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課程試題及答案1_第1頁
走進新課程試題及答案1_第2頁
走進新課程試題及答案1_第3頁
走進新課程試題及答案1_第4頁
走進新課程試題及答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走進舊課程》考試題3、舊課程的課堂實施要改變傳統(tǒng)的以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

、機械訓練

為中心的狀況。4、舊課程實施中,要對課程結構方面過于強調學科本位

、

科目過多

缺乏整合

的現狀加以改變,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

綜合課程。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5分)2、舊課程的三維目標是

目標、

目標和

目標。

5、在教學實施中,舊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

、樂于探索

、勤于動手。

6、對于學生,舊課程強調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的評價體系。

7、各學科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

、

評估

考試命題

的依據。

8、舊課程指出,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

評價的甄別與選拔

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9、舊課程要求教師要由教材的單純執(zhí)行者轉變?yōu)檎n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

。

10、舊課程提倡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

教學內容

的呈現方式、學生學習方式和

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

方式的變革。

二、選擇題(從每個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一個正確答案并在答案題號上打√;每小題2分,共10分)

11、貫徹舊課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應該做到

(B)

A.充分地傳授知識

B.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

C.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D.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課程

12、新課改整體設計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在小學階段

(A)

A.以綜合課程為主

B.以分科課程為主

C.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相結合

D.分科課程為主,綜合課程補充

13、“關注個體差異”就是根據學生實際存在的愛好、興趣和差異

(C)

A.完全由學生自己決定如何學習

B.將學生分按優(yōu)、中、差分班教學

C.使每個學生的特長都得到發(fā)揮

D.大力培養(yǎng)單科獨進的尖子生

14、舊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A)

A.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B.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

C.滿足社會、家長提高升學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15、舊課程強調將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轉化為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其價值觀是指(B)

A.充分認識知識對社會的價值B.學科、知識、個人、社會價值有機地結合

C.讓學生尊重知識尊重教師

D.將知識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利益

三、判斷題(在你認為正確或錯誤的說法后面的括號內打√或打×;每小題2分,共20分)

16、舊課程改革實際上就是新一輪的教材改革。(×

17、舊課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

18、舊課程在小學階段是以分科課程為主,在初中階段是以綜合課程為主。(×

19、舊課程把中小學教材由“國定制”改為“國審制”,形成了教材編寫、出版、選用混亂的局面,不利于教師把握教學和考試的標準。(√

20、《綱要》提出的要使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目標,只能在語文、美術、音樂課中才能實現,其他課程沒有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21、《綱要》提出要使學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一培養(yǎng)目標很有必要,不但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課中培養(yǎng),其他課程也都應該關注和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

(√

22、《綱要》提出的要使學生“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目標,只能在思想品德課中才能實現,其他課程無法實現這一培養(yǎng)目標。(×

23、強調教師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表明傳授知識已經不再是舊課程對教師的要求了。(×

24、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把實驗舊課程的過程作為自己專業(yè)成長的過程。(√

25、舊課程提倡的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就是要求老師講課時多提問,學生積極地舉手回答。(

×)

四、簡答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26、談談你對“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為主體”的認識。

27、結合你的教學實踐,談談你對舊課程提倡的“促進者”這一教師角色的理解。

答案參考《走進舊課程》125頁

28、在舊課程實施過程中,你將怎樣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問題性

五、論述題(15分)

29、請運用多元智能理論談談你對舊課程主張的“尊重學生個性,關注個體差異”的理解。

答案參考《走進舊課程》160或142頁走進新課程試題庫1、當前整個時代發(fā)展對基礎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同時代發(fā)展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到,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對于21世紀人類發(fā)展具有越來越關鍵的意義。所謂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學習工具,即閱讀、書寫、口頭表達、計算和問題解決;二是要具備基本的知識、技能,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tài)度。只有這樣他才能具有能夠和生存下去、有尊嚴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充分發(fā)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積極參與社會的發(fā)展,并能終身學習。2、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與策略是什么?第一,倡導全面、和諧發(fā)展的教育。第二,重建新的課程結構。第三,體現課程內容的現代化。第四,倡導建構的學習。第五,形成正確的評價觀念。第六,促進課程的民主化與適應性。3、為什么說我國基礎教育課程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第一,固有的知識本位,學科本位問題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所產生的危害影響至深,這與時代對人的要求形成極大的反差。第二,傳統(tǒng)的應該教育勢力強大,素質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實。4、各個國家的課程改革有什么特點?各國的課程改革表現出以下一些共同趨勢。第一,政府參與并領導課程改革。第二,課程改革的焦點是協調國家發(fā)展需要和學生發(fā)展需要二者之間的關系。第三,課程改革具有整體性。5、這次課程改革的任務是什么?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6、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什么?1)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qū)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4)改變課程實施過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7、新課程結構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2)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開設技術類課程,積極試行學分制管理。3)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修課程。4)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深化“農科教相結合”和“三教統(tǒng)籌”等項改革,試行通過“綠色證書”教育及其他技術培訓獲得雙證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學也要逐步開設職業(yè)技術課程。8、什么是課程結構的均衡性?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10、課程結構的綜合性體現在哪些方面?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第二,設置綜合課程。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11、新課程中的分科課程具有什么特點?第一,在課程目標上,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整合,摒棄了以往分科課程片面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傾向,從而使分科課程的目標也實現了由知識本位向學生發(fā)展位的轉向。第二,在課程內容上選擇和組織上,注重體現基礎性、時代性、實用性和綜合性。12、這次課程改革設置了哪些綜合課程?1)《品德與生活》(1——2年級);2)《品德與社會》(3——6年級);3)《科學》(3——6年級);4)《歷史與社會》(7——9年級);5)《科學》(7——9年級);6)《藝術》(1——9年級);7)《體育與健康》(7——9年級)13、實施綜合課程要注意哪些問題?第一,知識的鎖碎化問題。第二,教師的知識和經驗問題。第三,管理的問題。14、綜合實踐活動包括哪些內容?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作為必須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15、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是什么?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這是一種以學生的經驗與生活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16、綜合實踐活動的特點是什么?第一,整體性。第二,實踐性。第三,開放性。第四,生成性。第五,自主性。17、作為學習方式的“研究性學習”與作為課程的“研究性學習”,二者是什么關系?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fā)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作為一種課程形態(tài),“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充分展開所提供的相對獨立的、有計劃的學習機會。具體地說,是在課程計劃中規(guī)定一定的課時數,以更有利于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為使“研究性學習方式”盡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設置專門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再者,即使各門學科有效滲透了“研究性學習方式”,也有必要設置“研究性學習”課程。18、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我國基礎教育中的信息技術教育面臨任務是:第一,加強中小學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資源建設。第二,開設信息技術必修課程,迅速全面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第三,加強信息教育與其他課程的整合。19、課程標準與教材的關系如何?1)教材編寫必須依據課程標準,教材編寫者必須領會和掌握本學科課程標準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內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體現。2)義務教育的課程標準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3)教材是對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chuàng)造,再組織。4)教材的編寫和實驗可以檢驗課程標準的合理性。20、怎樣理解“課程標準”代替“教學大綱”?第一,課程價值趨向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第二,課程目標著眼于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第三,從只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課程實施過程。第四,課程管理從剛性轉向彈性。21、我國課程標準的基本框架是什么?大致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等各部分。在目標的陳述上,都包括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22、新頒布的課程標準有哪些主要特點?一、努力將素質教育的理念切實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二、突破學科中心三、改善學生學習方式四、體現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教育功能,評價建議具有更強的操作性五、為課程的實施提供了廣泛的空間23、國家課程標準的基本思路是什么?一是根據本學科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劃分具體的學習領域。二是根據本學科的內容特征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狀況劃分學習水平,這種學習水平不一定與學年水平相重合,在不同的水平設置相應的水平目標。三是在各學科課程目標的陳述方面,使用明確的行為動詞,以精確表述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應表現出來的學習結果。四是確立了恰當的評價系統(tǒng)。24、為了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需要遵循哪些原則?第一,要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之間的關系。第二,要恰當處理學校結綜合實踐活動的統(tǒng)籌規(guī)劃與活動具體展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之間的關系;第三,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第四,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第五,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第六,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25、本次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是什么?首先,要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其次,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再次,要致力于教學管理制度的重建。26、新課程倡導什么樣的學生觀?一、學生是發(fā)展的人。二、學生是獨特的人。三、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27、怎樣理解學生是發(fā)展的人?第一,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是有規(guī)律的。第二、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第三、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28、把學生看成是獨特的人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第一,學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第三,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29、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包含的基本含義是什么?第一,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的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第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第三,學生是責權的主作。30、新型師生倫理關系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去努力?第一,樹立教育民主思想第二,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第三,加強師德建設,純化師生關系。31、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fā)生哪些轉變?第一,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習的促進者。第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第三,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fā)者。第四,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社會型的開放的教師。32、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的內涵是什么?第一,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者。第二,教師是不家務事人生的引路人。33、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fā)生哪些變化?第一,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第二,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幫助、引導第三,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反思第四,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合作34、教師尤其應該尊重哪六種學生?1)尊重智力發(fā)育遲緩的學生。2)尊重學業(yè)成績不良的學生。3)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35、新型的師生情感關系需要從哪幾個方面努力?1)教師要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2)展現教學過程的魅力,品味教學成功的喜悅。3)完善個性,展現個人魅力。36、尊重學生,怎樣才能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1)不體罰學生;2)不辱罵學生;3)不大聲訓斥學生;4)不冷落學生;5)不羞辱、嘲笑學生;6)不隨意當眾批評學生。37、怎樣贊嘗每一位學生?1)贊賞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興趣、愛好、專長;2)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3)贊賞每一位學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4)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38、怎樣幫助學生?1)幫助學生檢視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學習什么和獲得什么,確立能夠達成的目標。2)幫助學生尋找、搜集和利用學習資源。3)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4)幫助學生發(fā)現他們所學東西的個人意義和社會價值。5)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6)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7)幫助學生發(fā)現自己的潛能和性向。39、自主學習具有哪些特征?1)學習者參與確定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訂學習制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2)學習者積極發(fā)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3)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4)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jiān)控,并做出相應的調適。40、什么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相性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使教學過程遠遠不只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的過程。41、什么是探究學習?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tài)度的發(fā)展。42、靈活開放與生成發(fā)展的課堂運行機制包括哪些內容?1)提前進入情境的“預演”機制。2)呈現材料,融入經驗的“體驗”機制。3)平等交往的“對話”機制。4)見機而作的臨場應變機制。5)“場外交流”的信息溝通機制。6)課后反思的“回授”機制。43、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一、主動性;二、獨立性;三、獨特性;四、體驗性;五、問題性。

44、現行的學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弊端?第一,以“分”為本,盛行分數管理。第二,以“章”為本,形式廣義泛濫。第四,以“權”為本,權力至上。45、面對新課程,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應如何重建?第一,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第二,建立民主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第三,建立旨在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考評制度。46、當前課程評價發(fā)展的基本特點是什么?一、重視發(fā)展,淡化化別與選拔,實現評價功能的轉化。二、重綜合評價,關注個人差異,實現評價指標的多元化。三、強調質性評價,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實現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四、強調參與與互動,自評與他評相結合,實現評價主體的元化。五、注重過程,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重心的轉移。47、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一、評價內容——仍然過多倚重學科知識,特別是課本上的知識,而忽視了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心理素質以及情緒、態(tài)度和習慣等綜合素質的考查;二、評價標準——仍然過多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個體差異和個性化發(fā)展的價值;三、評價方法——仍以傳統(tǒng)的紙筆考試為主,仍過多地倚重量化的結果,而很少采用體現新評價思想的、質性的評價手段與方法;四、評價主體——被評價者仍多處于消極的被評價地位,基本上沒有形成教師、家長、學生、管理者等多主體共同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五、評價重心——仍過于關注結果,忽視被評價者在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形成性評價,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48、新課程提出學生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1)建立評價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指標體系。2)重視采用靈活多樣,具有開放性的質性評價方法,而不僅僅依靠紙筆考試作為收集學生發(fā)展證據的手段。3)考試只是學生評價的一種方式,要將考試和其他評價的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全面描述學生發(fā)展的狀況。49、新課程提出教師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1)打破惟“學生學業(yè)成績”論教師工作業(yè)績的傳統(tǒng)做法,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指標體系。2)強調以“自評”的方式促進教師教育教學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導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和管理者共同參與的、體現多渠道信息反饋的教師評價制度。3)打破關注教師的行為表現、忽視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建立“以學論教”的發(fā)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模式。50、新課程提出課程實施評價的改革重點是什么?1)建立促進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2)以學校評價為基礎,促進新課程的實施與發(fā)展。51、新課程提出考試的改革重點是什么?1)在考試內容方面,應加強與社會和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重視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在考試方式方面,倡導給予多次機會,綜合應用多種方法,打破用紙筆測驗的傳統(tǒng)做法。3)在考試結果處理方面,要求做出具體的分析指導,不得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并按考試成績排名。4)關于升學考試與招生制度,倡導改變將分數簡單相加作為惟五錄取標準的做法,應考慮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52、新課程倡導的發(fā)展形評價的基本內涵是什么?一、評價的根本目的在于促進發(fā)展。二、與課程功能的轉變相適應。三、體現最新的教育觀念和課程評價發(fā)展趨勢。四、評價內容綜合化,重視知識以外的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評價標準分層化,關注被評價者之間的差異性和發(fā)展的不同需求。五、評價方式多樣化,將量化評價方法與質性評價方法相結合,適應綜合評價的需要。六、評價主體多元化,從單向轉為多向,增強評價主體間的互動。七、關注發(fā)展過程,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教師、學校和課程的發(fā)展過程成為評價的組成部分。53、實施發(fā)展性評價有哪些建議?新課程倡導的發(fā)展性評價思想,可遵循行動研究的方法開展工作。第一,學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并了解教育評價發(fā)展的特點與新理念。第二,組織有關人員,開展討論。第三,反思已有的教育平價工作,尋找與新課程倡導的教育思想相一致的地方,進行經驗總結。第四,采取行動,具體實施在討論和反思基礎上形成的新評價工作計劃。第五,進行階段性評價,采用多方面信息,總結經驗,分析問題,豐富、補充和改進評價工作方案。54、在課程評價改革中應注意哪些問題?1)要善于從以住的工作中總結經驗與教訓。2)要善于借鑒和學習他人的經驗。3)有效選擇工作的突破口,分層推進評價改革工作。55、如何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1)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2)選擇并設計評價工具與評價方法。3)收集和分析反映學生發(fā)展過程和結果的資料。4)明確促進學生發(fā)展的改進要點并制定改進計劃。56、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本素質的指標體系包括哪些方面?(1)道德品質。(2)學習能力。(3)交流與合作。(4)個性與情感。57、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第一,促進“全面發(fā)展”不等同于追求“全優(yōu)發(fā)展”。第二,評價技術的有限性和教育追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58、新課程倡導質性的評價方法,有哪些意義?1)質性的評價方法通常記錄了學生的各種行為表現,作品或者思考等描述性的內容,而不僅僅是一個分數,不僅具體直觀地描述出學生發(fā)展的獨特性和差異性,而且較好全面反映了學生發(fā)展的狀況。這種評價方法對于新課程倡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2)因為質性的評價方法多以描述和記錄為主,即可真實、深入地再現學生發(fā)展的過程。新課程強調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過程,那么,質性的評價方法無疑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評價手段。因此,質性的評價方法對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59、對成長記錄袋進行評分,應注意哪些問題?1)評分者的選擇。由教師評分,還是由學生評分。2)評分方式的選擇。把成長記錄袋作為整體來評分,還是將各項目單獨評分,然后計算平均分。3)評分結果報告與交流。60、多元智力理論對教育界產生了哪些影響?首先,它直接影響教師形成積極樂觀的“學生觀”。其次,多元智力理論直接影響教師重新建構“智力觀”。再次,多元智力理論幫助教師樹立新的“教育觀”。61、促進教師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哪四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一、明確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二、設計評價工具。三、收集和分析反映教師教學和素質發(fā)展的資料和證據。四、明確促進教師發(fā)展的改進要點,制定改進計劃。62、反映教師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的評價體系應包括哪些內容?(1)職業(yè)道德;(2)了解學生,尊重學生;(3)教學設計與實施;(4)交流與反思。63、如何開展教師自評?一、幫助教師對自評及其價值建立正確的認識,創(chuàng)設具有支持性的教師自評氛圍。二、幫助教師掌握科學的自評方法。三、慎用自評結果,不宜與獎懲掛鉤。四、與他評結合,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64、推行學生與家長參與教師評價的重要原則是什么?重要原則之一,學習信任學生和家長。重要原則之二,學習分析看待評價結果,珍惜相互了解的機會。重要原則之三,校方應綜合分析多方信息,不要草率地下結論。重要原則之四,學生、家長參與教師評價時需要引導。65、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帶來了哪些變化?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雙重功能。從關注教師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這一視角的變化對我國現行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行為及其相關的教學管理等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全新的啟示。首行,改變了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其次,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關注點和備課的方式。再次,改變了教師對教學能力的認識。66、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和原則是什么?第一個篩子是教育哲學,即課程資源要有利于實現教育的理想和辦學宗旨反映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和進步方向。第二個篩子是學習理論,即課程資源要與學生學習的內容條件相一致,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求。第三個篩子是教學理論,即課程資源要與教師教育教學修養(yǎng)的現實水平相適應。67、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途徑是什么?第一,開展當代社會調查,不斷地跟蹤和預測社會需要的發(fā)展動向,以確定或揭示有效參與社會生活和把握社會把給予的機遇而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第二,審查學生在日?;顒又幸约盀閷崿F自己目標的過程中能夠從中獲益的各種課程資源;第三,開發(fā)和利用課程實施的各種條件,包括圖書館、實驗室和各種活動場館、專用教室等的合理建設;第四,研究一般青少年以及特定受教學生的情況,以了解他們已經具備和尚未具備哪些知識、技能及素質并據此確定制訂教學計劃的基礎。第五,鑒別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各種機構、各種生產和服務行業(yè)的專門人才等資源;第六,建立課程資源管理數據庫,拓寬校內外課程資源及其研究成果的分享渠道,提高使用效率。68、怎樣理解國家課程?國家課程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規(guī)定的統(tǒng)一課程,它體現國家意志,是專門為未來公民接受基礎教育所要達到的共同素質而開發(fā)的課程。國家課程的開發(fā)主要是根據不同教育階段的性質與培養(yǎng)目標,制定各個領域或科目的課程標準或教學大綱,編寫教科書。它是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的主體部分,涵蓋的課程門類和所占課時比例與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相比是最多的,因而在決定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69、怎樣理解地方課程?地方課程是在國家規(guī)定的各個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內,由省一級的教育行政部門或其授權的教育部門依據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發(fā)展需要而開發(fā)的課程。地方課程在充分利用地方教育資源、反映基礎教育的地域特點、增強課程的地方適應性方面,有著重要價值。70、怎樣理解校本課程?校本課程是以學校教師為主體,在具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通過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充分利用當地社區(qū)和學校的課程資源,根據學校的辦學思想而開發(fā)的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主要依據國家教育方針、國家或地方課程計劃、學校教育哲學、學生需求評估以及學校課程資源,強調以學校為主體和基地,充分尊重和滿足學校師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特別是使學生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中難以滿足的那部分發(fā)展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計劃中一項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71、怎樣理解課程資源的含義?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要素來源以及實施課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條件。例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以及培養(yǎng)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課程的要素來源。它們的特點是作用于課程,并且能夠成為課程的要素。72、校外課程資源主要有哪些?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校外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網絡資源以及鄉(xiāng)士資源等。73、課程改革為什么要強調課程資源的作用?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和學生的適應性,不僅設置了包括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國家基礎教育課程計劃框架,而且強調學校和教師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新課程,形成具有良好適應性的豐富教學模式。這些課程改革目標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程資源的狀況。對于學校教師而言,不僅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需要大量的課程資源的支持,而且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也離不開廣泛的課程資源的支持,特別是像綜合實踐活動,它雖然是國家規(guī)定課程名稱和課時、制定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但具體實施的內容和形式則完全要由學校來決定,是在實踐過程中動態(tài)生成的,這就需要對課程資源有充分的認識和便捷的獲取途徑。否則,課程改革的許多目標就會落空。74、開發(fā)和利用教學活動資源的主要途徑有哪些?1)調查研究學生的興趣類型、活動方式和手段;2)確定學生的現在發(fā)展基礎和差異;3)為學生提供反饋資料。4)安排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5)制定參考性的技能清單。6)總結和反思教學活動。7)發(fā)揮網絡資源的作用。75、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的主要任務是什么?1)驗證、修訂并正式頒各學科課程標準。2)形成教材編寫,審定和選用的有效機制。3)形成三級課程管理的具體工作機制。4)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5)初步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6)促進廣大教師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專業(yè)水平。76、校本課程開發(fā)需要具備哪些條件?1)具有明確的教育哲學和辦學宗旨。2)具有民主開放的學校組織機構。3)具有鉆研精神和專業(yè)技能的教師隊伍。4)具有科學的課程評價體制。5)具有基本的辦學經費和必備的教育設施與設備。77、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及設計流程是什么?第一項,成立校本課程發(fā)展委員員。第二項,確定校本課程開發(fā)方案的依據。第一,國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指導性文件;第二,學校教育哲學或辦學宗旨;第三,學生需求的評估;第四,社會學校課程資源的評估。第三項,校本課程總體目標。第四項,校本課程總體結構。第五項,《課程綱要的撰寫》。78、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必要性是什么?第一,校本課程是我國三級課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校本課程開發(fā)可以彌被國家課程開發(fā)的不足。第二,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形成學校辦學特色,滿足個性化的學校發(fā)展需求。第三,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第四,校本課程開發(fā)有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真正滿足學生生存與發(fā)展的需要。79、校本課程開發(fā)活動的具體方式有哪些?1)課程選擇;2)課程改編;3)課程整合;4)課程補充;5)課程拓展;6)課程新編。80、校本課程實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校本課程的原型評價;2)校本課程的試驗;3)選擇校本課程的教學方法;4)校本課程的時間安排。81、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的制訂包括哪些方面?包括需要評估,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總體目標,校本課程的大致結構,課程開發(fā)的基本程序,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管理條例。82、怎樣理解課程資源?課程資源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直接因素來源。主要是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83、學校課程管理的原則是什么?1)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2)堅持權利與責任相統(tǒng)一。3)正確處理好三類課程的關系。4)充分利用和開發(fā)校內外課程資源。84、學校課程管理的目的是什么?1)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主動的發(fā)展。2)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3)實現學校的課程創(chuàng)新,形成學校的辦學特色。85、發(fā)展性課程評價的基本內容是什么?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主體,學生、教師和學校成為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的主要考察對象,因此發(fā)展性課程評價體系主要包括:1)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評價體系。2)促進教師發(fā)展的評價體系。3)促進學校發(fā)展的評價體系1、[案例]“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

一位教師在教學《兩條小溪的對話》時,老師讓學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我能不用書中的原話嗎?”老師和藹地問:“為什么呢?”“因為書中的原話太長,我背不下來,如拿著書表演,又不太好?!焙⒆诱f出了原因。“你的意見很好,用自己的話來表演吧。”老師高興地撫摸了一下孩子的頭。果然,這個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

問題:請評價一下這位老師的做法。

[參考答案]師生平等關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權威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步形成

2、[案例]“不是果敢,是殘忍?!?/p>

一個青年教師在進行公開課《伊梨草原漫記》教學時,課文第二段第三層寫秋天獵人獵熊的果敢,但一名學生沒有按要求歸納獵人果敢的特點,而是說獵人殘忍,同時指出獵人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原本課文中這一段是歌頌獵人的,學生卻痛斥獵人的獵熊行為,這是教師所始料不及的??上驳氖牵@位教師并不因為學生當著聽課教師的面提出不同的觀點而氣惱或逃避,而是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討論,發(fā)表自己意見。最后全班學生從保護野生動物的角度出發(fā),推翻了課文的觀點。

問題:請對這位教師的行為進行分析。

[參考答案]當學生的觀點與課本、教師有不同之處時,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直接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采取讓學生進行討論、比較或辨別,達到意見的統(tǒng)一,或者并不統(tǒng)一意見,留著懸念讓學生課后進一步探討。這樣的教學方式打破了惟課本是準、惟教參是準的傳統(tǒng)教學觀念,體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行為的轉變。

3、[案例]“黃山為什么不在五岳之列?”

一位教師在教學《黃山小記》這一課時,學生對作者引用旅行家徐霞客的詩句“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產生了質疑:“為什么黃山不在五岳之列?”這位教師并不作正面解答,在學生爭議未果的情況下,留下問題(家庭作業(yè))讓學生課后去探究,去查詢有關資料,寫出研究報告。

問題:這種家庭作業(yè)布置,體現了新課程的哪些理念?

[參考答案]改變了傳統(tǒng)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方式,把問題留給了學生,能夠促進學生探索性學習的形成。

4、[案例]“老師,再給我們布置新的作業(yè)吧!”

一位一年級的教師上完《要下雨了》一課之后,設計了兩項作業(yè)供學生選擇完成:(1)請你回家后把今天和小白兔一起碰到的趣事講給你最喜歡的人聽。(2)你還想知道下雨前其它動物的表現嗎?回家叫爸爸媽媽告訴你。第二天,學生就圍住她匯報作業(yè)的情況。到后來,孩子們說:“老師您再給我們布置新的作業(yè)吧!”

問題:請分析一下這種現象。

[參考答案]我們按課改的理念和要求,重新認識作業(yè)的意義,并賦予作業(yè)新的意義和價值,充分體現作業(yè)的愉悅性、自主性、實踐性和科學性。

5、[案例]“坐下”三例

同是學生被教師的課堂提問難住,甲、乙、丙三位老師的處理方式各不相同。

1、教師甲:(語氣很重,沖著該生)整天上課開小差,結果怎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2、教師乙:(生氣,但不表現出來)坐下。誰來幫他?

3、教師丙:(微笑、和藹地)別急,回憶一下,我們昨天學過的內容,當時你聽得很認真。想想,昨天××同學是怎樣回答的?

學生:(思索片刻,說出了與問題答案相關的一句話。)

教師丙:(很興奮)對呀!看來,你是很棒的!

學生:(體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

問題:就三位老師不同做法,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尊重、信任學生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就耐心點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而不能冷言冷語,甚至諷刺挖苦。

第三種方式最好。

6、[案例]有人認為在課堂中,師生保持“零距離接觸”,學生回答教師的問題,做教師要求做的事,只要有這種共同活動就是師生互動。

問題: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參考答案]顯然,這種認識是膚淺的,這將使師生互動流于形式。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師生互動旨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思維起來,不僅要讓他們“在思維”,更要讓他們“會思維”。認知心理學指出,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時是積極思維的表現。由此可見,師生互動并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其實質是教學原則和教學思想的體現。因此,廣義地講,凡是能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來完成認識上兩個飛躍的各種教學活動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師生互動。

7、[案例]一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千克的初步認識”時,在用教具—天平來稱粉筆時,忘了拆下天平物盤下的膠墊,出現了第一次稱一支粉筆為100克,第二次稱一支粉筆為10克。而該老師把兩次測量10倍之差向學生解釋是天平這種測量工具的誤差。請你評價一下這位老師處理錯誤的方法。

問題:假如你是這位老師,你用什么方法來解決?

[參考答案]:老師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如何對待和處理的問題。對待課堂上出現的錯誤,應該是善待錯誤而不是放縱錯誤,并通過教學機智把錯誤的事實轉變?yōu)樘骄繂栴}的情境,打破課前的預定目標,促使具有鮮活的個性的探究發(fā)現在課堂中創(chuàng)造生成。如前面例舉的那位老師,當發(fā)現這個“天平”稱一支粉筆會相差10倍的錯誤問題時,假若以此來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把“怪球”踢給學生,則能迅速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讓他們親身經歷尋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就不僅會發(fā)現問題的拆下天平的膠墊,還能通過親自觀察、積極思考、動手操作等感知和體驗,從而獲得認識天平、使用天平的經驗。

8、[案例]一次公開課過后,我把課堂上用過的精美卡片作為獎勵發(fā)給同學們,然后對他們課堂上踴躍的表現給予表揚。從這以后,我漸漸發(fā)現我班注意力不集中的宋振銘同學在課堂上的聽課狀態(tài)有了明顯的好轉。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母親說:“自從你給了他那個‘特殊的獎勵’后,他對自己的要求嚴格了?!?/p>

詢問,我才知道,我獎勵給同學們的卡片中僅有一張是最大的,在我按順序發(fā)的時候,恰好這張被宋振銘得到了,他回家后對母親說:“老師可能覺得我這節(jié)課表現最好,所以把最大的一張送給我”?,F在這張卡片還貼在他的床頭,誰都不準碰。他說那是“特殊的禮物”。這位老師一次無意中的舉動,卻造成了一個“美麗的誤會”。

問題:請你就此案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一個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勵的話語,一次贊美的微笑,都會為孩子的生命注入無窮的動力,甚至為他的一生奠基。一次美麗的“誤會”,改變了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這份“特殊的禮物”在孩子的美好心靈里是一份至高的榮譽,這份榮譽也將一直激勵著他,成為他前進的動力。

新課標中強調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這種新的評價傾注了更多的情感與人文色彩。這樣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評價更容易被學生接受。

9、[案例]老師,讓我們自己來

為了讓班會開得更成功,我為我們班選了一篇課文改寫了劇本。

第二天,把我的計劃和大家說了說,全班同學都很高興,這時我聽到了一段小聲議論:“老師怎么選這篇課文,又長又不好演?!薄澳愎苣?,讓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唄?!薄拔铱刹幌胙??!甭牭竭@兒,我的心一沉,原來是王渺。下課,我把她叫到辦公室請她談自己對演課本劇的想法。她說:“老師,我覺得您選的課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寫好了劇本讓我們演,您應該讓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彼脑捵屛彝蝗灰庾R到他們并不希望老師什么都是“包辦代替”,他們長大了。于是,我把導演的任務交給了王渺同學,她高興地接受了任務,開始和同學商量演哪一課。然后找我做參謀,幫我做道具。課本劇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們一同品嘗了成功的喜悅。

問題:這個案例給我們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請你結合新課程理念談談自己的看法。

[參考答案]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適當的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造、去實踐。而不應該用條條框框的模式去束縛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更不應該讓孩子按教師的思維、想法去行事。要讓孩子自己去行動,作一個智能人,開發(fā)潛能,追求獨特。

10、[案例]某校幾名同學以“我市文化市場的現狀及其調控”為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研究小組在確定了要訪談的報社主編以后,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興奮。課外活動時,課題小組的成員興高采烈的去采訪那位相當有成就的詩人主編。

可是,當同學們來到報社傳達室,門衛(wèi)卻認為他們是“瞎搗亂”,拒之門外。最后,同學們只好敗興而歸,非常委屈的說:“白跑了一趟!門衛(wèi)不讓進,說‘瞎搗亂’?!?/p>

問題:作為老師的你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去解決呢?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面對學生們的“碰壁”,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分析“碰壁”的原因,然后鼓勵學生使學生增加信心;其次指導學生重新修改采訪計劃。

研究性學習活動,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嘗試和探索的機會,如果學生只是單純的假設了研究成功的方案時,作為教師還要讓學生看到成功中的坎坷,勝利中的曲折,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在遭遇挫折時,還想方設法讓他們去反思、去體味,才能讓他們從失敗中崛起,從挫折中起飛。

11、[案例]廣播**賽

為推廣新的廣播操,某校決定舉行廣播**賽,有人選擇某年級四個班針對廣播**賽全過程的教育情況進行了調查,發(fā)現四個班主任在動員,訓練中對學生的教育大同小異,所不同的是比賽結束成績公布之后。

某(1)班(冠軍):同學們,經過全班同學的努力,我們班榮獲了四個班級廣播**賽的冠軍,老師祝賀你們,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某(2)班(第三名):老師不打算對這件事進行評價。

某(3)班(第四名):同學們,這次廣播**賽,很多同學都盡力了,但還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績不太理想,失敗不可怕,只要同學們總結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并將成功的經驗用之于今后的活動中去,改進這次比賽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我想我們一定能夠成功的!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這次比賽同學們成功的方面和失敗的教訓……

某(4)班(第二名):這次比賽由于有的同學不努力,我們班沒能獲得冠軍,老師很失望。

問題:請你根據四位老師不同的做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參考答案]舉行比賽,肯定有一個班是冠軍,至于是哪個班級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師不能把這次比賽與整體教育割裂開來,認為純粹是一次機遇。從動員比賽到結束的過程中的教育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獲勝后怎么教育?失敗后怎么教育?

12、[案例]會了,可以“不聽”

單元檢測后,照例是一節(jié)講評課。上課不到十分鐘,王謹同學又在翻來覆去弄卷,我用嚴厲的目光看著他,他稍有收斂。過了一會他又在下面翻找著什么,我只得來一個“殺一儆百”了。

“王謹”我大聲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臉陡的漲紅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聽!”

我聽了氣不一打處來,“你┉┉”竟一時語塞,

但考慮到教學任務還沒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平復自己內心的憤懣。

“你,既然不想聽,那就請到我的辦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輕松的說。

他可能考慮到當時的態(tài)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辦公室,盡管極不情愿。

問題:當學生不愿聽時,怎么辦?這時如何協調好師生之間的關系?

[參考答案]

我認為課堂上提倡教學民主非常重要,師生之間的“換位思考”是協調師生關系的關鍵。

我們在教學時應該敞開心扉,以平等的心態(tài)去和學生交流,只有走進他們,深入其中,知其所想,給其所需,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計他們喜聞樂見的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采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才是學生最為欣賞的。學生不愿意聽就不能強行他去聽。

13、[案例]一位學生檔案袋中的老師評語

有一位學生在課堂上總是默默無言,老師為他寫道:“在老師的眼里,你是一個聰明文靜的孩子,每一次作業(yè),你總是那么認真,每一節(jié)課上,你是那么專心,什么時候,能讓老師聽到你甜美的聲音?!庇H切的語言像漫漫春風,不僅讓老師和學生之間不可逾越的鴻溝消失了,而且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良好的心理體驗之中。

問題:請你分析一下這位老師評價的成功之處。

[參考答案]教師用評語的形式給予學生評價,這是充分發(fā)揮質性評價的功能,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之處,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鼓勵,使評價成為學生走向成功的起點。14、[案例]欣賞“每一個”學生

--刺叢中也有花

花園里,同學們都紛紛說了自己喜歡的花,這時全校聞名的“調皮大王”李剛發(fā)話了:“老師,我最喜歡的是仙人掌,它雖然全身長滿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叢中還能開出美麗的花兒呢!”

他的話立即遭到同學們的反駁。

“你們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細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們去喜歡呀!“平時從不受歡迎的調皮大王,見同學們都不贊同他,便據理力爭。

“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調皮大王的話如一股電流觸動了我的神經,賞花與育人不也同樣嗎?

我激動地走到李剛身邊,摟著他的肩對同學們說:“李剛說得對。仙人掌聲雖然渾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麗的花,我們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為它刺多就不喜歡它的花。我們對待同學也應像賞花一樣,特別是對缺點多一些的同學,更應該正確看待他身上的潛在的閃光點。'花'有千萬種,各有優(yōu)缺點,你們說對不對!”說著我拍了拍李剛的肩,我的話蠃得了一片掌聲,李剛也不好意思低下了頭。

問題:(1)讀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與“花”進一步談談與之相關的教育觀點?

(2)您認為對個別學生的轉化,應從哪能方面著手?

[參考答案](1)同樣面對仙人掌上的刺與花,有的同學只看到刺,有的同學刺與花都有看到了,但因為討厭刺,進而連花也不喜歡了。而李剛卻有著于眾不同的認識,能帶著欣賞的角度去看待刺叢中的花,應該說他的認識對每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是很有啟發(fā)的。他便使教師認識到面對仙人掌刺中的花,首先應該去發(fā)現它,其次應帶著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它,辯證地去看待刺與花。其實面對缺點較多的學生,教育者也應該像賞花一樣,去發(fā)現后進生的閃光點,進而去放大其閃光點。且不可只看到孩子的不足,而看不到孩子的閃光處。學生生活在群體里,自然各有長短,對個別學生教育要多鼓勵,少批評;多指導,少冷落。個別學生轉化的關鍵在于使其樹立起自信心。作為教師要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因為自尊才能自信,自信才能自強。

經驗告訴我們,首先要走近人們,喜歡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同時要引導周圍的同學一起關心他。然后發(fā)掘閃光點,放大閃光點,讓激勵喚起自信,進而培植閃光點,教育中要注意談話藝術。其次,要重視個別學生的第一步,哪怕是微小的,也不放過。最后要抓住反復點,促其飛躍。

15、[案例]王老師是一位青年教師,工作熱情非常高,他對學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他經常要求學生不要講臟話;不要亂扔廢紙……而這位教師講課情急時,常?!北控i“,”死腦子“不絕于耳。吸煙后,隨手將煙蒂拋在課桌下面……教育后的班級會怎樣呢?雖然王老師沒少用嘴皮子,沒少用各種懲罰手段。但是班上說臟話、粗話連篇,紙屑雜物隨處可見。王老師百思不得其解。

問題:請你幫助分析一下,王老師教育的班級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后果,做一名班主任應怎樣教育學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答案]:有三個原因:

第一是王老師“身教”不利,沒有“身教”,“言教”就顯得蒼白無力?!吧斫獭奔纯梢栽黾印把越獭钡目尚判院透腥玖?,而且還能像春雨潤物一樣起著細微的、不易覺察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只有嚴格要求自己,隨時把自己置身于“榜樣”和“鏡子”的位置,事事從自我做起,才能順利地“內化”為學生的需要。

第二是言教不服?!把越獭北仨氁岳矸?,否則無教育可言。學生中出現問題,一味的“管、卡、壓”,固然不行,只有言之以理,以理服人,才能達到教育效果。否則一切教育都是徒勞的。

第三是心教不誠。教育不過是為了不讓學生弄清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錯在什么地方,怎樣去改正,而不應該把學生的錯誤化成給學生的理由。如果這樣學生會產生對立情緒,對教師產生戒備和反感,甚至會“背道而馳”。由此可見,班主任在教育學生時,必須抱著關心、幫助、諒解、鼓勵的態(tài)度,用“心”去愛學生,讓學生明白'老師是愛你,才教育你”。讓學生感到你的“愛心”和“誠意”,樂于接受你的教育,才會有效果。

16、[案例]這是一位青年教師的教學反思札記:

這是一節(jié)公開課,內容是《北大荒的秋天》。當學到北大荒的小河這一段時,突然有一個學生站起來問:“老師,‘明鏡一樣的小河’能換成‘明凈的小河’嗎?”我愣了一下,這個問題多少讓我覺得有些突然。我沒有直接說不能。于是,我給了大家一個“提示”,在黑板上寫了“明鏡”和“明凈”。果然,一個孩子說:“不能,因為兩個詞雖然讀音相同,但意思并不相同?!蔽覟轫樌鉀Q難題而沾沾自喜。

下課了,一位有豐富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對我說:“現在,你看這兩個詞的可不可以換呢?”我仔細一想,真的能換!“其實,這兩個詞的確可以換,但你可以提醒學生注意當‘明鏡一樣的’換成‘明凈’,才讀得通。當然,用‘明鏡’更形象一些?!蔽覒M愧極了,原來我最精彩的地方竟然是自己失誤的地方!

問題:這位年輕教師的失誤給我們帶來的啟示是什么?

[參考答案]走出失誤來看失誤,有兩點啟示:首先這位教師潛意識里犯了簡單武斷的錯誤。要知道一名的教育工作者,必須冷靜、理智、思維縝密,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一個引導者的作用,才能敏銳地捕捉各種信息,并恰當地處理這些信息。其次,要想真正出精彩,就要抓住契機,大膽地讓學生自己去感悟、辯論,從而也給自己贏得思考的空間。

17、[案例]《請善待學生的評價》

1998年底,學校對教師的年終考核進行改革,在考核時加上了“學生評估教師”這欄目。成績一出來,我竟是全校最低分,當時我非常憤怒的對學生一頓痛罵。學生都低著頭,滿臉的恐懼。第三天,我在改作業(yè)時,忽然看到一張小紙條,紙條上寫著:“老師,請你別再生我們的氣了,我們不是說你課上得不好,而是因為你動不動就對我們發(fā)脾氣、罵人,有時為一點小事大發(fā)雷霆甚至不上課。說真的,聽你的課我們總有一種壓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罵。老師,真沒想到給你造成這么大的傷害。請原諒我們吧!”下面是10個學生的署名。

問題:請你結合案例談談教師如何轉變學生觀,如何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參考答案]教學無小事,教師無小節(jié)。也許就是你的某一句話或是某一個不經意的小事,在學生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你最終的成績。我們在埋怨學生不通人情時,是否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不通人情?我們在埋怨學生素質低時,我們?yōu)槭裁床幌胍幌伦约旱乃刭|。

再說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要和多門學科的任課教師接觸,他們對教師的了解程度及所獲得的信息量遠不是學校領導和其他教師所能比擬的。每一位教師在向他們“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中無疑是在展示自己,所以,教師應放下架子,善待每一位學生的評價。

18、[案例]課堂中的吵鬧

作為一名中學語文教師,我熱愛我的工作,注意在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但是,我真的感覺學生有的時候實在是太吵鬧了。在講課過程中,有的學生會在下面說話或插話進來;在自學或做練習時,有的同學會在那里竊竊私語或很自由地討論問題;在課堂討論的時候更是難以把握,學生會爭論不休;在課間休息時更是亂作一團……。

問題:如果你是這位老師,對于課堂吵鬧的現象,你的基本態(tài)度和常規(guī)做法是什么?

[參考答案]基本態(tài)度:課堂確實需要紀律,但課堂氣氛更加重要。課堂紀律要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符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容納兒童的不同個性。學生的動作與聲音(言為心聲)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學校應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允許學生比較自由地參與。動作和語言是兒童情緒、情感的伴隨物,在激烈的討論中兒童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憤怒、遺憾和沮喪。教師要與學生分享這種情感。

常規(guī)做法: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保持稍稍的喧鬧。改變課堂的權威結構和主體定位,即由教師作為權威的主體和偏向于教師的權威結構向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師生民主平等的權力結構轉變。

19.[案例]成功解決學生沖突事件

一天中午,六年級的一批孩子正在操場上打籃球,戰(zhàn)況“激烈?!睂W生Z和學生C從人群中沖了出來,兩人拳腳相加,氣勢兇猛,我見這陣勢,就停在十幾米外的地方用冷眼瞅著他倆。大概Z同學也看到了我的神態(tài),就慢慢地停止了他憤怒的“咆哮”。待他倆過來,我默默地看著他倆剛才的動作,直到他們都低下了頭,于是我開始說話:“瞧你倆剛才的樣子,好象恨不得把對方約吃了!要不要我在全校同學面前安排一次表演賽呀?”倆位同學把頭埋得更低了,紅著臉說“不要”。我看火候已到,就問他們:“打球時發(fā)生碰撞、發(fā)生吃虧便宜的事是很正常的,不至于大打出手,有失球星風度,更在同學們面前丟盡面子!我現在不追究誰對誰錯,只想問一句,這件事是你們自己處理呢,還是我來處理?”他們互相看了看,說:“自己處理?!庇谑俏易屗麄兩塘刻幚淼霓k法,商量好了再向我匯報。五分鐘后,他倆握手言歸于好。整個事情的處理用了不到20分鐘的時間。

問題:請你評價一下這位老師成功處理這場沖突事件的原因。

[參考答案]這起學生沖突事件處理效果比較好的原因就在于:1、解決問題的速度快;2、學生認識自身行為的深刻程度較好;3、把矛盾交給矛盾發(fā)生的主體雙方自己解決,培養(yǎng)了學生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以往在處理這類問題的時候,總是先問誰先出手,以辯出個誰對誰錯來,孰不知這樣一來,教師自身在不知不覺中被套進了沖突的漩渦,學生相互推諉責任,相互指責,不從自己所應承擔的責任的角度去考慮,因此問來問去,問不出個所以然,事情往往還會越搞越復雜,既影響教師的教育威望又牽扯了教師很多的精力。解鈴還需系鈴人,由于生活、學習在一起,學生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在所難免,關鍵在于教育學生如何面對矛盾,如何處理矛盾,如何避免矛盾的發(fā)生。教師在處理學生沖突事件中的角色不是一個仲裁者,而應該是一個指導者,讓他們自己去面對矛盾,觀對由此帶來的后果,反省自己在事件中所要承擔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沖突的發(fā)生。

20、[案例]一次關于作業(yè)的討論

一次,我正在布置作業(yè):“每個生字寫5遍”。就聽有個同學小聲說:“都會寫了,還讓寫!”我沒說話就下課了。但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會上,我提出了“教師怎樣留作業(yè)?”的問題。經過商討,同學們一致同意:常規(guī)性的作業(yè)應該寫,但可以根據自己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決定多寫或少寫,其他時間可以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絕大多數學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寫作業(yè)成了他們自己愿意做的一件樂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問題:結合這位教師的做法,談談怎樣組織學生自主學習。

[參考答案]一是對學生現在的學習基礎、智力水平、能力高低、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特長等有一個準確的評價。二是在完成學校統(tǒng)一教學要求并達到基本培養(yǎng)規(guī)格的同時,有所選擇和有所側重地制定進一步加強某方面基礎,擴充某方面知識和發(fā)展某方面能力的計劃、調整、優(yōu)化已有的知識。三是按照既定計劃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自己。四是在實踐中能不斷修正和調整學習目標。

21.[案例]“差生”的成績

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員,我也曾努力過,刻苦過,但最后卻被一盆盆冷水澆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語考試來說吧,我學英語覺得比上青天還難,每次考試不是個位數就是十幾分,一次教師罵我是蠢豬,我一生氣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個英語第一名。心想這次老師一定會表揚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師一進教室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我:“你這次考的這么好,不是抄來的吧?”聽了這話,我一下子從頭涼到腳,難道我們差生就一輩子都翻不了身了嗎?

問題:透過這份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對現行評價制度和評價方法的恐懼,不滿與無奈。現行課程評價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參考答案]

1、評價功能失調,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發(fā)展的功能,表現在學生身上就是學生只關心考試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而很少關心考試中反映出來的自身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2、過分關注活動的結果。(如學生成績、教師業(yè)績、學校升學率等)忽視被評價者在活動的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對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忽視對教育活動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

3、評價主體單一,基本上沒有形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專家、家長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忽視了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

4、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個性發(fā)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

5、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而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體現和忽視,或者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

6、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對體現新的評價理念的新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7、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映和認同,使評價的激勵、調控、發(fā)展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8、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被檢查,被評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對評價往往持一種冷漠、應付、對立、討厭、拒斥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tài)度,甚至出現欺騙,弄虛作假的行為。

22、[案例]綠色的啟示

為了提高作業(yè)批改的反饋效果,我問同學們:“大家喜歡什么顏色來批改你們的作業(yè)?紅色代表火焰和熱烈,黃色代表寶貴和權力,黑色代表剛、堅強,藍色代表大海、希望,綠色代表自然、生命……”同學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我們喜歡綠色!”“老師,你用綠色給我們批改作業(yè)吧!”“好!就這樣決定了。那么,在作業(yè)批改中,你們喜不喜歡用打叉的符號?”“最好不用!”于是,在高中三年中,我一直堅持用綠色來批改作業(yè)、改考卷。在批改中,我不用叉號,改用“?”和批語。綠色的批語起了不小的激勵作用,同學們非常喜歡我批改的作業(yè),學習的反饋效應很好。同學們不僅糾錯能力得到了加強,學習成績也有了顯著的提高。

問題:這個案例中教師教育為什么會取得成功?

參考答案:要改變只讓學生適應教育、適應教師的狀況,要努力造就適合學生成長的良好情境和氛圍。為學生服務,是教師應該盡到的責任。

一、填空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于“教育要(

),(

),(

)和江澤民同志(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

),全面推進(

)。

2.這次課程改革的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

)、(

)、(

),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3.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過于(

)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使獲得(

)與(

)的過程同時成為(

)和(

)的過程。4.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

)、(

)和(

)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并設置(

),以適應不同地區(qū)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

)、(

)和(

)。

5.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內容(

)和(

)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

)以及(

)和(

)的聯系,關注學生的(

)和(

),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

)和(

)。6.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

)、(

)、(

)的現狀,倡導學生(

)、(

)、(

),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7.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

)與(

)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

)、(

)和(

)的功能。

8.課程改革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

)、(

)、(

)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9.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

)、密切聯系學生(

)和(

)、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這是一種以學生的(

)與(

)為核心的實踐性課程。10.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是:(

)、(

)、(

)、(

)、(

)。11.國家課程標準是(

)、(

)、(

)和(

)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

)。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

)、(

)、(

)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的、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建議和評價建議。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包括:(

)、(

)、(

)、(

)、(

)等部分。12.新課程中教師角色將發(fā)生轉變: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

);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

);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

);從學校與社區(qū)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是社區(qū)型的(

)。13.新課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將發(fā)生變化: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

、

);在對待教學關系上,新課程強調(

、

);在對待自我上,新課程強調(

);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系上,新課程強調(

)。14.當前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方式是:(

)、(

)、(

)。15.現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是:(

)、(

)、(

)、(

)、(

)、(

)。16.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帶來的哪些變化:改變了教師(

)和學生(

)。教師遵循(

)的需要和狀況來設計課堂教學,而不是請學生按照事先設計好的教學過程參加學習,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改變了教師課前準備的(

)和(

)?!耙詫W論教”使教師更多地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可能反應,并思考相應的對策。促使教師注重花時間去琢磨學生、琢磨活生生的課堂,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不是在課堂上簡單地再現教材。改變了教師對(

)的認識。對教材的把握能力依然是必要的,但似乎已不夠了,自主實踐將會引發(fā)學生形形色色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儲備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此外,更具挑戰(zhàn)的是教師要學會(

)而不是(

)。17.課程資源是指形成課程的(

)以及實施課程的(

)。18.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目標是:遵循(

)、(

)、(

)原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科技發(fā)展、學生經驗有機聯系起來,把(

)的學習與學生(

)的培養(yǎng)有機結合起來;增設適應時代需要的新的(

)或(

),構建重基礎、多樣化、有層次、綜合性的課程結構,以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學習提供理想的課程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程的發(fā)展功能;建立(

)制度、(

)制度、(

)制度,以為學生自主選擇課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

)制度,為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

)評價,優(yōu)化(

)評價,合理處理高中課程評價與大學入學考試的關系,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高中課程評價體系;賦予每一所學校合理而充分的(

),使課程改革建基于每一所學校的成功、每一個學生的成功。19.本次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在課程結構的主要變化有哪些:課程結構由(

)、(

)、(

)三個層次構成;合理處理了(

)與(

)的關系,使(

)中有選擇、(

)中有規(guī)范;為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新課程把(

)與(

)有機結合起來。20.校本教學研究的基本理念:(

)應該是教學研究的基地;(

)應該是教學研究的主體;(

)應該是教學研究的直接目的。21.(

)、(

)、(

)是校本研究的三個核心要素,他們構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體關系。22.校本教學研究就是教師在“(

)——(

)——(

)——(

)……”的過程中展開自己的教學工作。23.新的高中課程體系承認一個樸素的真理:考試,永遠是這個學生在考試。它不把考試置于課程體系的核心,而把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