīng)和詩,寫給病中好友皮日休以表達關(guān)切之情。第二步:細讀選項,標敏感詞A項,“作者寫作此詩之時,皮日休正患病居家”基本屬于對題目的對譯,無誤?!伴]門謝客,與外界不通音訊”,真的“與外界不通音訊”嗎?概括性的詞語屬于“正誤敏感詞”。B項,“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約會被暫時擱置”基本屬于對譯,無誤。“作者游春的詩篇也未能寫出”,真的“未能寫出”嗎?概括性的詞語屬于“正誤敏感詞”。C項,“作者雖然身在書齋從事教學”,根據(jù)注釋可知,基本屬于對譯,無誤?!暗闹信瓮茏哌M自然,領(lǐng)略美好春光”,基本屬于對譯,無誤。D項,“尾聯(lián)使用了關(guān)于沈約的典故”,根據(jù)注釋可知,基本屬于對譯,無誤?!翱梢杂纱送茰y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真的“可以由此推測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嗎?概括性的詞語屬于“正誤敏感詞”。通過以上兩步,我們獲得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具體見上),不僅疏通了詩意,而且找到了“正誤敏感點”,為下一步從容做題做了鋪墊。本題答案是A,A項錯在“與外界不通音訊”。從下文來看,朋友只是得了眼疾,閉門在家,不能和朋友一起外出游玩。[答案]A四、從“10題材”入手,讀一首詩,知一類詩根據(jù)題材分類,中國古代詩歌大致有題(詠)畫抒懷詩、干謁言志詩、山水田園詩、即事(景)抒懷詩、羈旅思鄉(xiāng)詩、詠物言志詩、送別懷人詩、愛情閨怨詩、邊塞征戰(zhàn)詩、詠史懷古詩等幾種類型。相同題材的詩歌,詩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為此,我們閱讀詩歌,完全可以從題材入手,取得“讀一首詩,知一類詩”的效果。(一)題(詠)畫抒懷詩——詩堪入畫方稱妙,畫可融詩乃為奇對接教材篇目:《惠崇春江晚景》(蘇軾)、《墨梅》(王冕)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題畫詩就是把詩題在畫面上,是繪畫章法的一部分;廣義的題畫詩,是品評畫作之詩(詠畫詩)和題于畫面之詩的統(tǒng)稱。內(nèi)容題畫詩基本內(nèi)容是繪畫題材、內(nèi)容、思想的評定,是對作品格調(diào)的藝術(shù)總結(jié)。(1)化靜為動。運用聯(lián)想將畫面上靜止的景物人物寫活寫動,畫中景物、人物如在讀者眼前。(2)變無為有。題畫詩不僅寫畫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寫畫面上沒有的景物。(3)借題發(fā)揮。大部分的題畫詩還是作者借題畫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內(nèi)心的不滿。(4)虛實結(jié)合。詩人善于運用虛實相生的手法,將詩情與畫意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標志(1)標題中往往含有題、丹青、畫家名號、畫作名稱等字眼。(2)根據(jù)畫作內(nèi)容而定,屬于詩畫互補的審美意象。①山水畫題畫詩中所繪之景。②人物畫題畫詩中所畫之人。③花鳥畫題畫詩所狀之物。情感(1)抒發(fā)作者對意象的贊美。(2)對畫作技藝的品判。(3)對畫面意境的詠嘆。(4)借畫表心志、寄感慨。1.(2019·北京卷)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和張規(guī)臣水墨梅五絕①陳與義其一巧畫無鹽②丑不除,此花風韻更清姝。從教③變白能為黑,桃李依然是仆奴。其四含章④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⑤?!咀ⅰ竣傥迨捉^句題詠同一幅墨梅圖。②無鹽:戰(zhàn)國時齊國丑女鐘離春。③從教:任憑。④含章:含章殿,傳說南朝時宋武帝壽陽公主臥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額頭形成美妝。⑤九方皋:春秋時相馬名手。(1)下列對兩首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首前兩句認為,不論怎樣描畫無鹽也無法變丑為美,墨梅圖卻能盡顯梅花之美。B.第二首前兩句認為,墨梅圖中的梅花猶如佳人容顏般美妙,展現(xiàn)出堪比造化的畫技。C.兩首詩所題詠的墨梅圖,不但描繪了梅花,還描繪了桃花、李花,對比鮮明。D.兩首詩所題詠的墨梅圖,沒有描繪含章殿和九方皋,詩人提及二者是在用典。C[C項,“還描繪了桃花、李花,對比鮮明”分析錯誤。第一首詩提及桃李是為了襯托出梅花的風韻之美,不是“對比”;且第二首詩并未提及桃花、李花。](2)現(xiàn)實中沒有黑色梅花,而宋代出現(xiàn)了墨梅畫。根據(jù)上面兩首詩,概括陳與義對墨梅畫特點的認識,并比較兩首詩題詠的側(cè)重點有何不同。[解析]第一首詩贊美梅花雖然被畫成黑色,但梅花“清姝”的氣質(zhì)和風韻立現(xiàn)。第二首詩說畫師將白梅畫成黑色,乃是“遺貌取神”,他追求的是神韻而不拘泥于梅花的外在顏色,尤其“意足不求顏色似”道破強調(diào)意趣而不求形似的境界。[答案]認識:不施色彩,只用水墨,重視神韻而不拘泥于形貌(或:重“意足”而輕“顏色”,強調(diào)意趣而不求形似)。不同:①第一首側(cè)重于贊美墨梅的清姝氣質(zhì)。②第二首側(cè)重于贊美畫家高妙的藝術(shù)造詣。(二)干謁言志詩——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對接教材篇目:《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干謁言志詩是古代文人為推銷自己而寫的一種詩歌,類似于自薦信。內(nèi)容一些文人為求得進身機會(科舉登第、入仕、入幕等),十分含蓄地寫一些詩歌,向達官貴人呈獻詩文,展示自己的才華與抱負,以求引薦。(1)比喻。登龍門、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飛鳥、良馬喻己。(2)對比。孤鴻燕雀相比,襯托高潔之志;鳳凰與螞蟻相比,顯示雙方地位懸殊。(3)雙關(guān)。干謁詩大都具有表里雙層意蘊,其表層意蘊常取自比喻性的意象或描述性的意象;而里層意蘊則取自象征性的意象。(4)借景抒情。借四海升平之景表達對顯貴的贊美。標志(1)標題中往往含有“奉呈”“奉贈”“投贈”“獻”“上”、顯貴的官名(姓)等字眼。(2)詩風不同,意象不定。朱慶余的溫婉含蓄,多生活類意象;孟浩然的懇切樸素,多闊大類意象……情感(1)對自己才華的昂揚自信。(2)積極入仕的急切心情。(3)對推薦者的贊美。(4)瀟灑曠達、傲視權(quán)貴的態(tài)度。(5)貧賤驕人、悲憤難鳴的心情。(6)命運多舛、出身寒微、無所依托的苦悶。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和談校書秋夜感懷,呈朝中親友①白居易遙夜涼風楚客②悲,清砧繁漏月高時。秋霜似鬢年空長,春草如袍③位尚卑。詞賦擅名來已久,煙霄④得路去何遲。漢庭卿相皆知己,不薦揚雄⑤欲薦誰?【注】①此詩是詩人被貶為江州司馬時所作。談校書應(yīng)為詩人在朝為官時的同事、朋友。②楚客:指賈誼。③袍:官袍。④煙霄:喻顯赫地位。⑤揚雄:擅長詞賦寫作,曾被大司馬王音推薦。(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句中的“遙夜”和“涼風”照應(yīng)了標題中的“秋夜”,點出了詩人所處的環(huán)境。B.第二句通過對搗衣聲和計時刻漏聲的描繪,以動襯靜,營造出月夜清幽的氛圍。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聲。這句說詩人在詞賦方面享有好聲名已很長時間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遲”與上句中的“來已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心緒。B[B項,結(jié)合上句中的“悲”,再從此句中搗衣聲的“清”、滴漏聲的“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處營造的氛圍是凄清,故“清幽”不當,寫搗衣聲和計時刻漏聲也是為了突出氣氛的凄清。](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解析]答題時要抓住關(guān)鍵意象和情感關(guān)鍵詞分析?!俺捅苯栀Z誼經(jīng)歷,暗寓自己被貶客居他鄉(xiāng)的悲愁;“秋霜似鬢”“春草如袍”,用比喻表現(xiàn)“位尚卑”,年長官微的慨嘆;“不薦揚雄欲薦誰”以揚雄自比,借“薦揚雄”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文才卓絕卻無伯樂引薦的苦悶之情。[答案]①詩人借賈誼流落楚地的經(jīng)歷,暗寓了自己被貶客居他鄉(xiāng)的悲愁。②鬢發(fā)像秋天的白霜,官袍還是卑微的青色,詩人運用比喻,抒發(fā)年長官微的慨嘆。③詩人借“薦揚雄”的典故,表達了自己文才卓絕卻無伯樂引薦的苦悶之情。(三)山水田園詩——山光水色養(yǎng)性靈,登山觀海總溢情對接教材篇目:《過故人莊》(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維)、《歸園田居(其三)》(陶淵明)、《飲酒(其五)》(陶淵明)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山水田園詩是以描寫美麗清新的自然景色、歌詠閑適恬淡的田園生活為題材的詩歌。內(nèi)容山水田園詩的基本內(nèi)容是自然山川與田園風物。(1)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2)寫景的表現(xiàn)手法有:①白描與工筆;②觀察角度高、低、俯、仰的變化與遠近高低的順序;③光、影、色彩的渲染,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運用;④虛實結(jié)合(眼前之景與想象之景);⑤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化動為靜與化靜為動)。(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樂景寫哀情。標志(1)山水田園詩分為山水詩與田園詩。山水詩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田園詩指主要以農(nóng)村自然景物、田園生活為吟詠對象的詩。(2)常見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門”“桑麻”“南畝”“五柳”“明月”“漁歌”等。情感(1)寄情山水,贊美山河,熱愛自然。(2)借凄風苦雨,表達對自由的向往及厭倦官場的超脫之情。(3)憎惡黑暗,寄托恬淡靜雅的隱逸之樂。(4)以恬淡之心抒寫山水清幽,表達閑適淡泊、悠然自得之情。(5)表達對現(xiàn)實不滿和懷才不遇的苦悶之情。3.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水西亭書事①曾鞏一番雨熟林間杏,四面風開水上花。岸盡龍鱗盤翠筱②,溪深鰲背露晴沙。隴頭刈麥催行馌③,桑下繰絲急轉(zhuǎn)車??偸前最^官長事,莫嫌粗俗向人夸?!咀ⅰ竣俦驹妼懹谠柸锡R州(今濟南)知州期間,水西亭為其任職時所建。②翠筱:翠竹。③馌:給在田間勞動的人送飯。(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句寫“一番雨”催熟“林間杏”,既點出節(jié)令又寄托詩人的情感,讀來饒有意趣。B.次句寫水上花開,用語雖簡,卻既能突出水西亭的環(huán)境優(yōu)美,又暗含詩人的欣喜之情。C.“溪深鰲背露晴沙”一句表現(xiàn)的意境,與杜甫《登高》中“渚清沙白鳥飛回”類似。D.詩歌前兩聯(lián)寫美景,后兩聯(lián)寫農(nóng)事,敘寫內(nèi)容的變換巧妙,表現(xiàn)了詩人對豐收的喜悅。C[C項,分析錯誤。詩歌前四句為一層,主要描繪水西亭周圍優(yōu)美的景色。首聯(lián)寫雨過杏熟,風來荷開,既交代節(jié)令,為下面寫農(nóng)忙景象做鋪墊,又寓情于景,含蓄表露詩人欣喜自得的心情,為結(jié)尾的“向人夸”張本。頷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放開視野,河岸、翠竹、溪水、晴沙等景物渲染出鄉(xiāng)村秀美寧靜的氛圍,進一步強化了詩人面對自己治下安寧鄉(xiāng)村的欣喜自得之情。因此,“溪深鰲背露晴沙”所表現(xiàn)的意境,應(yīng)當是秀美寧靜的。這與杜甫《登高》中“渚清沙白鳥飛回”一句所表現(xiàn)的冷清蕭瑟的意境是不同的。](2)這首詩與白居易《觀刈麥》都寫到刈麥場景,但所寫的內(nèi)容和所引發(fā)的情感卻有所不同,請簡要分析。[解析]根據(jù)題干要求,應(yīng)緊扣“刈麥場景”這一要求,先梳理內(nèi)容的不同,再分析情感的不同。本詩中,寫“刈麥場景”的詩句只有“隴頭刈麥催行馌”一句,由“催”字可知所寫內(nèi)容是“忙”。借助尾聯(lián)中的“夸”,可以歸納出詩人的情感應(yīng)是:為農(nóng)民豐收、農(nóng)村安寧而喜悅,以及為自己作為地方官忠于職守、督勸農(nóng)桑而自豪?!队^刈麥》中描寫“刈麥場景”的詩句較多,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也較復雜,除了“忙”,還有“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辛勞”,“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的“苦”。再結(jié)合詩中“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可以歸納出詩人的情感應(yīng)是: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對自己不事農(nóng)桑卻生活無憂的愧疚。[答案]①曾詩只寫麥收季節(jié)農(nóng)家的忙碌,表達了詩人對豐收的喜悅和對自己作為地方官忠于職守、督勸農(nóng)桑的自豪;②除了農(nóng)家的忙碌,白詩還寫了麥收時農(nóng)人的辛勞和困苦,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和對自己不事農(nóng)桑卻生活無憂的愧疚。(四)即事(景)抒懷詩——一枝一葉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嘯吟即事(景)抒懷,指的是詩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發(fā)表自己的議論,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詩,一般來說并無嚴格的界定,許多其他題材的作品,如懷親、送友、思鄉(xiāng),抒發(fā)人生感慨、閑情逸趣等,一般也皆可籠統(tǒng)地稱之為“即事(景)抒懷詩”。對接教材篇目:《無題》(李商隱)、《涉江采芙蓉》(佚名)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即事(景)抒懷,指的是作者因一事或因眼中所見引起了心中的某種感觸,于是描寫當時之事或景物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內(nèi)容即事(景)抒懷詩的基本內(nèi)容是隨意出現(xiàn)在身邊之事、身邊可見之景。包括思親、送友、懷鄉(xiāng)、贈人、表達人生感悟、抒寫閑情逸趣等。(1)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2)敘事寫景的表現(xiàn)手法:①虛實結(jié)合;②襯托(以動襯靜、以樂襯哀);③側(cè)面描寫的運用;④白描與細節(jié)描寫的手法。(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直抒胸臆;②展開想象,寄托情感;③借景抒情,委婉抒情。標志(1)詩歌中包含敘事或?qū)懢皟?nèi)容,重點在作者由所敘之事或所寫之景而生發(fā)的感慨之情。即事抒懷偏重于敘事,即景抒懷偏重于寫景,其重點都在“抒懷”。(2)標題往往有“即事”“即景”“抒懷”等詞。情感(1)寄情山水,表達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2)表現(xiàn)作者向往悠閑舒適的隱居生活的情趣。(3)抒寫政治上的失意和對世事的感慨。(4)表達對現(xiàn)實的憤慨、不滿和壯志難酬及懷才不遇的惆悵之情。4.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雪詩張孜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其中豪貴家,搗椒①泥四壁。到處爇②紅爐,周回下羅冪。暖手調(diào)金絲,蘸甲斟瓊液。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汗滴。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咀ⅰ竣俳罚褐参锩湃顺R越纺┖湍嗤磕▔Ρ?,取其溫暖芳香之意。②爇:焚燒。(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的開頭兩句用“鳥雀難相覓”寫出了長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為后面情感的抒寫營造了氛圍。B.“到處爇紅爐”兩句寫室內(nèi)陳設(shè),分別用“到處”與“周回”來修飾“紅爐”和“羅冪”,極寫室內(nèi)的溫暖。C.結(jié)尾兩句,筆鋒一轉(zhuǎn),寫“饑寒人”的手腳因受凍裂開了口子,照應(yīng)開頭“鳥雀難相覓”,構(gòu)思巧妙精當。D.全詩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虛寫豪貴人家的宴飲,描寫生動逼真,色彩濃麗,不失為諷喻詩中的佳作。D[D項,豪貴人家的宴飲是實寫而不是虛寫。](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又是如何表現(xiàn)的?請結(jié)合文本分析。[解析]這是一首典型的即事抒懷詩,可以根據(jù)詩人的行文思路,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按照“一件事抒發(fā)一樣情感”的模式作答。[答案]第一問:詩歌表達了詩人對“豪貴家”的憤怒痛恨和對“饑寒人”的深切同情。第二問:全詩采用對比手法,描寫長安城大雪紛飛之時,“豪貴家”縱情宴樂、生活奢靡,“饑寒人”卻是受凍受苦、溫飽可憂。突出地表現(xiàn)了社會的階級對立,表達了作者對貧富懸殊、世道不公的憤懣之情。(五)羈旅思鄉(xiāng)詩——他鄉(xiāng)村樹似吾鄉(xiāng),愁煞天涯斷腸人對接教材篇目:《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灣)、《秋思》(馬致遠)、《夜雨寄北》(李商隱)、《黃鶴樓》(崔顥)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詩人因長期客居在外,滯留他鄉(xiāng)或漂泊異地等,對所見所聞有所感,借此抒發(fā)對家鄉(xiāng)、親人的無盡思念和人生感嘆、漂泊愁苦。內(nèi)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嘆,表達思親懷鄉(xiāng)之情。主題有潦倒失意,漂泊哀傷,思念親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樂景襯哀情(樂景寫哀)。(3)側(cè)面落筆。詩人在表現(xiàn)懷遠、思歸之情時,不是直接抒發(fā)思念之情,而是從對方著筆,想象對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詩人的苦恨離情。(4)因夢寄情,虛實結(jié)合。標志(1)標題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憶”“寄”“行”“思”等詞語以及元宵、中秋、重陽、除夕等節(jié)日名。(2)常見意象:“月亮”“秋風”“秋霜”“杜鵑”“猿啼”“沙鷗”“孤雁”“浮云”“梧桐葉落”“西樓”“高樓”“危樓”“危欄”等。情感(1)天涯漂泊羈旅愁。敘寫客居他鄉(xiāng)的艱難,抒發(fā)漂泊無定的孤苦。(2)望盡天涯懷人愁。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3)羈旅他鄉(xiāng)的幽怨之情?;虮磉_人生感嘆,流露年華易逝的苦悶;或抒發(fā)獨居他鄉(xiāng),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獨寂寞、幽怨憤慨之情。5.(2020·株洲4月模擬)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秋興八首(其二)杜甫夔府①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②。畫?、巯銧t違伏枕④,山樓粉堞⑤隱悲笳。請看石上藤蘿月,已映洲前蘆荻花。【注】①夔府:夔州。杜甫當時流寓于此。②八月槎:晉張華《博物志》記載,傳說有一個住在海邊的人,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可達天河。槎,木筏。③畫?。褐笗?。④伏枕:指生病。⑤山樓粉堞:指白帝城樓涂著白粉的女墻。(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A.首句緊承《秋興八首(其一)》結(jié)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寫起,寫出了孤城落日之景。B.詩人順著北斗的方向遙望長安,可見思京之切;“每依”表明這樣的遙望凝想已是常態(tài)。C.耳邊的猿啼聲聲可聞,故曰“實”,盼望的歸舟遲遲未有,故曰“虛”,令人悲慨。D.詩人老病一身,漂泊他鄉(xiāng),畫省往事不再縈繞心頭,都被眼前的悲涼與凄愴沖淡。D[解答此題,首先要找到選項對應(yīng)的詩句以及賞析角度。A項,對應(yīng)首句,“夔府孤城”承接“白帝城高”而作,抒發(fā)作者的孤獨和憂國之情。B項,對應(yīng)第二句,“每”,時常,往往,此字是理解詩句和作者情感的關(guān)鍵。C項,對應(yīng)三、四兩句,“虛實相生”是古代詩歌常用手法,眼見為實,想象、回憶、望為虛。D項,對應(yīng)五、六句,從詩句的意思看,詩人仍深情追懷往昔在朝為官的生活,懷念京城。“沖淡”錯誤,“山樓粉堞隱悲笳”屬眼下夔州之景,景色的悲涼彌增愁思。所以“畫省往事不再縈繞心頭,都被眼前的悲涼與凄愴沖淡”的理解有誤。故選D。](2)這首詩將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愁思融合在一起,前人論之曰“身居夔府,心在京華”。試從詩中找出兩個例子加以分析,并說說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解析]題干中,眼前的景物與心中的愁思,以及“身居夔府,心在京華”均指出本題要求理解詩中情與景的關(guān)系。考生要先弄懂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以及這樣抒情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由于本詩表達的情感豐富,每一聯(lián)都借助一個或兩個景物(意象)來傳情達意,所以要在準確理解詩人豐富的情感的基礎(chǔ)上,從景入手,聯(lián)系所抒之情作答。[答案]第一問:①第一聯(lián),由眼前的“孤城落日”,聯(lián)想到“北斗京華”,寫出了詩人漂泊千里、思念故都的情懷;②第二聯(lián),“聽猿實下”與“奉使虛隨”對舉,寫出了現(xiàn)實的凄涼,歸京夢想的破滅;③第三聯(lián),“畫省”與“山樓”對舉,將往昔朝中的榮光與今日荒城的寂寥交織在一起,不勝悲慨;④第四聯(lián),以景結(jié)情,月亮初升時照在藤蘿上,而現(xiàn)在已照在洲前蘆荻花上,詩人一夜無眠、思念長安,言有盡而意無窮。(答出其中兩點即可)第二問:這樣寫,虛(心中念)實(眼前景)交織,時空交錯,豐富了詩歌的內(nèi)容,開拓了詩歌的意境,增強了詩歌的表現(xiàn)力。(意思答對即可)(六)詠物言志詩——繪盡天下萬物態(tài),寄寓世間感慨情對接教材篇目:《詠柳》(賀知章)、《卜算子·詠梅》(陸游)、《石灰吟》(于謙)、《望岳》(杜甫)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借助吟詠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情感。內(nèi)容單純詠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諷世。(1)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寫(繪形繪色)與側(cè)面烘托。(2)從修辭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擬人和對比。(3)從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標志(1)從對象上來看,詠物詩的對象是單純的某個物。著重對所詠之物的特征、功能進行刻畫,或者著重對所詠之物的某一內(nèi)蘊、精神進行吟詠。(2)從題目上來看,或以所詠之物為詩名或以“詠某物”“題某物”“某物吟”等為題目形式。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或?qū)崿F(xiàn)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2)寄寓高尚的節(jié)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多舛的傷感,或抒發(fā)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3)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6.(2020·衡陽5月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莎衣①楊樸②軟綠柔藍著勝衣,倚船吟釣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煙臥,菡萏香中帶雨披??衩摼萍掖鹤砗螅瑏y堆漁舍晚晴時。直饒③紫綬金章④貴,未肯輕輕博換伊。【注】①莎衣:蓑衣。②楊樸:字契元,為人恬淡閑靜,一生布衣。③直饒:猶縱使,即使。④紫綬金章:指高級的官爵。紫綬,系印鈕的紫色絲帶;金章,金質(zhì)的官印。(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破題,草綴繩編的蓑衣,在詩人眼里是柔軟舒適的,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B.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圖景,是詩人對漁人生活的贊頌,也是他對世外桃源的向往。C.頸聯(lián)寫“春醉后”和“晚晴時”脫蓑衣,與頷聯(lián)寫的“披”相對照,頗有意趣,耐人尋味。D.此詩俊逸瀟灑,語言質(zhì)樸,多用典故,手法靈動多變,意境優(yōu)美,引人入勝。D[D項,“多用典故”錯誤。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詞句,為用典。而這首詩除尾聯(lián)兩句抒情言志以外,其余六句都是詠蓑衣的,全詩沒有運用典故。故選項表述錯誤。](2)詩的尾聯(lián)構(gòu)思精巧,歷來被評論家稱道。請談?wù)勀愕睦斫狻解析]弄懂詩歌所寫內(nèi)容尤其是尾聯(lián)的含意,是解題的前提。尾聯(lián)是說“盡管紫色綬帶、黃金印章極其尊貴,我也不肯輕易拿蓑衣去換取”。這里的“莎衣”象征著平淡自由的生活。本詩是一首詠物言志詩,而尾聯(lián)借助對比卒章顯志,表現(xiàn)了詩人視高官顯爵如敝屣的情懷。[答案]①卒章顯志。尾聯(lián)在前三聯(lián)寫蓑衣的基礎(chǔ)上,筆鋒一轉(zhuǎn),由物及人,足有千鈞之力。②詩人將“紫綬金章”和“莎衣”對比,紫綬金章再高貴,也不肯輕易將蓑衣與之交換;以“紫綬金章”象征高官顯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③表現(xiàn)了詩人遺世獨立、飄然物外,視官爵如敝屣的情懷。(七)送別懷人詩——多情自古傷離別,一種分別多樣情對接教材篇目:《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雨霖鈴》(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與家人、親朋好友離別,送別之際,人們往往設(shè)酒餞別,折柳相送,吟詩贈別,表達依依不舍之情。內(nèi)容送別詩涉及的范圍極廣,有官場贈別,有朋友相別,有親人送別。(1)寓情于景,以景襯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寫人的離情別緒,而是通過寫眼中物有傷離之意來烘托人的傷離之情。(3)以樂景襯哀情(也叫樂景寫哀情或反襯)。(4)想象(也叫虛擬或虛實結(jié)合)。送別詩常借助想象表達自己對朋友的留戀和關(guān)切。標志(1)標題中往往有“送”“別”“贈”“酬”等。(2)常見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長亭”“短亭”“陽關(guān)”“舟”“灞橋”等意象也常在送別懷人詩中出現(xiàn))情感(1)依依惜別的不舍與傷感。(2)離別后的思念與牽掛。(3)對友人的安慰與勉勵。(4)借送別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5)抒發(fā)對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詩表達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情感交織在一起的集合體,它豐富復雜卻不雜亂無章。7.(2020·廣州大學附中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送梓州李使君①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漢女輸橦布②,巴人訟芋田③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賢?!咀ⅰ竣俦驹姙橥蹙S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遂州刺史,后移鎮(zhèn)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織成的布,為梓州特產(chǎn)。③芋田:蜀中產(chǎn)芋,當時為主糧之一。④文翁:漢景帝時為蜀郡太守,政尚寬宏,見蜀地僻陋,乃建造學宮,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漸開化。(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lián)互文見義,既有視覺形象,又有聽覺感受,所述之景雄奇壯闊,令人耳目應(yīng)接不暇。B.頷聯(lián)描繪了深山夜雨及山間飛泉懸空而下的景象,遠遠望去,遠處泉瀑就如同從樹梢上傾瀉下來似的,境界幽深秀麗。C.頸聯(lián)寫蜀中民俗民情,“漢女”“巴人”“橦布”“芋田”,緊扣蜀地特點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職事,表達了對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難卜的深深憂慮。D.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格調(diào)明快,境界高遠,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C[C項,“表達了對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難?的深深憂慮”錯誤。詩人寫蜀地僻遠,經(jīng)濟落后,人民窮困,借此來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并非易事,任重而道遠。這是對友人奮發(fā)有為、大展宏圖的期待和勉勵。](2)結(jié)合全詩,談?wù)勗姼枋侨绾伪憩F(xiàn)作者豐富的情感的。[解析]審讀題干,由“如何”可知此題考查的是鑒賞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前兩聯(lián)寫景,以欣羨的筆調(diào)描繪蜀地山水景物,表達了詩人對梓州風光的向往和贊美。第三聯(lián)敘事,寫蜀中民情和政事,“漢女”“巴人”“橦布”“芋田”,處處緊扣蜀地特點,而征收賦稅,處理訟案,又都是李使君以后所掌管的職事,把這些寫在詩里,非常貼切,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遠。最后一聯(lián)勉勵友人,既然蜀地環(huán)境如此之美,民情風土又如此之淳,到那里去當官,自然更應(yīng)當恪盡職事,有所作為。寓勸勉于典故之中,寄厚望于送別之時,委婉而得體。[答案]①借景抒情。描繪巴蜀雄秀的山川風光,流露出詩人對李使君即將前往赴任的梓州風光的贊美。②敘事抒情。既表現(xiàn)了蜀地的物產(chǎn)、民風,也說明蜀地僻遠,經(jīng)濟落后,人民窮困,含蓄地提醒李使君,治蜀任重道遠。③用典抒情。真誠勉勵并殷切期望李使君以漢代蜀郡太守文翁為榜樣,在梓州重施教化,翻新吏治,大展宏圖。[教師備選]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遠懷舍弟穎、觀等①杜甫陽翟空知處,荊南近得書②。積年仍遠別,多難不安居。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云天猶錯莫③,花萼尚蕭疏。對酒都疑夢,吟詩正憶渠。舊時元日會,鄉(xiāng)黨羨吾廬?!咀ⅰ竣偕岬埽簩ψ约旱艿艿闹t稱。杜甫有四弟:杜穎、杜觀、杜豐、杜占。②陽翟:今河南禹州。荊南:今湖北荊州。安史之亂后杜甫曾流落荊州。③錯莫:紛亂昏暗。(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二句“陽翟”對“荊南”,寫出了詩人與弟弟們距離很遠,不能相見的感傷。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現(xiàn)出兄弟分隔時間之久,空間之遠,寫盡詩人內(nèi)心的無奈。C.第五、六句寫春風又起,冰霜消融,物候變換中暗寓著對時光流逝、老去無為的感慨。D.第七、八句寫云天昏暗,屬遠景;花萼稀疏,屬近景。這兩句寫出詩人愁情無所不在。C[C項,“老去無為的感慨”屬于無中生有。作者借這兩句表達了時光流逝、歸鄉(xiāng)無期的感慨。](2)為什么“舊時元日會,鄉(xiāng)黨羨吾廬”?這兩句是如何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分析出這兩句的含意,再判斷其運用的手法,最后結(jié)合情感和表達效果闡釋?!芭f時元日會,鄉(xiāng)黨羨吾廬”是回憶往昔兄弟們相聚一堂、歡樂暢快,引得鄰人羨慕的場景,屬于虛寫;也正是回憶的快樂反襯出了現(xiàn)實中分離的痛苦。[答案]①這是因為在元日廟會上,兄弟相聚、歡樂和睦,這在動蕩的時局中實為難得。②運用了以虛寫實的手法,在對往昔相聚情景的追憶之中,蘊含著現(xiàn)實中兄弟分隔的悲傷。(八)愛情閨怨詩——心有靈犀情無限,明月孤燈夢難圓對接教材篇目:《氓》(佚名)、《聲聲慢》(李清照)、《一剪梅》(李清照)題材特征內(nèi)容情感常用技法內(nèi)涵愛情閨怨詩主要描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或抒發(fā)離別相思之苦。內(nèi)容(1)表現(xiàn)詩人對妻子的真摯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贈內(nèi)詩和悼亡詩兩類。(2)以婦女角度寫的閨怨詩,它包括宮怨詩、離婦詩、棄婦詩、別離相思詩。(1)比興(托物起興)。先從自然之物寫起,然后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達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寫起烘托感情、渲染氣氛的作用。(2)襯托(正襯和反襯)。寒月孤燈、冷衾淚枕、月落星稀、凄風苦雨、漏聲雁影等凄涼之景往往襯托主人公的孤寂與幽怨,青青楊柳、斜燕雙飛、春風浩蕩等充滿活力生機之景更能反襯閨中思婦的悲傷與幽怨。(3)抑揚結(jié)合(先揚后抑和欲揚先抑)。標志(1)標題中多含“怨”“懷”“思”“別”“憶”“望夫”“婦嘆”“閨怨”“幽恨”或直接用“無題”等字眼。(2)常見意象:“眉鎖”“翠樓”“碧紗”“白發(fā)”“秋風”“夜雨”“寒月”“寒衣”“殘夢”“淚如雨”“春風楊柳”“雁聲月明”“紅妝對鏡”“喜鵲報枝”“雨燕雙飛”“臨箋淚長”等。情感(1)表現(xiàn)夫妻之間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幽寂的命運之悲。此類情感主要體現(xiàn)在宮怨詩中。(3)思婦空閨、思念親人、盼夫早歸、渴望團聚的哀傷之情。(4)情夢難圓的遺憾與悵惘之情。(5)陰陽兩隔的悼亡之痛。8.閱讀下面這首唐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應(yīng)天長韋莊綠槐陰里黃鶯語,深院無人春晝午。畫簾垂,金鳳舞,寂寞繡屏香一炷。碧天云,無定處,空有夢魂來去。夜夜綠窗風雨,斷腸君信否?(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前兩句運用動靜描寫,以“黃鶯語”反襯出春晝午后沉寂一片。B.在這深閨之中,女主人公慵懶而寂寞,環(huán)境的幽寂更加襯托出人的孤獨。C.“空”在詩歌中含義獨特,如王維的“空山新雨后”,此詞中“空”的含義正與王詩相同。D.“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問,描寫出獨居孤處的女主人公極端苦悶的心情。C[C項,“此詞中‘空’的含義正與王詩相同”錯誤,王詩中的“空”是“安靜”的意思,此詞中的“空”是“只有”的意思。](2)請結(jié)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寫女子的相思之情的。[答案]下片以夜色表達女子的相思之情?!氨烫煸啤奔仁撬姷囊股?,又暗指她所懷念的漂泊在外的人?!耙挂埂本溆蔑L雨搖窗、深夜夢醒的典型環(huán)境,表達了她對遠人的深沉眷戀。末句是哀切的呼喚。獨居孤處的女主人公在極端的苦悶中無人可傾訴,只能對著遠方如此傾訴。這樣,她對遠人的深厚情意以及思而不見的抑郁心情,就充分地表現(xiàn)了出來。(九)邊塞征戰(zhàn)詩——金戈鐵馬征戰(zhàn)事,大漠秋風慷慨情對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牙釉質(zhì)粘結(jié)劑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塑料用群青紫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健康飲食膳食計劃應(yīng)用程序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大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螯合鋅鉀硼尿素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化學鍍化學品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危險區(qū)域軌道衡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磁性長度和角度測量系統(tǒng)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食用菌滅菌設(shè)備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軍用航空平視顯示器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蘇太倉水務(wù)集團招聘18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人教新版高二(上)英語寒假作業(yè)(五)
- 借款人解除合同通知書(2024年版)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 (廚房里的物質(zhì)與變化)教學課件
- 公務(wù)員面試應(yīng)急應(yīng)變題目大全及解析
- 浙江省炮制規(guī)范2015版電子版
- 冰心《童年的春節(jié)》
- 鄭州小吃詳細地點
- 上海高考英語詞匯手冊
- 2021年江蘇省淮安市淮陰中學高一政治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